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人越来越多?70%的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营养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存在许多的认识误区,当前社会上由于营养过剩导致慢性病以井喷态势发展。尤其,以肥胖、癌症、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为首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快速在中国蔓延。除意外事故外,慢性病致死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9240万;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全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1.6亿人,超过1.25亿的肥胖症患者,3.5亿人超重和肥胖人群,1.6亿人患高血压。目前,中国正进入慢性病的高发期,也是慢性病的重灾区,未来10年约有8000万中国人将死于慢性疾病。这正是人们不了解什么是营养带来的恶果!您知道什么是营养吗?大家提起营养可能马上想到各种各样的食物,的确食物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营养,但我们中大多数人对营养的理解存在误区!比如每个人喜欢的食物不同,口味不一样,那么怎样吃才算有营养?多吃什么才有营养?大家可能很难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营养。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大家看到花草需要水、肥料作为营养,那么多给哪个有营养?其实哪个缺了不行,哪个多了也不行,花草都长不好。而且不同的花草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其实人也和花草一样需要许多种营养,哪种少了不行,哪种多了也不行,营养就应该缺什么吃什么,缺多少吃多少,吃多了或吃少了都会影响健康。您明白什么是营养了吗?营养在于保障您身体需要的东西一定补上,不需要的东西和已经过多的东西千万别再吃了!比如肥胖的人体内油脂已经过剩了,每天如果还在不断的吃,那么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糟。营养不仅在于我们该吃什么,还在于我们该吃多少?该少吃的少吃,该多吃的就多吃!千万不能乱吃!建议您把这个微信转发分享给周围的朋友、亲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营养,让更多的人健康长寿!据数据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达30.2%,人数已达3550万,占全球老年病患者的1/4,位居全球首位。如果把年龄扩大的话,成年人糖尿病患者能达到1.4亿人,而且现在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吃”字。回顾过去的40年,糖尿病从少到多,谁是罪魁祸首?40年,遗传因素等基因问题影响基本很小。最主要是,最近四十年,我国经济从全球倒数而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提升首要解决的事温饱问题。而随着饮食水平提高,吃喝不愁,温饱的副作用逐渐展现了出来。糖尿病就是这种“好处”带来的。从饮食的变化来看,有着5个非常明显的变化:热量高、加餐多、吃饭时间长、饮酒多、吃宵夜变多;这些因素是造成糖尿病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数据也证实:能控制好这些因素就可以减少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高血压的发病。我们是营养中毒的一代当今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事实上都可以归类于富养性疾病。人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身体越来越趋于安逸,饮食越来越趋于丰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营养中毒的人比较多。1、怎么补充营养?先人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但我们现在很多营养观念来自于商家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补充营养?问一天要吃够几种谷类蔬菜肉类是好,问牛奶是否对人有益,各色保健品是否需要,虫草灵芝西洋参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先人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我来讲几个古老的“新观念”,《黄帝内经》提到饮食有节,食不兼味。何为食不兼味呢,就是我们一天吃东西只需要一两样不是多样,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记得小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生病了,老人看看常会说是孩子吃杂了。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女儿感冒了,当太医来给看病,说不用吃药,饿两顿就好了,贾宝玉生病时也是减食为主。当时贵族大家庭对待疾病的主要观念都是减少饮食,所以我们中国的理念中,无论是医学的权威著作《黄帝内经》还是农村老百姓或者贵族,对于健康生活的态度都是以减为主,做减法,和简单为主,这是为什么呢。我的观点是这样,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营养观念来自于商家。说人一天需要很多种蔬菜营养,说身体缺乏蛋白质与微量元素,其实这些宣传大多都源自于商家。商家的宣传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广告语不断进入我们的大脑,间接地形成了一种看似符合科学的理论,事实上,商家做这些广告,也主要是为了卖产品。说大家缺乏,商家反复宣传推广,人们便会担心所谓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样顺水推舟拿出产品,大家便理所当然前去购买了。事实上,我们人类现在处于一个营养极度丰富的时代,如果说我们现如今还缺乏营养的话,那纵观整个历史,人类估计早就生存不下来了。街口随处可见超市,农场也大多数都是自动化生产收割,我们每天都可以都吃肉,可以吃到各色食物,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以前人们生长在什么地方,就只能吃当地所产的食材。2、一切元素,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是营养,当超过了便是毒素。当今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事实上都可以归类于富养性疾病。我们讲一个医学上的认识:一切元素,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是营养,当超过了便是毒素。比如脂肪肝,多发于喜欢吃肉,饮食不节制的人,很年轻就得了脂肪肝,因为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蛋白质、营养,人体吸收不了,也代谢不掉,便囤积在肝;当人体内这种过滤不掉的营养素大量的沉积于血液中,便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比如说我们常提及的重金属,大家现在都很关心重金属问题,经常听到重金属超标重金属中毒这一类说法,但其实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重金属基本都是人体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当人体需要的时候这些重金属便成了营养素,当总量超过了人体所需便会导致中毒,成了毒素。所以中国传统医学中讲凡物皆有毒,在范畴之内便是营养,超过了的话,人体要代谢排斥出去,这就产生了毒理反应。这不仅不益于人体的健康,反而伤害人的身体。由此我们明白,一切在人体需求之内的,便是营养,一切超过人体所需的,便是毒素。古人讲清淡饮食七分饱,是告诉我们这是健康范畴,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当我们吃得过饱、摄入过多的时候,人体便会发生问题。人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身体越来越趋于安逸,饮食越来越趋于丰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营养中毒的人比较多。3、颠倒的饮食观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们人类目前处于获得营养非常便捷的一个时代,目前整个现代社会是营养普遍过剩的。