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会被诊断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脾胃虚弱、肝胃气滞、肝郁胃热、气滞血瘀、阴虚胃燥。医生必须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不同的治疗,医生也必须在饮食与情绪方面能自我控制与调整以配合治疗,病要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样才能一劳永逸。以下是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少量多餐:可每日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 食物选择: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 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食用流食: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细嚼慢咽助消化: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你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 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进行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例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
慢性胃炎患者多有腹痛、腹胀、胃酸、恶心、嗳气等症状,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体征,但慢性胃炎的危害却不容小视,严重者还会引发胃恶变。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现代人群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长,易复发,对健康影响甚大。 慢性胃炎现代医学专指胃而言,中医学则论胃及脾,脾与胃相并而论。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胃主纳,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洁、饥饱失常、寒热失调,或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导致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也受邪),运化失司,气机壅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干,滞从中内生,郁滞是慢性胃炎的病理特征。其致病之因,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若因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横逆犯胃,或食积、虫淤等实邪停居于胃中,阻滞气机,胃失通降之职;或素体禀赋不足,病后失调,导致脾胃纳运功能失调,不化水谷精微。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归纳为肝郁、脾虚、胃实。气不舒则郁,寒盛则凝,热盛则壅而失降,阳气虚则滞而不运,阴虚者涩而不行,积滞者淤积不通。 慢性胃炎会被诊断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寒食伤胃,肝胃不和,肝郁胃热,脾虚胃寒,气滞血瘀,阴虚胃燥。医生必须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不同的治疗,医生也必须在饮食与情绪方面能自我控制与调整以配合治疗,病要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西医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免疫异常、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遗传等因素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患病率呈平行关系,故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于阻断癌前病变、防止胃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在其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的充分重视。 近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道甚多,对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促进病体康复大有帮助。目前针灸疗法主要采用辨证治疗,选取胃募穴中脘穴,胃下合穴和胃经合穴足三里穴,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和八脉交会穴内关穴等为主,采用针刺或艾灸方法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脘胀满、疼痛、纳差、嗳气等慢性胃炎症状,相对于药物内服法而言,既减轻了肠胃负担,又无药物毒副作用之弊。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方法很多,根据其症候和体征,主要可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五个证型来进行辨证施治。(1)肝胃不和型主症:胃脘胀痛,攻撑胸胁,嗳气吞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不畅,且发病多与情志因素相关,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治法:疏肝和胃,行气消胀。方药:四逆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木香、元胡、佛手。加减:①若肝胃气郁化火或肝热犯胃,证见胃脘灼痛、泛酸、烧心、口苦、嘈杂、心烦易怒者,可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②若胃纳不振明显者,加六神曲、炒谷麦芽、焦山楂等。③若兼见恶心呕吐,则可加竹茹、半夏、陈皮等。(2)脾胃湿热型主症:胃脘痞闷不适或灼痛不已,嘈杂嗳气,口苦口粘,渴不欲饮,或有腹胀便溏,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则: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药:三仁汤加减: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黄连、茵陈、丹参。加减:①兼有表湿者,加香薷、藿香以解表化湿。②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生姜以和胃降逆。③食欲不振明显者加鸡内金、神曲、麦芽以消食导滞。(3)脾胃虚弱型主症:胃脘隐痛,喜得温按或脘腹痞满,食后加重,纳差少食,肠鸣便溏,或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或有齿痕,脉沉细。治则:益气和中,健脾养胃。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炒白术、苡仁、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麦芽。加减:①若腹痛便溏,四肢不温,苔白,脉紧,虚寒偏重者,治以温补脾胃,方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②若食后脘腹胀甚者,可加鸡内金、莱菔子、佛手等。③若见呕吐大量清水者,可重用陈皮、半夏、茯苓;上泛酸水明显者,可配用左金丸。④脾虚便溏甚者,可加山药、莲子肉、生扁豆等健脾化湿之品。⑤兼见便黑者,加干姜炭、伏龙肝、白及、地榆炭。(4)胃阴不足证主症: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似饥,口干舌燥,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治则:清热生津,养阴益胃。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花粉、乌梅、白芍、山楂、甘草。加减:①若兼见烦渴、干呕、齿衄,证属胃阴亏损,虚火内灼者,方选玉女煎加减。②若兼见胸胁腹痛,口干口苦,脉弦数,证属肝胃阴虚,血燥气郁者,方选一贯煎加减。③若兼见脘痞气滞,宜用行气药中润剂如佛手、绿萼梅、厚朴花、枳壳等。④若大便干结甚者,可合用增液汤。⑤阴虚热盛者,可酌加生石膏、知母,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功。⑥夹湿者,可用苡仁、白蔻仁、茵陈,清热化湿。⑦兼有瘀滞者,加丹参、当归、桃仁,以活血化瘀。(5)胃络瘀血型主症:胃脘疼痛日久不愈,或痛有定处,拒按,痛如锥刺,或兼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生蒲黄、元胡、丹参、泽兰、绛香、九香虫。加减:①若气虚,可加黄芪、党参、白术、黄精以益气;气滞明显者,可酌加枳壳、青皮、木香、砂仁以行气。②兼见吐血、黑便者,若出血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汤以清热凉血止血;若出血黯红,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系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以温脾益气摄血。
