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当您看到化验单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四种化验异常,我们就需要注意了。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血脂高呢?如年龄与性别、饮食与运动、遗传因素等。哪些人群需要重点筛查血脂?重点人群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存在多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高脂血症会有哪些外在表现?早发角膜环、脂血症眼底病变、黄色素瘤。血脂检查应该挂号哪个科室?由于高血脂最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的损害,所以到心血管内科看病是高血脂患者的首选。但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高血脂并发视力下降,应先到眼科做相关检查,确定由高血脂引起视力下降后,再到心内科做对症治疗;高血脂经常头晕者,可选择神经内科和心内科,高脂血症心绞痛者应在心内科接受治疗。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高脂血症的治疗,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也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戒酒等。其次是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常用药。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由于他汀类药物经肝脏代谢分解,因此有一定的肝脏副作用,各类指南及说明书都要求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众所周知,发生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原料。胆固醇不适当的堆积形成了动脉粥样硬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又导致了心肌梗塞和脑梗塞。这些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服药,还要注意监测治疗效果,其中最主要的疗效监测指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降低到1.8mmol/L甚至1.4mmol/L以下,切记不要自行停药。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多为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儿童、孕产妇等平衡能力相对较差的患者。那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有哪些危害呢?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及坠床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们如何预防呢?不要怕,来跟护士们一起配合,预防跌倒及坠床!请您配合我们,住院期间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护士,我们会保证您的安全,避免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无糖≠零糖糖尿病人不能毫无顾忌地食用!中秋将至不少糖尿病患者偷偷瞄中了各种“无糖”月饼冰皮榴莲、螺蛳粉、辣条月饼不能吃我吃个“无糖”还不行?“无糖”月饼就真的没有糖吗?此“无糖”非彼“无糖”!所谓“无糖月饼”,并不是完全不含糖分。市面上称为“无糖”的产品,大多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月饼中没有任何糖分。这些“无糖”月饼中的甜味,主要来自甜味剂,又称代糖,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类别。而且,做饼皮的面粉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有些月饼中的果仁、花生、淀粉等也会转化为葡萄糖。因此,“无糖”月饼更多是商业宣传的噱头,糖尿病患者依然要谨慎食用。得了糖尿病真的只能对月饼说“NO”吗?其实也不至于!讲究点方式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不会让血糖飙升?以下5个方法可以帮你忙!⑴吃前测一测血糖能不能吃月饼,先摸清自家“底细”。如果你的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而且最近血糖稳定,那就可以适当尝一块月饼啦!但要记住:一旦血糖波动大,那就先忍住吧。⑵注意分量,浅尝即止月饼是好吃,但独自消灭一整个?糖友们还是得悠着点。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把月饼切成小块,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样既能尝到不同口味,还能避免一下子摄入太多糖分。⑶减少当天主食量要吃月饼,主食就得少吃点!比如吃了15克碳水化合物的月饼,那就得少吃1/4碗米饭;要是来半个蛋黄酥,那还得减少1/2碗米饭的摄入。记住,无论月饼再美味,也别让热量超标。即便是无糖月饼也含有糖水化合物,其转化为葡萄糖也会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多吃,不能因为“无糖”二字而一味放纵摄入哦!⑷吃蔬菜增加纤维摄取当天要安排吃月饼的话,那正餐就得清淡点。多吃蔬菜,烫、凉拌、蒸、煮这些低油烹调方式可以帮你减少热量,增加纤维摄取,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⑸餐后散步饭后不妨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散步,聊聊天,消化一下刚吃的月饼,既能享受团聚的温馨时光,又能避免血糖飙升。中秋团圆之际,美食必不可少,健康为先才是快乐中秋的“最佳打开方式”
一、心力衰竭认知定义与症状定义: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满足身体组织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早期警示: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轻微活动后气喘、夜间咳嗽等,需及时就医确诊。典型症状: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疲劳、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常见原因:⑴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心肌梗死可损害心脏功能。⑵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室壁增厚,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⑶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可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起心力衰竭。⑷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衰的影响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对心力衰竭患者构成额外风险。⑸缺乏运动:不进行适量运动,心脏功能会逐渐减弱,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适度锻炼至关重要。⑹高盐饮食: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加剧心力衰竭症状。二、心力衰竭治疗进展药物治疗原则与新型药物基本原则:1.心力衰竭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仍是治疗的基石。新型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这些药物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是治疗心衰的重要进展。