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会发生脑脊液播散转移。转移机制尚不明确。通过脑脊液或者血源性途径播散到软脑膜。通常可转移到大脑的其他部位及脊髓中。偶尔也会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 在髓母细胞瘤的主要几种分子亚型中:WNT活化型髓母细胞瘤很少发生播散转移。而SHH活化型髓母细胞瘤在发病时较少发生转移,但软脑膜播散往往是SHH活化/TP53突变型髓母细胞瘤的发病特征。Group3,Goup4型复发的患者几乎都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目前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下,大约75%的髓母细胞瘤可以存活到成年。与预后较差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小,肿瘤播撒或者转移、手术后的残留病灶、大细胞/渐变型组织类型以及TP53突变、MYC基因扩增。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是WHO4级的肿瘤,属于高度恶性,该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6-10岁学龄期,但是也有不少病例发生在1岁以内。对于学龄期儿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疼、恶心、呕吐,除了要考虑胃肠的原因外,如果久治不愈,也要注意考虑是否是存在颅内肿瘤,尤其是走路不稳的时候。 髓母细胞瘤主要发生在后颅窝,从专业的角度而言,髓母细胞瘤主要是起源于小脑的蚓部,一般膨胀性生长,填充于第四脑室,容易引起颅内高压和梗阻性脑积水。
腺泡软组织肉瘤具有独特的血管生成特性,多项临床试验都已经探索不同类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截至目前,帕唑帕尼与舒尼替尼已被确立为腺泡软组织肉瘤的首选靶向治疗药物。帕唑帕尼作为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特别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受体)发挥抑制作用。在针对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III期临床试验(PALETTE研究)中,接受帕唑帕尼治疗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显著延长至4.6个月,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仅为1.6个月。 对于转移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项II期研究显示,在参与的6名患者中,有1例达到部分缓解(PR),其余5例均呈现疾病稳定(SD)状态。该试验的中位PFS为5.5个月,且6个月PFS率高达50%。另一项基于BSTT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指出,接受包括帕唑帕尼在内的全身治疗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可达70个月。 舒尼替尼对转移性ASPS也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此外,对于原发性不可切除的ASPS,新辅助使用舒尼替尼使得完全手术切除成为可能。 一项评价安罗替尼在难治或转移的软组织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可评估疗效的13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病人中,12周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1个月。这也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可以获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阿帕替尼也被报道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客观有效率为78.6%。参考文献:1、 Chi,Y.,Fang,Z.,Hong,X.,Yao,Y.,Sun,P.,Wang,G.,Du,F.,Sun,Y.,Wu,Q.,Qu,G.,Wang,S.,Song,J.,Yu,J.,Lu,Y.,Zhu,X.,Niu,X.,He,Z.,Wang,J.,Yu,H.,&Cai,J.(2018).SafetyandEfficacyofAnlotinib,aMultikinaseAngiogenesisInhibitor,inPatientswithRefractoryMetastaticSoft-TissueSarcoma. Clinicalcancerresearch:anofficialjournalof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CancerResearch, 24(21),5233–5238. https://doi.org/10.1158/1078-0432.CCR-17-37662、 vanderGraaf,W.T.,Blay,J.Y.,Chawla,S.P.,Kim,D.W.,Bui-Nguyen,B.,Casali,P.G.,Schöffski,P.,Aglietta,M.,Staddon,A.P.,Beppu,Y.,LeCesne,A.,Gelderblom,H.,Judson,I.R.,Araki,N.,Ouali,M.,Marreaud,S.,Hodge,R.,Dewji,M.R.,Coens,C.,Demetri,G.D.,…PALETTEstudygroup(2012).Pazopanibformetastaticsoft-tissuesarcoma(PALETTE):a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hase3trial. Lancet(London,England), 379(9829),1879–188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2)60651-53、 Kim,M.,Kim,T.M.,Keam,B.,Kim,Y.J.,Paeng,J.C.,Moon,K.C.,Kim,D.W.,&Heo,D.S.