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切——当前国内外指南的局限性重视其诊断价值忽略其治疗价值二次电切——无法回避的伦理悖论二次电切——无法回避的技术悖论破局第1招:实施高质量初次电切——克服二次电切伦理悖论β刀切除局限性MIBC:初次电切即彻底切除肿瘤,显然二次电切已经没有意义第2招:β刀实施高质量二次电切——克服二次电切技术悖论当二次电切不可避免时,重视二次电切的治疗机会β刀实施高质量二次电切的要点利用精准手术工具;不是初次电切的简单重复;组织水平的手术;钝性分离为主,避免广泛烧灼;整块切除;整块/分块取出;规避闭孔神经反射;标本含平滑肌二次电切个人观点初次电切比二次电切重要不要制造二次电切的机会二次电切存在固有的悖论珍惜二次电切的治疗机会保卫膀胱个人观点
还担心缅北噶腰子?——异种(猪)肾移植,你怎么看?“异种器官移植”是将人类以外物种(如猪、羊、狗、猩猩、狒狒等)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继续发挥功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跨越物种免疫的存在,因此直接进行器官移植将不可避免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从而导致移植失败。近年来,随着基因进步,正在研究将基因改造后的猪的器官通过外科手术移植入人体,猪🐷将成为未来的人体器官工厂。缅北的噶腰子恐惧可能不复存在!异种肾移植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跨物种的移植会带来伦理学顾虑以及接受度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团队设计了此调查问卷,共37个问题,全程作答约需4min,感谢您认真作答!参与就是壮举!
TMT模式是当前欧美国家保膀胱的标准策略:即电切联合放疗、化疗。业已证实,对于严格筛选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其疾病无复发生存率、总生存率与膀胱根治术相当,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如何突破现有保膀胱模式,扩大适应症,帮助更多的患者保持高质量并且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确保肿瘤学疗效,则是国内外学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如果我们完全追随、重复欧美国家的模式,采取跟跑的方式,最多能够达到和欧美国家相同的保膀胱效果,但要想突破瓶颈,获取更好的保膀胱效果,就需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器械创新,整合多方面资源和平台,走有中国特色的保卫膀胱道路。1.从外科技术角度:膀胱癌保留膀胱的诸多环节中,手术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作为外科医生,要努力将手术做到极致。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电切质量,减少肿瘤残留率。我们连续多年在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上报告的膀胱肿瘤精准射频切除术(BTAR术式),利用等离子射频能量平台,充分发挥β刀的精确解剖和精准止血特性,克服了传统膀胱肿瘤电切的多种缺陷,明显提高了手术质量。通过创新外科技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卫膀胱之路。 近年来,我们在国内多个重量级会议上提出——让二次电切成为历史。我们提出“初次电切比二次电切重要”、“不要制造二次电切的机会”、“二次电切存在固有的悖论”、“珍惜二次电切的治疗机会”等理念,获得了多位资深膀胱癌专家的赞同。今后,通过中国泌尿外科工作者的协作努力,“二次电切”将首先在中国成为历史,进一步循证医学的证据,将改变当前国外膀胱癌指南对二次电切的认识。2.从手术器械研发角度:手术器械是医生双手的延伸。但遗憾的是,既往在AUA、ASCO会议上很少听到中国器械品牌的声音。国内多数企业在跟踪、引进、仿制新产品方面比较积极,但对于新产品的研发,由于需要投入并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所以兴趣不大。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主动从临床一线中寻找创新的火花,重市场、轻研发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比如我们联合国内多家知名民族品牌企业,创新性研发了经尿道手术新器械,引领创新了多种保卫膀胱新术式,并多次在AUA年会等国际会议上报告。依托创新器械,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卫膀胱的外科突破口。3.从辅助治疗角度:对于高危、极高危患者保膀胱,手术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但通过辅助治疗,消除潜在的原发病灶及转移灶,成为外科治疗手段的必要延伸。2022AUA、ASCO会议上,既往用于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化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靶向药物,在保留的膀胱综合治疗中均有应用报告。维迪西妥单抗(RC48)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不论是否联合PD-1抑制剂,都显示出超越现有药物的疗效。未来,按照现行标准不适合保留膀胱的患者,通过“用牛刀杀鸡”模式,应用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辅助治疗措施进行术前的降期、降级及术后肿瘤学疗效的巩固,有可能为患者创造条件保住膀胱,从而实现“癌口夺食”。肿瘤内科医生,需要将药物治疗的武器发挥到极致,个体化精准实施辅助治疗手段,为“保卫膀胱”保驾护航。走有中国特色的保卫膀胱道路,全面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双降,即将膀胱癌的复发率降低一倍,将膀胱全切的比例降低一倍。
为提高膀胱癌的综合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日,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成功举办“保卫膀胱——2022京津冀论坛”。军地泌尿外科领域专家学者线上参会,7000余人同步观看。中国科学院院士、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旭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牛远杰院长,中华医学会河北省泌尿外科学分会黎玮主任委员担任论坛荣誉主席。泌尿外科医学部孙圣坤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胡海龙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刘俊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详见:解放军总医院微信公众号平台“保卫膀胱——2022京津冀论坛”。大众健康报: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举办“保卫膀胱——2022京津冀论坛”