根据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痞满”、“嘈杂”、“胃脘痛”等病范畴。但为规范本病,1989年全国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会议明确将萎缩性胃炎纳入“胃痞” 病范围。因此,中医对“胃痞”的认识即可反映中医对萎缩性胃炎的认识,二者是互为对应的。 胃痞,又称痞满,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为主的病证,其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极为接近。痞满一证,首见于《内经》,被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同书《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张仲景《伤寒论》则明确提出了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并根据不同情况拟诸泻心汤分别治疗,辨证明确,立方精当,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圭臬。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并说明致痞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不外乎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唐、宋时期,虽在有关痞满的理论方面没有新的突破,但临床治疗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千金方·脾脏方》之槟榔散,《本事方》之枳壳散,《局方》之和胃丸,……,均是治疗痞满的有效方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论脾胃病的致病因素,如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喜怒忧恐,皆有关于本病。《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谓:“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家腹满”;“亦有膏粱之人,胃湿热邪于内而生胀满者”;“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者,或脏寒生满病”。此虽论腹满证,但与痞满之病因相同。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痞》将痞与胀进行鉴别,认为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而张介宾《景岳全书 痞满》中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对痞满一病的辨证颇为明晰。清代医家汇集前贤的论述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痞满的辨证论治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如李用粹《证治汇朴·痞满》谓:“本病的治疗,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气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 由上可知,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对痞满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论述颇为详细,其从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鉴别及治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均有丰富的记载,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不外饮食不节,戕伤中州;或外邪内侵,损及脾胃;或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及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其病位在“胃”但与“脾”、“肝 ”、“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 (1)饮食不节,损及脾胃:《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或恣食生冷,寒积胃脘,损伤脾胃之气,气机升降失常;或过食辛辣肥甘,过饮烈酒,酿热生痰,损伤脾胃,而出现胃痛、痞满之症。 (2)抑郁伤肝,横逆脾胃: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境遇不遂,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犯脾胃,脾胃失和则可致胃脘胀满嘈杂等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身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中伤脾胃;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胃纳呆钝,脾运失健,而发为胃脘痞满、疼痛。正如《兰室秘藏· 中满腹胀论》中谓“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 (4)外感内伤,脾胃湿热:外感暑湿、寒湿,内侵脾胃,水湿内停;或饮酒过度,酿湿生热,损及胃腑;或肝郁脾虚,脾失运化,蕴生湿热,而致痞满、嘈杂、反酸、胃脘灼痛等症。 (5)气滞不行,瘀血阻络:胃病日久,迁延不愈,气血阻滞胃腑;或术后损脉,瘀血内生,胃络失于滋养;或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可致胃痛发作、嗳气痞满等症产生。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6)虚火内生,胃阴不足:恣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蕴湿酿热,日久不愈,灼伤胃络;或气滞血瘀,病邪留滞,瘀久化热;或肝气久郁,化而为火,上述原因均可灼烧胃腑,损耗胃阴,而发为胃脘灼痛,口干咽燥、大便干涩等症。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是:三钾二橼络合铋(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灵)100mg,1天3~4次。这些药物不仅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而且对减轻和消除伴同的活动性胃炎有帮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黄连素、甲硝咪唑、四环素、氟哌酸等。 (4)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方法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方法为0 5~1g,1天 3次。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认为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胆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胆汁酸以胆酸和去氧胆酸为主, UDCA仅占1%。