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常常低于健康足月儿,但早产儿生后前两年有一个体重追赶期,如果科学喂养早产儿生后经过两年的追赶可以达到健康足月儿的体重。那么什么样的早产儿需要加用母乳强化剂?怎么添加?加用到什么时间停止?早产儿的家长们可能有许多疑问和疑惑,现在根据“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早产儿母乳强化剂使用专家共识(2020年)〞为大家简单介绍母乳添加剂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母乳添加剂应用对象是体重<2000g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如果母乳喂养量达到50~100ml/kg .d可加用母乳添加剂。初始时半量强化,根据耐受情况增加至全量强化。出院时仍生长迟缓的早产儿应使用经强化的母乳喂养至少持续到矫正胎龄40周,或根据生长情况持续到矫正胎龄52周。 母乳添加剂使用时限主要由早产儿体格生长状况决定,当适于胎龄儿体重、身长及头围位于同性别同龄儿的P25~P50百分位时、小于胎龄早产儿达到P10时,逐渐停止添加。同性别同龄儿P25~P50百分位表如下: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年龄期,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诺如病毒。细菌感染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等。 轮状病毒性肠炎,即俗称的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有,起病急,常有发热和(或)上呼吸道感染前驱感染症状,病初1~2天常先出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少粘液,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可侵犯多个脏器。本病具有自限性,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临床常用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依据。 诊断原则,可根据临床表现和大便特点作出临床诊断,粪便常规可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1、饮食疗法,继续饮食,给予易消化食物,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2、控制感染,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果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应选用抗生素治疗;粘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调整,肠道细菌感染常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常选用第3代头孢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肠道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常用的有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制剂;4、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与肠黏膜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散;5、抗分泌治疗,消旋卡多曲可用于治疗分泌性腹泻;6、补充锌、钙、镁治疗,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毫克,6个月以下婴儿每日10毫克,疗程10~14天。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惊厥,手足搐搦,应补充钙剂,如果手足搐搦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低镁血症,给予补充镁剂。7、避免使用止泻剂,止泻剂抑制胃肠蠕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预防,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适时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保存和奶瓶奶具等消毒;4、感染性腹泻患儿,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当必须使用抗生素时,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时应加用微生态制剂;6、轮状病毒肠炎预防的最好办法是预防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谈一谈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说到这个话题可能有很多家长还分不清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其实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均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畴,但是因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从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病情转归等多方面均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对这两种病加以区别对待,特别是流行性感冒,该病容易造成流行和爆发,容易并发重症,死亡率较高,所以国家近年先后发行了2018版、2019版、2020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究竟有哪些区别呢?现在从以下七个方面为大家做简单介绍。 一、病因不同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病因是不同的,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是除流感病毒之外的其它病毒或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将甲型流感病毒分成许多亚型。到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18个亚型血凝素(H1-18),11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1-11)。 二、临床表现不同 流行性感冒卡他症状轻(即咳嗽、流涕等症状轻),全身症状重(发热、头疼、肌肉关节疼、乏力、厌食);普通感冒卡他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轻。 