https://mp.weixin.qq.com/s/AqLp4-qEPHqlyxI4oeMHZA 【微医讯】泌尿外科医学部: 自主创新技术 造福膀胱癌患者 近日,两例复杂膀胱癌患者术后复查结果,让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孙圣坤副主任医师更加坚定了通过创新技术造福患者的决心。第一例 年近九旬的患者,膀胱内肿瘤直径达6cm,恶性度高。经北京多家医院专家诊断,均认为患者年老体弱,无法耐受膀胱全切这种创伤巨大的手术,而保膀胱手术由于肿瘤太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尽管患者每日血尿,却陷入了无医可治的局面。 孙圣坤副主任医师仔细分析了患者病情,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膀胱肿瘤精准射频手术系统(β系统),为患者顺利实施了经尿道保膀胱手术,并将肿瘤彻底切除。经过半年多的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第二例 2018年,51岁的患者膀胱内长满了肿瘤,辗转北京、上海等多家大医院,无一例外建议做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慕名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孙圣坤副主任医师认真研究了患者的病情,认为实施新辅助治疗后可以做保膀胱手术。 经过两个月的化疗,患者的膀胱癌体积明显缩小,降低了保膀胱手术的难度。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经尿道保膀胱手术,切除了20余枚大小不一的肿瘤。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患者复查未见任何复发。 据了解,解放军总医院从2012年始采用创新术式进行保膀胱手术,并在2017年美国AUA首次报告会上获得最佳壁报奖。由于该手术安全可靠,学习曲线短,目前已在国内外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医生的欢迎。 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在泌尿外科界发起了“保卫膀胱”的行动。泌尿外科医学部张旭主任、王晓雄主任医师多次召开学术会议,老专家洪宝发、肖序仁积极参与。如今,“保卫膀胱”行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最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膀胱肿瘤精准射频手术系统(β系统)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为“保卫膀胱”增添了利器。 泌尿外科医学部将继续以提高膀胱癌病人生活质量为动力,以创新技术为核心,以外科手术为主体,以新型光动力治疗和新型免疫治疗为两翼,全面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最终目标是将膀胱癌的复发率和膀胱全切的比例均降低一倍。
泌尿界微信公众号“学习联盟”发表了我的专题:将医学动画应用在教学中,将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明朗化精准医学助力保卫膀胱
目前,国内外各大膀胱癌治疗指南均推荐:中、高危膀胱癌保膀胱手术后,应该膀胱灌注卡介苗以减少复发。灌注过程:治疗用卡介苗120mg+生理盐水50ml,经尿管注入膀胱内,保持2小时后,放出或排出尿液。年老体弱者可以酌情减量、减少膀胱内保留时间。注意:排出的尿液要特殊消毒处理,参见“减少膀胱灌注过程中的不适”中相应部分。标准灌注疗程:术后2周,无血尿及尿路感染情况下才开始灌注。每周一次×6次———— 每2周一次×3次————休息2周————复查膀胱镜每月一次维持1年半~2年。根据个人副反应情况可酌情延长灌注间隔。我曾会诊过卡介苗灌注后,药液经过未愈合创面扩散到盆腔,出现严重全身毒性反应,差点致死的病例。所以医生、患者对灌注卡介苗的副作用务必充分认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膀胱灌注过程中的不适。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据报道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中检出率高达50%。目前肾囊肿的治疗指征一般认为,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直径<=4cm可随访观察,>4cm或引起腰痛、血尿、肾积水、高血压时需要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经皮穿刺引流注入硬化剂、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引流术。我们最近采用S镜经皮肾囊肿切除,联合发挥了腹腔镜和经皮肾镜的技术优势。该术式系国内外首次报告。具有以下优点: 1..美观:仅仅有一个背部体表切口;2.游离范围远小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囊肿外的其他部位不予以游离,保持解剖的原生态;3.组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和能量平台;3.避免了水外渗,减少感染等并发症;4.同穿刺注入硬化剂相比,切除囊壁彻底,最大程度减少复发。让微创更精准,让经典更完美,让患者更健康!
https://mp.weixin.qq.com/s/6aq-L3-Ybb6hmPvb_BYcCQ 究镜平台发表了我的文章:保卫膀胱:达摩克里斯之剑。保卫膀胱是我们的目标,相信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更多的患者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能保留有功能的膀胱。但需要客观说明的是,当前,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保膀胱。北京301医院泌尿外科孙.圣 坤
最近,泌尿外科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我的文章:保卫膀胱——经尿道结扎夹封闭输尿管末端。我们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优化了上尿路上皮癌(肾盂癌、输尿管癌)手术中输尿管的处理环节,最大程度减少肿瘤在膀胱内种植,在UTUC处理中实施保卫膀胱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泌尿外科孙圣坤全文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FunTPSJU0m_w55laJ8dvWw编者按让微创更精准,让经典更完美。本期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孙圣坤教授将与大家分享的是“保卫膀胱——经尿道结扎夹封闭输尿管末端”。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在上尿路上皮癌手术最早期封闭输尿管末端,避免上尿路肿瘤细胞种植膀胱,进一步提高肿瘤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