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帕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帕金森病为什么要手术治疗呢?吃药不是可以控制症状么?有这样疑问的帕友,我猜应该属于那些目前抗帕金森药物疗效比较好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绝大部分口服抗帕金森药物是有疗效非常好的一段时间,我们称之为“蜜月期”,“蜜月期”的意思就是患者对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反应非常好,用药后能够完美的控制帕金森症状,使患者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是蜜月期也是有一个期限的,这个蜜月期大概可以持续3-5年,这像极了爱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恋后,开始出现为生活的一点琐事而争吵,帕金森病人过了蜜月期也是一样的,疗效会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一些药物相关的副作用,比如说运动波动,再比如说异动症,药效已经不能持续一整天了,因此在药效消失的那段时间患者仍然会被这些帕金森运动症状所烦恼,严重的甚至不能走路,不能吃饭,生活不能自理,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这时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帕友的需求了,那么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哪些治疗可以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呢?手术,对,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让帕友进入第二个“蜜月期”,使帕友重新获得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让帕友能够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紧接着就会有帕友询问,为什么蜜月期是有期限的呢?首先我们吃药的目的是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而非根治帕金森病,因此,帕金森病仍然在不断地、缓慢地进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帕金森病的症状越来越严重,需要对抗这些症状的药物只会越来越多;同时我们服用一段时间药之后,我们的人体会对这些药物之间产生耐受性,同等剂量的药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就会比以前要小;药效的减退、病程的进展,会促使我们不断的增加口服药物的剂量,而长期高剂量的服用这些药物,难免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比如说异动症、运动波动、再比如说兴奋、冲动等精神症状。因此,蜜月期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地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帕金森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烦恼。所以,帕金森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能够让我们进入第一个“蜜月期”,而手术治疗将会使我们进入第二个“蜜月期”,甚至大部分帕友的第二个“蜜月期”会比第一个“蜜月期”更加持久。
背部手术失败后综合征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也称为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是指在一次或多次腰椎手术后,因手术过程中对骨、软组织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神经组织的损伤等多种原因,患者仍存在或复发腰痛或坐骨神经痛、伴或不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一类症候群,即手术结果未达到术前患者和术者的期望值。国外文献报道FBSS在腰椎术后患者中的发生率为 10%-40%。 目前FBSS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 1. 及时进行认真仔细的体格及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因,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神经营养药、NSAIDs、肌肉松弛剂和活血止痛的中药等进行治疗。 3. 痛点阻滞 FBSS患者常合并其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如骶髂关节炎、大转子滑囊炎等,可进行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 4.康复治疗和物理治疗 早期FBSS患者,康复治疗和物理治疗不仅能增加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及疼痛。但对于慢性期疗效不佳。 5.神经根阻滞及硬膜外治疗 对于硬膜外粘连一起的FBSS,神经根阻滞及硬膜外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注射类固醇激素、透明质酸酶、臭氧等。 6.再次背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FBSS存在许多争议,因为手术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选择手术治疗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初次手术治疗有误使得病因未解除、有严重的神经根性疼痛、有神经体征、术后腰椎不稳、经常性腰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病例,可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7.心理治疗 长期慢性疼痛的病人,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躯体化、病态人格等,因此,还应有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 对于上述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脊髓电刺激治疗: 脊髓电刺激(SCS) 对于FBSS疼痛为神经病理性的患者,SCS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通过LANS评估来确定,有些FBSS为非神经病理性,不适合做SCS。SCS较再次手术而言,可以成功帮助患者获得50%以上的疼痛缓解。 SCS原理主要是依据Melzak&Wall于1965年提出的疼痛的闸门控制学说(Gate Control Theory),该学说认为:较为粗大的Aβ感觉纤维(主要传导触觉和振动觉)与较为细小的Aδ及C类感觉纤维(主要传导痛觉、冷觉和热觉)的信号竞争性通过生理性“门”,这个门一次只能通过一种信号,SCS可以通过增强Aβ感觉纤维信号,阻止小纤维信号通过生理性“门”,从而阻断疼痛信息向大脑的传递,即大脑不能接受到疼痛的信号。 高科技微创疗法——脊髓电刺激术(俗称镇痛起搏器)。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是通过植入在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脉冲传至脊髓,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刺激以阻断疼痛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SCS 是一个微创手术。医生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穿刺或在脊柱上开一个小骨窗,将电极放到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特定节段,然后通过体外的临时刺激器观察刺激覆盖的范围以及疼痛改善的程度,并根据测试的情况调整电极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刺激状态。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清醒状态以配合测试。测试成功后患者会带着临时刺激器回病房,接受10-14天左右的测试期,观察疼痛和日常生活(如睡眠、行走等)的改善情况。若疼痛缓解良好且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则植入整个刺激系统。术后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会用体外程控仪对脊髓电刺激系统进行无创性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患者也可以用配置的病人程控器在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该疗法的益处很多,一方面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另一方面,该疗法为非损伤性手术,不破坏神经,可以通过调节电压等参数来个体化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堪称“绿色疗法”。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简介: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是由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宋冬雷教授创办的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是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的特色亚专科,团队成员包括以宋冬雷教授为首的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神经重症医生、电生理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是多学科融合的团队,同时该亚专科具备全面的术前评估技术及术前、术中所需的先进设备(视频脑电、量化脑电、功能磁共振、蔡司K900显微镜等)、术前手术计划软件(Elekta手术计划系统,BrainLab手术计划系统);主要收治疾病及手术范围包括植物人促醒的评估与治疗,糖尿病足、带状疱疹后遗疼痛、背部手术失败后综合征等顽固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治疗(SCS),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根性疾病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颅内疑难病灶的立体定向活检手术,颅内肿瘤的多模态融合、神经导航下精准化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采用皮层电极电生理检测及术中唤醒技术保护脑功能)。
很多得了帕金森病的患者都比较迷茫,逐渐加重的症状,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听到这些,很多患者都会比较害怕,恐惧,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如何来治疗和控制这些症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在症状比较轻时,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而且帕金森病早期对药物有相应的蜜月期,即在这段时间里服药效果好,能够完全控制症状,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因此早期都建议使用药物来治疗帕金森病。那么,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哪些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大体分类可分为1、多巴胺补充剂,如左旋多巴片,美多芭,息宁等。这些药物是多巴胺前体,进入我们体内后会合成帕金森病患者体内所缺少的多巴胺。2、多巴胺激动剂,也就是刺激多巴胺生成的药物,比如普拉克索片,吡贝地尔片等,这类药物不能可以治疗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还可以治疗帕金森病引起的抑郁。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4、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恩他卡朋片、托卡朋片等。5、其他药物还有金刚烷胺片、苯海索片等,这些药物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刚开始使用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症状逐渐加量,且这些药物的使用、搭配和调整,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后,大部分帕金森病的患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药物的效果以及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逐渐出现,此时药物并不能让患者跟正常人一样,甚至在药效没有的情况下生活不能够自理。那么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怎么治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深部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这两类手术有何区别?深部核团毁损术是将我们大脑内特定的核团毁损,以达到症状缓解的目的,但该类手术不可逆,且只能做一侧,控制一侧的症状;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在我们大脑内的核团上植入微小的电极,通过脉冲刺激发生器发送脉冲式的电流刺激我们的核团,而这种脉冲式的电流是可以调节的,我们的核团也不会受到破坏,且可以同时做双侧,控制双侧的症状。因此,目前深部核团电刺激术已然成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早期都是使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即可达到显著疗效,只有到了中晚期的患者才需要选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