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作品原创:老杜说健康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数十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尤其胃癌,90%的非贲门部胃癌与它有关,因此,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最重要的可控手段。但是,有很多朋友担心:既然这个细菌是通过口口传播的,我辛辛苦苦根除了,和朋友一起吃顿饭,不又感染上了么?那还治它干啥?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件事儿。治疗后再次感染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呢?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后,也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并不能保护机体再次被感染,加上我国独特的就餐习惯(共餐),是不是治疗等于白治呢?对此,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归结一下:1、欧洲的研究一项研究结果显示,5岁以上人群治好之后的感染复发每年不超过0.5%~2%。2、我国的相关研究据权威专家陈烨教授的估计,我国总体的5年再感染率大约在4-8%左右,儿童和家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会相应高一点;而吕农华和祝荫教授团队的结果高一点:大陆地区Hp感染的年复发率为2.2%,我国台湾地区为2.8%。根据权威专家刘文忠教授所述,我国的平均每年再感染率应该在3%左右,就是说:治疗成功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几率,只有3%。这是非常低的。尽管我们还不明白其中原因,但数据还是可以让我们放心的。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者巴里·马歇尔教授,2017年在上海东方医院演讲,他说,即使保持中国式的就餐习惯,治疗后再次感染的几率也非常低,尽管还没有证据来解释这一现象。一项大规模研究证实,年再感染率低于1.5%!2020年3月,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杂志发表了我国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的长期随访及其危险因素,该研究是一项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后的年再感染率低于1.5%。我们先了解两个概念:复发与再感染复发:根除成功后6-12个月,复查阳性;再感染:根除成功后12个月以上,复查阳性。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5193名受试者参加了这项前瞻性开放队列研究。其中,2059名参与者完成了至少一次随访,平均年龄为47.3±14.8岁,其中女性946人(46%),男性1113人(54%)。根除成功后随访间隔为6-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2±13.6个月。幽门螺杆菌再感染随访期间,在前瞻性开放队列中,共有216名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再次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其中129名受试者为根除成功后6个月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病例,87名受试者为根除成功后12个月之后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再感染病例。幽门螺杆菌年再感染率为1.5%(87/5707.5人/年)(95%CI:1.2-1.8)。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胃癌家族史(均为P<0.1),提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根除治疗成功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幽门螺杆菌再感染与以下5个风险因素独立相关:少数民族(HR=4.7,95%CI:1.6-13.9)、低学历(HR=1.7,95%CI:1.1-2.6)、胃癌家族史(HR=9.9,95%CI:6.6-14.7)、居住地在我国西部地区(HR=5.5,95%CI:2.6-11.5),居住地在我国中部地区(HR=4.9,95%CI:3-8.1)(P<0.05)。研究结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的年再感染率(1.5%人/年)相对较低。具有特定的种族、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或居住地区的患者似乎有更高的幽门螺杆菌再感染风险。小结1、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再次感染的几率很低;当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比如使用公筷。2、很多的所谓“再感染”,大多数是上次根本没有杀灭,也就是“复发”。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是一个活动的传染源,建议没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要根除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4、大力推广公筷公勺行动,杜绝餐桌传播。5、不要担心再次感染的问题,该治就治!
2021-05-25胃肠病作品原创:老杜说健康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几天前一位46岁女士在我们内镜中心做了胃镜检查,医生怀疑胃窦局灶性萎缩,取了病理化验,昨天,她的病例报告出来了:胃窦局灶性萎缩,个别腺体肠化。谁知她拿到报告就吓的梨花带雨,一直哭哭啼啼,嘴里嘟囔着:“我要得癌症了,我要死了“虽然我们再三解释,也无济于事,她坚信某度上说了,从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她已经到了第三步,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在门诊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一旦看到“萎缩”、“肠化”、“息肉”等字眼,就会自己上网查,大家都知道,“有病查某度,新坟已栽树”。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自己的查询结果,对医生的解释却半信半疑,甚至以为医生在好心地欺骗他。今天,咱们就科学、严谨地说说癌前病变这些事儿。一、什么是癌前病变?癌前病变,顾名思义就是跟癌症发生前的一些病理状态。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渐进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四个阶段。体内一个正常细胞从增生开始到完全癌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当你发现这个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时,它可能具备了癌变的可能,如果再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发展为癌,这个过程叫癌前病变。简单来说,出现癌前病变,就是我们的身体细胞会有的癌变可能,但不是癌症,也不一定发展成癌症。癌前病变是多因素造成的,如慢性炎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癌症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有可能转变成癌,它们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有的甚至会逆转到正常状态,最终有极小一部分才会演变成癌症。因此,对于癌前病变,我们要这样认为:1、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只是一个病理学名词,不是一种病名;2、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少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3、许多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等,可以达到维持现状、甚至能够逆转;即使出现了进展,通过及时的复查发现,也能在癌变前进行手术根治。二、消化道的哪些情况才叫癌前病变?目前网上所传的有以下几种“癌前病变”: 黏膜白斑、胃、肠道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化、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其实,这些说法太轻率、太笼统、太不负责任。咱们一一解释——1、食管黏膜白斑:食管黏膜角化过度,出现白色斑块状变化,称为食管黏膜白斑。只有在病理上发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变,属癌前病变,有报道其恶变率为5%。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是局部刺激(如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等)和某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别敏感。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大多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但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表面粗糙、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排除癌变。病变扩大者,尤其发生异型增生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2、胃、肠道息肉;胃肠道息肉笼统地分为两类:即良性的和肿瘤性的;前者一般不会恶变,后者则有恶变可能,属于真正的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切除。肿瘤性的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包括有三类: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10年癌变率约1%-5%。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10年癌变率达30-70%。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癌变率达23%。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大。3、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简单说,就是因为多种原因,胃黏膜变薄、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并不是整个胃萎缩变小了。