流感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递、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流感患儿如果无并发症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三、并发症不同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流感死亡率远较普通感冒高。而普通感冒的并发症相较流感的并发症轻,死亡率相对较低。 四、辅助检查不同 1.流感病原学相关检查具有特殊性,如下: (1)病毒抗原检测: 抗原检測速度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酿检测。 (2)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是检测流感的主要措施,临床上应用此项检查多。 (3)病毒培养分离,适用于流调和特殊病人,临床应用少。 4)血清学检测,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临床应用少。 2、影像学表现不同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者影像学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急性坏死性脑病 CT 或 MRI 可见对称性、多灶性脑损伤,包括双侧丘脑、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壳核、脑干被盖上部。 普通感冒没有特异性检查。 五、诊断依据不同 流感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普通感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六、治疗方案不同。 普通感冒主要是对症处理,没有特殊的抗病毒药物,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应用抗生素,可适当应用中成药治疗。流感有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他韦、帕拉他韦)。 七、转归不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 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家长朋友们,大家也许都经历过自家孩子啼哭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啼哭很多人不知所措,特别是面对孩子剧烈啼哭时许多家长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孩子怎么了?有没有问题?该怎么办?现在根据《实用新生儿学》为大家简要介绍新生儿啼哭这一话题。一、新生儿啼哭定义新生儿啼哭被认为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是正常神经行为发育的一部分。在生后第1周,啼哭主要集中在傍晚时分,在2周左右开始明显,到生后6~8周达高峰,每天平均啼哭时间110~118分钟,到12周之后,降低到每天1小时,大多数在3~4个月消失",也就是俗称的哭3个月就好了。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啼哭,由于啼哭并不一定与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相关,因此,没有过度啼哭的定义。过度啼哭,常被定义为Wessel的“三定律”:健康新生儿,在生后2周到4个月之间,每天啼哭3小时,每周超过3天,持续3周,不影响生长发育。二、新生儿啼哭的病因95%的新生儿啼哭没有躯体或者健康的问题。常见的生理性啼哭原因如下。1.不同原因啼哭的分析,饥饿、过冷和过热、尿湿等生理性啼哭,一般声调不高,程度不剧烈,解除原因后易停止啼哭;高声、长时间、有时身体还摇动的剧烈啼哭可能与疼痛刺激有关;哭声为尖声、高调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哭声低调、嘶哑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声带损伤或喉返神经麻;哭声微弱提示重症败血症或神经肌肉疾病;气道梗阻所致的吸气性喉鸣只有在婴儿啼哭时听得到;完全失声通常提示双侧喉返神经损伤。2.感冒,感冒时鼻腔堵塞只能用口呼吸,待哺乳时需要闭口更无法吸气,只能放弃奶头大声啼哭。治疗可在喂奶前1~2分钟用生理盐水滴鼻,冲洗出分泌物后再喂。如无效可用0.5%麻黄碱滴鼻,但不宜多用和常用。3.尿布皮炎,皮肤的皱褶处发生褶烂或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引起尿布皮炎,常是新生儿啼哭的原因。因此,平日要注意保持婴儿皱褶处的干燥,每次大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再涂以护肤剂(如鞣酸软膏)。用一次性纸尿裤时需要经常更换。4.喂养不当,由于喂奶过多或过早添加淀粉类食品,或新生儿咽人空气过多,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又有较多空气,引起胃部膨胀和呃逆,有时呕吐,而致哭闹。5.乳糖不耐受症,由于肠黏膜发育不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过多的未水解的乳糖到结肠后,在菌群的作用下发酵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蠕动而引起腹泻。新生儿因腹部不适,常剧烈哭闹。治疗应减少母乳喂养次数,或代之以无乳糖的配方乳,可取得良好效果。6.牛乳蛋白过敏,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a-乳清蛋白、ß-乳球蛋白是引起牛奶过敏的主要过敏原。表现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湿疹等),呕吐、腹泻、肠胀气、肠痉挛等。治疗推荐单纯母乳喂养(母亲避食牛奶及可能过敏的食物),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选择适当的低敏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甚至氨基酸成分奶粉。7.肠道菌群失调,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婴儿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功能和产气,导致腹部疼痛和过度啼哭。8.其他原因的肠绞痛(1)肠套叠:肠套叠的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啼哭,常伴呕吐,休克时面色苍白,起病4~12小时后排出果酱样便或血便。但也有仅表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久即进人休克状态,此时反而啼哭不明显。治疗早期可从肛门通入空气复位,晚期则需手术治疗。(2)嵌顿疝:腹股沟疝、脐疝和腹内疝一般都能复位,偶尔可发生嵌顿和肠梗阻,此时,新生儿除剧烈啼哭外还有呕吐、腹胀等症状。临床医师易疏漏外阴部体征,因此,当原因不明的剧烈哭闹,尤其伴有精神反应减低,面色异常等时,要注意检查腹股沟部、外阴部和脐部的情况。9.