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循序渐进(每天有进步)适可而止(关节肿胀、发热不加重)1、不同患者因体质、性格、手术种类不同,康复强度、速度均有所不同。大家最好不要类比或将其他医生、医院的康复计划照搬;2、冰敷:术后即刻开始,每次15-20分钟,每日4-6次。如关节肿、发热明显,冰敷次数可适当增加;防止冻伤。手术后冰敷时间要持续三个月甚至更久!只要膝关节感觉热就还要冰敷!3、肿胀:术后3月内关节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反复,通常加强冰敷或休息1-3天后会消退。但持续的肿胀或关节发热应及时咨询主刀医生。4、疼痛和弹响:前交叉韧带重建与半月板修复后通常不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术后3月锻炼中会出现膝前、内侧、后外侧等处疼痛,通常为关节内疤痕牵拉所致,减量或休息1-3天后即可,疼痛不持续即可。如疼痛持续,及时咨询您的主刀医生;有内侧副韧带损伤者,疼痛可能时间长些,但只要循序渐进大都能恢复。 有些人术后三个月内会出现膝关节活动之后的弹响,有些人手术后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也会出现。通常这些弹响是因为膝关节里边的疤痕所致。这些弹响不引起疼痛,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弹响想持续超过两周要看医生。5、肌肉训练积极进行: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股四头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所以准备手术的朋友不要带护具,防止萎缩加重!手术后肌肉萎缩会加重,特别是术后2-3周,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锻炼股四头肌!住院时锻炼踝泵、直抬腿,锻炼频度为5分钟/小时,5kg-20kg,次数不限;回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以坐位静力负重为主的锻炼(小腿向前向上抬起后静止不动,大腿不悬空)。每次坚持到肌肉极度酸胀(要维持5分钟以上,最好20分钟以上),休息6-8秒后继续锻炼,直到力竭(或累计30分钟)为一组,每天3-4组;重量以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重量为度。肌肉容量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测量比较两侧膝关节髌骨上15cm大腿周径来动态观察康复效果。通常双侧大腿周径相差1cm以内表示肌肉恢复80%。静蹲练习选择进行的前提是膝关节主动弯曲角度没有超过90度、被动弯曲没有超过120度、没有半月板缝合情况下可以进行(前交叉韧带术后主动弯曲超过90度后就不适合静蹲了)。静蹲时,两腿迈前一大步,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墙面成45-60度左右夹角,可以摸到膝关节上方内侧肌肉紧张为好。每天累计30分钟即可,如果不肿胀,也可以每天2次30分钟;提踵锻炼鼓励进行在医生计划中可以全负重后即可进行,每天累计30分钟,或每天2次30分钟; 6、屈伸练习: 出院前可达90度,回家后在膝关节弯曲能过90度+能完全伸直的前提下,每日最大限度弯曲1-2次,术后2周--3月内弯曲最大限度是120度!三个月内不要明显超过120度(不要比较容易过120,如果明显过了120,必须用支具降到120左右),每次10分钟,并在弯曲前、后冰敷。弯曲角度会有反复,但只要维持膝关节弯曲>90,<120度,术后3月后弯曲会越来越自如,要等手术三个月后再过120度(三个月后前交叉韧带基本存活,开始有一定的延伸性)。如弯曲困难可适当增加次数,或联系主管医生。(膝关节适当的僵硬有利于韧带的存活、塑性)7、支具:我们的观察不戴支具50%发生松弛,特别是手术以后关节比较容易弯曲的患者。故要戴!通常三个月长支具,三个月短支具;支具小腿部分前方(胫骨前面)用8810cm的毛巾垫好,使胫骨上部向后推,减少前交叉韧带的受力。如果膝关节弯屈顺利,支具0度,每天被动弯屈>90度、<120度1-2次即可。如果膝关节弯屈困难,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支具30-60度,每天被动弯屈>90度、<120度2-4次。直到术后三个月才开始压过120度。 8、负重与步态练习: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手术后即可进行双拐保护下的全负重锻炼;半月板缝合的患者,4-6周开始双拐负重、6-8周单拐负重、8-12周恢复到全负重;恢复完全负重后,即可进行步态锻炼,并尽量在恢复完全负重后2-4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行走;上下楼梯锻炼:由于前交叉韧带足迹本体感觉恢复需要9月左右,所以通常9月左右完全恢复上下楼;9、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术后恢复日常生活的时间:以上述可以完全负重开始,没有缝合半月板的,4-6周争取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半月板缝合较多(>4针)的,术后三月恢复正常生活。半月板缝合2针左右或后角缝合的,术后8-10周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后六个月,虽然韧带尚未塑形,但已经有部分功能,所以在这个时期可以进行适当的慢跑、自行车、游泳等的膝关节前后方向的锻炼,但不要超过一个小时。由于韧带与半月板完全塑性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恢复需要侧方扭曲的体育运动一定要足够的时间。通常是1年半后开始恢复性运动,2年后根据核磁共振复查情况恢复正常运动,但一定要记住一旦恢复运动,一定要每三月复查核磁共振。10、复查时间: (1)术后3月内每2-4周复查一次;6月内每4-6周复查一次;2年内每3-6月复查一次; (2)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复查:i) 康复状态拟有较大改变或转折时ii) 主动弯曲过90度,或被动弯曲过120度时iii)不适感持续超过3天以上时(3)复查核磁共振的时间通常每半年要复查核磁共振,看前交叉韧带塑性情况,以及看前一段时间前交叉韧带对该中强度的生活节奏是否适应,表现为前交叉韧带在核磁共振上的信号改变。
