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身体中,乳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与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关,还承载着哺乳后代的重要使命。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乳腺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过程,探讨乳腺健康维护的重要性,并分享实用的自查方法。乳腺是一个由腺叶、小叶、腺泡和导管组成的复杂系统,被结缔组织细致地分隔开来。每个腺叶内部又细分为多个小叶,而每一个小叶则包含多达100个复管泡状腺(腺泡)。这些腺泡通过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排列,它们的基底面覆盖着一层基膜,并且腺上皮和基膜之间存在肌上皮细胞,确保了腺体的正常运作。导管系统从小叶内的微小通道逐渐扩大为更大的管道,最终形成输乳管,直接通向乳头表面的输乳孔。此外,乳腺周围富含脂肪细胞的小叶间结缔组织以及环绕乳头的乳晕区域,共同构成了乳房独特的外观。乳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在妊娠期间准备并产生乳汁。当女性进入妊娠阶段时,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下,乳腺内的小导管和腺泡会迅速增生,腺泡体积增大。至妊娠晚期,在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作用下,腺泡开始合成乳汁成分,如脂滴、乳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这些物质构成了初乳,是新生儿早期营养和免疫保护的关键来源。同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乳腺也会经历轻微的周期性调整,以适应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乳腺的发育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但最为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青春期。在此之前,男女性别之间的乳腺差异不大,均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一旦进入青春期,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女性乳腺开始快速发育,乳头及乳晕颜色加深,乳房形态逐渐饱满圆润。成年后,乳腺达到发育顶峰,大约40岁左右开始出现自然萎缩现象,绝经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乳腺拥有丰富的淋巴管网络,分为浅层和深层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回流系统。乳房的淋巴液主要流向腋窝下的淋巴结,但也有一部分会到达胸骨旁、锁骨上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这一精细的淋巴循环对于维持乳腺健康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和潜在病原体,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总结来说,乳腺不仅是女性身体的一部分,更是孕育新生命的摇篮。了解其构造、生理功能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正如一句老话说得好,“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习惯改变和定期自我检查,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乳腺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那么,你是否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呢?不妨现在就为自己制定一份专属的健康管理计划吧!
在探讨乳腺健康时,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可能威胁到它的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和乳腺癌是五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症状与成因。了解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早期识别潜在问题,还能为预防措施提供指导。症状:对于许多女性而言,乳腺增生是一种熟悉的体验。它通常表现为经期前的乳房胀痛、组织增厚,并且这些症状会在月经后逐渐消退。触摸时可能会感觉到小硬块,它们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原因:乳腺增生主要由内分泌失调引起,这可能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造成的。此外,心理压力过大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是诱因之一。症状: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特别是当乳腺导管堵塞或受到细菌感染时。典型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疼痛,有时还会伴随发热和乳头分泌脓性液体。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39.1~40℃)、压痛及病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原因:乳头皲裂、畸形或乳汁瘀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因此,确保正确的哺乳姿势和频率对于预防乳腺炎至关重要。症状: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良性肿瘤,尤其好发于年轻女性。它通常以单个或多个质地较硬但无明显疼痛感的肿块形式出现,肿块圆形、表面光滑且易于移动。原因: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往往与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症状:乳腺囊肿是指乳腺腺管分泌异常导致的一种闭锁性囊性病变。患者可能会摸到单个或多个囊性硬块,部分人会感到轻微疼痛。原因:腺管阻塞、激素波动或局部炎症是引发乳腺囊肿的主要原因。症状:作为乳腺疾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乳腺癌的症状可以非常隐蔽。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一个无痛的小肿块,边缘不规则,质地坚硬。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皮肤凹陷、乳头溢液以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现象。晚期病例中,皮肤可能呈现橘皮样改变,甚至形成恶臭溃疡。原因:乳腺癌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遗传倾向、激素失衡、环境污染等因素。为了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风险,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保持理想体重:通过规律锻炼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额外风险。•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比例。•情绪管理:学会调节心情,避免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谨慎用药:不要随意使用含性激素的产品,如保健品或护肤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胸部清洁,避免热水过度刺激乳房。•定期自查:每月一次自我检查,特别是在月经结束后的几天内进行。•专业筛查:40岁以上女性应将乳腺癌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利用超声波、X线摄影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隐患。总之,乳腺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通过深入了解各类乳腺疾病的特点及其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袭。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开始行动了呢?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建立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吧!
