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相信所谓的只需XX药物、什么高科技降度镜就可以治好近视。真的是骗钱的、真的是骗钱的、真的是骗钱的。目前被眼科学界普遍认可的矫治近视的方式有:佩戴框架眼镜、佩戴角膜接触镜、和近视手术(需要年满18岁才可接受)。 2.普通的隐形眼镜尽量少戴,要佩戴的话则短时间戴。若不喜欢佩戴框架眼镜,可以选择验配高透氧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其透氧性为普通隐形眼镜的3-4倍。 3.孩子近视了,一定要认真检查,确定属于什么类型的近视,选择最合适的矫正手段。有的需要进行视觉训练,有的需要配镜,近视发展较快的则需要通过角膜塑形镜来控制。(孩子近视三阶段:视疲劳阶段→假性近视阶段→真性近视阶段) 4.角膜塑形镜晚上戴,白天摘,这个非常适合青少年。但是配角膜塑型镜一定要到正规眼科医院。因为验配角膜塑形镜属于医疗行为,且角膜塑形镜本身为医疗器械,眼镜店、商业机构不可验配角膜塑形镜 5.近视不代表以后不老花,不会抵消。近视与老视的原理不同,后者是随着年纪增大、调节能力(就像相机的变焦功能)下降了。 6.近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度近视,不仅会遗传还会大大增加眼底病变的几率。所以孩子近视了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住。 7.激光近视手术发展到现在超过30余年,手术已经很成熟稳定了,安全性毋庸置疑。不过一定要找专业正规的眼科医院,并且执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在符合手术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眼睛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转自;【头条】 2016-06-22 EBC 眼科学大查房 什么是弱视 弱视,亦称懒眼症,可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在典型的弱视患儿中,右眼和左眼的视觉质量存在显著不同(见图1),其中一只眼睛的成像比较模糊或扭曲。因为弱视眼传达至大脑的影像较模糊,大脑倾向于接收主眼传达的视觉信息。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大脑最终会选择仅接收主眼传达的影像,而忽略弱视眼传达的影像。换言之,弱视眼视物能力缺失。 大脑选择性接收通常发生于视觉传导通路仍在发育的儿童期早期。这段关键期始于儿童出生后,止于儿童6岁~9岁之间。如果弱视眼在这段关键期内未能被诊断和治疗,大脑可能会永久性忽略弱视眼成像,导致该侧视力终生丧失。 病因 内斜眼(斜视) 斜视儿童(见图2)在双眼同时视物时通常会出现复视。为预防这种情况,儿童可单眼持续聚焦。 严重近视眼或远视眼所致问题 当儿童具有近视眼(远距离视物模糊)或远视眼(近距离视物模糊)时,双眼情况可能不同。例如,一只眼可能屈光完全正常,而另一只眼则屈光不正;或双眼屈光皆不正,但严重程度不同。无论哪种情况,大脑都会逐渐忽略视力不良的眼睛所传达的视觉影像。 结构问题 有时,儿童视力的发育会因眼睛或眼睑的结构异常而延迟。较常见的有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前晶状体内混浊)、角膜损伤或先天性上睑下垂(出生即存在下垂的眼睑)。 在美国,约1%~2%的人为弱视。双眼视物均模糊的情况较罕见,此类患者可能发生永久性失明。 症状 弱视不会导致任何症状。有时,儿童斜眼视物、看起来像“斗鸡眼”或头部以不正常角度视物,家长会怀疑是视力问题。很多弱视儿童是在上学前或上学后的视力普查中被发现,通常表现为双眼视力差异较大。 诊断 如果视力筛查显示儿童弱视,初级治疗医师应将其转至眼科专科医师。眼科医师会在全面的眼科检查后确诊,包括单眼视力独立检查。作为诊断程序的一部分,眼科医师会检查儿童眼睛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检查眼位以排除内斜眼,并且,评估眼肌的运动能力。 预防 弱视发生于儿童期早期,若不采取适当的治疗,弱视会进展成永久性失明。因此,需尽早确定弱视的病因并治疗。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尽早接受全面的视力检查。该检查可发现儿童眼睛或眼睑结构明显的异常。随着儿童的成长,医师应周期性对儿童的眼睛进行检查。一般在儿童3岁前,使用图片、字母或数字对其进行多次常规视力检查,之后周期性进行。目前的技术甚至可以对语前婴儿进行弱视检测。 治疗 弱视的治疗有两个目的: 双眼视力清晰 根据儿童弱视的病因,可按照医师的配镜处方戴镜,以矫正严重的聚焦问题;通过手术和眼肌运动能力练习矫正内斜眼;并且,手术还可矫正影响正常屈光的任何眼睛或眼睑结构问题。 改善弱视眼 最常规的治疗是儿童每日遮挡正常眼睛数小时。大部分情况下,医师应建议儿童初次使用遮挡镜片时应全天佩戴。其后,每日规律性佩戴遮挡镜片持续至少6个月。通过多次检查监测儿童视力的进展。一旦儿童的视力恢复正常,10岁之前仍应偶尔佩戴遮挡镜片。作为遮挡镜片的替代物,有些医师推荐使用不透光的隐形眼镜。可使用其他处方阿托品(atropine)滴眼液(Atropine-Care 或其他商标)使正常眼睛暂时性视力模糊。 何时就诊于专科医师 如果儿童发生以下情况,请预约儿科医师或眼科医师: ① 发生斜视; ② 头部以不正常角度看远方事物:儿童向斜上方抬高下巴、向下看自己的鼻子、面向事物时一只眼睛向前或以其他异常姿势调整视物问题; ③ 经常斜视:通过斜视暂时性调整视物模糊,这可能是儿童眼睛聚焦不正确的信号; ④ 持续性遮挡或紧闭一只眼睛:内斜眼会引起复视,因此,通过遮挡其中一只眼可纠正斜视的问题。相反,如果儿童抗拒遮挡一只眼,但是不抗拒遮挡另一只眼,则说明其一只眼视力不佳; 另外,当学校通知儿童的视力检查异常时,也应预约专科医师。 预后 弱视得到尽早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儿童期早期采用适当的治疗可使弱视眼恢复至接近正常。 过去,一些医师反映,12岁以上甚至年龄更小的儿童治疗弱视的预后差。然而,新的证据显示,不管在什么年龄确诊,适当的治疗可使弱视的预后大幅改善。此前也有过青少年和中年弱视患者已恢复视力的。