肩袖损伤后的组织质量决定了修复后的预后情况,而组织质量的评估包括肌肉萎缩、脂肪浸润、肌腱回缩等。因此,完整的分型系统应包括此类评估方法。Goutallier等根据CT图像上肌腹内存在的脂肪条带量发表了一种冈上肌脂肪浸润的分级标准。改良版的Goutallier分级是根据核磁共振(MRI)T2WI图像中异常高信号的范围将肩袖脂肪浸润程度分为5级:0级:肩袖内无脂肪信号;1级:肩袖内有条状的脂肪信号;2级:脂肪信号较1级范围大,但肌肉信号多于脂肪信号;3级:肌肉信号与脂肪信号的范围相等;4级:肌肉信号范围少于脂肪信号。
1990年,日本骨科医生东海大学浜田一寿(KazutoshiHamada)第一次描述了巨大肩袖撕裂的X片影像学表现。1级:肩峰肱骨头距离≥6mm。2级:肩峰肱骨头距离≤5mm。3级:肩峰肱骨头距离≤5mm,肩峰下缘髋臼化了(出现肩峰下关节炎)4a级:盂肱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出现盂肱关节关节炎,但是肩峰下缘还没有髋臼化。4b级:盂肱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出现盂肱关节关节炎,肩峰下缘出现了髋臼化。5级:肱骨头出现了坏死、塌陷。
1、什么是“肩袖”?有什么功能?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所形成的一个袖套状肌腱复合体,就如同短袖一样,包裹着我们的肩膀。它的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使上臂向外抬起或旋转的功能。2、肩袖损伤类型 包括以下3种常见类型:(1)肩袖肌腱炎;(2)肩袖撞击综合;(3)肩袖撕裂。 3、肩袖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退行性两种。“创伤性肩袖损伤”常见于青壮年或运动员,由于过度活动或外伤引起,少数外伤患者可自觉撕裂声响,出现局部肿胀和关节积血,不能主动外展肩关节;“退行性肩袖损伤”常见于中老年人,通常因年龄因素、磨损因素或血供因素引起肩袖组织退变所致,其症状主要是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4、肩袖损伤的好发人群在较年轻人群中,发生急性损伤的可能性更高。以下人群发生退行性损伤的可能性更高:运动员,特别是需要经常过顶运动的网球和棒球运动员等。在工作中需要反复做抬举动作的人群,例如油漆工。40岁以上人群,由于肩袖肌腱的血液供给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这影响了身体修复肌腱损伤的能力。骨刺在老年人群中也更为常见。当手臂抬起时,骨刺会摩擦肩袖肌腱,从而导致撕裂。在家中做日常家务时过度使用引起。5、肩袖损伤的症状(1)肩部深处的钝痛;(2)难以完成梳头或抓后背的动作;(3)肩部力量下降,出现力弱;(4)严重时影响睡眠,尤其是患侧受压的时候。(5)关节活动异常:肩袖撕裂较大时患臂不能外展,而由耸肩活动代替。肩袖完全撕裂者,肩关节外展及上举功能明显受限,而部分撕裂者,肩关节仍能外展活动,但往往在外展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即所谓疼痛弧征。6、“肩袖撕裂”和“肩周炎”如何鉴别 在老百姓眼里,凡是搞不定的肩痛都被认为是“肩周炎”。其实在所有肩关节疾病患者中,“肩周炎”患者只占大约15%,而“肩袖撕裂”患者却占到了33%左右。 “肩袖撕裂”的患者患侧胳膊通常会有抬起困难,无力,伴随疼痛的现象,但是可在他人帮助下抬起(主动受限);而“肩周炎”患者患侧胳膊不仅无法自行抬起,即使在别人的帮助下也很难抬起,就像被冻住僵硬了一样,所以也称“冻结肩”(被动受限)。 6、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 主要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肩袖挫伤、部分性断裂或完全性断裂的急性期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休息制动、中药或非甾体消炎药口服、外用药物封牵引等。3~4周后可根据病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逐渐恢复肩部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骨科专家认为只要存在肩袖损伤,一般是无法自己愈合的,因为肩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张力,只会越来越严重,早期手术效果会更好。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肩袖损伤严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经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好的患者。手术的目的在于修补损伤的肩袖,重建肩袖的力偶平衡机制,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满足生活和运动的需要。 7、手术怎么做?创伤大吗?需要麻醉和住院吗?住院几天? 目前最常用的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手术基本方法为首先用关节镜检查进一步明确损伤部位和制定修复方法;接着于肩峰后方置入关节镜进行肩峰下间隙观察,于肩峰外方插入射频汽化电极,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用创削磨削肩峰骨质,对肩峰下进行减压,最后用针线、锚钉进行缝合和固定。需要住院,提前1-2天入院完成术前检查,手术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禁食禁饮,入手术室,全麻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是四级手术,是等级最高,最复杂的手术,对医生水平要求很高。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地活动,术后1-2天出院。 8、术后常见并发症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修补之后,最常见并发症是肩袖组织再次撕裂。再次撕裂可能与之前损伤程度相关,比如之前撕裂较大、肌肉萎缩严重,手术后再次撕裂风险也会相对较高。