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贫血,近6年来尿末滴白,在某医院泌尿科检查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迭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面色少华,大便常溏,纳谷尚可,终末尿滴。补中益气,以补中益气汤原方加芡实10g,炙鸡内金5g。10剂后尿末滴白及尿不尽感减轻,腰及会阴部下坠感好转,大便转干。再以原法调理1个半月,面色转华,大便正常,滴白及尿频、滴沥等症均消失,会阴及腰部亦无坠胀感。再以补中益气丸调理2个月而愈。随访2年,一切正常。[按】中虚型的慢性前列腺炎,重点应抓住会阴,少腹、腰部疼痛而兼有下坠之感。单纯中虚者,可迳投补中益气汤,如与其他证型相兼者,仍可同时服用补中益气丸。因此方消中有补,不会克伐正气
1.心理治疗是治疗早泄的重要手段。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协作,调动患者及其配偶的积极因素。及时纠正和帮助患者心理上的不足,解除思想顾虑、焦虑和紧张情绪。女方的体谅、安慰和鼓励十分重要,责难和威胁往往适得其反。通过调整心理,建立必胜信念,产生良性循环,就不难恢复正常性生活。2.控制射精训练法让女方刺激阴茎,达到有射精感觉时,停止刺激,直至性欲高潮减退,要射精的预感完全消失;然后再刺激阴茎,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男方能耐受大量刺激而又不射精。亦可在性交时,阴茎在阴道内抽插至快要射精时停止抽插,待性兴奋减退,再行提插阴茎,如此反复进行,以提高射精所需阈值,获得一定的射精控制能力。3.落水冲击法采用普通淋浴器,用纱布包绕莲蓬头,使水流形成柱状,将水温调控适中,患者裸体立于水柱旁,用手平托阴茎,使落水直接冲击龟头及冠状沟处,此时阴茎会勃起并有快感,当出现射精预感时,立即离开水柱,待阴茎稍有萎软,再重复前法,每次5~15分钟,可酌情逐渐延长。在此过程中,应让患者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于龟头的感受,并作相应性交幻想,一旦射精,应充分感受此时的快感。每隔1~2日一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宁做快乐小人,莫作受难君子得前列腺疾病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忍精不泄。男人,只要欲念一动,前列腺就会带着精子出来一小部分,但他使劲儿憋着,不泄精,就容易得前列腺肥大。再有,他认为只要忍精不泄,就不会伤害身体,但他不知道的是,欲念一动,精就动,就好比“拉出的屎坐不回去”,把已经动了的精愣憋回去,已然是败精,久之,则化脓,成炎症,再遇郁闷寒邪就容易成癌。二是久坐不运动,天天“葛优瘫”,当然有问题。三是老了,阳气虚,不能化精,气瘀、精瘀,就会得病。,“宁做快乐小人,莫作受难君子。”凡得前列腺疾患的人,都该好好体会这副对联。
1.精液不液化多与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有关。其主要病因病机多系湿热为患。故治疗精液不液化症必须重视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的治疗。清热利湿为主导,辨证辨病相结合。2.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以热偏重者。治疗以清热为主,兼以利湿。用药宜选甘寒而慎用苦寒,可选择知母、淡竹叶、生地黄、金银花、土茯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蒲公英等甘寒或甘苦寒之品。为防寒凉太过,也可选用厚朴、木香等药性偏温的有行气化湿作用的药物于方中。3.前列腺炎、精囊炎以湿偏重者。治疗以利湿祛浊为主,兼以清热。常用革菟汤加减。适当加入木香、砂仁等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化湿的药物,以助湿化热清。4.前列腺炎、精囊炎以痰浊为重者。产生痰浊的原因,或为阴虚火旺,或系湿热下注,阳虚为患者临床少见。不论虚火、湿热,均可灼精为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治是本病的治疗要点。治疗时滋阴清热、清利湿热乃治其本,化痰除湿为治其标。治疗本病时常用海藻、昆布等清化痰浊。5.上药中适当加入鸡内金、乌梅、山楂、麦芽、谷芽、豆豉等健脾开胃之品,以及制水蛭、地龙等以调节机体酶的活性,有利于精液液化。
肾精比石油都金贵,形成慢,过度透支,你去品……
分享一下精液不液化的中西医常见原因:西医认为,精液中存在凝固及液化因子,分别来源于精囊和前列腺,一旦某种因素破坏了精液凝固与液化因子间的平衡,即可出现精液不液化。引起精液不液化的原因有:①当前列腺发生感染或其他病变,其分泌的作为液化因子的酶类物质减少,酶活性减低,从而使液化与凝固因子间的平衡被打破,精液表现为不液化。大约90%精液不液化者患有前列腺炎,而前列腺炎患者中精液不液化者约占12%。②内分泌紊乱精液凝块的形成和液化受激素尤其受睾酮的影响,对附属性腺的分泌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任何原因导致的睾酮减低引起的前列腺分泌功能低下,也可能出现精液不液化。中医认为,精液属阴津之类,与肾的气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精液的正常液化,有赖于阳气的气化,而阳气的气化,又依赖于阴阳的协调,因此一切可以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原因或疾病因素均可导致精液不液化。湿邪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盖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难化;热为阳邪,易伤阴液,精液熏灼,湿热下注,经络阻滞,致精液黏稠难化。