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钤法有一个好听的别名,叫做:黄帝玉甲金钥机要传病法。(见刘完素著巜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是汉代张仲景创作的中医书。汉张仲景撰。中医书,一卷。钤:原指锁,引申为关键。法,法则。名《伤寒钤法》,即治疗伤寒病关键法则。其中记载了一种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推求六经病证、所对应伤寒论条文,相应经方和转归预后的医算术数。简单地说,伤寒钤法是伤寒论条文使用密码,是五运六气学说验天应人的具体应用法则,是一种辅助诊疗的算病方术。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军阀、豪强逐鹿中原干戈四起,黄巾起义的烽火更是呈燎原之势。由于战乱频仍,百姓相继逃亡,流离失所,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伤寒钤法诞生于此等光景,可想而知它的命运: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伤寒钤法在中医历史上,或隐或现,传承不息。。。。。。中医历史上曾有一些精于伤寒钤法的名医出兴于世。刘温舒,宋代医家。尝官至朝散大夫,于《内经素问》之运气学说,最有研究,以为此乃治病之要义,但书中词义深奥古朴,难于理解,遂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一名《素问论奥》),另有《素问遗篇》,均有刊本行世。明熊宗立曾经作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中采录了上书的图论部分。马宗素。元代医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清研医术,其学宗刘完素,或谓即刘完素之弟子。谓热病即伤寒之类也,喜用凉药。曾采集刘完素之说,撰成《伤寒医鉴》,又作《刘河间伤寒医鉴》,并参以朱肱《南阳活人书》之说,又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行世。此外,与程德斋一起整理医圣张仲景遗著《伤寒钤法》。此书用五运六气理论对《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程德斋,元代医家。泰定(1324-1328年)年间整理《伤寒论》治法,撰成《伤寒钤法》(或云与马宗素同撰)。成无己金之聊摄人。家世儒医,《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其著作《注解《伤寒论》》卷首有《图解运气钤》之图表,此图表即是伤寒钤法汗瘥棺墓诀。高昶明朝名医,(约1481~1556)字景辉,益都人。(今属山东临淄区金岭镇)明代著名医学家。精脉诊,无数垂危者被治活,一时人称“卢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尤专伤寒钤法(按日时受病施治),病人求治者众,对穷苦诊治给药,不计报酬。着有《钤法书》一卷,已佚。李浩(13世纪) 金代医家。祖籍山东曲阜,五世祖官居藤县。世代以儒医学著名。精通医术,敬慕仓公为人,13世纪70年代,常往来于东平(今山东泰安),为人治病有显效。着有《素问钩玄》、《仲景或问》、《伤寒钤法》等。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人。自幼生长于医门之家,父铠,为太医院医士。薛已自幼继承医业,先习疡医,后又以内科著名。正德嘉靖间(1506~1566年),担任御医,官擢太医院判,嘉靖时迁太医院使,中年辞归,从事医书校着与临床。薛己著作甚丰,其著作收录有马宗素的《伤寒钤法》。薛己在《薛氏医案》中也有运用钤法诊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案例。熊宗立(1409--1482年),字道宗,号道轩,别号勿听子。明代著名医家。福建建阳崇化里熊屯人。其先祖熊秘在乡建鳌峰书院,为子孙肄业之所,故熊宗立自称“鳌峰后人”。熊宗立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熊鉴(彦明)精医。熊宗立自幼多病,喜读医书,从熊鉴学医,长大又随刘郯学习校书、刻书、阴阳、医卜之术,深得奥旨。熊宗立得家传师承,学术底蕴颇为厚实。壮年后,结合自己的祖传医术,从事医疗和医书的撰著、校注、刻印工作,从而成为一位整理出版医学书籍的刻书家和医学家。兼通阴阳医卜之术。注解《难经》、《脉诀》,撰《药性赋补遗》,集《妇人良方》。曾著《新增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书。以图表格式记录了十二种属相之人,六十甲子日发病,其五运六气格局病机以及钤法归号。篇末还附录了重要的钤法口诀:伤寒钤法归号歌。清•曹乐斋(1800-1880)及其弟子胡干元应用伤寒钤法也是名贯一方。其著作《运气掌诀录》以掌诀形式记录了《伤寒钤法》的应用。其书太阴病篇记录了太阴病母乙证为大柴胡汤证等伤寒钤法所未载之钤法重要口诀。《伤寒钤法》多记录在中医古籍中。目前的版本有:1、《薛氏医案》: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琯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收录有马宗素的《伤寒钤法》。2、《普济方》:《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竟达61739首。共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406年。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人民卫生出版社在1959年以《四库全书》中所载《普济方》为主,并参考以前的一些残卷残本,一一进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普济方》共分10册。第一册为方脉运气脏腑,第二册为身形,第三册到第六册为诸疾,第七册为谙疮肿,第八册为妇人,第九册为婴孩,第十册为针灸。这样使原书426卷亢繁的卷宗变得简明有章。其中第三册4--1诸疾卷123-125是伤寒钤法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收录的伤寒钤法条文,以诗歌的形式编排了宋本《伤寒论》的所有条文和方药,标有序号,供推算检方所用。是研究《伤寒钤法》的重要资料。3、《素问图括定局立成》一卷。 明•熊宗立撰。宗立字道轩,建阳人,刘剡之门人也。(剡永乐中人,著有《四书通义》。)好讲阴阳医卜之术,是书以《素问》五运六气之说编为歌辞。又有天符岁会之说,以人生年之甲子,观其得病之日气运盛衰,决其生死。医家未有用其法者。盖本五运六气,以生克制化推其王相休囚……4、《运气掌诀录》一卷。清•曹乐斋撰。成书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首录《素问》“六节藏象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至真要大论”以示运气之源,详考逐年司天在泉、大过不及、主运客运、天时民病,再将伤寒六经脉证治疗结合运气学说,阐述六经病证传变、吉凶与用药规律。本书以运气学说阐述《伤寒论》,是独辟踢径探析《伤寒论》之作,对研究《伤寒论》及临床诊治,足以启迪和借鉴。现存光绪二十年(1894)成都邓氏崇文斋刻《仲景全书五种》本,1916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5、《(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行世。刘完素先生着。马宗素刊行。6《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明熊宗立编辑发行。采用了宋太医学司业刘温舒的图论部分及程德斋的伤寒钤法集成一册。