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素有“大母神”之称,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有西王母、女娲、瑶姬、孟姜女和白娘子。其中的西王母与女娲属同一原型,是阴性能量的极致表征,她是阴阳同体、独立存在、统御全宇宙的大神,既代表着西方和死亡,也是长生的赐予者,是和谐宇宙的象征;瑶姬曾被称为中国的爱神,她对性爱的态度积极主动,非常自然和自由,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孟姜女在丈夫范杞梁修长城累死之后居然把长城哭倒了,代表着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救赎;白娘子冒着生命危险救丈夫许宣,却被丈夫出卖,最后被永镇雷峰塔之下,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力量的恐惧和摧残。苏珊•卡西尔曾经在她的著作《仙界与圣爱:中国中古世纪的西王母》一书中用遗憾的口吻写道:“不像欧洲和日本,中国并没有留下新石器时代大母神的任何蛛丝马迹。”这就是说,随着男性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从属地位(性别支配)和长辈支配晚辈(代际支配)的“男权社会”的建立,整个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庸俗:男性们不仅自己变得越来越世俗,对女性力量也不断地摧残。从此,深度心理学意义上以“慈祥的抚育、狂热的情感、黑暗的深度”为代表的“母性原理”(阴性原理)被以“切断”机能为代表的“父性原理”(阳性原理)所取代,它将一切切断、分割、分类为主体和客体、善和恶、上和下等,缺乏“包容”的机能。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女性的成长显得异常艰难。在我们古老的《诗经》中就有首诗描写宫中男婴和女婴出生时的不同庆祝方式,用以象征他们未来不同的社会地位。男婴要睡在床上并用华丽的衣物裹住,他响亮的哭声代表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以玉璋为玩具,因为璋代表王权或尊贵,而玉自古以来就是最吉祥的宝石。相反的,女婴只能睡在地上,她将来最好不要为双亲惹麻烦。她的玩具是瓦制的纺锤,而不是吉祥的王权象征物。在历代专制的“男权社会”中,父亲有权决定是否把女孩卖掉或者给儿子换媳妇。而母亲的任务是把女儿教育成贤惠端庄、多才多艺、足以嫁入好人家的淑女,母女俩的关系有点像施虐-受虐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在“男权社会”中互为对方争取生存而结合在一起。嫁入夫家之后,只要婆婆还在,媳妇们又得长期处于低眉顺眼、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状态。等到有一天“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她们又开始压迫下一代女性。可以这么说,传统中国的女性是“男权社会”中权力滥用的最大受害者,她们不仅受到男性的压迫,也受到上一辈女性带来的双重压迫。试问,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女性的身心能不扭曲吗?能成为像希腊神话中美狄亚那样的女人吗?近现代尽管出现了秋瑾、向警予、蔡畅等女性革命家以及在社会主义中国“撑起半边天”的无数新时代女性,她们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但在心理卫生科,我们经常遇到许多女性要么依然被“精神小脚”所困,显得是那么的弱小,要么演变成了“父亲的女儿”,与“父性原理”融为一体。显然,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说,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女性个体人格发展的合适方向。有鉴于此,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研究团队对“女性心理成长”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在所开展的影视治疗期间,有数位因“失眠、焦虑、婚姻”问题求治的女性都在观看了电影《凡夫俗女》和《刺猬的优雅》之后豁然而愈,找回了真正的自我,成了拥有灵魂的现代女性。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用影视界和心理学界大量的证据来说明:电影除了伟大的艺术和娱乐功能,包含着社会和文化的积极意义外,它还可以激活个人和群体的潜意识,促进他们调整情绪,提高认知性领悟和行为改变的可能性。藏传佛教上师宗萨蒋钦哲仁波切曾经说过:“优秀的电影就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它提示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之外,还有一种存在,比生存更伟大,比死亡更悲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是这样评价电影的:“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最大,以其能在白昼造梦也。”我们发现,无论是在个体心理治疗还是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看影片激发参与者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审视自我;通过讲述自己的观感的同时,比较彼此间迥异的观点,有助于他们找到自我确认的方法和做出自我改变的决定。就这样,某部电影不经意间起到了“治疗性拐点”的作用。