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主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纤维环破裂、萎缩和颈椎小关节紊乱等,造成对颈神经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等慢性症候群。此病常引起头痛、头昏、眩晕和颈、肩、臂、手的疼痛和麻木,甚至有的还出现高血压现象。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常因工作或劳动时长期处在一种固定的姿势,使颈椎软组织慢性劳损,久之促成局部骨质增生。此外,还有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其病理过程是:椎间盘本身无直接血液供应,靠软骨板从椎体吸取营养。若软骨板受到损伤,则椎间盘发生营养性障碍,进而软骨板、椎间盘产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隙变窄,韧带退行性病变、钙化,造成关节活动功能受到影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刺形成和向后隆起的纤维环、后纵韧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性、水肿等原因,使颈神经受到摩擦和压迫而出现症状。此外,椎动脉在上行中形成三个弯曲,在穿行第一、第二颈椎横突孔时形成了一个使椎动脉呈倒置椎体状的弯曲,可因环枢关节的活动,而加大环枢横突孔倒置椎体的底宽,使椎动脉受到压迫,而产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若向前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脊髓,或交感神经,即出现昏倒、呕吐、胸闷和血压异常等症状。临床表现1.中年以上病人主诉常有颈后、上背或肩部酸胀不适。有时颈项发僵、活动不灵。部分病人有颈部外伤史。2.上肢一侧或两侧出现障碍方面症状,如无力、不能上举、外展困难、握力下降、严重持物不稳而下掉。3.神经根受累,出现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发凉;有针刺样触电感或烧灼样疼痛;颈部过伸、过屈、旋转或咳嗽、打喷嚏时,痛疼加甚;压头时,可有放射痛。4.有的患者有眩晕、一侧耳鸣和头昏等症状,眩晕常在颈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出现(因椎动脉受压)。严重时病人可出现肢瘫、截瘫等症状。非药物疗法颈椎牵引法1.立位牵引:将牵引套(即枕颌布带,由双层白布制成)的两绳环分别挂在门框上的两组螺丝上。牵引者站立于门框下小板凳上,自行带好牵引套,双足逐渐离开小板凳,或双下肢屈曲,双足离开地面,人体全部吊起。此时颈部的牵引力为体重的93%,牵引时间为30秒至一分钟,有的可延至5分钟。2.坐位牵引:在门框上,接上一个滑轮,将牵引绳一端与牵引套连接,另一端挂上所需要的重量(由数个一斤重的铁块或砂袋组成)。挂重量的一端距离地面约半米,患者坐在方凳上,吊好牵引套,在挂重量的一端逐渐加上铁块或砂袋,直到自己受得住为止(一般重量为5~8千克为宜),牵引时间为15~20分钟。推拿疗法1.舒筋通络。病人坐位,用轻柔的揉、按、拿、一指禅推等手法在颈椎两侧及肩部治疗。2.拉宽椎间隙。医生用一手托住患者颈部,一手托住枕部,用力向上提,并适度向左右转旋。3.理筋整复。病人前屈适当的角度,医者一手用拇指按住患椎棘突,一手用肘部托住病人颏部,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头部。4.活血化瘀。用轻柔的一指禅或按、揉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再用直擦法治疗颈椎两侧,以透热为度。颈神经根封闭法病人侧卧,头下垫平,使头颅部与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医者用右手拇指从上向下,沿胸锁乳突肌的起点或乳突向下垂直划一直线,沿此线找椎间孔压痛点。经常规消毒后,针尖垂直刺到椎间隙孔部,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如病人有麻胀感时效果更好。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注射液0.04g+正清风痛宁注射液30mg,每天一次。理疗1.离子导入疗法。目前使用的有DZL一Ⅱ型电疗机,是应用直流电导入各种中西药物,如利多卡因注射液、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效果较好。2.高频电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疗法。3.石蜡疗法。利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4.中药烫法。桃仁15克,红花15克,苏木20克,桂枝20克,艾叶6克,威灵仙20克,水煎后将毛巾浸于药液中,拧干后趁热敷于患处,同时用手掌拍打。西药治疗1.解热镇痛剂:布洛芬0.2克,每天3次;塞来昔布胶囊0.4克,每天1次;消炎痛0.25克,每天3次.2.