反观一些长寿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日本,日本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很清淡的,营养摄入也比较简单,至今还有一些老夫妇,还是每天两个人只煮一个鸡蛋,熟了以后拿出来,切了一人一半,一人一天只吃半个鸡蛋;广西巴马,巴马长寿闻名世界,巴马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呢,在山区里,交通不方便。田里如果种的是红薯扁豆茄子,农夫就是吃红薯扁豆茄子,所有人都一样,吃的都是当地产的这几样食物,反而这种地区,长时间维持这种生活习惯重复单一饮食的人们更长寿。包括很多偏远地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不错,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说的问题——中国人几千年实践下来的传统,关于食不兼味,关于清淡饮食。中医究竟是什么,可以这么说,中医是一个几千年的经验学科,现代医学探索的时间还非常短,中医则是几千年的经验实践下来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思考。4、营养中毒的常见反应头晕脑胀,睡醒不解乏,午后犯困,胸闷心烦,肤色晦暗粗糙,面上油光,便粘便不爽,易怒易嗔,欲念丛生心不静。糖尿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在确诊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之前,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早已经病态化了!这些已经超出了纯粹医学的范畴。其预防、治疗也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配合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慢性病的发生不同于寄生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他的发病原因往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说体力活动减少。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大学的Booth等于2002年在《应用生理学杂志》上发表长篇论文,对体力活动不足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深刻关系做了全景式扫描(证实了其因果关系)。他的理论思维与新颖观点引起国际运动医学界很大关注。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其一跃成为太平洋岛国首富,原本勤劳淳朴的瑙鲁人迅速脱贫,过上了闲适慵懒的富足生活。他们的饮食方式受欧美影响全面西化,商场货架上的饼干比水果和蔬菜要多三倍,餐馆也流行高脂油炸食品。数十年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统计,瑙鲁已成为全球最胖的国家,国内97%的成年男性和93%的成年女性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近半数瑙鲁人患有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不能仅仅从医学角度考虑,还要从社会发展甚至人类生存方式改变的角度去考虑。在中国,这种生存方式改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体力劳动为主,到脑力劳动为主,再到情绪劳动为主的生存方式的转变。“情绪劳动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率先提出,是指劳动的价值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来获取。从此,人们工作成效的决定因素不再是体力或者智商,而是情商”。农耕时代,以体力劳动的水平决定生产力,工业化时代以脑力劳动的水平决定生产力,而在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经济时代则是以情绪管理水平决定生产力的。(这时人们所面对的人事更复杂、竞争更激烈)。可以想象,在农耕时代,体力劳动者更不容易患糖尿病。现代研究显示:比起活动较少者来说,经常运动的人,肌肉中储存糖原的能力更强,胰岛素敏感性也更高。而情绪压力也会直接影响胰岛素分泌水平,带来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从改革开放前到现在,很多人直接从过去的农耕时代过渡到现在的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经济时代。尤其是出生于60年代的人,生活经历了从饥饿到温饱到过剩的跳跃式转变。活动量减少,大脑逐渐疲劳,而心理则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考验。另外,基于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社会文化也随着发生变化,吃货文化、熬夜文化、懒床文化……这些居然被时尚化。比如很多年轻人以好吃懒做为荣,吃了一大堆垃圾食品还沾沾自喜,朋友圈晒照片“拉仇恨”,傻呵呵地炫耀。却不知这些对自己的胰岛功能造成的消耗和破坏。可以发现:在确诊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之前,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早已经病态化了!这些已经超出了纯粹医学的范畴。其预防、治疗也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配合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虽然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适应这种转变。只有这样,这些生活方式病才会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让我们一起去营造另外一种更积极的文化吧!怎么做到合理营养?饮食做到3个一点杂一点据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糖尿病患者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保持食物多样化。这里需要做到两个杂,主食杂、种类杂。主食杂:推荐主食粗细搭配,白米饭、通心粉、白面包等细粮与糙米、荞麦、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麦等粗粮各占一半。种类杂:吃饭的时候,主食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和大量的蔬菜,这样的混合饮食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避免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瘦一点糖尿病人,肉不能少。但是要记住,吃肉要吃得瘦一点儿,选瘦弃肥。虽然,脂肪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但是,脂肪能量也高。而糖尿病人需要控制总能量,如果进食大量肥肉,很容易造成能量超标,引起体重上升,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大家在吃肉的时候,尽量选择瘦肉,吃鸡鸭鹅等禽肉,要去皮。而鱼肉由于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选择淡一点儿口味淡一点儿。特别要注重盐的控制,盐吃太多会增大糖尿病风险。吃太多盐会增加人体的胰岛素抵抗,直接削弱胰岛素的降糖能力。另外,口味太咸容易增加食量让人变胖,还会升高血压加重血管损害,这些都会加大糖尿病发病风险。建议每天吃盐别超过5克,适当吃一些果蔬对身体有好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对饭,就是在“治病”,而对于没有得糖尿病的人来说,吃对饭,就是在预防糖尿病。 来源 糖尿病家庭调养、一附院内分泌科
