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一般觉得可能是着凉或者腰肌劳损、筋膜炎等,愿意到家附近的按摩店揉揉松快一下。但是有经验的推拿师傅可能不会直接上手法,而是建议到医院拍个片子看看,骨头没大问题才给揉,是否过于谨慎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不常听说的疾病,多发性骨髓瘤(MM)。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骨髓中的异常的浆细胞无限制增殖,大部分患者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损伤。MM这个病大家平时听说的不多,早期症状也比较隐匿,患者往往等到出现骨质损害、反复感染、肾功能损害、手足麻木时,才到骨科、呼吸科、肾内科、神经科等初次就诊,经过检查,逐步考虑到骨髓瘤的可能。临床中遇到不少的骨髓瘤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后先到家附近去按摩,疼痛非但不缓解甚至出现了骨折,再到骨科、疼痛科、神经科等几经辗转,最终来到血液科进行诊断和治疗。那么多发性骨髓瘤(MM)有什么表现呢?1.骨质破坏:骨痛是MM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前胸、腰背疼痛,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最常侵犯的骨骼是颅骨、肋骨、胸骨、脊椎和四肢长骨的近侧端。胸腰椎损伤时由于压迫神经根而出现神经痛。2.贫血:是MM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乏力、虚弱、气短,心跳加速等。3.肾功能损害:容易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小便泡沫增多)或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生化检查可能提示肌酐或尿素氮水平升高。4.感染:MM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并且症状严重难以控制。恶性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导致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体液免疫能力下降,细菌感染最为常见,MM治疗后也容易出现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5.高黏滞血症或出血:高免疫球蛋白会造成血流瘀滞,主要影响脑、眼、肾和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耳鸣、手足麻木、皮肤紫癜、鼻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昏迷。大量的M蛋白可以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出现牙龈渗血、皮下瘀斑等。6.淀粉样变性:部分骨髓瘤可以合并轻链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物质结构变异、沉积在组织器官造成的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脏受累、肾脏病变、皮肤损伤和胃肠道问题.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病严重吗?能治好吗?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位居第二,是一种恶性疾病,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MM患者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管理,是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相关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如何早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纷繁复杂,很多早期的患者症状不典型,最初往往因为反复感染、手脚麻木或疼痛、血栓、水肿、蛋白尿等就诊于呼吸科、风湿免疫、神经内科、肾病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需要对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加深认识,提高警惕,及时建议患者到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当患者相关检查提示血沉增快、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高钙血症、肾损害等,需要完善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轻链检查进一步鉴别多发性骨髓瘤。对于中老年朋友们,一定要重视体检!每年进行体检!体检项目虽然主要为基础检查,但常常能发现一些问题的苗头。骨髓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如果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比如不明原因的贫血、球蛋白升高等,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血液科就诊,进一步查明原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的一种类型,属于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血小板增多、伴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并发症为特征表现。ET好发于老年人群,50-70岁之间为发病高峰,女性稍多。ET的发病原因仍不确切,可能与环境因素相关,或者与其他类型的MPN发病相关。与相关的 JAK2、CALR 或 MPL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表现为血栓形成或出血,但也经常有患者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偶然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升高后诊断。约10%的ET患者诊断时可触及轻度脾肿大。Q1血小板升高到多少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症?A: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450×10^9/L。