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萍陈善闻 我们所说的重度尿道下裂,一般包含以下几个症状:一、尿道开口位于阴囊、会阴。二、尿道板发育差,呈条索状,没有粘膜,呈上皮化改变。三、阴茎与尿道板呈弓弦状,下弯明显,弯曲大于45°以上。四、阴茎阴囊转位,阴囊呈分裂状。五、部分患者合并有疝气、隐睾、交通性睾丸鞘液、以及后尿道前列腺囊。对于严重尿道下裂的治疗策略、我们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手术进行分期处理。一期将阴茎矫直,预置好尿道板。术后可以根据阴茎发育情况,进行适当的内分泌治疗。可以给下期手术提供更好的条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部分的严重尿道下裂患者通两次手术均能有效的治愈。
曾志萍对于尿道下裂的患者来说,线上诊疗非常的方便,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医生线上诊疗制定治疗方案及预约手术,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患者,省去了远距离的旅途奔波。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开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尿道下裂线上诊疗给医生提供照片和诊疗信息这个步骤非常关键。那我教大家如何拍照吧,首先是正面照,可以用两手指捏住包皮让阴茎向腹部后仰,医生需要了解阴茎的整体发育情况,尿道开口位置、龟头的直径、尿道板发育情况,以及阴囊的发育、双侧睾丸的位置。需要行二期手术的患者是否达到手术条件,及内分泌治疗后的患者需要医生评估阴茎发育情况。侧面照:最好是清晨鸡鸡勃起时的照片,可以了解阴茎的弯曲程度。拍照时最好旁边放直尺做为参照物,手机拍照不要开取放大功能,以免医生产生误判。最后强调,因为照片加上拍摄的原因,不能完全取代面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曾志萍陈善闻敬爱的各位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先开性尿道下裂,请您不用焦虑,因为尿道下裂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尿道下裂是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它的发病率高达3/1000以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目前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目前公众对尿道下裂缺乏科学认识,家长们对于尿道下裂的治疗存在很多疑问。根据现如今国际标准,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最佳手术时机是在6到18个月。这一时期孩子依从性比较好,目前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好,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在这一阶段完成手术。因为人的性心理形成是在2岁以后,年龄越大,对他的心理伤害就会越大,甚至会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造成心理阴影。同时考虑家长带孩子的习惯,以及护理条件及术后家庭健康支持等,在孩子两三岁左右、性心理形成前完成治疗,可以避免对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影响,术后护理也简单一些。同时还能将患儿家长尽早从焦虑情绪中解放出来。部分家长会担心麻醉对于孩子以后发育影响,但其实如今的小儿麻醉技术已经进步很多,麻醉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婴幼儿患儿做手术也没有问题。孩子越早做手术就恢复得越快,年纪越大生长愈合能力就会越低。因为尿道下裂并不常见,很多家长对尿道下裂不了解,导致部分患儿没有及时被发现,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我们每年完成数百例尿道下裂手术,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康复.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或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们,可以给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助你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完美的人生。
隐匿阴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也称埋藏式阴茎。阴茎隐匿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如果用手将阴茎皮肤向内挤压,阴茎体就会显露出来,手稍放开,阴茎体便回缩。隐匿阴茎尽管其外形酷似包皮过长,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隐匿阴茎是肉膜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它与肥胖所致的阴阜阴囊基部脂肪堆积,阴茎深藏于皮下的情况不同,后者在发育成熟、脂肪组织减少后,阴茎可恢复正常状态。隐匿阴茎患者是由于阴茎部肉膜发育异常,疏松富有弹性的肉膜变成没有弹性的、厚的纤维筋膜,有时还形成索条状物。这些发育异常的筋膜和索条,将阴茎拉向近侧,拘束在耻骨联合的下方。对于隐匿阴茎的治疗,不能简单行包皮环切术,应脱套松解纤维索带后,在阴茎根部将皮下浅筋膜与白膜层固定后再切除过长包皮,有的患者甚至皮肤紧张需将阴囊皮肤上移Z字改形无张力缝合腹侧切口。