(2019).APhaseIITrialofPazopanibinPatientswithMetastaticAlveolarSoftPartSarcoma. Theoncologist, 24(1),20–e29. https://doi.org/10.1634/theoncologist.2018-04644、 Jagodzińska-Mucha,P.,Świtaj,T.,Kozak,K.,Koseła-Paterczyk,H.,Klimczak,A.,Ługowska,I.,Rogala,P.,Wągrodzki,M.,Falkowski,S.,&Rutkowski,P.(2017).Long-termresultsoftherapywithsunitinibinmetastaticalveolarsoftpartsarcoma. Tumori, 103(3),231–235. https://doi.org/10.5301/tj.50006175、 Wang,X.,Wang,J.,Sun,B.,Sun,Y.,Liu,N.,Niu,X.,Li,C.,Li,L.,Zhang,Q.,Hao,J.,&Wang,X.(2022).Efficacyandsafetyofapatinibinadvancedrefractorysofttissuesarcomaandassociationwithhistologicsubtypes:amulticenterretrospectivestudy. Annalsoftranslationalmedicine, 10(18),961.https://doi.org/10.21037/atm-22-3250
炎性肌成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特征是在炎性浸润中出现的梭形细胞增生。过去曾被描述为“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或“炎性纤维肉瘤”,IMT主要影响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通常累及儿童和年轻成人软组织和实质器官,较少发生转移,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多数发生在肺部、腹部、盆腔或腰背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IMT被正式归类为中等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很少转移)。虽然大多数IMT具有局部侵袭性,但在多达5%的病例中可能发生远端转移。每年约在美国诊断出150-200例新的IMT病例。欧洲儿科软组织肉瘤研究组(EpSSG)非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NRSTS)2005研究在2005年至2016年期间登记了1216名患者,其中60名年龄在21岁以下的患者符合IMT标准,占总数的5%。50%-60%的IMT病例存在ALK基因重排或ALK表达。还涉及ROS1、PDGFRβ、RET和NTRK的融合基因。对于局部IMT,完全外科切除是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IMT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炎症肌纤维母细胞瘤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环氧化酶-2表达,提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效。对IMT特异性分子变化的识别已经改变了治疗范式,包括针对复发、转移或不可切除的IMT的靶向治疗。研究表明,70%的ALK阴性IMT患者在转移和/或复发时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升高,这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ALK阴性IMT患者中可能具有治疗作用。目前已有多种ALK抑制剂正在或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尚不清楚哪种ALK抑制剂在IMT中是否能提供最佳的疗效与最小的不良事件风险,但不同的ALK抑制剂有不同的不良事件谱。
肾透明细胞肉瘤多在 3 岁以下儿童中发病,是儿童肾脏肿瘤中第二大常见肿瘤,仅此于肾母细胞瘤。尽管肾透明细胞肉瘤发病率较肾母细胞瘤低,但起病隐匿,鉴别诊断困难,患者在诊断初期可发生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临床典型表现与肾母细胞瘤类似,以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及血尿多见,呕吐、摄食量骤减、发热、便秘及高血压等症状少见。本病恶性程度较高,转移风险大,肾透明细胞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骨,肺和肝脏。其他转移部位为软组织,脑,皮肤,结肠和对侧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相比,其复发率、病死率更高。同时在临床表现上接近于发病年龄相似的肾母细胞瘤,误诊几率很大,故而在临床准确诊断。肾透明细胞肉瘤需检测YWHAE-FAM22融合转录和BCOR-ITDs。检测肿瘤标本BCOR-ITDs基因,可以帮助鉴别其他肾脏肿瘤,有助于确诊肾透明细胞肉瘤。目前,肾透明细胞肉瘤治疗方案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SIOP 治疗方案是:术前I-III期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IV期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放线菌素,术后采用阿霉素、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卡铂和依托泊苷,I期不需要放疗,Ⅱ、Ⅲ期放疗(侧腹照射野:10.8Gy/6次,5次/周)。未完全切除的转移瘤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而增加剂量。复发性 CCSK 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未确定。必要时可以考虑大剂量化疗联合干细胞移植。