服用UDCA,胃液内胆汁酸以UDCA为主(可占43±15%),而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后两者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具体应用方法:胃复安5~10mg,每日3次;吗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 (5)加粘膜营养: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粘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剂量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选用活血素,剂量为每天80~90m g;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 50μg,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个月为一疗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可以试用短程强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疗。本法应尤适用于PCA阳性并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但临床效果亦不太确切。 (7)其他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方法是维生素B??12?50~ 100μg/日,连用20~30天;叶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8)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故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下面系统地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2)实验室检查 ①胃液分析: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 ②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③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粘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粘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 ④免疫学检查: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3)X线检查:X线胃钡餐检查大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体粘膜皱襞平坦、变细,胃体大弯的锯齿状粘膜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粘膜可呈锯齿状或粘膜粗乱等表现。 (4)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皱襞变细或平坦。粘膜可表现红白相间,严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块。粘膜下血管显露为萎缩性胃炎的特征,可见到红色网状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严重的萎缩性胃炎,可见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小颗粒或较大结节。亦有粘膜糜烂,出血现象。胃粘膜活检病理主要为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我国少见。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 (1)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灰黄,重者呈灰白或灰蓝色。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斑块状分布。周边境界不清。可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它是粘膜萎缩镜下最早表现。 (2)粘膜下血管透见:粘膜萎缩使粘膜下血管可见。萎缩初期可见粘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严重者可见粘膜的蓝色树枝状较大静脉。血管显露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内镜特征。但应注意,在正常胃底部过度充气使胃内压过高时,胃粘膜可透见血管网。 (3)粘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当注气入胃后,皱襞很快消失,空气排除后,皱襞恢复较慢,且胃内分泌物少,有时粘膜干燥,反光减弱。 (4)当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渡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粘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镜下肉眼观察虽可初步判断肠上皮化生,但必须经胃粘膜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5)萎缩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 (6)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粘液,以及反光增强等。若以浅表性胃炎的改变为主,称浅表?萎缩性胃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改变为主,则称萎缩?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X线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种退行性改变,除胃粘膜有炎症细胞浸润外,主要表现为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致使胃粘膜变薄,或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增生性改变。 X线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明确的诊断意义。大多数萎缩性胃炎在X线胃钡餐检查时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多显示胃张力减低,胃粘膜皱襞平坦、变细,尤其是胃体部大弯侧的锯齿状粘膜纹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窦粘膜可呈锯齿状或粘膜粗乱等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成增生性改变时,胃粘膜可呈凹凸不平,即所谓的“IV型胃小区”。 当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高度萎缩时,粘膜平坦光滑,即所谓胃萎缩时,其X线检查征象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①管状胃,站立位时,胃的大、小弯平滑,尤以大弯侧明显,大小弯边缘几乎呈平行走行;②胃泡变小,大弯侧及胃底部皱襞消失呈光秃平坦状;③胃大弯侧皱襞亦可呈浅薄的锯齿状,胃扩张时极易消失;④全胃张力低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以下几种类型: 早在1973年,Strickland等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其分为A型与B型两个独立的类型。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此后,Glass将同时累及胃窦、胃体的萎缩性胃炎称为AB型。 在我国,若按Strickland分类法,B型萎缩性胃炎为多见,A型萎缩性胃炎很少见,且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既有胃窦炎症,又有壁细胞抗体,不能列入上述两个类型,故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具体情况的分类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1型、A?2型、B?1型和B?2型。其分型主要根据自身抗体的情况,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属A型,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属B型。A型中又分为两个亚型,胃窦无病变者为A?1型,胃窦胃体均有病变者为A?2型。B型则根据胃体和胃窦病变的轻重程度分为B?1型(胃窦病变较胃体重)和B?2型(胃体病变较胃窦重或胃体胃窦病变相似者)两个亚型。 