本病在55岁人群中非常普遍,检出率大于50%,所以对于中老年人萎缩,不必太担心,有些医生甚至称之为退行性疾病,就是人老了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种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但不是癌前病变,真正的癌前病变是发生不典型增生之后。据报道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下文将会讲到。萎缩性胃炎在发生肠化前根除掉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往往能够逆转,几乎能完全阻断其进展为肠型胃癌。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理特点主要是黏膜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有发作期和缓解期,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易反复发作,治疗比较棘手。该病治疗总的原则为诱导并维持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难以治愈,被WHO列为世界难治性疾病。一般而言,溃疡性结肠炎会不断加重且不会自行好转。虽然不能治愈,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本病只是患癌的风险相对较高,算不上癌前病变。5、胃粘膜肠化;简单说,胃黏膜肠化,是胃黏膜受损伤时,胃黏膜自我修复的能力是不够的,它便会向隔壁的邻居——肠道学习本事来适应这种变化:如果学习得好,把本事都学了过来,一般没啥问题,很少变癌(完全性肠化);如果学习不好,只学了半吊子本事,就可能有问题,可能变癌(不完全性肠化)。所以,有些肠化只需要复查,不需要治疗;只有不完全性肠化,才勉强算得上是癌前病变,但离胃癌还有很远的路,只要规范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会伴随你一辈子也没事。6、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切地说,幽门螺杆菌仅仅是一种致病因子,它与胃炎、溃疡、胃癌关系密切;是众多致癌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约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可能会最终罹患胃癌;反之,由于胃癌还有很多因素,不感染的人也不一定终身不会得癌。根据今年的国家共识,18-40岁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最佳时期,能最大程度上预防胃癌!因此,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只要没有抗衡因素,都建议立即根除。7、胃溃疡绝大多数的胃溃疡是良性疾病,经过规范治疗4-8周即可痊愈;即使是良性的胃溃疡,如果不规范治疗,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溃疡在反反复复的修复、损伤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典型增生,这时候就算是“癌前病变”;需要注意的是,溃疡型胃癌,和胃溃疡的内镜特征很难区别,但这种“溃疡”,其实并不是溃疡,其实一开始就是癌,只是长得有点像胃溃疡而已;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溃疡与癌同时存在,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胃溃疡必须要取检化验,以明确性质,才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不会放过胃癌!再一个,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认为不会癌变。8、最重要的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胃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研究表明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是正常胃黏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分为轻、中、重3类或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类。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日本称之为原位癌,需要手术处理。它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镜随访研究发现: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现按2级分级系统,低级别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高级别为74%。轻中度的异型增生要积极对症治疗和祛除病因,并定期复查;重度的建议立即镜下或手术干预。异型增生被视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胃癌前病变演变至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如能对其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测,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将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小结:1、真正的癌前病变:不完全性肠化、巴雷特食管、各种异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必要时内镜下切除;腺瘤性息肉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定期复查;2、对于萎缩性胃炎、食管黏膜白斑、炎症性肠病、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慢性食管炎等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3、肠化、萎缩、良性息肉,没有症状的不必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不必忧心忡忡。4、相信医生,不要相信网络。目前伪科普太多。
2019-11-05原创:腹部频道脂肪肝可以逆转!日常做到这几点,战胜脂肪肝!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异常蓄积增多的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发展成为公共健康问题。由于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的摄入越来越多,再加上工作压力大,运动却越来越少,使得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那么,关于脂肪肝的那些事儿,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01脂肪肝的危害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注意饮食,认清脂肪肝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据合肥晚报报道,肝病的发展过程为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会进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等,给患者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直接损伤肝脏脂肪性肝病如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就会影响肝脏血氧供应及自身代谢,日久造成肝细胞反复弥漫性变性坏死,继之纤维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脏正常小叶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肝脏缩小变硬,最终引发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得了肝硬化后,患者面色晦暗、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日益消瘦、疲乏无力、小便深黄,频繁发生鼻和牙龈出血,并出现“肝掌”和蜘蛛痣。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2.影响消化功能食物的消化离不开胆汁,而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就是由肝脏利用胆固醇为主要原料来转化合成的。患了脂肪肝后,脂类代谢障碍,影响到胆汁制造和分泌,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厌食、吃东西后常感到腹胀恶心等症状。长期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可使人萎靡不振,头昏眼花,失眠多梦,皮肤干枯,面色灰暗,使生活质量下降。3.伤害心脑血管研究表明,脂肪肝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脂肪肝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大,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腔变得狭窄,弹性减退,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就会影响对心肌的血供,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严重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氧,则出现头昏头晕、失眠健忘、思维迟钝等症状,若是脑血管被阻塞或破裂出血,则引起中风而危及健康与生命。4.祸及生殖健康患有脂肪肝,尤其是脂肪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造成肝功能损害严重时,可使体内激素的灭活机制出现障碍,激素代谢失调。男子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出现明显的女性性征,乳房异常发育、乳腺增生、乳头黑色素沉着、睾丸萎缩变软、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女性则因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易引起多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5.有害眼睛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肩负着解毒和许多生化代谢的重任。《黄帝内经》中说:“肝藏血,开窍于目。”“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视觉的血管通路主要由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应,睡眠时流向大脑的血流量比觉醒时多7倍,既可满足脑细胞对血氧的需求,又能促进脑内代谢产物的排泄。