扩张血管药物:地巴唑、血管舒缓素等。3.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药物: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中药治疗1.痹证型:属风寒者,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虚寒者,治以温阳益气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2.眩晕型: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亏虚者,治以益气养血通络,方用归脾汤加减;痰湿中阻者,治以化痰利湿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味。3.痉证型:治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用黄芪地龙汤。
海桐皮、伸筋草、络石藤、威灵仙、鸡血藤、萆薢、忍冬藤各30g,桂枝10g,黄柏20g,木瓜、白芥子、艾叶、独活、三棱、刘寄奴、莪术、牡丹皮、苍术、丹参、川牛膝、天花粉各15g组成,也可研粗未。本方的组方特点:一是用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桂枝、海桐皮等藤、枝、皮类药以祛风、利湿、通络;二是用莪术、三棱、刘寄奴、川牛膝等药以活血、祛瘀、止痛;三是用黄柏、天花粉、牡丹皮、丹参等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其主要适用于:①膝骨关节炎,膝半月板损伤(Ⅲ度以下);②慢性伤筋疾病;③骨折、脱位后期。禁忌证有感染类骨病,如骨髓炎、局部软组织感染等。使用方法:每剂药加水3000~4000mL,煎熬30分钟。煎熬完成后药液剩余约2000mL,药液和药渣不要分开。将患处置于距药盆适当距离(患者感到温热即可),先用热气熏蒸,待药液降至50℃左右时,药盆中放一块毛巾,用浸透药液的毛巾热敷患处。当药液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包裹药渣并浸入药液热敷患处(本院已将外洗方打成粉状)。每次熏洗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药。每剂药第1次使用时,煎熬30分钟,再次使用只需烧开即可,4周为1个疗程。实际临床使用时,其疗程长短视病情而定。外洗方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在减轻症状,在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DISCFX微创系统是配备了Trigger-FIEXR双极射频系统的“四合一”腰间盘微创治疗系统(钳夹、冲洗、髓核消融、纤维环热塑成型),它是基于椎间孔镜的工作原理发展而来的新型经皮微创椎间盘切除器械。DISCFX系统采用后外侧经皮微创穿刺入路,采用微小的的工作管道(3mm内径),极方便的操作系统,用于治疗伴有根性痛的包容性腰间盘突出症病人。特点是创伤小、见效快、术后恢复期时间短、疗效稳定,事实证明DISCFX系统治疗的开展腰间盘突出微创治疗技术的一大进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手术过程、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及同行的经验,DISCFX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采用后外侧入路,故①不需直接接触、牵拉硬膜及神经根,避免了术中损伤硬膜、神经根,以及术后硬膜外和神经周围瘢痕的发生,②保护了硬膜外及神经周围静脉系统,可以防止静脉淤滞和慢性神经水肿,③对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内减压手术可以保护后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机率。2、细小的工作套管使椎旁肌肉的损伤及失神经支配降到最小。3、手术创伤小,切口仅约3mm,基本不需缝合,减少了伤口感染机会。并因创伤小,不动小关节及椎体椎板骨性组织,减少了术后节段性腰椎失稳和滑脱的可能性。4、术后疼痛轻、恢复快。DISCFX系统手术病例由于创伤小,术后多数无需镇痛。术后2-3天即可下床活动。5、术后住院时间短。DISCFX系统手术组病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5天,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对于伴根性症状的椎间盘突出症,DISCFX系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药物组成】生薏苡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0g,白茅根30g,炒苍术12g,盐黄柏12g,茯苓20g,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苦参12g,茵陈30g,猪苓15g,泽泻20g,石膏(先煎)30g,连翘10g,地龙10g,山慈菇15g,延胡索10g,甘草1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主治痛风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皮肤红、肿、热、痛,疼如虎噬,行走困难,昼轻夜重,尿赤,烦渴,汗出,甚则全身发热,舌绛红,苔黄腻甚至黄燥,脉滑。
