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是一种性传播病原体,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并可继发盆腔炎性疾病、前列腺炎、附睾炎,且与早产密切相关,无症状感染亦常见。目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主要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支原体因缺乏细胞壁,对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以及抑制DNA复制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敏感。一、无耐药检测指导下的治疗方案推荐方案: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7天,随后口服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共7天。替代方案: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7天,随后口服西他沙星100mg,每日2次,共7天。二、 耐药检测指导下的治疗方案大环内酯敏感菌感染: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7天,随后首日单次口服阿奇霉素1g,第2- 4天每日1次口服500mg。大环内酯耐药菌感染: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7天;随后口服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共7天,或西他沙星100mg,每日2次,共7天。三、一线推荐抗生素治疗失败后的药物选择:下述药物对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有限,仅作为上述治疗方案失败或存在禁忌证时充分权衡风险受益后使用。①口服米诺环素100mg,每日2次,共14天;②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14天;③口服普那霉素1g,每日4次,共10天,可联合口服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共14天。参考文献:中国生殖支原体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4)
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地达西尼:为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选择性作用于α1亚基,部分激动GABAA受体。地达西尼达峰时间约1h,半衰期约4h,适用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可以改善日间疲劳,不影响日间功能。优势一是精准 地达西尼只作用于和睡眠相关的脑区,不会过度抑制其他脑区功能,所以不会像一些传统药物那样让人第二天昏昏沉沉或者记性变差。优势二是作用明显临床试验显示,地达西尼能帮助患者更快入睡,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减少半夜醒来的次数,让患者一整晚都能睡得更香。优势三是依赖风险低长期使用也不易产生依赖,副作用轻微:常见的副作用会有轻微的头晕、口干,严重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等很少见。【使用注意】1、严格执行医嘱:临睡前口服给药,每次2.5mg。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头晕、反跳性失眠等戒断反应。2、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与酒精、其他镇静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效应,导致呼吸困难或过度嗜睡。3、短期使用:推荐疗程通常不超过4周(包括减药期),避免长期依赖。
失眠治疗可首选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莱博雷生/达利雷生),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非成瘾性,已成为失眠治疗的新靶点药物。食欲素可分为两种神经肽:食欲素A和食欲素B。食欲素受体有两种,分别为食欲素1型受体和食欲素2型受体。目前已经进入临床的3种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药物包括:苏沃雷生、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延长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持续时间,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10%)、思睡(7%)和疲劳(5%),少于2%的患者出现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无次日残留,对认知及呼吸影响小,均可应用于有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失眠患者。其中,有证据表明莱博雷生对重度COPD和OSA患者的呼吸功能无负面影响。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导致药物依赖,可以长期应用,停药不出现显著的反跳性失眠。苏沃雷生剂量为10mg或20mg,睡前口服,达峰时间一般为2.0-3.5h,半衰期为12-15h。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次日日间思睡。苏沃雷生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失眠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观失眠,不引起谵妄。莱博雷生剂量为5mg或10mg,达峰时间一般为1-3h,半衰期为17-19h。莱博雷生可以明显提高睡眠效率,缩短睡眠潜伏期和失眠患者的睡眠后觉醒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达利雷生剂量为25mg或50mg,睡前30min口服,达峰时间一般为1-2h,半衰期为8h,常用剂量为50mg,特殊人群每日25mg。50mg达利雷生可改善夜间睡眠和日间功能,日间思睡发生比例低。参考文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褪黑素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有关。褪黑素仅用于昼夜节律失调型睡眠觉醒障碍,如昼夜节律延迟综合征及时差变化所致失眠的短期应用,不建议作为常规药物治疗失眠。褪黑素缓释片(2mg)在欧洲被批准用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失眠的治疗。褪黑素有头痛、思睡、胃肠反应、血压变化、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褪黑素可影响内源性褪黑素的分泌,大剂量褪黑素(10mg/d以上)可抑制性激素分泌。常用给药方法和剂量是入睡时间前的2-3h服用0.3-5.0mg,适用于大于55岁的失眠人群。