2016-06-28 参天学术资讯 转自“中华眼科在线” 日本千叶大学研究发现,用水温为42℃的水冲洗眼睛及其周围部分皮肤,6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消除视疲劳乃至恢复视力。 研究人员让研究对象在电脑前检索表格文件中的小字体文字,20分钟后,检测到研究对象视力会平均下降0.15度,同时双眼可能出现看物模糊的状况。马上让不同的研究对象分别淋浴冲刷眼部,有些用42℃的温水淋浴,有些用32℃的温水淋浴,然后进行对比调查。 结果显示,用42℃的温水淋浴后的研究对象,视力不仅完全恢复之前的正常值,甚至还提高了0.1度,眼睛的模糊感也是消退得最快的;而用32℃的温水淋浴的人,视力虽然略有恢复,但比正常时还是要低。而不用温水淋浴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视力比另两组研究对象恢复更慢。 研究人员在反复试验后分析认为,淋浴水压带来的按摩效果和42℃温水的温热效果,对消除视疲劳乃至恢复提高视力的确是有效的,而且沐浴冲刷时间为6分钟最佳。 当然这个方法的缺点是费劲又费水。于是研究人员提出替代方案,即用微波炉把一块湿毛巾加热成40℃左右,用这种“蒸汽毛巾”覆盖在眼睛上用手轻轻按压6分钟左右,也可达到类似效果。当然,如果再往毛巾上滴入一两滴自己喜欢的植物精油,给眼睛做个香薰按摩,放松效果会更好。 亲,经常用热毛巾敷敷眼睛有助于视力恢复哦。
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的回归 2016-03-04 王勤美 许琛琛 阿玛仕FAMILY 【摘要】 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因其安全性高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技术的限制,曾一度陷入低谷。随着现代激光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该手术逐渐成熟,重新回归临床的视线,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或伴不规则角膜眼的首选。现就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术式的演变、并发症控制等方面进行简要 作者单位:325027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自从1987年McDonald等应用193 nm的氟化氩(ArF)准分子激光对人眼进行切削以矫正屈光不正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激光表层屈光手术是去除角膜上皮后,应用准分子激光直接作用于角膜前弹力层和基质层,从而矫正屈光不正。依据对角膜上皮的不同处理方法,由最初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到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epipolis-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直至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术后反应的有效控制,激光表层屈光手术逐渐成熟,重新崛起。 1 术式的改良 在手术开展早期,PRK有术后疼痛明显、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率高、角膜愈合慢及可预测性差等缺点,特别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激光板层角膜屈光手术,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由于制作了包括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和少量角膜前基质在内的角膜瓣,在基质上进行切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上皮层与基质层之间的创伤愈合,术后几乎无疼痛、无haze、恢复快,而且预测性好,PRK一度逐渐被LASIK所取代。但是LASIK带来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和深度切削可能引发角膜膨隆的风险,让不少学者认为无角膜瓣的PRK依然有着它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度数高、角膜薄、角膜曲率过陡或过平以及易受外伤的特殊职业人群。因此,如何减轻PRK术后反应,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预测性,成为研究者探索的方向。 LASEK或Epi-LASIK是融合PRK浅层切削和LASIK的上皮生理屏障保护的一种术式,采用20%浓度的乙醇松解上皮或微型角膜上皮分离器钝性分离角膜上皮层与前弹力层之间的连接,制作具有活力的角膜上皮瓣,加快术后视力的恢复和减少haze的形成。有研究证实LASEK可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上皮再生、阻止haze发生或角膜细胞凋亡[1],但也有学者认为LSAEK术后反应与PRK无差异[2]。Epi-LASIK对于中低度近视患者而言,术后视力、上皮下神经丛修复、角膜haze以及角膜细胞分布与PRK无明显差异[3];对于高度近视,Epi-LASIK术后haze较LASEK和PRK减少,但仍存在着术后疼痛、视力恢复延迟等缺点[4]。去瓣Epi-LASIK是在常规留瓣Epi-LASIK基础上的改良,将上皮瓣完全去除然后激光切削,研究表明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疼痛明显低于留瓣Epi-LASIK,术后炎症反应较小,泪液中的炎症相关因子增加量少于留瓣Epi-LASIK,上皮修复和视力恢复较快,haze较轻[5-6]。 随着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制造技术的改进,TPRK孕育而生。TPRK应用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上皮,无任何机械或化学刺激,无负压吸引,降低了感染的风险,避免了乙醇等化学物质对角膜组织的毒副反应以及负压吸引产生的一过性高眼压带来的潜在损伤。动物实验证实激光去除角膜上皮能够明显降低角膜细胞凋亡的水平[7]。与LASEK相比,TPRK术后角膜上皮再生加速,术后疼痛程度减轻,haze减少[8],对于高度近视,术后远期的视力优于LASEK和LASIK[9]。 2 术后反应的有效控制 2.1 术后疼痛不适 术后疼痛不适是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的主要不足之一,是因术后角膜的痛觉感受器受刺激而诱发,主要表现为异物感、畏光、流泪、难以睁眼等,特别是术后24 h内,随着上皮的修复,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术后疼痛的作用机理是多因素的,针对各种因素使用不同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目前术后镇痛措施正在不断地改进。 