对于年龄较大、吸烟、骨质疏松、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等患者,肌腱愈合能力也会比较低。因此,再次撕裂可能性也相对会比较大。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肩关节粘连,可能与患者术后未经过合理康复锻炼,未积极进行主动、被动关节功能活动,以及未适当应用消炎镇痛药缓解炎症反应,克服关节粘连有关系。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但是相对非常少见。 9、内植物需要取出吗?何时拆线复查?关节内的带线铆钉无需二次取出。术后皮肤伤口2-3天换药一次,12-14天皮肤拆线;建议术后2周、1月、3月、半年、1年门诊复查,及时调整康复策略。 附: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总则:——循序渐进(每天有进步)适可而止(关节肿胀、发热不加重) 1. 冰敷:术后即刻开始,每次15-20分钟,每日4-6次。如关节肿、发热明显,冰敷次数可适当增加;防止冻伤。2. 包扎敷料:术后第二天更换伤口敷料,如果出现渗液、渗血瘙痒要告诉医生及时更换;之后3-4天换药一次,渗出不多可使用创可贴。3. 肿胀:肩关节镜手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为正常现象,通常会在术后2天明显消肿,完全消肿需术后数周,因人而异。术后持续关节肿胀,要及时联系主刀医师,将积液抽出,通常需要抽两到三次。4. 疼痛:术后麻醉通常可持续6-12个小时,之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为正常现象,通常会在术后24小时明显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通知医生给予止痛药物。5. 肌肉训练:手术6小时后应该开始进行积极的肌肉锻炼。锻炼包括手转核桃、手掌开合锻炼,锻炼频度为5分钟/小时,一定要严格进行。6. 活动度练习(都是被动活动): 术后第二天开始,每个动作5分钟,早晚一次,活动完后马上冰敷消肿止痛,长期坚持锻炼(1)钟摆运动:弯腰90度,以患肩关节为中心,健侧手扶住患侧肘关节,将患侧肩膀由里向外、或者由外向里做划圈,做钟摆运动。(2)爬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健侧手扶住患侧肘关节,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停留2到6秒。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3)摸头运动:双手十指相扣,外展并上抬双侧肩关节,向上摸到额头,循序渐进,直至摸到后脑勺;(4)背伸运动:术后6周开始,双手置于背后,尽量向上摸到背部的最高点,以脊柱节段计数,循序渐进。注意:小于20mm撕裂的肩袖:手术后可以进行积极的活动训练。出院之前,患侧手指应该摸到健侧的耳朵,每天至少两次;大于30毫米撕裂的肩袖手术后,进行保守的活动度锻炼即可。以降低再撕裂的比例。7. 外展支具:手术后第二天需要佩戴外展支具(可网购或医院小卖部购买),使肩关节处于30°外展张力相对松弛位置,出院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佩戴支具6周。原则上睡觉也要戴。半年内避免提重物,一年后恢复对抗运动。
髌骨脱位是好发于年轻女性,年发病数为23.2/10万人,其中14-18岁为147.7/10万人,占膝关节损伤2%-3%,影响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表现。11.什么是髌骨脱位髌骨是膝关节前部的一个小骨头,主要作用是增加膝关节伸直时的力量并保护膝关节。髌骨脱位指的是髌骨从其正常位置(股骨滑车沟)滑出的情况。2.髌骨脱位的原因髌骨脱位通常由直接外伤或突然方向改变时膝关节的扭伤引起,特别是小腿外旋、大腿外旋的时候。此外,一些人可能因为解剖结构异常(如高位髌骨、股髌韧带松弛、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胫骨结节过度外偏、髌骨过度外倾)而更容易发生髌骨脱位。3.髌骨脱位的症状①突发性膝关节疼痛,多伴有外伤②膝关节肿胀③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完全伸直或屈曲④膝盖有明显的不正常外形,比如髌骨明显偏离中心位置4.影像学检查传统X线平片在髌骨脱位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能观察髌骨向外侧脱位、软骨下骨骨折和关节内游离体等,同时可测量髌股指数、髌骨倾斜角、髌骨外侧移位值和髌骨适合角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膝关节功能情况,但会出现影像重叠和扭曲失真等,导致诊断敏感度较低。核磁共振MRI可清楚显示膝关节内软骨、韧带的损伤,以髌股内侧韧带MPFL损伤最常见。5.预防措施①加强大腿前侧肌肉(股四头肌)的力量,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②增强腿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③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的、剧烈的运动。6.治疗原则对于第一次髌骨脱位(创伤性急性髌骨脱位),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文献报告,急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发生再次脱位的比率约为50%,仍有50%的患者髌骨内侧稳定结构能够愈合。所以,对于急性髌骨脱位,首选的治疗方案仍为保守治疗,尽可能恢复髌骨内侧稳定结构并促进愈合。而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7.初次脱位急性期保守治疗治疗原则遵循RICE原则(R:Rest;Ice;C:Compression;E:Elevation),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患肢,同时还需要进行稳定髌骨的辅助治疗措施。8.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通过稳定髌骨,能够尽可能缩短髌骨内侧稳定结构的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恢复,尤其是股内侧肌的斜头。