四妙勇安汤加味由金银花、玄参各30g,当归、赤芍、牛膝各15g,黄柏、黄芩、山栀子、连翘、苍术、防己、紫草、生甘草各10g,红花、木通各6g组成,功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解及临证应用四妙勇安汤加味以金银花为君药,《温病条辨》记载金银花用于治太阴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可用金银花煎水服用。《温病条辨》还记载有清络饮,云金银花可治太阴暑温,汗后余邪未尽,头感微胀,视物不清,煎水服用。《卫生宝鉴》记载治发背、恶疮,有托里、止痛、排脓等功效,金银花水煎,去渣,稍热服之。《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记载治疮疡痛甚,色紫变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玄参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本草纲目》曰:“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本草正义》曰:“玄参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母、黄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玄参赋禀阴寒,能退邪热,而非滋益之品。《名医别录》所称补虚益精等辞,已觉言之过甚,乃《日华子本草》竟称其补劳损,而景岳直谓其甘能滋阴,濒湖且谓与地黄同功,俗医遂用之于阴虚劳怯,则无根之火岂宜迎头直折,速其息灭?且当时并不显见其害,甚且浮游之火受其遏抑,而咳呛等证,亦或少少见瘥,昧者方且归功于滋阴降火,而不知一线生阳,已渐消灭,从此不可救疗矣。此阴柔之害,与肆用知、柏者相等,则滋阴二字误之也。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当归、赤芍、牛膝、红花、紫草,活血通络;黄柏、黄芩、山栀子、苍术、木通、防己,清热利湿。本方寓意明晰,配伍简洁,疗效专一,广泛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属热毒蕴结、血脉瘀结之瘀热证,辨证要点为肢体疼痛、肿胀、皮色暗红、溃疡,舌红、苔黄腻。主要症状有:肢体红肿热痛,皮色紫红光亮,肢体肿胀、皮温高,伴全身发热。主治急性感染,如丹毒、急性蜂窝组织炎、痈等,以及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性血管炎、急性肢体静脉栓塞、红斑性肢痛病和肢体缺血性坏疽、糖尿病性坏疽、大动脉炎等。
组成:川牛膝30克,独活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海桐皮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土鳖虫15克,制川乌10克,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舒筋草3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用法:每日1剂,加水3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煎20分钟,趁热熏洗并热敷患膝关节20分钟,早晚各熏洗、热敷1次,1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
【组成】当归9g,芍药6g,木香6g,生地黄9g,红花6g,赤芍6g,续断12g,桃仁6g,川芎6g,泽兰9g,苏木6g,乳香6g,没药6g,甘草6g,大黄6g。每天1剂,水煎服。【效用】本方为祖传验方,是治疗骨折脱位早期及急性软组织损伤等的通用方。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炎镇痛。本方配伍法度严谨,散收相兼,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变通灵活,加减化裁适应证广泛,应用于临床150余年,治疗过数以十万计的骨伤科病人,疗效卓著。
成份:石斛500克、巴戟天500克、五加皮500克、怀牛膝500克、杜仲炭250克土鳖虫500克、没药500克、续断500克、自然铜500克、大黄500克、白芨500克、桑寄生5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主治:骨折。用珐:酒调外敷。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
