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指南共识和争议作者:中国妇产科在线单位: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2014-5-5 阅读1200当前评论:0条我要评论收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与大家讨论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阻断的一些问题,详细内容如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与大家讨论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阻断的一些问题,详细内容如下:中国是乙型肝炎大国,感染人群超过8%。如果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给个人和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乙型肝炎不仅会在夫妻间传播,而且会传染给后代,会影响感染者的生活质量。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母婴传播,占近1/3,其中宫内感染几率较高,达到9%-36%,还有出生时和出生后感染。宫内感染是因为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胎盘屏障感染给胎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母血中病毒DNA含量大于10的五次方,或e抗原阳性。次要因素是产时的损伤,存在易感基因等。孕妇的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存在病毒阳性率,生产过程中如果生殖道有损伤,新生儿直接接触病毒就可能会感染。2013年,妇产科医学会产科学组发布了一个指南。e抗原阳性和病毒DNA阳性时,最危险,感染性最强。后期只有表面抗原阳性时,传染性会明显降低。指南中提到妊娠时机,如果不是大三阳,肝功能没有损伤,是最好的妊娠时机。奥抗阳性的孕妇在孕期产检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般在孕34周以后都需复查肝功能。病毒的载量与病毒传播密切相关,指南中提到,e抗原阳性时抗病毒治疗可能有效,e抗原阴性者不需要做抗病毒治疗。但指南结论尚不能把e抗原阳性的孕妇做抗病毒治疗列为常规。抗病毒治疗存在副作用,因为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病毒会再恢复,所以e抗原阳性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强调,肝功能是否正常,对母婴结局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肝功能异常者,也不需要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奥抗阳性者是否能够做羊水穿刺,是否存在较大风险,没有最终定论。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的几个方面:孕妇在孕期可以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但是在中国,大家还是很少接受在孕期接种疫苗。母亲筛查乙肝病毒阳性或是不确定是否阳性,新生儿在出生后要常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母亲乙肝病毒阴性,父亲阳性,或是与新生儿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乙肝病毒阳性,也建议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方面,母亲是乙肝病毒阳性者,强调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之后按照出生后一个月、六个月的接种时间来完成接种。母亲没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在出生后一个月和六个月分别接种。早产儿需要打四次乙肝疫苗。母亲乙肝病毒为阴性的,体重在2千克以下的早产儿,要等体重大于2千克之后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之后在出生后零月、一月和六月分别接种。如果母亲乙肝病毒为阳性的早产儿无论体重是否在2千克以上,需要出生后12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有不同的剂量,分孕妇、新生儿、早产儿等不同的接种剂量。疫苗还有国产和进口之分,但是免疫效应是不同的。即使接种疫苗也可能会被感染,但与是否是国产和进口没有关系。尤其是母亲是奥抗阳性者,孩子接种疫苗后要按规定时间抽血化验来了解是否接种成功。现在仍然存在有一些争议的问题: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没有异议的,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率,但是研究结果还不是很一致,目前不再推荐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在孕期注射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率,降低分娩前孕妇乙肝病毒DNA含量,降低新生儿出生以后的感染率,还可以降低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的感染率。不管拉米夫定还是替比夫定,孕期治疗都可以降低出生前孕妇的病毒载量,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和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的感染率。目前所有结果都证明,孕期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率。拉米夫定是C类药物,替比夫定是D类药物,替比夫定一般用量是每天600毫克,每天一次,从孕28周开始,主要降低产时感染。我国指南中提到,定期抗病毒治疗是需要研究的,而国外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是剖宫产。指南中没有证据证明剖宫产可以降低母婴传播,所以不主张乙肝阳性的孕妇做剖宫产。但羊水中、阴道分泌物中都含病毒,所以任何一个损伤都有可能使得新生儿在没有注射免疫球蛋白之前就会被感染。国外研究剖宫产可能降低母婴传播率。中国对于大样本研究表明,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母婴传播率是相似的,这也是制定中国的2013年指南的依据。