Q2什么原因可能引起血小板增高?A: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克隆性血小板增高、反应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假性血小板增多症。克隆性血小板增高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环铁幼粒细胞的难治性贫血以及血小板增多、5q-综合征等;怀疑上述疾病时需要进行骨髓象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进行诊断。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常因为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FN-γ)起始,肝促血小板生成素驱动,见于感染、炎症和恶性肿瘤等。急性失血、血小板减少后恢复(反弹性血小板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运动、药物反应(长春新碱、肾上腺素、全反式维A酸)可能引起血小板一过性升高。铁缺乏、脾脏切除或先天性脾缺乏、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或炎症、溶血性贫血等可见持续性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针对病因治疗可能缓解血小板升高的问题。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促血小板生成素基因、MPL基因或其他未知基因突变造成的罕见疾病,偶有血栓形成或出血,临床表现大多轻微,遗传学原因不清。假性血小板增多包括冷球蛋白血症、急性白血病中细胞质碎片、红细胞碎片、菌血症等,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鉴别。Q3血小板增高需要做什么检查?有必要做骨穿吗?A:疑似诊断ET的患者需要完善以下检查:①外周血细胞计数;②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③骨髓活检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④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检测;⑤BCR-ABL融合基因;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⑦肝脏、脾脏超声或者CT检查。基因检测可采用外周血进行检查。骨穿检查是鉴别ET与其他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目前血小板升高程度不明显,可不急于进行骨穿检查。但对于相关基因突变阴性、根据症状、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疑似ET患者,建议进行骨髓涂片和活检检查。Q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风险和预后怎么样?A:血栓形成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60岁以上或既往有血栓病史是血栓并发症最有力的预测因素。动脉血栓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血管系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严重的出血较血栓形成少见,主要影响鼻黏膜、口腔黏膜和胃肠道。部分ET患者可进展至骨髓纤维化(首个10年发生率为3-10%),少数可进展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个10年发生率为1-2.5%)。Q5患者需要关注什么症状表现?怎么和医生讲得更全面?A:患者和医生沟通时,可以注意是否存在以下症状:有无血管性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肢端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等微循环障碍症状;有无疲劳、腹部不适、皮肤瘙痒、盗汗、骨痛、体重下降等情况;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无血管栓塞病史(中风、短暂性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等深静脉血栓),家族是否有类似的患者。Q6血小板升高到多少需要治疗?A:血小板高于正常值需要定期复查,一般血小板升高到600-800×10^9/L需要考虑治疗。ET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并发症。血小板计数应控制在600×10^9/L以下,理想目标值为400×10^9/L。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血栓病史、基因突变情况、血小板计数的程度制定治疗方案。Q7血小板升高需要配合中药治疗吗?A:血小板升高建议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当血小板升高达到1000-1500×10^9/L,应用羟基脲等降细胞治疗可较明显地减少血小板数量,降低血栓事件风险。中药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清肝化瘀、攻补兼施的基本治则,化瘀通络,调补身体的虚损与有余,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对于出血及血栓风险偏低的患者,纯用中药效果更佳,中高危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迅速改善症状,有利于稳定血小板数量,改善预后。
本周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相关要求,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聚焦健康全过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主动参加防癌体检;加强医防融合,完善从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筛查到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康复服务的一体化防治体系,有效遏制癌症危害,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当细胞开始生长失控时,癌症就开始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与实体肿瘤相比,血液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常常不为大众所了解,常常莫名的恐慌。那么,血液疾病能够预防吗?治疗效果怎么样?