准分子激光虽然属于冷激光,但在较高频率和较长时间的激光切削后不可避免地产生热效应的积累,激发或加重术后角膜反应。有研究表明在术中应用冰平衡液,术后滴用冷藏人工泪液,术后1 d眼疼痛明显较轻,术后3个月角膜haze明显少于对照眼,且屈光回退较少[10]。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作为一物理屏障,术后配戴3~5 d直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可以阻止眨眼时眼睑的摩擦和外界对角膜的机械刺激,保护角膜基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在术后1~2 d可加速上皮的愈合,减少术眼不适感。硅水凝胶材料相比水凝胶材料具有更高透氧性、低含水量和相对较高的弹性模量,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利于上皮再生[11]。 各种损伤性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激活磷脂酶A2水解细胞膜磷脂,生成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即前列腺素内氧化酶还原酶)催化加氧生成前列腺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释放,常被用于术后镇痛。随机双盲研究证实双氯芬酸钠、酮咯酸氨丁三醇、奈帕芬胺(nepafenac)和溴芬酸等NSAID在术后早期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特别是在术后2 d内,4种药物镇痛效果接近[12]。有文献报道滴用NSAID后可出现短暂性的灼烧感、刺激感和结膜充血,偶可出现浅层角膜炎、角膜浸润、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溶解[13]。考虑到这些潜在的严重的副作用,大多数医师仅在术后早期(2~3 d)使用。 另外,还有滴用地卡因等局部表面麻醉药缓解症状。通常,医师采用综合方案来减轻术后疼痛不适,各种措施效应相互叠加,可获得最佳效果。 2.2 角膜haze 角膜haze是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后一大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屈光回退、不规则散光、视力下降。在手术开展早期发生率很高,随着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切削界面的规则性增加,激光热效应的有效控制,haze明显减少,但仍无法完全消除,特别是切削较深的高度近视。 丝裂霉素(mitomycin,MM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由头状链霉菌层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DNA的复制,对增殖期中的细胞有杀伤作用。特别是高度近视眼,术中应用MMC术后角膜haze发生率明显减少[14]。长期观察研究表明MMC对术后屈光度数和视力的稳定性无影响[15]。MMC抑制增殖期角膜细胞的同时,也作用于正常角膜细胞,术后角膜前部基质(上皮下)细胞密度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16-17]。由于MMC对角膜细胞存在一定的影响,对于低度近视而言不是必需的,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大量研究表明可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并提高视力[18]。 有学者认为角膜haze的形成与角膜的温度有关,降低角膜温度,不仅可以减少术后疼痛,还可以明显地减少haze形成[10]。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的合成,于术前1周和术后2周口服维生素C(每天2次,每次500 mg)可有效地抑制角膜haze的产生[19]。另外,研究表明高紫外线辐射环境可增加PRK术后迟发型haze的发生,建议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年内配戴防紫外线护目镜[20]。 现代的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术中的MMC预防性应用和角膜切削面的冷处理、手术前后维生素C的服用、术后激素的规范应用和紫外线防护等多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已能很好地控制haze的形成。 3 远期安全有效性 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短期和中期的观察结果令人满意,但对其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曾持观望态度。文献报道PRK术后10年患者平均屈光度数回退-0.51 D[21],高度近视患者变化度数高于低度近视患者[22-23],10年以上的安全性指数>0.9,有效性指数0.8,未见角膜曲率增加或角膜膨隆[24],内皮细胞下降率为8.3%,虽轻微高于年龄相关的自然下降率,但仍认为手术是安全有效[21]。有学者统计了PRK术后20年的结果,较术后1年等效球镜度平均增加-0.54 D,手术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增加幅度高于年龄大于40岁者,角膜曲率与术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无角膜膨隆[25]。中国的追踪结果与欧美类似,Meta分析显示术后10年以上中低度近视患者82%裸眼视力为20/20,96.1%超过20/40;高度近视31.7%超过20/20,80.4%超过20/40,1.4%~3.5%最佳矫正视力降低2行,0.6%~4.1%有1级haze[26]。术后10年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均无明显异常改变,但术前等效球镜度及切削深度会影响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和内皮细胞密度[27]。 