脊索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及破坏性的罕见骨肿瘤,根据 WHO(2020)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及 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脊索肿瘤分为经典型脊索瘤、软骨型脊索瘤、低分化脊索瘤(poorlydifferentiatedchordoma,PDC)和去分化脊索瘤(de-differentiatedchordoma,DC)。其中的低分化脊索瘤也可以称为差分化脊索瘤,好发于儿童,发病部位通常位于颅底斜坡及颈椎,少部分在骶尾骨区域,临床预后差。 低分化脊索瘤细胞核表达brachyury,且常伴有SMRCB1/INI1表达缺失,这是其重要的分子特征。脊索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甚至杜绝肿瘤复发和转移。由于脊索瘤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及其生长部位周围复杂的神经血管结构,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复发的风险高。且脊索瘤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反应差,尤其是去分化型脊索瘤和差分化型脊索瘤。目前,放化疗并不是脊索瘤常规的治疗手段。作为脊索瘤治疗中最常被报道的转录因子,靶向TBXT的抑制剂筛选在脊索瘤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得以实现。CDK7/12/13 抑制剂可通过阻断 TBXT 蛋白brachyury抑制脊索瘤生长。靶向治疗仅作为晚期脊索瘤的辅助治疗选择。伊马替尼是治疗脊索瘤最常用的靶向药物。mTOR 通路抑制剂西罗莫司、依维莫司也可与伊马替尼联合,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CDK4/6 抑制剂帕博西林可以抑制脊索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另外,对于SMRCB1/INI1缺失的肿瘤,还可以尝试免疫治疗的方法。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好发于青少年。患者女性居多,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下肢,其次为躯干和上肢。 在儿童中,该肿瘤发生于舌部和眼眶,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胃、肝或乳腺等。 由于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患者发现时往往已经有肿瘤的转移,其中42%~65%的患者合并肺转移。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存在特异性的非平衡性染色体易位t(X;17)(p11;q25),产生ASPL-TFE3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介导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肿瘤发生。为什么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呢?因为从组织病理学上,可以看到松散排列的细胞聚集形成类似于蜂巢的巢状结构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特征。 这些细胞巢由通过含有血管的结缔组织精细分隔开来,血管内衬扁平内皮细胞,形成假腺泡模式,这是 “腺泡”名称的来源。长期以来,局限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因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生长缓慢,且已有研究表明原发性肿瘤切除后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另外,因为其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尚无证据表明化疗、放疗可改善预后。 近年来,发现其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的反应。另外,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对该类肿瘤更有前景。特别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SMARCB1基因属于抑癌基因,它是SWI/SNF(switchinmatingtype/sucrosenonfermentation)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核心成分。SMARCB1突变导致INI1蛋白表达缺失,最早在恶性横纹肌样瘤(MRT)、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中发现,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 MRT-AT/RT 谱以外的 SMARCB1/INI1 缺陷肿瘤被报道,将其定义为INI1 缺失性肿瘤。1、AT/RTAT/RT属于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于婴幼儿,是 3 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 CNS 恶性肿瘤,占儿童CNS 肿瘤的 1% ~ 2%。也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免疫表型:INI-1 核表达完全缺失,表达 CKpan、vimentin、EMA、Syn 及 GFAP。超 过 95% 的 AT/RT 中 存 在 染 色 体22q11.2 上 SMARCB1 双等位基因失活。2、上皮样肉瘤(ES)E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类似肉芽肿性疾病、癌和滑膜肉瘤。多见于成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无痛、生长缓慢的软组织肿物,具有局部侵袭性。手术切除是 ES 首选治疗方案,可局部复发,约 50% 以上 ES 患者可发生转移,常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和肺。