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趋向的形成因素很多,有些同性以生物学因素为主的,治疗起来难度很大;而有些以社会因素为主的是有可能治疗好的。哪些情况治疗有效而不应该放弃呢? 首先本人愿意改变的这是治疗的基础,认为自己不需要改变我们一般不去强制性干预。其次,同性行为后天形成为主要因素的,改变的可能性会非常大。最后,同性趋向出现的越晚,改变过来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讲以下情况存在改变的可能: 1、局限于儿童与青春期同性间性游戏,15岁前33%的女性和50%的男性有过同性间的性游戏者。 2、假性同性恋(paeudo-homosexuality),系非素质性、出于非性需求的或在胁迫之下而屈从,或因缺乏男子气概而被他人称为 “娘娘腔“、“假丫头“,自己却误认为是同性恋,如青春期同性爱慕。3、强迫或剥削性同性恋行为(enforced or exploitative behavior),指同性间强暴或以同性性行为作为敲诈或其行使权力的象征。 4、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特殊环境下呈同性恋,一旦脱离该环境又呈异性恋,如在军营、远洋船队、寄宿学校、监狱等环境下。 5、放纵型同性恋(faculative homosexuality),不一定对同性性行为感兴趣,只是为了尝试性体验。6、金钱交易性同性恋(同性卖淫)。7、潜伏型同性恋(latent homosexuality),多见于中年人,突然有不可遏制的与同性有亲昵关系的念头。8、意念性同性恋(ideological homosexuality),又称政治性同性恋,主要是女权主义者为表达对男性的反抗而有意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 同性问题社会的接受度正在逐渐增加,以前看成一种疾病,目前不少学者反对把他看成疾病,有人把它看成一种文化,认为不用治疗。我本人反对过去将同性问题看 成疾病的极端看法,同时也反对目前认为同性问题不用干预的观点。我觉得同性问题人群中还是有部分人群需要心理医生帮助的。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目前全球约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心理障碍, 青少年是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北京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症”比例高达14.8%。 不少家长以为成瘾是品格败坏,毅力软弱的表现,其实大家看到的常常是他们沉溺网络的外在行为,事实上,成瘾是为了止痛和得到乐趣一种本能的自我表现。他们内心是非常痛苦的,由于他们不能处理某些痛苦,才选择上网,依靠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现实中无法得到的需求,缓解现实中痛苦。不幸的是上瘾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自卑羞耻、内疚、无价值感等。 从成瘾心理状态分析,任何一种成瘾都有自己的周期:1)生活中未加处理的痛苦;2)与人疏离;3)幻想世界;4)发起动作;5)沉溺行为。简单说当人感到难过的时候,他/她也许会选择与人疏离、自己独处。然后进入一个幻想世界,相信一些错谬的信念和危险的误解来把自毁和毁人的行为合理化。通过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缺失的需求。由于整个成瘾周期都忽略心灵的真正需要,只让头脑的注意力转移简单的刺激方面。这种满足只能缓解一阵子内心的痛苦,当再次遇见生活中的难题时是又不得不重复这一成瘾周期。 一个人的成瘾决不是空穴来风,早年家庭受到的内心伤害是培养它的土壤。也就是说成瘾不是从窗外飞到家庭里来的苍蝇,事实上,它是不良家庭环境在孩子心理留下的影子。在成瘾周期里,中心环节是幻想一些错误信念,他们相信与别人分享交谈没有用处,可以忽略痛苦、不用去面对现实等等。正是这错误的世界观叫人在有难处的时候不去寻求疏解,而是转向内心里面的欲望,受欲望辖制,寻求乐趣,用低级的兴奋来掩盖现实的不满。成瘾的人本能的反应是与人疏离,借由幻想世界持续地逃避人际关系,逃避外部世界。 不健康的家庭背景是对现实存有错误观念的最大来源。一个从不健康家庭出来的人,常常伴随着自我否定和错误信念,并且他们相信痛苦难过的心情总是不会成为过去。他在痛苦中长大,在家庭的压力下总是选择压抑情绪。没有情绪感受来固化自己的内在,又没有温暖的人际关系来肯定自己这个人的外在现实。世界上没有人慈爱的描述他们所看见的他,因而把他留在情感上和关系上的虚无之中。年复一年,他内心却相信自己在现实中只不过是个空壳子,其实什么也没有。仅存的强而有活力的东西都在虚拟的网络中,在网络中他们可以“自由”的生活,可以尝试自己的愿望,可以寻找一些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伙伴,通过网络获得心理上的支持,虚拟环境中寻找到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的需求。成瘾的乐趣不依赖人际关系,不依赖他那不存在的情感,并且随叫随到,生活中的一切其他责任都可以不管。所以他也相信另一个危险的信念“我没有它不行”!“我只不过是我的欲望而已”,而健康的人本能的相信完全相反的东西。 此外,上网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可以产生一些正性的情绪体验。如:精神上的胜利感,战胜对手的满足,攻击的本能以象征的方式得到满足,游戏成功产生增强自信和自我肯定的认知和体验,好的成绩感到自尊、自信、个人的权力和能力也得到象征的满足。这些物质的、心理、情绪水平上的强化作用使玩游戏机制行为进一步加强,有不断地去追求这些物质奖励和积极的个人体验的冲动,使玩电子游戏的频率、时间和经济花费增加,阳性强化在成瘾的初期阶段对这一病理行为的形成起到主要的作用等等。 大家都知道戒掉网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人为此痛苦,甚至家破子亡。有了这么多的戒网瘾机构和学校,为什么还会这么困难呢?