孕期哪些药物能用,哪些该避开?如何安全用药?怀孕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孕妇的身体和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因此,在孕期用药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很多准妈妈在孕期遇到健康问题时,常常面临“能不能用药”的困惑。本文将为大家科普孕期用药的安全知识,帮助准妈妈们正确应对用药问题,保障自身与胎儿的健康。一、为什么孕期用药需要格外谨慎?怀孕期间,胎儿通过母体的血液供养,而许多药物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在不同的孕期阶段,胎儿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尤其在孕早期(1-12周),这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增加先天缺陷的风险。因此,合理的药物选择和安全的用药方式至关重要。二、孕期药物的分类与使用原则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被归类为不同的安全等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风险,将药物分为A、B、C、D和X五类。虽然中国并未完全采用此分类,但该分类仍能为孕妇用药提供参考:-A类:大量人群研究表明,孕期使用不会增加胎儿风险。例如,叶酸和维生素B6。-B类:动物实验未见胎儿损害,但在人类中缺乏充分研究,或动物实验有不良反应但在人类中未证实。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胰岛素。-C类:动物实验中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中缺乏充分研究。应权衡利弊使用。例如,某些抗抑郁药。-D类:人类研究已显示对胎儿有风险,但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可能仍需使用。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X类:已证实对胎儿有严重不良影响,孕妇禁用。例如,抗癌药物、某些抗凝剂。三、孕期常见问题及药物使用建议1.感冒和发烧: 孕妇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常见的感冒症状如鼻塞、咳嗽、头痛等,在孕期使用药物时需格外小心。 -安全药物:可以适当使用一些B类药物,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用于缓解头痛和发烧。盐水喷鼻液也可以安全使用来缓解鼻塞。 -应避免的药物:含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尤其是孕晚期,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心血管系统。2.过敏: 孕妇可能会对季节性花粉或某些食物过敏。 -安全药物:一些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Loratadine)和西替利嗪(Cetirizine)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应避免的药物: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药物,它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和其他副作用。3.消化不良和便秘: 孕期激素变化会使胃肠功能减慢,导致胃酸反流或便秘。 -安全药物:可以使用含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抗酸剂来缓解胃灼热。对于便秘,温和的纤维补充剂和乳果糖类药物也较为安全。 -应避免的药物:不要使用含有铋剂或强效泻药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或引起子宫收缩。4.失眠: 孕期失眠是常见问题,可能由于不适、焦虑或激素变化引起。 -安全药物:建议以非药物方式改善睡眠,如温水泡脚、孕妇瑜伽等。如果失眠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或氯硝西泮类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 -应避免的药物:含有安定类药物的助眠药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5.感染: 在孕期,某些感染如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安全药物: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被认为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 -应避免的药物:避免使用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因为它们可能影响胎儿牙齿和骨骼发育。四、孕期用药的正确咨询方式在遇到需要用药的情况下,孕妇应遵循以下几点建议:1.及时就医:出现健康问题时,孕妇应首先咨询医生,避免自行用药。医生会根据孕期阶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给出最佳建议。2.告知医生怀孕状态:无论是看内科、皮肤科还是其他科室,孕妇都应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状态,并且报告怀孕的具体周数,医生才能做出相应的用药决策。3.避免轻信非专业建议:尽量避免听信亲友、网络上未经验证的用药建议。每位孕妇的情况不同,只有专业的医生才能根据个人情况给出合理的药物使用建议。4.使用非药物疗法:对于轻微的症状,孕妇可以选择一些非药物治疗方式。例如,对于感冒症状,可以通过喝温水、休息等方式来缓解;对于便秘,可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适度运动。五、孕期维生素补充的注意事项孕期的营养需求增加,尤其是叶酸、铁、钙和维生素D。准妈妈们通常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补充专门为孕妇设计的复合维生素,但也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入维生素A等,避免胎儿发育异常。-叶酸:怀孕前3个月到怀孕初期建议每天补充400-800微克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维生素A: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尤其是合成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补充。结语孕期用药安全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准妈妈们在用药时一定要多加谨慎,不能随意自行用药。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咨询医生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健康问题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妥善解决。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孕期,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如果对孕期用药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确保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安全!来源医见钟情
糖尿病友如何控制好饮食?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很多糖尿病友都有亲身体会:就是非常重要!01、吃早餐要及时,午餐要适当,晚餐要轻松及时吃早餐、并吃好: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糖友来说,早餐对于控制血糖和预防低血糖都非常重要。所以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要搭配好:主食+蛋白类(如一个水煮蛋)+蔬菜(可选择能生吃的蔬菜)。适当吃午餐:午餐是一天中营养密度最高的一餐。糖友在午餐时需要控制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以避免血糖升高过快或过高。可以按照这“6原则”:一荤(肉类75克左右)一素(蔬菜200克左右)、一菇(菌藻类50克左右)一豆(豆类及其制品50克左右)、一谷(主食)一汤(清淡少油的汤)!晚餐要吃少:糖友的晚餐宜清淡,以蔬菜为主、适量的肉类,特别是主食的量要控制好。02、主食搭配好,饱腹感更出色主食要做到粗细搭配,把多种粮食混合搭配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粗粮中纤维素比较多,如糙米、玉米、荞麦、黑米等)。03、餐餐有蔬菜,维生素和纤维素更丰富糖友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不宜少于500克,多吃叶茎类蔬菜,少吃根类蔬菜。04、食物加工要适度能生吃的菜尽量生吃,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少吃深加工食品。烹饪方式上不用烤、炸,清蒸和煮炖的方式更好。05、油脂要精打细算,控制摄入量更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25-30克,也就是半两左右。