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次常规的医疗检查中,63岁的马阿姨(化名)在当地医院查出了甲状腺结节TI-RADS5类。据医生解释,5类结节极有可能是甲状腺癌,需要手术治疗!突然而来的打击可把马阿姨一家人吓坏了,赶紧住院准备接受手术。然而,事情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原来,马阿姨已患有20多年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中的两扇重要的门——主动脉瓣、二尖瓣都已经被更换为人工机械瓣,为此她还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另一扇门——三尖瓣,也已经有重度的返流,情况亦不容乐观。心脏有如此严重的病变,还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这给甲状腺手术带来了巨大风险,如心脏能否承受麻醉?手术后会不会出现大出血?出于这些考虑,当地医院的医生拒绝为马阿姨进行甲状腺手术。在如今“谈癌色变”的时代,明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却无法积极治疗,难道眼睁睁看着癌症进展,生命进入倒计时吗?63岁,正是享福的年纪,却要承受这样巨大的心力负担。濒临绝望之际,马阿姨一家人来到了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就诊。2022-1-10上午,心血管内科主任郭晓纲接诊了马阿姨,了解病史后,郭晓纲主任也意识到马阿姨自身情况的复杂性,然而,医者仁心,面对患者紧张和期待的眼神,郭晓纲主任思考片刻后,突然眼前一亮——他立马推荐马阿姨至浙大一院“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诊治(MDT)门诊”就诊。2022-1-11日下午,浙大一院门诊MDT中心会议室内,肿瘤外科滕理送主任、麻醉科孔海莹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邹煜主任、心血管内科严卉主任和高丹忱主任五位专家正在对马阿姨的病情进行激烈的讨论。会议室外,马阿姨一家人正在焦急的等待。半个小时过去了,“马xx家属,请进来一下”。讨论结束了!马阿姨一家人赶忙走进会议室,四位专家耐心地向他们地解释了讨论的结果。专家们讨论认为,尽管没有进行穿刺活检,但从影像学表现来看,马阿姨极有可能患有早期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治疗;矛盾的是,马阿姨由于心脏基础疾病较严重,当前已出现了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手术麻醉风险较大。然而,甲状腺癌总体来说进展较为缓慢,无需紧急行手术治疗。马阿姨的当务之急,其实是调理改善心脏功能。而对于口服抗凝药治疗下出血风险的问题,邹煜主任也给出了详细的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桥接处理方案。最终,专家们和马阿姨一家商议决定,先入住心血管内科,药物改善心功能,待可以耐受麻醉时,再由滕理送主任团队为她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案终于明朗,与几位医学大咖交流沟通后,先前愁眉苦脸的马阿姨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原来自己的癌症还是有救的!其实,几个小时前,肿瘤心脏病学MDT会议室内,血液科谢万灼主任,骨髓移植中心罗依主任,心内科严卉主任,放射科刘锦鹏主任,已经为另一名患者解决了燃眉之急。郦先生1年前确诊了白血病,在反复的化疗和免疫治疗后,郦先生出现了严重心力衰竭。四位专家回顾治疗历程,分析了引起郦先生心衰的原因,并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出了详尽可行的指导意见。肿瘤心脏病学MDT门诊:郭晓纲主任介绍,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的心脏病,由于本身身患恶性肿瘤,临床医生们往往不敢也不愿意积极为其治疗心脏病,但研究表明,许多类似的患者最终往往死于心脏病,而非肿瘤进展。此外,诸如马阿姨这样的患者,因为患有基础心脏病,给肿瘤的治疗造成阻碍,同样对远期生存造成巨大影响。肿瘤和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两大类疾病,但是当一名患者同时得了这两种病,就会非常棘手。这样的情况催生出了一门全新的学科——肿瘤心脏病学。浙大一院在浙江省内首先开设了肿瘤心脏病学MDT门诊,旨在依托浙大一院强大的学科基础,为马阿姨和郦先生这样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方案,在肿瘤治疗和心脏病之间寻找平衡点,为患者谋取最大的远期预后和生存质量。几个月过去了,根据肿瘤心脏病学MDT讨论方案,马阿姨已经顺利完成了甲状腺癌根治术;郦先生也在肿瘤心脏病学MDT团队的持续跟进下,白血病和心衰均控制稳定,继续着他的抗癌之路。本文转载自“浙大一院心内科”微信公众号