在现代社会中,“乳腺增生”这个名词对很多女性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几乎影响所有育龄期女性的良性乳房变化,它不仅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还受到生活方式、环境暴露、遗传背景、年龄与生育状况以及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帮助女性朋友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乳腺增生。现象描述:乳腺增生最直接的原因是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这两个关键角色不仅控制着月经周期,也深刻地影响着乳房组织的生长和退化过程。每当月经周期开始时,随着雌激素水平上升,乳房组织会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怀孕;若未发生怀孕,则随着孕激素水平下降,部分乳房组织将经历退化,为下一个月经周期做准备。然而,当雌激素过多而孕激素相对不足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长,即乳腺增生。数据支持:研究显示,在每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乳房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据统计,约70%的育龄妇女在其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会间接影响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增生的风险。相反,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果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稳定的激素水平。•运动量: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调节激素分泌,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生率。•压力管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引起体内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升高,干扰正常的激素平衡。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对于预防乳腺增生至关重要。某些环境污染物(如双酚A)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称为环境雌激素。它们通过食物链累积或日常用品接触到人体,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乳腺增生的可能性。选择环保材料的生活用品和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雌激素的影响。家族中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乳腺增生问题。遗传因素可能使得个体对激素变化更为敏感,或者使细胞更易受外界刺激影响。了解家族病史并进行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年龄:乳腺增生多见于20至50岁之间的女性,尤其是接近更年期时,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生育情况:未曾生育或首次足月妊娠年龄较大的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较高。此外,母乳喂养时间较短也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科学规划生育时间和坚持母乳喂养,对于维护乳房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影响乳腺健康。因此,在选择任何涉及激素调节的治疗方案前,应该充分考虑其潜在影响并与医生讨论最适合的选择。乳腺增生虽然常见,但了解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积极的情绪管理都是维护乳房健康的良好实践。如果你对自己的乳腺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获取个性化指导。记住,早期发现和适当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什么都不是。”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为了更好的自己而做出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吧!
在女性健康的讨论中,乳腺纤维腺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这种由乳腺腺体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在女性群体中并不少见。尽管它们通常不会转化为癌症,但了解其成因、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对于每个关注自身健康的女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激素影响——乳腺细胞增生的“催化剂”现象揭示:纤维腺瘤的形成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青春期、怀孕或使用含激素的避孕药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这可能刺激乳腺细胞增生,进而促进纤维腺瘤的形成。研究发现,约80%的纤维腺瘤病例发生在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时期。基因因素——遗传密码中的潜在风险案例分析:遗传背景也在纤维腺瘤的发生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此类疾病,那么个人患病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携带某些特定基因变异的女性患纤维腺瘤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出30%以上。年龄因素——青春与成长的代价数据支持:虽然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患上纤维腺瘤,但它最常出现在20至4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身上。据统计,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中,约15%-20%的人群会经历至少一次纤维腺瘤的发生。一些研究指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暴露等也可能对纤维腺瘤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不过这些关联尚未完全明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不仅有助于整体健康,也可能间接降低纤维腺瘤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良性本质:纤维腺瘤通常是良性的,很少转变为恶性。•观察等待:大部分纤维腺瘤不需要立即处理,除非它们引起不适或者增长迅速。•自我检查:定期自我检查乳房,并参加医生建议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发现任何异常变化。纤维腺瘤虽然是常见的良性病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通过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认知,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乳房健康。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不明肿块或其他不寻常的症状,应该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评估。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确保健康的关键。那么,你是否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乳房健康制定计划了呢?
