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瘘手术流程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1、每周一或三上午来院门诊,最好上午空腹,入院后作必要的检查及皮试,第二天禁食,安排手术,术前需排空大小便,一般采用腰麻下手术,术后六小时平睡并禁食,2、关于术后疼痛,腰麻术后一般六小时左右不会产生剧烈疼痛,术后病人可以自愿选择采用镇痛泵及术后长效止痛方法,镇痛泵安放时间48小时,一般不会产生剧烈疼痛。3、术前全面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患者要如实向医生告知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肝硬化等慢性疾病。4、术后当天不宜排便,以避免发生大出血和肛缘水肿等。5、术后每天宜早晨排便,便后用中药或PP粉坐浴后再换药。坐浴药水宜稍热,先热蒸汽熏浴,待冷至40℃左右,再进行洗涤坐浴,一定要使肛门浸入水中,每次10-20分钟。6、术后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饮水,多吃高纤维素食物或者蜂蜜、水果等以避免大便干燥,并可服用润肠通便药物。7、术后24小时内及7-10天痔核脱落时易发生大出血,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临厕应避免努挣,对于痔核结扎线及肛瘘挂线不能自行牵拉。8、内痔一般7-10天痔核脱落后出院,如肛瘘病人适当需延长住院时间。9、痔瘘术后如发生大出血,一般数量较多,大量血液流入直肠及结肠,不易早期发现,如出现小腹及肛门坠胀、欲排便感、肠鸣,患者面色苍白、心慌、昏厥等需及早告知处理。10、 术后出现疼痛,可服用或肌注止痛药物。出现尿潴留、排尿不畅,可先行小腹处热敷,必要时请医生处理。
1、避免过度饮食。规律而有节制的饮食方式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平衡,而无节制的过度饮食,特别是暴饮暴食,则可引起肠道功能严重紊乱,诱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所以,患者应特别重视一日三餐应当做到定时定量、这样才不会造成饥饱不定节制饮食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以防止过度饮食的危害。2、避免刺激性饮食对可疑不耐受或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食,辛辣、冰冻、生冷食物及烟酒和咖啡要禁忌,因为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造成肠道运动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加重腹胀、腹痛症状,大量饮酒还可刺激肠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而造成肠黏膜损伤,加重消化不良及腹泻。3、不吃高脂饮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任何情况下的高脂饮食都可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加重肠胀气症状,且易诱发便秘,因此,患者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要严格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4、少吃产气食物。产气食物进入肠道后,经肠道细菌的分解可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肠道扩张和肠蠕动缓慢,可致患者出现肠胀气、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碳酸饮料、豆类、薯类、苹果和葡萄等都属于产气食物。
肛裂也称肛门裂,又称痔裂。历代中医文献都有大量论述。如《外科大成》说:“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者。”显然就是指的肛裂。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占肛门直肠病的第三位。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的慢性棱形溃疡,周期性剧烈疼痛为本病特征。85%~95%肛裂发生在肛管后部,少数发生在肛管前方。其特点是肛门括约肌痉挛,便时疼痛及便血,裂口久不愈合,逐渐演变为较深的慢性溃疡,常在裂口外侧端继发哨兵痔、肛乳头瘤、皮下瘘管等并发症。肛裂的发病年龄以20~30岁为多,儿童及老年人较少,女性多于男性。 造成肛裂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伤:干硬的粪便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②感染和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肛管皮肤及粘膜肌层弹性减弱,紧张力增强,致肛管皮肤易于撕裂。 肛裂以疼痛、便秘、出血为三大主症。其肛门部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肛裂出血时有时无,粪便干硬时滴鲜血,软便时带鲜血。肛裂患者大都有便秘史,干硬粪便加重了肛管的扩张及撕裂溃疡,从而引起剧烈疼痛。肛裂与内痔出血的区别在于:前者便时便后肛门疼痛明显,后者一般出血没有疼痛;前者出血多数时量少呈便纸上有血,而后者出血明显点滴状多见。 中医学对早期的单纯性肛裂的治疗,非常注重非手术疗法,主要有内服、熏洗、枯脱、针刺等。但对于陈旧性、溃疡疮面较深或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显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的单纯性肛裂可以自行治疗,便后40℃温水坐浴10分钟,然后用马应龙痔疮膏外用,但要涂入肛内的肛裂创面上,每天一次,坚持用药半月左右,平时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软化,避免食用辛辣酒等,如果反复症状出现不好的话,建议还是要去专科检查,有可能是陈旧性肛裂或肛门其它疾病引起。对陈旧性肛裂有必要手术治疗,或者门诊封闭注射扩肛疗法