(1)冰敷伤后48小时内持续冰敷。伤后3-4周内进行功能锻炼后仍然可以进行冰敷,以减轻膝关节肿胀。(2)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如果伤后膝关节肿胀明显,影响屈膝活动,可以进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内积血后,再进行加压包扎,缓解关节肿胀。逐步开始进行适当的屈伸膝关节锻炼,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3)稳定髌骨伤后患者可以佩戴髌骨稳定支具或护膝、扶拐,在患者能够接受的程度下锻炼负重行走。(4)肌肉力量锻炼伤后的康复重点是加强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恢复锻炼。由于股四头肌的股内侧肌斜头是稳定髌骨的重要的动力学因素,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生物电刺激),以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改善髌骨的稳定性。9.手术治疗对于存在髌骨脱位的易患因素,例如扭转畸形、高位髌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胫骨结节外偏等情况,单纯的保守治疗后仍然可能出现复发性脱位,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是进行髌股内侧韧带MPFL重建,目前多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根据患者的髌骨轨迹和存在的骨性发育不良,决定是否需要矫正骨性发育不良。总之,对于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缓解膝关节症状,稳定髌骨,恢复肌肉力量。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痛风是一类常见的关节疾病。每年体检,都会有不少人被查出“尿酸过高”,进而会被医生叮嘱:“得注意饮食了,不然总这么高,小心发痛风哦!”。痛风,这个以前的“宫廷病”、“富贵病”,现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我国的痛风患者已多达8000万人。在大家的印象里,痛风患者都是“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确,痛风发作与饮食有较高的关联性,且在痛风患者治疗方案中,“改善生活方式”总是毫无争议地被排在首位,而其中饮食控制又是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痛风病人应该如何饮食。1、什么是痛风? 在讲饮食之前,先来简单了解痛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很多人提起痛风,首先想到的就是疼痛,是的,痛风发作时疼痛剧烈,堪称“疼痛之冠”。早在1799年英国画家JamesGillray就画过一张漫画,形容痛风是“魔鬼咬住了脚”。此外,痛风还会导致痛风石、肾结石,或者急性尿酸肾病等多种并发症。 尿酸结晶触发关节局部炎性反应,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而尿酸主要来自于人体嘌呤的代谢。因此,通过减少嘌呤的摄入可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痛风的作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建议痛风患者遵循下述原则:(1)限酒;(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5)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6)控制体重;(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9)规律运动;(10)禁烟。那具体到一日三餐,我们应该如何规范饮食,远离痛风呢?2、痛风病人,应该如何饮食?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选用低嘌呤食物,缓解期可适当选用中等嘌呤食物。无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那么哪些食物属于“低嘌呤食物”呢?哪些又是高嘌呤食物呢?我们可以参考下列表格: 痛风患者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特别是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其中,需要避免的食物包括各种动物内脏,部分富含嘌呤的海鲜如鲱鱼和沙丁鱼,高果糖谷物糖浆的饮料、浓汤、火锅、啤酒和白酒等;需要限制摄入的食物有牛羊猪肉、天然水果汁、糖、甜点、盐(包括酱油和调味汁);鼓励吃的食物有低脂和无脂食品以及蔬菜。研究发现即便是富含嘌呤的蔬菜,也并不增加痛风发作。痛风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一限三低”和“两多一不准”。限用高嘌呤的食物;降低食物摄入总量,保持正常体重;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吃低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不准饮酒。为了追求“低嘌呤饮食”,很多人对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那么会不会导致每日蛋白摄入不足?其实牛奶以及各种蛋类的嘌呤含量非常低而且富含蛋白,大家可以通过喝牛奶以及吃鸡蛋来补充蛋白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当然,除了饮食需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保持健康、远离痛风的“秘诀”。