在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中医药对血液疾病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以淋巴瘤为例,讲讲中西医预防和治疗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组疾病。根据第五版WHO分类标准,称为“淋巴瘤”的淋巴组织肿瘤有125种。每一种淋巴瘤的自然病程、治疗及预后都有各自的特点,从无症状到进展缓慢的惰性淋巴瘤、到危险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不一而足。根据传统,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中国正面临着日益加重的淋巴瘤疾病负担。2019年,中国的HL新发病例约占世界的10.8%,NHL的新发病例约占世界的20.1%。城市发病率是农村地区的1.7倍,男性高于女性。目前关于淋巴瘤的病因研究并不十分清楚,环境、感染、免疫抑制、自身免疫病等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具体来说:①环境因素:暴露于射线下与淋巴瘤的发生存在明确的关系,长期重度吸烟与NHL发生率升高相关,体重指数增加导致包括淋巴瘤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升高。②感染因素: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1(HTLV-1)、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等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发生率升高相关。③免疫抑制: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免疫抑制人群,遗传性的免疫缺陷综合征较为罕见,获得性的免疫抑制人群(包括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发生艾滋相关淋巴瘤、器官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危险性较高。④自身免疫:有些自身免疫病是淋巴瘤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慢性免疫刺激引起B细胞过度增生和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相关,相关性最强的疾病包括原发性Sjögren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淋巴瘤的早期临床表现和体征十分复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可出现浅表淋巴结的肿大、连续反复的发热(体温≥38℃)、盗汗、半年内体重下降>10%等。此外,发生于胃肠道的淋巴瘤可以表现为腹痛、嗳气,因为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贫血;发生于纵膈的淋巴瘤可以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出现胸水等;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震颤或活动障碍、昏厥等。患者常常最初就诊于消化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呼吸科等,诊断时需要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深部的淋巴肿大需要借助进一步影像及病理检查进行明确。 由于淋巴瘤的病因复杂,因此预防手段有限,早诊早治是最有效的控制疾病的手段。建议大众避免接触不必要的辐射,预防HIV感染;而针对其他相关病毒感染、器官移植后的淋巴组织增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我们建议进行常规的临床随访和检查,必要时完善相关检查。目前淋巴瘤的治疗已经从单纯化疗跨入联合免疫、靶向治疗的时代,淋巴瘤属于可能获得临床治愈的肿瘤,需要进行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前需要对淋巴瘤进行危险度分层,根据疾病危险程度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对低危患者过度治疗和对高危患者的治疗不足,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副作用,改善疾病的预后,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高危或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可以考虑联合自体移植、局部放疗或CAR-T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此外,对于治愈率较高的霍奇金淋巴瘤,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发病,规范化治疗获得缓解的可能性很高,如何降低化疗对他们未来健康的影响,保护他们的生育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界关注并研究的问题。血液系统疾病是从基础研究推广到临床应用的范例,新药、新治疗技术不断涌现,为淋巴瘤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淋巴瘤可归属于中医学“瘰疬”“痰核”“石疽”“积聚”等范畴。《医宗必读》:“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历代医家分别论述了湿、痰、毒、瘀、虚等因素在恶性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但其核心环节是“正虚”导致“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临床上多见淋巴瘤患者出现疲劳乏力、易汗出、口干、胃口差、睡眠不佳、情绪不安等症状表现。淋巴瘤病程反复缠绵,久病更加耗损正气,对家庭、经济及患者的身心均是很大的打击。中医治疗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配合祛湿、化痰、解毒、散瘀等治则,配合心理、膳食、运动调理,有益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身体素质的增强更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改善长期的预后。对于化疗、免疫、靶向的相关副作用,比如粒细胞缺乏、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皮疹瘙痒、周围神经病变,中药、针灸、或联合中医外治法可以起到缓解和治疗的效果。淋巴瘤的中医病机、病位涉及少阳三焦,枢机不利,痰瘀毒停滞胶结;淋巴瘤的中医诊治需根据疾病进展规律、现代治疗阶段、年龄气血盛衰、时令节气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灵活运用经方、时方进行治疗,扶正培本同时遏制癌毒。