摘要 目的: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硬化注射代替部分痔区切除(限制性痔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该方法治疗混合痔1918例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率100%,痔核脱落时间平均9.5天 ,创面愈合时间均25天,全部病例无明显肛门狭窄影响排便功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疗效好,通过消痔灵硬化注射来代替部分的痔区切除,加上术前正确合理的扩肛和术后部分患者必要的内括约肌切开术来减少术后出血、疼痛、肛门水肿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关健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术式,笔者通过对1986年来20年的住院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1.临床资料本组1918例病人(1986-2005年住院患者),男910例,女1008例,年龄17-82岁,35-65岁占86.23%,病程5-60年,临床症状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其中环状混合痔328例,嵌顿98例,伴肛裂135例,乳头肥大69例,息肉15例,妊娠患者32例,诊断均符合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2.方法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式,术前不清洁灌肠,左侧卧位,消毒常规铺巾,用复合麻醉液20ml(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0.9%氯化钠10ml)作肛周3、9点局麻,缓慢扩肛至四指,用大弯血管钳夹住内痔基底部,在钳下齿线上方用7号双股丝贯穿后先在内痔上方打一结,用组织钳提夹外痔皮肤作V型切开,沿基底部分离外痔组织,纯性游离皮肤,在齿线下方创面向内收拢使创面呈梭形至齿线上方后再结扎基底部,剪除结扎线上0.5cm的痔核残端,创面置以凡士林纱条外敷纱布包扎。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齿形结扎办法,按痔核粘膜自然凹陷分段后处理,结扎点上下交错避免在同一水平上,每个结扎区域留足粘膜皮桥在0.5cm以上。对病变不严重没引起症状的痔或较小的痔区适当的进行消痔灵硬化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嵌顿性内痔及伴有肛裂者,术中在5点处作外括约肌皮下部及内括约肌下缘切开术,一般患者不作切开。术后全身静滴抗生素及止血剂3天左右,适当口服通便药物,24小时后开始排便,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对术后水肿的用皮硝50克温水坐浴,每日用自制中医外用剂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3.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除。痔核脱落时间7-14天,平均9.5天,创面愈合时间18-28天,均25天。术后大出血(出血量400ml以上)8例,术后疼痛需用麻醉性止痛剂205例,术后肛缘水肿明显302例,需再次手术切除125例,术后尿潴溜需导尿52例,全部病例无明显肛门狭窄影响排便功能。4.讨论目前,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多种改良的外剥内扎术目的均在消除痔的本身,只在防治术后的并发症上及保护肛门功能的方面有一定的改变,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研究深入,PPH术解决了部分环状混合痔的问题,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目前也不能代替外剥内扎术,因此,混合痔的外剥内扎术仍是经典的痔术式,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但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水肿、疼痛及创面愈合较慢。1、术中切除痔核范围:从理论上讲,母痔区为痔疮的好发部位。但从临床上来看,一般11点痔疮比较多,有些在7-9点,而且5、2点的也不少见,因此在手术上不一定要拘泥在所谓的母痔区。对环状混合痔应按痔核粘膜自然凹陷分段后处理,结扎的痔蒂点应上下错开,呈锯齿状,留下足够多的皮肤粘膜桥,一般在0.5-1.0cm以上,以防止肛门狭窄。也有人报告对大的痔核人为的分作二个小痔核结扎,易结扎出血少,脱落时间短,术后疼痛轻[2]。对外痔的处理应纯性分离到齿线上,注意保护齿线区,在齿线下创面向内收拢呈梭形,剥离两侧的静脉团,然后切口向外延长有利引流。近年来,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研究深入,对肛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痔疮的手术不是做得越干净越好。