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因“消化道出血、贫血”就诊于消化内科,行胶囊内镜发现小肠占位性病变。胶囊内镜显示小肠肿物占肠腔约1/3,但是肿物大小不详,具体位置不详。根据经验判断肿物可能位于小肠中段。转入外科拟行腹腔镜探查、小肠肿物切除术。手术关键是如何找到肠腔内的肿物。否则,将需要行开腹探查术。运气不错!手术进行比较顺利,我们在空肠近段发现病变。小肠肿物导致肠道蠕动紊乱继发肠套叠。(如果不治疗,患儿可能会出现肠梗阻、便血等,需紧急处理)完整切除小肠肿物。腹腔镜手术真正到达微创化!患儿创伤小、恢复快!完美!!!
网膜囊肿(omental cyst)主要表现为大网膜囊肿,在大网膜疾病中也是囊肿最为常见,也可发生于小网膜及脏器的周围韧带。大网膜囊肿的发病原因与肠系膜囊肿近似,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即大网膜淋巴管瘤,多为胚胎期淋巴组织发育异常形成异位淋巴组织,进一步扩张增生形成囊肿,或淋巴管退行性变或梗阻形成淋巴液淤积。假性囊肿是由于外伤、出血、感染、寄生虫等因素引发淋巴管阻塞、淋巴液积聚而形成。大网膜囊肿以单发为主,单囊或有分隔,少数病例出现多发囊肿,散布在大网膜上。真性囊肿壁薄,为单层内皮细胞;假性囊肿壁厚,为纤维组织发育。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物为主要症状,肿物增大会伴随腹胀、腹痛、食欲下降、呕吐等症状。囊肿还会因破裂出血、感染或扭转等原因而以急症就诊。超声检查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A(CT血管造影术)可进一步显示肿物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还可以显示囊内容物的性质和结构。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囊肿及大部分大网膜以避免复发,肿物巨大者可以先抽取囊内液体,减小肿物体积后再行剥离切除。临床上要与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囊肿、肠重复畸形、卵巢囊肿和大量腹水相鉴别。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大网膜疾病的病例并不少见,其中也有少数病例成为极其罕见的病理类型,其中两例病例在当前国际医学界上报道均不足100例。建议,存在无诱发因素的慢性腹痛患儿应选择合适时间到医院来进行超声筛查。
鳃源性囊肿是由胚胎发育期未发育成熟的残余上皮组织异常发育所致。75%起源于第二鳃裂,20%为第一鳃裂,极少来源于第三、四鳃裂。第一鳃裂囊肿位于耳垂下方到舌骨连线的任何部位,多见于耳垂后、腮腺区及颌下部位,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部分病例在出生后即可发现于上述部位皮肤小凹点。第二鳃裂囊肿常出现于舌骨水平及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囊肿深部位置紧贴颈内静脉分叉处,并向上延伸至咽侧壁。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窦道。第三、四鳃裂来源的囊肿少见,50%生后即可发现,右侧多见。临床上看,鳃源性囊肿多儿童期发病,常见于胸锁乳突肌中上1/3交点处;鳃源性瘘多见于婴幼儿期,单侧90%,双侧10%,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下1/3处。临床治疗的唯一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在1~2岁左右。手术关键在于手术时间、非感染期手术以及手术要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继发感染者应先引流脓肿,完全控制感染后1~3月后再行手术治疗。新生儿期常因囊肿或瘘管发育不良而导致手术切除不全,建议在1岁后手术。
鞘膜积液在婴幼儿中较常见,是由于鞘状突的闭塞不全,在包绕睾丸的鞘膜之间或残余的精索鞘突管内形成积液,积液可与腹腔交通或不交通。由于与腹腔交通的鞘突管径细小,肠管不能通过,只允许腹腔液体经鞘状突管流入并寄居在鞘膜腔内,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右侧发生率较高,女性胎儿的鞘状突成为Nück管,如发生积液则称Nück囊肿。鞘膜积液一般无全身症状,只出现局部肿块,大小不一,增长缓慢,不引起疼痛,肿块较大者可有坠胀感。交通性鞘膜积液于日间活动后变得充盈膨胀,张力较高;夜间卧床后逐渐缩小,晨起时或可消退。临床上经超声检查常可明确囊肿的液体性质和睾丸与囊肿的关系,据此做出诊断。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可不急于手术治疗,一般在1岁前多可自愈,少数患儿可延至2岁前获得自行消退的机会。如积液张力较高,可能会影响睾丸血供而导致睾丸萎缩,应行手术治疗。故2岁以上仍未消退或张力较高者应手术治疗。经典手术是在外环口处发现精索,在精索前方找到鞘状突并作高位结扎,打开远端鞘膜囊并释放积液,无需缝合并翻转,无需进入腹腔。近年来,有人主张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鞘膜积液,但术中需要进入腹腔,增加入腹损伤及术后粘连的风险;而且大多数手术中还要在阴囊切口开放并翻转鞘膜囊。由此带来的手术创伤远比传统经典手术要大许多,远远达不到微创手术的要求,故而建议家长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小儿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均是斜疝,几乎都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发生率约为0.8%~4%,是小儿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发生于1岁以内,未成熟儿发病率更高,可达25%。男孩高发,男女比例约为3~10:1。右侧多见,约为60%,与孕期右侧睾丸下降要晚于左侧有关。双胞胎婴儿腹股沟疝的发生率较高。但不是所有开放的鞘状突都将发生腹股沟疝。研究显示,超过80%的婴儿生后鞘状突未闭,多在生后6月关闭。