3、SMARCB1/INI1 缺失性鼻腔鼻窦癌 (SDSC) SDSC属于鼻腔鼻窦未分化癌亚型,是一种高度侵袭性且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 19 ~ 89 岁,以男性稍多见,临床表现包括鼻塞、鼻出血、头痛、复视等。4、恶性上皮样恶性神经鞘膜瘤(MPNST)MPNST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约70%的上皮样MPNST中存在SMARCB1/INI1表达缺失,二代测序通过针对SMARCB1基因的纯合缺失、无义、移码或剪接位点突变,确定了MPNST中反复出现的SMARCB1基因组失活。5、低分化脊索瘤低分化脊索瘤(PDC)是一种脊索瘤亚型,起源于脊索组织,发病率为2%-8%,通常发生于斜坡、颈椎及颅底,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以表达TBXT基因编码的胚胎转录因子brachyury并缺失SWI/SNF染色质重塑因子亚基SMARCB1/INI1为特征。研究发现,SMARCB1/INI1重新表达可快速抑制PDC细胞生长。SMARCB1/INI1在PDC中的重新表达改变了SWI/SNF复合物的功能,从而恢复了细胞分化相关的功能。
针对复发/难治性AT/RT患者的国内外研究非常少,尽管这类患者已经被纳入到其他早期临床试验中。以下总结一些已经完成的复发/难治性AT/RT患者的试验:AuroraA激酶抑制剂AlisertibCOG进行了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实体肿瘤和白血病的II期研究,其中包括2名AT/RT患者。尽管药物耐受性良好,但未见治疗反应。所有受试者的客观反应率不足5%。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也进行了一项单药Alisertib的II期试验,专门针对复发或进展的AT/RT。30名患者(包括所有三种分子亚型)中,只有8名患者在12周内无进展,因此未达到疗效终点。然而,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31%±8.2%,1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15.8%±6.5%。三分之一的患者病情稳定超过6个月,2名患者持续治疗超过一年。表观遗传治疗SMARCB1或SMARCA4的缺失导致AT/RT中异常的表观遗传状态,推动肿瘤快速生长和存活。因此,靶向这些肿瘤的异常表观遗传状态具有高度吸引力。EZH2抑制剂Tazemetostat在I期儿科试验中表现出1例完全缓解和5例部分缓解,AT/RT患者的中位持续时间为6.5个月。在COG-NCIPediatricMATCH试验中,Tazemetostat未表现出客观反应,但2/8名患者在6个月和13个月时病情稳定。mTOR抑制剂多项研究表明AT/RT对mTOR抑制剂具有脆弱性,特别是TORC1/2激酶抑制剂Sapanisertib(又名TAK228,MLN0128和INK128)。单药TAK228在携带BT12或CHLA06异种移植的小鼠中延长了生存期,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与顺铂联合使用时,中位生存期几乎翻倍。TAK228与Obatoclax联合使用,增加了携带BT37和CHLA06异种移植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RTK抑制剂利用ATAC-seq的方法发现,AT/RT2A组(对应于MYC亚型)在PDGFRB基因启动子附近有开放的染色质区域。这些肿瘤表现出PDGFRB的高表达,对多激酶抑制剂Nilotinib和Dasatinib敏感。携带BT12异种移植的小鼠用Dasatinib治疗后,生存期显著延长。MEK抑制剂AT/RT原发性肿瘤表达较高的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和MAP激酶。作为单药治疗,MEK抑制剂Selumetinib和Binimetinib抑制了AT/RT细胞的生长并诱导了细胞凋亡。Binimetinib抑制了AT/RT侧翼异种移植的生长,但对正位异种移植无效。MEK抑制剂Trametinib或MELK抑制剂OTSSP167单独使用未显著延长携带AT/RT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的生存期,但联合治疗将中位生存期从22天延长至32天。代谢靶向治疗AT/RT的快速增殖驱动其依赖于特定的代谢途径,以满足更高的能量需求并抵御代谢副产物的毒性。综合代谢分析显示,表达高水平MYC蛋白的AT/RT细胞依赖于谷氨酰胺信号,并对谷氨酰胺代谢抑制剂如6-二氮-5-氧-L-去氨酸(DON)敏感。单药DON在携带BT12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中几乎将生存期翻倍。DON与卡铂联合使用,协同作用于携带BT12和CHLA06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尽管DON目前尚未用于临床,但DON前药正在成人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蛋白酶体抑制剂横纹肌样肿瘤的高生长率表明这些细胞可能表现出增加的细胞应激。小鼠衍生的恶性横纹肌样肿瘤表达增加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和内质网(ER)应激。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或Ixazomib治疗这些肿瘤,导致肿瘤退缩并延长小鼠生存期。AT/RT的分析显示,蛋白酶体基因的表达增加。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治疗AT/RT体外肿瘤细胞并延长了携带AT/RT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的生存期。蛋白酶体抑制剂Marizomib显示了对BT16和MAF-737AAT/RT正位异种移植的活性。目前,Marizomib的临床开发暂停,但口服可用且穿透脑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Ixazomib也表现出对恶性横纹肌样肿瘤的体外和体内活性,并杀死了AT/RT细胞。Ixazomib目前正在与蒽环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儿科临床试验中(NCT03817320)。