既保住了健康,又可使人的眼睛神采奕奕。得了脂肪肝后就不一样了,因为过度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大都有打鼾和睡眠差的现象,致使流向肝脏和大脑的血液减少,影响了肝脏的功能,神经系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影响视色素生成,于是出现眼睛干涩不适,视力减退,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视觉疲劳,眼前一过性黑蒙,看不见周围的物体等症状。02关于脂肪肝,有两个认识误区误区一:脂肪肝是胖人的专利,不会光顾瘦人。肥胖人群中有60%~90%有患脂肪肝的可能,但肥胖只是得脂肪肝的风险因素之一。出现脂肪肝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等。还有一些“瘦子”内脏脂肪沉积过多,也会出现脂肪肝。特别消瘦的人或短期内快速减肥的人,会出现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也会发生脂肪肝。误区二:吃素就不会患脂肪肝。有的人选择吃素,但素食的营养成分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能满足身体机能的需要,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运输能力而沉淀在肝脏中,从而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可见,均衡饮食非常重要。03做到以下几点,消除脂肪肝①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保证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每天必须吃早餐;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②管住嘴,学会吃低热能:不超过标准体重热能要求;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食材;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多维生素:选用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少盐、忌刺激性调料;食物品种多样化;少喝含糖饮料和果汁。③一日三餐定时限量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食零食(特别是甜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④动起来根据自身情况,坚持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⑤重视体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⑥负重训练能减脂肪肝高强度负重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减少脂肪肝,降低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8-12-14刘铁权原创: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这么多年,你可能对结肠炎有误解。 被诊断患了慢性结肠炎?你可能想当然了作为一名临床工作多年的老医生,经常听见患者就诊来说:“大夫,我有慢性结肠炎。”或者说,“某某大夫给我诊断的是慢性结肠炎。” 实际上,翻遍所有的内科学教科书,都没有“慢性结肠炎”这个诊断名词。虽然在网上某百科里搜索“慢性结肠炎”,确实有这样的词条,但仔细阅读分析不难发现这其中的问题。 这里不去具体细究词条,仅举例说明其不严谨之处。 词条中首先说明定义:广义而言,凡是导致结肠的慢性炎症均可称为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在病因里面提到: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复杂,最常见的病因是非特异性结肠炎,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等。 搞专业的人都知道,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肠道的功能性疾病,是不会引起肠道黏膜的病变,更不会溃疡、狭窄。另外小肠吸收不良怎么会是结肠炎的病因呢?如此不严谨的内容,实在不应该出现在受众广泛的互联网上。 长久以来,似乎我们的患者更习惯接受“炎症”这个名词。比如上腹部不舒服了,就是胃炎;咳嗽几声,就是气管炎、肺炎。所以当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时,理所应当的就认为是结肠炎了。而有些医生,在给患者检查了肠镜之后,并没有什么阳性发现的时候,也喜欢给这类患者诊断“慢性结肠炎”,患者也容易接受这个诊断。 所谓的“慢性结肠炎”,其实可能是无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慢性腹泻作为“慢性结肠炎”最重要、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有这个症状。下面我以慢性腹泻为例给大家分析一下“慢性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排便次数为3次/周至3次/天(d),粪便含水量为60%-80%,粪便量一般少于200g/d。当粪便稀薄(含水量超过85%),且次数超过3次/d,排便量超过200g/d时,则为腹泻。一般将病程>4周的腹泻定义为慢性腹泻。 对于慢性腹泻,应首先注意鉴别功能性腹泻及器质性腹泻。病史、体征、体格检查有利于初步鉴别功能性腹泻与器质性腹泻。 功能性腹泻可伴有下腹痛或者左下腹隐痛,便后疼痛可缓解,大便检查无异常,内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一般患者无乏力、消瘦等消化吸收不良症状。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引起功能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 器质性腹泻则包含了很多种疾病,消化道的局部病变及很多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腹泻。根据腹泻的发病机制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动力性腹泻。肠道本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腹泻,一般会有肠道的糜烂、溃疡等炎症表现。但如淋巴细胞性肠炎、胶原性肠炎,镜下表现几乎正常,只有活检病理中有特征性表现。与功能性腹泻最大的区别是,器质性腹泻会引起消化吸收不良、黏液脓血便、发热等很多症状,长期得不到治疗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 慢性腹泻的诊治流程告诉我们,在除外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为功能性疾病。临床上,由于没有能够解释患者症状的检查依据,所以恰恰是这部分患者被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顾名思义,结肠炎,一定是有炎症。既然把某种病命名为某某炎,说明炎症因素一定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理学上,炎症的概念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具体到结肠炎,应该在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黏液渗出等。 而就目前已知,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动力异常、内脏感觉高敏、脑-肠功能异常、遗传环境因素、感染及社会心理障碍。我们可以看到炎症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中几乎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慢性结肠炎”不是一种病,如果一定说是一种病,那么也是一种名不副实的病(毕竟ICD-10编码里有“慢性结肠炎”这个编码)。 正确认识疾病,传播科学知识泛泛诊断结肠炎不仅不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帮助,还会混淆人们的认知、产生出很多不靠谱的养生方法。 就像感冒、发热不一定要用抗生素一样,我们宣传了这么多年,依旧无法改变有些老百姓那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应该传递给患者更多正确的医疗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2020-10-27原创:胃肠病尽管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肠息肉是局部肠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说白了在大肠粘膜表面长出来的“小瘊子”。发生原因不甚明了,多出现在中年以后,50--岁以后的人群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尽管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经历这个过程: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原位癌浸润、转移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腺瘤性息肉100%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约30年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这个过程是迟滞和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并及时切除掉,以绝后患。肠镜下息肉的表现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都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直肠指诊或手术中发现的。所以,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就是体内的定时炸弹,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100%会癌变,如不及时发现并切除,早晚会酿成大祸。一、常见症状(绝大多数没有症状)90%以上的肠息肉不会产生任何症状,往往在长大、癌变后才会出现,所以医生们称之为“隐匿的杀手”。①便血患结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可能会出现便血,通常是出现间断性的小量出血,血附于大便表面,很少引起贫血;严重时,出血量也可多达100~200ml。②排便习惯改变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并且体积较大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③腹痛部分病人会出现弥漫性的腹痛,尤其是在大便时或者大便后加重。④带蒂息肉脱出肛门⑤肠道外症状如果出现一些典型的肠道外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有息肉病。