指南的结论是不推荐孕妇乙肝阳性者做剖宫产来阻断母婴传播,但是可以作进一步研究。指南中还提到,无论产妇乙肝e抗原是否阳性,都可以纯母乳喂养,这是比较危险的推荐。研究依据都是重复性的,而不是前瞻性的,而且是小样本研究,不是随机研究,所以会得出母乳喂养不会增加母婴传播率的结论。另有2007年新生儿指南中提到,乙肝e抗原阳性者不要母乳喂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则可以母乳喂养,这样的结论更好一些。之所以对乙肝病毒阳性者是否剖宫产和是否母乳喂养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可能与对乙肝阳性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又夸大了抗病毒治疗甚至是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有关系。总之,乙肝病毒阳性者母乳喂养还是要谨慎,抗病毒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2012年7月22日发布1、概述(一)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院内感染现状丙型肝炎是一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危害较大的疾病,50%-80%的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将进展为慢性状态,其中20%-30%的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丙型肝炎的新发人数逐年上升,且多地已出现丙型肝炎疫情的暴发。山于丙型肝炎患者症状隐匿,我国HCV感染的诊断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因此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匿传染源。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内镜、牙科器械、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机,以及医务人员在使川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导致的职业暴露均为医院HCV传播的重要途径。Hep-Net(The German Network of excellence for viral hepaLitis)急性丙型肝炎数据库资料显示:15%的急性HCV感染是由医疗操作所导致,另外的13%则因针刺而引起。在医院感染中,临床医务人员也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我国针对北方5所医院共310个科室进行的调查发现,医务人员HCV的总感染率为2.5%,以外科及妇产科为主,其巾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2%,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感染率0.43%。日前虽然尚无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问世,但其仍属于可防可治的疾病。加强HCV的筛查,针对丙型肝炎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阻断HCV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措施。本指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我国的现状、同时参照国内外最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研究成果所制定,旨在切断HCV在医院内的传播途径,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保护。(一)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1、丙型肝炎的诊断(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②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可出现脾肿大,少数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③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上述①+②+③或②+③者可诊断。(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H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抗HCV和HCV RNA阳性。2、丙型肝炎的治疗:(1)急性丙型肝炎:IFNa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在感染后8- 16周,可开始IFNa单药治疗,基因1型治疗时间为24周,基因2型或3型的治疗时间为12周。对于接受PEG-IFNa或IFNa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来说,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并不能增加SVR。(SVR:持续病毒学应答)(2)慢性丙型肝炎:①HCV RNA基因为l型,或HCV RNA定量≥2×10^6拷贝/ml者,可采用PEG-IFNa或IFN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至l2周时检测HCV RNA。a)如HCV RNA下降幅度<2个对数级,则考虑停药;< p="">b)如HCV RNA定性检测为阴性,或低于定量法的最低检测限,继续治疗至48周;c)如HCV RNA未转阴,但下降≥2个对数级,则继续治疗到24周,如U24周时HCV RNA转阴,可继续治疗到48周;如24周时仍未转阴,则停药观察。②HCV RNA基因为非l型,和(或)HCV RNA定量<2×l0^6拷贝/ml者,可采用PEG-IFNa或IFN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24周。