在女性健康领域,乳腺囊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这种充满液体的囊状结构,作为常见的良性病变之一,其形成过程和处理方法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乳腺囊肿背后的秘密。乳腺组织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极为敏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的“化学舞会”,它们不仅影响着月经周期,也深刻地影响着乳腺细胞的生长模式。当这些激素水平升高时,例如在月经周期中,它可能导致乳腺导管末端的小叶或腺泡扩张,为囊肿的形成埋下伏笔。有时,由激素引起的正常乳腺细胞增生可能会导致乳腺导管的轻微阻塞。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导管被完全或部分阻塞,来自腺泡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而是积聚在导管内部,逐渐形成了压力。随着液体不断积累,压力逐渐增加,最终会导致导管壁变薄并膨胀,形成一个封闭的囊腔。这个囊腔通常由一层上皮细胞包围,里面充满了透明的、淡黄色或乳白色的液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囊肿。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 单纯性囊肿:大多数乳腺囊肿是单纯性的,意味着它们只有一个大的液腔,没有固体成分。· 复杂性囊肿:少数情况下,囊肿可能包含一些固体物质或是有分隔的情况,这样的囊肿被称为复杂性囊肿,需要更仔细地监测。很多乳腺囊肿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在体检或者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乳房X线摄影)中偶然发现。然而,有些囊肿可能会引起疼痛或触痛,尤其是在月经周期前后。此外,囊肿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较大的囊肿更容易引起注意。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医生可能会建议抽取液体以缓解症状,或是在怀疑恶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重要的是,任何新出现的肿块或持续存在的异常都应该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管理建议。乳腺囊肿虽然是良性的病变,但了解其形成机制、发展特点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每位女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最好的防护就是知识。”通过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认知,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乳房健康。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任何不明肿块或其他不寻常的症状,应该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评估。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问:“听说”鸡蛋、牛奶、豆浆都不能吃,乳腺癌患者真的需要忌口吗?答:不需要。乳腺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危险因素及可能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任何一种食物和乳腺癌的发病有明确关系,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作为乳腺癌患者,需要重视的是饮食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均衡性。由于部分乳腺癌的生长依赖于雌激素,因此蜂王浆、蜂胶、胎盘类动物性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严禁食用,尤其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戒烟戒酒;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不吃陈旧变质的食物。问:乳房切除术后患者需要佩戴义乳吗?什么时候可以佩戴?答:需要,推荐佩戴。理由:1、可以帮助女性患者恢复外在形象,重拾女性风采,恢复生活和社交自信,回归社会角色;2、佩戴后可以平衡身体,避免单侧乳房缺失可能引发的脊椎侧弯、肩部倾斜及颈背部疼痛不适等常见后遗症。义乳佩戴需要专业人员(如专科护士、义乳佩戴师等)指导下进行测量、选择、调整。一般来说,乳房切除术后4-6周伤口完全愈合并无不适即可佩戴义乳,可以先佩戴过度型后可以进行定制型义乳佩戴。如果有术后放疗,注意放疗期间切口保护或选择海绵义乳。问:性生活会不会引起乳腺癌复发吗?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夫妻生活?采用什么样避孕措施?答:不会。理由: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保持正常的性生活,不但不会引起复发转移,也不会影响乳腺癌的和预后,反而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社会角色的适应。时机:等患者完成术后化疗、放疗等集中治疗进入康复期后,身体状况良好时,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角色的适应,维持内分泌功能的平衡,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措施:乳腺癌患者需要采取避孕措施,原则上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环,建议使用避孕套、避孕膜等物理方式避孕。问:乳腺癌术后可以正常体育锻炼吗?术后多久可以广场舞、游泳?术后多久可以打网球等激烈运动?答:可以。理由: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和体重控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转移从而可以提高生存。时机:乳腺癌患者应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恢复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必须注意避免患肢的过度疲劳而造成上肢水肿。等伤口完全愈合且体力恢复良好,可以进行快步走、广场舞、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严禁患肢(腋窝清扫术后)进行类似网球、羽毛球类反复机械重度运动。问:乳腺癌患者能不能烫发染发?能不能使用护肤品和化妆品?答:可以。爱美之心,人之常情。建议适度使用。由于染发剂及烫发剂属于化学用品,不建议高频率使用,特别是放化疗期间,考虑身体疲乏、抵抗力下降,暂停染烫发,等身体康复后,可以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习惯,控制好频次。另外,化疗脱发期间,建议佩戴环保性假发。选择使用不含激素的正规生产销售的化妆品,尽量避开对乳腺癌患者有高风险危害的添加剂(如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化妆品(配方表上都有明确标识)。问:乳腺癌患者能不能做家务?术后多久可以重返工作岗位?答:可以并鼓励。回归家庭角色,回归社会功能,是乳腺肿瘤患者康复最重要的指标。乳腺癌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力情况做些轻松的家务活,比如叠衣服、晾衣服、洗碗、择菜、扫地等,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减少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他们抗癌的信心,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但也要关注身体状况,不能过度疲劳,患侧负重不要超过5千克。鼓励重返职场。