由郑金生主编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全403册)精装,其中第十六册载有《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十卷全。7鄢良先生在其著作巜人身小天地》一书中,对伤寒钤法进行了务实考证。总体观点认为伤寒钤法属于运气学说的流变!中医历史上对伤寒钤法的批判也不少。据〔李氏(中梓)运气考〕记载:黄仲理伤寒类证辨惑曰。夫运气应时交反脉者。谓取其加临时日。以诊平人。验其病不生死于将来。非伤寒已病脉之比也。盖伤寒有是证。则有是脉。如伤寒脉紧。伤风脉缓。是也。有是证。而不见是脉者。故云反之一字也。万全痘疹心法曰。运气之论。岐黄之秘旨。专论其年。非谓起病日也。伤寒钤法。以日起病。归号求方。不惟失轩岐之意。而且乱长沙之法矣。况主客之气。胜复之变。一岁之中。难以逆料。岂可以是料病吉凶也。信如其言。太乙天符日起病者凶。则太乙天符年有病者。皆不可治也。周礼医圣阶梯曰。运气治伤寒。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时。合得病之日时。推算五运六气。与伤寒六经证候。无不吻合。谓某日当得某经。某经当用某药。而以张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方施治。如太阳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之类。此无稽之术。杀人之方也。世之业医者。欺人罔天。动以五运六气为言。殊不知寒毒之气。入人腠理。相搏于营卫之间。怯者则着而成病矣。壮者气行。实时未病。或过一二日。或过三四日而始觉。则得病之日。无真正之日矣。以此不真正之日。而谓某日当得某经。某经当用某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祸不旋踵。况运气推算。假饶得真正之日。万无是理耶。予故曰。运气不可适从也。缪希雍本草经疏曰。原夫五运六气之说。其起于汉魏之后乎。何者。张仲景汉末人也。其书不载也。华元化三国人也。其书亦不载也。前之则越人无其文。后之叔和鲜其说。予是以知其为后世所撰。无益于治疗。而有误乎来学。学人宜深辨之。予见今之医师。学无原本。不明所自。侈口而谈。莫不动云五运六气。将以施之治病。譬之指算法之精微。谓事物之实有。岂不误哉。殊不知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至则算。无是气至则不算。既无其气。焉得有其药乎。一言可竟已。其云必先岁气者。譬夫此年忽多淫雨。民病多湿。药宜类用二术。苦温以燥之。佐以风药。加防风羌活升麻葛根之属。风能胜湿故也。此必先岁气之谓也。其云毋伐天和者。即春夏禁用麻黄桂枝。秋冬禁用石膏知母芩连芍药之谓。即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之义耳。乃所以遵养天和之道也。昔人谓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者。正指后人愚蒙。不明五运六气之所以。而误于方丹所载。根据而用之。动辄成过。则虽检遍方书。亦何益哉。予少检素问。中载有是说。既长游于四方,见天下医师。与学士大夫。在在谈说其义。于时心窃疑之。又见性理所载元儒草庐吴氏。于天之气运之中。亦备载之。予益信其为天运气数之法。而非医家治病之书也。后从敝邑。见赵少宰家藏宋板仲景伤寒论。皆北宋善板。始终详检。并未尝载有是说。六经治法之中。亦并无一字及之。予乃谛信予见之不谬。而断非治伤寒外感之说。何梦瑶医碥曰。运气之说。拘牵不通。固为有识者所不信。然其大指在详举六气。有许多变幻。寒中有热。热中有寒。邪正交错。蕃变纷纷。莫可纪极。一以明人之病源。一以例人之病情耳。明人之病源者。言人感六气而生病。欲人细推所感之气。其中有无夹杂他气。当兼治也。例人之病情者。天地之气。变幻无定。则人身之气。亦变幻无定。而病情不可以一律拘也。如冬月固属寒气司令。然亦有客热加临。故冬亦有温时。所谓非时之暖也。人于冬月。病外感。则未知为感寒而病欤,抑感非时之温而病欤。是其源所当察也。寒气在上。则阳伏地中。故土上凛烈。而井泉温暖。以验人身。则外感于寒。则内郁为热也。是其情之有可例也。此言运气者之大指。取其大者。略其烦碎。弃其纰缪。而实物理验于人身。是在善读书者耳。又曰。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曰。司天运气之说。黄帝不过言天人相应之理如此。其应验先候于脉。凡遇少阴司天。则两手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则左寸不应。若在泉则尺脉不应。亦如之。若脉不当其位。则病相反者死。此诊脉之一法也。至于病。则必观是年岁气胜与不胜。如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心痛胁满等证。倘是年风淫虽胜。而民另生他病。则不得亦指为风淫之病也。若是年风淫不胜。则又不当从风治矣。又云。相火之下。水气乘之。水位之下。火气承之。五气之胜皆然。此乃亢则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果胜。亦有相克者乘之。更与司天之气相反矣。又云。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则岁半以前属司天。岁半以后。又属在泉。其中又有胜不胜之殊。其病更无定矣。又云。厥阴司天。左少阴右太阳。谓之左间右间。六气皆有左右间。每间主六十日。是一岁之中。复有六气。循环作主矣。其外又有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岁会。三合之不齐。太过不及之异气。欲辨明分晰。终年不能尽其蕴。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营运旋转如此耳。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内经治岁气胜复。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总之见病治病。如风淫于内。则治以辛凉。六气皆有。简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何等划一。凡运气之道。言其深者。圣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实用。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晓。但不若今之医者所云。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圆机活法相背耳。张倬伤害兼证析义曰。谚云。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所以稍涉医理者。动以司运为务。曷知天元纪等篇。本非素问原文。王氏取阴阳大论。补入经中。后世以为古圣格言。孰敢非之。其实无关于医道也。况论中明言。时有常位。而气无必然。犹谆谆详论者。不过穷究其理而已。纵使胜复有常。而政分南北四方有高下之殊。四序有非时之化百步之内。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异。岂可以一定之法。而测非常之变耶。何瑭医学管见日。运气之说。起于素问。本为四时之变而设。盖以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夏秋之交为士。以此察天地之气候。辨人物之病证。以为治疗之主耳。素问六节脏象论。谓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又谓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且以一期三百六十日。分为六气。每气主六十日。则其意可见矣。纪以天干。则曰五运。纪以地支。则曰六气。其实一也。传久致讹。至天元纪大论等篇。则遂以年岁之干支。分管六气。盖以失先圣之指矣。盖年岁之干支。天下皆同。且通四时不变也。天气之温暑寒凉。民病之虚实衰旺。东西南北之殊方。春夏秋冬之异候。岂有皆同之理。此其妄诞。盖不待深论而可知也。近世伤寒钤法。则以得病日之支干为主。其源亦出于此。决不可用。盖金木水火土之气。各主一时。