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前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越来越多,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舒润液和人工泪液,到底哪个更优,该怎么选?先来看看产品说明:★舒润液(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溶液为无菌、水溶、平衡、轻度高渗性溶液,含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多聚季铵盐、0.006%氯己胺葡萄酸盐(洗必泰)溶液及0.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成份。用于润滑和湿润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提高配戴舒适性。★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代表有海露):属于外用处方药,不含防腐剂,主要成分是高分子量玻璃酸钠,与人体泪液成分相似,能够有效提升泪膜的稳定性,具有润滑和湿润作用,用于干眼症,缓解干眼症状。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溶液都具有润滑和湿润的效果。舒润液属医疗器械,需在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场所购买,人工泪液属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 从成分和功能上来说,舒润液与人工泪液在戴镜生活中有着各自优缺点,没有谁好谁坏之分,需根据孩子的眼睛敏感度以及眼部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润眼液或是人工泪液。当然,一部分孩子的眼睛天生比较敏感,对很多东西都会产生过敏症状。虽然角膜塑形镜配套的舒润液安全性也比较高,但也难免会有部分孩子会对其过敏。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建议家长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海露)代替舒润液,这样既能减少孩子戴镜期间的异物感又能减轻孩子的过敏情况。 另外,其实如果孩子还有干眼的,其实在使用舒润液的同时,也是可以加入玻璃酸钠滴眼液改善干眼、保护眼表,两者并不冲突,反而能起到各自的作用,为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保驾护航。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想趁孩子放假期间给孩子好好检查一下眼睛,看看视力的变化,家长关心孩子视力发育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有时在门诊上会碰到一些“糊涂”的家长,钱花了不少、领孩子去了很多的地方,但却没有检查出孩子视力差的原因,甚至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首先我给大家谈谈孩子视力差主要见于哪几类疾病:1、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孩子视力差可能是单纯的近视、远视,或者合并有散光,如果第一次带孩子来检查,最好先去看眼科医生,医生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后,眼内结构正常的情况下行散瞳检查,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及眼部情况来选择快速散瞳或慢速散瞳,确定准确的度数后还要检查孩子的眼位,根据孩子眼部综合情况来确定最终的配镜方案。如果孩子戴镜后视力正常,医生会告诉您具体的戴镜时间,生活、学习中需要的注意事项。有些孩子戴镜后视力还是不能恢复正常,可能还合并有弱视、斜视等,医生会告诉您何时配镜,配镜后要结合怎样的视觉训练,戴镜加系统的视觉训练才可能逐渐提高视力,而不是单纯的戴上眼镜就可以了。所以对于孩子的配镜,不是单纯的验光确定度数、配上眼镜那么简单,在配镜前一定要接受眼科医生的正规检查。2、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疾病、眼内肿瘤等:有些孩子出生后视力正常或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随着时间的增长疾病逐渐加重,视力逐渐下降;有些孩子出生后就患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眼底视细胞发育不良、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近期视力下降快,一定要带孩子先去医院行正规的眼科检查,不要认为孩子可能是近视配上眼镜就可以了。有些眼部疾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我在门诊上曾经见到一个妈妈带领孩子过来检查,说看到孩子眼睛的“瞳仁”变白了,我们检查后发现孩子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已经长到晶体的后面,把整个眼球几乎都长满了,看到悲伤欲绝的家长、哭泣的孩子,我们也很心痛,任何的治疗都不能挽救孩子的眼睛,但是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孩子视力稍差时就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正规的眼科检查,在肿瘤的萌芽阶段就开始治疗,预后是完全不同的。3、青光眼:有一种青光眼叫做开角型青光眼,他多发于近视的患者,得病时眼部没有任何不适,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和近视度数加深视物不清的症状相似。我曾经接诊过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门诊就诊,说在外面眼镜店配眼镜检查人员告诉他度数长的太快,眼镜不好配让他到医院检查。我们检查眼底发现双眼的视神经都萎缩了,眼压明显增高,双眼仅剩管状视野。我问孩子家长:有没有发现他最近骑车子经常和别人碰到一起,家长这才想起,孩子最近不愿意骑车、放在他手边的东西他总是看不见等异常现象。这个孩子看东西就像从一个小纸筒里往外看,只能看见正前方的一小片光亮,周围全黑了。青光眼的治疗最好的效果就是维持现有的视力,高眼压造成的视神经损害不能逆转。这个孩子青光眼的诊断也几乎宣判了他下半生的命运,看着家长及孩子绝望的眼神,我们想说:如果这个孩子选择正规的医院配镜,也许他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但是再多的如果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了。