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一)筛查l、需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人群及筛查时间(l)针对患者的筛查人群及时机①就诊时筛查:a)有输血或血制品应用史者,特别是l993年前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b)曾经或正在注射毒品者,包括仅注射1次而不认为自己是药瘾者;c)接受实体器官移植者或捐献实体器官或血液,包括血液成分捐献者,未进行过丙型肝炎筛查者;d)丙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或与其有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的家庭成员;e)有破损皮肤、黏膜被HCV感染者伤口的血、血迹、棉球或其他用具等污染者;f) HIV感染者、HIV阳性的伴侣,男性同性恋和有多个性伴侣者;g)有应用不安全针刺疗法、刺纹身、皮肤穿孔史者;h)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②进行外科于术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在进行操作前筛查抗-HCV。③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及血透巾定期(半年)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④母亲是HCV感染者,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出生后1个月查HCV RNA:。(2)针对医务人员的筛查人群及时机被含有HCV血液或体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利器刺伤,或粘膜暴露于HCV阳性血液的医务人员、急救人员或公共安全人员等,应及时进行HCV RNA检测,并根据首次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后期跟踪监测。暴露于HCV的人群有医院传播危险的,如外科医生被污染的针或锐器刺伤,需要2-4周检测HCV RNA,12周和24周查抗-HCV和肝功能。2、筛查方法:(¨抗-HCV的检测:丙型肝炎的筛查须卅第3或第4代的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enzyme或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EIA或CIA)检测抗-HCV。(2) HCV RNA的检测:敏感的分子生物学(PCR法)技术检测HCV RNA。(二)筛查阳性病人及医务人员的管理l、筛查阳性者诊疗程序(1)门诊/住院病人:由医生开单对抗-Hcv阳性者进行HCV RNA检测,HCV RNA阳性者宜在本次诊疗结束后转至专科进行抗病毒治疗;对HCV RNA检测附性者数周后重复检测,若HCV RNA仍为阴性,说明丙型肝炎已自愈。若为阳性,建议转至专科进行抗病毒治疗。(见附录1)(2)医务人员:医疗操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明确暴露源为丙型肝炎患者,4周内进行HCV RNA检测,HCV RNA阳性者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HCV RNA阴性者分别于暴露后12怙J和24岗重复检测抗HCV和ALT,进行跟踪管理。(见附录2)2、医务人员岗位调整:若HCV RNA阳性,则建议进行抗病每治疗,并暂时避免和调离与有创操作相关的临床工作,直到HCV RNA转阴,并且6个月后复查依然为HCV RNA阴性者方可恢复临床工作,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HCV RNA的检测。3、报告与隐私保护:(1)对于筛查结果为抗HCV阳性的患者:建议实验室通过LIS系统将患者信息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每日进行信息核对汇总,对抗HCV阳性却未进行HCV RNA检测的患者,进行督促并及时跟进确诊及治疗情况。患者的检验报告只可告知患者本人或其合法监护人(该患者为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时),勿将患者的检验结果告知非相关人员。(2)对于发生职业暴露后HCV RNA阳性的医务人员:建议主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检验报告宜告知其本人,建议勿将其检验结果告知非相关人员,当事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抗HCV阳性的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隐私保护。(三)预防血源性感染l、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标准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穿戴隔离衣、戴双层手套、面罩、护目镜和口罩,在脱手套和隔离衣后要洗手或用怏速手消毒剂擦手。在手术操作时采用“免用手”技术,尽可能减少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的机会。2、关注安全用血HCV在医疗机构巾的传播主要为血源性传播。患者如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应保障血制品的安全。3、阻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HCV传播的重要途径,对HCV RNA阳性的产妇,产时尽可能避免对产妇进行有创检查或损伤婴儿皮肤,减少带病毒的血液污染婴儿的机率。产后HCV RNA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尽量避免哺乳等可以有效降低围产期HCV感染。4、暴露后应急处理程序暴露的黏膜应用大量的水冲洗,包括眼结膜。如果有刺伤的伤口,暴露发生后,应立即在伤口旁边进行挤压,挤压应从近心端往远心端;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暴露的伤口或非完整的皮肤,但不能用力擦洗,然后用消毒剂(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暴露者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或相关主管部门(应制定紧急联系电话),并获得进一步的检测及追踪。5、暴露后的预防措施由于目前尚无HCV疫苗,故建议对发生职业暴露者进行密切的跟踪随访。6、阳性暴露物品及器械的处理:丙型肝炎患者使川后的可复卅的物品及器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巾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处理。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后废弃的物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分类及处置。