大量临床研究也已表明表层切削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无角膜混浊、角膜生物力学受损等威胁视力的并发症。 4 疑难病例的处理 随着准分子激光飞点扫描技术的发展和haze的有效控制,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疑难病例的处理。角膜屈光手术、角膜移植术等手术后残留的屈光不正常伴有不规则散光,角膜地形图或角膜像差引导的表层切削术无疑成为理想的术式。 有学者应用PRK联合MMC可有效地矫治因圆锥角膜而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屈光不正,平均上皮修复时间为4.1 d,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安全性指数为1.15,有效性指数为0.81,角膜haze为0级或0.5级[28]。应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激光角膜表层屈光手术矫正RK术后、角膜移植术后、准分子激光术后小光区和角膜疤痕等不规则角膜,术后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和4阶球差明显降低,裸眼视力显著提高,不规则散光明显减少,无一眼出现角膜上皮不稳定、角膜膨隆或排斥反应,手术效果优于LASIK[29-30]。TPRK的出现,使角膜上皮的处理显得更加简单化,减少了潜在的因不规则切削而带来的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加,已成为越来越多医师改善眼科手术后视觉质量的首选。TPRK联合MMC处理LASIK术后纽扣瓣[31]、SMILE术后视觉质量不佳[32]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视力、角膜形态和像差好转,散光减少。TPR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病变,使病变角膜表面形态变得相对规则,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改善了视功能,同时增强了角膜的机械强度,使角膜形态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延缓或阻止角膜的进一步扩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33]。 5 展望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的模式经历了由角膜表层到角膜深部切削,又回归到角膜表层,激光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使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激光表层角膜屈光手术的崛起和回归,是不断地自我总结、自我否定和自我完善的结果。尽管目前的表层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如您觉得内容精彩,可推荐给更多朋友! 本刊微信:zhysgx E-mail:zhysgx@vip.126.com 投稿网址:www.cjoovs.com,点击左边的“在线投稿”,按照提示注册并登录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回复“0”回到主菜单 若想下载PDF版全文,请登录我们的网站www.cjoovs.com,也可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了解更多 阅读 2821 投诉
转自:2014-07-05 陈有信的眼科世界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分支静脉和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预后较好,治疗主要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目前有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副作用大一些)或联合激光治疗。目的是消除水肿,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 中央静脉阻塞治疗非常困难,因为病因不明,没有办法针对病因治疗,治疗的总体目标是: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尤其是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产生,因为一旦发展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预后就非常差了,严重者甚至摘眼球。 中央静脉阻塞分:水肿型和缺血型。 水肿型:目前主要的治疗办法是眼内注射抗VEGF或激素类药物(一般不主张用静脉输液治疗,口服药物效果也不肯定,中药一般也起不了大的作用),密切观察,可以做OCT(4-6周一次)和荧光造影(2个月左右一次),一旦有缺血表现,就得做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一般激光2-3次)。 缺血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严密观察,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则按后面介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下图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下图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要特别强调的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如果阻塞严重,一般不能再通,少数可以形成侧枝循环,预后稍好,大部分预后不佳,视力大部分最终维持在0.1左右(可能刚治疗时视力还好于0.1)。 治疗的主要目标,不是提高多少视力,而是: 1、防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造成玻璃体积血,增殖,视网膜脱离; 2、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对视功能是毁灭性的,而且眼压高疼痛难忍!