只有当婴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等造成长时间腹压增高,致使腹腔内脏器疝入腹股沟管(小儿腹股沟管极短,只有1cm)时,而成疝,再加上婴儿多仰卧,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更易使疝发生。腹股沟可复性肿物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哭闹时加重,喂奶或安静时多可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仅有坠胀感。发生嵌顿时,可引起疼痛、腹胀、便秘、呕吐等急性症状。嵌顿疝短期内可尝试手法复位。常规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需要进入腹腔,不需要切开腹外斜肌腱,只要求高位结扎疝囊即可,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只是手术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要求较严格,要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我国已经开展,其优点为在疝囊内环口处结扎可靠,同时可进行对侧探查。但需要进入腹腔,并存在CO2对腹腔的骚扰及内环境的失稳。目前,由于腹股沟疝手术的操作难度小,治疗相对简单,因此在我院外科多个专业如急症外科等多个专业都在开展,但与普外科在手术精细程度和创伤程度还存在一些差距。建议患儿家长要选择好专业科室,提高就医感受
1.请于住院当日晨7:30前,持住院证及纸质核酸结果、陪伴家长身份证到A座二楼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2.住院当日晨6:00前进食水,6:00后禁食水;3.住院押金为现金10000元,刷卡、现金均可;4.患儿家长须携带本人身份证,住院患儿的户口本和医保卡;5.住院患儿不能患有感冒、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避免腹泻,手术部位10cm内不能存在皮肤感染;6.如要进行头颈部手术,手术部位10cm内存在毛发者,请于住院前修剪成短发,以利手术前备皮及清理毛发;7.接种减毒活疫苗1月后或接种抗体性疫苗2周后才能实施手术;8.常规手术2周后可以接种灭活疫苗,重大手术术后顺利恢复1月方能接种疫苗;9.目前我院术前检查需要住院后预约实施,常规手术通常在住院当日及次日实施术前检查,住院第二日手术;10.复杂或疑难手术需要住院后实施检查确定手术方案,方能手术;11.目前遵照疫情防控要求病房内一位陪伴家长,住院期间不能更换,患儿和陪伴家长需要核酸检测,有效期7天之内(自查验时间计算);12.联系电话:022-87787691,来电时间8:00~8:30,下午3:30~4:30。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是一种以肺部组织呈多囊性包块合并支气管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病变,它通常提示在妊娠的第四周后的肺部气道和肺泡组织堵塞所致细支气管和肺泡组织结构的发育不良。胚胎发育的某个阶段受到干扰,孕龄以及气道阻塞的位置可能决定了其发育的不同结局,可以是CCAM,支气管肺隔离症,或是大叶性气肿,胎儿CCAM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肺畸形的25%。 CCAM的发病率是1/25000。随着产前超声筛查的普及和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产前发现CCAM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CCAM在男孩的发病高于女孩,可累及任何肺叶,但以左侧和下叶为常见。80%-95%的病变位于单个肺叶,约1%的病变会在双侧肺叶出现,1-2%患儿合并隔离肺。 目前,常用的临床分型为Stocker分型方法,根据CCAM的病理学特征分为3型:Ⅰ型为大囊型,是支气管、细支气管异常,产前超声表现为在胎儿胸腔内一较大的囊状无回声区,其中单个囊肿最大直径≥2cm,生后的CT检查表现为胸腔一巨大囊性占位;Ⅱ型为小囊型,是细支气管异常,产前超声表现为胎儿一侧的肺组织呈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其中单个囊肿最大直径
先天性肺囊腺瘤是少数可以产前检查发现的肺部畸形,发病率1/25000,男孩多见,好发下叶和左侧。病因与胚胎早期支气管阻塞有关,阻塞发生的部位与时间会导致肺囊腺瘤,先天性肺叶气肿或肺隔离症等不同疾病。先天性肺囊腺瘤生后1岁内以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症状,一岁后则会出现反复肺炎。孕检发现肺囊腺瘤,要咨询专业的医师,评估可能存在的胎儿危险以及围产期可能的并发症。监测胎儿可能出现的胎儿水肿,及时必要的孕期干预。生产前做好生后呼吸功能不全的预防措施,联系专业的医生保证围产期安全。肺囊腺瘤要和其他孕期发现的胎儿肺疾病鉴别,包括肺隔离症,肺叶气肿,膈疝等。随着医学进步这些胎儿胸肺畸形大多可以顺利生产而且预后良好。早发现,早干预,专业的定期监测和评估、指导,安全合理的手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这类疾病手术的最佳年龄在6个月至一岁,这期间手术可以增加患儿手术麻醉的耐受,减少后期感染的危险,提高治愈率。 我院胸外科有这类疾病丰富的经验,为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使小儿先天胸、肺疾患的患儿从产前诊断到顺利分娩,再到安全手术,都能得到专业的监护、评估和治疗。我院成立了“肺囊腺瘤”专病门诊,每周一上午8点,通过这个门诊希望患儿能得到最专业,最专心的治疗。