(四)教育培训针对当前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与严重后果,医疗机构巾应对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这也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1、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丙型肝炎防控的目的是规范高危人群的筛查、促进抗HCV阳性者进行HCV RNA确诊从而提高丙型肝炎的治疗率,改善丙型肝炎感染者的预后。(l)公众宣教医院应充分利用侯诊室、病区宣传画廊等空间对就诊患者进行宣传,例如通过海报、宣传彩页、壁挂电视等途径在候诊室定期循环播放HCV感染的危害、传播途径、临床特点、科学防控等知识。(2)面对面宣教医务人员向抗-HCV阳性患者介绍丙型肝炎的危害、及时HCV RNA检测的重要性及治疗的必要性等知识。医务人员应向HCV RNA阳性患者介绍丙型肝炎的危害、治疗的必要性等知识。2、医务人员培训在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巾,血源性暴露是主要风险之一。由于丙型肝炎的隐匿性,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HCV的风险显著增加。为了避免患者及医务人员发生HCV的医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源性暴露的培训教育尤其重要。(1)岗前培训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纳入医疗机构新到岗人员的培训中。(2)继续教育将相关培训纳入医疗机构员工年度继续教育必修课程,以确保每名员工每年都接受培训。(3)专题教育举办HCV感染职业暴露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医源性感染是HC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危害不容忽视。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阻断HCV传播的有效措施。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掌握暴露后应急处理程序,则有可能将HCV暴露后的危害减少到最低。我们希望通过该指南的发布,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HCV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进一步规范高危人群筛查,并对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减少HCV的医源性传播,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希望各位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指南切实做好丙型肝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2012年7月22日
因为不孕需要做输卵管碘油造影者:1、月经干净3-5天来医院检查,除外生殖道炎症后才可以做。2、月经后不要同房,以免造成感染,影响本次检查。3、外地患者尽量上午到医院检查,确诊无生殖道炎症后,下午做。4、因为别的原因:本院每周1、3、5下午做造影。5、周五下午、周六上午不要来约检查,耽误你的时间。6、来之前,带上以前的病历及检查结果,可以参考。
从事临床多年,为众多女性患者摆脱妇科疾病困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多患者跟我讲,门诊的治疗时间总是稍纵即逝,离开医院还是会有很多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挂号难、时间少、问题多也是患友们头疼的大问题。因此导致病情一拖再拖。应广大患者要求,我已开通家庭医生服务。故有需要的家庭可以申请我的“家庭医生”“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我每天会抽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在网上回复你们,因为平常工作比较辛苦繁忙,有时候回复不及时也请多多谅解,我会尽量照顾到患者,另外,我如果有临时出差开会,也会在此发通知,请您留意,避免复诊时远道而来扑个空。祝愿每位患者朋友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描二维码后,有3种方便看病的方式, 一、拨打:4008-900-120转1 可预约我电话咨询 二、网上咨询:治疗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随时咨询我 网上咨询流程如下(有两种方式): 1.打开微信----点击下方“通讯录”---找到“好大夫”---点击左下角“我的医生”找到我---点击“发信息”:文字向我咨询,点击"打电话":电话向我咨询 2.下载好大夫软件到手机,在首页搜索我的名字----点击我的头像----点击“立即就诊”----点击“咨询” 三、家庭医生服务: 亲爱的患者朋友,您好,我已开通家庭医生功能,如您对我过去的诊疗和服务还满意和信任,并且想继续选择我作为您的首选医生进行日常的病 情的了解或康复治疗跟进,您可以在向我咨询界面申请家庭医生服务,避免来回医院奔波劳累,您将得到我一对一的不限次数的咨询,我会每天抽 出固定时间回复你的信息。 家庭医生流程如下:(有两种方式): 1.打开微信----点击下方“通讯录”----找到“好大夫”----点击左下角“我的医生”找到我----点击“发信息”----点击“家庭医生” ----提交订单 2.下载好大夫软件到手机,在首页搜索我的名字----往下拖动页面----请他做我的家庭医生---提交订单 以后的日子里,我愿意在医学知识构建与传播中建立更好的互联网桥梁。利用"好大夫网站",让我的医学知识带给我的患友一些帮助。良好的沟通、充分的叙述是最佳的治疗。希望我的努力和付出,能给我每一位女性患友们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更希望每一位患友能够做个完美的女人,幸福的妈妈。