身心同治,倡导联合中医外治及八段锦功法内外同调,重新恢复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中西医联合治疗淋巴瘤具有独特优势,为淋巴瘤患者重拾健康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LiuW,LiuJ,SongY,etal.BurdenofLymphomainChina,19902019:AnAnalysisofGlobalBurdenofDiseases,Injuries,andRiskFactorsStudy2019[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24-04-20].DOI:10.2139/ssrn.389656[2]KennethKaushanshy,MarshallA.Lichtman,JosefT.Prchal,MarcelM.Levi,OliverW.Press,LindaJ.Burns,MichaelA.Caligiuri.威廉姆斯血液学(第9版)[M].陈竺,陈赛娟,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郑佳彬,刘杰,李冰雪,等.淋巴瘤患者症状特征与中医辨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730-4736.[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09):1036-1041.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中并发的贫血现象,与肿瘤本身、治疗过程相关。肿瘤患者因为恶性组织增殖活性旺盛,常存在营养物质、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肿瘤本身也可能引起出血,造成血液成分丢失。肿瘤浸润侵犯骨髓,损伤造血微环境,会严重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肿瘤组织塑造的局部炎性微环境会影响铁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血液的生成过程。另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手术、放化疗可能不同程度影响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营养吸收能力的下降。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治疗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导致贫血的发生。中医药对于调养气血、扶助正气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疗效。肿瘤相关性贫血不同于普通营养性贫血,不仅存在造血原料缺乏、脾胃失养的问题,还存在肿瘤的“癌毒”与治疗相关副作用的叠加影响,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的进一步耗损。中医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关键还是在于调养脾肾,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受损,则无以化生气血骨髓;脾失健运,不能受纳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则气血生化乏源。健脾益肾,资助受损伤的先天精气、推动并恢复后天脾胃运化过程,帮助人体本身的气血化生过程,滋养脏腑经络,促进脏腑机能的恢复。治疗方面,中医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进行辩证论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类型:①脾胃虚弱证:证候特点:面色萎黄,目睛不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胃脘不适,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治则:健脾和胃、补益中气。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②心脾两虚证:证候特点:面色萎黄,目睛不黄,体倦乏力,头目眩晕,失眠多梦,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则:补益心脾。方药:归脾汤(《正体类要》)加减。③肝肾阴虚证:证候特点:面色萎黄少泽,目睛不黄,体倦乏力,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合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④脾肾阳虚证:证候特点:面色淡黄,体倦乏力,目睛不黄,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大便溏薄,尿频而清。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治则:温补脾肾。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合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当然,除了以上四大类证型以外,肿瘤患者病情多具有复杂性,常常兼夹气滞、血瘀、寒凝、热郁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原则,遣方用药;并根据患者当时所处的治疗阶段,配合一定的软坚散结或针对癌毒的中药治疗。 对于一般身体状况良好的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期配合中药治疗,有助于患者血象的恢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重症感染的风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从而改善疾病的整体预后。对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继续西医治疗的患者,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相关的抗肿瘤中药应用,延长生存期,使患者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生活。 参考文献: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2021版)