《灵枢》所谓“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素问》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是也。精液不液化的原因包括:①先天肾阳不足,大病久病及肾,损耗肾阳,致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或后天失养,脾运失健,湿浊不化,或居处卑湿,寒湿、水湿之邪内侵,损伤阳气,致阳不化气行水,精液不液化。②若素体阴虚,或房劳过度,肾精过耗,或劳心太甚,或五志化火,耗损精液,或过服温燥助阳之品,而致热盛伤阴,阴虚火旺,精液受灼而浓缩,致黏不难考化。③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湿热内生,流注于下,湿毒之邪侵,蕴久化热下注,熏蒸精室,清浊不分,亦可导致精液不化。④久病入络,或外伤,或素有痰湿,排精时强忍不泄,精离位,浊瘀阻窍,气机阻滞,精液不液化。
1西医认为,性欲低下的病因分为功能性因素和器质性因素两类。精神状态或社会、家庭关系、经济文化水平是影响性欲的重要因素,心理素质脆弱、紧张更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产生焦虑和压抑交织反复存在的心理紊乱状态,干扰大脑皮层的功能,导致性欲低下;各种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导致性欲低下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精神药物和环境因素等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性欲。这些因素可单独或同时作用。2.中医认为,性欲的产生是精气神充足,阴阳调和而发,与心、肝、肾、脾四经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真阴真阳,主生殖,施作强,出伎巧,肾阳衰微,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肾水亏损,不足以灌溉,则现性欲淡漠。肝藏血,主谋虑,主宗筋,因血虚肝脉失养,或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子盗母气。心主神明,为情欲之府,心神不宁,神无所归,与肾水不能相交。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伤脾,气血不足,皆可无意性交。
1.西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大致可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充血性前列腺炎两种。常见体虚、感染、充血、身心等因素引起,它既可以是局部感染和充血,亦可以是全身病变在局部的反应。如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给细菌和病毒等以可乘之机。慢性前列腺炎之所以高发、难治、易反复,除受前列腺的解剖生理因素影响外,还与酗酒、纵欲、禁欲、久坐、疲劳、受寒或包皮过长等因素密切相关。有的是尿液反流引起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称为“化学性前列腺炎”;有的是紧张因素引起的前列腺炎,称为“紧张性前列腺炎”,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感觉。2.中医认为,精浊的病因病机甚为复杂。总的来说是肾亏于下,封藏失职;败精瘀浊,湿热下注,精室被扰,精关不固,而成本病。常见的原因是忍精和感染。前者多由青壮年相火易和,所愿不遂,精未泄出;或同房、遗精、手淫、惊恐等,忍精不泄,败精流注,精关不固,遂成精浊。后者多由肺脾素虚,容易感冒腹泻,引动下焦湿热;或包皮过长,藏污纳垢,或性交不洁,湿热内侵,流于精室,精浊混淆,精离其位,而成本病。其病机转化是;病久伤及脾肾,脾气虚则湿愈难化.肾气伤则精易下泄,此为本病由实转虚的大致过程。肾虚是产,湿热是标,久病入络,血脉瘀滞,乃是进入慢性过程的病理反应。中虚是湿热伤脾的必然结果,或系素体脾虚所致,或由肾虚及脾之故。
早泄早泄与心、肝、肾关系密切。朱丹溪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一方面,精液的藏摄疏泄依赖于心、肝、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肾主藏精,肝主疏泻,一藏一泻全在于心所主的神志所系,心神安宁则藏泻有度,心神不宁则精液藏泻失度,所以早泄其本在肾,其制在肝,其源在心。临床一般使用生地黄、酸枣仁、柏子仁滋心阴,宁心安神;黄连、莲子、竹叶清心火,滋阴泻火,清早泄之源;常用白芍、乌梅养血敛阴柔肝,疏泄肝气,山萸肉、金樱子酸涩,补肝肾兼有收敛之功,一疏一涩,使肝气疏泄有度而平早泄之制;常用沙苑子、韭菜子、覆盆子、桑螵蛸大补肾水收敛肾精而固早泄之本,如此清源固本,早泄乃效。另一方面,早泄患者要分虚实,一般来讲,勃起坚硬,性欲较强,射精有力者属于实证,多属于心肝火旺,治疗宜加重养阴泻热之味;如果勃起不坚,性欲淡漠,射精无力,精液流出者属于虚证,多辨证为肾气不固,治疗加重补肾固精之药
阳痿之病,又名宗筋不用,乃阳道不兴,功能失用之故,病因病机虽然关系到肝、肾、心、脾功能失调,然其基本病理变化多为肝郁、肾虚、血瘀。阳痿的治疗主要从肝肾着手、兼及心牌,以疏肝、补肾、活血为总则,反对滥用燥烈温补。年轻而体壮者,病多在心肝,实证占多数,治以调和心肝为主,常用柴胡、枳实、薄荷、当归、白芍、炙甘草、白蒺藜、合欢皮、丹参、蜈蚣等药物;中年男子应酬较多者,湿热和肾虚并存,治疗宜化湿兴阳为主,宜龙胆泻肝汤四妙散加减,常用龙胆草、茯苓、茵陈、车前子、蛇床子、当归、巴戟天、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等药物;年老而体弱者,病多在脾肾兼有血瘀,虚实夹杂证占多数,治以调补脾肾、活血通络,常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鹿角胶、露蜂房、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