全身麻醉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吗? 2015-12-29 医学界儿科频道 全身麻醉真的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作者:吉大一院 董乃夫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因病情困扰,年幼的孩子有的时候是必须需要手术的,可对于父母来说,往往是最犯难的时候!孩子年纪轻轻就要接受手术实在于心不忍,更会有煞有其事的会提醒孩子父母:全麻会影响孩子智力!因为父母的种种顾虑,使孩子的病情一再拖延在临床并不鲜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全麻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儿童时期是智力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同时环境和教育也起着决定作用。 而麻醉药的作用仅仅是阻断痛觉传导,并不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作用。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要根据手术需要,不断为接受手术者追加麻醉药物。当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也会马上停止使用。全身麻醉的原理是阻断痛觉向大脑的传导,暂时抑制患儿的痛觉反射和意识传导。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会常规监血压和心率表等基本生命体征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出现差异,都会及时干预来纠正。最新的研究表明,无论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只要全麻手术过程中不存在重要脏器特别是脑缺氧的情况,一般就不会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但近年的研究结果认为对于婴幼儿仍处于神经系统的发育的高峰期,其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若一年中长时或多次接受全身麻醉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近国外大样本调查也证明了这种观点, 显然孩子仅仅因为接受一次全麻就会变笨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但是否意味着小儿的麻醉就没有风险呢?答案是:肯定有风险,而且小儿麻醉风险比成人麻醉的风险性要更高。 低龄小孩尤其是婴幼儿的各个器官发育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较成人差,尤其是氧储备较差,血液总量少,所以更容易发生麻醉意外。同时从解剖上来讲,儿童一般头大、脖子小、舌头大等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呼吸道不容易通畅以及容易造成插管困难。儿童麻醉时管理难度也远比成年人要大很多……上述情况导致了儿童麻醉风险比成年人要高很多。 儿童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呕吐、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喉痉挛发生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等情况,很容易使大脑缺氧造成脑细胞损害,但上述情况的发生与全麻使用的麻醉药并没有直接关系,是由于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才造成的。因此,手术中,医生一定要仔细观察患儿在手术中对药物及手术的反应,一旦发现不适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和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小孩接受全麻手术,对于患儿和患儿家属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此手术前一天,负责手术麻醉的麻醉最好到病房与患者、患者家属认真沟通,了解患者情况、交代手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安抚家属紧张的情绪,开导并鼓励小孩配合医生,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的心情,做一个勇敢的小孩。另一方面,患儿家属要和麻醉师详细讲述患儿的既往病史、身体状况,过敏史等以及最近有无感冒等信息,以便麻醉师结合各类检查结果和手术类型,能够最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最后患儿家属一定要严格遵守麻醉医生交代的诸如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项,千万不要因为小孩饿了或渴了就心软了,私自给小孩喂食,这种情况的危害远远大于全麻对小孩的损害。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300 小编微信号:huanbala
腹腔镜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公认的治疗小儿疝最好的方法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即用丝线在疝环口将疝囊(即腹膜)结扎闭合,结扎处位置越高、距离疝环越近,效果越好。腹腔镜手术因其拥有自内向外的手术路径这一先天优势,结扎处肯定为最高位,故可取的满意的效果; 二、腹腔镜视野下,对于腹股沟区精索、血管等组织的解剖结构显露得更加清楚,容易辨认,故大大降低了术中损伤精索、血管等副损伤的出现; 三、腹腔镜一次手术,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区,且不会增加伤口,单侧手术和双侧手术均只需在腹壁上开3个0.5cm的小口,术后疤痕很小,是真正的微创手术。 四、创伤小,患儿术后基本无明显疼痛,恢复快,4小时即可恢复饮食。 五、术后并发症少,腹腔镜术后出现伤口感染,阴囊肿胀等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发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