在前期著作“禅疗四部曲”(分别为《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和“解忧四部曲”(分别为《学习睡觉》《走出绝望》《正念生活》《平息战斗》)中,我们曾经零散地介绍过部分治疗性影片以及患者的观影心得。为了系统地介绍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运用电影作品进行心理疗愈的经验,我们撰写了著作《和心理医生看电影》系列(共三部)。本书是第三部,又称“女性篇”,在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反思“女性力量在男权社会中的变迁”的基础上,选择与“女孩的成长”、“女性的成熟”有关的经典影片,以解读其中的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哲学和深度心理学的理念和知识、临床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案例,重新审视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人生主题。如果你是一位女性,不管是女孩还是成年人,只要心存提高“心灵品质”和“生命品质”的梦想,本书的主题都适合你参考和借鉴,书中的许多观点将会成为你人生中“醍醐灌顶”的媒介。如果你是男性,希望了解生命中的另一半,希望与女性建立亲密的关系,本书的内容将会助你一臂之力。
01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曾经提出:“随着整个中国社会从秦一统天下后越来越庸俗化,男性也越来越世俗,而真正能起到救赎作用的,也的确应该是女人。”武志红曾经写过《巨婴国》,文中论述了关于中国人的“男子气”缺乏问题。在传统中医系统内,“阳虚”、“肾虚”现象和“火神派”理论倍受医患双方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有关“男子气”危机的叙事从未中断过。从事心理卫生科工作以来,我们观察到许多中国家庭展现出了令人遗憾的事实:“男子气”的缺席导致了男性个体出现情绪或身体上的障碍;对于孩子来说,“父性”的缺席对男女两性孩子都会造成精神上的破坏,孩子内心深处会因为对父性的期待得不到满足而痛苦,出现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和社会问题,甚至会产生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性症状。刘泳俊先生也对此做过研究,探讨过精神心理疾病与“父亲”缺失、个性不成熟、丧失本能等的关系。此外,软弱或缺席的“父性”/“男子气”还会损害其子女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能力以及与同性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临床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男性来访者在青少年时期不会维护自己利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世故,不去发展“个体我”,不会表达“我想要”,处处表现为“好孩子”;到了中老年,他们不是“返璞归真”,却活在了“我想要”的“神经症”状态之中,依然像个“巨婴”。02有鉴于此,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研究团队对“父性”/“男子气”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在所开展的影视治疗期间,有数位因“失眠、焦虑、性功能障碍”问题求治的成年男性都在观看了电影《城市滑头》后豁然而愈。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用影视界和心理学界的研究证据来说明:电影除了伟大的艺术和娱乐功能,包含着社会和文化的积极意义外,它还可以激活个人和群体的潜意识,促进他们调整情绪,提高认知性领悟和行为改变的可能性。藏传佛教上师宗萨蒋钦哲仁波切曾经说过:“优秀的电影就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它提示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之外,还有一种存在,比生存更伟大,比死亡更悲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是这样评价电影的:“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最大,以其能在白昼造梦也。”我们发现,无论是在个体心理治疗还是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看影片激发参与者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审视自我;通过讲述自己的观感的同时,比较彼此间迥异的观点,有助于他们找到自我确认的方法和做出自我改变的决定。就这样,某部电影不经意间起到了“治疗性拐点”的作用。03在前期著作“禅疗四部曲”(分别为《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和“解忧四部曲”(分别为《学习睡觉》、《走出绝望》、《正念生活》、《平息战斗》)中,我们曾经零散地介绍过部分治疗性影片以及患者的观影心得。为了系统地介绍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运用电影作品进行心理疗愈的经验,我们撰写了著作《和心理医生看电影》系列。