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ramelteon,又译雷美尔通)和特斯美尔通(tasimelteon,又译他司美琼)。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褪黑素受体,发挥催眠作用,其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用于昼夜节律失调所致的以入睡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失眠。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无依赖性及成瘾性、无戒断症状及无呼吸抑制作用,次日残留作用少,适合用于合并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及COPD的失眠患者。特斯美尔通是唯一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非24h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治疗的药物。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同时具有激动褪黑素受体作用及5-羟色胺2C受体拮抗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入睡困难等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改善睡眠效率,增加N3期睡眠,无药物依赖性且同时有抗抑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失眠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损害者禁用。参考文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氨甲环酸在改善皮肤色素沉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黄褐斑治疗领域逐渐显示出其潜力,吸引了众人多关注。可能的作用机理1.抑制纤溶酶:氨甲环酸的作用是能够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细胞刺激因子的释放,进而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其活性降低,黑色素的生成减少,有助于减轻黄褐斑的色素沉着。2.抗炎效果:黄褐斑的出现跟皮肤炎症相关,氨甲环酸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减少炎症因子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3.抑制血管增生:异常的血管生成在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氨甲环酸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减少皮肤中异常血管的形成,进而对黄褐斑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氨甲环酸的使用方法 1.口服氨甲环酸:250- 500mg/次,每日1- 2次,用药1- 2个月起效,建议连用3- 6个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既往有血栓、心绞痛、卒中病史者禁用。2.外用氨甲环酸:临床上常用2%- 5%乳膏,每日2次,疗程约4周。局部使用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干燥、脱屑等。适用于单纯色素型和色素合并血管型。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注意事项1、严格遵医嘱:氨甲环酸:无论是口服还是外用都属于超说明书用药,都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2.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及光敏药物;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3、联合治疗:氨甲环酸往往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激光治疗、果酸换肤等,以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案例:患者在家因咽喉痛不适,自行服用阿莫西林胶囊3粒后,约20分钟后出现双手瘙痒,腹痛症状,前往就医途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全身红斑等症状。经医院诊断,患者属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吗?回答是:当然会,对于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是禁用的,阿莫西林胶囊属于青霉素类口服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过敏休克反应甚至死亡,口服前需要进行皮试以确定是否适用。阿莫西林胶囊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常用口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阿莫西林胶囊(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分散片、颗粒、混悬剂)、青霉素V钾片(胶囊、颗粒、分散片、含片)、氨苄西林片(胶囊、颗粒、混悬剂)、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颗粒)、苯唑西林片(胶囊)、氯唑西林片(胶囊)。
别嘌醇是第一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降低血清中的尿酸浓度。别嘌醇降尿酸效果好且价格便宜,但是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肝功能损伤等,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是目前最强的促尿酸排泄药。尽管苯溴马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肝毒性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但非布司他不会导致胃肠道反应、皮疹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相对于其他降尿酸药而言,非布司他降尿酸效果好,副作用小,很快成为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的首选。但“人无完人,药无完药”,2017年,美国FDA发布了关于非布司他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警告:非布司他增加使用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率。降尿酸新药:多替诺雷降尿酸机理:尿酸通过肠道或肾脏的尿酸盐转运蛋白ABCG2、OAT1和OAT3排出,而部分尿酸又通过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重吸收回去。