当时则为主气。为司天。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客气。其气与时正相反者。则为在泉。谓其气伏于黄泉之下而不见。治疗之法。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盖所谓必先岁气。勿伐天和者也。春时木气司天。则四方皆温。夏时火气司天。则四方皆热。夏秋之交。土气司天。则四方皆湿。秋则皆凉。冬则皆寒。民病往往因之。此则理之易见者也。其有气与时相反者。则所谓客气者也。故治疗之法。亦有假者反之之理。观此则运气之说。思过半矣。随着五运六气学说的兴起,日干支五运六气学说也渐渐的进入大家的视野。现代研究伤寒钤法的大家有:1、新浪名博:假如明天来临,姓氏不详,yongbin是其天机论坛网名。虽然假如明天来临先生不从事医学临床工作,但是自2016年04月30日---2016年06月13日期间,陆续在其新浪博客发表《伤寒钤法正名》系列文章28篇,并在中医许多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上做了很多有益工作。且无私的面向广大中医爱好者分享自己的成果。在此,谨向假如明天来临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2、新浪名博:如意明月,路辉先生,博士毕业。出版有《无极之境》等书籍,创甲子书院。先生药学专业博士。2013年10月14日在其新浪博客发表文章:研究仲景《伤寒论》的一种思路伤寒钤法解密两篇。3、新浪名博:先贤追寻者先生。利用过去名医医案对照《伤寒钤法》进行了考证工作。对《伤寒钤法》的临床准确率做了对比。率先提出了:“应该为伤寒钤法正名”的呼唤。4、广东中医院博士吴新明有文章:《优化改造《伤寒钤法》建立健全针法体系》。并在某学术会议上分享。具体内容不详。5、新浪名博:象数中医,也非常关注伤寒钤法,其博文也有数篇关于《伤寒钤法》,可惜目前此博已关。6、天机论坛上有网名为:“青山挨星”的朋友,正在尝试着做《伤寒钤法》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并有一篇文章:《伤寒钤法起例方法之考证》发表在天机论坛。7、泰安王相钧,经多年研究伤寒钤法,参照伤寒钤法各版本之间的异同,在伤寒钤法原有构架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了临床实践。于2018年5月出版发行天行医教一书,系伤寒钤法专著,并录有伤寒钤法六病医案。否定不结合四诊,而单独应用医算而进行处方。认为伤寒钤法是辅助中医师诊疗的一种医算方术。是1800年来对伤寒论的唯一正解。伤寒论是依据日干支五运六气学说而展开的辩证论治的方书。8、目前还有一位伤寒钤法实践者,是用病人出生的日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来推演疾病。伤寒钤法各版本之间关于起例方法和汗瘥法及伤寒钤法条文,都不尽相同。《伤寒钤法》起例方法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说明一下:1、经钤法推演出六气辨病结果后,再取证时,各版本方法不一致。薛氏医案载《伤寒钤法》中的运算方法是:以病人生年天干加于司人上,顺数至司天所得干,为六气辨病归证之号,这种方法的钤法要素为1病人出生年干支(六十甲子)2发病日(十二地支);而《普济方》《素问图括定局立成》《运气掌诀录》所载运算方法是:以病日天干加于病人属相上,顺数至司天所得干,为六气辨病归证之号,这种方法的钤法要素为1病人出生年支(十二属相)2发病日(六十甲子)。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是初学伤寒钤法者的一个难点。经过认真研究实践,破解了这一难题,应该以《普济方》《素问图括定局立成》《运气掌诀录》所载运算方法为确。2、按照上述版本所述《伤寒钤法》起例方法,太阳病、少阴病篇无法取到阴干条文;阳明病、厥阴病篇无法取到阳干条文。3、卯日发太阳病,一说为下太阳坎字号,一说为痉湿暍病。此两者取证重叠。令学人无法取舍。4、上太阳月字号只有六证,尚余四证;中太阳破字号只有六证,尚余四证;下太阳坎字号只有九证,尚余一证;阳明病水字号只有四证,尚余六证;少阴病地字号只有三证,尚余七证;厥阴病坤字号只有九证,尚余一证;劳复病只有六证,尚余四证;霍乱病只有六证,尚余四证;痉病只有五证,尚余五证;湿病只有六证,尚余四证等。以上所述的这些余证是伤寒钤法起例的难点。各版本对此问题的说明不一致。5、有些案例经过《伤寒钤法》六气辨病推演后,得到所对应《伤寒论》条文及所载方剂与病人实际病情不能相符。此时需要推演五运辩证。这种情形在《伤寒钤法》的临床实践中非常常见。如《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师曰:子知六气,不知五运,未尽其道。”根据五运辨证的推演结果及结合病情色脉,来判断病情属于伤风?伤暑?伤燥?抑或是温病?热病?湿病?寒病?有的需要用到脏腑虚实辨证法来判断病情。天机论坛名为“青山挨星”的网友曾作:《伤寒钤法起例方法之考证》一文发表在天机论坛上,讲述了他的疑惑。在此向他这种努力探索求真的精神表示敬意。全文如下:“伤寒分三派,经方、气化与钤法,考仲景序言,伤寒当尚方术,本于内经诸经。而今基于五运六气、干支历法的钤法,有普济方、马完素、指掌录三份主要资料,观其起例方法,有不妥之处:1、举的例子有矛盾,比如暍共3证,举例为7证:假如庚午生人,戊戌日得病,戌属火支,前进三辰到子,却将庚午二字,顺数到戌,见庚辰,即太阳暍症第七病也,白虎汤主之。这点可能是用法未写完整,比如将7取3的余数为1,未尝可知,然缺医学依据。2、钤法共237证,但按其记载的运算规则,很多证(超过120证)不可能出现,比如坎字号9证被痓、湿证所覆盖,两者只能取其一,逻辑上相互覆盖;日字、月字只能出现8证(一半),中太阳、下太阳也只能出现一半,还有木火等诸证无法出现火出现不全。如果伤寒流于经方、方证,必然会使中医走向经验学,从而失去准确率、增加主观性,探索真正的伤寒钤法之路尚漫长。”以上例举了伤寒钤法的来源,历代支持使用伤寒钤法的医家观点,反对伤寒钤法的观点,现代研究伤寒钤法的人物及观点,以及伤寒钤法研究的难点问题所在。伤寒钤法是一种特殊的中医诊疗方法。在历代名医的口碑中褒贬不一,在历代传承中多有错简之处。需要进行不断地修正改良,才能真正用于临床实践,造福于病患。鉴于伤寒钤法在目前少有人知,故发此文,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伤寒钤法的本末原委。更多的人参与到伤寒钤法的修正改良工作中来。转自泰山伤寒钤法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cXPJ1O3cBvLKMHK5yikqyQ
康乐养心丸(相当于中医的生脉饮口服液,人参类方)主要成份:广酸枣、藏党参、石斛、肉豆蔻、盐麸木、肉草果、角茴香、紫檀、甘松、当归、天麻、耗牛血、五味子、沉香等十五味药材精制而成。性状:本品为棕红色至红褐色水丸;气微香;味苦,微甘,性平。功能主治:镇心、安神、定惊、调血、改善心脏功能。用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缺血性心脏病等各类心脏疾病。规格: 每10丸重2.5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丸,一日1-2次,将药丸碾碎成细粉,用温开水冲服。或遵医嘱。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