柳絮花粉季节,过敏患者激增,大家通常将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过敏性疾病相联系。然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实际上是包括非血液系统(继发性或反应性升高)和血液系统(原发或克隆性升高)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可能伴有嗜酸细胞浸润引起的相关器官功能损伤。一、定义 具体来说,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我们临床可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另外,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满足以下情况时,满足诊断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a,HE),具体包括:①外周血2次检查(间隔时间在1个月以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0%;③病理证实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④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显著沉积(在有或没有较明显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下)。 二、病因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需要考虑以下可能原因:(1)遗传性(家族性)HE:发病机制不明,常见于儿童,有些患者同时伴有免疫缺陷,没有继发性或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证据。(2)继发性(反应性)HE:主要可能原因有:①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毒(如HIV、单纯疱疹病毒、HTLV-2)真菌、细菌、分枝杆菌感染等;②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特应性皮炎、花粉症、过敏性胃肠炎等;③呼吸道疾病:Lǒeffler综合征、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等;④心脏病:热带心内膜纤维化、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或心肌炎等;⑤皮肤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Gleich综合征等;⑥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病、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大疱性类天疱疮、IgG4相关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筋膜炎等;⑦药物: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综合征(DRESS)等;⑧肿瘤:实体瘤、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为非克隆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为非克隆性)等;⑨免疫系统疾病:高IgE综合征、Omenn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IgA缺乏症等;⑩其他: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实体器官排斥反应、木村病等。(3)原发性(克隆性/肿瘤性)HE:是指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血液肿瘤克隆,定名为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酪氨酸激酶基因融合(M/LN-eo-TK)。根据受累基因不同,分为MLN伴PDGFRA重排、MLN伴PDGFRB重排、MLN伴FGFR1重排、MLN伴JAK2重排、MLN伴FLT3重排和MLN ETV6::ABL1等6个亚型。(3)意义未定(特发性)HE:查不到上述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发或继发性原因。 三、相关器官功能损害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可能伴有的器官受损:器官功能受损,伴显著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或)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广泛沉积(在有或没有较显著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下)且有以下1条及以上:①纤维化(肺、心脏、消化道、皮肤和其他脏器组织);②血栓形成,伴或不伴栓塞;③皮肤(包括黏膜)红斑、水肿/血管性水肿、溃疡、瘙痒和湿疹;④外周或中枢神经病变,伴或不伴慢性或反复神经功能障碍。基于此,患者如果偶然发现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细胞明显升高,或者出现了相关临床症状表现,请不要忽视身体的警示,建议请血液专科医师进行相关检查及诊断。参考文献:中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谈到肿瘤的产生,不得不提到著名的“种子与土壤”理论。早在1889年,英国外科医生Paget提出了“种子—土壤学说”,认为肿瘤的产生和转移是因为“种子”(肿瘤细胞)落在“肥沃的土壤”(受纳器官适宜肿瘤的环境)中生长和发展的结果。每时每刻,我们的体内都可能出现损伤或复制错误的DNA,为肿瘤发生提供了可能,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患上肿瘤,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免疫监视及清除功能,犹如河流的自净能力,随时清除折叠错误的蛋白质、损伤的遗传物质和发生癌变的细胞。战役看似从未打响,又无处不在。当体内环境不适合肿瘤生长时,即使存在肿瘤细胞,也只能作为一枚休眠的种子躲藏或等待死亡。然而,一旦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受损,肿瘤细胞寻得适宜的环境,得到发展的机会,便会毫不客气地构建更适合自己的肿瘤微环境(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诱导间质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叛变,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而肿瘤内的血管多是迂曲不畅的,抑制免疫功能,形成促炎、低氧、酸性的肿瘤微环境。原本正常的细胞受到环境选择压力而死亡或发生突变。就这样,肿瘤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肿瘤是狡猾的。