本书是第二部,又称“男性篇”,在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反思“我们的‘男子气’哪里去了”的基础上,选择与“父性”/“男子气”有关的经典影片,以解读其中的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哲学和深度心理学的理念和知识、临床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案例,重新审视了男性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人生主题,主要包括:儿童少年期男孩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养育环境问题、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与同龄人间互动问题、冒险问题、学习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丧失问题等;青壮年期的男人经常遇到的自我同一性问题、父性问题、情感问题、男子气问题、冒险问题、曾经的创伤问题等;中老年期的男人经常遇到的中年危机问题、退休问题、孤独问题、虚无问题、死亡问题、曾经的未竟之事问题等。如果你是男性,不管是男孩还是成年人,只要心存提高“心灵品质”和“生命品质”的梦想,本书的主题都适合您参考和借鉴,书中的许多观点将会成为您人生中“醍醐灌顶”的媒介。如果你是女性,希望了解生命中的另一半,希望与男性建立亲密的关系,本书的内容将会助你一臂之力。
“只有当病人已经走近解释,只差一步他自己就可以抓住解释的时候,医生给病人来个画龙点睛,才是恰当的。”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如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禅师所作的成名偈。佛禅学中的“顿悟”法门也由此开启,意思是:只要心念一悟,离却妄念,即刻回归真如本性,就能到达佛地。在我们心理卫生科临床中,有两位因“失眠、焦虑、强迫”的求治者都在观看了电影《当怪物来敲门》后豁然而愈。然而,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到达“治疗性领悟”和“拐点”之前,心理医生和来访者双方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借用神秀禅师的偈说就是,我们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现代心理治疗体系中的长程精神分析治疗具备了这样的可能性,遗憾的是,我们很难在现代忙碌的社会中普及这种治疗方法。有鉴于此,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为了缩短达到“拐点”的时间,增加“治疗性领悟”的机会和可能性,不断上下求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能促进精神心理疾病康复的疗法——“禅疗”。其中,看电影是来访者进行“禅疗”的核心环节。影视界和心理学界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电影除了伟大的艺术和娱乐功能、包含着社会和文化的积极意义外,它还可以激活个人和群体的潜意识,促进他们调整情绪、提高认知性领悟和行为改变的可能性。藏传佛教上师宗萨蒋钦哲仁波切曾经说过:“优秀的电影就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它提示在我们的现实生命之外,还有一种存在,比生存更伟大,比死亡更悲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是这样评价电影的:“酒、音乐与电影为人类三大杰作,电影年最稚,魔力最大,以其能在白昼造梦也。”这么说来,电影和精神分析治疗诞生于同一年并不是巧合。我们发现,无论是在个体心理治疗还是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看影片激发参与者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审视自我;通过讲述自己的观感的同时,比较彼此间迥异的观点,有助于他们找到自我确认的方法和做出自我改变的决定。就这样,某部电影不经意间起到了“治疗性拐点”的作用。在前期著作“禅疗四部曲”(分别为《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和“解忧四部曲”(分别为《学习睡觉》《走出绝望》《正念生活》《平息战斗》)中,我们曾经零散地介绍过部分治疗性影片以及患者的观影心得。为了系统地介绍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运用电影作品进行心理疗愈的经验,我们撰写了著作《和心理医生看电影》系列。本书是第一部,又称“理解篇”,以解读电影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哲学和深度心理学的理念和知识、临床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案例,重新审视了精神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冲动成瘾、理智与情感、“存在性”苦痛、意识与潜意识等主题,对成因、困境和疗愈方向都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新颖的观点。不管您是普通大众,还是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和家属,只要心存提高“心灵品质”和“生命品质”的梦想,本书就会成为您人生中“醍醐灌顶”的媒介。(摘录《和心理医生看电影.理解篇》的前言)
注:各位朋友:即日起,我的公众号已经把名称(若水身心工作室)改为了“心理科包博士”(baozuxiao),感谢您的关注。
