骨质增生,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也是女性步入老年后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更年期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了骨量流失,以及常年劳损、风寒侵袭等多种因素,容易引发关节变形,进而造成了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会使人感到明显的关节疼痛,进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女性的晚年生活。 应对骨质增生,提倡综合治疗骨关节疾病通过单一治疗很难痊愈,往往需要采用治疗与保健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首先,应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在出现关节疼痛时,及时且按疗程用药,能够及时控制损伤对关节的影响,避免关节的恶化。第二,应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对于已出现骨质增生的人群,更应该避免加重关节受损。第三,应适当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避免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恶化。 误区1 骨刺是种病一定要治疗人体关节从30岁开始就开始退变了。即使在X线片上已有了明显改变,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衰老的过程,属于生理自然现象。只要无任何临床症状,病人也无丝毫痛楚。这种情况下的骨刺还不能称为病,是不需要治疗的。除非当骨质增生发展到压迫重要组织,发展为骨质增生症时,才需要用治疗手段来解决。 误区2 骨刺很硬会把骨头磨痛常有骨质增生症患者说,“骨刺刺得我好痛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骨刺生长于人的软骨组织中,它不会直接刺激你的肌肉,造成疼痛。疼痛的出现是因为骨质增生压迫神经等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情况下的骨质增生就要治疗了。 误区3 治疗可以把骨刺“剔掉”出现骨质增生症而采取医疗手段去治疗它,不是为了“剔掉”或“卸掉”骨刺。就如上文提到的,骨刺有时对人体还有正面作用,治疗的目的就是限制骨刺的破坏,让它更好地为人体服务。 况且,上文已经说了,在医学上,骨质增生实际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客观形成的。如果要有让骨刺完全被"剔掉"的药,那也就是你已经发现了返老还童的秘方——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误区4 运动能把痛压下去生命在于运动,有运动的观念是好事情。但不是正当疼痛发作时,硬要运动“镇压”疼痛。恰恰相反,如果骨质增生症发作造成关节肿痛,应该减少活动,尤其不能做登山、爬楼梯、负重下蹲运动,这会加重关节老损。 没有疼痛时,也不要做登山、爬楼梯、负重下蹲运动,而是选择平路快走、慢跑的方式锻炼身体
当病人学会如何缓解自己的症状时,运动训练就应该启动。功能性活动是我们最提倡的运动活动。病人在这个阶段应该达到能完成独立性日常生活活动。评价病人的各种表现以及改善病人的姿势以及加强其稳定能力,用下述方法会很有效: 1、负重练习:改良架桥运动:改良架桥运动需要躯干的伸肌与屈肌稳定以及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力量。臀大肌与腹部的肌肉共同控制骨盆的倾斜,腰伸肌稳定着脊柱却拮抗着臀大肌的拉力。 病人位置:病人屈髋屈膝位仰卧,让病人在抬起和下降骨盆时,注意维持正常的脊柱位置。以等长运动方式维持桥式。 改变手臂的运动:可以改变手部支撑的力量。 进阶动作:抬起一只腿。伸膝让腿抬起,当病人能忍受较大的阻力时,在踝关节加负重,以及配合手臂的动作。在保持骨盆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外展和内收大腿。也可以把腿放在瑜伽球上方以增加难度 俯卧撑:做俯卧撑能增强肱三头肌和肩胛带肌肉结构的力量,为需要用推的运动做准备。 需要在控制脊柱中立位的作用下去训练这个动作。 病人位置:面对着墙站立或者俯卧,用手支撑墙面或地面。提醒病人注意保持脊柱中立位。 这个动作当病人力量不足时可以在墙上运动,俯卧位可以先以膝关节为支撑点再以脚为支撑点。 为了训练病人在不稳定面上的稳定功能,可以在病人大腿、膝盖下方放置一个瑜伽球,双手撑地,维持稳定的脊柱姿势,然后双手做俯卧撑。 进阶:下肢只有小腿被瑜伽球支撑,大部分力量集中在手臂。 2、传统稳定性练习蹲和触摸:站立位,使病人在蹲着的时候向下触摸地面,脊柱此时为屈曲状,使病人以脊柱伸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中立位。然后使病人站立,做过头运动,这会导致脊柱伸展,以屈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中立位。 进阶:使病人在手负重的情况下做上述动作,依然能够维持脊柱中立位。 转身与前后倾:使病人练习前后倾时转移重量,以及侧身运动,且能维持脊柱的中立位。 跳绳当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你做到在转身时依然能够维持脊柱的中立位,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转动。将跳绳绕过桌子腿或者是柱子上,两只的各握住绳子的两端,转动上半身的同时来回拉动绳子。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头部稳定,同时体会重心的转移。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加大身体运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