总之,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尚无完全统一的分类方法,人们习惯上仍沿习Strickland分类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解放军总医院等6个医院报告经5~8年的随访观察浅表性胃炎164例,其中34例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20 .7%)。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 (2)遗传因素:根据Varis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Polmer称之为排泄性胃炎。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碲、铜及锌等对胃粘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4)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5)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Badanoch报道缺铁性贫血50例,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各占14%、46%及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6)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瑞金医院报道91例萎缩性胃炎病人,有24例(26.4%)合并慢性肝炎。所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对胃的影响值得注意。 (7)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8)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9)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10)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此外;诸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近年来发现少数胃窦胃炎患者有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它是细胞的特殊自身免疫抗体,属IgG系。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症? 它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故又有“亚健康”、“次健康状态”等的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换句话说,慢性疲劳综合症是指在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和脑力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症候群,并可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低热、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复杂,整体来讲,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都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对其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和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属于“治未病”范畴。历代书籍有大量关于“未病”的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水热穴论》:“冬取井荥,春不鼽衄”;《素问·刺热论》:“肝病热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另外,《难经·第七十七难》亦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失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亦提到:“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充分重视,并把“治未病”看作是医生医术精湛的表现。“慢性疲劳综合症”属现代术语,与中医古籍中描述的“懈怠代”、“懈惰代”、“虚弱”等类似,因此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表现以虚证为多。根据临床观察,现代人们由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饮食起居的不断改变等诸多因素,导致寒性或虚寒体质的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恶寒怕冷,四肢欠温,女子痛经,男子性功能减退,或食生冷即腹痛、腹泻,舌苔白腻,等等。《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一旦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进行适宜的治疗。中医学综合运用众多的调治方法,可使人体恢复《内经》中所阐述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和”状态。据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针灸经纶》亦云:“夫灸取于火,以活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说明艾灸可通经活络,祛除阴寒,补益阳气的作用。因此,根据中医“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劳则温之”的原则,中国传统的艾灸方法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简便验廉,无毒副反应,适宜大规模地推广应用。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特色灸法的临床研究。方法:(1)隔药饼灸:根据病证选用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采用附子、肉桂、红花等药物制备药饼,应用艾炷隔着药饼进行熏灸,充分发挥灸、药、穴三者的协同作用,以达温通经脉、温补气血的作用。(2)针灸结合:根据病证选用温和灸中脘、关元、气海、神阙等穴,采用清艾条,应用艾灸器进行熏灸,同时配合针刺大椎、肩井、天宗、肾俞等穴,充分发挥艾补脾胃、温阳补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而对于工作繁忙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灸治,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燃着的艾条对准上述穴位熏灸,以舒适为度,每穴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即可。坚持艾灸,能够益气血、畅经脉,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麦粒灸是指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施行的艾炷灸,为常用艾灸疗法之一。中医认为灸法有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尤其灸法也有虚实寒热皆可灸之说。临床研究发现,麦粒灸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典型病例:患者XX,男,43岁,已婚,籍贯:上海。初诊时间:2011年3月1日病史:患者半年来头痛、头晕,夜寐欠佳,神疲乏力,经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BP:230/160mmHg。服用降压药三个月效果不佳。舌红苔白,脉弦。治法:麦粒灸:百会、太阳、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太冲、曲池方法:每次每穴5壮,隔日1次。疗效: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好转,感觉周身轻松,血压160/120mmHg;治疗10次后血压140/100mmHg,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