糖友可选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茶油、玉米油等。06、蛋白质摄入要平衡,肉类、蛋类、豆类轮流着吃肉类优先选择白肉类(如鱼、鸡鸭肉等),也可将肉类和豆类搭配做菜。07、饮食要规律定时,不吃零食更合适三餐定时定量,实在需要加餐建议选择低糖的水果,或是高蛋白食物,如牛奶、坚果类。08、饮料尽量不喝,水、茶最好糖友每天记得多喝水,白开水或淡茶比较适合糖友,像那些含糖较高的奶茶、果汁要避免。09、喝汤要低盐少味精,自己熬制更放心糖友要以清淡的菜汤为宜,少喝羊肉汤、骨头汤等油水大的汤。10、用餐细节很重要注意用餐顺序:饭前先喝汤,再吃一些蔬菜和肉类,最后再吃主食。注意用餐方法:放慢吃饭速度,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中午和晚上用餐时间宜不宜少于30分钟;饭要一次盛好,不宜一点点的加着吃。以上说的这些饮食小技巧,大家记得落实到行动中,这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让血糖乖乖了~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糖尿病友容易陷入哪些心理误区?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日常的接诊经历,谈一谈心理因素干预在糖尿病防控中的角色。归纳起来,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陷入以下几种心理误区:1、漠视病情由于糖尿病发病的隐匿性特点,早期症状很轻,甚至完全没有症状,让很多患者误以为“能跑能跳”、“能吃能喝”就是自己很健康的表现。因而不主动就诊,完全漠视病情,殊不知糖尿病被称为“隐形杀手”,并发症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发展,最终严重影响健康。2、恐慌焦虑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医学手段尚不能根治,不过可通过规范治疗,使病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中的长寿人群也不在少数。然而,部分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或认识不够全面,认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这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3、悲观失望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确诊时接近退休年龄,辛苦了大半辈子,指望退休后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当被告知需要控制饮食,还要每天打针吃药时,原本美好的退休生活就蒙上了灰尘。这是很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确诊时都曾经出现的心理过程,悲观失望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自拔。作为医护人员或家属,需要时时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4、怨天尤人有些患者了解到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后,抱怨父母把糖尿病遗传给自己;患糖尿病的父母在得知子女确诊糖尿病后,感到自责。糖尿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可能参与,但这并不是决定因素。5、讳疾忌医有些患者得病后,讳疾忌医,对治疗心理抗拒,不配合医生医嘱,这些不良心理状态时间久了可能发展成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情绪对立,甚至拒绝治疗。还有一些病程太长、合并较多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效果又不明显,很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自暴自弃。6、虎头蛇尾有些患者开始治疗时,非常认真,100%坚持治疗,每天监测血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血糖控制到正常,误以为糖尿病得到治愈,逐渐放松饮食控制,甚至自行停药。过不了多久,血糖再次急剧上升,病情反复又从头治疗,殊不知多次出现病情反复会加剧病情恶化。7、顾此失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好的药物固然重要,但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肯定是不行的。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整心理、戒烟戒酒,这些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任凭服用再好的药物,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8、过犹不及有的患者为了追求快速降糖,选择一些过激的干预措施,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甚至过量过频服用降糖药物,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以上种种你是否也曾经历过呢?结语: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陷入以上常见的心理误区,勤学习健康知识,多与医护人员和家人沟通,及时调整心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糖尿病友能否饮酒饮酒?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亲友聚餐,大家都觉得酒能烘托氛围,增进情感,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关于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酒一直是糖友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1.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2.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蒸馏酒)。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为什么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1.酒精会导致血糖降低。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酒精能够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功能,所以糖尿病患者饮酒后会出现血糖降低或者低血糖反应。2.酒精会诱发低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有可能使血糖迅速降低,从而诱发低血糖反应;对于使用胰岛素或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风险更高。如果空腹饮酒或饮酒过量时,则更容易发现低血糖反应。3.酒精会增加胰岛素抵抗,长期饮酒的患者会出现血糖波动,甚至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4.酒精对人体的损害广泛并严重。酒精损害肝脏,使其出现糖脂代谢紊乱;损害胰岛功能,从而使血糖波动;损害血管,增加动脉硬化甚至狭窄风险;影响神经系统,使出现肢体麻木、反应迟钝及精神神经症状。糖尿病患者饮酒的禁忌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近期发生低血糖;刚调整降糖方案,血糖仍波动;患有有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有严重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异常或代谢性疾病(严重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患者。如果无以上禁忌,非要饮酒,如何饮酒才好?1.饮酒前后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酒前和饮酒后24小时内检查血糖水平,建议在睡前加测以确保血糖的稳定。2.不要空腹或血糖水平低时饮酒:注意喝酒前应先吃点主食。 3.不要用酒精代替食物:不要因为饮酒就减少进食。4.注意不要饮酒过快:肝脏需要1~1.5小时才能分解完一标准杯酒精,饮酒过多过快严重增加低血糖风险。 5.避免饮用混合饮料和鸡尾酒:因为这些饮料通常含有糖分,会增加血糖水平。6.