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前先活动关节 运动前充分活动关节可使髌骨关节面各个部分都受到刺激,滑液营养成分能均匀渗透到软骨组织中去,增强关节的润滑作用。 2.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持续性蹲位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爬楼梯等膝关节屈曲位用力的锻炼。避免突然改变锻炼的强度,增强力量和耐力的活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3.保持合适体重 合适体重能降低作用于膝关节上的重力,肥胖则会增加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形成恶性循环。体重越大,疼痛越重;反之,体重越轻,疼痛越轻。 4.补充软骨营养 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多的食物,如水果、青菜、肉类、海鲜等。 5.注意保暖防寒 天气严寒的季节,要给关节保暖,防止风寒入侵。 6.及时治疗 膝关节出现不适或不定位疼痛时,要考虑到早期髌骨软化症的可能,要及时休息、及时治疗,防止关节软骨退变加重。
《网球肘的治疗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被描述为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在12~18个月之间,90%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康复。但在一些患者中,症状迁延不愈且难以治疗。虽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许多治疗方法已被报道,但由于各种治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很难确定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Ahmad等指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应以疼痛的治疗、运动的维持、握力及耐力的提高、正常功能的恢复以及防止进一步恶化作为治疗的目标。 非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与休息 工作与学习中,适当休息、避免做引起肘关节疼痛的活动,症状往往会缓解。功能锻炼可以使肌肉产生适应性调整。 理疗 理疗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另一种选择。一些研究已经报道了物理疗法的良好效果,在短期随访中理疗比休息及减少活动更为有效。离心运动和给予肌腱部分负荷有助于肌腱的愈合。肩关节的稳定是恢复肘关节功能的必要因素,下斜方肌、前锯肌和肩袖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冲击波治疗 体外冲击波疗法已被建议作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直接施加于桡侧腕短伸肌外的皮肤处,便可完成这项治疗。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冲击波可以通过影响微循环促进新生血管,从而改善疼痛。而且体外冲击波可以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来减轻各种肌腱疾病的疼痛,这与以前的动物研究相一致。徐远红等发现,体外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肯定,在长期疗效方面冲击波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变长期结果。在Pattanittum等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即使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效果优于安慰剂,但是口服和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并没有区别,且它在理论上影响肌腱愈合的风险。LuK等的研究指出,非甾体类抗炎药一般不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规治疗。 激素注射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注射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应用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肌腱损伤。局部注射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殖,抑制肉芽组织的形成。然而,激素治疗是以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研究表明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基础是肌腱变性。注射类固醇类激素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可能加重局部肌腱组织坏死甚至导致脂肪和肌肉萎缩。一些有关肌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皮质类固醇类激素的注射在短期内可有效的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然而在中、远期它们将失效。 自体血液制品的治疗 自体血液制品注射是通过产生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从而产生营养来促进肌腱的愈合。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其短期效果较好,但在长期随访中,效果不佳。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时,才推荐其作为治疗方法。 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 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已被广泛用于骨科疾病,例如肌腱、韧带、软骨以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的治疗。PRP是从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液,这些血小板中含有α颗粒,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用于组织修复。