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症状而不是消灭痔的本身,术中要保留那些病变不严重没引起症状的痔区(肛垫),而不是对母痔区的痔组织一定要全部切除,可以用消痔灵硬化治疗代替。因此,有人提出了“限制性痔切除术”认为符合现代微创医学的观点,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保留相对正常组织[3]。2、内括约肌切开问题:目前有很多报道在混合痔手术的同时,切开部分内括约肌,认为有利于解除内括约肌的持续性痉挛缓解术后疼痛、防止肛门狭窄及减轻术后肛门水肿[4]。笔者认为对一般的混合者患者术前有效的扩肛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尤其对年老体弱的患者不适宜作内括约肌切开。对部分环状混合痔、嵌顿性混合痔及伴有肛裂的患者可同时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及部分内括约肌,部位宜选择在肛门后方5点位。术前局麻后,先用一指插入肛门作指检,然后二指扩肛,动作要轻柔向6、12点缓慢用力,扩肛至四指后持续一会,避免突然暴力扩肛,引起肛门撕裂及大面积皮下出血。3、术后出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与手术者的熟练程度有关,究其原因,术中主要是没有结紧痔核,残端剪除过多致结扎线滑脱出血,本文有4例,其次是继发性出血,在7-10天痔核脱落阶段患者排便努挣,过早出院过度活动引起,本文中2例,另二例是患者有严重的高血压及伴有肝硬化。但均是在开始早几年出现的,后来随着临床手术经验的不断丰富,没有出现过术后大出血。因此,痔术后大出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4、术后水肿:混合痔手术中破坏了患者回流的静脉及淋巴管易引起肛门水肿,尤其多见于环状混合痔及嵌顿痔。与术中痔血管团清除不彻底、外痔残留多,切口长度不够引流不畅,肛门引流条张力过高,排便因难努挣有关。因此术中正确的操作,术前扩肛及术后适当的内括约肌切开是防止术后水肿的关健,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患者术后第一天没有出现水肿,但因排便困难,便后出现水肿,保持术后第一次排便通畅也是防止术后水肿要引起注意的方面。出现水肿后笔者一般用中药皮硝50克温水坐浴,口服地奥司明片,多数经过治疗及痔核脱落后水肿消失,但本文中也有125例需要再次手术来修剪创面。5、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本术式的一大难题,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最剧烈,痛的程度与手术切除范围,肛缘水肿、排便因难、括约肌的痉挛及病人的耐受能力有关,临床上笔者对比混合痔作一、二个痔核与环状混合痔术后;环状混合痔术后内括约肌切与不切,患者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区别。术中要尽可能避免外痔创面的结扎,创面一定要剥离至齿线上再结扎,术后通过按摩肛门使结扎的痔核回纳有利减轻术后疼痛。参考文献[1] 王净净等.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1-362.[2] 李志询等.混合痔、Ⅱ、Ⅲ期内痔大痔核分块结扎术的临床观察.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2):179.[3] 杨新庆.痔的外科治疗进展.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3,7(3):169.[4] 李春雨等.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6,12(3):172.作者: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肛肠科 董晓明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肛肠科(宁波市孝闻巷64号 315010)电话: 0574-66836098 87089039邮箱:dxm723@nbip.net
目前医学认为人体直肠下段肛门处有三个像海绵状一样的呈Y型排列的垫,称为肛垫。通过血流量来调节大小,对肛门的控制有辅助作用,主要是防止直肠液体的流出。人体是站立性动物,肛门处血管因重力作用易瘀结,加上饮酒、吃辛辣刺激饮食、大便不通畅排便用力、劳累等因素,容易导致肛垫处充血肥大,纤维失去弹性脱出肛外,这就是痔疮的产生。因此,正常的是肛垫,产生病变的是痔疮,在临床上就出现痔疮的症状,主要是出血、便后痔核脱出肛外,疼痛等等。目前治疗的原则主要是消除痔疮产生的症状而不是痔的本身,所以痔疮不需要根治!对没有出现症状的痔疮不需要繁杂的治疗。一般治疗可以分三步:首次可以用药物口服及外用,包括各种痔疮膏、栓等外用,口服西药及中成药。其次如果以便血为主的痔疮,可以用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疗效很好,能明显止血消除症状。最后,痔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无效,还是要考虑手术治疗,现在的手术以保护肛垫为主,而不是见痔疮全部切光,只是切除那些没有功能,出现症状的肛垫部分,以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为主,近年来一种PPH术式,只是切除痔上的粘膜使痔疮悬吊肛门内不脱出,保护肛垫。但是否会复发需要时间来验证,所以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目前市场上广告称的不手术,不住院根治痔疮,采用一定的仪器来治疗,其实也是手术,只能作为传统手术的补充手段,有点忽悠人!!!