酒类的选择:干葡萄酒;啤酒中的干啤及无醇啤酒;白酒中的低度白酒:建议选择酒精度在40%vol以下的低度白酒。酒精度数越高,饮用量越少。建议糖尿病患者非必要不饮酒,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我们适当适量饮酒才最好。2型糖尿病如何饮酒?1适量饮酒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若要饮酒,女性患者的饮酒量每日不超过14g酒精,男性患者的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8g酒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则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酒精不超过25g,成年女性酒精不超过15g。相当于约:450mL的3.3%山城啤酒,30mL的53%茅台白酒,及150mL的12%红酒。 2几点注意事项 (1)监测饮酒前后的血糖水平: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酒前后以及24小时内,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为确保血糖的稳定,建议在睡前加测。 (2)避免空腹或血糖水平低时饮酒:注意饮酒前应先吃点主食,这可以帮助避免出现突如其来的低血糖。(3)避免用酒精代替食物:酒精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不计入每日摄取的能量之中,不能因饮酒而减少食物摄入[3]。 (4)避免过快饮酒:1~1.5小时是肝脏分解完一标准杯酒精所需要的时间,过快过量饮酒可能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3]。(5)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酒类,这可能会升高血糖水平。最后,划重点了: 避免长期过量饮酒。 避免空腹饮酒。 每次饮酒量需适宜。 饮酒后应注意监测血糖。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不存在!51万国人研究发现:每一滴酒都有害!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说法叫“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很多常喝酒的人,常把“微醺更健康”挂在嘴边。那到底“适度饮酒有益健康”是真的吗?然而近期一项涉及51万国人喝酒的大数据研究证实: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不存在,每一滴酒都有害!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不存在!2023年11月,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TheLancetPublicHealth》上发表了一项涉及51万国人喝酒大数据分析研究证实:根本不存在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彻底粉碎了很多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微醺更健康”的妄想。这项研究收集了2004-2008年期间从我国十个不同城乡地区约51万人的数据,他们年龄在30-79岁之间,其中男性约21万人,女性约30万人。在随访的12年间,一共约有5.6万人死亡(男性约3.2人,女性约2.4万人),其中约2.3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约1.7万人因癌症死亡,二者共占72.5%。研究证实:酒精摄入量与死亡以及死于酒精相关癌症、肝病、心血管病风险呈一致的正相关关系。酒精摄入量越高,死于酒精相关癌症、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越高。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死亡以及死于心血管病、癌症、肝病的风险。去掉干扰因素后发现:每周多摄入100克酒精的男性,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15%、因肝病死亡的风险增加31%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此外,因与酒精有关癌症死亡的风险增加12%。我国男性饮酒60多种疾病风险大增2023年6月,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医学》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约51万国人综合评估了饮酒对男性200多种不同疾病的健康影响,这些疾病是通过与大约12年的医院记录相关联确定的。最终研究发现:我国男性饮酒会增加60多种疾病风险!不仅如此,长期饮酒还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伤害!1.大脑萎缩长期大量饮酒,会伤及脑组织,导致脑萎缩、脑出血等情况。2017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轻中度(大约每周7-10瓶啤酒或者1-2瓶红酒)的饮酒也会对大脑功能造成一些损伤,比如认知、记忆等。有研究发现,经常饮酒还会导致大脑萎缩。2.心脏受损长期大量饮用啤酒的人心肌组织中会出现脂肪细胞,导致心室体积扩大、心肌肥厚、心脏增大即酒精性心肌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韩晓宁在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只要摄入过量的酒精,无论葡萄酒、白酒、啤酒都有可能患上。而由于心肌受损,心脏增大,而搏血量并不增大,于是机体器官、组织就会缺血、缺氧,就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衰,甚至猝死。3.导致肝癌重庆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邓和军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酒精大部分是在肝内进行代谢的,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的发生其实只需要四步。可以说,超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4.胃部疾病酒精对肠胃粘膜的损害很大。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郑亮2020年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表示,多年的胃镜检查发现,饮酒后轻则胃黏膜损伤炎症,重则胃溃疡,胃出血甚至穿孔也是常见。5.骨骼变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耿硕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酒精会使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从而导致骨骼变脆。饮酒越多,骨骼的危险就越大。想要保护骨骼,要限酒或戒酒。喝酒最佳安全量,就是一滴都不喝!2018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研究发现: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受益,而且,饮酒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男性(15-49岁)死亡的头号凶手。研究团队也在论文中强调:“喝酒对健康有益,这个多年来被深信的观点,是时候被改写了。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没有所谓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事实上,国内专家对于“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也持怀疑态度。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2019年4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一直以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营养学界也倡导对健康最佳的选择就是不喝酒。而在膳食指南中之所以对每日酒精量的上限规定,是因为膳食指南本身就是根据国人的实际生活给出的一个健康建议,在非喝不可的情况下,参照既往研究每日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小(但不是没有影响)研究数据,把最高上限定为酒精量不超过25克,所以膳食指南中的用词也是“不超过”。要没有健康影响,当然是滴酒不沾最好。同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冯翔副教授2019年4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从营养角度来看,不管是红酒、白酒或者其他酒类,其所含酒精所带来的危害或风险远大于所谓的“益处”。目前从两项《柳叶刀》的研究来看,我们建议最健康的做法还是不喝酒。所以,喝酒并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所谓的“适量”!无论是国内外的权威研究还是权威专家都告诉你:酒,最好一滴也别喝!来源 健康时报