Ixazomib在AT/RT初级细胞系的无偏药物筛选中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抑制生长作用。Ixazomib和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积极临床前结果表明,这类药物可能对AT/RT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探索。CDK4/6抑制剂Cyclin-dependentkinase4/6(CDK4/6)抑制剂如Ribociclib、Palbociclib和Abemaciclib可干扰具有完整RB信号传导的侵袭性肿瘤的增殖。CDK4/6抑制剂在体外和正位异种移植中可阻止胚胎肿瘤的生长。Palbociclib单药将携带BT12异种移植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60%。将Palbociclib与放射疗法结合使用,使携带BT16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比对照组延长了一倍以上。Mark等人利用CRISPR基因组筛选,发现CDK4/6在AT/RT中的依赖性,并展示了单药Abemaciclib显著延长了携带BT16AT/RT正位异种移植的小鼠的生存期。尽管在I期研究中单药Ribociclib未在AT/RT患者中显示反应,但这些临床前研究支持CDK4/6抑制剂与化疗和放疗联合使用的研究。PARP抑制剂由于SMARCB1或SMARCA4缺失的细胞无法有效修复DNA双链断裂,PARP抑制剂(如Olaparib或Talazoparib)显示了抗肿瘤潜力。体外研究表明,Olaparib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能更有效杀死AT/RT细胞。尽管单药Talazoparib未能延长携带BT37异种移植的小鼠的生存期,但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显著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期。这些数据支持进一步研究PARP抑制剂在AT/RT治疗中的作用。内源性肽靶向治疗利用内源性肽来靶向和破坏AT/RT细胞是一种新兴治疗策略。一项研究显示,靶向AT/RT细胞表面的DipeptidylpeptidaseIV(DPPIV)通过一种特定的内源性肽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这种治疗策略仍在早期研究阶段,但其结果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小分子抑制剂联合治疗使用多种小分子抑制剂联合治疗是一种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例如,使用EZH2抑制剂与CDK4/6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在体外更有效地抑制AT/RT细胞生长。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可能通过靶向不同的致癌通路,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肿瘤耐药性。新兴疗法和未来研究方向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策略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潜力,复发和难治性AT/RT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1. 免疫疗法:探索CAR-T细胞疗法、PD-1/PD-L1抑制剂和其他免疫疗法在AT/RT治疗中的应用。2. 个性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分子特征和基因组学数据,开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3. 新药开发:继续开发和测试新型靶向药物和小分子抑制剂,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 多靶点联合治疗:进一步研究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肿瘤耐药性。总结:目前,复发和难治性AT/RT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但多种治疗策略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联合治疗策略,未来有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AlvaE,RubensJ,ChiS,RosenbergT,ReddyA,RaabeEH,MargolA.Recentprogressandnovelapproachestotreatingatypicalteratoidrhabdoidtumor.Neoplasia.2023Mar;37:100880.doi:10.1016/j.neo.2023.100880.Epub2023Feb9.PMID:36773516;PMCID:PMC9929860.
目前,国内外对于 AT/RT 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在2016年欧洲开展的一项深入研究中,针对AR/RT患儿的治疗策略展现出了显著进展。除了传统的放射治疗外,该方案还融入了大剂量化学疗法,辅以多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这一综合疗法成功地将患儿的六年总体生存率(OS)提升至约46%,实现了相较于十年前数据近乎翻倍的显著改善。广大学术界普遍认为,通过综合运用包括外科手术、精准化疗以及放射治疗在内的多元化治疗手段,能够有效优化此类患儿的病情预后。化疗是AT/RT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关于AT/RT的较大规模前瞻性实验相继完成。CCG-9921 方案CCG-9921方案中,涉及28名AT/RT患儿,他们被分配接受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一组采用长春新碱、顺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进行5轮化疗,另一组则使用长春新碱、卡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同样进行5个周期的化疗。