4、圆锥角膜:是角膜病理性的向前突起,引起眼睛的散光逐渐增大、角膜变薄等,有些最终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圆锥角膜多发生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视度数增长快,较难配镜,最后不能用框架眼镜校正。这个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行角膜地形图等眼科检查。如果能够在疾病的早期发现行角膜交联、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等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而恢复较理想的视力。如果在疾病的较晚期发现可能需行角膜移植手术,有的发展到角膜穿孔、眼内炎等甚至行眼球摘除。引起视力下降的疾病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列举,谈了这么多其实我们主要还是在强调对于青少年定期进行正规眼科检查的重要性,一定要进行正规、科学的配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眼部的一些疾病。有时一个决定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红眼病好后很长一段时间眼晴会有异物感、晨起经常眼红、不能耐受烟雾等?这事实上往往提示你得了干眼症!对于这种类型的干眼症,单纯的人工泪液疗效欠佳,如果同时给予点如氟美瞳或典必舒眼水等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急性结膜炎导致了泪膜成份的改变,其中炎症介质长期没有消除的缘故,而炎症是干眼症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 叶锌铭 吴伯乐 323000摘要 目的 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需持续俯卧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术前排除高眼压或青光眼,检查青光眼易感因素:高度近视或远视、浅前房、窄房角、小角膜、短眼轴,将无上述易感因素患者归入A组,其余归入B组,术后连续测量眼压7天,统计A、B两组及全部病例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的非手术眼术后高眼压总发生率为8.67%,A组为2.56%,B组为13.68%,A、B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有一定比例,小角膜、前房浅、眼轴短、瞳孔阻滞、窄房角、高度近视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玻璃体视网膜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的早期观察并及时处理非常重要。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俯卧位;非手术眼;眼压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现代眼科的最常见手术之一。为了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防止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术中常需注入硅油或C3F8,术后均需采取持续俯卧位。在临床诊疗中常发现此类患者的非手术眼眼压升高,为了详细了解其发生率和发生机制,我们对此类患者作了前瞻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08年5月因各种原因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73例173眼,其中男性102例102眼,女性71例71眼,平均年龄43.2±5.6岁,复杂孔原性视网膜脱离93例93眼,复杂眼外伤32例32眼,Terson综合症4例4眼,化脓性眼内炎11例1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3例3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0例30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入C3F8 42例42眼,注入硅油131例131眼。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对非手术眼进行以下检查:①眼压 ②前房角 ③屈光状态 ④前房深度 ⑤瞳孔有无阻滞⑥眼轴直径⑦角膜直径。排除术前眼压≥21mmHg者及曾被诊断患青光眼者,根据检查情况,各项均正常者78例78眼归入A组,有异常的95例95眼归入B组,两组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抗炎治疗,嘱严格俯卧位,每天用NIDEK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一次,测量时间为早上8:30~9:00,连续7天。记录并观察非手术眼眼压变化,对术后发现眼压21mmHg者予药物治疗,其治疗后眼压不再列入统计资料,统计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比例,比较A、B两组术后眼压升高发生率。1.3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对数据统计分析,检验水准: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2 结果 173例173眼非手术眼,术前眼压9.2~19.5mmHg,平均14.3±5.6 mmHg,其中A组平均14.2±5.3mmHg,B组平均14.6±5.1mmHg,房角为开角的108例108眼,窄Ⅰ13例13眼,窄Ⅱ8例8眼,窄Ⅲ3例3眼,周边前房深度<1/3CT 9例9眼,中、高度近视65例65眼,眼轴≤22mmHg 6例6眼,角膜横径≤10mm2例2眼。A组术后一周内眼压10.1~32mmHg,平均14.6±3.9mmHg,眼压≥21mmHg 2 例2眼,发生率2.56%;B组术后一周内眼压10.3~34mmHg,平均19.7±5.8mmHg,眼压≥21mmHg 13例13眼,眼压在24~38.3mmHg之间,平均29.2±4.31mmHg,发生率13.68%。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4.32,P>0.05),A组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5.13,P>0.05),B组术前、术后眼比较有显著意义(t=2.16,P<0.05),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59,P<0.01)。3 讨论3.1 非手术眼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青光眼的发病因素解剖学上主要包括角膜直径小、前房较浅、眼轴较短、瞳孔阻滞、窄房角、高度近视等。