糖尿病人能不能喝小米粥?关于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小米粥,在日常和网上存在两极分化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小米是粗粮,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经常喝小米粥可以帮助降血糖,而有一些人则认为小米粥是高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升高血糖,那么这小米粥,到底是升血糖的“元凶”,还是降血糖的“良药”呢?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够喝呢?接下来带您一起来揭晓。小米粥对血糖有何影响?小米是含有较高淀粉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小米粥在烹饪过程中,其中的淀粉会被分解成较简单的糖分,导致血糖水平上升。并且粥的升糖速度及幅度跟我们的烹饪方式也非常相关,煮得越软烂、糊化程度越高,升糖速度及幅度就越高。然而,小米的特点在于它的黏性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它在消化吸收过程中较为缓慢,不会像精制谷物那样迅速升高血糖。另外,小米粥中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肠道中相关酶的活性,延缓食物在肠道的移动速度,从而延缓糖分的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一项日本等多国Meta分析指出,小米要比其他谷物更有助于防治2型糖尿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长期吃小米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平均降低12%,餐后血糖降低15%。此外,经常吃小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能从6.7%降低至5.7%。研究者分析认为,小米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可能与小米中抗性淀粉的形成和高纤维延缓了淀粉水解有关。此外,小米粥中还含有一些天然成分,如核黄素,被认为可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因此,整体来看,小米粥对血糖的影响取决于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小米粥的烹饪方式及食用量。对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食用小米粥,是不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的,相反,当它与高蛋白质或高纤维的食物搭配时,更能促进血糖的稳定。可见,小米粥对血糖的影响,其实并不是一言以蔽之的“会让血糖上升”或“会让血糖下降”。如何科学食用小米粥因此不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小米粥,而是要科学合理的食用,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体化饮食: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对小米粥也是一样大,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因此,建议个体想吃小米粥并预融入到日常生活时,应该严密监测自己的血糖反应,通过监测餐前和餐后血糖水平,以评估小米粥对个人血糖的具体影响。2、控制摄入量:通常而言,推荐糖尿病人吃干不吃稀,也就是说尽量吃干米饭,少吃稀饭、稀食。小米粥是我们常吃的一种食物,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是可以适量吃小米粥的,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热量过剩,而且营养单一,不利于健康,一般来说,每餐一小碗(约200毫升)即可。但如果餐后血糖经常十几点的,最好别吃小米粥,可以选择将小米做成小米饭、小米煎饼或小米馒头等固态食物来食用,这样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可以降低升糖速度。3、合理搭配:喝小米粥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腐、蔬菜、豆类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小米粥的摄入量,还能通过食物的混合作用,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4、注意烹饪方式:如果糖尿病患者确实喜爱吃小米,那么制作时,不要浸泡小米,有实验数据表明,将小米浸泡一夜后煮成米饭,其血糖生成指数高达98,几乎与糖水相当。建议蒸制成小米饭,推荐蒸制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样的小米饭口感较硬,升糖指数会降低,同时建议蒸制好的小米饭也不要趁热马上食用,小米饭回生变硬后,升糖指数也有所降低。此外,血糖高的人如果特别想喝小米粥,建议少放点米,大火快煮的小米粥升糖速度慢。总之,常喝小米粥不能单纯地认定为导致血糖上升或下降,其对血糖的影响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量食用、注意时间和烹饪方式,并结合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共同维护血糖的稳定和身体健康。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如何留对24小时尿标本? 一、标本留取方法1.去头:当日晨7:00无论有无尿意都需要排尿(本次尿液弃去不要),从第二次排尿开始,留取每一次尿液至量杯内并计时。2.留尾:次晨7:00,无论是否有尿意,均要排尿1次且留起来至量杯内,计入24小时尿标本总量。 3.测总量和取样本:将装有小便的量杯放在平台上,视线平行观察尿总量,然后混匀尿液(尿液存放久后其中沉渣会下沉,所以必须混匀取样,样本才具有代表性),取约10-20ml混匀的尿液装入送检尿杯中,并将24小时尿总量记录在尿杯标签的空白处,及时送检。二、注意事项1.容器:使用带刻度的专用量杯,留尿前保持容器干燥且无异物。2.防腐剂:如留取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第一次留尿标本后提醒工作人员在量杯内加入防腐剂并摇匀。3.收集尿液:留尿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尿液均收集在量杯内,如一个量杯装不下,请再拿一个量杯用同样的方法收集尿液。4.储存方式:留尿标本过程中,量杯须放置在阴凉处。5.生活方式:留尿标本期间,需正常饮食、饮水,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用饮料,如雪碧、可乐等,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降糖、降压药不需停用。6.特殊情况:如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精神刺激等特殊情况,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须好转后再留尿标本。7.经期: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留尿。8.避免污染:在留取24小时尿标本过程中,避免小便污染及混入异物。9.送检:所有小便混匀后及时送检。来源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4小时尿钙检查是干什么用的?24小时尿钙的概念24小时内所产生的所有尿液中的钙含量就是24小时的尿钙,需要正确留取24小时的所有尿液标本,测定其钙浓度,然后乘以总尿量,得出结果。24小时尿钙检直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非要收集24小时尿液?检查尿液中的钙含量可以帮助诊断肾脏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对于已经确诊为甲旁减的患者来说,检查尿液中的钙含量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尿钙含量升高,预防尿路结石。