一般情况下,等化放疗结束后,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时开始恢复工作,但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劳累。问:乳腺癌患者能不能养宠物?答:可以。健康的宠物其实是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的,乳腺癌患者康复后也是正常社会人,也需要精神支持和陪伴,是完全可以养宠物的,不过需要对养宠物时的卫生问题高度重视,对宠物进行定期的体检及疫苗注射,避免传染某些疾病。是否养宠物,养什么样宠物,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的身体、时间、精力、经济和家庭状况来合理选择。特别提醒一下,在放化疗期间,由于治疗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等,这个时候身体确实比平日更难抵御宠物携带的病毒细菌的入侵,患者可以选择少接触家里的宠物,减少抱它们的时间,避免和它们睡觉,特别是不能亲自去处理宠物排泄物。问:乳腺癌会不会遗传吗?患者女儿需要做基因检查吗?答:一般不会。理由:乳腺癌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史只是其中一种易患因素。据统计分析表明,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只占全部乳腺癌的5%左右,目前大部分乳腺癌还是属于散发型乳腺癌,大多数情况,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值得注意的是,有明确家族史的妇女应提高警惕,35岁开始定期参加筛查。目前已鉴定出众多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包括BRCA1、BRCA2、ATM等,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如有明确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如是阳性结果,后续处理需要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问: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是否需要定期规则适度复查吗?一般情况下,需要复查哪些项目?答:必须。全身复查目的在于:1、早期发现是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并及时处理;2、术后辅助治疗(比如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监控。浸润性癌术后复查一般建议第1~2年每3个月左右1次,第3~5年6个月左右复查1次,5年后一般1年复查1次即可。复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乳腺、空腹、妇科超声、血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骨密度、乳腺钼靶、胸部CT等等。乳腺MI般据况用于乳腺检查,不常规应用于术后复查。骨扫描、头颅MRI等一般在出现相关症状时才会应用,不常规检查。但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若属于高复发风险患者,会建议定期复查骨扫描等。问:乳腺癌患者复查随访阶段出现肿瘤指标忽上忽下,要紧吗?升高标准如何界定,后续如何处理?答: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提示和辅助诊断价值,但它同时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包括许多良性疾病。乳腺癌术后监测常常用到肿瘤标志物,偶尔一次的升高或略盖高正常参考值问题不大,需要短时间(3月内)再次复测一下。如持续逐渐或快速升高或正常值数倍以上明显升高就得引起高度重视了。需要特别提醒,单凭检查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无法诊断或排除肿瘤复发转移,必须结合其他相应检查才能明确。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看待肿瘤血液标志物结果,不必纠结正常值上下小波动。
关于乳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相关研究较少,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定。但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参照既往恶性肿瘤患者接种其他疫苗的临床表现,综合考虑新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专家普遍认为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乳腺癌可以分为早期乳腺癌和晚期乳腺癌。在早期乳腺癌治疗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乳腺癌确诊期;新辅助治疗期;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靶向治疗期;内分泌治疗期;康复随访期。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需要充分考虑肿瘤的分级、分期、治疗阶段而个体化进行。1.早期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及放化疗、部分靶向治疗期间)暂缓接种新冠疫苗2.早期乳腺癌患者 (康复随访期间或仅内分泌治疗维持)如各项复查指标正常,全身状况良好,可参考正常人群进行接种新冠疫苗3.晚期乳腺癌患者(处于复发转移状态且治疗期中) 原则上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处于复发转移状态且综合治疗期中,包括化放疗、TKI、CDK4/6抑制剂、HDAC等新型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等)患者1:乳房肿块穿刺已经明确诊断乳腺癌,准备近期安排手术治疗或新辅助治疗建议暂缓接种已完成接种的乳腺癌患者,建议应在接种后至少一周再进行手术患者2: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3周,目前在家休养中建议暂缓接种仅接受手术(含内分泌治疗),未接受放化疗,一般术后1-3个月身体恢复即可正常接种患者3:乳腺癌手术后4月,刚刚完成术后辅助化疗,目前开始放疗中建议暂缓接种接受放化疗者,建议放化疗结束3-6个月后接种患者4:乳腺癌手术后10月,完成术后放化疗,目前抗HER2双靶向治疗中建议暂缓接种建议靶向治疗结束1-3月后接种患者5:乳腺癌手术后2年半,术后放化疗已结束2年,身体康复良好,目前仅单纯内分泌治疗中。可以正常接种患者6:乳腺癌手术后5年半,内分泌治疗5年已完成结束,身体康复良好,目前常规随访中。可以正常接种临床上明确诊断为乳腺增生乳腺良性结节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乳腺良性疾病,参考普通人群标准,即可正常接种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乳腺炎及浆细胞性乳腺炎需要暂缓接种。若是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穿刺活检、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后,则不受限制,只要术后身体恢复(如2-4周后),即可正常接种疫苗。由于目前缺乏相关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本链接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在具体实施疫苗接种时,需充分考虑患者肿瘤病情是否稳定,正在接受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晚期患者预期生存期,并充分知情同意,必要时咨询相关专业专家。要避免患者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充分评估安全性,及时合理接种新冠疫苗,以确保肿瘤患者“抗癌抗疫”安全。主要参考文献1.《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
