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主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纤维环破裂、萎缩和颈椎小关节紊乱等,造成对颈神经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等慢性症候群。此病常引起头痛、头昏、眩晕和颈、肩、臂、手的疼痛和麻木,甚至有的还出现高血压现象。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常因工作或劳动时长期处在一种固定的姿势,使颈椎软组织慢性劳损,久之促成局部骨质增生。此外,还有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其病理过程是:椎间盘本身无直接血液供应,靠软骨板从椎体吸取营养。若软骨板受到损伤,则椎间盘发生营养性障碍,进而软骨板、椎间盘产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隙变窄,韧带退行性病变、钙化,造成关节活动功能受到影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刺形成和向后隆起的纤维环、后纵韧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性、水肿等原因,使颈神经受到摩擦和压迫而出现症状。此外,椎动脉在上行中形成三个弯曲,在穿行第一、第二颈椎横突孔时形成了一个使椎动脉呈倒置椎体状的弯曲,可因环枢关节的活动,而加大环枢横突孔倒置椎体的底宽,使椎动脉受到压迫,而产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若向前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脊髓,或交感神经,即出现昏倒、呕吐、胸闷和血压异常等症状。临床表现1.中年以上病人主诉常有颈后、上背或肩部酸胀不适。有时颈项发僵、活动不灵。部分病人有颈部外伤史。2.上肢一侧或两侧出现障碍方面症状,如无力、不能上举、外展困难、握力下降、严重持物不稳而下掉。3.神经根受累,出现上肢放射痛,手指麻木发凉;有针刺样触电感或烧灼样疼痛;颈部过伸、过屈、旋转或咳嗽、打喷嚏时,痛疼加甚;压头时,可有放射痛。4.有的患者有眩晕、一侧耳鸣和头昏等症状,眩晕常在颈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出现(因椎动脉受压)。严重时病人可出现肢瘫、截瘫等症状。非药物疗法颈椎牵引法1.立位牵引:将牵引套(即枕颌布带,由双层白布制成)的两绳环分别挂在门框上的两组螺丝上。牵引者站立于门框下小板凳上,自行带好牵引套,双足逐渐离开小板凳,或双下肢屈曲,双足离开地面,人体全部吊起。此时颈部的牵引力为体重的93%,牵引时间为30秒至一分钟,有的可延至5分钟。2.坐位牵引:在门框上,接上一个滑轮,将牵引绳一端与牵引套连接,另一端挂上所需要的重量(由数个一斤重的铁块或砂袋组成)。挂重量的一端距离地面约半米,患者坐在方凳上,吊好牵引套,在挂重量的一端逐渐加上铁块或砂袋,直到自己受得住为止(一般重量为5~8千克为宜),牵引时间为15~20分钟。推拿疗法1.舒筋通络。病人坐位,用轻柔的揉、按、拿、一指禅推等手法在颈椎两侧及肩部治疗。2.拉宽椎间隙。医生用一手托住患者颈部,一手托住枕部,用力向上提,并适度向左右转旋。3.理筋整复。病人前屈适当的角度,医者一手用拇指按住患椎棘突,一手用肘部托住病人颏部,在向上牵引的同时向患侧旋转头部。4.活血化瘀。用轻柔的一指禅或按、揉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再用直擦法治疗颈椎两侧,以透热为度。颈神经根封闭法病人侧卧,头下垫平,使头颅部与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医者用右手拇指从上向下,沿胸锁乳突肌的起点或乳突向下垂直划一直线,沿此线找椎间孔压痛点。经常规消毒后,针尖垂直刺到椎间隙孔部,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如病人有麻胀感时效果更好。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注射液0.04g+正清风痛宁注射液30mg,每天一次。理疗1.离子导入疗法。目前使用的有DZL一Ⅱ型电疗机,是应用直流电导入各种中西药物,如利多卡因注射液、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效果较好。2.高频电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疗法。3.石蜡疗法。利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4.中药烫法。桃仁15克,红花15克,苏木20克,桂枝20克,艾叶6克,威灵仙20克,水煎后将毛巾浸于药液中,拧干后趁热敷于患处,同时用手掌拍打。西药治疗1.解热镇痛剂:布洛芬0.2克,每天3次;塞来昔布胶囊0.4克,每天1次;消炎痛0.25克,每天3次.2.扩张血管药物:地巴唑、血管舒缓素等。3.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药物: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中药治疗1.痹证型:属风寒者,治以祛风散寒通络,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虚寒者,治以温阳益气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2.眩晕型: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亏虚者,治以益气养血通络,方用归脾汤加减;痰湿中阻者,治以化痰利湿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味。3.痉证型:治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用黄芪地龙汤。
治愈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肋间神经疼【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外用】 【操作方法】:临床上除芒硝、食醋外的药装到布袋中,把布袋放到微波盒中,把芒硝放入适量温水中搅拌,尽量溶解,溶液倒如入微波盒中,再倒入微波盒适量温水,水要漫过药袋,然后放到微波炉中,高火五分钟,取出微波盒把食醋倒入其中,再高火五分钟,取出, 待袋子不是很烫后放到患处,然后在袋上盖上一塑料薄膜保温。一次半小时,一天两次.临床上用于腰突,其中颈椎病、肩周炎、肋间神经疼、关节炎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治疗膝盖痛、膝关节炎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配方〕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9克、巴戟天9克、鹿衔草15克、透骨草15克、小伸筋草12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炒薏仁30克、牛膝12克。〔制法〕以上药材一起加水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用法〕每日一剂,早晚各温热分服1份。〔功用〕补肾养心,滋肝舒筋,袪湿清热。〔主治〕膝盖痛、膝关节炎和各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方解〕养筋汤滋肝舒筋,就是给筋骨点油,三草(鹿衔草、透骨草、小伸筋草)四妙(苍术、黄柏、炒薏仁、牛膝)专门除筋骨下焦的寒湿郁热,如同把附着在经络血脉筋骨上的锈迹寒湿郁热刮掉一样。〔注意〕病好后,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过度安逸,要避免寒湿之地跟寒湿的饮食,这样就可以保养好你的膝关节。
