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朋友们经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在动态心电图或者心电图上看到有”室性早搏(室早)”和(或者)“房性早搏(房早)”,这室早和房早是一回事么?危害性一样么? 室早和房早的主要区别在于起源点、心电图表现和危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心律失常之一,患友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心脏扑腾扑腾跳动,是不是得了房颤呢? 那么,是不是有什么简单方法测试自己是不是得了房颤呢? 其实可以通过测试脉搏跳动方法,帮助自己初步诊
房颤和房扑均属于心律失常,临床危害相似,均可能引起血栓栓塞和心衰可能性,二者常合并存在,均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治疗改善心律失常,二者可以同次手术一起解决么?其实是可以的。 通过导管消融术的方法,将导
房颤是发病率最高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可能显著增加患者的中风风险。房颤患者的中风主要和心脏的一个特殊结构——左心耳有关。左心耳内解剖结构和肌纤维走行不同于左心房;近年来发现,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
“大夫,心律失常能自己好了么?”心律失常患者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心律失常能自行恢复么? 一般认为,除了个别的心律失常可能可以自愈,例如精神紧张、或者电解质缺乏时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相应
门诊经常遇到因为心慌、做了心电图发现“早搏”的年轻患者前来就诊,“医生,我的这个早搏是不是要紧?”或者,“医生,我的早搏要命么?”非常焦虑不安。 --早搏是什么? --早搏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是由于心房或者心室提前搏动引起心慌、胸闷不适表现,心电图可以诊断。 --早搏有什么危害?--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早搏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说,没有生命危险,因此无需特别担心或者紧张。早搏最主要的危害是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或者胸部不舒服感觉。极个别早搏过多、未能很好控制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还有极少数早搏是恶性的,可能引起晕倒或者猝死等不良反应;但发病率很低。 --发现了早搏,该怎么办? --应进一步检查,包括心脏超声、12导联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血液电解质等;主要在于评估早搏为房性或者室性来源,以及早搏的频繁程度。 --下一步治疗,临床上频发早搏,需要评估是否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者导管手术治疗。药物包括β阻滞剂、普罗帕酮、钙拮抗剂等;导管手术治疗是指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经过血管进入心脏的微创手术方法,一般适合发作频繁的室性早搏。而房性早搏一般选择药物治疗。
临床常见一些年轻患者,反复发作头晕,眼前发黑和晕倒,有时还会出现胸闷症状,心电图发现是“窦性心动过缓”。过去对于此类心动过缓的常规治疗就是安装心脏起搏器,但是,对于年轻患者而言,心脏起搏器需要定期更换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目前为止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常见的晕厥类型。晕厥前,患者常有诱发因素,如疼痛刺激、情绪激动、劳累、饮酒、长时间站立、排尿、静脉穿刺、处在闷热环境等,以及头晕、心慌、面色苍白、腹痛、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目前为止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常见的晕厥类型。晕厥前,患者常有诱发因素以及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前驱症状。预防晕厥发生的重要一环是清楚了解并避免诱因,常见有疼痛刺激、情绪激动、劳累、饮酒、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杭州一名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4天后猝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在,熬夜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常态;熬夜也许是为了加班,也许只是一种习惯,明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可就是放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