为了规范与促进国内保乳手术的开展,更好地为中国乳腺癌患者服务,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遴选确定了全国首批10个保乳示范中心及48个保乳中心。旨在规范保乳围手术期管理,加强多学科合作,提升区域乳腺外科诊疗水平,促进更多患者获益。 7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项目媒体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炅教授向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乳腺外科代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汪成主任医师授牌。 现代肿瘤治疗原则是在肿瘤根治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功能与外形),乳腺癌保乳治疗通过微创化、精准化的保乳整形手术、术后全乳放疗及全身系统治疗使早期乳腺癌患者达到与传统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相同的生存率,且比全乳切除手术创伤小、更美观。乳腺癌多学科协作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包含了影像诊断科的术前病灶评估、乳腺外科的保乳手术(整形保乳技术的应用)、病理科的精准切缘病理评估、放疗科的术后全乳放疗、肿瘤内科的全身系统治疗及护理康复心理等多个学科参与。
引言:本文写于十年前,获得近50万的阅读量。虽近年来乳腺癌诊疗手段日新月异,但评价体系基本框架依然未变,现根据2021版CACA-CBCS指南进行微调整修改并引用部分指南精要版截图。临床上,经常遇到乳腺癌患者及家属询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存活多久等类似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采用不同的标准、治疗依据及认识角度,乳腺癌有许多分类方法及预后判断标准。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需结合各类分型方法,做出个体化整体评估。一、经典的TNM分期 基本架构是根据肿瘤大小(简称T),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数目(简称N),及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简称M)等三者综合分析TNM以决定乳癌的分期。TNM这种基于肿瘤解剖病理分期对于预测肿瘤的复发转移价值不可低估,是临床上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T0 原发肿瘤未扪及。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Paget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扪及块物。T1 肿瘤最大径小于2Cm。T2 肿瘤最大径2~5crn。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包括炎性乳腺癌)。区域淋巴结(N)分期: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 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同侧锁骨下、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分期:Mx 有无远处转移不详。M0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二、实用的临床分期根据不同的TNM组合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常分为1期、2期、3期、4期,也可通俗称之早期、中期、局部晚期、晚期(转移性),也是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最常用的分期。三、病理学分类与组织学分级 乳腺癌病理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内可有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每种类型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亦需结合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目前国际、国内的乳癌病理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完全统一。 (一)常见病理学基本分类非浸润性癌 ①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②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 ③导管内乳头状癌 ④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浸润性癌 ⑴. 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⑵.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临床上最为常见类型)、浸润性小叶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其它罕见癌。 (二)组织学分级标准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早已引起肿瘤学家的重视。乳腺癌的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估。 1.腺管形成的程度。2.细胞核的多形性。3.核分裂计数。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分级标准: 1.腺管形成的程度 ①有多数明显腺管为1分。 ②有中度分化腺管为2分。③细胞呈实性片块或条索状生长为3分。 2.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不规则 ①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一致为1分。 ②细胞核中度不规则为2分。③细胞核明显多形性为3分。 3.染色质增多及核分裂相(×400) ①1/10HPF为1分。②2~3/10HPF为2分。③>3/10HPF为3分。 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以上述标准的3项指标所确定的分数相加得分分:3~5分为 I级 (分化好),6~7分为 Ⅱ级 (中等分化),8~9分为 Ⅲ级 (分化差)。四、分子分型(以基因水平为基础的新分类)近二十年来,基于DNA微阵列技术和多基因RT-PCR定量检测的方法对乳腺癌进行的分子分型来预测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及其对治疗的反应,目前常将基因芯片技术的分子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起来,临床上可将乳腺癌划分为4类:Luminal A 型 (ER+/PR+,HER-2-) 、Ki67低表达、Luminal B 型 (ER+/PR+,HER-2+、Ki67高表达)、HER-2+ 型 (ER-/PR-/HER-2+)和三阴性/Basal-like型 /TNBC(ER-/PR-/HER-2-)。由于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复发风险和生存期不尽相同,目前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依据分子分型而个体化制定。五、危险度分级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激素受体状态、肿瘤细胞分级、脉管瘤栓、HER2状态、淋巴结状态,2007年St.Gallen专家共识首次将其分为低、中、高危复发风险人群,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临床病理学依据。