早泄喷剂(五倍子、丁香、细辛、苦参、冰片、月桂氮卓酮),喷致龟头及阴茎处,早晚各1次,每次3喷,疗程30天,并于性生活前5min使用,方中五倍子为君药收敛固涩止泄,细辛、丁香温肾壮阳,所含挥发油对龟头及阴茎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抑制兴奋的传导,降低敏感度,为中药外用治疗早泄的常用药,冰片为佐使药,体现了“佐使则有功”的特点,且是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常用的促渗剂,对脂溶性及水溶性的药物均有促渗作用,但对水溶性药物渗透作用稍弱,月桂氮卓酮是一种新型促透剂,有极强的渗透作用,经皮给药时对水溶性药物比脂溶性药物作用显著,它通过影响角质层中鳞状角化细胞的有序叠集结构,作用于其中的类脂类,使之完全流化,促进药物通过,丁香和细辛所含的挥发油亦具有较强大的渗透效果,联用冰片和月桂氮卓酮使方中有效成分更易于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充分发挥治疗效果,使治疗作用明显增强,延长功能性早泄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本方必须专业医师合理配伍,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使用。
药物组成,生薏苡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0g,白茅根30g,炒苍术12g,盐黄柏12g,茯苓20g,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苦参12g,茵陈30g,猪苓15g,泽泻20g,石膏(先煎)30g,连翘10g,地龙10g,山慈菇15g,延胡索10g,甘草1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主治痛风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皮肤红、肿、热、痛,疼如虎噬,行走困难,昼轻夜重,尿赤,烦渴,汗出,甚则全身发热,舌绛红,苔黄腻甚至黄燥,脉滑。
验方:炙黄芪30g,白术20g,党参15g,熟地20g,当归15g,桂枝10g,仙灵脾10g附片10g(先煎),艾叶10g,香附10g,通草6g,炙甘草6g。功效:益气养血,温补元阳。主治:四肢冰凉,冬季尤甚。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成汤药1200ml,早中晚各温服一次,一般连用7剂。
少精、弱精方:组成: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当归15克、菟丝子20克、黄精20克、丹参15克、肉苁蓉10克、柴胡6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胶15克、河车10克、煅紫石英6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虚热加:知母、黄柏湿热加:萆薢、车前子功能:养血补肾增精助育死精方、湿热型:组成:苡仁20克、萆薢15克、山茱萸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花粉15克、黄精20克、二花2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另外:人参2克、虫草1克研面一日两次分服畸形加五味子瘀阻加鳖甲、大黄、桃仁、三棱、莪术精液不液化方:组成:太子参20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花粉15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连翘20克、二花20克、车前子15克、仙灵脾15克、浙贝15克、萆薢15克、生麦芽100克、贯众30克、土茯苓30克、紫菀30克、生苡仁3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功能:补肾化液清热助孕前列腺炎方:组成:知母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萆薢20克、二花2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赤芍15克、滑石20克、车前子15克、蜈蚣2条、瞿麦15克、马鞭草15克、蛇床子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淋
组成:黄芪30g,丹参15g,白芍15g,木瓜9g,葛根20g,天麻9g,延胡索9g,威灵仙9g,淫羊藿9g,川续断12g,牛膝9g,甘草3g。方解:颈椎病系颈椎及周围筋肉损伤或退行改变,使气血、经络受阻,因而引起颈肩臂疼痛、麻木或头晕、猝倒等症状。治疗应益气活血,补肾壮骨,通络止痛。方中黄芪、丹参益气活血,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延胡索活血化瘀,消滞止痛,二者为臣。佐以淫羊藿、川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木瓜、威灵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葛根发表解肌,引药至头项;天麻祛风通络,止头晕头痛。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故本方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之良药。主治:颈椎病。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组成:麻黄10克,细辛5克,黑顺片10克,白芍30克,大黄20克,赤芍15克,杜仲20克,牛膝15克,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炙甘草10克。功效:缓急止痛。主治:腰疼、腿疼、胳膊疼、背疼、肩膀疼神经关节疼痛!用法:先纳黑顺片煎10分钟,在纳余药,共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每剂煎煮2次,取汁混匀,早、中、晚3次于饭后30~60分钟左右温服。若疼痛较严重,情势较急者,频饮,不拘时服,待病缓为度。每天1剂,7天为一个疗程,待疼痛缓解,再依据病情辨证施方。方解: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止痛、利尿消肿;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筋止痛;大黄活血通腑止痛,赤芍凉血活血,二者均为佐药,佐制辛温大热之品;杜仲、牛膝为治疗腰痛之圣药,补肾强腰、引药下行;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助眠。全方药少而专,共奏缓急止痛之功。加减运用:若寒重者,附子加量至15克以温阳散寒;热重者,加丹皮15克清热凉血;湿热重者,加黄柏15克,薏苡仁30克清热利湿;虚证者,加仙鹤草30克补虚。另外依据“顺筋利节”法则,运用提拿手法。嘱病人俯卧,医者用双手拇、食指中节相对用力于疼痛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瞬间提拿,听到“嗒”的弹响声,如此疗效更佳。 注意事项:发病期间要卧床休息;若患者病情严重兼有其他病证者,要及时住院治疗,不可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