经方医学是中医的重要学派,因其简洁、高效和系统而学之者众,但又因其难学、难解和难用而行之者寡,然而两千年来,经方医学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这样评价《伤寒论》的: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有心向学者,得一家所论则经方有门径可入矣。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学验俱丰的经方派老中医,使得经方医学绽放异彩,福泽病患,本文撷取20世纪至今著名和非著名经方学人及其著作的截面,以期对爱好经方者有所助益。排序和记录原则1、地点:以学人出生、去世或活动主要所在地作为区划。特殊流派分类标注。2、时间:以学人生平活动主要在20世纪者为主。以1900年至今故去者为主,1949年之前出生仍健在者亦酌情列入。3、人物:以学习、传承、传播和运用经方者为主,否则不作记录。4、著作:有传承则记录传承,主要记录著作,没有著作传世的不作记录。5、顺序:地域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为原则,人数少者几个地区合为一组。每组医家主要依据出生时间排列,不以贡献或影响大小排列。6、模式:姓名+生卒年月+主要学术著作/姓名-传承人姓名+生卒年月+主要学术著作(以此类推)。东北流派:胡星垣1866-1945(古方今病)张岫云1894-1974(张岫云医案百例)陈会心1898-1980(陈会心医案)孙允中1902-199?(孙允中临证实践录)桑景武1912-1993(桑景武真武汤治疗消渴经验)陈景河1917-2015(陈景河学术经验集、)张琪1922-2019(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王德光1924-(王德光老中医临床应用乌头附子的经验)京津流派:袁鹤侪1879-1958(伤寒方义辑粹等)陈慎吾1897-1972(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等)胡希恕1898-1984(伤寒论讲座、金匮要略讲座等)胡希恕-冯世纶1938-(经方传真等)余无言1900-196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等)岳美中1900-1982(岳美中医学文集、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话集等)秦伯未1901-1970(中医入门、秦伯未医学全书等)赵锡武1902-1980(赵锡武医疗经验)章次公1903-1959(章次公医术经验集、章次公医案等)宋孝志1911-1994(中医十部经典分类汇编)宋孝志-高齐民1935-2018(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任应秋1914-1984(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中医各家学说等)王大经1915-1990(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刘渡舟1917-2001(伤寒论校注、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十四讲等)刘渡舟-杨维杰(见港台流派)方和谦1923-2009(方和谦医学全集)马继兴1925-2019(敦煌古医籍考释等)许润三1926-(妇科临床心悟等)李文瑞1927-(经方化裁等)聂惠民1935-2023(聂氏伤寒学)钱超尘1936-2022(伤寒论文献通考、伤寒论临证指要与文献通考、伤寒论文献新考等)赵寄凡1896-1962(研究伤寒论经验漫谈)邢锡波1905-1977(伤寒论临床实验录)赵思俭1926-(诊余集、伤寒论研究等)山东山西流派:刘惠民1900-1977(刘惠民医案等)刘季三1906-1975(伤寒论读法研究、松荫庐医话、刘季三治学经验)李克绍1910-1996(伤寒论语释、李克绍医学全集)费维光1929-2010(中医经方临床入门)白清佐1888-1967(中医精粹汇集)李翰卿1892-1972(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经方躬行医案集)李翰卿-朱进忠1933-2006(朱进忠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难病奇治等)刘绍武1907-2004(刘绍武医案选、三部六病精义等)李可1930-2013(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伤寒论类方汇参批注等)李可-郭博信1943-(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明清临证医话精选等)河北河南流派:张锡纯1860-1933(医学衷中参西录)门纯德1917-1984(名方广用、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张大昌1926-1995(张大昌医论医案集)张大昌-衣之镖1948-(伤寒论阴阳图说等)周连三1889-1969(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经验)周连三-唐祖宣1943-(伤寒论阐微、金匮要略阐微、唐祖宣医学集成等)江苏流派:曹颖甫1866-938(经方实验录、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曹颖甫-姜佐景(见港台流派)陈逊斋1889-1948(伤寒论改正并注、金匮要略改正并注、逊斋医案等)武简侯1892-1971(经方随证应用法、儿科外治备要)朱莘农1894-1962(朱莘农医案)时逸人1896-1966(中医伤寒与温病等)邹云翔1896-1988(邹云翔医案选等)叶橘泉1896-1989(古方临床运用、本草推陈等)承淡安1899-1957(伤寒论新注等)翟冷仙1900-1990(碧荫书屋主人珍藏伤寒杂病论集注疏)樊天徒1900-?(伤寒论方解、中药脞谈)吴考槃1903-1993(伤寒论百家注、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等)马云翔1911-2007(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殷品之1914-1993(殷品之医案)朱良春1917-2015(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良春论医集等)曹永康1917-(夹阴伤寒证治)颜德馨1920-2017(颜德馨用药经验集等)汪朋梅1923-2010(汪朋梅治疗脾胃病经验)陈树人1923-(中医辨治经验集萃)陈亦人1924-2004(伤寒论求是、伤寒论译释)王少华1929-(四逆散治痛证鳞爪)孙浩1929-(孙谨臣儿科集验录)上海流派:汪莲石1846-1924(伤寒论汇注精华)汪莲石-程门雪1902-1972(程门雪医案等)汪莲石-恽铁樵1878-1935(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包识生1874-1933(包识生医书合集)陆渊雷1894-1955(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张凤郊1894-1967(仲景方在急难重病中的运用)祝味菊-徐小圃1887-1959(徐小圃医案医论集、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祝味菊、徐小圃-徐仲才1911-1991(徐仲才医案医论集)祝味菊-陈苏生1909-1999(伤寒质难、陈苏生医集纂要)夏仲方1895-1968(夏仲方医案)刘树农1895-1985(刘树农论内科、刘树农学术经验集等)陈耀堂1897-1980(陈耀堂医案)吴涵秋1900-1979(范氏方案)张伯臾1901-1987(张伯臾医案、张伯臾论心脑病等)董廷瑶1903-2000(幼科刍言)姜春华1908-1992(经方应用研究、姜春华医学全集等)顾丕荣1912-2009(疑难病诊治探幽)金寿山1921-1983(金匮诠释、金寿山医论集等)诸方受1926-(诸方受伤科医集)周康1931-(临床中医脑病学)陈妙峰1942-(治疗冠心病早搏78例临床观察)浙江安徽流派:范文甫1870-1936(范文甫专辑)范文甫-孙幼立1921-(老医秘验-范文虎传人孙幼立70年临证经验集)范文甫-吴涵秋1900-1979见上海流派曹炳章1878-1956(增订通俗伤寒论、中国医学大成等)李师昉1881-1963(李师昉治疗急症经验)傅梦商1895-1988(傅梦商医案)魏长春1898-1987(魏氏验案类编、魏长春临床经验选集、中医实践经验录等)潘澄濂1910-1993(伤寒论新解、潘澄濂医论集)金希聪1918-2012(医林仗义、杏林三唱、金希聪医案等)何任1920-2012(金匮要略通俗讲话、金匮要略校注、金匮要略语译等)娄绍昆1944-2023(中医人生等)胡翘武1915-2002(中医临证三字诀、壶天秉烛等)王乐匋1921-1998(老陶读医随笔等)江西流派:姚国美1893-1952(姚国美医学讲义)姚国美-姚荷生1911-1997(姚荷生中医内科学评讲)姚荷生-姚梅龄1944-2024(姚梅龄医学全集)赖良蒲1897-1966(蒲园医案)杨志一1905-1966(杨志一医论医案集等)杨志一-杨扶国1936-(经方临证精华)万友生1917-2003(寒温统一论、伤寒知要等)陈瑞春1936-2008(伤寒实践论、陈瑞春论伤寒)岭南流派:易巨荪?