骨科门诊时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患者,发现膝关节后方出现肿物,它叫“腘窝囊肿”,也叫“Baker囊肿”。其在发病初期,对膝关节功能影响不大,仅在腘窝部出现不适或行走后引发胀感,有些患者会出现下肢乏力感。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则可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并产生临近区域的压迫症状。腘窝囊肿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可能与关节内的病变有关,比如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等。由于损伤或炎症,关节内会产生更多的积液,随着积液增多,压力增高,积液会经过关节囊后方的薄弱区进入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之间的间隙,从而慢慢形成囊肿。遇到腘窝囊肿的患者,医生一般都会以患者的症状作为治疗依据,无症状的可不做处理,若腘窝囊肿比较大,产生明显的不适感,或引起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在得了腘窝囊肿后,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确实有很大心理负担,甚至寝食难安。这类患者如果心理疏导无效,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消灭腘窝囊肿的手术方法是在膝关节后侧切一个S型大切口,将腘窝囊肿切除。但这种方法伤口大,恢复慢,还影响皮肤美观。现在,我们能通过关节镜下进行微创手术,仅需几个小切口,便可将腘窝囊肿完美切除。手术出血少,恢复快,切口相比以前的开放手术也要美观得多。所以,当你发现膝关节后方肿物时,请尽早来医院就诊,听从关节外科医生的专业意见。
老鼠经常出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流窜,并且偶尔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和反感。我们关节里也可能住着这样的老鼠“关节鼠”——游离体。1、“关节鼠”是怎么形成的?所谓“关节鼠”就是指关节内游离体,多是关节内形成的骨软骨游离物。有多种产生机制,比如一次创伤导致的关节骨软骨损伤(如,摔伤、扭伤、撞伤等)。此外,高强度运动导致的膝关节软骨不断重复的轻微损伤,也可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并脱落。其他可能的病因还包括:软骨下骨周围的化学改变、滑膜软骨化生、基因遗传、生长疾病、局部缺血等。2、“关节鼠”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关节鼠”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可因膝关节活动而突然触发,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关节疼痛,可伴随关节的铰锁、僵硬、不稳等症状。正因为“关节鼠”的发生不确定,它可以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症状,而突然出现上述膝关节症状表现。诊断“关节鼠”可以使用最常见的X片,也可以使用敏感性更高、定位更准确的CT和核磁共振(MRI)来进行诊断。3、如果患上“关节鼠”,该怎么治疗?一般来说,如果膝关节游离体已经形成,并产生关节卡压、铰锁等症状,那就需要手术治疗了。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医生可以以最小的创伤将膝关节内的游离体取出,由游离体产生的疼痛、铰锁症状就会瞬间消失,立竿见影!此外,如果关节内软骨、软骨下骨损伤面积较大、程度严重,可能还要进行软骨损伤的修复或者移植。
人工关节置换作为治疗多种关节疾患的终末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改进,其已成为医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开展最多的人工关节置换,目前我国的手术量已超过每年五十万台。准备接受关节置换的病友都会有关心这样的问题:人工关节能用多久?应该怎样保养人工关节?由于手术技术以及假体材料的不断进步,理论上人工关节使用年限也会不断延长,但由于其在临床应用后病例随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际上我们很难精确预计置换后的人工关节到底可以使用多久。既往认为人工关节基本可以使用15-20年左右,只有极少数发生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术后早期需要进行二次翻修手术。2020年柳叶刀杂志上最新的汇集了多个国家人工关节登记系统数据的研究发现,有大约八成的人工髋关节使用超过了20年,而大约有80%的膝关节使用超过了25年。维持人工关节较长的使用寿命是医生和病友的共同愿望。但就每一个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的病友而言,人工关节最终的使用寿命都是不一样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人工关节的寿命,包括自身身体状况、运动水平、体重和术中植入物的特点、安装情况等。人工关节一般由金属、聚乙烯以及陶瓷等材料制作而成,就像是汽车中的零件,随着时间的延长,自然会产生磨损,有些甚至会发生松动。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人工关节的“保养”。(1)合理活动,降低运动强度无论是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还是膝关节置换,一般强度的活动及工作通常不需要限制,但应尽量避免加重关节负荷及磨损的活动,比如:搬提重物或是推重物;长时间下蹲或坐太低的凳椅;爬楼梯、爬坡和登山等;涉及急停急转或有较强对抗性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2)科学康复良好的人工关节状态离不开术后科学的康复锻炼,恢复人工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强度有助于提高关节稳定性,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体方式可参考本公众号中“康复与锻炼”栏目下的相关康复指导,或是向您的手术医生或康复师寻求建议。