比如出现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就应考虑是否患了Gardner综合征,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斑应考虑是否患了Peutz-Jeghers(简称P-J)综合征。二、肠息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肿瘤性息肉包括早期腺瘤(畸形隐窝灶)、传统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肿瘤息肉、混合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杵状-微腺管腺瘤,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②非肿瘤性息肉患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J综合征等)、淋巴性息肉、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③肠息肉病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包括:1.家族性腺瘤病;2.Gardner综合征;3.黑斑息肉病(Pentz-Jeghers综合征);4.Cronkhit Canada综合征。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腺瘤性肠息肉三、不同的息肉癌变几率不一样①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不发生恶变。②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一般也不会癌变。③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10年癌变率约1%-5%。④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10年癌变率在43-67%。⑤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四、那些息肉是高危腺瘤?具备一下3项条件之一者,就可以称为高危腺瘤:①息肉直径≥10mm;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结构超过25%;③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的人,不但要及时切除,而且在切除后还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因为:第一,即使切除了,长腺瘤的环境还在,很可能还会复发;第二,有的切除不一定彻底,留有残端;第三,肠镜检查不是100%准确,由于清肠效果、医师经验、大肠结构的影响,很可能会漏诊。五、那些人是肠癌的高危人群?①大便潜血阳性。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④本人有癌症史。⑤有排便习惯的改变。⑦有盆腔放射史⑦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有以上任何一项者,建议在4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并每1-3年复查一次。腺瘤性息肉恶变模式图结肠各段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六、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首要手段1、常见肠镜检查可分为:①普通白光内镜主要用于发现、诊断肠息肉。白光下观察②染色放大内镜染色放大内镜,是把0.2-0.4%靛胭脂溶液喷在肠息肉表面,结合放大内镜,就可以有效的观察肠息肉表变的先关分型,能够判断病变性质、浸润深度等。用过染色放大内镜,可以决定是否能进行内镜下治疗。染色后的表现③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 NBI)能够精确的观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形态,还能观察到消化道粘膜上皮血管网的形态,能够精准的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息肉。NBI下的分型2.肠镜能检查到哪些部位?肠镜能观察到直肠、全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的肠粘膜情况。3.做肠镜能从外观上判断息肉的性质吗?做肠镜时,能够看到肠息肉的形态、颜色等,能从息肉表面的形态、色泽和微结构(腺管及微血管分型),非常有效的判断息肉的性质。4.肠镜检查时发现息肉该怎么办?如果发现息肉,无论大小、形态、多少,都需要取活检以判断性质;并择机切除;切除后定期复查。七、如何治疗?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 (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分次EMR(PEMR) 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等。镜下切除息肉示意这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廉,甚至不需要住院。家族性结肠息肉 息肉数量多,癌病风险高,多建议外科手术切除。来源:胃肠病
2021-03-29原创:胃肠病让你彻底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方方面面。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来源丨胃肠病幽门螺杆菌,可谓大名鼎鼎,全国约7亿人被它困扰。它除了与各种胃病、胃癌密切相关外,还有数十种其他疾病与它相关。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约有56%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瘤]。△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理论上,疫苗的预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临床上使用。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进餐时使用公筷,不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个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使用公筷怎么检测幽门螺杆菌?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如何检测呢?首选14C或者13C呼气试验,无创,无痛、准确,30分钟出结果。胃镜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检测,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还可以检测粪便和血液,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哪些人需要根除?以下是《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如何根除?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荐接受治疗,推荐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1+抗生素2+铋剂PPI:PPI(拉唑类)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从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浓度、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标准剂量PPI为艾司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选一,餐前半小时服用。抗生素组合: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和用法注:抗生素组合餐后服用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耐药率低的四环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1、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酮2、四环素+左氧氟沙星3、克拉霉素+呋喃酮4、克拉霉素+甲硝唑5、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难以获得四环素或四环素有禁忌时,可选择第3、4、5种抗生素组合方案。注意方案4和5组合的2种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已很高,如果选用,应尽可能将疗程延长至14d。铋剂:铋剂的主要作用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40%的根除率,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220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确定)。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可作为补救治疗的备选方案。以上方案10或14天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一旦开始治疗,必须坚持,不可随意中断或停止,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给日后根除带来更大的困难。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时间再长就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其实胃癌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大可不必惊慌。大约只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但是反过来说,不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就不得胃癌。孩子感染了怎么办?全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易感人群是老人与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儿童期获得。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剂量抗生素和铋剂,疗程也较长,对儿童的正常菌落会造成影响,也会产生耐药性和重金属蓄积风险,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议儿童根除。也有报道,根除后可能对免疫力有负相关。 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率是比较低的,但儿童是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几率要比成人高,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儿童依从性差,一旦用药就不能随便停药,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为以后根治带来更大的困难。综上所述,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治治疗。但如果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大,有消化溃疡的儿童推荐检测和治疗。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你已经治好了。需要注意的是,复查前,要停用各种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抑酸剂、铋剂一周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还需要注意预防。