目前的戒除网瘾治疗一般都强调成瘾周期的最后两步,发起动作和沉溺行为,因为这两步很容易干预。但这两步却不是成瘾的中心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戒掉网瘾收效甚微的原因。靠暴力、禁闭、电击、跑步、行为治疗等来戒网瘾,治标不治本,只有对他们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问题的核心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痛苦,学会处理痛苦、处理不良的人际关系、处理来自人际关系的难过情绪,与别人在谈话中分享自己情感上的难过之处,相信别人对他们说的正面、褒扬的肯定他们价值的话。如此他们才能开始摧毁自己的错误世界印象,最后靠自己来戒掉网瘾。人生的伤痛必须要处理,只有解决了伤痛,就可以用一种更清楚的眼光看自己、看他人。改变自己和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看法,是消除瘾疾的最高手段。只要我们真正接受新的看待自己的方式,迟早能够恢复健康。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成瘾只是生活中正常的挣扎,与其它的挣扎相比并无太大不同。我们当代的文化中闻瘾色变,但是上瘾却是自古就有的现象。减少我们的焦虑,少一些误读,少一些夸大,多一些有效的帮助。 作者: 罗南平 朱焱 QQ:649225835
2008年我非常幸运加入了九三学社,于是有了很想为学社做一点什么的愿望。我是一位心理医生,从事心理研究治疗14年,想来想去不如写点简单文字向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工作。我知道科普短文是最难写的,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不一定准确,重在交流吧。当前很多人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所以对心理治疗也就发生了错误的理解。其实,在发达国家,心理治疗主要人群常常是健康人,非常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到中国就只能是已经有心理问题的人才来进行心理治疗?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对心理治疗的曲解,非常遗憾的是现在的社会还在重复这样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真正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正在远离心理医生。可见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很多人对心理治疗还缺乏真正的了解,甚至有些专业人士不一定讲得清楚。相关心理治疗的书籍很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解释,我喜欢抛弃严格的学术界定,用通俗语言讲述。那么心理治疗是什么的呢?通过14年的临床实践,我觉得心理治疗其实是帮助来访者更好的了解自己。此时一定有很多人提出疑问,我难道不了解我自己吗?是呀,我们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样的菜,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喜欢和什么人交朋友,自己的鞋放在那里,自己喜欢直言,自己脾气不好……。听起来的确没有人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了。但是我们仔细的想一下,好象这些了解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一些习惯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容易看到自己行为或情绪的结果,就以为了解了自己,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吃这样的菜,为什么为这样的电影流泪,为什么和他谈得来,为什么自己喜欢把鞋子这样摆放,为什么有时要这样说话,为什么……。不是吗?我们仅仅了解我们的一些行为和情绪习惯,但习惯常常是结果而非原因。可见,我们并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有时甚至不知道我们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正如很多人其实不知道什么是心理治疗,但感觉自己了解心理治疗似的。最为严重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了解自己。所以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那么,有人会问,我不了解自己,我现在依然可以生活,为什么要想这些复杂的问题呢?例如:现在有一个人为没有自己的住房而苦恼,如果单位给我一间房子我就会很快乐。不久,在单位真的有了一间房子,他快乐了1个月,马上又有了新的烦恼,如果有一个一室一厅就好了。他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需求,几年后他得到了二室一厅,可是他仍然高兴不久。当他有了别墅的时候,原来不过如此,他茫然了,更加郁闷,因为他发现失去了目标,突然觉得自己好象不了解自己了。是呀!有了房子依然不快乐,看来他真正的需求其实不是房子,可能仅仅是暂时的物化。他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他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如果他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也许即使住在出租屋里也会比住在自己的别墅里快乐和坦然。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如果你了解自己心理,你就会更加明白的知道我真正的想说什么,我真正的想做什么。生活就会变得简单和坦然。有时看着满街忙忙碌碌的人群,真的有几个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忙碌,又有几个人了解自己真正想得到的什么?作者:朱焱 (本文2008年已经发表于清华大学九三学社学报拒绝转载)QQ:649225835