如果有人把强迫比作“心理癌症”,归入人类灵魂最痛苦的疾病,请不要以为他在夸大其辞。因为强迫者在深受侵入性思维折磨的同时,还由于害怕自己身上被贴上邪恶或变态的标签而选择守口如瓶,独自咀嚼着无边的苦涩。这是“常人”完全不能想象的“炼狱”,他们披风沥雨,不断搏斗,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恶性循环的沼泽,始终难以走出焦虑、恐惧、挫败与无奈的绝境。精神/心理卫生科的临床工作经验也告诉我们,强迫症非常顽固、症状多变、患者的痛苦体验非常深刻,但传统医学疗法的疗效有限。强迫者在服药之后,原来严重的强迫思维和焦虑情绪许多时候会有所好转。但这往往只是暂时的,一旦停药,个体就会继续深受强迫症状的折磨。这是因为,与消灭有机体患病过程中那些入侵病菌的原理相比,缓解强迫的药物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原理上发生作用的。一些药物会阻断思维或情绪状态所导致的让人痛苦的结果,但是它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其病因产生任何效果。它们能够改变有机体的反应,但是它们却不能触及这些反应原先为什么被歪曲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尽管抗强迫的药物能够帮助你体验不到强迫思维和焦虑情绪,但是对强迫背后的潜在问题,它却无能为力。对你来说体验不到强迫思维和焦虑情绪也许仍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它使得你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让你在痛苦的境遇中感受不到痛苦。但是,这时候的你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已不具有“存在”意义上的“灵性”了。因此,正确认识强迫、规范诊治强迫自始至终是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D·亚隆提出:“如果我们专心思考我们活着(即我们在世界上存在)这个事实,并且尽力把那些让人分心的、琐屑的事物置于一边,尝试去认真考虑导致焦虑(注:强迫属于传统的焦虑范畴)的真正根源,我们便开始触及某些基本主题:死亡、无意义、孤独和自由。”作为精神/心理卫生科医生,作者发现,强迫首先是生活或者是人生问题,然后才是医疗问题,我们需要把强迫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去加以解决。有鉴于此,作者以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依托,在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该书从新的视角对强迫及其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纠正了有关强迫诊治过程中的误区;详细介绍了诊治强迫所需要的检查和评估,对于容易导致强迫的疾病进行了整理;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在论述强迫症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之外,深入探讨了强迫治疗中的深层次问题;书中附以大量的临床治疗案例。作者深信,如果强迫者能综合运用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去疗愈,唤醒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愈力,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治愈强迫,而且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这样,不仅减少了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更重要的是,人会变得更健康,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强迫者及其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就业、工作压力的增大,竞争加剧,以及个体对自我期望值的提高,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焦虑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焦虑者常因各种躯体症状反复就诊于综合性医院非精神科,导致在获得正确诊断前,往往已经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也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在精神卫生领域内部,医生们对焦虑的治疗似乎普遍存在注重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治疗的现象。能关注焦虑者背后的生活/人生问题者更是凤毛麟角。有精神/心理卫生科临床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焦虑者在服药之后,原来严重的焦虑状况许多时候会有所好转。但这往往只是暂时的,一旦停药或长时间服药出现抗药性后,个体就会产生更强烈的焦虑。这是因为,与消灭有机体患病过程中那些入侵病菌的原理相比,缓解焦虑的药物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原理上发生作用的。一些药物会阻断思维或情绪状态所导致的让人痛苦的结果,但是它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其病因产生任何效果。