痔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方法较多,包括注射、枯痔、激光、冷冻治疗及手术切除等,我院肛肠科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治疗手段,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开展了超声多普勒定位痔动脉结扎术(DG-HAL)等微创手术。1995年,Morinaga报道了一种治疗痔的新方法,即痔动脉结扎术(HAL), 是目前国内外痔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它利用特别研制的一种侧视多普勒超声探头,通过多普勒超声的引导,确定出来自肛门上方的靠近肛管的粘膜下动脉。同时,通过位于多普勒超声探头上方的窗口,对这些动脉进行缝合或结扎。在成功地结扎了动脉后,痔的血流供应减少,痔核开始皱缩,出血和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痔脱出得到明显改善。在痔病变处的张力降低后,其中的结缔组织开始再生,进一步促进了痔核的收缩,最终使痔脱垂消失。该手术操作快速简便,微创、风险小,术中渗血少,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属低侵袭性手术。术后由于无开放性创面,治疗时间短,痛苦极小,术后住院2-3天。超声多普勒定位痔动脉结扎术适用于I-IV度痔病,尤其是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内痔,可单独使用亦可与传统手术结合使用。超声多普勒定位痔动脉结扎术因其微创、微痛等优势将成为目前最理想的痔病治疗方式之一,亦是具有其他基础疾病的痔病患者的安全选择。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技术优势 1、欧美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患者和医生的风险低,微创、无痛,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要10~20分钟完成手术。 2、与常规的痔切除术相比,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创伤面小,恢复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 3、在成功结扎了动脉后,痔疮的血流供应减少,痔疮开始萎缩,从而出血和疼痛症状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4、在痔疮病变处的张力降低后,其中的结缔组织开始再生,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痔疮的收缩,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当然,任何手术方式都有一定的适应症,本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以内痔出血为主的患者,对外痔明显内痔较大脱出的患者,需要常规手术处理,达不到微创的目的,还有就是这种手术的远期复发率还要进一步观察。另外需要一种二千多元的一次性手术器材,治疗费用略高于传统手术。
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混合痔(TCD BWG000 ,ICD-10 I84.901 );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编号 49.451)。(二)诊断依据。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1、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有条件者行全结肠镜普查。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1)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3)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4)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3、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25混合痔 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六)术前准备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检查; 4、凝血功能检查;5、全胸部X片6、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前2小时内一次性使用。2、术后72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术前开塞露2支纳肛进行简单肠道准备。2、麻醉方式:局麻或腰腧穴麻醉或鞍麻;3、手术方式:混合痔外切内扎术。(九)术后住院≤14天。1、术后第二天伤口换药,中药熏洗(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 2、辨证运用中药制剂(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使用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手术结扎线脱落、创面干燥、患者无发热,能正常排便。