1.留置尿管:尿道下裂术后通常需留置尿管,尿管的作用包括引流尿液和作为新成形尿道的支架(支撑管),尿管应持续或间断引流出尿液,如尿袋长时间未见尿液增加,患儿下腹胀,应找医护人员检查.留置尿管期间患儿适当下床活动,不应剧烈活动,以免干扰新成形尿道的愈合和尿管脱落情况发生.陪护人员应注意多观察尿管通畅情况,保持尿管通畅,避免牵拉,折角,扭曲等,否则会导致患儿疼痛、喷尿等,影响切口愈合。2、尿袋:尿袋避免悬挂过高,应低于膀胱位置。尿袋装满尿液时请及时倒出,以免尿液过多返流至膀胱.3、尿液留置尿管期间,尿管内除正常尿液流出外,还可能出现少量絮状物和血性物,尤其在患儿活动后出现红色尿液,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饮水可自行消失。4、便秘:患儿卧床期间肠道活动减弱,易发生便秘,排便用力时尿液常经尿道口溢出而引起患儿疼痛(通常不需特殊处理).住院期间应防止便秘发生,术后恢复饮食时应增加食物中的纤维成分(如蔬菜、香蕉、火龙果等),也可给予蜂蜜等润肠通便.根据以往患儿家长的经验,住院期间准备小儿化积口服液或益生菌对于预防和改善卧床期间便秘有较好效果.5.换药通常术后第2天(不含手术当天)换药,拆开大包扎敷料,观察伤口,消毒上药后再次包扎,此时只需简单包扎切口即可。简单包扎更有利于患儿下床活动。此后隔日换药一次,3-4次后无特殊情况无需包扎(就可以敞开伤口了)。6.拔出尿管的时间尿道成形术的患儿,一般在术后2-3周拔除尿管,尿道分期患儿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拔除尿管。7.拔出尿管后常见的情况尿道成形术患儿一般拔除尿管,嘱患儿多饮水多排尿,观察排尿时有无排尿困难,费力,排尿时间明显延长,尿线细,排尿疼痛,排尿停顿,尿频,尿急,尿瘘等情况.时有患儿排尿时出现尿分叉、或呈花洒样,都为正常现象,是由于尿道口处可吸收线未脱落引起,待后期线头脱落后多可自行改善.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拔尿管后出现排尿疼痛,不愿排尿,应耐心诱导,催促其自解小便.有时拔管后尿道口出出现少量分泌物或血痂壳阻塞尿道口,妨碍尿液排出,出现排尿困难,应请医生处理清除阻塞物。8.短管的拔除时间:(各别患者留置短管)一般出院后1周内家长拔除。9.术后阴茎水肿术后局部加压包扎,阴茎水肿一般不明显,拆除敷料后阴茎水肿可能比较明显,尤其是用包皮内板(较嫩的皮肤部分)覆盖的部分,取除包扎物后局部出现黄色分泌物(有时呈脓样)和痂壳或点状渗血也是较常见的现象,通常无需要特殊处理,温盐水盆浴后可逐渐消退,肿胀完全消退有时需数月时间.10.关于并发症:尿道下裂手术很复杂,患儿个体差异较大,并发症出现机率相对较高,所以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至关重要。11、术后复查 建议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复诊。 如有明显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或其它相关异常情况,及早复查处理.由于尿道下裂不仅涉及到排尿问题,对患者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更关系到患者成年后性功能和性生活,成年患者或患儿成年后应复诊咨询相关问题,患儿进入青春期发育后应再次复诊.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但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予重视.长期和定期复查随访有利于监测患儿术后远期效果并及时接受治疗和指导.
新生儿和婴幼儿几乎没有任何症状,青少年、成人常诉尿线弯曲,尿呈喷雾状,阻茎弯向腹侧,妨碍性生活。会阴型、阴茎阴囊型需蹲下排尿,并常引起不育,另外,因阴茎腹侧皮肤少,阴茎呈弯钩状。尿道下裂常并发睾丸下降不全,应仔细检查阴囊内是否有睾丸。分型①阴茎头型:是最常见的。尿道外口位于包皮系带部(即在阴茎头腹侧中线上、连接包皮与尿道外口下端之间的皮肤),畸形程度表现一般较轻。②冠状沟型: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腹侧,即位于阴茎头后面凹陷的腹侧。③阴茎体型:尿道外口可位于阴茎体腹侧任何部位,阴茎向腹侧有不同程度的弯曲畸形。④阴茎阴囊型:尿道外口位于阴茎与阴囊交界处,阴茎弯曲程度严重。⑤会阴型:尿道外口位于会阴,阴茎短小且向下严重弯曲,阴囊从中间裂开,分成两瓣,形如女性阴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尿道下裂分为不同的类型。临床按尿道口的部位不同分为四型:阴茎头型:最为常见,畸形较轻,尿道口位于包皮系带部,尿流仍可向前。阴茎体型:尿道口可位于阴茎体腹侧任何部位,阴茎有不同程度的向腹侧弯曲畸形。阴茎阴囊型:尿道口位于阴茎根部与阴囊交界处,阴茎严重弯曲畸形。会阴型:尿道口位于会阴部,阴茎极度向腹侧弯曲。尿道下裂会影响患者的排尿,另外有可能会导致男性蹲着排尿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尿道下裂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相关的检查治疗,儿童手术最佳时间是6月-18月,并且手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