它们能够改变有机体的反应,但是它们却不能触及这些反应原先为什么被歪曲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尽管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能够帮助你不感到焦虑,但是对是什么使得你焦虑这个问题,它却无能为力。对你来说不感到焦虑也许仍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它使得你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让你在痛苦的境遇中感受不到痛苦。但是,这时候的你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已不具有“存在”意义上的“灵性”了。因此,正确认识焦虑、规范诊治焦虑自始至终是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D·亚隆提出:“如果我们专心思考我们活着(即我们在世界上存在)这个事实,并且尽力把那些让人分心的、琐屑的事物置于一边,尝试去认真考虑导致焦虑的真正根源,我们便开始触及某些基本主题:死亡、无意义、孤独和自由。”作为精神/心理卫生科医生,作者也发现,焦虑首先是生活或者是人生问题,然后才是医疗问题,我们需要把焦虑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去加以解决。有鉴于此,作者以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依托,在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正念生活:心理医生教你摆脱焦虑的折磨》。该书从新的视角对焦虑及其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纠正了有关焦虑诊治过程中的误区;详细介绍了诊治焦虑所需要的检查和评估,对于容易导致焦虑的疾病进行了整理;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在论述焦虑症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之外,深入探讨了焦虑治疗中的深层次问题;并附以大量的临床治疗案例。作者深信,如果焦虑者能综合运用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去疗愈,唤醒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愈力,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治愈焦虑,而且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这样,不仅减少了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更重要的是,人会变得更健康,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不仅适合焦虑者及其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1、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需要强调“个体化”;2、尽可能采用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和药物;3、许多中成药缺乏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疗效性证据;4、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结局差异性很大,在治疗的开始很难预测,任何治疗方案都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摸索的成分,在选定就诊的机构和医生之后请不要频繁更换;5、治疗的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患者的个性、疾病问题本身、患者的努力、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强度以及医患关系的强度;6、“不治疗”有时也是一种治疗的选择,最好与专业医生讨论后作出选择;7、对于那些社会功能良好的轻症患者,可能只需要观察和等待,让时间去治愈,尝试减轻压力、获得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支持;8、对于那些既往治疗无效或疗效很差的人,停止干预一段时间也是重要的;9、对于重性疾病需要尽早处理,等待的时间越久,可能治疗起来越困难;10、不要羞于寻求帮助,如果存在消极观念,及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和朋友,及时联系心理卫生科医生;11、选定了医生之后,请全身心地投入治疗,你投入得越多,治疗带来的回报就会越多;12、心理治疗通常是治疗轻中度精神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法,也能够帮助人们应对更严重的问题;13、精神科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重性疾病患者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中等程度病情的患者也往往是需要的,当病情持续并且对心理治疗没有反应时,就需要考虑精神科药物治疗;14、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家庭系统治疗、正念治疗、森田疗法都非常不错,心理治疗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专长以及来访者的情况综合运用一些治疗方法,灵活地在特定的时间应用于特定的患者;15、良好的医患关系比任何特殊治疗方法都更为重要,在选定医生后请主动参与治疗,医患共同努力;16、心理治疗的大部分获益来自于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治疗时学到的方法,及时完成治疗师布置的作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17、精神科药物目前存在严重的滥用现象,大约80%的精神科药物是由综合科医生开的,这些医生很少有时间了解他们的病人,因此对于非精神心理科医生所开具的精神科药物,请学会拒绝; 