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就诊全流程指南A、就诊前准备:1.肠道准备建议就诊前12小时内完成自然排便,确保直肠空虚状态。2.清洁注意事项避免检查前4小时内使用肥皂、酒精等清洁肛周,保留自然分泌物有助于医生观察病变特征。可使用清水简单冲洗。3.药物管理•栓剂/膏剂:检查前12小时暂停使用•抗凝药物:如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等,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风险B、检查流程说明:一、检查体位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用:1.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90°):医院最常用2.膝胸位(跪姿,胸部贴床):电子直乙肠镜检查时常用。3.截石位(仰卧,双膝屈曲分开):很少用二、专科检查步骤1.视诊观察肛周皮肤黏膜状态,注意有无红肿、外痔、瘘口、分泌物等异常表现。2.直肠指检(关键步骤)•戴手套涂润滑剂后,食指轻柔进入肛管直肠•重点触诊肛管括约肌张力、齿状线附近痔核、直肠下段肿物•可发现约75%的直肠癌及肛瘘、脓肿等病变3.肛门镜检查•使用一次性肛门镜(直径约1.5cm)•表面涂润滑剂后缓慢插入,观察直肠黏膜颜色、血管纹理•重点检查齿状线、肛窦、直肠下段黏膜情况三、特殊检查建议如出现以下情况需进一步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指检触及肿物•便血合并排便习惯改变•长期腹泻、长期便秘•家族性息肉病史注意事项:1.检查中可能出现短暂胀痛,请保持放松2.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3.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C、温馨提示:•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检查结果通常当场告知,复杂病例需结合病理检查。
长期便秘做了肠镜检查没问题就完事了吗一、正确排便姿势:为什么推荐「蹲位」1.解剖学原理: a人体在蹲位时,耻骨直肠肌松弛,肛直角(肛门与直肠连接处角度)从静息状态的90°左右增大至120°到137°,使直肠与肛管呈直线,减少排便阻力。 b蹲姿可模拟自然排便体位,通过重力辅助粪便排出,降低盆底肌过度用力的风险。2.替代方案: 若使用坐便器,建议脚下垫15-20cm小凳,使膝盖高于髋部,模拟蹲位生理角度。二、盆底肌:排便的「隐形指挥官」1.核心功能: a盆底肌群(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构成「吊床」结构,支撑直肠、膀胱等盆腔器官。 b排便时,盆底肌需协调松弛以开放肛直角,同时腹肌收缩增加腹压。 2.常见问题: A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耻骨直肠肌异常收缩导致肛直角无法打开,引发排便困难。 B盆底松弛:妊娠、分娩、肥胖等可致肌肉弹性下降,引发直肠黏膜脱垂、便秘或失禁。三、便秘评估:肠镜≠肛门功能检查1.肠镜的局限性: 肠镜充气可能掩盖直肠黏膜脱垂等动态问题,无法评估盆底肌功能。2.关键检查手段: a排粪造影:通过X线动态观察排便时肛直角变化,诊断盆底痉挛、脱垂等问题。 b直肠测压:量化肛门括约肌压力及直肠感知功能。 c盆底超声或MRI:评估肛提肌完整性和裂孔面积。四、科学排便习惯:远离痔疮与肛裂1.时间管理:每次排便控制在3-5分钟内,避免久蹲久坐导致静脉曲张(痔疮诱因)。 2.专注排便:排便时减少手机使用,集中精力避免过度用力。 3.特殊人群辅助技巧:产后或盆底松弛者,排便时可轻压会阴部辅助用力,但需结合专业康复训练。五、日常保健:从饮食到盆底锻炼1.膳食调节: a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保持肠道蠕动。 b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改善肠道菌群,减少产气荚膜杆菌等致病菌。2.盆底肌训练: a.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肌肉5-10秒,放松5秒,每组50次,每日3组。 b.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精准激活盆底肌,适合自主训练困难者。 3.生活习惯: 控制体重、戒烟。六、高危人群预警:何时需就医a产后女性:50%存在尿失禁风险,产后42天应评估盆底肌力。 b中老年群体:雌激素下降导致盆底支撑力减弱,需警惕器官脱垂。 c长期便秘者:若伴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需排查盆底功能障碍。结语排便是人体盆底肌、神经、肠道协同作用的「精密工程」。科学排便姿势结合早期功能评估,可有效预防痔疮、脱垂等问题。若长期排便困难,请及时就医,避免盲目依赖泻药或忽视盆底康复!
肛周脓肿是肛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一旦诊断明确,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下面是肛周脓肿不同时期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肛周脓肿早期一般病变比较局限,范围相对小,如果此时手术,可能切一个小口就可以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抗感染治疗没效果,往往导致肛周脓肿范围逐渐变大,疼痛明显,甚至导致半个屁股都红肿,手术难度变大,往往需要两个甚至多个切口才能治愈。如果还是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坏死性筋膜炎,引起感染性休克,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一旦得了肛周脓肿,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手术!