2022-05-19原创:老杜说健康一、吃什么最容易便秘?1.便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器质性便秘,主要是肠道、肛门的疾病引起了便秘,可以做一些检查,比如肠镜、排便造影或者是下消化道造影,判断便秘是不是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引起的;第二类是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引起的,主要是一些慢性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时候,很多人会便秘,还有糖尿病,如果病史比较长,也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造成便秘。还有一类叫功能性便秘,这是最常见的,就是没有器质性疾病也没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病的便秘,就属于功能性便秘,它占的比例是最高的。2.所有的便秘都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吗?第一方面饮食因素,这是最重要的。可以归结成两大方面,一个是吃了很多不该吃的东西,再一个是少吃了该吃的东西。这两方面比较起来,最重要的还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第二个方面,精神因素。假设一个人平时精神紧张、工作非常疲劳,这种状态也会造成便秘。因为工作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会兴奋,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尤其会造成肠道传输功能障碍,就会造成便秘。当然,有的时候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张忘了排便,也会造成便秘。第三个方面,跟运动和日常活动有关系,假如整天呆在办公室,缺乏适当的运动,也会造成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出现便秘。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这三大方面,此外,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诱发便秘,比如过量饮酒、长期饮酒。3.大便干结成球状跟上火有关系吗?确实吃上火的东西容易便秘。吃辣,吃干炒的食物比如炒花生、炒瓜子、炒干果;还有油炸的、烧烤的,这些能引起上火的东西特别容易诱发便秘。这种便秘最主要的表现是大便干燥,大便会结块或者是一粒一粒的小球,像羊粪蛋一样。对这类人群来说,上火的东西就属于不该吃的东西。4.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跟吃的量有关系吗?如果你的口味比较辛辣,非常喜欢吃辣椒、胡椒、芥末这些东西,就容易引起便秘。但并不是说只要吃这些东西就会便秘,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吃的量,以及吃的频率和时间,偶然吃一次辣不会便秘,但是吃的量比较大,或者吃得非常频繁,就很容易便秘。5.我的大便不干,只是经常几天不排便,排便的时候总觉得没排干净,为什么医生也说我是便秘呢?便秘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排便次数减少,比如一周之内排便少于两次,所以这种情况也叫便秘。经常没有便意,排出来的大便是不成形的,排便很费力,排便时间长,大便有排不尽的感觉,排了以后还有,以及大便粘马桶,冲水马桶冲不干净,这是黏腻型便秘的主要表现。属于便秘的一个特殊的类型,过去很难见到,现在这样的便秘患者越来越多。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跟干硬性的便秘一样多。黏腻型便秘最主要是因为饮食过于高蛋白、高脂肪、缺少纤维素,以及缺少适当的锻炼二、吃什么能治便秘?6.我吃泻药时能排便,不吃泻药就便秘,我一直靠吃药通便不可以吗?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吃了很多类型的通便药甚至是泻药,包括中药和西药,经常是刚吃某一种药的时候效果比较好,几天、两三周甚至一个月都有效,但是过了一两个月,这个药就失效了,又换了一种通便药,同样的情况,还是刚吃的时候有效,吃一段时间又没效。这种情况往往是没有进行饮食调整,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所以便秘很难治愈,甚至很多患者最后吃什么通便药都没效了,只能求助外科大夫。外科大夫可能找出器质性病变的原因做一些手术校正,比如慢传输型的便秘(编者注: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导致肠内食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便秘),属于整个结肠的问题,可能需要做全结肠切除手术。我特别不希望患者出现这样的结局,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饮食的调整。饮食调节是治疗便秘的基础和根本。7.能不能不吃药只靠饮食调节治疗便秘呢?在你便秘比较严重的时候,在饮食调节的基础上同时用药会更好,因为饮食调节治疗便秘,它的疗效会来得比较慢。所以治疗早期可以先用药,在饮食调节发挥作用以后,可以将药物逐渐减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停药,最后长期靠饮食调整来维持疗效。8.出口梗阻型的便秘调节饮食有用吗?出口梗阻型便秘,也叫功能性排便障碍。正常人在做排便动作的时候,直肠收缩,但肛门应该是打开的。做直肠肛门测压检查发现,有一部分慢性便秘的人在做排便动作时,直肠收缩肛门也收缩,或者肛门不能放松。它的发生跟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一般是先有慢性便秘,慢慢引起了出口梗阻,原发的出口梗阻很少。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最基础的治疗还是饮食调节。再一方面,这种患者还有一种不用药物的缓解办法,比如最有效的是每天进行五到十分钟的“深慢呼吸锻炼”,深慢呼吸的时候,交感神经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要点是呼吸一定要非常深非常慢,就是把呼吸调整到每分钟10次、12次的频率。对于出口梗阻型的便秘,最重要的是,到卫生间排便时要张口深慢呼吸,当张大嘴深慢呼吸的时候,肛门会自然地放松,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大部分患者出口梗阻的情况都会缓解。9.多吃纤维素能促进排便,这是正确的吗?这是正确的。因为纤维素是胃肠道不能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可以使大便在肠道里面保持水分保持体积,使粪便不容易干结。其次,还能刺激肠黏膜,来促进肠胃蠕动。高纤维素的食物对于干硬型的便秘肯定是有好处的。10.哪些食物里纤维素多,您推荐几个能长期吃的?对干硬型的便秘,通便效果最好的食物就是红薯,它含纤维素最多,不但可以缓解便秘,而且对预防很多肿瘤都会有好处,尤其是胃肠道的肿瘤。除了红薯之外,其它的薯类,土豆、山药这些对便秘都有好处。除此之外,含纤维素比较多的就是蔬菜水果,比如芹菜。但是有一种食品大家需要关注——韭菜,虽然含纤维素比较多,但韭菜是热性的。有患者听说吃韭菜能治便秘,但吃了很多之后,便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所以,不建议大家吃韭菜来缓解便秘。11.益生菌能改善所有患者的便秘吗?益生菌对便秘会有好处,但是益生菌只可以缓解一部分患者的便秘。因为每个人的肠道菌群是不一样的,肠道菌群受饮食的影响非常大。假如正好这个患者的便秘跟缺乏某些益生菌有关系,那它就会有效;假设根本就不缺这种益生菌,那它就没用。含益生菌的酸奶同样对于一部分便秘患者会有好处,但是喝酸奶也要适量。毕竟它也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如果每天都喝甚至每天喝几罐酸奶,可能会事与愿违。12.多喝水有用吗?喝水太少,很可能诱发便秘或者加重便秘,缺水的人一定要充足饮水,但喝太多也没必要,对便秘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缓解作用。建议大家不要等到很渴的时候再喝水,当出现口渴这个症状的时候,很显然是已经缺水了。关于每天摄入的水量,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高体重,对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每天喝水不能低于1000毫升,虽然饮食喝粥或者吃稀面条,里面已经含有一定的水了,但还需要另外再喝一些水。三、怎么吃才能治便秘?13.关于治疗便秘,请您推荐一些具体的饮食方案?第一类是建议不要吃的,就是中医说要忌口的,比如辛辣的,干炒的油炸的烧烤的,还有热性的食物,比如羊肉、韭菜。第二类是要限量吃的,比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主要是肉类,鸡鸭鱼肉、猪肉、牛肉等等,还有鸡蛋,奶类,乳制品,都应该尽量少吃。第三个是饮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多吃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里面更应该多吃粗粮,如糙米、全麦、玉米、高粱等等。但不建议吃黏玉米或者水果玉米,因为跟传统玉米所含的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很好吃,但是它已经不再有传统粗粮对身体的正面影响。第四个是喝一些养生的粥类。小米粥最好,对于便秘也会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以小米为主,里面可以加一些红薯、山药。大便黏腻型的便秘,加上薏米会更好,因为薏米是健脾祛湿的。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加上红小豆,可以清热利尿,也非常有好处。14.不吃肉蛋奶,我会不会营养不良呢?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二三十年以前的饮食结构里,很少有肉蛋奶,那时候只要能吃得饱,没有人发生营养不良。粮食里面都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所以不用担心吃粮食不吃肉蛋奶会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恰恰是因为现在吃了过多的肉蛋奶才出现了很多疾病。除了便秘之外,很多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心脑血管病和某些肿瘤,都跟营养过剩、体重超重有关系。15.清淡饮食短期内就会有效果吗?所有类型的便秘都适用吗?