18、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很容易,但停药很难,在决定服药前请慎重考虑,跟医生进行充分的探讨;19、有些治疗(例如中成药)表面上有效,其实是安慰剂效应,在较轻的问题中,安慰剂效应比例很高(≥50%),这就是为何我们强调药物治疗对于轻中度精神心理障碍是最后手段,而不是首选治疗方法的原因;20、如果病情治疗需要,请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不服药,遵医嘱按剂量循序渐进,副作用一般是暂时的、可控的;21、耐心很重要,精神科的药物起效需要时间,在以适当剂量服用适当时间之前,不要频繁换药和频繁换医生;22、许多精神科药物都存在撤药反应,绝不能因为没有症状而突然减少或在没有医疗监督的情况下自行停药;23、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如双相情感障碍),多药同时使用通常弊大于利,尤其不可同类药物叠加使用;24、不管是轻症还是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社会功能的恢复都是值得关注的;25、当出现自杀念头时一定要寻求帮助,与别人分享能让你感觉舒服些,并减少自杀风险,并进一步进行系统治疗;26、学习道家知识和禅学智慧,摆脱完美主义,接纳“无常”,提高自己性格中的弹性,培养幽默感和欣赏世界的能力;27、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有问题带来就诊(甚至用哄骗的方法),事先并未与孩子商量及取得孩子同意,觉得只要带至心理科就万事大吉,能解决一切问题。在就诊前,如果孩子是有自知力的,需尽量与孩子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告诉孩子与心理医生沟通是一个很健康的过程,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28、对于大部分心理障碍,是否适合上学和工作可以与医生探讨,但关于开具休假或没病的证明,是个人选择和社会问题,而非医疗问题,除非有医疗鉴定的需要者,依据鉴定结果。29、不管在哪里就诊,请务必去打印病历资料并妥善保管,就诊时带在身上,主动提供给医生参考。——《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01我曾经写过正念与精神病治疗的文章,有读者两次留言,引用徐XX教授的观点说“精神病人不适合修习正念,因为正念会让病情加重”。其实,就我们的临床经验来说,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等)并不是正念治疗的禁忌,关键是医生和治疗师如何掌握使用的方法。下面举例两个案例来说明一下。案例1:丑小鸭的回家接近傍晚的阳光通过镂空的雕花窗桕,洒在正在静坐的小敏的身上,如同一幅画卷,四周充满着淡淡的檀木香。一套紫砂壶的茶碗摆放在桌子中央,娜娜正在娴熟地煮着茶,空气中飘散着茶香,乍一闻,清新的气息,让人瞬时神清气爽。半小时的正念练习已结束,娜娜望向正在舒展身体的小敏说:“时间刚好,喝杯茶再走。”“你不说我也要讨这杯茶喝。”小敏边说边做出一副很沉醉享受的样子(闭着眼睛感受着空气中的茶香)。她快步走到桌前很随意地坐下,端起茶杯开始浅酌慢品起来。这时的小敏让人不禁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可谁又知五年前的她如同一只丑小鸭,更有谁知她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原来,在五年前的一个秋天,身为正念治疗师的娜娜刚给XX的员工做完培训,在走出写字楼的大门时看到门外围着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大约二十八九岁的姑娘在那儿手舞足蹈地挣扎着,神情很是崩溃,嘴里念叨着:“你们走开!”“我知道你们是假的,别再跟着我了!”这样的场景对于精神科医生出身的娜娜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时一辆120车在人群外停下,下来一位妇人,神情焦急地跑向那个姑娘,抱着她说:“小敏,我是妈妈,我是妈妈。”这句话如同发生催眠的效果,小敏像是犯了错的小女孩似的一下子变得很安静,耷拉着头,跟着母亲走向120车。跟随妇人一起下车的还有一位老者,身穿整洁的白大褂,神采奕奕,无意中望向娜娜,神情略显惊喜,又遗憾地向其点点头。说起娜娜,原来是老者的得意弟子,因不愿拘束于制度体系离开了医院。原以为这只是娜娜人生当中不起眼的风景,谁知2个月后娜娜接到老者的电话,希望自己能帮小敏进一步做治疗。原来小敏是一位作家,一位武侠小说界的后起之秀。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女武侠作家,竟有“行云流水,平中见奇”的文笔之称,颇有金庸小说之意境,但又独树一帜。四年前小敏因出现言行异常:经常对着空气说笑,感觉像是有隐形的朋友在陪着她聊天;亦或是做事小心翼翼的,并告诫家人有人在监视,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还把窗帘拉上,分辨不出昼夜……最终被母亲带到医院由娜娜的恩师诊治,在诊治的过程中老者发现小敏的发病时间更早,早到上大学期间。