-1913(集思医案)黎庇留1846-1926?(伤寒论崇正、黎庇留医案)陈伯坛1863-1938(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要略)陈伯坛-谭述渠?(谭氏南游医案实录)方行维1886-1964(临床心得选集)刘赤选1897-1979(教学临证实用伤寒论、刘赤选医案医话等)林上卿1914-2000(上卿济生录)张志民1918-199?(伤寒论方运用法)俞长荣1919-2003(伤寒论汇要分析)何炎燊1921-2020(寒温融新)香港台湾流派:陈庆保?(伤寒类编)卢觉愚1897-1981(卢氏实用伤寒论讲义)姜佐景1904-1984(伤寒论精简读本)-倪海厦1954-2012(人纪)朱木通1905-1977(中医临床廿五年朱木通经方医案)恽子愉1927-2005(伤寒论之现代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金匮要略新论等)张步桃1941-(解读伤寒论、伤寒大论坛等)杨维杰1948-(伤寒论经方应用讲座等)湖南湖北流派:萧琢如1857-1927(遁园医案)冉雪峰1879-1963(冉氏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冉雪峰医案等)朱卓夫1893-1969(临证心得)赵守真1900-1970?(治验回忆录1969年著)刘炳凡1910-2000(伤寒论类方辩证)夏度衡1912-1992(夏度衡医案)谭日强1913-1995(金匮要略浅述)李培生1914-2009(李培生伤寒论讲稿、李培生老中医经验集)洪子云1916-1986(伤寒论讲义)蒋洁尘1918-1982(金匮选注)云贵流派:彭子益1871-1949(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李继昌1879-1982(伤寒衣钵、李继昌医案)王希仲1885-1981(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吴佩衡1886-1971(伤寒论讲义、吴佩衡医案)吴佩衡-来春茂1915-2011(来春茂医话、来春茂医镜)、吴生元1937-(扶阳心法与临证旨要)汪振华1889-1972(医林拔萃)陈真一1893-1973(陈真一老中医临证经验拾零、贵州中草药)王聘贤1897-1964(伤寒论考评、王聘贤医学文集)戴丽三1901-1968(戴丽三医疗经验选)程云深1901-1980(中医处方学等)李彦师1906-1978(伤寒金匮条释)姚贞白1910-1979(姚贞白医案)廖濬泉1915-(廖濬泉儿科医案、我的长寿之道等)川渝流派:郑钦安1824-1911(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郑钦安-卢铸之1876-1963(郑钦安先生医书集注、卢氏临证实验录等)郑钦安-祝味菊1884-1951(祝味菊医学五书、祝味菊医案经验集)廖平1852-1932(伤寒杂病论古本、六译馆医学丛书)廖平-刘民叔1897-1960(刘民叔医书七种校注等)田鹤鸣1883-1980(伤寒田曾流传习录)田鹤鸣-曾荣修1927-(伤寒田曾流传习录)陈鼎三1875-1960(医学探源)陈鼎三-江尔逊1917-1999(经方传教录)范中林1895-1989(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范中林-唐步祺1917-2004(郑钦安医书阐释、唐步祺医案、咳嗽的辨证论治)陈源生1897-1992(简便验方歌括、陈源生)陈达夫1905-1979(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龚志贤1907-1984(龚志贤临床经验集、龚志贤论杂病等)彭履祥1909-1982(川派中医名家彭履祥)补晓岚1856-1950(补晓岚师徒行医秘方录)补晓岚-唐世丞-唐守国(补晓岚师徒行医秘方录)贺鼎言1916-1986(贺鼎言老中医临床经验体会、治咳喘十法)陈潮祖1929-2018(陈潮祖医案精解、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临证解惑等)西北流派:黄竹斋1886-1960(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等)权东园?(古方新用)权东园-权依经1926-2010(古方新用)麻瑞亭1903-1997(医林五十年、麻瑞亭医案医话)裴慎1917-1989(伤寒论新编、本草骈比、金匮新释、伤寒方证识、本草三言等)裴慎-裴正学1938-(裴正学医话医案集、裴正学医学经验集等)杜雨茂1934-(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李顺保1940-(伤寒论版本大全、金匮要略版本大全等)峨眉丹医流派:周潜川1907-1971(周潜川方药养生文集等)周潜川-廖厚泽1923-1998(伤寒金匮汇证诠解、金匮要略辑注、经方临证传心录等)海外流派:汤本求真1876-1941(皇汉医学)汤本求真-大塚敬节1900-1980(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解说、汉方诊疗三十年等)奥田谦藏1884-1961(伤寒论阶梯)龙野一雄1905-1976(中医临证处方入门)矢数道明1905-2002(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等)藤平健1914-1997(汉方腹诊讲座、伤寒论演习等)以上只是人物与著作的简单罗列,且非完备的资料。经方流派不下数百千家,传人各有万千,有家学者,有传承者,有私淑者,有独立自学者,本文主要罗列部分已故去的经方大师、学者,包括主要著作,对其传人尚健在亦酌情列入。更有很多不在庙堂、扎根民间、临证救人而无时间留下著作的经方派医家和学人,本文仅就所知录得部分学者及著作,必有疏忽遗漏和错误,如果没有列入,是笔者之失,望读者有以教我,先此谢过。现代信息流通发达,经方派百舸争流,各地经方学人不断涌现,有心者必将有所发现,找寻到更加适合自己学习的经方路径。最后愿喜欢经方的朋友能够各取所需、按图索骥,借助前辈医家学人的肩膀更上一层楼,让经方惠及家人朋友,将经方发扬光大。文后附录小部分学人小影,以观前辈大师风采(排名不分先后):曹颖甫先生田鹤鸣先生吴佩衡先生李翰卿先生陆渊雷先生胡希恕先生大塚敬节先生矢数道明先生朱木通先生来春茂先生门纯德先生李可先生钱超尘先生娄绍昆先生如另有您所知晓的,请留言记录你心目中的经方学人。转自颠覆医学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nJvM1816_Mg1fbwFjF4ipgq