针对种子的治疗固然重要,若想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减少复发与转移的可能,治理土壤环境也十分重要。针对“种子”的治疗可以是打击局部肿瘤病灶的,比如手术切除,局部放疗、质子治疗等;可以是针对体内整体环境消灭肿瘤细胞的,比如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近来也涌现了针对肿瘤微环境的相关药物研究。中医药对于肿瘤的攻击力量并不占优势,不过在调理“土壤”环境治疗肿瘤细胞方面,中医药则有着独到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基本病机,在于体内阴阳平衡的失调。阴阳平衡,具体表现为以五脏为中心的各个系统(脏腑、精气神、经络)等功能的协调与平衡。肿瘤的发生,总体上也是源于致癌因素(阳)与抑癌因素(阴)的不平衡。郁仁存教授认为,“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内虚,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养,而引起的脏腑亏虚,或者由于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起居不节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状态。正如《灵枢》中提到“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如果没有虚损的内因,外来邪气不能单独伤害健康。)调整内虚的状态,恢复机体的平衡,是中医肿瘤治疗的关键之一。中医是如何调理土壤的呢?根据中医气血津液理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正常情况下,气在体内升降出入,流畅无阻,循行身体各部,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内伤虚损,容易导致气滞、血瘀、痰湿、毒热的产生和集聚,进一步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加重正虚。肿瘤局部痰瘀毒凝聚,呈火热之态,攫取能量;而机体整体气机失调,寒痰瘀阻。在药物治疗之外,情绪心理和运动饮食起居对于体内环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研究证实,长期的抑郁、生气情绪,或执着、追求完美的A型性格,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生活中需要适当的留白,给自己一些放松的空间。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战胜疾病的积极信念对于战胜疾病十分重要(你相信吗?有些疾病进展,可能是被吓出来的)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饮食的合理健康对于预防肿瘤发生发展十分重要。一旦确诊了肿瘤,有的患者什么都忌口,小心翼翼想饿死肿瘤;有的则是家人朋友把知道的好东西都买回来,要给患者补补身体。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益的,中医的治疗目的是“以平为期”,即追求平衡的状态,饮食上亦是如此。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碳水、蛋白质、优质脂质),适量的能量控制,减少果糖、深加工食物摄入等,维持血糖、血脂的适宜水平,对于肿瘤的防治更加有益。肿瘤治疗中,中医可以替代西医治疗吗?各种治疗手段都是有其优势与局限性的。对待中医也是如此。肿瘤治疗是需要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必要且及时的手术、放化疗等可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在肿瘤的全程管理过程中,中医药治疗亦占有重要地位,贯穿肿瘤治疗过程的始终。针对肿瘤的不同时期,中医肿瘤治疗有不同的治疗侧重。对于正在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的患者,中药调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状态,减轻不良反应,协助完成西医治疗过程;而西医治疗结束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扶正祛邪,控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对于身体状态不能耐受西医治疗的肿瘤患者,中药治疗可以抑制肿瘤发展,努力实现和平共处、带瘤生存;对于肿瘤终末期患者,通过中药内服、外治结合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力量的共同努力。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肿瘤进入慢病管理时代已不是奢望,中医药参与肿瘤的全程管理十分必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一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1.饮食主要原则以机体能够消化吸收为准,注意少食生冷,蔬菜类熟制后食用,生冷食物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2.适当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紫菜、菠菜、香菇、木耳以及豆制品类、肉类、禽蛋等。同时,一定要注意配合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维生素C有助于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3.适度摄取高蛋白饮食,如肉类、鱼类、蛋类。高蛋白饮食一方面可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另一方面蛋白质也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物质来源。4.纠正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5.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饮用咖啡或浓茶。浓茶中的鞣酸会与铁在消化道内形成了鞣酸铁,这种物质不能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从而造成铁缺乏,进而造成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加重缺铁性贫血症状。因此,尽管咖啡香醇,缺铁性贫血患者还是少喝为佳。