(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因任何因素导致的未能按临床路径履行流程的病例,包括患者在认知与知情同意/签名时不同意者,均作为变异情况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由于痔疮的病种繁多、病因不同、症状各异,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加上不确切的广告宣传,使广大痔疮患者在保健和治疗选择上陷于被动和迷惘,于是喜欢自行购药治疗。事实上,其他疾病也可伴发便血,如结、直肠息肉,直肠癌,溃疡性结、直肠炎等。很多患者对于痔疮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了解疾病,认识疾病,走出误区,正确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误区一:十人九痔,无需去治 痔疮是“小病”,常因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引起重视。若出血不止,就必须治疗。如果对痔疮麻痹大意或不好意思很可能会延误病情。因为,有些痔疮会呈喷射性出血,患者还没感觉,有的病人则反复出血达半年之久,最后导致面色苍白,全身乏力,严重贫血。我们遇到几例出血明显长达一月左右病人,最后出现严重贫血晕到后120急诊来院。如果痔疮脱出,不能及时复位,还可发生嵌顿、痔核坏死、感染伴剧烈疼痛等。误区二:医生检查隐私部位,不好意思 有些人认为,让医生检查隐私部位,是件很害羞的事,于是能拖则拖,拖延时间越长,治疗难度越大。而且,有些便血不一定是痔疮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直肠肿瘤出现的便血。近年直肠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增高,尤其发现大便出血,伴有大便规律、形状改变,像拉肚子一样有黏液血便,应立即就诊。误区三:痔疮易复发,手术也没用 “有些人做了痔疮手术不久后又复发了,就发出绝望的论调:痔疮不能根治。”其实痔疮是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但要提醒的是不同的痔疮应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根据近年来被专业人员普遍接受的“肛垫”学说:痔疮是病理性肥大的“肛垫”,肛垫是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与生俱来,不存在所谓“根治”的问题。只要医生成功地将痔体完全切除,术后患者自我保养得法,即可解决“后”顾之忧,就相对“根治”了。因此,术后注意生活调理是预防复发的关健。另外遇到许多患者有一、二次手术史,这种往往在门诊或私人诊所做的简单的外痔切除,而没有处理内痔,所以出现手术后症状复发。误区四:一次注射,永不复发这是一些不负责的广告词中经常出现的,说的是采用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会再复发。事实并非如此,内痔硬化注射疗法,主要是对内痔引起的出血效果较好,平均有效二年左右,但第二次三次注射和话,效果明显差了,一般半年或几个月。所谓永不复发则是骗人之说。误区五:希望有办法根治所有痔疮 不要奢求一种方法能治疗所有痔疮。不同类型的痔疮应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单纯内痔可选用药物治疗、注射结扎等;外痔可选用熏洗、敷贴、手术等。内痔出血,却相信某种膏药外敷,疗效肯定不好,对症状反复发作且保守无效的话,还是要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中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目前PPH疗法比较流行,但有一定的适合范围,开展二十年后复发率还是比效高。目前国外应用已减少,但国内打着“微创”广告,使用过度。误区六:痔疮手术可致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 这是没有根据的传言。手术治疗痔疮,不伤及括约肌,一般不会引起大便失禁。重度痔疮手术后、注射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狭窄现象,关键是手术、注射要正规操作,提前防范,一般都能避免。误区七:日常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来进行治疗在肛肠病的诊治方面,很多患者会轻信一些广告中“不住院,随治随走”的说法。其实,不是所有的肛肠病都能不住院就治愈的,患者轻信不实广告而去治疗,很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误区八:手术治疗痔疮十分痛苦,最好采用激光等仪器治疗。其实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并非什么高科技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手术治疗。而且在临床上,激光治疗同样有一定的适应症和并发症。而随着微创技术和镇痛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痔疮带来痛苦的程度已较过去大大减轻。通过留置长效止痛泵、打长效止痛针,基本上可以达到术后不痛或无痛。误区九:痔疮会癌变痔疮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是不会癌变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痔疮患者合并肛管直肠癌,在临床上常见医生和患者忽视了后者的病变,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提醒痔疮患者必要时去正规医院行指检、电子直肠结肠镜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变。