这些生长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并且激活了目标蛋白表面受体上的细胞内信号通路,诱导蛋白的再生过程。同时PRP也包含了诸如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黏连蛋白和凝血酶致敏蛋白等,它们的作用是连接细胞,对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核上皮细胞的迁徙有重要作用。这表明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血小板浓聚物激活了不同的细胞组织修复,从而促进骨和肌腱等软组织的再生。Taco等对比了PRP和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了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在研究中发现,治疗后2年,PRP注射组的效果均优于激素组。而且PRP组注射后,未发现并发症。Bobin等在一篇Meta分析中得出结论,考虑到PRP的长期有效性,建议将PRP作为肱骨外上髁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针灸疗法 近年来,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陈霞等研究指出,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操作简单,经济廉价,效果明确,在临床应用广泛。目前,针灸对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经验的总结,疗效标准不统一,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 经过长期保守治疗的患者持续疼痛以及功能受限适用于采用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包括了开放手术、经皮手术以及关节镜下手术。开放手术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桡侧腕短伸肌的血管纤维组织的清创以及对其的修复或不修复。目前对于开放性手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术式,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其长期手术效果,已经被证实。 经皮手术是在肱骨外上髁中间位置切一小切口,暴露伸肌总腱的起点,然后用止血钳伸入小切口,将肌腱分离出来,进行切断从而得到一个肌腱起点的缺口。该方法的优点是切口小,不涉及桡侧腕短伸肌的切断,也不需要清理关节的病理组织,相比较开放手术的患者,恢复较快,疼痛较轻。 关节镜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年来越来越流行,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及后外侧入路即可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常用的术式有关节镜下清理术以及韧带切断术,但是因为切口小,所以手术时间要比开放手术的时间稍长,且术中有可能损伤桡神经及外侧副韧带。术后需要患者至少三个月内避免剧烈的运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在术后早期恢复工作,而体力工作者则建议在术后四周再开始体力工作。Solheim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关节镜下切断桡侧腕短伸肌与关节镜下单纯清理桡侧腕短伸肌止点这两种方法,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但两者在快速DASH评分及VAS评分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目前对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各种手术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总而言之,肱骨外上髁炎的基础病变应为肌腱退变,而非炎症。目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常规激素的注射治疗越来越受到质疑,体外冲击波的使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近年来,PRP的应用,开辟了肱骨外上髁炎非手术治疗的新思路。手术是治疗慢性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近年来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治疗方案,但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的应用。总之,作为一种运动医学及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如何迅速、有效、经济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医生们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治疗。
关节镜手术病例: 关节镜微创有限清理手术,是早中期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也是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拒绝关节置换的一种姑息治疗选择!
在许多肩部疾病中经常有肩袖一词,那么何谓肩袖呢?其实所谓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它们象肩部的袖子一样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年青爱运动的人中,这种损伤多与投掷或过顶运动有关;而在老年人中,肩袖撕裂更可能是长时间磨损和撕裂的结果。有几项科学研究证明70岁老年人中三分之二有肩袖撕裂,而且很多没有症状。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受限,以外展、上举及外旋受限较明显;如忽视治疗,肩周肌肉可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肩袖损伤修补术从过去的开放手术、微切口手术、关节镜辅助下微切口手术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全关节镜下缝合术。许多学者开始应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损伤,效果满意。但是无论何种手术方法,如不注意术后康复锻炼,都会有肩关节僵硬的风险,甚至二次手术。