古装电视剧里,如果有人晕倒了,靠“点穴”或者“发个神功”,昏过去的人就缓缓地醒了过来。可惜现实不是电视剧。27岁的杭州女孩婷婷(化名)从多年前起似乎就被困在了一个“昏厥”的魔咒里,总是时不时昏倒,却始终查不出原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她终于找到了能拯救她的“神奇魔法”。“我不虚弱,为什么总是昏倒?”从多年前起,杭州女孩婷婷就觉得自己似乎被困在了一个叫“昏厥”的魔咒里。“我还记得第一次昏过去,那时我刚结束期末考试,那几天感觉有疲劳、乏力、心慌的感觉,某天我在家里站了大约20分钟,那种乏力感又一下子向我袭来,我感觉到眼前发黑,一下子就晕过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婷婷说。当时的婷婷是个性格外向开朗的女孩,爱学习、爱交朋友,家里氛围也很好,她说自己那时还有点“小胖”,并不虚弱,平时身体也很健康。婷婷的父母马上带她到家附近的医院检查,抽了血、做了磁共振、CT,但医生并没有给出诊断,只让她回家多休息,学习压力不要太大。从此之后,婷婷每年都会无缘无故晕厥,失去意识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候几十秒就醒过来,有时候可能要持续四五分钟。尤其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像是面临高考等关口,几乎那一两个月每天都会出现眼前发黑、心慌的症状,严重时就会昏过去,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症状,而且跑了多家医院,还住过几次院,仍是没有找出缘由。大学后,随着课业压力的减轻,婷婷不定时晕厥的情况有所好转,然而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随着工作、家庭压力而来的,婷婷又开始经常出现无故头晕、眼前发黑、心慌、乃至晕厥的症状。虽然每年的体检,婷婷的各项指标都算正常,但这无缘无故的晕厥严重影响了她正常的生活,她从来不敢长时间一个人待着,也不敢去游乐园等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而且从来不敢开车。2021年7月,短时期内又反复发作了好几次的婷婷,再次下决心到医院就诊,这次,经过多方打听,她走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心内科杨剑副主任医师接诊了婷婷,翻阅了婷婷之前的各项检查报告,又详细询问了她的病史,他初步考虑婷婷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疾病。他为婷婷完善了各项检查,排除了脑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和低血糖等相关疾病,并对她进行了直立倾斜试验,婷婷试验结果呈阳性,被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减低而迷走神经活性增强,使得心排血量减少,进而导致脑部骤然缺血并诱发晕厥的一组综合征。“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迷走神经,是让我们的血压降低、心跳减缓,也就是让我们‘冷静’下来,而交感神经,是让我们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是让我们‘兴奋’起来,正常人这两种神经可以很好地‘配合’,从而让我们保持正常的状态,但有一部分人他们的迷走神经‘太强势’了,就会一下子导致他的血压过低、心跳忽然减缓,从而导致脑部缺氧,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也就是俗称的昏过去了。”杨剑副主任医师耐心向婷婷解释道。针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直立训练、增加水盐的摄入和起搏器植入等,但均很难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与婷婷及家人沟通后,杨剑副主任医师为她进行了心房迷走神经节丛导管消融治疗(去神经化)这一微创手术,就是通过心房高频刺激或者解剖学方法定位心房迷走神经节丛,利用射频消融导管对这些区域进行消融,让迷走神经不再那么“强势”,从而有效治疗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手术后,一直到目前,婷婷未再发作过一次晕厥,也没有出现心慌、眼前发黑的症状。术后3个月复查直立倾斜试验已为阴性。“患者还是需要定期随访的,根据实际情况再考虑是否还需要再次进行消融。”杨剑副主任医师说。“晕厥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但还有一类属于‘不明原因晕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临床晕厥总数的60%,可累及1%的人群。”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郭晓纲主任医师说,“尤其是当情绪受到较大压力,极度疲劳、疼痛、恐慌,或置身于拥挤、闷热的房间里更容易发作。”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女孩多于男孩,通常表现为立位或坐位起立时突然发生晕厥,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快、面色苍白、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严重者可有10-20秒先兆。在婷婷之外,近期,浙大一院心内科专家团队还陆续接诊了多位多年看病找不到原因,最终被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有一位正在南京上大学的19岁杭州女孩,曾有一次在路上行走时突然发作,撞到了马路边的栏杆,造成了较严重的头部外伤;还有一位已经52岁的阿姨,从小学时就出现了经常昏厥的情况,但多年来一直未确诊,从来不敢独自出远门。