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通过抑制醛固酮作用、抗心肌纤维化及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但需注意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ARNI类药物如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脏重构,有效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和死亡风险。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已被证实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2.非药物治疗手段心脏康复计划: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心力衰竭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器械辅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和改善饮食习惯是心力衰竭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移植作为最后手段:心脏移植适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作为救命的最后手段。心脏移植手术包括取出患者病变心脏和将供体心脏植入患者体内,过程复杂且风险高。移植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并定期进行心脏功能监测和评估。三、生活方式管理⑴饮食原则与液体控制限制钠盐摄入:心力衰竭患者应减少食盐摄入,避免高钠食物,以减轻心脏负担和水肿症状。根据指南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油腻食物和高糖饮料的摄入。控制液体摄入量: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均衡营养摄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同时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维持心脏健康。⑵适度运动与休息睡眠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心力衰竭患者应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增强心肺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根据个人体力和病情,制定每日运动时间与强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恢复体力。⑶戒烟限酒的重要性减少心脏负担:戒烟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减少心脏负荷,对心力衰竭患者尤为重要。预防血管疾病:限酒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改善整体健康:戒烟限酒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体力,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四、心力衰竭自我监测⑴体重监测与液体潴留每日体重记录:心力衰竭患者应每天同一时间测量体重,体重的突然增加可能是液体潴留的信号。观察水肿情况:注意腿部、脚踝或腹部是否有水肿现象,水肿是液体潴留的直观表现,需及时就医。⑵症状观察与及时就医监测呼吸困难: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喘息,尤其是在活动后,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迹象,需特别关注。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信号:如体重突然增加、脚踝肿胀等,这些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迹象,需及时就医。记录症状变化:患者应记录每日活动耐受度、呼吸困难等变化,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进展。紧急情况下的行动: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或意识模糊,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⑶定期复查与调整方案定期心脏功能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应定期进行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的调整: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以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以改善心功能。五、心理支持与心态调整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知重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患者学会识别和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管理技巧: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患者有效管理压力和情绪,保持心态平和。社交支持网络: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包括家人、朋友和病友团体,以获得情感和信息上的支持。⑵寻求家人朋友与专业心理支持建立情感支持网络: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开放的沟通,分享感受和担忧,建立一个情感支持网络,以减轻心理压力。参与支持小组活动:参加心力衰竭患者支持小组,与经历相似的人交流,获取情感和信息上的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定期与心理健康专家会面,通过专业咨询来应对心理挑战,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
1.什么是肋骨骨折的呼吸康复肋骨骨折后呼吸是真的很痛。很多患者因疼痛而不敢咳嗽,故容易造成痰液潴留,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不张或肺实变等。肋骨骨折断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疼痛,使呼吸变浅变快,肺泡通气下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则引起呼吸衰竭。故而呼吸康复帮助患者呼吸功能是预防感染、加速恢复、保证机体平衡的重要保障。2.骨骨折的呼吸康复面对问题①疼痛②呼吸功能障碍③呼吸模式异常④肺容量降低⑤气道廓清能力下降⑥气胸⑦运动功能受限⑧体位摆放受限3.肋骨骨折呼吸康复策略⑴疼痛:保证功能同时避免/减轻疼痛,而非止痛⑵改善膈肌与肋间肌功能⑶保持吸气深度(避免/减轻疼痛)⑷无痛范围内维持/改善骨折处胸廓活动度⑸改善营养⑹治疗性体位摆放⑺心理干预⑻呼吸肌及针对性呼吸功能训练⑼骨折端保护穿戴:护胸,弹力带包扎⑽加强积液部位呼吸运动肺复张⑾正确的体位管理方法⑿有效的气道廓清与气道管理4.肋骨骨折的呼吸康复训练方案01缩唇呼吸02腹式呼吸03呼吸操04胸部扩张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欲扩张肺叶对应的胸廓上,请患者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治疗师手掌同时向下施压;治疗师在患者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廓,诱发肋间外肌收缩;请患者吸气,并抵抗治疗师双手阻力。通过训练改善受限肺叶,胸壁再扩张,进而增加通气量。05呼吸肌抗阻训练(IMT)05肋骨骨折的呼吸康复的治疗性体位管理● 减少呼吸做功,促进膈肌和辅助呼吸肌有效收缩功能;● 促进气道分泌物清除;● 基于肺区域的特定体位,改善局部扩张;● 保持放松;●缓解疼痛;● 改善通气、V/Q比和气体交换;● 减少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