比较轻的患者单用饮食疗法就可以缓解便秘,非常重的就需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饮食疗法在便秘的治疗里面,应该说是最基础性、最根本的,应该说对所有人都是适合的。16.清淡饮食要吃多久呢?便秘好了也需要一直吃吗?这种饮食调节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经过饮食调节或者药物治疗以后,便秘缓解了,如果又恢复到原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便秘必然会复发。而饮食方面非常配合的便秘患者,通常会得到长期的缓解,甚至终生都不复发。四、不吃药治便秘,还有哪些办法?17.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不用吃药也能改善便秘症状吗?除了饮食之外,发病因素里面还有精神因素,包括精神紧张、工作忙碌等,建议在饮食调节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紧张忙碌的生活。缓解精神紧张,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来做深慢呼吸,最好在吸气的时候只想一个字——静,这时候的精神要完全静下来;呼气的时候想一个字——松,全身肌肉放松。假如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做放松功,对缓解精神紧张,缓解焦虑情绪会有很大的帮助,对改善胃肠功能非常有好处。18.运动能改善便秘吗?可以做有氧运动,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但不要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反而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对便秘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剧烈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关节也会造成损伤。最好做运动时不出汗或者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做出大汗的运动。19.一定要养成每天都上厕所的习惯吗?一定要养成非常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去排便。大多数人都是早晨排便,也有人晚上睡觉以前排便,这些都可以。但最好能定时,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对于排便也会有帮助。20.关于便秘,您还有什么好建议给广大患者呢?通便的中药、中成药、保健品,可能很多患者都用过,往往刚开始用是有效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效了。这些产品很多都含有泻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等,长期使用会出现结肠黑变病,这是非常常见的。在结肠黑变病的基础上容易出现结肠息肉,这是一种结肠的良性肿瘤,如果不切除,时间一长就有癌变的可能。所以,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千万不要想依赖药物彻底治愈便秘,饮食治疗特别特别重要。
2021-11-18来源:胃肠病 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开始重视它。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 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 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 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 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 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Hp的问题。 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水源是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 它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 一、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在中国,儿童是Hp易感人群,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 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遇到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 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 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 2.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 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 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 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 6.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 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 儿童被传播可能发生在常用的勺子、奶嘴或奶瓶,甚至是帮助婴幼儿咀嚼或品尝食物,通过被污染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婴幼儿。 二、哪些孩子需要检测? 下表是2016年欧洲北美儿童及青少年 H.pylori 处理指南摘要,可资参考: 我国2015年的共识中,仍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 瘤、长期服用 NSAIDs、有胃癌家族史儿童列为 H.pylori 检测指征。 究其原因,可能为:儿童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低、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H.pylori 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高等原因。 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 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建议常规检测: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 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患儿不建议行Hp检测。 三、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 这些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根治: 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 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 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但生病的人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四、检测方法 1.侵入性方法: 依赖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核酸检测等。 2.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如C-13呼气)、粪便Hp抗原检测(HpSA,SAT)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 除了血清抗体检查,其他检查前均需停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但血清学检查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 五、哪些结果说明有Hp感染 ? 国际指南强调了 H.pylori 感染的诊断基于胃镜检查的侵入性方法。确诊需要培养阳性,或病理学阳性+另一种基于活检的方法阳性。 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时,要求至少应在胃体胃窦取材6块。 而中国指南更为严苛,旨在避免在儿童中过度检测 H.pylori,也可提高检测准确率。 符合下述四项之一者方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 (1)细菌培养阳性; (2)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均阳性; (3)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结果不一致,需进一步行非侵入性检测,如UBT或SAT; (4)消化性溃疡出血时,病理组织学或RUT中任一项阳性。 六、儿童Hp感染的根除治疗 根除Hp的治疗方案: 1.一线方案(首选方案): 适用于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 20%)地区,方案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或14 d; 若青霉素过敏,则换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 20%)的地区,含铋剂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以及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d)可作为一线疗法。 2.二线方案: 用于一线方案失败者,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或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或14 天。 3.根除Hp的常用药物和剂量: (1)抗生素:阿莫西林50 mg/(kg/d),分2次(最大剂量1g,2次/d); 甲硝唑20 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 g,2次/d); 替硝唑20 mg/(kg/d),分2次; 克拉霉素15~20 mg/( 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次/d)。 (2)铋剂:胶体次枸橼酸铋剂(>6岁),6-8mg/( kg/d),分2次(餐前口服)。 (3)抗酸分泌药:PPI:奥美拉唑,0.6-1.0mg/( kg/d),分2次(餐前口服)。 4.辅助治疗 根据国内外文献及Meta分析,微生态制剂可辅助治疗Hp感染,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5.根除失败怎么办? 