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突最常见的原因,为椎体形成障碍的一种,所致脊柱侧凸约占先天性脊柱侧凸的46%。可分为未分节,部分分节和完全分节三种。由于完全分节的半椎体具有正常的生长能力,所以产生的畸形具有进展性,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前后路凸侧骨骺阻滞,凸侧骨骺阻滞加凹侧皮下撑开及半椎体切除术。前后路凸侧骨骺阻滞在部分病例中可阻止或减缓侧凸的进展,但并无矫形效果,且外固定时间长。凸侧骨骺阻滞加凹侧皮下撑开,尽管有一定的矫形效果,但需多次手术,治疗过程长,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重。半椎体切除可以直接祛除致畸因素,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前后路一期或分期半椎体切除术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两种。术中必须将临近椎体软骨终板完全切除,露出松质骨,并用松质骨将加压后残留的间隙充填。半椎体切除术后临近椎体产生坚固的椎间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矫形丢失低(5°以内)。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可获得满意的矫形,取得与前后路半椎体切除相同的矫形效果。手术时年龄越小,代偿弯的柔韧性越好,矫形效果越好,而融合节段也就越短。小儿骨质较软,椎弓根直径较小,内固定器械选择范围较窄。本组病例5岁以下使用史塞克(stryker)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5岁以上使用史塞克(stryker)DIAPASON脊椎后路固定系统。只要有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就应近早手术,以缩短融合范围。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主要并发症是椎弓根切割,主要原因是短节段固定应力集中和患儿骨质较软。要避免椎弓根切割,首先应完全切除半椎体,直至加压时无明显阻力为止,术中用力缓慢、轻柔。若发生椎弓根切割,要改变要重新选定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在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凸畸形中,脊髓往往向凹侧漂移,且半椎体的椎弓根较正常粗,所以椎体内的松质骨较易通过椎弓根切除,对脊髓的干扰小,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最常见相应水平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一过性肌力减退。本组有1例患儿术后半椎体侧下肢麻木、肌无力,半月后恢复,考虑可能与手术刺激有关。术中要注意检查硬膜有无压迫,神经根孔是否通畅。若硬膜受压,向上、向下咬除椎板进行减压;神经根孔缩窄适当放松加压。与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相比,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优点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对胸腹腔脏器的干扰,手术创伤小。对伴有椎管脊髓畸形病例,可同时行椎管探查,脊髓、马尾神经粘连的松解;脊髓纵裂纤维间隔或骨性间隔的切除,脊膜修补以及终丝松解。由于后路手术野受限,切除椎体后壁时处理硬膜外静脉丛出血较困难,这是后路出血较多的原因。后路半椎体切除,可以获得与前后路一期手术相同的矫形效果,手术创伤小,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适应症宽。
关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原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般认为18月以前可采用保守治疗,国内以往的教科书提到3岁以前可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方式。行走期治疗方式选择意见不同,Mardam-Bey发现行走期DDH患儿闭合复位后66%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强力牵引,长时间固定增加AVN,AVN发生率28%,而初次手术8.4%(1)。有些作者主张一期手术,认为相对闭合复位,长期外固定来讲创伤还是小的,闭合复位平均年龄10月,切开复位平均年龄13月,最早7月(2)。18月以前骨盆截骨否一直存在争论,但即使在年龄最小的孩子单纯切开复位手术后再手术率很高,18月以前切开复位同时行骨性手术,增加了稳定性,且降低AVN发生率(因为关节更加稳定,固定相对简易)(3)。术中要求中立位稳定,股骨头包容好,将患肢(髋)放于外展、内旋位测试稳定性是不正确的。若术中髋关节不稳定,行骨盆截骨;截骨术后髋关节稳定性再检测;若髋关节中立位仍不稳定,股骨颈前倾角大于45°,行转子下旋转截骨。Salter(1961)认为DDH髋臼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髋臼的前倾角增大,因此他所创用的骨盆截骨术,目的是矫正髋臼过大的前倾角,而不改变髋臼的容积和深度。Zionts和 MacEween 的经验表明Salter骨盆截骨只能使髋臼指数减少15度左右。Dega截骨术类似于Pemberton截骨术,属于骨盆不完全截骨,Pemberton截骨术通过髋臼Y形软骨作为铰链来改变髋臼的形状,而Dega截骨术则通过Y形软骨上方的髂骨不全骨折作为铰链来改变髋臼的形状和方向。由于通过髋臼上缘截骨,其截骨远端的翻转靠髂骨不全骨折,不受Y形软骨闭合的影响。Dega截骨术具有改变髋臼的方向和形状,可增加髋臼前方、外侧及后侧的覆盖,截骨部位不需要内固定,不损伤髋臼Y形软骨等优点,适应症宽,手术创伤比较小。从术中观察结合髋臼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髋臼上缘无明显缺损,行Salter截骨。髋臼上缘有明显缺损,行Dega手术。股骨颈前倾角>45度,不是行转子下旋转截骨术绝对指征,主要看骨盆截骨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本组病例未行转子下旋转截骨,术后随访有6髋股骨颈前倾角超过45°,除1例髋关节间隙增大外,余关节稳定本组手术治疗病儿平均住院时间8天,外固定时间6周,手术时间60分钟。失血量25ml,并发症:无刀口感染,1例术后拆外固定后刀口渗液,线结反应,换药后刀口愈合。无脱位,关节活动受限3例,主要是内收受限。因此我们认为由于麻醉技术,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性增加,照顾病儿的负担加重,不必过分强调小年龄DDH患儿的保守治疗,放宽手术指征,提前手术治疗是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1.Mardam-Bey TH,MacEwen GD 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 after walking age J pediatr orthop 1982; 5:478-4862.Nicholas M.P.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Established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Result of Surgery After Planned Delayed Intervention Follow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Capital Femoral Ossific Nucleus. J Pediatric Orthop 2005;4:235-2393. Grudziak JS,Ward WT. Dega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1,83-A 84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