低度: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备以下6条:标本中病灶大小(pT)≤2 cm;分级1级;瘤周脉管未见肿瘤侵犯;ER和(或)PR表达;HER-2基因没有过度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中度:淋巴结阴性,并以下6条至少具备1条:标本中病灶大小(pT)>2 cm;分级Ⅱ~Ⅲ级;有瘤周脉管肿瘤侵犯;ER和PR缺失;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淋巴结1-3枚阳性,并未见HER-2基因过度表达和扩增且ER和(或)PR表达;高度:淋巴结1-3枚阳性,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或ER和PR缺失;淋巴结≥4枚阳性。综上所述,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生存评估是非常复杂的综合系统性判断,需要专业医师根据上面五个不同维度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还需要结合病人具体全身情况、经济状况和治疗意愿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可见具有非常专业性和复杂性。故患者及家属有时不必咬文嚼字或按图索骥或一知半解,积极主动配合临床专业医师,完成规范性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才是根本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2021年1月22日,《自然》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综述《乳腺癌药物治疗市场》介绍了全球已经获批上市及正在研发的部分乳腺癌药物,虽然是一篇市场分析文章,不过可以了解乳腺癌治疗药物最新进展及未来趋势。笔者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一下这些新型乳腺癌治疗药物。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21-00018-6doi: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1-00018-6乳腺癌全球第一大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乳腺癌达到226万例,首次超过肺癌(221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中国人口基数大,也是乳腺癌大国,2020年新发乳腺癌约42万例,并导致近12万人死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癌症类型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癌症类型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Current treatments现有疗法1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抗her2治疗药物可分为三大类别:靶向HER2的单克隆大分子抗体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抑制HER2活性的特异性或激酶小分子抑制剂Approximately 20% of breast cancers are HER2-positive.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Herceptin, Roche) was the first HER2-targeting agent to be approved (in 1998). Since then, a plethora of HER2-targeting agents have been approved, includingpertuzumab帕妥珠单抗(Perjeta, Roche), 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 Kadcyla, Roche),lapatinib拉帕替尼(Tykerb/Tyverb, Novartis),neratinib奈拉替尼(Nerlynx, Puma), trastuzumab deruxtecan (Enhertu,DS-8201), Daiichi Sankyo/AstraZeneca),tucatinib图卡替尼(Tukysa, Seagen/Pfizer) andmargetuximab(MGAH22 Margenza, MacroGenics).中国:吡咯替尼(小分子)伊尼妥单抗(大分子)2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乳腺癌传统内分泌治疗药物: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雌激素竞争激素受体)1) ER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托瑞米芬。2) ER受体下调剂:代表药物:氟维司群。2. 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换,降低雌激素水平)芳香化酶抑制代表药物:甾体类的来曲唑、阿那曲唑和非甾体类的依西美坦。3.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又称卵巢去势药物\OFS)代表药物: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Early-stage disease is treated with hormonal therapy, typically for 5–10 years.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high-risk disease may also receive chemotherapy prior to hormonal treatment. The first-line standard of care for metastatic disease is a cyclin-dependent kinase 4 and 6 (CDK4/6) inhibitor(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哌柏西利(Ibrance, Pfizer),ribociclib 瑞博西林(Kisqali, Novartis)abemaciclib阿贝西利(Verzenio/Verzenios/Virginio, Eli Lilly)— in combination with endocrine therapy. These therapies gained regulatory approval in 2015–2017 and have received successive label expansions; they are also being assessed in late-phase trials as adjuvant treatments for early-stage disease. The pivotal monarchE trial, assessing adjuvant abemaciclib, has met its primary end point of invasive disease-free survival.In 2019, the FDA approved the PI3K inhibitor(PI3K抑制剂)alpelisib阿培利司(Piqray, Novartis) for PIK3CA-mutated (approximately 40% of patients)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sease following progression with an endocrine therapy.Everolimus/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Afinitor, Novartis) with exemestane is also a treatment option for HR-positive/HER2-negative recurrent disease.