常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善良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为什么?因为他们内心善良,事事替别人着想,总是担心伤害别人,为了别人可以压抑自己,一旦事情没有做好,常常归咎于自己的责任......。总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间久了能不抑郁吗?想想也是有道理的,这种人一般很有责任心,有道德,肩上的胆子应该沉重些吧! 这么多年,我还发现内心阴暗的人也是容易得抑郁症的。内心阴暗的人常常把你往坏处想,而且一开始就收集着你的证据来证明他的判断。内心不善良的人,其实自己曾经也是受到过伤害的人,所以他整天想的就是算计别人,收集别人材料,四处串通,散布谣言呀,这就是他们的本性,其实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己。他们以此为生,生活得凄风苦雨,没有真正的朋友,四处都是敌人,如果有朋友也都是利益关系的朋友,一旦你没有了金钱或者美色你就失去一切。这样的人其实也会容易得抑郁症。 可见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都是可能得抑郁症的,这两种情况抑郁的表现看起来是一样的,坐在你的面前,一时如何分得清楚!但是一旦你分清楚了,两者治疗经过和结局差别很大的。 我喜欢治疗第一种抑郁的人,这群人是因为自己太善良,背负太多的负担所以才会出现抑郁。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帮助他们善待自己,帮助他们爱自己,抑郁就会好起来。内心阴暗的人的抑郁治疗起来很难,因为他们的内心封闭的严密,怕有人进来。你帮助他在他看来都是有目的和企图的。他总是把你看成坏人,你建议他吃药,他会担心会想伤害他的身体;你给他心理治疗,他会认为你想得到他的隐私;你用时间陪着他,他会暗暗收集你说过的每一句话,为以后做好准备。其实,他们也很可怜,就是一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把别人都往坏处想,想的越坏,以为自己就越安全,受到伤害的可能也就最小。这样虽然伤害不大,但失去了内心的阳光,整个世界的美丽也就失去了。一生总是生活在阴暗中。唉,可怜呀。 以上内容属于科普讲座,不够严谨,讲给群友听,有不当之处大家多多指教!
“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的内容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可以让人身体和心理紧密依存而统一。 “应激”是什么意思? 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和周围环境不断发生冲突并形成应激。应激会让短期适应不良的机体,表现出对环境的暂时适应。 应激时,大脑中枢接受外界刺激把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促肾上激素释放因子(CRF),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身体处于临战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著变化,增加机体活动力量。此期间人体出现各种防御手段,以应付紧急情况,使机体暂时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以避免受到损害。 为什么长期应激会损害健康? 机体防御贮备能力有限,如果长期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机体就会被过度长期消耗。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可以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防御手段已不起作用,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应激相关的器官功能衰退,出现大量心理和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肿瘤,抑郁,焦虑等。 应激对健康的损害很隐蔽 通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不直接地引起应激。当事人常常察觉不到自己产生应激,常把应激感觉变成一种常态。有时还追求此类刺激,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找刺激从而获得应激的体验。当前,很多人缺乏对“应激隐秘性损害健康”的认知。 随时更新思维方式可减轻应激 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诸如个性特点、生活经验、应付能力、认知评价、信念以及所得社会支持等,均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建设性学习良好的人,开放的思维体系,随时自我更新升级自己原来的思维,足够多的对客观规律的认知的积累,极大的降低应激程度。 良好的适应能力可减少应激源头 好的适应能力可以从源头减少环境对机体产生的刺激,知道自己适合的角色,把工作适应成兴趣爱好,或者把兴趣变成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与时俱进,机体不用动用应激系统来帮助你适应环境,也就从源头减少了应激发生。 当前,大多数人只认知到躯体的健康,认为获得健康就是打针吃药。其实高级的健康,不在医院,在你养成的长期建设性学习和不断适应周围环境的习惯中。 专家: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主任医师 朱焱 本文已经发表于人民网科普。 什么是高级的健康!