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指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血红蛋白(Hb)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随着经济发展和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其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至今仍是全球性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有关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小知识。缺铁性贫血的产生原因:(一)饮食原因1.婴幼儿最常发生缺铁性贫血,因为母乳中含铁量较少,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额外铁需求。2.儿童铁缺乏的常见原因是饮食欠佳、肠道寄生虫和/或胃肠道出血。3.儿童和经期女性常因为铁平衡不稳定而存在缺铁性贫血风险。(二)吸收障碍1.吸收不良综合征可造成铁吸收减少。2.胃大部切除术后,50%患者会发生食物铁吸收不良。因为胃肠转运加快及手术吻合部位造成食物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但胃部分切除术患者能很好地吸收药物铁。胃切除术后的贫血亦可能源于吻合口溃疡所致的出血。(三)慢性失血1.月经过多为女性铁缺乏的最常见原因。2.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失血,献血,实验室检查或人为因素均可造成慢性失血。3.胃肠道出血是男性和绝经后女性铁缺乏最常见的病因。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障碍性疾病,或服用抗凝剂。(四)妊娠和哺乳期妊娠期胎儿和胎盘血液转移所致铁丢失平均量约900mg,哺乳期平均每月铁丢失量为30mg。
盛夏暑湿,患者常会出现一些相似的症状:头面部容易上火,例如口腔溃疡,口气重,长痘痘,喉咙痛,牙痛;如鲠在喉,咽中有痰咳不上来,也咽不下去;晚上不困,睡醒也不解乏;偶尔emo(情绪不好);下半身寒凉,小腿抽筋,或者起夜频繁;一旦贪食了辛辣生冷,上火症状更加明显。 中医说,这属于“上热下寒”,易经中的“否”卦;而“泰”卦中应为坤在上,乾在下,水升而火降;人体与天地之气相应,心火下降,肾水蒸腾,肾水上济心火;如同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天地气交而循环往复。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心肾不交”呢?多半是体内上升、下降的气机通道受阻了,如同交通枢纽拥堵了;肝气不升,脾不化湿,痰饮、水湿、瘀血、浊毒都搅和在一起,郁结于内;郁结在咽喉,那就是上不来下不去的“梅核气”,郁结在胸,那就是气短胸闷心悸的“胸痹”,郁结在脾胃,那就是吃一点就撑的“脘痞”,上下阻隔,热者愈热,寒者愈寒。 如何“否极泰来”呢?除了吃药,有什么简便的办法打通一下这拥堵的局面吗?不妨试试我科的“引火归元”穴位贴敷。引火归元贴 主药吴茱萸,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辛、苦、热,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解郁的功效。吴茱萸虽性大热,但能引热下行。《本草纲目》记载,“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调醋,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根据《灵枢》“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足取之”的理论,取涌泉能够从阴引阳,从阴之肾经引阳热下行,引火归元、釜底抽薪,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好比在脚底安了一块磁铁,把上面的热吸下来。引热下行,宁心安神,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入脏腑,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适应症上热下寒诸症,如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伴见神疲乏力,口淡不渴,舌红少苔;心烦失眠。头面部火热诸症,如扁桃体肿大、麦粒肿、小儿口舌生疮、滞颐、痄腮、咽喉肿痛。脾胃寒湿所致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经脉受寒所致头痛、痛经等。下半身寒凉、小腿抽筋等。单纯性血压升高。注意事项1.贴敷时间一般为2-6小时,视患者承受能力而定,最长不宜超过24小时;2.若皮肤微红,属于正常反应;如果贴敷后出现局部皮肤刺痒、疼痛,建议取下穴贴,清除局部药物;3.贴敷结束后取下穴贴,用清水或湿巾清理局部皮肤即可。4.如有疑问请联系医生咨询。
本文内容主要参考“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噬血细胞综合征,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异常激活、增殖和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发热、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及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的临床特征。HLH的发生与基因背景密切相关。按照是否存在明确的HLH相关的基因异常,HLH通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随着基因突变鉴定及认识的不断进步,继发性和原发性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目前认为很多继发性HLH也存在一定的基因背景。对于未检测出目前已知的HLH致病基因,且无法确定继发病因的患者,暂时归类于原因不明HLH,在后续的治疗和随诊过程中仍需不断寻找原发病因。1.原发性HLH:由遗传性淋巴细胞毒功能受损或炎症活性相关基因缺陷导致。遗传方式主要为性染色体和(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比较确定的缺陷基因包括PRF1、UNC13D、STX11、STXBP2、RAB27A、LYST、AP3β1、SH2D1A、XIAP、NLRC4、CDC42、MAGT1、ITK、CD27、CD70、CTPS1、RASGRP1等。2.继发性HLH:由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多种诱因所致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没有已知的HLH致病基因缺陷及家族史。(1)恶性肿瘤相关HLH,常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等。淋巴瘤相关HLH最常见,尤以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多见。