I导读:竹皮大丸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产后虚热烦呕的方子,作者宗仲景之法,将这个方子运用在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等男科疾病。正如作者所说,平壮火即不食气,而不拘于补肾益精,实属临床巧思。(编辑/依伊)竹皮大丸在治疗男性病中的运用作者/黄道富,肖美珍竹皮大丸源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由甘草、竹茹、石膏、白薇、桂枝、大枣组成。功能清热安中,益气止呕。主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甘草竹茹石膏白薇桂枝大枣我们师仲景之法,揣摩方义,恒将其引伸为治疗男科病阳痿、遗精、早泄、男性不育证之用,亦常获效。今不揣谫陋,爰卤呈鄙见,谨举数案,胪列于下,以就正于同道。一、阳痿龙某,男,38岁。1984年6月13日初诊。患阳痿6年,逐渐加重,前妻离子去,续娶也因此而要求离异,曾先后服多种中西峻补药物无效。现阳痿,伴头晕目眩,恶心欲呕,身热,耳鸣腰痠,心烦意乱,梦多,小溲黄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精液常规检查正常。此由过用温补,郁热内蕴,宗筋弛缓,不能作强。治宜清热安中,益气和胃。药用:竹茹、白薇各20克,生石膏(打碎,先煎)50克,桂枝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水煎服5剂,病即减半。再略事增损服30剂,性生活正常,其续妻已怀孕。随访至今,病未复发。按:肝主筋,肾藏精,阳明总宗筋之会,故阳痿与肝、肾、阳明经关系密切。壮年多气血充实,治疗用温燥之品补益,往往导致火热内生。其发病多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等因素有关。本例由热病过用温补,郁热内蕴所致,故方用竹皮大丸取效。二、早泄张某,男,26岁。1983年3月19日初诊。患者新婚早泄,前医曰属正常现象。现婚后年余,仍早泄,阴茎虽能勃起,但甫交即泄,头晕乏力,耳鸣咽干,心烦恚燥,干呕不止,身热(38.5℃)已七八天,偶有寒慓状。舌质红、苔薄黄,脉虚数。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此为肝火灼阴,肝胃不和,精室被扰。治宜清热降火,和肝理胃。药用:竹茹10克,生石膏15克(打碎,先煎),桂枝5克,白薇、生甘草、制半夏各10克,大枣5枚。煎服2剂,热除寒解,烦乱平,干呕止。前方去半夏,继服14剂,早泄病愈。按:本例婚后年余出现早泄、干呕烦乱等症,为火盛而上逆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竹皮大丸并非补益之品,乃由除烦平逆、清热益气之药组成,寓有平壮火即不食气之意。三、强中病孙某,男,25岁。1985年8月18日初诊。近月来阴茎强而不萎,精液自流,面红赤,心烦喜呕,咽干唇燥,微喘,小便短赤涩痛。有手淫史。舌质红无苔,脉数。此属肝热灼阴,精室火旺。治拟清热泻火,益气安中。药用:竹茹10克,白薇、生石膏各20克(先煎),柏子仁10克,桂枝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水煎服用5剂后病愈。随访4年余,已结婚生子,此病未复发。按:本案因欲念时萌,阴虚火动而起,重用白薇滋阴降火,而轻用石膏清热和胃。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气本喜辛散,而恶酸收,故佐以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肝郁,以制寒凉。四、男性不育唐某,男,30岁,1983年7月27日初诊。婚后5年不育,经某医院检查精子成活率40%。诊见其身体健康,夫妻感情很好。自述性生活正常,爱人经妇科检查生殖系统未发现病变。现自觉发热,心烦,晨起头晕,呃逆,噫气,喝一口冷开水可缓解。舌质红、苔薄黄,脉数。精液常规检查:外观灰白色,质粘稠,约2-4毫升,30分钟液化,精子活动不良,成活率40%,精子计数3000万/毫升,畸形精子5%。此为精室蕴热,精子被灼,致使精子活动不良,数目减少,成活率下降。治宜清热养精,益气生精。药用:竹茹、白薇各20克,生石膏50克(打碎,先煎),桂枝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上方连服30剂后,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动一般,成活率80%,精子计数6000万/毫升。50剂后,诸症消失。嘱其在妻子每月月经后连服10剂,直至妻子怀孕为止。次年其妻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按:气血的盛衰及寒热是决定男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精由气血所化,胃热则精血生化不足。气血热则精灼,阳亢而胎胞难受;气血寒则精冷,阴凝而胎胞不纳。《金匮要略》记载:“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这是指真阳不足而精冷,精子可不耐寒而亡;相反,精子被热所灼,不耐热亦可亡。机体阴阳失调,内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均导致精子成活率降低而不能生育。现代医学也认为,精子只有在体温状态下才能生存。前者用温补元阳之法,后者必用清热宣通之剂。竹皮大丸能解郁热,疏通气机,用之恰当,故获佳效。这正如张景岳所说:“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五、体会:仲景用竹皮大丸主治产后虚热烦呕。我们根据其病机,认为由阴血不足,中气亦虚,致虚火内扰,胃气上逆所引起的男性病和临床其他疾病都可使用。竹皮大丸以甘草为君,用量独重,又以枣肉和丸,旨在益气安中。气中求精;臣以石膏入胃解阳明之热,阳明热解,精室热自退;竹茹除烦止呕,白薇为凉血退热之良药,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佐以少量辛温的桂枝,降逆止呕,并可减缓石膏寒凉之性,反佐寒凉之品,从阴引阳;桂枝配甘草,取桂枝甘草汤之意以振奋心阳。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安中,益气生精之效。近世之医多认为男以精为贵,失精必虚,治疗男性病多从虚入手。笔者却认为,不论是男性病,还是其他病,都有八纲之分,六经之别,脏腑之异。男性病,因男为阳,男性病也有因火热致病者。用本方治男性病,清热益气,清热中寓于通阳,祛邪兼顾扶正,既能疏肝,又能和胃健脾,调理气机,故能平冲逆、清邪热、除烦乱、止呕吐,从而达到清后天之胃腑,以益先天之肾精。用本方时,重用石膏、白薇、竹茹,意在加强清热之功。实热重用石膏、竹茹,虚热重用白薇。若素体虚弱者,可酌情加大甘草、大枣的用量。—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1990)》丨作者/黄道富,肖美珍丨荐稿/张春云丨编辑/十三丨校对/小贾。转自中医书友会微信公众号
昔父亲出外云游,遇一长者,传父一方:黑木耳一味,以水发开,沥干后入竹筒内,加红糖,以另一细竹筒捣,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父即函示于我,云此方或于临床有助。 1、初得此方,不以为然。忽一日,一患者抬入诊室。云与人斗殴,腰被木桌挤伤。当时剧痛晕死在地,后至医院检查X片示:腰椎压缩骨折1/3以上。要求住院治疗,且云此病须若干时间、若干金钱。家属苦于无钱,慕我父亲治跌打损伤效佳,遂来求诊。 当时我尚未治过类似骨科疾病,父又外出,但见患者痛苦难当,只得勉为其难。开理气活血提伤化瘀之剂几付。另以黑木耳加红糖捣如泥状,外敷于其痛处。越二日,为其换药,患者竟已基本不痛了。我信心大增,遂以上方续治。半月后,患者自觉活动自如,腰痛若失,竟不听嘱咐自行起床了。后变天、过劳后偶有疼痛,外贴黑膏药即症状消失。此患者,男,六十岁,是我所治疗中好的最快的一例。 2、岳父外出,不慎从楼梯上跌下。左髌骨骨破成3块。初至本地中医院包扎敷药,继以石膏固定患肢。时天烦热,岳父活动不便,伤处疼痛。加之石膏绑腿沉重,深以为苦。竟然当日就拆开固定之石膏,我观其对医院处理不满,遂提出为其治疗。仍以黑木耳与红糖捣后外敷局部。并嘱其静养。越二日,疼痛大减。二周余,遂活动自如。唯伤处漫肿,后以中药外用熏洗而愈。 后继以上方治疗了骨折3例。一例腰椎压缩骨折73岁,1周疼痛基本消失,1月愈。本月治疗一例47岁瓦工,施工时从楼上跌下,致腰椎压缩骨折,1周疼痛基本消失,20日起床,1月愈。一例桡骨骨折1例,75岁,两周愈。 另:本方曾治一例下肢溃烂性疮毒,因效不显而用他法。我想,本法可能对于肿疡效果较好,用于溃疡因有糖类发酵作用,故而效差。用于其他痈肿疮毒尚无经验。 补记:黑木耳用于骨折,我查阅过一些资料,均未见记载。另外其用法也非常有趣,黑木耳置一大竹筒内,以另一小竹杆捣。木耳为胶质,根本不能捣乱,但加用红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将其捣成泥状了。而且是相当有粘性的泥状物。 如果没有破皮加嫩生姜捣敷就会消肿很快。 红糖不用加水。木耳要用水先发开,用温水冷水都行。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nL8dJ-9xSJtDhRPXXBd8g