其他,(1)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小婴儿。因此,在生后最初几个月,啼哭的孩子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测。(2)神经系统异常的孩子可能有异常的哭声,例如猫叫综合征中的高调平直的哭声,早产儿和SGA儿过度啼哭相对多,过度啼哭的婴儿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平衡(三)治疗原因不明的新生儿剧烈哭闹时应询问病史和随后做全身体格检査,寻找原因,并进行病因治疗。对啼哭本身采取如下措施。1.对父母支持(1)对父母支持和心理安慰。(2)教给父母识别正常啼哭的形式、如何预防婴儿摇晃综合征,避免头部受伤;父母、孩子和看护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需要时间形成和培养。(3)促进看护人和父母之间的合作,使已经丧失信心的父母获得力量。(4)不主张改变喂养方式,不主张更换奶粉;不应当停止母乳。(5)为父母提供咨询。如果过度啼哭的婴儿,任何可能的问题都被排除了,应当向父母充分解释婴儿啼哭的正常模式。95%啼哭的病例,没有躯体或者健康的问题。但是,可能会因此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大多数的孩子在傍晚时啼哭,尤其18~20点之间,啼哭越多的孩子,越需要更多的安抚,不然将会因为孩子安抚不足,过度啼哭,父母因此而焦虑,导致孩子更加过度啼哭,陷入恶性循环。2.治疗①实施有规律的每日护理:包括睡眠和喂养的环境不能更改,孩子们自己睡眠,能自己玩。②抚触:小于6个月的婴儿进行抚触都很有效果,改善母子关系,改善睡眠和啼哭的问题,尤其对于3~6个月的婴儿啼哭有效。③体位:俯卧位能更好地改善啼哭的问题,但是为了避免猝死并不鼓励。④当孩子过度啼哭时间较长时,抱起啼哭的孩子并予以安抚,是父母正常行为方式。研究显示,“抱抱”并不能减少啼哭,但也没有负面的影响,不会出现家长担心养成坏习惯等问题,⑤益生菌可能会有益处。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又称新生儿出血病,严重地威胁着婴儿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大量的颅内出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患儿造成极大损害,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新生儿的爸爸妈妈们,你们了解这个病吗?你们知道怎么预防这种疾病吗?现在简要为大家介绍这个疾病。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VitK)缺乏,体内VitK依赖因子(II、∨II、IX、X)凝血活性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其中消化道出血最常见,颅内出血最严重。及时补充VitK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自1894年Townsend首次报道以来,发病率一度较高;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予注射VitK预防,该病的发生已明显减少;近20年来,由于推行纯母乳喂养,加之抗生素广泛应用,新生儿VitK缺乏发生率有所升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病因①母体内VitK难以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休内,而胎儿肝酶系统又不成熟,本身合成VitK功能差,出生时新生儿肝内VitK储存量少,血VitK水平较低,出生后都有发生出血的倾向;②人奶中VitK含量明重低于牛乳,且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合成VitK能力极差,故母乳喂养儿发生该病机会明显高于牛奶喂养儿;③母亲产前应用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抗凝药(双香豆素和华法林)抗结核药(利福平和异烟肼)等,可诱导肝线粒体酶增加,加速VitK的降解氧化或阻断维生素循环而产生VitK缺乏。④VitK合成不足,肠道合成VitK有赖于正常菌群建立,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随着喂养开始正常菌群オ逐渐定植于肠道。慢性腹泻一方面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VitK合成减少,另一方面使VitK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口服抗生素除干扰体内凝血机制外,还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繁殖,使VitK合成不足,进一步加剧VitK缺乏;⑤存在肝胆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淤积症和肝炎综合征)时,因胆汁分泌减少和(或)肝细胞受损,可影响肠黏膜对VitK的吸收或合成。二、临床表现本病特点是婴儿突发性出血,出血部位多样化(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或肺出血),其他方面正常,也无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注射维生素K后1小时左右(30~120分钟)出血停止。目前,国际上将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分为下列三型。(1).早发型,是指发生于出生24小时内(包括分娩时)的VKDB,可见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血程度轻重不一,从轻微的皮肤出血、脐残端渗血、头颅血肿至大量胃肠道出血、致命性颅内出血、胸腔或腹腔内出血。早发型罕见,多与母亲产前应用某些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2).经典型,指发生在生后2~7天的VKDB。病情较轻者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多数新生儿于生后第2~3天发病,最迟可于生后1周发病(早产儿可延迟至2周),出血部位以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便血)、皮肤受压处及穿刺处最常见,此外,还可见到肺出血、尿血和阴道出血等,一般为少量或中量出血,可自行停止;严重者可有皮肤大片瘀斑或血肿,个别发生胃肠道或脐带残端大量出血,肾上腺皮质出血而致休克。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可致死亡,成活者可有脑积水后遗症。本型发生与单纯母乳喂养,肠道菌群紊乱以及肝脏发育不完善等导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有关。(3).迟发型(晚发型)指发生在出生8天后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晚发型VKDB常见,多发生在生后2周至2个月,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应高度关注。