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瓣狭窄(PS)介入治疗的绝对适应症包括典型Ps,跨肺动脉瓣压差≥ 40 mmHg;对于青少年及成人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30 mmHg,同时合并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相对适应证重症PS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轻、中度发育不良型PS。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PS,暂不能进行根治术,应用PBPV进行姑息治疗,缓解紫绀。部分婴儿重症法洛四联征伴PS,可试行球囊瓣膜及血管成形术作为姑息疗法,以缓解紫绀及肺动脉分支狭窄。Ps经球囊扩张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压力阶差。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右室发育正常或轻度发育不良,可先行射频打孔,再进行球囊扩张术。重症PS伴左室腔小及左室功能低下,可逐步分次行球囊扩张术。 禁忌证 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PS伴先天性瓣下狭窄;PS伴瓣上狭窄。重度发育不良型PS。婴儿极重型PS合并重度右室发育不良或右心衰竭。极重度Ps或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右心室依赖性冠状动脉循环。PS伴需外科处理的右房室瓣重度返流。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局部穿刺处压迫止血,重症及小婴儿需重症监护,24 h内复查超声心动图。PBPV后伴右室流出道反应性狭窄者,给予普萘洛尔0.5~1.0 mg·kg ·d~,分2~3次口服。 通常3~6个月 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的绝对适应证:体重>8 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相对适应证体重4~8 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沉默型”PDA。导管直径>14 mm。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合并轻~ 中度左房室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禁忌证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肺总阻力>14 wood单位。合并需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 依赖PDA存活的患者。合并其他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术前准备常规签写书面同意书,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交待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局部压迫沙袋4~6 h,卧床20 h;静脉给予抗生素3 d。术后24 h,1、3、6个月,1年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复查心脏X线片。
卵圆孔未闭尤其适用于有如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卵圆孔未闭患者: 年龄
适合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包括年龄通常≥ 3岁。体重大于l0kg。 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性VSD,直径>3 mm ,< 14 mm 。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 2 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人VSD及主动脉瓣返流。超声在大血管短轴五腔心切面9~12点位置。肌部VSD>3 mm。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间隔穿孔。 不适合介入治疗包括: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或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径路中有静脉血栓形成。巨大VSD、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可能影响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合并出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合并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操作。术前准备 术前体检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肝炎病毒标志物。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置病房监护,心电监测,24 h内复查超声心动图,术后观察5~7 d情况良好后,出院随访。手术后24 h肝素化,为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小儿3~5 mg·kg ·d,成人3 mg·kg ·d,共6个月。 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X线胸片。
房间隔缺损最适合介入封堵包括:1通常年龄≥ 3岁。2 继发孔型ASD直径≥ 5 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36 mm的左向右分流ASD。3 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 5 mm;至房室瓣≥ 7 mm。 4 房问隔的直径大于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5 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畸形。 不适合介入包括 1 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2 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3 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4 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5 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6 近1个月内患感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未能控制者。7 患有出血性疾病,未治愈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8 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部分或全部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心房内隔膜,左心房或左心室发育不良。 术前准备 常规签写书面同意书,与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交待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常规化验、检查。手术时间约10-30分钟。 术后处理 1 术后局部压迫沙袋4~6 h,卧床20 h;静脉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2 术后肝素抗凝,给予 低分子肝素每次100 u/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3 阿司匹林小儿和成人都可按3~5 mg·kg ·d 剂量服用,共6个月;成人封堵器直径≥ 30mm者可酌情加服氯吡格雷75 mg/d,有心房颤动者应该长期服用华法林。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又称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于2000年10月由Philipp Bonhoeffer教授团队首次报道,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导管瓣膜置换技术,主要被用于治疗法洛四联症(TOF)外科矫正术后并发右室流出道狭窄和/或肺动脉瓣反流(PR)的患者,可替代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改善该类患者的长期预后。自我国2013年完成首例TPVR以来,多个中心已陆续开展,共完成了近百例手术,阜外医院为完成病例数最多的中心。 目前,我国已有两款自膨胀型瓣膜,启明医疗VenusP-Valve瓣膜和迈迪顶峰的自膨胀瓣膜。欧美的美敦力Melody(TM)和爱德华SAPIEN 3都已经获得所在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SAPIEN 3瓣膜已经进入我国市场,中国药监局批准它用于主动脉瓣范围,而在美国,FDA批准它既可以用于主动脉瓣也可以用在肺动脉瓣。 希望有更多适合于不同类型病变的器械,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最优化的选择,也希望我国的器械研发能给术者提供更多的武器,让医生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患者能够更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