核心提示:许多人都有这样苦恼的经历——读书、看电脑时眼前似乎总有蚊子在飞,感觉眼睛好像飞进了什么东西,有时在眼前一闪而过,有时好几只飞来飞去。大多数飞蚊症患者眼里的小黑点属于“普通蚊子”。 年年爱眼日,年年喊口号,可是有多少年轻人关心过自己的眼睛呢?20岁的人,30岁的脸,50岁的身体和快瞎的眼睛……当你发现你的眼前经常有小黑点划过时,那么你的眼睛可能正在加速衰老。 请大家来做个小测试: 大家一起找“蚊子”;放下手中的杂志,离开眼前的电脑,将视线转向窗外,看看外面的天空。此时,你的眼前会有小黑点、小黑线或者小白线划过吗?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眼睛太累后产生的幻觉,其实这就是飞蚊症。事实上,患有飞蚊症的人相当普遍,无论是十来岁的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惹上飞蚊症。只不过有些人平时没注意,或者以为是自己头晕眼花了,压根儿就没想到会是飞蚊症。一般来说,当人们在看明亮的地方、白墙壁和蓝天的时候,飞蚊症会出现得更明显——感觉眼前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等,但在暗的地方就感觉不到。 那么“蚊子”从哪里来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苦恼的经历——读书、看电脑时眼前似乎总有蚊子在飞,感觉眼睛好像飞进了什么东西,有时在眼前一闪而过,有时好几只飞来飞去。大多数飞蚊症患者眼里的小黑点属于“普通蚊子”。这些小黑点并不是眼球里出现了异物,而是玻璃体老化造成的,是“生理性飞蚊症”。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是透明的、胶冻状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玻璃体也会变得老化,密度变得不均匀、出现混浊物,进而影响了光线的反射,以至于在眼前出现小黑影。这种飞蚊症对眼睛没有威胁,也不会影响视力,只能靠患者慢慢适应。 除了普通蚊子以外,还有一种“坏蚊子”。这种坏蚊子往往是因为眼底发生了病变,有血丝或者炎性物质进入了玻璃体而引起的,属于病理性飞蚊症。例如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会导致血液进入玻璃体;葡萄膜炎、视网膜炎,会导致炎性物质进入玻璃体。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患者自然会看见眼前有“蚊子”在飞。如果忽视这种病理性飞蚊症,很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落,甚至造成失明。 高度近视爱招“蚊子” 过去“飞蚊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但现在很多白领和学生也早早加入了“飞蚊症”患者的大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与近视有关。人的眼球就像一个气球,随着近视的加深,眼球因为调整焦距会被越拉越大,像吹气球一样。这样一来,玻璃体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有的部位“稠”,有的部位“稀”,进而影响光的投射,导致生理性飞蚊症提前出现。除此之外,眼球虽然可以像气球一样拉长、变形,但是视网膜却是相对固定的。随着近视的不断发展,视网膜就会被眼球拉得越来越变形,甚至造成视网膜裂孔、出血,这时就会引发病理性飞蚊症。所以,高度近视眼的患者(超过600度)如果发现自己得了飞蚊症,就要及时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发现“蚊子”赶紧检查 大多数飞蚊症起初都是只有几只小蚊子,而且病情发展的也不快,患者自己很难分清楚到底是普通蚊子还是坏蚊子,此时如果放松警惕,就可能酿成大祸。所以,第一次发现飞蚊症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眼底疾病。高度近视、做过眼部手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最好还要定期检查。另外,一次检查没问题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问题。如果飞蚊症发生变化,例如黑影突然增多,有时出现异常的闪光,视线有被遮挡的感觉,则可能预示着眼睛出现了病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普通“蚊子”没药可治 即便是眼科大夫也有很多是飞蚊症的患者,但没有人能够赶走这些“飞蚊”。如果只是因老化引起生理性飞蚊症,不会影响视力,也不是严重眼疾,所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要慢慢适应,学会对这些“蚊子”视而不见即可。如果检查后发现是患有病理性飞蚊症,如发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血或炎症病变等,则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本文转自:39健康论坛
转自:2014-06-21 陈有信 陈有信的眼科世界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底病近来比较风靡,也确实有一定疗效,改变了我们一些传统的治疗思路。最近不断有患者提问,关于玻璃体腔注射药物的相关情况,我集中了一下,回答如下: 1、玻璃体腔注药(眼内注药)治疗哪些疾病: 答:目前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的主要机理是:在老年黄斑变性等一些列的黄斑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眼内新生血管的生长(脉络膜和视网膜),而新生血管很脆,很容易出血、渗漏,水肿,最终导致瘢痕形成,造成失明。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就是要阻止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渗出、减轻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 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应用范围很广: 1)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白内障术后或葡萄膜炎后等各种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 2)各种原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包括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中渗等); 3)视网膜新生血管(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Coats'病、脉络膜骨瘤、 脉络膜血管瘤等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微血管病变); 4)视网膜静脉阻塞;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 2、所用药物有哪些? 答:目前主要是雷珠单抗(Lucentis),已经在中国上市。 Lucentis已经2006年就已经在美国上市,当年被评为美国的十大卫生新闻。 它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片段抗体,可以抑制多个VEGF亚型,很多临床试验证明其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振奋。目前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在中国上市使用。 上面这个表显示,总体来说,打针后视力可以提高,但这是一个平均数,具体到个人,其实也有不提高,甚至视力下降的。要根据病情,如果已经萎缩或瘢痕化了,效果就不好的。 雷珠单抗,目前的适应症还是老年黄斑变性,近期还要进行有关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病理性近视、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 因此,目前用于治疗这些疾病原则上市超出说明书用的范围的,但这些适应症在国外已经批准(中国做事总是要慢几步),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很好了,而且没有其他方法有如此好的效果,患者朋友在用这个药时要理解这一点,如果不能理解,要向医生提出来! 