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老中医治病,见脾土亏虚,乃受肝木所侮;宣降肺金,五行生克金克木,肝木不致过于亢盛,乃脾土得健。
老年性便秘的治疗,重在顾护阴液。纵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三者共通点都是顾护阴液,而不是扶助阳气。阴津与阳气的关系,阴津为母,阳气为父,万物以阴为本。外感六邪,多化热伤津;内伤七情,易郁而化热。治疗上,肺与大肠相表里,秋燥多与肺金相关,肺金胜则克肝木,反使脾土得运,大便得下。
如果你有糖尿病、冠心病、失眠、肥胖、抑郁症,如果你想拥有愉快的心情、矫健的形体、快乐的工作,请务必,坚持慢跑,从量变到质变,从而健康永远相伴。
2型糖尿病非常棘手,其并发症可见眼底视网膜脱落、慢性肾衰、双下肢皮肤瘙痒麻痹,甚至导致下肢坏死。短短三个月,就接诊两例糖尿病双下肢麻痹,都是女性,病程都超过20年。中医认为,这是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所以见下肢麻痹,属于血痹,中药汤剂适用金匮肾气丸(附子、桂枝、熟地、淮山、酒萸、丹皮、茯苓、泽泻)。
便秘,常有难以阐述的痛楚。一个是妇女脸部色斑,大便秘结,肠道毒素难以排解,累积在脸部;一个是老年心梗,很多老人由于大便干硬难解,往往猝死在马桶上;一个是老年痴呆,脑出血脑梗塞急性期,往往神智昏迷大便数日不通。需要加以说明的,很多药物都可以导致便秘,譬如止痛药。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恰当的食疗,都可以改善大便状况,所谓三分治疗、七分调理。
便秘很常见,一般分为虚证、实证。便秘虚证见于心火不足,心火无力生脾土,导致脾虚推动无力,大便烂而粘厕;便秘实证多因肺气郁闭,宣发无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干硬秘结,若肺金得宣,克肝木舒脾土,脾土得运,则推动有力。除了汤药治疗,运动、食疗、睡眠都很重要,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调理。
余志勇主任医师是岭南针灸名家伍天民的嫡传弟子,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极善于治疗中风偏瘫。余老治验如下:中分偏瘫恢复期,如果出现患侧活动僵硬,肌张力、腱反射均亢进,并可引出病理征,这是病变在脏腑,扁鹊《难经》所言,“病在脏者,取之井”,取穴井穴、荣穴;如果出现患侧活动乏力,肌张力、腱反射均低下,这是病变在经络,属于痿症,内经所云,“治痿独取阳明”,取穴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多气多血之经。综上,补虚泻实,以意和之。
中医之所以难学,在于它讲究分期论治,不是西学的千人一药。我举个例子,邓女士,因双侧肘关节对称性疼痛,伴双腿水肿、夜间心闷悸、失眠等不适,查抗O,血沉均阳性,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先期与真武汤(附子、白芍、茯苓、白术、生姜)化湿除痹痛,疼痛明显缓解,周五复诊诉口干喜凉饮,痔疮出血,属于内有热、外夹寒,与越婢汤(麻黄、石膏)加桑枝姜黄。在中医看来,疾病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特别强调整体观念。
牛皮癣,郑炳南教授认为多属血热风燥。笔者采用扁鹊《难经》“泻南补北法”,泻心火养肾阴,心肾相交,气血调和,每每获效。
陈老师,女,73岁,因“食欲不佳恶心欲吐3天伴大便秘结”,查体心率75次/分,律齐,奔马律,肠鸣音活跃。舌暗红苔黄厚腻微干,脉弦数。予针刺厉兑穴、足三里、支沟穴,持续疏密波刺激30分钟。次日晨早排成型软便一次,有饥饿感,但进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