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 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 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自己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 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 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 有一定关系。 另有研究证实,在深夜让老年人喝200毫升市售矿泉水,则早晨血粘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饮水的确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当然,脑血栓发生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 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血压低为什么也会引起脑血管病?高血压能导致脑血管病,已为人们所普遍掌握的常识,但对低血压也能引起脑血管病,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低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并不少见。 临床研究证明,过高的血压和过低的血压都会给血管带来损害。血压过高,脑血管充血,血管内压力显著升高,当超过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时,就会破裂出血而发生脑出血。而血压过低,不能使血管正常扩张,血液循环量减少,脑血管痉挛,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梗塞。另外,血管压力过低,管腔相对狭窄,血流缓慢,易于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而发生脑血栓形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人血压并不高,也没有高血压病史,睡前还是好好的,但当次日清晨醒来时,却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偏瘫和失语。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因为夜间血压较白天更低,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纤维蛋白,容易沉积,血流缓慢,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以致造成血管阻塞,而发生脑血管病。 由此可见,低血压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仍有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故应调节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患者:头经常痛,有时休息不好失眠,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做梦,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有时目光呆滞。在西南医院照过脑电图,说没有什么问题。请问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怎样能治好?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杜青:首先我要告诉您向您这年龄的头痛有2/3的为偏头痛,如果您具备以下特点:每次发作时间在4~72小时内能缓解(不服用止痛药的前提下),疼痛性质多为跳痛、胀痛。发作次数在5次以上,发作时伴有恶心欲吐或畏声、畏光,休息后能缓解。有少部分人在发作前可出现视野缺损。那您很可能就是偏头痛。但我建议您最好能查个头颅CT,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
脂肪的供给量控制在占食物热能的20-50%为宜,50-60g/天,包括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与烹调用油。胆固醇量控制在300mg/天以内,不宜过分限制,若限制太严将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若胆固醇过低还可能影响组织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碳水化合物应控制在占总热能的60-65%,特别要减少仅能产生热能而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糖。 有不少人喜欢吃臭腐乳,臭腐乳中维生素B12的含量很丰富,有的品种每100克可含10毫克维生素B12,而每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的量为1~3毫克。经常吃腐乳,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B12,还能预防老年性痴呆。但值得注意的是臭腐乳发酵后,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豆腐坯中的蛋白质氧化分解后产生含硫的化合物。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将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腐乳含盐和嘌呤量普遍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玩具能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儿童的智商。如果老年人坚持玩玩具,则能延缓大脑的衰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要保护老年人的智力,首先要充分保护脑力。老年人除了适当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外,还要坚持勤于用脑,脑是越用越灵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应该坚持玩玩具。
美国神经病学专业杂志Neurology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显示,每天一杯葡萄酒可增强记忆力,降低痴呆症发病率。适度饮酒者与滴酒不沾者相比,发展成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这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的速率减少了85%。专家称,为防止记忆力衰退,可经常少量饮酒,日积月累即可达到效果,但是长期饮酒过度也会导致老年痴呆。 多吃马齿苋可防老年痴呆。前日,武汉市第一医院一项科研成果通过武汉市科技局专家组鉴定。 人们思考时,大脑中的端粒酶细胞长度会减短,当其过短时会引发人体脑损伤、脑萎缩、老年痴呆等病变。马齿苋能让动物的端粒酶细胞明显增长,这为研发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痴呆的新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齿苋中富含黄酮、多糖类、维C等营养成分,其天然功效是人工制药难以比拟的。市民多吃马齿苋,也会起到相应的健脑作用。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被机体吸收后会改造成脑细胞的组成物质。 芝麻:可补肾益脑、养阴润燥,对肝肾精气不足兼有口舌干燥、肠燥便秘等症状较为适宜。 莲子:可补脾益胃、养心安神、益智健脑,兼能益肾固精。 花生: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多食可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粘聚,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大枣:可养血安神、补养心脾。对于心脾气血两虚的痴呆病人较为适宜。 桑椹:对肝肾亏损、心脾气血双亏的痴呆病人尤为适宜。 桂圆肉:适合心脾气血两虚,兼有畏冷乏力、面足浮肿的早老性痴呆患者。 葡萄:对于防治气血虚弱的早老性痴呆较为适宜。 荔枝:对防治心脾气血两虚,兼有胃阴不足、心烦口渴的患者较为适宜。 松子:用于防治早老性痴呆,尤其适用肝肾精亏伴有肺燥阴虚、干咳少痰及肠燥便秘者。 山楂:常用于治疗早老性痴呆兼有高血脂症、糖尿病,对痰浊蒙闭脑窍、血淤气滞的患者尤为适宜。 鱼:多吃鱼对预防早老性痴呆有好处。因为痴呆病人脑部的DHA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偏低,而鱼肉尤其是金枪鱼中,这种脂肪酸的含量很高。 其他:如蘑菇、鸡蛋、大豆、木耳、山药、海参等食物,对防治早老性痴呆均有一定效果。 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为1克/(公斤体重日)左右,如果供应不足,机体各组织细胞包括大脑细胞交会迅速衰老。蛋白质的数量固然重要,质量同样也很重要,其氨基酸的比例要齐全,卵磷脂的含量要丰富,这样才能有益脑的代谢,有益于构成神经组织。 鸡蛋是最佳蛋白质之一,同时含有大量卵磷脂,老年人1-2个/日便可以满足机体需要;乳类、瘦肉类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豆类及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豆类及其制品含有优质蛋白质达40%,含有1.64%的卵磷脂。另外,老年人适量补充些鱼类有利于脑细胞的健康,因为鱼类中含有脑神经传导所需要的重要物质。
针对癫痫发生的病因、诱因,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2、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3、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4、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5、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6、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7、预防癫痫的复发: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并注意个体差异 ,药量因人而异。3、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用药尽量不要单一 ,应联合用药 ,复方治疗。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 ,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 ,及时调整剂量 ,巩固疗效。5、宜逐渐降压。对无并发症的患者 ,要求使血压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6、合理服用降压药 ,不宜骤然停药 ,以免引起血压升高。7、防止情绪激动 ,保证睡眠充足 ,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8、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防止饮食过腻过饱 ,宜清淡 ,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