由于黄斑变性也好,糖尿病黄斑水肿也好,或静脉阻塞也好,是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不能根治,抗VEGF药物治疗,总体来说是控制疾病的发展,需要多次治疗,国外推荐每月注射1次,一年12次左右,国内我们实际临床中,一般先打3次,以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再打针,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抗VEGF药物治疗决不是“一针灵”。 阿瓦斯丁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直肠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但由于阿瓦斯丁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全长抗体,它治疗肿瘤的机理是“饿死”肿瘤,让供应肿瘤的血管萎缩,肿瘤没有了血供,就可能萎缩。由于它的成份与Lucentis相似,所以就有人把它用来治疗黄斑变性等眼内新生血管疾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它的最大的好处是价格上便宜很多,但是,由于该药没有眼内注射的适应症,因此,大医院,管理严格的医院一般都不允许使用来治疗眼疾。 曲安奈德是一种激素,其可以辅助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减轻黄斑水肿,但副作用是白内障和激素性青光眼,尤其青光眼发生率可能在20%以上,有时要手术才能控制眼压。 3.眼内注射有哪些副作用和并发症? 答:目前来说,眼内新生血管类疾患确实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以上所说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另外就是光动力疗法)。但任何治疗都有其局限性。 眼内注射最大的风险就是与注射相关的并发症,如:眼内感染、出血、视网膜脱离。另外,也有人报告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并发症。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并发症是眼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失明。国外报告发生感染的发生率大概0.1%左右。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并不大。一般不建议孕妇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 4.注药前的准备及如何注射? 答:首先要让医生确定需要才能进行治疗,其次,要弄清楚注射的是什么药物? 要了解抗新生血管药物目前在中国没有医保,所以费用不能报销。要了解注射的风险,了解无论是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均不可能一次治疗成功,需多次注射。术前要签署手术同意书,方可进行注射。有任何疑问,不要急着盲目注射,弄清楚后再进行治疗不迟。 拟注射的前3天要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果不能提前3天滴用眼药水,就要密集点眼药水,比如5分钟1次,只有这样才能注射。 注射当天最好有人陪同,一般不建议双眼同时注射。 手术当天,办理好登记、缴费和签字以后,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室内,先眼部消毒,点表面麻醉药,在距角膜缘3.5mm处将药物注入眼内。 5. 术后注意事项? 答:手术当天晚上可以打开纱布,睡觉前点3-4次抗生素眼药水,当晚不要洗脸。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至少连续3天点眼药水,每天至少4次。 一般情况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但如有明显的眼痛、视物明显模糊、眼红充血等情况,应立即跟医生联系,或当地医院眼科就诊,主要了解有无感染的发生,决不能耽误!!! 6.一般需要注射几次? 答:没有固定次数。 一般“中渗”的治疗次数会少一些,但一般也得2-3次。黄斑变性、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水肿,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有的患者只想注射一次,这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国外是每月一次,最多已经注射了90多次。我们这里也有注射20多次的,主要是根据眼底、OCT及眼底造影情况而定。注射次数越多,风险就越大,这是这种治疗的弊病。目前有研究缓释装置的,但远没有到临床使用。 7.眼内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光动力疗法(PDT)的关系? 答:光动力疗法在国内已经使用7-8了,我们协和医院是最早开展治疗的单位之一,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PDT在3年前是眼内新生血管唯一的治疗方法,确实有效,可以使新生血管封闭(详细见另文),稳定视力。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基本没有副作用和并发症,缺点是比较贵,做一次17000元左右。 眼内注射最大的好处是便宜不少,疗效很不错,但风险要大得多,最怕的就是感染,好在发生率不是很高。目前我们推崇“联合疗法”,就是PDT联合眼内注药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特别是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目的是取得更好的疗效的同时,减少PDT或眼内注射的次数,减少费用,减轻家庭多次往返医院的负担,最主要是减少副作用和眼内注射的风险。 联合疗法一般是做一次PDT,在PDT之前或之后的3天内,进行1次眼内药物注射,4-6周后来复查,根据需要酌情进行1-5次以上的玻璃体腔注药。 8.术后情况 1)术后立即眼前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内飘动,不要紧张; 2)术后回家照镜子一看,眼睛出血很多,甚至发紫:这可能是注射时碰到小血管出血,这个并不可怕,一般10天左右吸收。 3)手术当天回去眼睛很痛,眼球不能动,眼泪很多,异物感:可能是消毒液的作用,如果确实疼痛不能忍受,则需来医院看看;如还可以忍受,一般次日就能缓解。 9.我已经打过几针,甚至还联合了光动力疗法,怎么视力还是没有恢复正常,还有变形和发暗或颜色不正? 答:黄斑是我们人眼视觉最重要的部分,司我们的中心视力、色觉、形觉,因此一旦黄斑得了病,影响视功能就很严重。 有时因为时间太长,神经组织已经有不可逆的损害,或病变虽然好了,也不出血和水肿了,也就是我们医学上的痊愈了,但留下瘢痕正好在黄斑中央,这样视力肯定不会象没有得过病似的那么好,可能还会有视物变形等,这是就是黄斑疾患的一个弊病。而且,大部分黄斑病变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的治疗也还是治标,所以还有复发的可能。 因此,希望患友们不能太理想化,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目前的科学还达不到能让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程度,病情能不急剧恶化,或者还有一定的改善,就应该高兴了,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10.青年性黄斑变性(Stargardt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能不能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答:不能,除非有新生血管生长。这两种疾病有赖于今后基因治疗,或干细胞治疗,目前没有特效方法。 11.干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戒烟,保持合适体重,控制好血压、血脂;出门太阳大戴墨镜;补充叶黄素类药物,但这是保健药品,药店有售,需长期服用。 12.其他提醒注意的问题: 1)象老年黄斑变性等一些眼底疾患的病因依然不清楚,有的虽然清楚,比如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但没有办法消除。 目前的治疗办法基本上是治表,无法从病根上进行对因治疗,因此,治疗一次,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病根还在,所以需要多次治疗,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总比没有治疗办法强。 另外,疗效跟病变的程度有关系,如果病变时间太长,所造成的视网膜的损伤太大,或者已经瘢痕化,或者黄斑发生了萎缩性改变,则疗效尤其是视力恢复就比较困难。有一些号称能根治黄斑变性的医院或药物,我个人觉得均不可信。 2)网上有很多关于黄斑变性疾病治疗方法,如光动力疗法、Lucentis和Avastin(阿瓦斯丁)的介绍,大家可以在去医院之前先看看,做一点功课,这样就不会太盲目。 关注微信公号:陈有信的眼科世界