根除治疗失败后,建议补救治疗应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患儿的年龄及抗生素的可获得性,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成人不同,儿童治疗失败后,可选择的补救治疗方案有限,因此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有条件,建议在补救治疗前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根据来自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在补救治疗时考虑增加PPI和甲硝唑的剂量。 有针对儿童的小样本研究显示,大剂量阿莫西林和PPI联合甲硝唑,可以获得66%的根除率; 经典四联疗法(含四环素和甲硝唑方案)可以获得95%的根除率。 但应当注意,增加药物剂量必然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七、建议: 1.不推荐在儿童中进行“检测-治疗”策略。 目前的证据证明,幽门螺杆菌不会在无溃疡疾病条件下产生症状,所以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然后治疗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2.儿童持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什么时候根除? 有报道认为14岁以下不根除,也有报告大于16岁才根除,也有报道大于18岁才根除的。 其实遵循一样的原则: 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必须根除; 若没有必须要根除的疾病,需要充分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儿童根除Hp,主要从长期服用抗生素对儿童的免疫有影响考虑)。 3.目前研究认为Hp既是感染性疾病,又是传染性疾病,这从医学理论上来说是正确和合理,但从社会学来说传染性疾病对公众的心理应激(焦虑情绪)较大,以至于有恐慌情绪,全家男女老少都来医院检测,这是对医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的心理应激所引发的不适反应可能更得不偿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北京301医院的孙虹雨医生举了一个形象比喻:如果把胃粘膜比喻为土壤,把幽门螺杆菌、情绪、吸烟、酗酒、年龄、熬夜等因素比喻成破坏土地的因素,胃粘膜损伤就像水土流失一样,破坏因素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Hp感染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把胃病的罪魁祸首的帽子全部扣到幽门螺旋杆菌身上,是不是帽子太大了。 5.预防感染: 加强宣传和教育,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 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如不共用牙刷或杯子,给婴幼儿喂奶或者喂食时,不要用自己的嘴试凉热,不要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孩子,提倡用公筷,家庭分餐等),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注意手的卫生(母乳喂养前和准备食物前应洗手)和保证饮用水安全、清洁,杜绝喝生水是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步骤。 提倡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早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措施。 6.Hp与萎缩、肠化、胃癌相关,请注意只是相关,不是必然。 因此根除Hp有可能会降低萎缩、肠化、胃癌发生的概率,只是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并不能做到一定。 7.亚洲的研究表明Hp与胃癌相关,作为I类致癌物,但是非洲的事实却告诉我们:Hp感染与胃癌无关。这叫“非洲之谜”。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如何减轻胃肠镜检查时的不适感 2021-10-08原创:胃肠病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需要做胃肠镜的患者,经常会问医生:胃镜、肠镜检查非常痛苦吧?那得多难受啊? 其实对于清醒状态下的胃肠镜检查,有不适感是肯定的,是否是痛苦,这各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多数人做完了的感觉是“是难受,但还可以”; 有的人感觉“不太难受”; 还有感觉“难受死了”和“一点也不难受”的,这属于少数。 这些不适感,做胃镜时的主要反应是恶心想吐(这是胃镜过咽喉部的反应,多数人都有,只是轻重不同),做肠镜时主要的不适感是腹胀(检查时充气),也有的腹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把这种“难受”程度减低呢? 首先来看看检查时哪些问题与这些不适有关。 这些问题包括内镜的型号、插入部的软硬度是否适中、操作者的手法、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紧张等因素有关。 1、关于内镜的粗细和软硬度 笔者的感觉是胃镜检查时所用胃镜的粗细、软硬度与插入时患者的恶心反应有关。 但很细的胃镜(目前最细的胃镜直径6mm,可经鼻插镜)其显示分辨率也低、亮度差、活检孔道细,多数内镜下治疗做不了,目前还不是主流的检查用镜子,但在日本却作为日常检查的主流胃镜。 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占据主流的胃镜会越来越细。 超细胃镜与普通胃镜,目前占据主流的检查用胃镜,直径多数为9mm左右。 肠镜的粗细,对患者的不适感影响不太大,但是否软硬适中,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就内镜的软硬度和操控的手感及内镜性能来讲,以日本产品为主的进口内镜现在较国产内镜强很多,国货确实任重而道远,目前大多数医院都使用的是日本货。 关于操作者的手法的影响,这因人而异,总的来说,您赶上了刚学会内镜的新手,有可能会更“难受”一些,但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按照规范操作的医生来讲,差别就不会很大,只是有可能甲患者更适于张医生的手法或乙患者更适宜李医生的手法,如此而已。 如果您做肠镜时感觉很疼,一定要告诉医生,不要忍着,有时医生变换手法会减轻痛苦。 2、被检查者的心理因素 其实,检查时的不适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心理紧张。 我见过最紧张的患者,看见我拿起胃镜就吓得跳下检查床要不做了,当然这属于罕见的,但这样的大姑娘小伙子都见过,有的躺在检查床上紧张得打哆嗦,胃镜还没到咽部就要呕吐,肠镜刚进肛门就大喊“疼”,此类患者我们医生和美丽的护士天使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安慰、安抚”,给TA讲清检查的安全性、配合的要领,有的经安抚后检查完毕来一句“这难受也不过如此”。 所以,在做胃镜肠镜前,不紧张、心平气和,会大大减低检查时的不适感,护士在检查前的安慰、安抚、医生与患者交谈几句、安慰几下,甚至开几句玩笑,放点背景音乐,医生护士带着花帽子让患者感觉很萌,都对减低这种不适感有效果。 3、关于无痛胃肠镜 随着患者对“无痛”的要求,“无痛内镜”已广泛开展,甚至已成为一些医疗机构做广告的“噱头”。 无痛内镜的定义是“通过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能使内镜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诊疗过程”。 无痛内镜没有什么“高大上”,但它是有严格的执行标准的,也有一定的风险。 我曾遇见过无痛内镜检查中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的,但是我们的麻醉是由专业的麻醉师执行的,配备着麻醉机和抢救设备,及时、很快地恢复,也没有后遗症。 所以无痛内镜必须要有专业麻醉师来执行麻醉,设备要齐全,严格执行禁忌征。 在2013版的无痛内镜指南中,规定了下列无痛内镜的禁忌征: (1)有常规内镜操作的禁忌者。 (2)ASAV级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患者)。 (3)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如发绀型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等。 (4)有困难气道及患有严重呼吸道病变(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张口障碍、颈项或下颌活动受限、病态肥胖,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未受控制的哮喘等)。 (5)肝功能差(childC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十二指肠流出道梗阻伴有内容物潴留。 (6)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卒中急性期、惊厥、癫痫未有效控制)。 (7)无监护人陪同者。 (8)有药物滥用、镇静药物过敏史及。在实际工作中,麻醉师掌握的无痛内镜检查,更严格。所以,当您想做无痛内镜时,可以向医生提出要求,如果麻醉师认为不宜做无痛的,不要强求。 4、简单说一下“胶囊内镜” 它也是顺应了“无痛”的要求而诞生的,这就是一粒像个大胶囊的微型摄像机,吞下去后在胃肠道拍照,在体外接收它发出的信号来看图像,目前最快的是每秒2桢图像。 它的缺点是清晰度比不上插管的胃肠镜,由于不能注气,在胃里不能全面观察(现在有了磁控胶囊内镜,可控制它的检查方向,但仍不能注气和吸引),食管和十二指肠由于通过过快而无法看清; 还有一个缺点是不能取活检,由于它的电池续航能力问题,有可能没到结肠就不工作了,所以目前很少有医生建议将其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的检查,其主要用途是观察小肠,毕竟小肠镜还不普及。 当然,对于无法做无痛检查的,过度害怕普通胃肠镜检查的,也可以作为初筛手段。 随着临床要求,现在已出现了“食管专用胶囊内镜、胃专用胶囊内镜、结肠专用胶囊内镜”,但还不普及,我也相信,胶囊内镜肯定也在往“智能化”发展。 胶囊内镜也有禁忌征,下列情况被列为禁忌: 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无法通过手术取出)。 相对禁忌证:①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痿管;②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③吞咽障碍者; ④孕妇。 5、胃镜如何配合医生? 胃镜检查之前医生会让患者服用局麻药物,当咽部出现麻木感后再进行内镜检查。胃镜检查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呼吸配合。 当医生把内镜插入咽部时,会有恶心的感觉,此时应尽量放松咽部,并用鼻部做深呼吸动作,在咽部放松后,医生会“趁机”将内镜插入食管。 进入食管后,则只需要做用鼻子吸气,嘴呼气的深呼吸动作,就会将恶心的感觉降到最低。 另外需要注意不要将口腔内的分泌物咽下,尽量让其自然流出口腔外,否则会出现呛咳甚至误吸的情况。 之后医生会在胃内注气,将胃壁充分展开,才能做到不漏诊早期肿瘤。此时仍需专心进行呼吸的配合,尽量不把胃内的气体嗝出。 