由于大家庭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严重,小敏自生下来就不受长辈们的待见,加之自幼文理偏科严重,经常受堂兄弟姐妹的嘲笑捉弄,到了学校也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经常一人独处。庆幸的是,小敏遇到了小米,小米是个活波开朗的女孩,整天没心没肺的,且经常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尽管小米学的是建筑学专业,因为一直比较喜欢文学,有空就会陪同小敏一起上文学课。在大学期间小敏的很多写作灵感都是来源于小米,然而事实上小米并不存在,这让小敏无法接受,犹如入地狱一般。正如老者所说“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分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间意识到那些对你很重要的地方,人,甚至那些最珍贵的时刻,他们没有离去,没有消失。但,更糟糕的是,他们从没有出现过……”由于小敏的症状较顽固,在老者的安排下她进行了八次的MECT治疗(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可是小米及其他人仍然存在。由于规律服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小敏能分辨出他们是幻觉,是假的,但社会功能恢复不佳,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思考、更无法写作。一周后,娜娜见到了小敏,感觉她犹如一只丑小鸭,自卑、呆滞,让人无法想象她原本是位作家,一位武侠小说的作家。联想到2月余前见到她的那一幕,娜娜认为“一个人的武林”来形容最为贴切。最后,娜娜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接下来的半年你将在我这儿体验生活。”就这样,小敏在娜娜那里过起了田园生活:或是挽起裤管踩着泥泞在田里插秧;或是带着斗笠轮着锄头在地里除草;或是带着渔具到池塘捉鱼;或是背着竹篓于山间采茶;或是坐在桌前煮茶、喝茶……自娱自乐,好不快活,但是有件事必须要做:每天进行半小时的正念练习。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小敏不仅领略到无数水墨画般的风景,还学会了与幻觉和平共处。用小敏的话说“每个人都会被过去所缠绕,只是我已经习惯不理会他们了。”“她曾经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最好的朋友,但我必须跟她说再见,哪怕她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如今的小敏又开始了写作,文章中的武侠谱不仅写出了众生相,还令人荡气回肠。她在这四五年的时间里养成了一个习惯,没事就到亦师亦友的娜娜那里坐一坐,喝喝茶。虽说正念早已融到骨子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我吃饭的时候只管吃,当我走路的时候只管走”,可到娜娜那里会让她感到身心特别的舒畅。她曾打趣地说自己是“丑小鸭找着家了!”案例2:她终于做妈妈了周女士,35岁,被诊断精神分裂症18年,曾先后用过10余种抗精神病药治疗,住过3次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做过一次MECT治疗。近8年一直运用奥氮平10-20mg/天治疗,幻听一直没有消失过,还伴随强迫症状。曾建议其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因经济问题而拒绝。周女士结过4次婚,前三次都由于怀孕不顺利而离婚(要么怀不上孩子,要么3个月左右出现胎儿发育不好而流产),服过2年余的中药,但依然没有帮助,怀疑是抗精神病药导致的怀孕不顺利。现在是第四次婚姻,看了我公众号(心理科包博士,baozuxiao)里的两篇文章,分别为:正念练习能治疗不孕吗?关于“精神病”,这些观点和方法您知道吗?之后,开始阅读“禅疗四部曲”,断断续续地跟着书中的方法练习正念,觉得对管理幻听和强迫症状有益。2019年开始,周女士在系统接受“禅疗”一段时间后,把奥氮平减到5mg/天,精神病性症状和强迫症状未见加重。在怀孕2个月时,周女士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幻听加重(内容与以前不同,主要与父亲有关,“是他把自己的处女膜弄破的,看到父亲就害怕……”),经过了解,原来周女士的父亲是“倒插门”,俩人一直关系不好……医生安排她进行宽恕、慈心等训练,并增加“正念四观”和“日常生活正念”的训练时间。周女士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每天花在正念训练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渐渐的,周女士失眠、焦虑、强迫、幻听等症状进一步减少,奥氮平也减到了1.25mg/天,周女士说自己能与偶尔出现的症状和平共处了。1周前,周女士顺产一男孩。02在传统的精神科医生看来,对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病患者来说,心理治疗是无效的,必需得药物治疗。然而,在临床心理学家看来,这观点是错误的。例如:1、全球著名的心理学家莱因曾经提出,精神病是一种能够治愈的、超越自然的经验,如果得到适当的支持,患者就能够找到摆脱疯癫的人生道路,并最终成为更坚强、更有创造性的人。莱因认为,精神错乱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遭到了家庭的伤害,成了家庭矛盾的牺牲品,疯癫只是对这种糟糕经验的反应。他借助案例令人信服地说明:“许多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父母几乎如魔鬼般可怖。”他在《经验的政治》中辩称,精神病既是对不合理世界的合理反应,又是积极、超验的精神之旅。