甲状腺疾病与妊娠 | 妊娠遭遇甲减怎么办?发布时间:2015-03-27有0人参与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孕前:早筛查、早治疗甲减可导致女性不孕,即使怀孕后也容易发生妊高症、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死胎。更为严重的是,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甲减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及骨骼发育,导致出生后的孩子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即我们常说的“呆小症”。由于甲减起病隐匿,加之早期症状(如乏力、纳差、嗜睡等)缺乏特征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而被漏诊。如果怀孕前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甲状腺疾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非常大。从母婴的健康出发,对计划怀孕或已孕女性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是非常必要的。高危人群目前对于是否需要对所有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尚未达成共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甲减的高危人群做妊娠前的筛查。甲减的高危人群包括:1)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2)有甲状腺肿、甲状腺手术切除和131I治疗史者;3)既往发现TSH增高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4)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筛查时机可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计划怀孕时。筛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TSH、FT4和TPOAb。TPOAb是导致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甲功正常、仅TPOAb阳性的妇女,怀孕后发生临床甲减的风险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对TPOAb阳性的亚临床甲减患者也要积极干预的原因。孕前准备甲减妇女在计划怀孕之前,一定要先检查甲功,如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应暂时避孕,经过L-T4替代治疗,使血清TSH达到妊娠期特异的正常值范围(TSH 0.3~2.5 mU/L)、FT4保持在非孕妇正常范围的上1/3水平后才允许怀孕。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现甲减,可以选择继续妊娠,但应马上开始L-T4替代治疗,使血清TSH尽快(最好在妊娠8周以内)达标,以保证胎儿第一个脑快速发育期(即妊娠4~6个月内)的甲状腺激素有足量供应。未完待续……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科张玉萍回复:绝经后出血一般考虑子宫内膜及宫颈的问题,你首先需要做妇科检查了解宫颈情况,必要时作宫颈的细胞学刮片,另外,需要做盆腔彩超了解子宫内膜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患者: 结婚三年了,一直没有怀孕,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检查,性系列,内分沁都查了,没有问题,都正常,就是子宫小,不排卵,月经不正常,两三个月来一次,现在子宫大小在3.6左右,内膜4.2,吃中药已经吃了半年, 一直吃黄体酮及佳加乐,吃中药促排卵,克洛米芬,都没效果,现在正在打HMG,因为子宫小,医生说怀孕的希望不大, 我特别希望有个宝宝,但一直没有效果, 医生也说希望不大,我都绝望了,希望您能回复一下,我还有希望吗?山西省儿童医院妇科张玉萍:如果超声提示有卵泡及卵巢功能正常,还是有希望的。患者:吃药后,也有卵泡,EN:4.2,ROV:36.1*22.1,LOV:36.6*19.5,卵泡7.1*5.1,双卵巢呈双囊改变,还有希望吗山西省儿童医院妇科张玉萍:当然有希望,需要继续检测。患者:好的,谢谢您,那我就有信心了,我的继续治疗的山西省儿童医院妇科张玉萍:如果这次用药没有排卵及妊娠,你可以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3-6个周期促使子宫长大,如果子宫内膜及子宫大小大生理水平后再用HMG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反复流产的检查项目绒毛染色体:明确是否为散在偶发因素,明确本次流产的原因遗传因素: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感染因素:TORCH、TB相关检查内分泌代谢因素月经2~4天:FSH、LH、PRL、E2、T黄体中期:(E2、P)×3次甲状腺功能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血叶酸、VitB12、红细胞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解剖因素: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免疫因素抗心磷脂抗体血型、Rh因子
患者: 我31岁 2007年人流一次 2011年宫外孕流产一次 现在打算备孕 最近2个月发现白带拉丝里有红血丝(不多) 同房后阴道擦深处有淡粉色血(不多) 彩超: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阴超: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TCT液基薄层细胞刮片术 TCT液基薄层细胞刮片术 宫颈 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单 标本满意度:满意 细胞量:>40% 颈管细胞:无 化生细胞:有 病原体: 滴虫感染提示:无 霉菌感染提示:无 疱疹感染提示:无 HPV感染提示:无 诊断:未见癌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中度炎症) 1:TCT报告单上的“化生细胞:有”是什么意思?化生细胞是宫颈的癌前病变吗?化生细胞是什么? 2:“中度炎症”是哪有炎症?是宫颈炎还是宫颈糜烂? 3:我的情况影响怀孕吗?该怎么治疗? 谢谢 盼复山西省儿童医院妇科张玉萍:化生细胞不是癌前病变,只是宫颈糜烂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过程,不用担心,比较难理解,只知道不是异常细胞即可。另外,中度炎症是宫颈的炎症,宫颈糜烂只是一个旧称,现在已经不这样叫了,叫做柱状上皮增生,是一种生理变化。再者,可以消炎治疗。患者:谢谢
对不孕不育及功血、月经不调的患者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首先要选择月经第2~4天检查,称为基础性激素水平,第3天测定最好。 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泌乳素、睾酮),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