此型发生隐蔽,出血之前常无任何先兆,多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发生率高达65%以上(甚至100%),临床上出现惊厥和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出血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广泛皮肤、注射部位、胃肠和黏膜下出血等同时存在。治疗后部分患儿可成活,但大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或癫痫等)。主要发生在母乳喂养儿,也可继发于肝胆疾患、慢性腹泻和长期应用抗生素;此外,长时间饥饿或长期接受胃肠外高营养的婴儿,亦可发生VKDB。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确定VKDB诊断非常重要,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患儿凝血功能、血清PIVKA-II测定和血清VitK测定等。四、诊断新生儿VKDB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VitK治疗效果等,其中PIVKA-II是诊断VKDB金标准,直接测定血清VitK也是诊断的可靠指标。全国VitK缺乏研究协作组对VKDB提出如下诊断标准。凡具备3项主要指标或2项主要指标加3项次要指标者可诊断为VKDB。主要指标①突发型出血,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皮下出血和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等;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BT、CT正常,而PT延长或APTT延长,或PIVKA-II阳性,或血清VitK浓度低下或测不到。缺乏实验室资料者,需排除产伤、缺氧、感染、肺透明膜病、DIC和血小板减少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③给予VitK后出血停止,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次要指标①3个月以内小婴儿;②纯母乳喂养;③母亲妊娠期有用抗惊厥、抗凝血、抗结核及化疗药物史;④患儿肝胆疾病史;⑤患儿慢性腹泻史;⑥患儿长期服用抗生素史。五、治疗(1).孕妇产前VitK应用,早发型VKDB只见于妊娠期使用过抗癫痫、抗凝药、抗结核药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一般认为,在妊娠最后3个月内肌内注射VitK1,每次10mg,共3~5次,临产前1~4小时再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VitK1,10mg,或于孕32~36周起开始口服VitK1,10~20mg,每日1次,直至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VitK1,1mg,即可防止早发型VKDB的发生。(2).新生儿VitK应用新生儿需在出生时和生后3个月内补充VitK1,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杜绝发生VKDB。常用方案有二:①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注射VitK1,1mg或口服VitK1,2mg,一次,然后每隔10天以同样的剂量口服1次至3个月,共10次;②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注射VitK1,1mg或口服VitK1,2mg一次,然后分别于1周和4周时再口服5mg,共3次。对于慢性腹泻、肝胆疾病、脂肪吸收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每月肌内注射VitK1,1mg。(3)乳母VitK1应用,人乳中VitK1含量仅为牛奶的1/4,故大部分经典型和迟发型VKDB发生在纯人乳喂养婴儿。目前推广乳母口服VitK1,5mg/d,乳汁中VitK1含量升高可达配方奶水平,有利防止VKDB的发生。(4)对已发生出血者,应立即肌内注射VitK1,1~2mg,一般用药数小时后出血减轻,24小时内出血完全停止;出血严重者或紧急情况下可用VitK1,1~5mg静脉推注,可使未羧化的凝血因子很快羧化而发挥凝血活性,出血得以迅速改善。静脉推注VitK1有一定的危险性,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反应,故应缓慢给药(每分钟不超过lmg),出血较重,出现出血性休克表现(如皮肤黏膜苍白、Hb<100g/L、收缩压<4kPa和pH<7.10)时,应立即输注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以提高血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的水平、纠正低血压和贫血;同时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用注射用水溶解后立即静脉注射,可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如有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并从胃肠道外补充营养:脐部渗血可局部应用止血消炎药粉,穿刺部位渗血可行压迫止血。存在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时,可参考根据病情使用脱水剂。在早产儿或肝病患儿中除VitK1缺乏外,其肝功能也不成熟或受损,上述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若发出血,在给予VitK1的同时,最好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
一、定义先天性喉部异常包括:喉软骨软化症即先天性喉喘鸣、会厌两裂、先天性喉蹼、喉膨出、声门下狭窄等,其中以喉软骨软化病为最常见,约占喉部先天畸形的50%~75%,男女发病率约为2:1。先天性喉喘鸣是一种婴儿病,吸气时发生喉鸣,到2岁左右恢复常态。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可能是由于喉软骨发育不成熟、软化导致吸气时,会厌软骨两侧向后向内蜷曲,与喉头接触。杓会厌皱襞及杓状软骨均吸人喉部,阻塞喉部人口,发生呼吸困难。喉鸣由杓会厌皱襞震动而发生。三、临床表现1.症状表现:间断性、低音调、吸气性喉喘鸣,用力吸气时喘鸣声加重。继发于声门上杓会厌襞周围组织的振动。是最常见的喉先天性畸形。男女发病率为2:1,出生后儿天到几周后发病,最常见在出生后2周发病。出生6个月时症状最为严重,之后稳定并逐渐缓解,18~24月龄时症状消失。喉喘鸣在哭闹、进食及仰卧位时加重。中到重度患儿可伴有喂食困难、胃食管反流、生长停滞、发绀、间歇性完全阻塞或心力衰竭,极重度者可窒息死亡。2.体征:临床检査可见典型的三凹征,可闻及吸气期喉喘鸣。双肺呼吸音清晰。对可疑病例,使用电子喉气管内镜有助于确诊,清醒状态软质喉内镜检查可见典型的病理表现。三、诊断根据病史及症状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以确定喉部畸形的性质。依据纤维喉镜检査结果的分型,喉软化症目前尚无统一分型标准。