周边前房深度愈浅,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率愈高。王涛[1]等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结合A超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眼和正常眼进行检测,发现前房深度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平均为1.780±0.328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平均为2.067±0.261mm,与正常眼2.457±0.296mm相比均明显变浅。何明光[2]等进行了斗门县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经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作用后,发现前房深度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浅前房者为深前房者的11.3倍。姜霄晖等[3]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发现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平均角膜横径为10.84±0.428mm,小于正常眼的11.64±0.513mm;闭角型青光眼的平均眼轴为21.85±1.019mm,也小于正常眼的23.15 16.215mm,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屈光状态与青光眼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为远视眼或中高度近视,林智[4]等研究了眼压与屈光不正关系后认为中度近视眼的眼压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以上因素的B组术后非手术眼高眼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以上因素的A组,说明原发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高危因素。3.2 发生机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机制被认为主要与房角关闭有关,瞳孔阻滞及其激发的房角变窄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共同机制;而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主要与小梁网变性导致房水引流障碍有关。我们推断: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是在原有角膜直径小、前房浅、眼轴短、瞳孔阻滞、窄房角、高度近视等危险因素下,在持续俯卧位后相当于进行持续青光眼激发实验,俯卧位时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加重了瞳孔阻滞和前房角狭窄,从而导致房水流出受阻,引发眼压升高。同时,术后常规局部和全身皮质激素应用也可能有一定关系。3.3 术后早期测量眼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持续的高眼压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视野损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术眼的眼压升高常是临床医生的观注重点,李湘黔、唐建明[5,6]等报告其发生率为18%~36.9%。对于非手术眼眼压的变化目前尚未见临床报告,本研究显示,其发生高眼压在24~38.3mmHg之间,发生时间在术后2~5天,患者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且术后患者和医生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术眼上,容易忽略对非术眼的观察,因此,如不进行早期眼压测量难以发现。事实上,因为术后常规给予20%甘露醇针预防术眼眼压升高,本研究俯卧位患者术后早期非手术眼高眼压实际发生率可能远高于此。这类患者因为其发病隐蔽,且术后俯卧位时间较长,持续高眼压极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因此,如能早期发现并作出处理,可避免此隐匿性损害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涛,刘磊,李志辉等.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华眼科杂志,1998,5:365-368.2.何明光,许京京,吴开力等. 斗门县农村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212-214,232.3.姜霄晖,闰洪禄,张捷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生物结构的超声测量.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284-285.4.林智,叶雪莲,陈关翔等.眼压与屈光不正关系的探讨.眼科学报.2003,4:208-210.5.李湘黔,陈书扬,邝国平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临床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16-417.6.唐建明,吴乃川,孙兴怀.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临床分析与处理.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263-1265.