年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3~4岁+1.75~+1.50DS0.6~0.87~8岁+1.50~+1.25DS0.8~1.011~12岁+1.25~+1.00DS1.0~1.2
转载 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措施,糖尿病患者营养水平决定病情的发展。近来,我国发布了首份《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本指南主要面向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同时也可为各级医生、护士、营养(医)师、糖尿病教育、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时提供借鉴。 指南内容 包括了8条核心推荐: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4.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6.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7.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8.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这次的指南很有指导意义,提示了很多糖友们在日常中的一些饮食误区。例如:主食粗杂粮的建议比例适宜,不需大量的摄入;蔬菜每天300到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克;水果不是不能吃,是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而在当下饮食中欠缺较大的奶类与豆类则建议每天都要摄入。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就显示与2002年相比,2012年居民奶类、大豆及纸品类摄入量更是呈下降趋势。 第一步:吃动平衡 如何合理控制能量 除了能量的控制还应注意: 1.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10%—15%,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d; 3.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0.8g/(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4.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D3、B1、B2、E、Mg、Zn等;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25-30g/d,或10-14g/1000kacl。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体育运动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度,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美国饮食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达到最大心率50%—70%)的体育运动,为了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每周至少运动3天以上,而且不要连续两天以上不进行运动。 对于服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会发生低血糖,参加规律运动的人群需要降低药物的剂量;当血糖水平超过13-14mmol/L或尿中有酮体出现时,需要延缓体育运动,否则会发生血糖浓度增加和潜在的酮症酸中毒。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该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第二步: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杂豆类品种有赤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蚕豆等;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黑米、高粱、青稞、黄米、小米、栗米、荞麦、薏米等,如果加工得当均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 主食谷物搭配 女性(按1800kcal算)全天可摄入3-4份全谷物及杂豆类,男性(按2250kcal算)全天可摄入3.7-5份全谷物及杂豆类。 第三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蔬菜水果的升糖指数 蔬菜的升糖指数明显低于水果,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深色蔬菜占1/2,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g;两餐之间选择低GI的水果为宜。 (“血糖生成指数”简称“升糖指数”,英文简称(GI)——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相比,在餐后2小时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畜肉类包括猪、羊、牛、驴等的肌肉和内脏,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平均为15%。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应适量食用。 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研究表明,鸡蛋摄入(每周3-4个)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微弱;适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缺氧。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2.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第六步: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日烹调油25-30g,食盐用量不超过6g。 推荐饮用白开水,每天饮用量1500-1700ml;饮料可选淡茶或咖啡。 饮酒后易出现低血糖,乙醇在体内代谢可减少来自糖原异生途径的糖量,还会抑制升糖激素释放; 饮酒时常减少正常饮食摄入,酒精吸收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 饮酒还可使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对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第七步: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细嚼慢咽。 