6、肠镜如何配合医生? 肠镜检查过程则主要是体位和手法的配合,如果配合一定的体位,同时辅助一些手法的按压,肠镜不仅可以顺利进行,而且患者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痛苦。 首先,肠镜是一根长度在150厘米的前端带有光源的软式内镜,医生从肛门进镜,途经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曲-升结肠-盲肠最后到达终点回肠末端。 开始的时候为了使进镜顺利,需要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全身放松。 医生进镜的同时,患者左手握拳,右手搭在左手上协助左手用力压住肚脐的左下方(乙状结肠的位置),这样会明显减轻由于乙状结肠冗长迂曲而进镜带来的不适感。 当内镜前端通过这"山路十八弯"的乙状结肠后,这时候医生需要患者变换体位,从左侧卧位改为仰卧位,这时候患者只需要慢慢转身变为仰卧屈膝位即可,双腿屈膝,右腿置于左腿上(呈翘二郎腿姿势),以便医生操作。 这时候患者可以将双手十指交叉由下至上用力托住腹部,这种手法对于活动度较大的横结肠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有时候医生需要让患者右侧卧位,这时候则右手握拳,左手搭在右手上协助右手用力压住肚脐的右下方,正好与左侧卧位呈相反姿势。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道理,每个人的肠腔走形,结肠的长度也是有所差异,因此上面所介绍的体位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有的仅仅需要一种 体位就可以顺利到达回盲部。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消化科医生提醒:这种「糜烂性胃炎」,是癌前病变 2021-10-08胃肠病作品原创:胃肠病 “糜烂性胃炎”是胃镜报告中最常见的诊断之一,我们常常看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萎缩性胃炎伴胃窦局部糜烂”等等。 很多朋友看到“糜烂”二字,就吓得不轻,以为是胃烂掉了。其实不然。有的糜烂很轻微,有的却是癌前疾病,有癌变倾向。 我们常说的糜烂性胃炎,其实包括两大类: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大多因为酒精、药物、化学物质的突然损伤胃黏膜,造成红肿、充血、甚至出血的一系列症状,在临床并不常见。比如大量饮酒、误食某些化学药物等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大多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巨大精神、压力刺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损伤、炎症表现,多在内镜下表现为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甚至出血等为主。通常我们认为大约地可以分为两种: 1、一种就是胃镜报告中常见的“糜烂性胃炎”: 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糜烂性胃炎,就是黏膜充血红肿,黏膜层有点损伤而已,或者会有极微量的出血。 我们的胃粗略说,从里向外有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一般来说,糜烂性胃炎仅仅是损伤了最表面的黏膜层,尚未到达肌层,所以很好修复,也没有癌变风险。轻微的甚至不需要治疗,只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即可恢复。 陈旧性出血点、黏膜水肿 2、还有一种,叫做痘疹样胃炎,或者疣状胃炎,是癌前病变 顾名思义,就是胃壁长出像痘疹一样的隆起,顶端糜烂,所以也叫胃窦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 它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上图:胃窦可见多发章鱼吸盘样隆起,伴中央糜烂 以下是三例胃窦隆起性糜烂——疣状胃炎:(图片源于网路) 【图一】 胃窦可见黏膜隆起,表面欠光滑,顶部凹陷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中度不典型增生。 【图二】 胃窦可见黏膜隆起,顶部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轻度不典型增生。 【图三】 胃窦可见多发黏膜隆起,顶部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轻度不典型增生。 内镜下病变呈特征性疣状隆起,也可呈不整形或长条形,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病变多分布在胃窦,也可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常沿皱襞嵴呈链状排列,直径大约0.5-1.5cm,高0.2-0.5cm。隆起的顶部为脐状凹陷性糜烂,淡红色或附有黄色薄苔。 组织学上分为糜烂期与修复期。 糜烂期组织学特征为上皮变性、坏死和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少量纤维素渗出,有时可见浅表腺体坏死脱落的同时伴有幽门腺或胃体小皮增生。 修复期的主要表现糜烂周围固有腺、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与胃癌鉴别要点是:多发且糜烂界限不清 报道检出率为1.22%-3.3%,疣状胃炎发病机理及病因目前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也不统一。目前认为疣状胃炎有癌变的倾向,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 一、病因 到目前为止,疣状胃炎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过多、胃黏膜局部免疫炎症有关,而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 由于胃黏膜反复炎症刺激下,胃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反复进行,引起胃黏膜纤维组织增生隆起,表面又糜烂,从而形成了疣状胃特有的表现。由于反复损伤修复,细胞容易突变,因而疣状胃炎容易癌变。 1、幽门螺杆菌感染 疣状胃炎患者89%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2、免疫机制异常 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为局部组织Ⅰ型变态反应。andret等证实在疣状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含IgE的免疫细胞浸润明显高于其他胃炎和正常胃黏膜。 3、高酸 消化性溃疡虽然非直接来自疣状胃炎,但二者并存的几率很高,且溃疡合并疣状胃炎者,溃疡难愈合、易复发。认为疣状胃炎与高胃酸有关。 二、病理 肉眼下病变呈特征性疣状隆起,也可呈不整形或长条形,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 病变多分布在胃窦,也可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常沿皱襞嵴呈链状排列,直径大约0.5-1.5cm,高0.2-0.5cm。 隆起的顶部为脐状凹陷性糜烂,淡红色或附有黄色薄苔。组织学上分为糜烂期与修复期。 糜烂期组织学特征为上皮变性、坏死和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少量纤维素渗出,有时可见浅表腺体坏死脱落的同时伴有幽门腺或胃体小皮增生。 上图:可见表皮的再生性改变和幽门腺增生,未见异型上皮细胞 修复期的主要表现为糜烂周围固有腺、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黏膜肌层常明显增厚并隆起,结构紊乱。 三、临床症状 疣状胃炎多见于30-60岁,男性多见。其病程较长,有的几个月自行消退(未成熟型),有的可持续多年(成熟型),少数发生恶变。 临床上检出的疣状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多为上腹痛,其次为反酸、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下降等。 体征主要为上腹压痛,少数患者有消瘦及贫血。 四、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四联疗法”治疗2周。 随后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并应避免服用可使症状加重的药物和食物。 抑酸剂,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等;症状不重者也可使用H2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胃黏膜保护剂,如尿囊素铝片、替普瑞酮、麦滋林、瑞巴派特等。 有上腹胀闷、嗳气者,加用胃动力药,如莫沙比利、依托比利等。 1、未成熟型: 隆起基底部逐渐高起,隆起较低。病变易消失,一般不超过3个月。 这种类型的,建议用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3个月复查胃镜。 2、成熟型: 建议胃镜下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 如果有不典型增生或是肠上皮化生。建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内镜下切除病灶,以防止癌变。 五、与胃癌的关系 有关研究显示疣状胃炎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应该作为癌前病变看待。 疣状胃炎多见于30-60岁,男性多见。其病程较长,有的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续多年,少数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和普通型慢性胃炎无区别,少数患者无症状。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以隐痛、胀痛多见,无规律性。其次是上腹胀闷、嗳气、反酸、恶心等。 体征主要为上腹压痛,少数患者有消瘦及贫血。 有三分之一病例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以少量出为多见。 有学者观察了82例疣状胃炎,随访1~5年,4例发生癌变,占4.88%。癌变时间为1~3年,平均21月,均发生在原发病灶上。 临床上有必要对疣状胃炎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预防癌变。 六、预防 1.放松心情 2.根除幽门螺杆菌 及时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本病非常重要。 3.慎用药物 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类药、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胃炎活动期。 4.适当的运动 5.戒烟、戒酒 6.改善饮食习惯 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细嚼慢咽,三餐按时定量、多摄取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 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