影响肩袖修复术后的康复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技术、修复组织条件以及撕裂部位的大小和部位。身体条件(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陈旧性撕裂、既往手术或反复局部注射史,或是长期使用激素史,这些都会增加缝合处的撕脱风险。同样,撕裂的程度(如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部位对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也存在重要影响,康复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此患者术后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康复方案。 康复训练程序: 阶段训练一(术后0~3周,最大限度保护期) 此阶段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肩关节。这是因为腱一骨愈合一般需要6~8周 ,术后肩关节一般被置于外展休息位,一般为外展3O°-45°,至少4周,最好6周。外展位可降低缝合部位的张力,使其更好地愈合。但是,如果直到术后2周还不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则可能发生关节粘连。因此,本阶段的主要康复目的是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内容主要包括主动活动肘、腕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肩胛骨稳定性练习。 1.术后患肩制动,日间冷敷,夜间睡觉时,可在上臂后方放置一个枕头来支撑肩部,使肩处于最舒适的位置。术后第1天即主动活动腕、肘关节。 A.掌屈背伸:患肢腕关节缓慢背伸至极限,然后缓慢屈曲至极限,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 B.左右摆掌:患肢五指伸直,手掌向尺侧、桡侧来回摆动。一来一回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2~3次。 C.肘部旋转: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旋转肘关节,旋前旋后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D.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伸肘屈肘活动,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2.根据个人情况,术后第2或3周,训练时卸下支具,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骨稳定性练习。 A.钟摆运动:患者身体前屈(弯腰),双手下垂( 或健手扶桌),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5-10次/天。训练时确保这项运动是被动的,由躯干发动并带动肩关节在不同平面做小弧度运动。 B.被动前屈练习: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健侧手抓住患侧前臂,在健侧上肢的辅助下被动抬高患肢,每日3-5次活动度锻炼,训练时避免疼痛 C.被动外旋练习:仰卧外,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保持肩胛骨平面,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该练习须在无痛及限制的活动度内进行。 D.徒手肩胛骨抗阻松动术:患者侧卧位,健侧朝下,医师协助患者进行肩胛骨的前伸、后缩、抬高和压低运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徒手施加轻柔阻力,进行抗阻力肩胛骨活动。 注意: 1.训练之外支具外展休息位悬吊制动 2.禁止主动活动术侧肩关节 3.避免超出医生规定的活动范围 阶段训练二(术后4~7周,中度保护期) 本阶段的主要康复目的是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并开始轻柔的肩袖肌群和三角肌的主动活动。活动内容以前屈和外旋为主,避免主动抬高手臂。 A.主动前屈练习: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主动抬高患肢,如果吃力可在上方置一滑轮,在重物或健肢的助动下上举患肢,每日3-5次,逐渐增大锻炼活动度,训练时避免疼痛 B.爬墙练习: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每次10~20个往返,每天3~5次。 C.肩袖肌群等长收缩: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30°-45°,上臂远端下方垫一枕头或叠起的毛巾,在各方向上施予前臂轻柔阻力,使患者进行抗徒手阻力的节律稳定性练习,引发肩袖肌群的轻度等长收缩。 D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站立位,腋下肘内侧垫一毛巾卷,使手臂有轻柔的外展(改良中立位),屈肘90°侧肩靠墙,抗墙壁阻力外展,进行三角肌和肩袖肌群的抗阻力等长收缩。 阶段训练三(术后8~12周,早期功能锻炼和肌力增强期) 此阶段患肢的外展支架已拆除,恢复全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度,但所有的训练均保持在肩关节平面以下,患者可进行下列运动。 A.屈肘展肩:以上臂为转动轴,前臂沿水平位尽量内收和外展。一收一展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 5次。 B.内收探肩: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托患肢肘部,使患肢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还原复位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C.外展指路:患肢伸直向前抬起呈水平位,然后外展90°后复原,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D.爬墙练习: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每次10~20个往返,每天3~5次。 E.被动外展外旋:仰卧外,患侧上肢处于外展90°,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保持肩胛骨平面(约与床面成30°角度),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该练习须在无痛及限制的活动度内进行。 F.