1、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指眼球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者为弱视。 2、弱视有哪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准确验光,儿童还需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 (1)传统遮盖法+精细目力家庭作业:遮盖视力好的眼睛,强迫弱视眼(视力差的眼)看东西,同时做精细目力家庭作业,如:用弱视插板进行训练,刺激视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弱视眼视力提高。本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效果可靠。 (2)视刺激疗法(即CAM刺激仪):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来提高视力。此法简便易行,每次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尤其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其它还有压抑疗法,后像疗法等。 3、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宝宝的弱视? 对所有儿童都应在3岁左右详细检查视力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方法。一般讲,父母发现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离书本太近;看人物时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看人时歪头等,都应常规到医院行眼部检查。 4、弱视的危害是什么? 弱视若发生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则是一可治愈性疾病。儿童的弱视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导致融合消失,成为立体盲。 5、弱视治疗年龄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稍大些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也容易配合是十分错误的,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岁以内为关键期,6~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极差,16岁后再治疗,几乎无望。 6、弱视眼经治疗视力恢复到正常后是否可停止治疗? 弱视经治疗后,视力恢复至正常,多数家长认为不必再进行治疗,这是错误的。使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以后还要训练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功能。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 %,中学生为55.22 %,高中生为70.34 %,以上数据有逐年增加趋势。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近视不仅患者带来盲者得镜生活上的不便,更与就业\\工作/高考等密切相关,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近视形成的原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近视主要是超过600 度的高度近视,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怎样预防近视呢?这就需要你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让孩子在暗光或太阳光下读书写字。晚上室内若用25瓦的电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应当在一米以内;若用60瓦的电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则应在一米至两米之间。阴天、黄昏、月光下光线微弱,阳光下光线强烈,都不适合读书写字。二、注意用眼的时间。儿童的眼球发育还不完全,工作能力较低,每看书或写字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要合住眼睛休息一会,或向远处看景物这样能使调节视力的睫状肌得到休息,及早恢复视力疲劳。有些小朋友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看图书,一看就是多半晌,这对眼睛损害很大,极容易发生近视眼。 三、注意用眼的姿势。过度的近阅读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因此读书写字时坐姿要端正,桌凳的高低要合适,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在一尺左右,且每隔1小时左右要休息10~15分钟,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以缓解眼调节。四、做好眼保健操。目前有浙江省丽水卫校李美红老师发明的"理视健眼操"效果较好 。五、生活要有规律,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眼不充足是引起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8—6岁的幼儿每天睡10—12小时,7—12岁儿童,每天睡9—10小时,夏天中午要坚持午睡。 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体育锻炼能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供给眼睛较多的营养物质,使眼睛的抵抗力增强。蔬菜中含维生素A、D较多,对眼睛有一定的营养作用。 七、少看电视\\少玩电脑。电视是一种直接光源,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大。儿童不适合长时间看电视(不能超过两小时)青少年发现视力下降怎么办? 很多人为了方便,随便到眼镜店配眼镜,殊不知这将很可能对孩子的眼晴造成严重伤害!我们曾发现多例患儿在眼镜店配了300~400度的眼镜,在我们医院散瞳验光却无明显度数或仅有50度近视,如果继续戴原来的眼镜,患儿必将变成真性近视,且度数会迅速加深!!因为这样的眼镜将使患儿在看近时使用更多的调节。 因此,发现小孩子视力下降,首先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切不可随意! 治疗上,如果是假性近视,患儿一要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二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指眼晴),三可应用放松调节的眼药水(医院有),如果是真性近视,那就只能配眼镜了。 那么有没有可以缓解近视加深的方法呢?全国爱眼工程推荐的金视宝凯达复合防治近视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原理在于减轻眼睛视近时的负担,同时兼顾调节-集合的比例,配合理视健眼操可较好的治疗假性近视及防止度数加深。