因为如果尿液中钙含量过多,肾结石更容易形成。收集24小时尿液的目的是准确检测钙经尿排泄的量,因为随机一次尿的浓度易受患者饮水量、尿量影响,多喝两杯水浓度就被冲淡了,所以,通过测量一整天(24小时)尿液中钙含量,能有效避免尿液浓度变化带来的检验误差,以此反应的情况更为客观。24小时尿钙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高了或低了有什么意义?24小时尿钙定量参考范围为2.7~7.5mmol/24h。对于甲旁减来说,24小时尿钙低,提示血钙可能也比较低,此时需要结合血钙来看,如果血钙也低,说明治疗不足,需要加强治疗,如果血钙正常则无需处理。24小时尿钙高的长期危害比较大,会引起肾脏钙化,肾结石,以及其他部位异位钙化等。异位钙化,就是不正常位置的钙化。牙齿与骨骼之外的组织发生了钙化,就叫做异位钙化。甲旁减患者发生异位钙化主要影响肾脏,大脑,心脏,血管等重要部位。很多甲旁减患者是因为发生癫痫,拍片子发现大脑里面多处钙化灶,才发现是甲旁减,可见甲旁减患者不认真治疗的话,是很容易发生异位钙化的。如何让24小时尿钙值更加准确24小时尿标本留取方法:一般要求留尿当日晨7点至次日晨7点的所有小便。测定桶中小便的体积,并记录。然后将桶内小便摇匀,取一小管送医院化验,并告知化验人员24小时尿总体积。可以咨询医生酌情调整时间,在确保留取、送检方便,出结果及时的情况下,可酌情调整标本留取起止时间,如6:00-6:00或8:00-8:00等。收集送检步骤:·领取尿液试管;·准备容器,按上述流程留取尿液;·测量总量,自己将尿液总量标记在试管空白处;·混匀,取10ml左右的尿液放至试管;·尽快送往检验科;注意事项一:24小时尿标本的“结果”与“量”密切相关,一定要足量、准时收集以从7:00留至次日7:00为例,当天7:00整,不管有无小便,都到厕所排一次小便,不要排到小便收集桶,因为这次小便是7点之前产生的,所以不要;之后的每次小便都要收集,次日7:00不管有无小便,都排一次小便至小便桶收集起来。常见错误:影响24小时尿钙结果的主要是尿量不是准确的24小时尿量,量多量少都会影响结果判断。1、不记准确时间,大致24小时尿量。早上起来习惯性到厕所解小便,没看时间,结束时间也凭感觉,尿量的时间不准确。2、几点起来晨便,就从几点开始计算时间。例如5点起床解小便就开始收集,留到第二天7点。实际上是26小时。3、漏接:接满一桶觉得够了后面的尿就不接了,也有的因外出、中途忘记或大便时没留小便,漏了一两次尿液收集。注意事项二:饮食和运动注意事项·正常喝水,喝水太多或太少,不影响结果。喝水多,尿液浓度就稀释,喝水少,尿液浓度就浓缩了,测的总量是不会变的。·避免摄入的钙太多而影响检测结果:正常饮食和服用甲旁减治疗药物,尤其是奶制品的摄入按照平时的习惯,避免突然摄入大量的钙,维生素D和钙片的量也和平时一样。·检查当天饮食尽量和平时习惯一样,避免大鱼大肉,因为高蛋白质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磷,磷会影响血钙和尿钙的含量。·测试前24小时和测试当天的24小时内进行轻度运动,不要剧烈运动,避免运动消耗钙太多,影响检测结果。·收集前48小时开始就不要饮酒,不要突然服用平时不长期吃的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注意事项三:避免尿液被污染收集容器要有盖子,保持不进入其他东西,收集小便时,避免混入大便,女性避开月经期等。来源做好尿钙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做好规范管理?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核心内容包括筛查与诊断、产前管理、分娩期管理、新生儿低血糖管理和产后管理5个部分,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的规范管理提供借鉴。筛查与诊断Q:如何诊断孕妇患有GDM?➤ 推荐所有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符合以下1项及以上标准则诊断为GDM:①空腹血糖5.1~6.9mmol/L;②口服葡萄糖后1h血糖≥10.0mmol/L;③口服葡萄糖后2h血糖8.5~11.0mmol/L。(高质量,强推荐)Q:孕妇如何准备OGTT?➤ 推荐孕妇按照以下流程准备OGTT。①试验前3d正常饮食,每天至少摄入150g碳水化合物,保持正常活动;②试验前至少禁食8h,即前1d晚上从22:00开始禁食;③试验当天09:00前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④口服葡萄糖方法为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抽取空腹静脉血后5min内喝完,从口服葡萄糖水的第1口开始计时,分别于1h、2h再次抽取静脉血;⑤试验前不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试验当天早晨不摄入任何药物,试验前及试验期间禁烟,试验期间静坐、禁食;⑥对于有试验禁忌证的孕妇,如胃旁路手术史、葡萄糖负荷不耐受,建议咨询医护人员。(专家共识,强推荐)Q:哪些孕妇是GDM的高危人群?➤ 推荐孕妇在孕早期(孕14周前)评估是否具有GDM的危险因素,包括一级亲属糖尿病家族史、GDM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BMI≥28、年龄≥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良孕产史、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极低至高质量,强推荐)Q:GDM对孕妇和宝宝有哪些不良影响?➤ GDM会增加母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风险,近期并发症包括先兆子痫、剖宫产、器械分娩、早产、肩难产、引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脑损伤等;远期并发症包括母亲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后代患孤独症(自闭症)等。(极低至中等质量)产前管理Q:GDM患者的血糖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建议GDM患者的指尖血糖控制在以下范围,空腹和餐前血糖为3.3~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夜间血糖≥3.3mmol/L。(专家共识,弱推荐)Q:GDM患者应如何监测血糖?➤ 推荐GDM患者使用微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专家共识,强推荐)➤ 推荐GDM患者遵循血糖仪制造商的操作说明书,并接受医护人员血糖测量方法的培训。(专家共识,强推荐)Q:GDM患者每天需要测量几次血糖?➤ 对于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患者,推荐每天测4次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后2h血糖),每周至少监测1d。(专家共识,强推荐)➤ 对于新诊断或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的GDM患者,建议每天测7次血糖(包括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和夜间血糖),每周至少监测2~3d。(专家共识,弱推荐)Q:GDM患者孕期体重增长的范围是多少?➤ 建议GDM患者根据孕前BMI确定孕期体重增加的目标,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单胎自然妊娠孕妇孕期体重分别增加11.0~16.0kg、8.0~14.0kg、7.0~11.0kg、5.0~9.0kg。(专家共识,弱推荐)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和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推荐值见表1。Q:哪些孕妇需要接受生活方式干预?➤ 推荐以下孕妇接受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孕早期空腹血糖≥5.1mmol/L、具有GDM高危因素、确诊为GDM。(低至中等质量,强推荐)Q:GDM患者如何选择食物?➤ 推荐GDM患者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适量选择中GI食物,减少高GI食物的摄入。(低质量,强推荐)➤ 推荐GDM患者用燕麦、藜麦、大麦、荞麦、杂粮饭、杂粮馒头、荞麦面条等替代精制米面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g。(中等质量,强推荐)➤ 推荐GDM患者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和橄榄油为主,适量摄入乳制品和坚果,少量摄入红肉(猪肉、牛肉、羊肉)。(高质量,强推荐)➤ 推荐GDM患者避免大量摄入加工肉类(培根、香肠、热狗、腊肠等)、精制谷物、快餐、奶油、椰奶及油炸食物。(低质量,强推荐)Q:GDM患者如何分配每日热量摄入?