《世界临床药物》候选青年编委名单公布原创 世界临床药物 世界临床药物 2025年01月03日16:28 上海为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和学术水平,《世界临床药物》于2024年10月启动青年编委招募工作。青年编委招募通知发布以来,受到了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共收到青年编委申请520余份。经学科专家和编辑部严格遴选,按照学科领域,产生《世界临床药物》2024年新增候选青年编委共计132人。候选青年编委考察期1年,期间与编辑部积极互动,协助提高刊物学术影响力的择优聘为正式的青年编委。《世界临床药物》候选青年编委名单(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世界临床药物》编辑部对所有提交申请的青年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未来各位候选青年编委按照工作职责,积极为期刊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本刊主管单位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主办,原名《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0年创刊,2003年起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世界临床药物》。曾获国家“医药信息成果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奖项。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被药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收录。本刊全面介绍国内外最新药物治疗信息、临床用药经验和药物不良反应。目前设有 “医药专论”、“研究论文”(论著,简报,探讨&交流)、综述评论(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应用评价,政策管理,医药市场)、信息(全球医药快讯,上市新药,治疗指南)等栏目,特邀临床专家解读最新治疗指南,由国内临床一线专家参与组织和撰写的专题综述,颇具权威性和指导意义。对国外临床指南及其更新的关注和点评,客观全面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均有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切实提高我国临床用药水平。本刊主要面向临床医师、药师和药事管理人员,以及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科研、管理和营销人员,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了解全球医药动态的专业媒体。本刊得到国内临床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大力支持,编委有来自全国临床一线的资深专家、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医药研发工作者。刊物发行面广,读者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三级甲等和二级甲等医院数千家。
中医康复杂志 2024年12月31日16:26 广东新元肇启,聚力前行2024年度《中医康复》杂志致谢编委、优秀编委名单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是《中医康复》杂志面世的第一年,期刊在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外审团队、高水平编委会组建,入选武大“RCCSEZ中文学术期刊”、“中国应用型入库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收录。这些成绩离不开每一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辛勤付出,特别是编委会成员在本年度的积极参与和突出贡献。感谢他们积极投身于期刊的组稿、撰稿、审稿和宣传工作,为期刊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力量。致谢名单及优秀名单如下:致谢名单(笔画排序)优秀名单(笔画排序)编辑|曾静审定|杜建平
病毒在超低温环境中如液氮中可长期保存,具体时间取决于所处温度。适宜的保存条件有助于维持病毒的稳定性。病毒在低温环境中保存时,通常指在-60℃至-196℃的超低温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在-60℃至-196℃的超低温环境下,病毒的活性会受到极大抑制,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因此可以长期保存。然而,长时间处于极低温度下,病毒的结构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其失去感染能力或活性。在极低温度下保存病毒时,需确保样本处于无菌环境中,并定期监测其状态,以确保其活性和安全性。
你不是想让推荐针灸书籍吗?哦,都在这里了,拿去!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黎崇裕同学想专研针灸,问我看哪些书会比较好。虽然我对于针灸没有怎么涉及,但是平时逛书店逛的多,对于针灸方面的书籍孰优孰劣还是了解一二,就把自己知道的自认为比较好的针灸书列出来,供大家参考。首选的针灸书1.《九灵针经》彷佛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2.《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吴绍德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4.《针灸师承录》承淡安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5.《靳三针临症配穴法》柴铁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金针秘传》方慎庵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7.《元代珍稀针灸三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针灸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9.《针灸甲乙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0.《针灸聚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1.《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2.《针灸资生经针经摘英集(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次选的针灸书 1.