研究表明细嚼慢咽可助减肥、防癌、保护口腔粘膜,有利于唾液分泌,防止牙龈炎及口腔溃疡、减少食道损伤和食道疾病发生、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等优点。 控制进餐速度,早晨15~20分钟,中晚餐30分钟,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第八步: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个性化专业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玖顶尖糖尿病专家向红丁:得了糖尿病,也能活到100岁! ▲向红丁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就如世界末日,其实大可不必。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120岁。因为按照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它的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是从最后一颗牙长出来的时间——20-25岁开始计算的,因此公认的人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 而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病人:(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引发的糖尿病)平均寿命约为一般人群的80%, 2型糖尿病病人:平均寿命约为一般人群的90%。 因此,即便是得了糖尿病,好好保养和预防病发症的话,也能活到108岁(120X90%=108岁)。例如,台湾著名的陈立夫先生,就曾患糖尿病50余年,一直活到101岁。 01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说到底,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中国人以前是很经饿的,为什么这么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始终没有富裕过,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两天挨饿,饿不死。所以活着传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非常好的,没这种基因就死了,有这种基因才活下来。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他可能就变胖了,血压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压就来了。所以到富裕阶段,这个节约基因就从一个好的基因,变成了一个坏的基因了。使人容易发胖,发胖以后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就糖尿病。就是这个过程。所以不管没有得糖尿病,还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还是得吃“穷”一点! 02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那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呢?我们常会告诉糖尿病人种说法叫,“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四条腿的是什么?——猪、牛、羊。这些肉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而且比较多,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两条腿的是什么?——鸡、鸭。这些肉看上去油水特别大,但是它油里面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多。没有腿的是什么?——鱼。鱼的脂肪酸是不饱和程度最高的,而且它的蛋白质丰富,对人体比较好。一条腿的是什么?——蘑菇。蘑菇含蛋白质、氨基酸很多,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对健康最好。 03有的糖尿病人分餐了以后,血糖就好了。关于怎么吃,除了上面这个原则,还有一个原则:少量多餐!少量,可以让这顿饭以后的血糖不太高。多餐,下顿饭前没饿的时候就开始吃东西,不至于引起下顿餐前的低血糖。这样血糖比较稳定,对身体比较有利。有的糖尿病人血糖不好,分餐以后,血糖就好了。所以建议,少量多餐!举个例子:你要吃7两,一天吃四顿——2两、2两、1两、2两。多吃几次,每次少吃一点。 04治糖尿病,光吃药绝对不行门诊中常常会遇到患者问:“大夫,我血糖控制得不太好啊!”我便建议他:“除了吃药,应该注意多锻炼,饮食也得控制一下。”这时患者常说:“降糖药不行,我觉得打胰岛素就挺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腰腿不太好,不太运动,要不换药试试?”现在糖尿病防治的最大误区是药物依赖,很多患者就觉得吃药、打针就够了,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不进行锻炼了。其实这么多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导致并发症死亡,很大原因是患者不明白糖尿病根源在哪?糖尿病是个生活方式病,不注重生活方式的管理,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光依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 05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最后,得了糖尿病,需要心理调整,正确对待糖尿病。需要心理调整的有这么两个极端:一个是:满不在乎,不当回事。另一个是:特别紧张、心情焦虑。这两个极端都不行,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只有这样,心态才能正常去应对,否则心理走极端,对抗糖尿病肯定不成功!
转发 1、注意用眼时间,近距离看电脑、看电视、看书或做作业30—40分钟后,必须远眺(蓝天白云)10分钟,让眼睛充分放松。 2、每天参加户外运动1小时以上,多放风筝,多打乒乓球(用黄色的乒乓球)。建议2小时户外运动。 3、正确的握笔姿势,手指握在笔尖上方一寸,拇指与食指不相交叉,能看到笔尖。 4、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看书写字姿势要坐端正,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 5、不要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书、看电视,不要在强光下或弱光下看书,不要在公交车上看书,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6、台灯使用原则:选择黄灯或真正没有屏闪的LED白炽灯,台灯放置书桌左上角45度,能全部照明课本。 7、短刘海,避免长刘海;及时治疗倒睫及上眼睑下垂。 8、早晚各25次看近看远对眼训练,增加眼睛调节灵敏度。 9、饮食注意事项: ① 多吃含胶原蛋白的叶黄素的食物,如猪皮猪蹄,西兰花和胡萝卜(胡萝卜是脂溶性的,一定得过油吃)。 ② 不要摄入太多甜食,特别是空腹时不要吃甜食。 ③ 少吃零食,避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等。 10、保证睡眠:小学生每天应保持10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每天应保持9小时以上睡眠。 11、弹钢琴会导致近视快速加深,近视的孩子尽量不要选择弹琴,若实在不能放弃,可考虑背谱练习。 12、医学验光,科学配镜,特别是应及时验配具有周边视力控制作用的镜片(现代角膜塑形镜、RGP、旁中心离焦镜片等)。 13、建立完善的屈光发育档案。 14、青春发育期是孩子长个儿的时候,也是近视度数长得最快的时候,家长要随时观测,长个儿时视力复查频率应三个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