重度喉软化症的建议标准与参考指标下列症状司时具备三个以上时,可诊断为重度喉软化症,是外科治疗的重要参考指征。(1)安静时呼吸困难和(或)活动后重度呼吸困难。(2)喂养困难。(3)身高和体重生长停滞。(4)睡眠呼吸暂停和阻塞性低通气。(5)难以控制的胃食管反流。(6)阻塞性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病史。(7)活动性缺氧。(8)活动性高碳酸血症。(9)异常的睡眠监测和呼吸暂停指数增高。四、鉴别诊断本病常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喉部其他疾病先天性喉囊肿可发生在声门上区或会厌附近,在新生儿期表现喉喘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当侧或头后仰时,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一般无声嘶。进行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即可确诊。应尽早行摘除手术。2.气管异常先天性气管蹼、气管狭窄等都可引起喘鸣。气管软骨环软弱、畸形、岛状残余或缺如,马蹄形气管环变平,均可使气管壁软弱,抵抗不住气管腔外的压力,或因气管壁的膜部贴近气管前壁,使气管会厌萎陷,均可发生喉喘鸣。此外,亦可继发于气管或支气管长期受压,而引起喉鸣或呼吸困难,如颈部肿瘤、肿大的淋巴结及胸腺肥大,均可压迫气管及支气管导致继发性软化而引起喉鸣及呼吸困难。胸片、气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胸部螺旋CT等检查有助诊断。3.小下颌其特点为下颌小、舌厚短或相对较大,吸气有鼾鸣音,并有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当吸气时,患儿下颌向后,口紧闭内缩,舌根向后坠,软胯上提,使鼻咽腔堵塞,造成严重呼吸困难,以剑突内陷最为明显,因此临床上有时误认为先天性漏斗脳。如令患儿取侧卧或俯卧位,用手托起下颌,呼吸困难当即缓解。患儿常因呼吸困难不能正常哺乳,以致营养不良,并发呼吸道感染。五、治疗1.一般治疗:精心护理和加强喂养。如母亲饮食缺钙或孕期有四肢酸麻情况,宜早给患儿及其母亲足量的钙及维生素D,并晒太阳。特别应注意防治呼吸道感染。一般喉部间隙随年龄增大,大多在2岁左右,症状逐渐消失;气管环随年龄增大,逐渐发育变硬,症状便可缓解。对继发于气管腔外压迫的病例,应针对压迫原因,进行治疗,以解除呼吸道梗阻。2.外科治疗目前仅用于极度严重病例,只在症状严重时需要,如严重威胁生命的气道阻塞症等。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声门上成形术、会厌成形术、杓会厌襞成形术、杓会厌襞切开术、会厌融合术等。切除的位置和程度范围取决于每个患儿的具体阻塞状况而定。常用的手术器械:包括常规的喉显微器械、CO,激光、微切削钻等。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占70%以上。研究表明,有200多种已知病毒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些病毒还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大病死率高、存在共感染等特点。由于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决定其易患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效抗病毒药物不多,其中可适用于儿童使用的更少,鉴于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严重威胁和儿童抗病毒药物临床使用不规范的现状,中国于2020年发布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中的合理应用指南》,现就2020年指南简要介绍几种儿童常用的抗病毒药物。1、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引起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IV)、腺病毒(ADV)、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CoV)、肠道病毒(EV)等。国内门诊患儿中最常见的病毒为:流感病毒(11.0%)、腺病毒(10.99%)、副流感病毒(10.1%)和肠道病毒(8.9%)。住院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最常见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31.7%)、鼻病毒(23.2%)、副流感病毒(17.2%)、博卡病毒(11.9%)、腺病毒(10.4%);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病毒是RNA病毒,伴有呼吸系统临床表现的致病病毒感染常是DNA病毒。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药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儿童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的应遵循5R(write)原则,即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给药途径。2、儿童抗呼吸道病毒常见药物(1)干扰素α(IFNα)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分为I型、II型、III型,其中I型IFN(主要为IFNα/β)在抑制病毒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FNα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RNA和DNA病毒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IFNα可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等。1)IFNα喷雾剂,可用于密切接触病毒感染患者的易感人群或病毒感染早期。2)IFNα雾化吸入,可用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①普通型:IFNα2β每次10万~20万IU/kg或IFNα1β每次1~2ug/kg,2次/d,建议疗程5~7d。雾化装置应使用喷射雾化器(又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不应使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②重型:IFNα2β每次20万~40万IU/kg或IFNα1β2~4ug/kg,2次/d,建议疗程5~7d。没有雾化条件的医疗机构毛细支气管炎或病毒性肺炎患儿可酌情选择IFNα肌内或皮下注射。用法、用量:IFNα2β每次10万~20万IU/kg或IFNα2b每次1~2pg/kg,1次/d,建议疗程5~7d。