目前,这些患者都已接受了心房迷走神经节丛导管消融治疗,随访中发现治疗效果都较好。浙大一院专家提醒,如果发生不明原因晕厥,在压力大,疲劳,拥挤、闷热环境中尤其容易发作的,特别是年纪较轻的患者,经过多项筛查后还未明确病因的,要警惕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虽然该病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由于晕厥时常发生,非常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一定要早筛查、早干预。本文转自“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
医生常建议患者,清淡饮食,那么,每日应该摄入多少食盐呢?目前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盐不应该超过6克。过多的盐摄入会引起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疾病。6克的食盐,大约相当于装满一个啤酒瓶盖的量。然而,食物本身中也含有盐分,因此,实际烹饪过程中,每人每天放的盐,应当少于这个量。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医生往往建议清淡饮食。那么,清淡饮食应该忌辣椒吗?1.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中的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具有体内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适量的食用辣椒,对血脂是有利的。另外,辣椒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虽然辣椒对身体益处多多,但有胃病的人、和平时不吃辣椒的人,没有必要可以的去吃辣,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控制血脂的关键所在。
1.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是适合高脂血症患者的优质食材。2.但需特别注意的是,高脂血症的患者往往合并肥胖以及高尿酸血症。而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高,容易升高尿酸。因此,当血清尿酸水平较高时,就应当限制豆制品的摄入。
鹌鹑蛋被誉为“蛋中的人参”,氨基酸、维生素、磷脂的含量均较高,而相对的,胆固醇的含量却低于鸡蛋,因此,比较合适高脂血症患者食用。鹌鹑蛋虽然营养价值较高,但也不宜多吃。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食用2~3个鹌鹑蛋是比较合适的,食用过多,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不利于血脂的控制。
猪蹄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同时,猪蹄中的脂肪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脂血症患者,食用食用猪蹄可能会造成脂肪过多摄入,从而不利于血脂的管理。补过,若是真想解解馋,偶尔吃一两口是没有关系的,切记不可贪嘴哦!
“多喝热水”当前已经成为了热门的网络流行语,那么,多喝热水对于降血脂有帮助吗?1.水是身体新陈代谢最基础的原料之一,多喝水,配合健康的饮食和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脂肪的消耗,起到积极的作用。2.由于身体会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通过大量饮水的方法稀释血液中血脂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多饮的水会被机体排出,并不能起到“稀释血脂”的作用,还可能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
核桃口感香脆,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坚果。然而,不少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的病人,因为害怕热量摄入过高而不敢吃核桃。对此,专家表示:1.核桃中富含纤维和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是适合高血脂患者的食物。2.实际上,除了核桃外,适量摄入板栗、杏仁、腰果等多种坚果,均有益身体健康。3.坚果属于高热量食物,要控制好每日的摄入摄入量,若贪图口感进食进食过多,则会对血脂、血糖等产生不利的影响。
大闸蟹、鱿鱼、虾,想到这些美味的海鲜便让人口水直流。然而,有很多人因为这些海鲜的高胆固醇含量望而却步。营养专家指出,1.相对于胆固醇含量,衡量一种食物是否适合高脂血症患者,使用“胆固醇、饱和脂肪指数”是更为科学的方法。2.用这一指标来衡量食物,虾、蟹等食物和家禽、精瘦猪肉不相上下。3.严格限制每次进食量和进食频率,均衡饮食,这些美味的海鲜将不会成为身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