(3)减轻体重髋膝关节作为人体的承重关节,承受着人体的重量,体重越大,植入的人工关节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因此维持适当的的体重可以减轻假体压力、延长使用寿命。(4)防治骨质疏松通常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多是中老年病友,而中老年人又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不利于人工关节的稳定,可增加假体松动的风险;如不慎跌倒,甚至会引发假体周围骨折。因此,在关节置换术后以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运动、饮食,必要时使用药物来防治骨质疏松。(5)避免感染人工关节假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特别注意感染的预防,术后若出现身体任何部位感染都不能大意,需要及时就诊。(6)定期复诊就像汽车年检一样,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同样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建议病友在术后第1、3、6、12个月以及此后每隔一年到门诊随访评估人工关节状况,接受医生指导,及时发现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优化人工关节的使用。
髋关节是人体的大关节之一,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作为负重关节,其活动度较大,是人体运动的重要部位。当髋关节由于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炎等造成关节严重破坏,出现疼痛以及活动障碍,且通过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已经不能充分缓解时,则可以考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置换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帮助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相当于对髋关节进行了重建。自1960年首例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其已成为医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在行髋关节置换时会将髋关节原有的受损部位切除,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原有的髋关节,一般来说髋关节置换术可分为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只置换股骨部分,也被称为股骨头置换术,植入物只有股骨柄和股骨头,多用于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包括置换髋臼和股骨头,植入物除了股骨柄、球头外还包括髋臼杯和内衬,一般用于股骨头与髋臼均受损的髋关节疾病,比如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关节炎等。这样看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会有较多的假体被植入,所以它会是一个很大的手术吗?虽然髋关节置换最初算是一个较大的手术,但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相关技术已相当成熟,经验丰富的医生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目前在美国每年实施的髋关节置换术已达到50万例,超过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常见手术。微创技术的发展也大大减少了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无论是术中出血、住院天数还是手术疤痕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很多超高龄患者也可进行髋关节置换。一般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图7术后第一天患者助行器辅助下步态训练那么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的功能能够恢复多少呢?术后的康复锻炼相当重要,术后如果按照医生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股四头肌、臀部肌肉等相关肌肉训练,除了一些强度特别高的运动之外,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做到和常人一样散步、游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之后甚至会忘记人工髋关节的存在,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来说,髋关节置换是一个可以大大提升幸福指数的手术。当然,在换了髋关节之后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人工关节了。人工关节就像汽车或是机器换上的零件一样,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目前的人工关节基本上可以使用二十年左右,保养得好的话,使用寿命可在三十年以上,且随着陶瓷等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也在逐渐延长。如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按照浙江省医疗保障局要求,已全面执行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假体费用下降约80%。从2023年开始,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关节置换患者都将能享受这一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