如果能够抑制URAT1对尿酸的重吸收,那么就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目前的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都是通过抑制URAT1,从而达到促尿酸排泄,降尿酸的作用。苯溴马隆在抑制URAT1的同时,也一同抑制了ABCG2、OAT1和OAT3。多替诺雷只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URAT1,又不影响ABCG2、OAT1和OAT3,可以有效地抑制尿酸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又不影响尿酸从肠道排出。多替诺雷用法简单:多替诺雷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3小时,清除半衰期为9-11小时,血尿酸浓度在给药后1小时内降低,在给药后8-24小时降到最低。每天1次,1次1mg至1次4mg,剂量越大,降尿酸作用越强。多替诺雷使用注意:1.本品为降尿酸药,如果在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发作)期间使用,由于血尿酸水平降低,可能会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发作);2.在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血尿酸水平迅速下降可能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发作),因此,本品剂量应从1mg每日一次开始,然后可逐渐增加剂量;3.本品的药理作用导致尿酸排泄量增加,特别是在给药初期,如果尿液为酸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路结石和由此引起的症状,如血尿、肾绞痛。应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并碱化尿液,以预防尿路结石;4.特定背景患者的注意事项:(1)尿路结石患者,除非在治疗上不可避免,否则本品不应用于尿路结石患者。由于其药理作用,本品使尿酸经尿液排泄增加,从而可能加重尿路结石的症状。(2)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应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法。由于本品作用于肾近端小管,其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具体取决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因为预期本品对少尿或无尿的患者无效,所以此类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3)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观察到其他促尿酸排泄药物有严重肝损害。
雌激素对于女性机体发挥着广泛的生理作用,除了作用于生殖系统外,还作用于其他靶器官,包括骨骼、心血管、中枢神经、肝脏和皮肤及其附属物等,对这些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绝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卵巢功能减退,可使雌激素缺乏,进而影响这些靶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应针对适宜人群,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相应的雌激素补充治疗。雌二醇凝胶经皮给药优势:经皮雌激素的使用,与静脉血栓危险增加无关;对血脂无影响;不增加冠心病风险。雌二醇凝胶临床应用:围绝经期雌激素缺乏且无禁忌证者,如自然绝经,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胆囊疾病等慎用情况者,使用经皮雌激素治疗风险可能更低。对于患慢性病、正在使用肝酶诱导药物、不能口服或者不愿每天服药者,如需要激素补充治疗且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雌二醇凝胶。雌二醇凝胶用法、用量:每天早晨或晚间涂凝胶于手臂、肩部、头颈部、腹部或大腿部及脸部,涂后约2min即干,无刺激、无色或乳白色,沐浴后使用最好,具体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治疗目的调整,1剂量尺相当于2.5g凝胶,含雌二醇1.5mg。用于雌激素缺乏时的补充通常使用半剂量尺至一剂量尺,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疗程为每个月24-28天,医生可以对疗程做适当调整。若忘记使用,请勿私自增加剂量以补偿遗漏的剂量,按照处方剂量继续治疗,或遵医嘱。长期应用注意事项(1)雌二醇凝胶为含有酒精的胶状物,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使用任何影响涂药部位皮肤的药物、皮肤清洁剂、酒精含量高的洁肤品和角质层分离剂以及护肤品。(2)偶有报道涂抹部位皮肤发红、刺激或轻度短暂的红斑,遇到这种情况,应注意涂抹于其他部位,如这种不良反应继续,则应考虑抗过敏调理改善后再治疗。(3)治疗过程中停止用药阶段可能出现与月经相似的阴道出血,请向医生报告。 参考文献:《雌二醇凝胶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曾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症,由假丝酵母菌引发,造成女性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不适。诊断VVC后推荐进行分类,区分单纯性及复杂性VVC。单纯性VVC的治疗选用单疗程药物。复杂性VVC的治疗变化较大:重度VVC建议延长疗程;复发性VVC建议强化治疗后巩固治疗;妊娠期VVC禁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推荐阴道唑类药物治疗;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或耐药假丝酵母菌感染推荐非唑类抗真菌药物或者依据真菌培养选择药物;VVC再发建议巩固治疗1-2个疗程;VVC合并混合感染建议同时治疗;VVC的抗真菌治疗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推荐用于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1.单纯性VVC阴道用药:克霉唑,0.5g,单次,阴道用药;0.15或0.2g,每晚1次,共7d,阴道用药。咪康唑,1.2g,单次,阴道用药;或0.4g,每晚1次,共3d,阴道用药;或0.2g,每晚1次,共7d,阴道用药。制霉菌素10万U,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口服用药:氟康唑0.15g,单次,顿服。2.复杂性VVC(1)重度VVC:在单纯性VVC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延长疗程。症状严重者,可同时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 。阴道用药:克霉唑0.5g,第1、4天,阴道用药。咪康唑1.2g,第1、4天,阴道用药。口服用药:氟康唑0.15g,第1、4天,口服。其他:伊曲康唑0.2g,2次/d,5~7d,口服。