➤ 推荐GDM患者根据孕前BMI、理想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孕周等决定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专家共识,强推荐)➤ 建议GDM患者妊娠早期总热量摄入不低于6694kJ/d,妊娠中晚期摄入7531~9205kJ/d。(专家共识,弱推荐)➤ 建议GDM患者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g(主食4两以上),占总热量的50%~60%,建议优先选择粗杂粮,且以低GI食物为宜,避免摄入单双糖类食物(如葡萄糖、蔗糖类);蛋白质不低70g,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热量的7%,避免人造黄油、植物油制的起酥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专家共识,弱推荐)GDM患者每日推荐的热量摄入见表2。Q:GDM患者如何分配每餐热量?➤ 建议GDM患者遵循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将每日的总热量分配至3次正餐和2~3次加餐,其中早餐占10%~15%、午餐及晚餐各占20%~30%、每次加餐各占5%~10%。(专家共识,弱推荐)Q:GDM患者如何进行膳食搭配?➤ 推荐GDM患者采用食物交换份进行膳食交换和搭配。(专家共识,强推荐)GDM患者每日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进行推荐,见表3。Q:GDM患者在上班/外出期间是否需要控制饮食?➤ 建议GDM患者上班/外出期间遵循医护人员的建议,坚持饮食控制。(专家共识,弱推荐)Q:GDM患者在孕期可以进行运动吗?➤ 推荐GDM患者运动前评估是否有运动禁忌证。(专家共识,强推荐)➤ 推荐无运动禁忌证的GDM患者进行规律、适量、个体化的运动。(中等质量,强推荐)Q:GDM患者如何安排每日运动?➤ 推荐GDM患者每周至少5d每天进行30min,或每周至少进行150min的运动。(专家共识,强推荐)Q:GDM患者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运动?➤ 推荐无运动禁忌证的GDM患者根据个人喜好及孕前运动基础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①有氧运动,优先推荐步行,也可选择慢跑、游泳、跳舞、孕妇瑜伽等(低质量,强推荐);②抗阻运动,可选择弹力带、哑铃等(低质量,弱推荐);③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中等质量,弱推荐)Q:GDM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推荐GDM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注意以下内容。①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活动,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如热瑜伽等;②避免进行有身体接触或有跌倒风险的活动,如体操、篮球、举重等;③孕中晚期避免以仰卧位进行活动;④防止低血糖反应和延迟性低血糖,进食30min后再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min(连续运动不超过45min),运动后休息30min;运动时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时及时食用;⑤在运动前、中和后适当补充水分;⑥在进行任何运动前热身5~10min,运动后至少放松5min;⑦出现以下情况或有任何不舒适立即停止活动,并咨询专业人员,包括血糖过低(<3.3mmol/L)或过高(>13.9mmol/L)、呼吸急促、头痛、头晕、胸痛、腹痛、小腿疼痛或肿胀、阴道出血或流液。(专家共识,强推荐)Q:GDM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该如何处理?➤ 发生低血糖时,推荐孕妇立即摄入15~20g单一碳水化合物(如4~5块苏打饼干、2~3块糖果、1个半蛋黄派/小面包、1汤匙蜂蜜/糖浆/白砂糖、120ml果汁)。(专家共识,强推荐)Q:GDM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 GDM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1~2周后血糖不达标者,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摄入量血糖又超过目标血糖者,推荐开始降糖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强推荐)分娩期管理Q:GDM患者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推荐GDM患者在妊娠晚期产检时与医护人员讨论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的利弊。(专家共识,强推荐)Q:GDM患者在分娩期间如何选择饮食?➤ 建议GDM患者在分娩期间根据个体化热量需求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避免选择高GI食物。(中等质量,弱推荐)新生儿低血糖管理Q:如何预防GDM患者的宝宝发生低血糖?➤ 推荐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出生后30min内),之后每2~3h喂养1次,直到喂食前毛细血管血浆葡萄糖水平≥2.0mmol/L。(专家共识,强推荐)产后管理Q:GDM患者在产后如何进行疾病管理?➤ 推荐GDM患者在产后4~12周进行75gOGTT;对于筛查结果正常者每1~3年重复筛查1次。(专家共识,强推荐)➤推荐有GDM病史的产妇产后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质量,强推荐)来源:中华护理杂志2024年3月第59卷第6期
糖尿病友要做哪些检查?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中,除了饮食调控、规律运动和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科学有效地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同样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正确的自我监测方法,不仅有助于实时了解自身的血糖水平,还能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实现对疾病的精细化管理。以下是对糖尿病相关检查项目的简单介绍及检测频率的一般推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查项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控制过程中,都需要定期复诊及日常血糖监测。基本的血糖监测,就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指标。表1糖尿病血糖检查项目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根据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用药并进行系统监测,一般都会经历一系列常规检查,这些检查大多和胰岛功能,肝肾功能相关。表2糖尿病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相关检查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密切关注心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血压、血脂、抗栓、抗心肌缺血、抗心室重构等。糖尿病的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血糖监测治疗及低血糖预防。表3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相关检查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相关检查糖尿病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眼、口腔、皮肤等,对患者有很大危害。从治疗的角度来讲,糖尿病的治疗目的绝不仅仅是降糖,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或及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筛查是不可或缺的。表4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相关检查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