紧接着,所有患儿均接受了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卡铂组成的8周期维持化疗。在此过程中,有11名患儿接受了放射治疗。该方案实施后,患儿的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了14%,而总生存率则为29%。HeadStartIII方案在HeadStartIII计划中,针对19名AT/RT患儿实施了一项化疗方案,该方案包含五个周期的治疗:第1、3、5周期采用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的组合;而第2、4周期则替换为替莫唑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完成这五个周期后,患儿需进一步接受一个周期的大剂量化疗(HDC)及自体干细胞治疗(ASCT)。然而,由于化疗诱导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和疾病本身的进展,这19名患儿中仅有4名能够完成全部五个周期的化疗,另有3名患儿成功进行了HDC和ASCT。研究结果显示,此治疗方案下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21%,而总生存率(OS)则为26%。ACNS0333 方案在 ACNS0333 方案中,65 例 AT/RT 患儿进行包括高剂量甲氨蝶呤的两个周期强化多药化疗和 3个串联周期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治疗。在此方案中,研究表明 4 年EFS和OS分别为37%和43%。SJYC07方案SJYC07方案中,将 52 例患儿根据是否存在转移分为中等风险和高风险。34例中等风险患儿接受4个周期多药诱导化疗,随后接受24周期局部放疗和维持化疗。18例高风险患儿则接受添加长春新碱的4个周期诱导化疗,随后接受 2个周期环磷酰胺和托泊替康巩固治疗,并口服维持。对于诱导结束时年龄≥3岁患儿,进行全脑全脊髓照射(CSI)。研究表明中等风险患儿的5年无进展生 存率和 OS分别为31%和44%。但高风险患儿5年PFS和OS均为0。SJMB03方案在SJMB03方案中,22例患儿均接受CSI。CSI之后是4个周期多药化疗和外周血干细胞支持治疗。研究表明无远处转移(M0)和肿瘤残留<1.5cm2的平均风险患儿 5 年 PFS 和 OS 分别为 73% 和 82%;有远处转移(M+)或肿瘤残留≥1.5cm2的高风险患儿 5 年 PFS 和 OS 均为18%。尽管上述试验已表明对于AT/RT患者,其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这些试验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于新确诊的AT/RT患者,尚未建立统一的治疗标准。国外学者建议,接受ACNS0333和DFCI方案治疗的患者具有相似的特征和治疗效果。对于年龄<3岁的儿童,国外建议根据ACNS0333或DFCI方案进行治疗。对于年龄≥3岁且无残留或转移性疾病的患者,考虑SJMB03方案。关于治疗方案的决定,必须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治疗机构的资源以及家庭因素等。参考文献:1、SaundersJ,IngleyK,WangXQ,etal.LossofBRG1(SMARCA4)ImmunoexpressioninaPediatricNon-CentralNervousSystemTumorCohort. PediatrDevPathol.2020;23(2):132-138.doi:10.1177/10935266198691542、HaberlerC,LaggnerU,SlavcI,etal.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ofINI1proteininmalignantpediatricCNStumors:LackofINI1inatypicalteratoid/rhabdoidtumorsandinafractionofprimitiveneuroectodermaltumorswithoutrhabdoidphenotype. AmJSurgPathol.2006;30(11):1462-1468.doi:10.1097/01.pas.0000213329.71745.ef3、BartelheimK,NemesK,SeeringerA,etal.Improved6-yearoverallsurvivalinAT/RT-resultsoftheregistrystudyRhabdoid2007. CancerMed.2016;5(8):1765-1775.doi:10.1002/cam4.7414、UpadhyayaSA,RobinsonGW,Onar-ThomasA,etal.RelevanceofMolecularGroupsinChildrenwithNewlyDiagnosedAtypicalTeratoidRhabdoidTumor:ResultsfromProspectiveSt.JudeMulti-institutionalTrials. ClinCancerRes.2021;27(10):2879-2889.doi:10.1158/1078-0432.CCR-20-47315、GeyerJR,SpostoR,JenningsM,etal.Multiagentchemotherapyanddeferredradiotherapyininfantswithmalignantbraintumors:areportfromtheChildren'sCancerGroup. JClinOncol.2005;23(30):7621-7631.doi:10.1200/JCO.2005.09.0956、AlvaE,RubensJ,ChiS,etal.Recentprogressandnovelapproachestotreatingatypicalteratoidrhabdoidtumor. Neoplasia.2023;37:100880.doi:10.1016/j.neo.2023.1008807、BartelheimK,NemesK,SeeringerA,etal.Improved6-yearoverallsurvivalinAT/RT-resultsoftheregistrystudyRhabdoid2007. CancerMed.2016;5(8):1765-1775.doi:10.1002/cam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