(2)复发性VVC: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至半年。建议根据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每月规律性发作者,可在每次发作前预防用药;对无规律性发作者,采用每周用药。①强化治疗:口服用药:氟康唑0.15g,第1、4、7天,口服。阴道用药:克霉唑0.5g,第1、4、7天,阴道用药。咪康唑1.2g,第1、4、7天,阴道用药。制霉菌素10万U,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②巩固治疗:口服用药:氟康唑0.15g,每周1次,口服。阴道用药:克霉唑0.5g,每周1次,阴道用药。咪康唑1.2g,每周1次,阴道用药。制霉菌素10万U,月经前后各7d,阴道用药。其他:咪康唑0.4g,每晚1次,月经前后各3~6d,阴道用药等。(3)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非白假丝酵母菌中,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常常对氟康唑耐药。推荐以下治疗方案。阴道用药:硼酸0.6g,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制霉菌素10万U,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两性霉素B0.05g,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4)妊娠期VVC:尚无确切证据说明妊娠期VVC与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相关 。早孕期治疗VVC需要权衡利弊慎用药物。因在早孕期口服氟康唑可能导致流产或出生缺陷,孕期首选阴道抗真菌用药,禁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具体方案同单纯性VVC,建议延长疗程或增加给药次数。推荐方案:克霉唑,0.5g,第1、4天,阴道用药;或0.2g,每晚1次,共7d,阴道用药。(5)宿主异常的VVC: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因全身免疫力低下而更可能发生VVC,有时可能需要延长疗程至7~14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复杂性VVC,有研究显示,每周0.2g氟康唑的长期预防性治疗在减少症状性VVC发作和白假丝酵母菌定植方面有效 [ ] 。(6)耐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白假丝酵母菌耐药少见,假丝酵母菌耐药以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为主。对该类患者应用非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推荐方案包括:硼酸0.6g,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制霉菌素10万U,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两性霉素B0.05g,每晚1次,共14d,阴道用药。3.VVC治疗中的特殊情况(1)VVC再发:近期有VVC病史,再次确诊发作,由于1年内发作次数达不到4次,不能诊断为复发性VVC者,称VVC再发。治疗上,按单纯性VVC或重度VVC治疗后,在月经前后或每周巩固用药1-2个疗程进行短期预防。(2)混合感染:VVC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常见的混合感染包括VVC合并细菌性阴道病、VVC合并需氧菌阴道炎及VVC合并阴道毛滴虫病等,可同时针对各种病原体感染进行治疗,如果不宜同时治疗,首先治疗症状明显和危害严重的感染 。(3)微生态制剂治疗:VVC的抗真菌治疗结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能改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推荐用于规范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VVC患者 。(4)其他抗真菌药物:有研究显示,酮康唑阴道栓、特比奈芬阴道栓等抗真菌药物以及一些有适应证的阴道用中成药,都可用于VVC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国诊治指南》(2024版)
雄激素性秃发(AGA)曾称为脂溢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男性秃或早秃,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和(或)顶枕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也称为男性型秃发;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为主的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一般无前额发际线后移,称为女性型秃发,少部分可累及颞部,甚至全头皮弥漫性受累。一、口服药物治疗1、非那雄胺:适用于成年男性患者,用量为1mg/d,建议每日定时服用(如每晚)。使用越早疗效越好,40岁以下患者及病情较轻的患者效果更好。一般服用3个月后头发脱落减少,6-9个月头发开始生长,连续服用1-2年达到较好疗效;口服非那雄胺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为1%-3%,且症状较轻。主要不良反应为性功能受损(包括性欲下降、勃起障碍及射精量减少等)。不建议18岁以下的男性口服非那雄胺。2、螺内酯:用于女性AGA患者。用法:40-200mg/d。通常起始剂量40-60mg/d,可逐渐加量至60-200mg/d,至少服用6-9个月评估疗效,如有效,建议至少服用1年。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紊乱、性欲降低及乳房胀痛。3、醋酸环丙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具有较强抗雄激素作用,可降低体内睾酮水平。雌孕激素复方制剂效果更好,可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游离的雄激素。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达英-35(含醋酸环丙孕酮2mg、炔雌醇0.035mg),适用于合并高雄激素血症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AGA。通常于月经来潮的第1-5d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21d,停药7d,再开始下一疗程,一般需用6个月以上。二、外用药物治疗米诺地尔外用米诺地尔对AGA疗效肯定,浓度有2%和5%两种,常用的剂型有溶液和泡沫剂。男性推荐使用5%浓度,每日2次;女性推荐使用2%浓度,每日2次,也可用5%浓度,每日1次,两种方案疗效相当。米诺地尔平均起效时间为12周,建议用药3-6个月后评估疗效。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建议外用米诺地尔。 参考文献《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