内收探肩:仰卧位使肩胛骨固定,患肢置于胸前尝试搭健肩,同时健肢辅助下向内侧牵拉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以后,后期肌力强化期) 本阶段的康复目标是解决残余活动度问题,使肌力和柔韧性达到正常水平,尤其是注意后关节囊的牵伸锻炼。关节囊和韧带的柔韧度和稳定性恢复后才可尝试过头运动。术后12周就可以进行抗阻力练习,抗阻力练习和牵伸练习一直要持续至术后1年,使肌力达到最大,获得最佳的疗效。联合动作练习肩关节的活动。 A.继续后关节囊牵伸:患者侧卧位,肩关节前屈90°,健侧手抓持并稳定患肢,靠身体重力进行后侧关节囊的牵伸,力量逐渐增大,以不诱发严重疼痛为宜。 B.划船动作或做游泳动作练习:通过此动作可以把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及上举等多方面动作联合起来练习肩关节的活动。3次/d,20分钟/次。 C.哑铃锻炼:患肢持2~3kg的哑铃行肩关节外展、上举练习,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锻炼,8节为一组,每天1次或2次。 说明:根据患者的职业(运动员或非运动员)、伤情、手术情况等不同,康复计划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因此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康复进程需要在手术医师或理疗师指导下进行。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膝关节镜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对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活动患膝周围的肌肉和关节,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临近关节的骨端静脉充血,减低骨内压,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有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另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既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也可抑制痛觉信号的上传而缓解术后疼痛。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减轻或延缓关节退变,提高膝关节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所有关节镜患者,请于术后1月、2月、3月、6月、12月、2年、3年(每年1次)来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陈碧波医生专科门诊处随访!(门诊时间 每周二、四全天、六上午) 注意事项: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成功的手术固然重要,但仅占50%,另外50%是要靠患者的康复锻炼。但良好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功能练习,故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恐惧、惰性等不良情绪,尽早进行功能练习。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良好的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膝关节良好功能的保证,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地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注:康复训练可能会加重下肢的肿胀,休息时请平卧位下肢垫高。
摘要: 1、支具或长腿石膏托固定2周,小腿后面垫棉垫,以防小腿后坠,期间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内推髌骨训练,扶拐,患肢不负重。术后2周拆线。 2、2周后继续外固定,小腿后面垫棉垫,以防小腿后坠,行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屈曲膝关节时需保护好小腿向前不向后移,活动后立即冷敷,以防膝关节肿胀,扶拐,患肢不负重。 3、4周时回院复诊,膝关节屈曲达90度,5周时屈膝超过90度。 4、6至8周后继续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行走,术后6周内避免主动屈膝锻炼。 5、8周时回院复诊,8周时若屈膝未到90度需要住院麻醉下辅助屈膝锻炼,8至12周继续以上训练,支具视情况去除,应该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加强肌力练习。 6、12周时回院复诊。12周时屈膝达120度即可,禁止深蹲。 7、3月时回院复诊,3到6月患肢逐步完全负重,膝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范围。 8、体育活动视个人情况在半年到1年后逐步慢慢恢复。
因每人情况不同,您的具体康复方案请咨询您的手术医师!!! 关节镜下 胫骨结节髁间棘撕脱骨折 术后康复计划 ※ 注意事项: 1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 每日 一般 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 避免反复屈伸和多次练习。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术后 3周内不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3周后开始被动屈膝至 至 40-60 度,术后 4 周、8 周被动屈膝至 90 度、120 度。 2 关节屈曲练习流程: (由健肢或其他人帮助予以外力的屈膝练习为被动练习) 3 支具调节方法及时间:术后 3 周支具放于 30 度位置,然后每隔 7 天增加 15 度,术后 8 周支具调节至 105 度位置活动。术后 1 个月全天佩戴支具(除了活动度练习) ,术后 2-3 个月白天佩戴,晚上无需佩戴。满 3 个月去掉支具。 4 被动 屈 膝动作选择一种即可 ,其中:坐(或仰卧)位垂腿适用于屈膝 0-95°;坐位抱膝适用于 100°以上范围。 5 术后 6 周 内 扶拐 、 患足不着地行走。术后第 7 周的第一天患肢开始完全负重着地行走,可以丢拐。 6 前 7 周避免主动伸膝 40°-0°。术后 9 周至 12 周被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术后 12 周主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练习角度为大致范围。 