HLH也可继发于少数实体肿瘤,如胃癌、胸腺癌和胚胎细胞肿瘤等。(2)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HLH,又称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常见于全身性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成人Still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坏死性淋巴结炎等。(3)感染相关HLH,继发性HLH的最常见诱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原虫感染等,可以为感染触发和(或)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的机会性致病。病毒是感染相关HLH最常见的诱因,尤以EB病毒感染最常见。(4)其他: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妊娠和药物、遗传代谢性疾病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生HLH。诊断思路(一)发现疑似病例——发热、血细胞减少、脾大或肝功能异常三联征当患者出现临床上无法解释的持续发热,血细胞减少,伴脾肿大或肝功能异常时应当怀疑HLH的可能。(二)推进诊断的第一步——血清铁蛋白≥500μg/L成为HLH的诊断标准之一建议对疑似HLH病例首先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如其显著升高对HLH诊断具有强烈的提示意义,应即刻开展HLH确诊相关的检测。如果强烈怀疑但是血清铁蛋白并未明显升高的患者,应注重复查。(三)确定诊断——遵循HLH‐2004诊断标准完善HLH确诊相关的检查:(1)空腹TG>3.0mmol/L是HLH‐2004诊断标准的指标之一,但因其影响因素较多,缺乏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纤维蛋白原<1.5g/L时具有诊断意义。(2)噬血现象不是HLH诊断的充要条件。(3)NK细胞活性:降低是指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功能下降,不能以NK细胞的比例或数量减少来代替。(4)sCD25水平升高: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曾定义为sCD25水平≥2400U/ml。据国内协作组和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结果推荐:sCD25水平≥6400pg/ml可以作为诊断指标之一。(5)细胞因子谱:HLH相关细胞因子谱检测可以协助提高诊断HL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8项指标中5项及以上时即可诊断HLH,并进一步完善HLH病因的相关检查。当患者符合4项标准时,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重复评估HLH相关指标。当患者符合3项及以下标准时,应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重复评估。(四)病因诊断——寻找引起HLH的病因1.询问病史和查体:应仔细询问职业;婚育史(是否有近亲婚配);家族史(家族成员是否有先证者或类似疾病史);过敏史;有无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有无皮疹;或有无淋巴结肿大等。详细了解特殊用药史和旅行史。2.细胞毒功能检查和HLH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检测(1)ΔCD107a:颗粒胞吐损害(FHL‐3~5,CHS和GS‐2)相关的基因缺陷导致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溶酶体相关膜糖蛋白CD107a转移到细胞表面的功能受损。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和CTL细胞表面ΔCD107a可以快速筛查与脱颗粒途径有关的原发性HLH。(2)原发性HLH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穿孔素、Munc13‐4、SAP、XIAP和颗粒酶B等HLH缺陷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表达量和功能的检测可作为快速鉴别原发性HLH的可靠依据。3.基因测序——诊断原发性HLH的金标准。基因测序的推荐指征:(1)细胞毒功能检查和HLH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检测存在明确异常的患者;(2)阳性家族史或发病年龄<12岁的患者;(3)未找到明确病因的HLH患者;(4)反复发作的HLH患者。4.病原学筛查:完善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原虫感染等病原学检测。EBV感染既可以作为HLH的直接病因,也可以作为诱发因素与其他类型的HLH合并存在,促进病情的发展。病原学NGS检查可用于协助诊断感染病因。5.肿瘤性疾病筛查:据典型病史,结合PET‐CT等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骨髓免疫分型和染色体等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相关HLH。病初有淋巴结肿大患者尽量在化疗前结合影像学结果行淋巴结活检术。1岁以上的患者均应行骨髓活检。6.风湿免疫性疾病筛查:完善病史采集、典型症状及体征、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自身抗体等检查。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HLH区别于其他类型HLH在于疾病早期多表现为非感染因素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和纤维蛋白原升高。随着疾病的进展,炎症指标的异常和血细胞的进行性下降是协助诊断HLH的重要指标。7.其他类型的HLH:需结合病史和继发性HLH分子组学病因筛查等相关特殊检查明确。HLH的中西医治疗:HLH的西医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诱导缓解治疗——主要针对过度的炎症状态以控制HLH活化进展;然后,病因治疗——主要纠正潜在的免疫缺陷、控制原发病,防止HLH复发。HLH的中医治疗根据其病机特点分析,HLH属中医学伏邪温病范畴。患者正虚于内,病邪乘虚而入,毒邪伏藏。运用卫气营血的理论进行辨证治疗,分析温、热、湿邪的盛衰主次,以及患者正虚与邪实的消长关系,据此遣方用药方能取得疗效。中西医在HLH的治疗中各有所长,治疗过程中注重协同中西医的力量,取长补短,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