注意事项IFNα喷雾或雾化治疗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IFNα肌内注射者在初期可出现流感样症状群,长期注射治疗者可能会有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失代偿者、有精神病病史者、有症状的心脏病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禁用。目前尚无新生儿及2月龄以下患儿雾化吸入IFNα的临床研究报告,建议慎用。(2)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为合成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可竞争性抑制病毒合成酶,抑制病毒RNA和蛋白的合成,具有抑制RSV、IV、PIV等多种病毒的作用,静脉或口服给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减低及贫血、肝功能损害、乏力等。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及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及我国NMPA均曾对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给予了重点安全警示,鉴于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不常规推荐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3)奥司他韦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推荐用法、用量详见下表4:奥司他韦口服耐受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大多在用药后2d内发生,随疗程逐渐减轻或消失,与食物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扎那米韦,可用于7岁以上青少年甲型和乙型流的治疗与预防,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可通过吸人方式给药。※帕拉米韦,是我国首个批准经静脉途径给药治疗流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可用于重症流感、无法口服奥司他韦或不能耐受扎那米韦吸人的患儿,不推荐作为流感的预防用药。(4)更昔洛韦对CMV、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HSV-I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抑制作用,是目前CMV感染的首选药物。更昔洛韦治疗CMV性肺炎患儿的用法、用量如下:诱导治疗,每次5mg/kg,每12h1次,静脉滴注,持续2~3周;维持治疗,每次5mg/kg,1次/d,连续5~7d,总疗程3~4周。(5)阿糖腺苷阿糖腺苷可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单纯疱疹性唇炎、龈口炎、脑炎,但儿童用法用量尚不明确。注射用单磷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还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也可能会发生血液系统损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报告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较多,超适应证用药现象比较突出,14岁以下儿童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约占80%。因此我国NMPA曾对阿糖腺苷给予了药物安全警示,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研究资料,不推荐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使用。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循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规范,强调应根据患儿疾病实际情况、结合病原学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和抗病毒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等“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病毒药物。自1974年WHO实施“扩大免疫计划”以来,疫苗的接种明显降低了儿童的死亡率,接种疫苗依旧是预防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策略。
前言:文章比较长,建议非医学人员看标注(变色字体)的部分 在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中,除因喂养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外,由于原发性某种消化酶缺乏;或继发于肠道感染后,小肠壁粘膜上皮细胞受损,致消化酶暂时性缺乏,导致肠壁上皮细胞运转功能障碍;过敏或免疫缺陷;先天性失氯性腹泻;内分泌肿瘤;先天性肠黏膜病变导致的严重吸收不良等原因,均可致新生儿期出现临床以腹泻为主的表现,且可能表现为迁延性或反复发作,甚至影响患儿营养状况。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常见的非感染性腹泻。 一、乳糖不耐受,1、分型,该病是因为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以腹泻、腹胀、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成人型乳糖不耐受症、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发育型乳糖不耐受症。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一类病少见;成人型是由于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引起的,是最常见的一种;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小肠粘膜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小肠粘膜病变导致暂时性乳糖酶低下,此类病变可逆,随着原发病的治愈乳糖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腹泻消失。发育型乳糖不耐受是由于新生儿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出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2、临床表现,由于乳糖发酵过程中产酸产气,增加肠内的渗透压,会出现肠鸣、腹痛、排气增多和渗透性腹泻等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后可选择下列实验室检查:①大便常规化验和还原糖测定,化验结果还原糖+++为阳性,++为可疑,+为阴性,同时检测粪便PH,应<5.5,如还原糖阴性,但PH低,结合病史仍提示乳糖不耐受的可能;②空肠粘膜活检和乳糖酶测定,本方法最直接,也最可靠,但可行性差,不宜在新生儿中进行;③氢气呼出实验,是儿童和成人常用的诊断方法,新生儿不能合作,不易成功,此试验在新生儿应用价值很小,一般不用。