1、三藤汤: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藤类药物可通经入络,有祛风湿、止痹痛、舒经活络功效,长于治疗肢体经络疾患,三藤合用,具有养血通络、祛风除湿、清热止痛的功效。养通结合,药性平和,可用于因风湿热邪所引起的肢体疼痛及麻木等。2、三草汤:豨签草、伸筋草、老鹳草,三药均有祛风湿、通经络作用,常用于各种风湿痹痛等,三药合用,能改善中风后肢体运动失灵、拘挛疼痛等病症。3、颈椎方:葛根、鸡血藤、木瓜,三药以养血活血、舒筋活络为主,无论外感、津亏、血瘀、湿浊引起的颈项不适,均能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适合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上述症状。4、腰椎方:丹参、杜仲、续断,三药配伍,可用于腰椎病所致疼痛、仰伏不利、辗转不侧等疾患。5、上肢痛方:桂枝、桑枝、伸筋草,三味能通关节之血脉、散痼结之寒凝、伸不展之经络。且枝类药物升散向上,善治上肢肢节疼痛等疾患。6、下肢痛方:羌活、独活、牛膝,羌活、独活均辛温,归肾、膀胱经,具有散风寒、祛风湿、止痹痛作用,二药常配伍使用,治疗风寒湿痹,腰脚疼痛、四肢不仁等症。而牛膝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通利关节,引血下行。三味配伍,善治下肢诸肢节疼痛者。7、肩背痛方:秦艽、威灵仙、海桐皮,凡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论新久,均可配伍使用。8、腰肌劳损方:桑寄生、狗脊、熟地,三药药性平和,均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活血功效。而桑寄生、狗脊以治肾虚腰背强急见长,熟地为滋补肾精第一药,腰肌劳损所致酸困不适、活动受限三药较为适宜。9、三味虫类方:全蝎、地龙或天龙、土鳖虫,全虫蝎、土鳖虫、地龙为活血通络常用药物,全蝎、土鳖虫活血散结、通络止痛;地龙清热熄风通络,三药于散、通、熄为一体,无大寒大热之弊,适合病久脉络不通的各种疼痛。若上肢疼痛用蜈蚣(天龙),下肢疼痛用地龙。10、黄芪赤风汤:黄芪、赤芍、防风,方用黄芪大补元气,剂量宜大,以益气行血、血行风灭之义。此方应用广泛,不仅应用瘫痪疾病,凡气血不和者皆可应用。11、肢体麻木方:黄芪、桃仁、红花,本方由补阳还五汤简化而来,功能益气活血通络,仍遵王清任“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成瘀”的理论,从“因虚致瘀”立法,虚者气虚也,瘀者血瘀也。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肢体经络失养之麻木疼痛。黄芪用量要大于桃仁、红花,立意为气行则血行,气足则血活。12、肢体痉挛方:何首乌、木瓜、双钩藤,何首乌滋阴养血,为血中之气药,入肝经滋补阴血而祛风。木瓜味酸入肝,功舒筋活络,能缓解筋脉的拘急疼痛,钩藤息风止痉,何首乌与木瓜配伍,以滋补肝肾之阴以固本,三味合力,滋阴养血、熄风止痉,为治疗肢体痉挛之良方。13、肢体酸困方:黄芪、五爪龙、仙鹤草,肢体酸困为气虚证。黄芪为补气之圣药,善补肺脾之气。五爪龙为南方补气药,与北方黄芪同功。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有补虚、强壮的作用,可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三味药同用治疗劳力后脱力困乏者。14、足跟痛方:熟地、牛膝、透骨草,熟地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肾精不足之要药。牛膝除补肾强筋、活血通络外,可引药下达病所。透骨草可引药透入经络、血脉,并有祛风活血止痛作用。三味药既有补肾强筋固本作用,又有祛风活血止痛功效,随症加减,常取良效。15、手足肢节寒凉方:黄芪、桂枝、当归,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而来。三药配伍养血活血作用增强,对气血不足、血脉不和之手足寒凉更为适宜。16、关节肿大方:僵蚕、透骨草、知母,三药以僵蚕祛风化痰散结,治有形之包块;知母养阴行痹,治肢节浮肿;透骨草活血解毒、通经透骨,用于有形之关节肿大或无形之关节胀痛。17、温养督脉方:鹿角胶、桂枝、红参,桂枝温经通脉,能通达阳气于诸脉;鹿角胶温肾助阳、养血填精,通督脉补命火;红参大补元气,能固脱回阳,通十二经脉。三药能生元阳、贯督脉而达全身,对命门火衰、阳气不足所致的各种虚寒症状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18、外用泡足方:透骨草、当归、黄芪,凡足跟疼痛或下肢寒凉难忍者,为下肢气血亏虚夹络脉瘀滞所致。药取当归补血汤温阳护卫、养血活瘀,另加透骨草通经达络、祛风止痛。具体应用时,可加白酒与姜汁醋适量,加强药物的温经通络、透骨活瘀作用。此方要比单纯祛风湿药效果好。19、御风防湿方:黄芪、补骨脂、大枣,中医认为体质虚弱,卫外不固,风寒湿邪易侵,形成风湿痹症。黄芪补肺固表充肺卫,补骨脂补肾纳气填元阳,大枣健脾益气调中土。三药合用补肺、健脾、温肾,适合痹症体弱者长期服用。20、去杖方:白芍、甘草、黄芪,此方为芍药甘草汤加黄芪。可养血通络、舒筋缓急,主治脚弱无力、步行艰辛。方中大剂量白芍养血柔筋为君药,甘草和中健脾为佐使药,加黄芪,可以补气退废,尤适合年老、体弱、久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