2、约翰·瑞德曾经指出,精神病患者大脑结构的异常完全可能是由环境压力导致的。有研究者还提出,如果精神病就像炉中的火,那么多巴胺功能的异常只是“吹进炉膛的风”,而非引火的火种。因此,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并不意味着患者的妄想是由多巴胺系统异常导致的,更有可能是因为逆境经历使患者的多巴胺系统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疾病发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多巴胺系统的敏感性增强是一种适应/自我保护:环境中不断有威胁出现,大脑提高了对今后不良经历的敏感性。正如德国精神病学家曼弗雷德·吕茨告诫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精神分裂症,没有抑郁症,没有成瘾症——有的只是承受着各种不同痛苦现象的人……我们长期从事心理卫生科的经验表明,正念是一种生活模式,适合所有人的修习,但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来说,必须在专业的心理卫生科医生或正念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和学习。——《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传统把道德行为的伦理选择既看作是一种情绪,也看作是一种政治表态;抑郁情感在当时是不被接受的,因为它意味着“被污名的精神病”和“社会的失调”。因此,许多人把抑郁症的医学问题道德化,普遍否认抑郁症的存在,导致大量的抑郁症病人得不到有效的诊治。现在,另一种极端的现象正在悄悄地形成,那就是许多人把抑郁症的社会文化问题医学化了,人们普遍把抑郁症当成了某些现象(如自杀、社会适应困难)的罪魁祸首,导致抑郁症的滥诊断、滥治疗现象以及“谈抑郁色变”现象的出现。只要你在医生面前哭泣,他就有可能给你下“抑郁”的诊断,并开出抗抑郁药。有些人甚至在不高兴时,就以抑郁症为名到医院要求医生开具休假证明。因此,正确地认识抑郁、规范诊治抑郁自始至终是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曼弗雷德·吕茨告诫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精神分裂症,没有抑郁症,没有成瘾症——有的只是承受着各种不同痛苦现象的人……”他的好友埃克哈德·冯·希尔施豪森提出:“一个有品质感的大夫,是离不开自我怀疑精神的。那些号称‘啥都懂’类型的大夫,还是趁早别找他,洗洗睡吧。”作为精神/心理卫生科医生,作者对这些观点深表赞同。在长期与抑郁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作者发现,抑郁首先是生活或者是人生问题,然后才是医疗问题,我们需要把抑郁问题还原回生活/人生问题去加以解决。有鉴于此,作者以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依托,在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该书从新的视角对抑郁及其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纠正了有关抑郁诊治过程中的误区;详细介绍了诊治抑郁所需要的检查和评估,对于易混淆的疾病进行了整理;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在论述抑郁症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之外,深入探讨了抑郁治疗中的深层次问题;并附以大量的临床治疗案例。作者深信,如果抑郁者能综合运用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去疗愈,唤醒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愈力,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治愈抑郁,而且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这样,不仅减少了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更重要的是,人会变得更健康,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不仅适合抑郁者及其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书中许多观点颠覆了传统有关抑郁的认识,期待您的关注,欢迎你的阅读,感谢您的指正。——《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包祖晓博士以自己长期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为依托,在《学习睡觉:心理治疗师教你摆脱失眠的折磨》中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认识的新观点:(1)失眠不是一种病,它是一种症状或者是潜意识所发出的告诫,提醒我们去处理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2)“下诊断-开药”模式对失眠的诊治具有局限性;(3)不论是失眠者,还是一般的医护人员,他们对失眠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4)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安眠药物,而是需要把失眠问题还原回生活问题和人生问题加以解决。观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