正文 一·初期 ——0 -4 周 ㈠ 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尝试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图示) 。 ㈡术后 1-3 天:术后 24 小时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去厕所! ) 1 尽可能多做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长收缩练习(图示) 。 2 分别进行仰卧位直抬腿、侧卧位侧抬腿、俯卧位后抬腿练习(图示) ,保持至疲劳。10 次/组,2—3 组/日,组间休息 30 秒。 3 被动伸膝练习:前 4 周争取每天练习 15 分钟以上。 ㈢ 术后 4 天-4 周: 1. 术后前 6 周扶拐,患足不着地行走。术后 3 周支具放于 30 度位置,然后每隔 7 天增加 15 度。 2.关节活动度练习: (1)上午屈膝练习( 每日 一般 只进行一次) :术后4 周、5周、6 周屈膝分别达到 40-60 度、70、90 度。 (采取坐位垂腿) 。 (2)下午被动伸膝练习:前 4 周争取每天练习 15 分钟以上。 二·中期: (5 周 —3 个月)来院复查后决定 1.下肢肌力练习同上, 术后前 6 周扶拐,患足不着地行走。术后第 7 周的第一天患肢开始完全负重着地行走,可以丢拐。 术后 14 周 开始屈膝 20-30 度静蹲练习: 2 分-5 分/次,间隔 5 秒,5-10 次连续/组,2-3 组/天。 2.关节活动度练习: 每日 最多 只进行一次。被动屈膝角度术后 6 周、7 周、9 周分别达到 100、110、120 度, 术后10 周至 12周被动屈膝正常。14 周主动屈膝正常。 (屈膝 100°以上者采取坐位抱腿) 。 三·后期: (4 个月 —6 个月) 来院复查后决定 开始膝绕环练习、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游泳(早期禁止蛙泳) 、跳绳及慢跑。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四·恢复运动期: (7 个月以后) 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 亲爱的病人: 您好! 您所患的是 ,当经过我科医生详细检查并告诉您可以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后,您就可以按照以下的锻炼方案分阶段锻炼肩关节的活动了。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是艰苦的。每次锻炼时,您的肩关节应有明显的牵拉,甚至是疼痛的感觉才是有效的功能锻炼。比较合适的强度是锻炼时肩关节很疼,但锻炼过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这种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如果锻炼后有持续的、难以缓解的疼痛,则可能强度过大了。那么,您可以休息一段时间。等到肩关节不再感到疼痛后再恢复训练。必要时,可来我院复查后决定进一步的理疗方案。 关节功能锻炼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治疗过程。请您一定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您的肩关节功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康复。 ※注意事项: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成功的手术固然重要,但仅占50%,另外50%是要靠患者的康复锻炼。但良好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功能练习,故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恐惧、惰性等不良情绪,尽早进行功能练习。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良好的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肩关节良好功能的保证,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地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下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注:康复训练可能会加重上肢的肿胀,如肿胀明显加重则可适当减量。 写在肩关节康复之前 1. 一天三次定时有规律地进行长期的运动。 2. 运动前热敷有放松肌肉的效果,运动后冷敷有减少运动后疼痛的效果。 3. 运动后如稍有疼痛并无大碍,如疼痛严重,应减少运动。如果运动过度可能使病情恶化。 4. 开始运动前,进行约一分钟的准备运动,放松肩部关节。 5. 在各项运动的最大限度点(疼痛点)坚持约5秒,慢慢回到最初位置。 6. 运动次数:根据各自肩关节的状态决定,逐渐增加次数。初次目标运动次数以不给肩部过度压力为限,各动作一般以5-10次左右开始。 7. 运动尺度:初次运动时,到不产生疼痛的可能范围为止,逐渐增大运动尺度。 8. 做手术的情况 - 无运动杆不可自己运动受伤的手臂。如果根据治疗过程,良好遵循开出的运动处方,能够自然地做到本运动的所有动作,结束肩部肌肉强化运动后,可稳定地使用受伤的手臂。 - 只在运动时松开手臂吊带,运动结束后应重新戴上。 肌肉强化锻炼原则 1. 一天三次定时有规律地进行长期的运动。 2. 运动前热敷有放松肌肉的效果,运动后冷敷有减少运动后疼痛的效果。 3. 在各项运动的最大限度点(疼痛点)坚持约5秒,慢慢回到最初位置。 4. 固定弹力橡皮带的高度为90度弯曲手肘贴于身体上的时候,与手水平的位置。 5.根据带子长度调节力的强度,开始时抓住带子长一点的地方运动,然后慢慢减短进行运动,增加力的强度。 6. 刚开始进行运动时,如果将弹力橡皮带抓得太短,可引起疼痛。应调节带子的长度,不能引发疼痛。 7. 各动作的次数是根据各自肩关节的状态决定的,逐渐增加次数。初次目标运动次数以不给肩部过度压力为限,各动作一般以十次左右开始。 8. 开始运动前,进行约一分钟的准备运动,放松肩部关节。 1,术后第一日,开始前举,3选1个动作。 2,术后第二日开始 外旋牵伸。 3,术后第三日开始,内旋运动。 4,术后第四日开始,内收牵伸。 肩关节疼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在我国,老百姓有了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就自认为患了“肩周炎”,甚至部分骨科医生也常常用“肩周炎”笼统地诊断肩部病痛。