4、诊断,①起病在新生儿期,症状以腹泻为主,②大便常规化验阴性,还原糖和pH值提示乳糖不耐受症,③对无乳糖配方乳治疗效果好,换用普通配方乳或母乳喂养后又出现腹泻。5、鉴别诊断:①肠炎,有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起病急,症状重,常伴发热,大便有粘液,可能带脓血,大便镜下检查有脓细胞和红细胞,乳糖不耐受症引起的腹泻,起病缓慢,不发热,大便糊状,镜检阴性,而还原糖阳性。②牛乳蛋白过敏,特别是轻型牛乳蛋白过敏,临床上单凭症状难以鉴别,大便还原糖试验和pH可帮助鉴别或者尝试无乳糖的整蛋白配方奶,如果好转则提示乳糖不耐受症,症状不好转则提示牛奶蛋白过敏或其他疾病。③肠绞痛,婴儿肠绞痛综合征发生在3个月以下婴儿,原因不明,绞痛时间长,在3个月内反复发作,大便还原糖实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6、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如便次不多,且不影响生长发育,不需特殊治疗,若腹泻次数多,体重增加缓慢则需饮食调整,可先用无乳糖配方乳(包括以牛乳为基础或以大豆为基础的无乳糖配方乳),待腹泻停止后2周,再根据患儿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母乳哺喂次数,改用母乳和无乳糖配方乳混合喂养。与牛乳蛋白过敏不同,乳糖不耐受症的症状与摄入的乳糖量成正比,因此很少需要从饮食中完全去除,而牛乳蛋白过敏是不依赖剂量的,即便是微量的抗原也可引起典型的症状。还可在乳类中加入乳糖酶,将乳汁中的乳糖分解后再喂患儿。不论以何种食品替代,总的原则是不降低新生儿、婴儿的营养需要,待婴儿可以增加辅食,减少母乳或牛乳后腹泻会逐渐停止,预后良好。 二、牛乳蛋白过敏 1、定义,本病是由于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在肠道中未经充分消化裂解进入肠粘膜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牛奶中含有的5种蛋白质,其中以β﹣乳球蛋白抗原最强,其他依次为酪蛋白抗体、α﹣乳白蛋白抗体、牛血清球蛋白抗体、牛血清白蛋白抗体。多可检出两种或多种抗体同时存在,本病引起的免疫病理机制包括I型、IlI型、IV型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该型是非IgE易诱导的食物过敏相关胃肠道疾病的一种,相关的食物过敏原有豆类、鱼、鸡蛋、小麦。1)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为:腹泻,粪便性状变化较多,有时为正常便,有时为粘液便、血便(从便中带有少量血丝到以较多血为主的大便)。全身表现:患儿一般状态不受影响,体重无减轻,可伴或不伴皮肤湿疹。必须除外其他疾病,如感染、肛裂、NEC、肠套叠、息肉及早发炎症性肠病等。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个别患儿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或者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SPT和SlgE检测多呈阴性结果。②食物激发实验,如果患儿在回避可疑食物后,症状明显改善则不推荐结肠镜检查,否则建议给予结肠镜检查。③结肠镜检查,表现为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红斑、出血和淋巴滤泡增生,主要表现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肠粘膜活检时组织粘膜和固有层嗜酸细胞增多,很少形成隐窝脓肿。④腹部超声,能够检查到肠道粘膜增厚。 (2)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症。是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相关胃肠道疾病中的一种,引起该病最常见过敏原是牛奶,其他常见过敏原还有鸡蛋、大豆、南瓜、豆类蔬菜、燕麦、米、大麦、马铃薯、鸡、火鸡等,有些患儿可能对一种以上食物过敏。1)临床表现,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如病变累及结肠可出现血便)、呕吐。急性发作患儿,腹泻可出现在摄人食物后2~6小时内,严重病例可出现脱水、低血压、嗜睡(15%~20%)甚至休克。慢性发作患儿可表现为慢性腹泻、呕吐、易激惹、腹胀、吸收障碍、生长发育迟缓、低蛋白血症等。小婴儿临床表现与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类似,但是因为该病病变涉及结肠和小肠两个部位,所以临床表现更严重。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嗜酸细胞增加。血生化显示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酸中毒等。血清特异性 IgE 多为阴性。②食物激发试验:即回避可疑过敏食物2~4周,再从少到多引人该种食物,观察是否出现相同症状。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③内镜检查和小肠活检:无特异性改变,结肠可见隐窝脓肿和浆细胞广泛浸润。小肠壁可见水肿、急性炎症和轻度绒毛萎缩。回避可疑食物,症状改善则不需要行内镜检查。 (3)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小肠,是非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该型疾病多数过敏原是牛奶蛋白,还有大豆、鸡蛋、鱼、鸡和米等。1)临床表现:呕吐、慢性腹泻。患儿还常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影响体重和身高,其中对前者影响更大。有些患儿伴脂肪泻和乳糖不耐受。回避过敏原后,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有些患儿出现蛋白丢失性肠病表现,如低蛋白血症、水肿等。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小肠吸收不良相关检查阳性,血红蛋白下降,白蛋白降低,维生素 K 降低。血常规可见轻度嗜酸细胞浸润。皮肤点刺试验和 SIgE 呈阴性结果。②食物激发试验:有利于诊断。③内镜检查:为明确诊断必须行内镜检查,小肠活检对诊断及随访有帮助。组织学显示隐窝增生、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被激活的固有层 CD4+细胞和上皮间 CD 8+细胞增多,回避过敏原后,这些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 3、诊断,①食物激发试验:包括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诊断的金标准)、单盲食物激发试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等,是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回避可疑食物2~4周,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可疑食物激发症状出现的方法,观察食物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目前临床多采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②皮肤点刺试验:可用来筛选 IgE 介导的食物过敏,方法简单,快速,阳性结果提示患儿的症状可能与该试验的食物有关。