《针灸秘验与绝招》彭静山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吕景山对穴(第2版)》吕景山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3.《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4.《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张俊英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5.《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方晓丽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出版7.《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毛以林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好的针灸书籍一览贴出之后有网友问为何没有灸法的书籍,其实针灸本是一家,很多时候灸法是附在针法之下的,其中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中都是有论灸法的,当然也有不乏只论灸不论针之书籍,集腋成裘编辑成贴,希望大家喜欢: 首选的灸法书1.《神灸经纶》清吴亦鼎编辑(然此书不易得,现在较易见乃《神灸经纶释》王大生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西方子明堂灸经》宋庄绰编李鼎吴自东校注(然此书亦难见,现在较易乃《西方子明堂灸经 灸膏肓俞穴法》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3.《扁鹊心书》 宋窦材辑;李晓露,于振宣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4.《灸法捷要(精方妙术针灸丛书)》王富春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5.《灸绳》 周楣声著青岛出版社出版6.《谢锡亮灸法》谢锡亮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7.《灸具灸法》 贺普仁主编 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8.《中医灸疗集要》刘冠军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9.《中国民间灸法绝技》 林红,杨殿兴编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次选的灸法书 1.《图解艾灸疗法》杨安生欧阳颀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中国雷火灸疗法》赵时碧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3.《温灸疗法(中医自然疗法丛书) 》韩敏刘文芝郝美玉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4.《艾灸疗法治百病(第二版) 》程爵棠,程功文著人民军医出版社5.《灸疗偏方》赵琼卢祥之田思胜编著 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6.《实用中医天灸疗法》赵立岩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7.《灯火灸疗法》谭支绍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8.《邱天道泥灸十六讲》邱天道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9.《中国民间火熨术》 刘光瑞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喜报米林市藏医院在林芝市第二届藏医药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藏医专业技能水平,推动林芝藏医药事业规范化、现代化发展,2024年12月16日,林芝市第二届藏医技能竞赛在林芝市藏医院举行。 据悉,此次竞赛汇聚了林芝市藏医院和七县(区、市)的藏医专家,他们围绕头浴疗法、霍尔美疗法、放血疗法、灌肠疗法等极具特色的藏医适宜技术开展了激烈的技艺大比拼,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大会合影米林市藏医院团队荣获“二等奖” 米林市藏医院派出了住院综合科普瓦杰、坚才拉姆以及外治科多吉次仁三位医生参加此次的林芝市第二届藏医技能竞赛,并在本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展现了米林市藏医院近年来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临床技能的卓越精神。 米林市藏医院参赛选手简介 普瓦杰,主治医师(藏医全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西藏藏医药大学专硕,先后随国医大师旦松扎巴、风湿专家旺久、主任医师白玛罗布等。西藏医学会风湿协会委员,前后在山南市藏医院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完成了住院规范化培训,米林市藏医院住院部主治医师,兼任米林市藏医院医教科主任、米林市藏医院健康医院健康指导员,完成了一个自治区藏医院院级课题(关于长泻治疗关节炎的),正进行着一个局级课题(长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3篇省级期刊论文,积累丰富经验。 多吉次仁,主治医师,毕业于西藏藏医药大学藏医专业,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分会委员。毕业后一直在米林市藏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临床擅用藏医外治法,如放血、棍疗(佑决)、火灸、金针、涂擦、火罐等疗法,常用内服与外治结合的方法治疗癫痫、心隆病、腰椎疾病、颈椎病、风湿病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等,曾撰写藏医药科普文章《温胃益火化滞除湿温通脉道石榴健胃散》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坚才拉姆,执业医师、主管药师,毕业于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学专业,获医学本科学士学位。 善用藏医药治疗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骨性关节炎、静脉曲张、高血压、周围神经性面瘫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及配药技能,熟练掌握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藏药调剂和藏药学咨询与服务的能力。“ 西藏米林市藏医院是“一级甲等”藏医医院,为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帮扶医院,位于西藏米林市南伊乡南伊村,医院目前开设有住院部、药浴科、中医康复科、综合门诊、检验科、超声科等14个科室。米林市藏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特色为优势,以社会效益为主导,藏医药特色诊疗为主,中西药诊疗为辅。目前开展涂擦疗法、霍麦疗法、催泄疗法、蜡疗、药浴、足浴、头浴、火龙罐、金针、针灸、放血、拔罐、刮痧、按摩、火灸等特色疗法。 文案:米林市藏医院院办审核:旦增达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