其实肩膀痛完全不等于“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个古老的、150年前的诊断,随着肩关节外科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CT的临床应用,医生们已经认识到,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疾病很多,包括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喙突撞击症、肩粘连性关节囊炎(冻结肩)、SLAP损伤、肩关节不稳、腱病、钙化性岗上肌腱炎、肩锁关节病、肩骨关节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等。老百姓认为的“肩周炎”国际上统一命名为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因为好发于50岁上下的中老年人,我国又俗称“五十肩”,大约有2%~5%的发病率,女性较男性多见。有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最高,达85%,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所谓的“肩周炎”(冻结肩)。由于对这类疾病认识上的误区和局限性,被误诊为“肩周炎”而加重痛苦和造成治疗失误的患者不在少数。希望读者看过本文后,科学认识肩关节疾病,正确对待肩关节疾病的诊治。 真正的“肩周炎”(冻结肩)发病率并不高,是指是肩关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严重时可造成粘连,典型的表现:肩部疼痛,主动与被动活动都受限。患者往往自觉关节僵硬,胳膊向后、向外旋转活动度受限,使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如梳头、穿脱衣服困难等。冻结肩的自然病程一般是1-2年,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时,一般不宜采用推拿及手术治疗。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肩部冷敷、封闭等治疗。慢性期以功能锻炼如爬墙练习、棍棒操和理疗为主。不少冻结肩患者可以自愈。如经3~4月上述常规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如果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关节镜微创治疗是当前国际上推荐的最好治疗方法。 肩袖损伤的典型表现:肩膀疼痛、上抬无力、静息痛、夜间被痛醒、不能侧卧。如果让肩袖损伤的患者继续进行“拉吊环”等锻炼,或人为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已撕裂的肩袖裂口继续扩大,形成巨大的肩袖撕裂和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加重伤情,这是一种致残性很高的疾病。经医生检查确诊的肩袖损伤患者可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通过植入几个缝合锚钉,缝合撕裂的肩袖组织。 肩峰下撞击症典型表现:肩部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加重。在年纪较大者、经常需高举上肢工作的人群和体育爱好者中多见。进行打羽毛球、练健身操、游泳等运动,如果方法不当,都可能导致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治疗:减少肩部活动,改变运动方式,配合药物抗炎镇痛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以消除肩峰下撞击的致病因素。肩峰下撞击症的患者如果被误诊为“肩周炎”,进行某些不恰当的治疗,很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甚至会引起肩袖撞击撕裂损伤。 肩关节不稳的典型症状:肩部疼痛,对肩关节某个方向的运动感到恐惧。患者描述的症状较为模糊,如位置不明确的肩部疼痛,手臂在活动到某些位置时,感到某些异样、不舒服等。有反复脱位的患者对日常生活和运动怀有恐惧感,不敢充分运动肩关节。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骨缺损,导致骨缺损性的肩关节不稳,后果严重。大多数患者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其康复过程较长,通常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6个月的理疗不能控制肩关节不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已经成为肩关节习惯性不稳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成功率高达95%以上。肩关节不稳患者如被误诊为肩周炎,而忽略了其本身致病的肩关节盂唇损伤等根本原因,甚至进行错误的康复治疗,则可能会更易引发脱位,加重病情。 肩关节疼痛的疾病还有钙化性岗上肌腱炎、腱病、SLAP损伤、肩锁关节病等等,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疼痛原因,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肩关节疼痛的鉴别诊断的确非常困难,没有受过肩关节外科专门训练的骨科医生没有诊断把握。“肩周炎”这个诊断已经被滥用多年,就像“垃圾桶”,所有搞不懂的肩关节疼痛,统统都扔到“肩周炎”这个垃圾桶里。因为诊断模糊不清,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中庸疗法,如中医针灸、中葯、按摩或物理治疗。由于疗效不好,很多肩痛患者干脆不去医院就诊,而仅仅根据别人的一些经验,自行进行功能锻炼或使用偏方,这就造成了许多的漏诊、误诊和误治。 所以建议肩痛和肩关节疾病患者首先寻求专业运动医学或肩关节外科医生明确诊断,然后再接受不同治疗。目前关节镜微创外科技术进展很快,对于肩关节疾病的治疗,关节镜治疗是目前任何其它疗法和传统切开手术无法比拟的,能在很小的切口内就能解除肩关节病痛,修复撕裂肩袖,恢复关节稳定性,疗效好、风险少、恢复快。
2017年,我国痛风患者就超过8000万人 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 但因为很多人对痛风不了解 往往等到四肢关节长满痛风石 甚至并发肾衰竭了才到医院就诊!
前交叉韧带受伤早期治疗可预防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骨质增生诱发的关节炎,建议尽快微创关节镜下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此技术有成熟、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等优点。 分享手术病例:患者为损伤多年未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