痔瘘手术答疑1、肛门手术是微创手术吗提到肛门手术,很多患者马上想到能不能进行微创手术。首先:什么是微创手术?告诉大家,微创手术不单纯是某一种手术方式,而是一种手术理念。微创手术,它的目的是减少对肛门的损伤,减轻术后的疼痛,最大限度的保护肛门的功能,尽可能的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对于痔疮而言,我们微创手术在解决痔疮出血、脱出症状的同时,尽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上皮、保护肛垫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精细的感知、排便和控便功能。对于肛瘘而言,我们在去除肛瘘瘘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在不破坏肛门括约肌的前提下,尽量的去除肛瘘病灶,控制感染炎症。在符合这些原则的前提下,都是微创手术。我们的目的是解决病情,同时尽最大限度的保护肛门的精细功能,符合这些原则的手术就是微创手术。2、手术要住院吗?多久可以出院关于住院和住院时间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术后生活品质和安全性的问题。对于痔疮和肛瘘患者,在有些地方按日间手术管理,很多患者今日手术、观察,第二天就回家。术后疼痛口服止痛药;回家发现出血的情况,就返回医院处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要求更高。患者害怕疼痛,并担心回家发生大出血的情况。而术后疼痛和发生出血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手术后十天左右。所以,从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生活品质角度考虑,术后一般住院10天~2个礼拜左右,具体因每个病人的病情而定。3、术后多久可上班?关于术后多久可以上班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关于生活品质的问题。由于肛门这个地方是一个污染的地方(容易感染),每天又要排便(易破坏伤口)等等,所以决定了它的切口愈合相对缓慢。从我们过去对微创手术,术后创面换药的观察,一般来讲,如果术后住院10天~2个礼拜,出院后能够休息1~2周,基本上可以做到切口完全上皮化,也就是切口能够收口。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可以上班,但主要防止切口的挤压和摩擦。摩擦主要是过多的活动以及大便干燥所致;挤压主要是坐的时候,尽量避免切口与凳子的直接接触挤压。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还是因人而异。4、手术有风险吗? 手术是否有风险,说实话,做什么事都有风险。只是风险有大小之分。对于肛门手术来说,它的风险主要来自于2个方面:第1,患者自身身体存在的一些风险,比如 高龄、容易跌倒等; 还有 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还有 就是肠道的病变,如肠炎、便秘等。这些对于手术后切口的愈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术前我们常规会做一个术前评估,排除手术的禁忌症和相对风险的大小。第2个可能的风险就是与手术本身相关的一些风险。与手术相关的近期风险:近期会出现感染、出血、疼痛等等一些相关的风险,这与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腹泻、肠炎以及过度活动等等相关;与手术相关的远期风险:远期会出现一些风险,如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等。通过我们科室这么多年微创手术的观察,因为微创手术本来就是创伤相对小,对肛门的形态和功能保护的比较好,再加上术后我们会帮助患者调控好大便,所以出现近期和远期相关风险的概率大大减小,工作8年,我没有碰到过术后严重的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5、术后会复发吗?关于术后复发的问题,其实叫术后“再长”更为合适。说实话,如果有人说术后保证不会再长,那肯定是骗人。你想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父母给我们一个这么完美的身体,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患上痔疮和肛瘘呢? 这主要与我们的体质状态有关,如果体质好就不容易得。还与我们的饮食、生活、排便、精神压力、劳累、熬夜等等因素相关,有了这些因素的刺激,我们就容易出现痔疮和肛瘘。那么手术后(我们修理后)的一个肛门,与我们原装的肛门肯定会有差别的。那么是否会再长,主要还是与我们的体质状态,以及与我们的饮食、生活、排便习惯等因素相关。所以我们术后应该增强体质,同时应该调理生活习惯、排便习惯、精神压力等各种诱发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缓或者不再发生这类肛肠疾病。6、手术费用多少?有些患者朋友会问:手术需要多少钱?其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需要多少钱,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决定,而不是医生所能决定的。因为医院毕竟不像超市(超市商品价格能自己决定,还可以给你打个折。 医疗收费我们是按操作项目,每个操作项目的金额都是由电脑自动计费生成,并且有卫生行政、物价以及医保部门对我们进行严格监管。所以总体大概需要1万多块钱,具体因不同的医保种类,报销的比例不一样,所以自费金额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因不同的医保种类而自付的金额可能不一样。最后,祝肛肠病患者:“肠痔”久安,永无后“股”之忧,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一、什么是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的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的一种常见肛肠疾病,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肛肠科疾病中肛裂的发病率排名第二,仅次于痔疮,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床上尤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女性青年发病率较高。