健康是一个结构,你认知到那一层,就会有那一层的健康 什么是健康?有没有基本健康?有没有高级健康?这是患者常问我的问题。其实健康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好比我们想要吃饱,还是既营养又健康地吃饱,还是既营养健康又色香味俱全地吃饱。健康也是如此,你认知到哪一层,你就会有那一层相应的健康需求。 我的科室名为“精神卫生科”,每天都会遇到患者进门时偷偷地进,离开时偷偷地走,生怕被别人看见。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只有患有躯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会去看医生?但在发达国家,心理医生的主要服务对象却是“正常人群”,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甚至竞选的政治家?我认为是因为大家对健康的理解不同。 临床上,我发现一些患者,无论我如何解释,他们的思维和行为都很难改变,感觉心理治疗对他们无效。 曾有一位女焦虑患者,经常不分场合地发脾气。除了药物干预,我还要对她进行了心理辅导,主要劝她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听归听,做归做,她不久后又开始抱怨,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挫折都归因他人:孩子学习不好、先生坏毛病太多、同事不尊重她……直到什么原因都找不到了,就归结为医生治疗有问题。她认识不到人得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她的生活越来越糟,疾病也越来越重。 躯体疾病也有类似情况出现。我有个高中同学,他喜欢工作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中午才起床。近十年来,每次见面我都表示,这种习惯对身体不好,时间长了会得病。他非但听不进去,还指责别人不要干涉他的生活方式。但前不久,他在跑步时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 人习惯性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愿意开放自己大脑,拒绝接纳不同想法,这其实是建设性的学习能力不足。相反,那些开放自己思维体系,抱着一颗谦虚学习的心态,随时准备自我更新升级的人,则是不然,当医生说出他不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时,他们不会觉得医生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乐于把好的建议融入固有的思维体系中,如此一来,身体健康就会很快改变。 我遇到过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焦虑患者,她初始的症状和那位“抱怨一切”的女患者一样,我同样称生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认知局限:为孩子学习发脾气,因为你没认识到考试成绩不是全部;公司同事不尊重你,或是因你起初没有尊重同事;治疗效果不好,也许是你没有完全理解医生的意思等。她听后就建设好全新的内心,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知不断提高,抱怨越来越少,生气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健康。 我还有一位以前不太重视睡眠的朋友,他年轻时经常熬夜,喜欢夜间创作。有一次,我把不重视睡眠的医学危害告诉他,他不仅回去查了很多资料进一步了解熬夜的健康损害,而且开始早睡早起。每次见面,他还问我自己还有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变,他很乐意听不同意见。如今他精力旺盛,事业成功。 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善于学习、喜欢阅读、终身学习的人通常健康和长寿,因为学习能力强,他们懂养生,按时起居,定时锻炼,知道健康饮食,科学用脑,生活自律,他们也因此很少患躯体和心理疾病,也就拥有一种在躯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之上的一种健康状态。 不过,建设性学习能力可不简单,不是应试教育,更不是学历。这是一种能够构建思维体系,进而改变行为,并由此能自动变成行动的一类学习。为何发达国家绝大部分来心理咨询的对象都是“来访者”而非“病人”?因为他们在追求由建设性学习能力带来的那种更加高级的健康状态,也是一种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之上的“高级健康”。 还有没有更好的健康状态?临床观察发现,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的人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健康。环境适应能力看起来简单,其实也很难。比如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实践获得的能力。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有分工,也有不同角色,只有经过不断尝试,才能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这个适应能力就是此类健康的核心能力,我称其为“良好适应能力带来的健康”,它也是最高阶的健康等级。能明白自己最合适的角色,尽早从事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是一种最佳的健康状态。 此外,环境适应能力还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就是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同时不去关注其他人在干什么或嫉妒别人的成功。安静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也会带来一种更健康的状态。所以,有些人不健康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不知不觉做自己能力圈以外的事情,即使有很强的建设性学习能力补救,最终还是一种不适的状态,时间一久健康就会出现问题。 在我的观察中,除7%先天遗传病和后天严重生物性疾病外,我重新对健康内涵做了一个全新的结构假设。人群健康的状态可看作一个金字塔(见下图),绝大多数人很容易获得躯体健康,这是基本健康,处于金字塔的底部,从我的医疗样本中分析,65%人具备这样的健康状态;中间部分是情绪正常、智力正常的心理健康人群,占比20%左右;少数具有良好建设性学习能力的人,拥有建设性学习能力的健康,认知水平高,处于金字塔中上部,约占5%;还有极少数处于塔尖健康的人,是一些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享受着自己最爱的工作,基本很少得病,不足1%的人具备。 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健康对外界因素的联系,建设性学习能力是健康对内在认知不足的修复和调整,心理健康是中间的桥梁,躯体健康是健康的根基,健康是以上各种能力的水到渠成和相互呼应。 当前,大多数人只认知到躯体健康,认为获得健康就是打针吃药。其实高级的健康,医生和医院给不了你。好的健康不在医院,在你建设性学习和适应能力里,倘若大家有高级的健康认知,开放思想、不断学习,做适合自己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人会越来越多,前往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将越来越健康。 健康是一个结构,你认知到那一层,就会有那一层的健康。当我们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建设性学习成为行为习惯,我们便会在自身的认知能力范围内去合理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去攀比遥不可及的目标、也不会再以傲慢姿态待人待事。希望更多的朋友在“健康金字塔”中不断升级。(此文原创作者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心理科朱焱博士,发表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