误区十:肛门疾病即是痔疮肛门疾病有很多种,并不一定是痔疮,常见的即有痔、肛裂、肛瘘、肛乳头纤维瘤、肛门尖锐湿疣、肛门湿疹等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便血、疼痛、肛门潮湿、瘙痒等与痔疮的症状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其诊断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如果错将直肠癌、性病等视为痔疮,后果不堪设想。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因此成为营养学家推荐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常见食品的纤维素含量如下: 麦麸:31% 谷物:4-10%,从多到少排列为小麦粒、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 麦片:8-9%;燕麦片:5-6% 马铃薯、白薯等薯类的纤维素含量大约为3%。 豆类: 6-15%,从多到少排列为黄豆、青豆、蚕豆、芸豆、豌豆、黑豆、红小豆、绿豆 无论谷类、薯类还是豆类,一般来说,加工得越精细,纤维素含量越少。 蔬菜类:笋类的含量最高,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 菌类(干):纤维素含量最高,其中松蘑的纤维素含量接近50%,30%以上的按照从多到少的排列为:发菜、香菇、银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纤维素含量也较高,达到20% 坚果:3-14%。10%以上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10%以下的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瓜子、西瓜子、花生仁 水果:含量最多的是红果干,纤维素含量接近50%,其次有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小枣、石榴、苹果、鸭梨。 各种肉类、蛋类、奶制品、各种油、海鲜、酒精饮料、软饮料都不含纤维素;各种婴幼儿食品的纤维素含量都极低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精细食物摄入过多,导致了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出现。如今医药保健品市场上洗肠、排毒产品大行其道,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出于对精细食物的畏惧,人们开始对粗食寄予厚爱,因为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可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消化道通畅。这对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好处。此外,纤维素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的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 适量进食纤维素值得提倡,不过,专家也告诉人们,过多进食纤维素对人体也不利。纤维素不但会阻碍有害物质的吸收,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吃煮、炒的黄豆,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消化率最多有50%,而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马上升到90%,其原理在于加工后破坏了豆中的纤维成分。长期大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会使人体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摄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免疫抗病的能力。那么,吃多少高纤维素食物即粗食才真正有利人体健康呢?营养学家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量以10-30克为宜。美国膳食协会规定一天至少摄取30克纤维素,若按照这个标准,很多人达不到要求,所以多吃粗粮是必要的,水果及新鲜蔬菜也可以多吃。便秘者需摄取30克以上纤维素,但需注意的是同时需要多饮水,反之,大便会越来越干燥。 常见的六大类高纤维食物:1、红薯许多人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红薯用刷子清洗干净放入蒸锅中蒸煮,连皮一起吃,纤维质更丰富,刺激肠胃蠕动的效果。2、苹果苹果含有一种特殊的果胶成分,果胶是一种可溶性的纤维质,遇到水之后会膨胀,所以,吃苹果加上喝水,会有饱腹感,同时苹果有丰富的纤维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对排便很有帮助。3、燕麦粥燕麦除纤维丰富,还可以降低热量的摄取、延缓胃肠的排空时间,易产生饱腹感,同时可增加粪便体积,缩短大便在大肠内滞留的时间,避免肠道吸收残余毒素。即食燕麦片可加入热豆浆中冲泡;生燕麦片可加入水和自己喜欢的调味料,煮成燕麦粥。4、竹笋竹笋的高纤维、低热量这两项优点,吸引了不少营养过剩的现代人青睐。将竹笋切成小块状,用热水煮过再捞起来,过冷水。5、芹菜芹菜除了富含水分和纤维外,还含有一种能够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学物质,因此芹菜是减肥佳品。6、香菇香菇比起菇伞,菇蒂含有更高量的多样性纤维,再加上它含的多醣体与矿物质锌,有助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是很好的食物。食用,若是不好入口,可蘸些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