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正中位多见。二、肛裂的原因1、损伤:除排便损伤外,其他如粪便内无法消化的硬物、肛门异物等都可损伤肛管上皮形成肛裂,又如肛门镜检查、手术损伤、暴力扩张等引起的肛管皮肤损伤。注意:不仅是便秘,腹泻也会导致肛裂,可占到肛裂诱因的4%~7%。腹泻时,肛门会急剧扩张,让肛管表面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再加上便便的反复冲刷,很容易形成肛裂。2、内括约肌痉挛:肛管是有一定压力的,这种压力有利于肛门闭合,而肛管压力主要来自内括约肌,内括约肌张力高,就会造成肛管静息压明显增高,此时肛门的舒展性不够,当干燥的粪便通过时,就会产生裂口。内括约肌属于平滑肌,但受到粪便残渣和肠液的刺激,就会痉挛,导致剧烈疼痛。导致括约肌张力升高的原因:①肠道、肛管或肛窦的炎症刺激;②粪便刺激;③括约肌外露;④气愤、紧张等异常情绪。3、感染因素:肛窦感染、慢性炎症刺激使肛管皮肤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易破裂损伤。4、解剖因素:肛管前后位置组织薄弱,或先天性肛管狭小,外伤或手术造成肛门狭窄,排便时极易损伤。肛管与直肠成90度角相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故后正中线处最易发生肛裂。三、肛裂的症状肛裂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肛裂三联征:肛乳头肥大、梭形裂口、前哨痔。1、肛门周期性疼痛周期性疼痛是慢性肛裂的特征性表现。特点是:排便时粪便通过肛管,肛管扩张,刺激裂口溃疡,肛门出现撕裂样疼痛或刀割样疼痛,称排便痛。便后数分钟后缓解或减轻,称为疼痛间歇期,继而因括约肌痉挛收缩,出现剧烈疼痛,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甚至持续至下次排便,称为括约肌痉挛。严重者排尿、咳嗽、喷嚏等都可引起疼痛周期的发生。但并非每个慢性肛裂患者都出现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急性肛裂通常仅表现排便时疼痛,排便后缓解。2、便血便时滴血或便纸带血,血色鲜红,量少、偶尔出血多;若合并感染,可有脓血及粘液。(有些便血不一定是肛周疾病有可能是其他直肠疾病!)3、便秘患者常有习惯性便秘,干燥粪便常使肛管皮肤撕裂而引起肛裂,又因恐惧大便时的肛裂疼痛而不愿定时排便,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充分吸收,加重便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4、瘙痒由于裂口溃疡面或皮下瘘管的分泌物,或肛门腺体流出的分泌物,刺激肛缘皮肤引起肛门湿疹和肛门搔痒。自觉肛门常潮湿不爽,并可使皮肤伴有表浅裂口或皮损。四、肛裂的危害:1、贫血:便血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多为新鲜出血,虽然每次出血量不多,但长期少量出血照样会引起人体贫血,危害身体健康。2、疼痛:疼痛是肛裂最显著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疼痛剧烈时可使患者坐立不安,影响饮食、睡眠、排便、排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3、便秘:便秘既是肛裂的诱因也是肛裂导致的不良后果,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肛裂和便秘都难以治愈,危害身体健康。4、肛管狭窄:慢性肛裂产生肛门溃疡,溃疡面反复受到刺激形成纤维化,使肛门变紧,直径变小,这种情况即使大便不干硬也无法顺利排便,甚至造成肛门再次裂开,再次引起溃疡,形成恶性循环。5、其他并发症:如果急性肛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反复发作后会出现“裂口、栉膜带、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皮下瘘、肛窦炎、肛乳头炎”7种病理改变,使肛裂久治难愈。尤其是肛窦炎或肛瘘,细菌从裂口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出现肛周脓肿(肛周的红肿、疼痛等),还会伴随全身症状,比如发烧、乏力等。五、肛裂预防1、调整饮食结构: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绿叶菜、薯类、菌类、橘子、苹果等2、适量运动: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食物在体内堆积时间过长,久坐、久站者,要劳逸结合.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排便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4、及时治疗便秘:便秘时大便干燥,容易撑裂肛管形成肛裂,而肛裂时肛门疼痛,患者恐惧排便,引起便秘,两者互为因果。注意:肛裂是良性疾病,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症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大多数肛裂可以愈合,预后比较好。但有极少数的患者可能由于肛管的慢性裂伤进一步发展,形成肛门周围感染,从而诱发脓肿或肛瘘。因此,一旦怀疑肛裂,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研究进展文章出处:天津市人民医院孙轶教授团队
层面优先入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文章出处:天津市人民医院孙轶教授团队
层面优先入路: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常规入路文章出处∶天津市人民医院孙轶教授团队
膜解剖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文章出处:天津市人民医院孙轶教授团队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清扫术后的生存分析文章出处:天津市人民医院孙轶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