中国:西达本胺(HDAC抑制剂)3三阴性乳腺癌In 2019, the PDL1 inhibitor(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Tecentriq, Roche) was granted FDA accelerated approval for PDL1-positive (approximately 40% of patients)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sease, in combination with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Abraxane, Celgene). The approval of atezolizumab was based o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data from a phase III trial(IMpassion130); however, in August 2020, atezolizumab (plus paclitaxel) failed to meet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s a co-primary end point in another trial (IMpassion131), which treated the same population as in IMpassion130. Other phase III trials of atezolizumab are in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and HER2-positive disease.The PD1 inhibitor(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 Merck & Co.)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was approved by the FDA in November 2020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urrent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ho express PDL1. Approval was based on theKEYNOTE-355trial. A supplemental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is under FDA review for neoadjuvant pembr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adjuvant pembrolizumab for early-stage disease. The prescription drug user fee act (PDUFA) date is March 29, 2021. Pembrolizumab is also being assessed in early-stage ER-positive/HER2-negative disease.Two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PARP)inhibitors(PARP抑制剂) are approved for chemotherapy-pretreated, germline BRCA1/2-mutated, HER2-negative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revalence of BRCA1/2 mutations in triple-negative (15%) and HR-positive/HER2-negative (3–4%) breast cancer is low.Olaparib奥拉帕尼(Lynparza, AstraZeneca) was first to market, followed bytalazoparib他拉唑帕尼(Talzenna, Pfizer) (both FDA approved in 2018); Olaparib is also being assessed as an adjuvant treatment for high-risk BRCA1/2-mutated HER2-negative disease.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 Immunomedics) is a 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targeted antibody–drug-conjugate (ADCTrop-2导向抗体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药物结合物). It gained FDA accelerated approval in 2020 for third-line and later-line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disease based on a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A confirmatory phase III (ASCENT) trial is ongoing. It is also in phase III trials for pre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HR-positive/HER2-negative disease (TROPICS-02 trial), and for early-stage HER2-negative disease regardless of HR status (SASCIA trial).Emerging therapies新兴治疗AKT, protein kinase B; CXCR4,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 HER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also known as ERBB2; MOA, mechanism of action; PARP, 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SERD, selective o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 SERM, selective o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经典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两款AKT抑制剂已经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它们是罗氏的ipatasertib和阿斯利康的capivasertib。CXCR4是一种趋化因子(chemokine)受体。它在多种癌症类型的癌细胞中高度表达,在癌症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在研疗法是Polyphor公司开发的潜在“first-in-class”选择性CXCR4抑制剂balixafortide。HR阳性乳腺癌方面,目前至少有三款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处于3期临床开发阶段。由于注射剂型可能限制这类疗法的使用范围,近年来研发的新一代SERD均为口服剂型,其中包括罗氏名为RG6171(又名GDC-9545)的第三代SERD。它不但能够有选择性地降解ER,而且在降解ER之前,通过与ER结合就能够防止ER激活它的靶点基因。展望从上面乳腺癌主要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估计数图可以看出,HER2靶向治疗和CDK4/6抑制剂仍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选择。其中CDK4/6抑制剂有望扩展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早期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Enhertu (曲妥珠单抗deruxtecan,即DS-8201)可能进一步扩展其适应症,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防治,任重而道远注:本文旨在介绍乳腺癌医药研究进展学习,文中有些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或乳腺癌治疗适应症,不作为目前国内临床治疗标准方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