如有需要或有意推广者可联系:QQ1048793187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儿童验光配镜原则 儿童由于自身年龄的特点以及存在各种眼病需要治疗,因此儿童配镜和成人配镜的原则完全不同,儿童近视、弱视配镜原则也是非常特殊的,如果合并斜视配镜原则更为复杂,国内各家医院儿童配镜原则略有差别,为了规范我院儿童配镜,便于大家有一个统一的配镜规则可遵循,我们综合国内其他医院的儿童配镜规则,制定以下原则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散瞳原则: 1.8岁以下儿童: 全部阿托品散瞳验光 1)不合并有斜视、合并外斜视儿童阿托品散瞳三天。 2)合并有内斜视儿童阿托品散瞳五天(去除调节因素)。 ?3)弱视儿童,能够经常坚持戴镜,换眼镜前由医生决定是否可以用米多丽散瞳验光(调节放松) ?2.8岁以上儿童: 1) 初诊儿童主诉视力不佳,米多丽或者托品酰胺散瞳验光。 2) 散瞳验光后视力不能矫正者,挂专业号转弱视斜视门诊请医生诊治。 ?3) 合并弱视的儿童用阿托品散瞳验光。 4) 验光后,如果是单纯近视,验光室可直接复验后处方配镜。 5) 验光室对于一些特殊配镜儿童可以请医生会诊配镜方案(高度近视、大度数散光、进行性近视儿 童)。 6) 需要请医生会诊的儿童由验光室直接加专业号(不限号) 二.儿童配镜原则: 1.不合并斜视弱视(不合并弱视) 1)近视为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矫正,视力矫正到1.0即可 2)远视减去调节配镜,由验光师试镜并根据视力和症状配镜(远视减掉1D调节) 3)对于不配合检查的患儿近视常规配镜,远视再减除1D的调节配镜。 2. 弱视的儿童配镜(不合并斜视) 1) 6岁以下儿童,远视、散光足量矫正(低龄儿童视觉适应能力强)。 2) 6-9岁儿童,高度远视适当减少,散光足量矫正,二次配镜时远视给足。 3) 9岁以上儿童,高度远视,高度散光按照2/3首次配镜,二次配镜争取给足(高龄儿童适应能力差) 4) 屈光参差儿童,低龄儿童可以超常量给镜(双眼可超过300度以上)。大龄儿童根据医嘱适当逐情给镜。 3. 弱视儿童配镜(合并斜视): 如果弱视合并斜视需要治疗,则按弱视配镜原则配镜,不考虑斜视情况,弱视治愈后再根据斜视及手术配镜原则配镜。 4. 斜视儿童配镜(不合并弱视) 1)外斜视、外隐斜 A.合并远视,低矫配镜(远视度数大了,可以加重外斜) ?B.合并近视,足量矫正,(近视度数可以控制外斜视) 2)内斜视,内隐斜 A.合并远视,足量矫正(远视度数可以控制内斜 B.合并近视,适当低度矫正(最佳视力,最低度数) C.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全矫配镜,换镜时要根据同视机检查结果适当减远视度数,应该在保证斜视度数不增加的前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近几年,由于长期使用电脑、空气污染等原因,干眼症患者不断增多,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人患有干眼症。干眼症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干眼症的症状:干眼症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大多数病人抱怨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和一般的眼部不适。这些不适感往往是干眼症的证明,因为角膜的表面遍布感觉神经末梢。有相当比例的病人有畏光和间歇性模糊或其他的视力问题。 干眼症的患者常常诉说自己的眼睛易于疲劳,使得读书和看电视发生困难。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的配戴也是干眼的症状。有时,一个有轻度或中度干眼症的患者,如若没有配戴角膜接触镜,是不会有明显不适的。配戴角膜接触镜可以扰乱泪膜分泌和分布的平衡,导致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感觉异常,您就有必要检查是否患有“干眼症”,我们所说感觉异常是指患者对气流敏感,夜间或清晨醒来时眼干燥感严重,不能耐受烟雾等。另外您需要了解的是干燥感和少泪并非是特异性的症状,相反,有部分干眼症病人诉说有流泪或溢泪,这些听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干眼的不适感有可能刺激泪液反射性地分泌增加,就和眼部表面异物或擦伤时是同样的道理。 干眼症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高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引起泪液质量下降。 2、服用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对泪液产生有影响,如服用扑尔敏对泪液产生有有害作用,心得安和目前某些避孕药能减少泪液产生。 3、由于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读书及其他精细作业,瞬目次数减少,引起泪液减少。 4、由于环境干燥,引起泪液的蒸发过强。 5、由于隐形眼镜,过敏性结膜炎,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泪液减少,质量下降。怎么预防: 1、切忌“目不转睛”。经常眨眼,眨眼至少要保证4—5次/分。 2、不吹太久的空调。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3、多吃水果、蔬菜、乳制品、鱼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5、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远眺或做视力保健操。 6、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 7、房间光线较暗时,打开日光灯,缓解屏幕光线对眼睛的集中照射;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屏幕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度匹配。 8、如果你本来泪水分泌就少,眼睛容易干涩,在电脑前就不适合使用隐形眼镜,要戴框架眼镜。在电脑前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也最好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种。9、对于女性朋友,建议避免浓妆。避免治疗上的误区: 很多朋友自行去普通药店买点眼药水来滴,极少有人能够到专业医院就诊。眼药水点入眼睛,暂时感觉舒服了,就以为万事大吉,其实这样不负责的行为只会给眼睛带来更大的伤害。事实上,一些我们常用的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抗生素等,长期使用对眼睛有害无益!比如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此,建议大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使用专业治疗干眼症滴眼液,它具有长时间保湿润滑眼睛作用,并能帮助受损的角结膜上皮细胞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