③食物抗体特异性IgE体外测定:原理与皮肤点刺试验相同,也用来筛查确认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但敏感性不如皮肤试验,且费用高,出结果慢。 4、治疗 ①避免致敏原,回避饮食,饮食中清除致病的抗原可减轻症状,保存肠道的完整性,预防抗原吸收与逆转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异常反应。牛奶蛋白过敏者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氨基酸配方粉等营养替代。不推荐其他哺乳动物乳,新生儿不推荐大豆基质配方。对症处理,给予补充水电解质。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需要回避可疑食物。对于可疑食物的再次引入,建议在有抢救设备的医院进行,以便出现临床症状时及时救治。②对症治疗: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③益生菌治疗:目前疗效并不肯定。 5、预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在1岁左右可以缓解,但对其他食物如鱼、鸡或米过敏,将持续至幼儿期。3岁以前90%患儿可以痊愈。
大部分早产儿的家长知道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一旦早产儿不能母乳喂养或需混合喂养时需选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但是当具体到什么样的早产儿适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及早产儿配方奶转换为普通配方奶的时机时知道的知识就很少了。现在根据“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简单介绍一下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适应对象和转换到普通配方奶的时机。 早产儿配方奶适用于胎龄在34周以内或体重<2 kg 早产儿,也适用于出院时仍有生长迟缓的早产儿,建议定期监测生长指标以做出个体化喂养方案选择,生长指标达到生长曲线图的25~50百分位左右(用校正年龄),可以转换成普通配方。( E 级)。 中国0~3岁儿童生长曲线图如下 如果不能准确查询出生长曲线图中具体数值时也可以查询儿童生长评价表,更简洁简便。 中国0~3岁儿童生长评价表如下表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俗称“佝偻病”,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最主要的原因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最终导致骨骼的变化。儿童体内的维生素D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母体胎儿的转运、食物中的维生素D的摄入、皮肤的光照合成。如果出现围生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皮肤合成的维生素减少、生长发育快需要维生素D增加、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胃肠道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等情况,就可能造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4期。1.初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多汗、夜惊、易激惹、睡眠差,头发分布不均,有枕禿,此期常无骨骼病变。生化检查:血清25-(OH)D3下降,血磷、血钙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2.活动期(激期),如果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进入激期,激期的神经兴奋症状进一步加重,且出现骨骼改变,如颅骨软化、方颅、佝偻病串珠、手/足镯、O型腿、X型腿。血生化出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明显,X射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状杯口状改变,生长板增宽>2mm,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可出现骨折。3.恢复期,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生化恢复正常, X线逐渐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预防骨骼畸形。①合理饮食,坚持经常晒太阳;②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治疗剂量为2000~4000IU/d,连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800IU/d。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维生素D15万~30万IU/次,肌注,一个月后以400~800IU/d维持。建议初始治疗满1月、3月、12月时复查血生化和(或)X线。③给予适量钙剂,将帮助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伴有锌、铁降低,及时适量的补充微量元素,有利于骨骼成长;⑤严重的骨骼畸形可采用外科手术矫正畸形治疗。 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①0~18岁健康儿童预防以多晒太阳,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小时/日,应避免阳光直晒,特别是6个月以内小婴儿。②母乳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应从生后数天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大年龄及青春期儿童应维生素D强化饮食和维生素D制剂补充相结合,400IU/d维生素D制剂补充仍作为推荐,夏季阳光充足,可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③早产儿的预防,当患儿体重>1500克,并且能够耐受全肠道喂养,经口补充维生素D400IU/d,最大量1000IU/d,3个月后改为维持量维生素D400~800I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