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外伤导致小腿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部分骨质缺损,小腿神经血管肌肉均断裂。局部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一期给予小腿短缩,外固定架固定胫骨,修复神经血管肌肉。术后部分皮肤坏死,给予植皮后伤口愈合。 治疗中 伤口愈合后给予行骨延长手术治疗。18个月后延长骨矿化,拆除外固定,正常行走。 治疗后 治疗后500天 外18个月后延长骨矿化,拆除外固定,正常行走。
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图解之一“五点支撑”、“小燕飞”此锻炼图谱有六个分解动作,建议练习三组动作中最上面一组两个动作,即“五点支撑”和“小燕飞”。“五点支撑”示意图,适合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锻炼,锻炼要点:仰卧于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5个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当腰部感到劳累时更换下一个动作。“小燕飞”示意图,适合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体型中等的人锻炼,锻炼要点: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腰背肌锻炼的时机宜在腰背部疼痛经药物治疗或理疗缓解后进行。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及强度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及数十次,分3-5组完整。一定注意循序渐进增加锻炼量。若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率,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锻炼次数以身体耐受程度自行决定,坚持练习,逐渐增加所做组数,腰背肌力量及腰椎曲度会得到逐步改善,祝您早日康复!注意: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上,由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式展开介绍,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性的自然病程,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因此,非手术治疗应作为不伴有显著神经损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突出的椎间盘随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临床功能得到改善。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约为80~90%,但临床症状复发率达25%。(一)保守治疗的时间文献报道,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经保守治疗6~12周得到改善。因此,对无显著神经损害的病例,一般推荐保守治疗的时间为6~12周。(二)保守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一直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与正常的日常活动相比卧床休息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对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且在症状缓解后鼓励其尽早恢复适度的正常活动,同时需注意日常活动姿势,避免扭转、屈曲及过量负重。2.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腰背痛的一线药物。NSAIDs可缓解慢性腰痛并改善功能状态,但对坐骨神经痛的改善效果并不明确,不同种类NSAIDs之间效果也未发现明显差异。(2)阿片类止痛药在减轻腰痛方面短期有益。在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方面,阿片类药物的效果仍不明确,同时应关注药物长期使用的副反应及药物依赖。(3)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可短期缓解疼痛,但缺乏长期随访的数据;考虑到激素全身使用带来的副反应,不推荐长期使用。(4)肌肉松弛剂可用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腰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但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是否选用肌肉松弛剂缺乏相关研究。(5)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对慢性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目前相关的高证据级别研究较少。(6)其他药物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麻醉镇静药、抗癫痫药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腰痛学校等。应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运动治疗。运动疗法可在短期内缓解坐骨神经痛,但疼痛减轻幅度较小,长期随访患者在减轻疼痛或残疾方面没有明显获益。4.硬膜外注射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ESI)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根性症状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ESI短期内可改善症状,但长期作用并不显著。5.腰椎牵引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但目前牵引治疗对缓解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价值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牵引治疗应在康复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牵引。6.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可改善腰背部疼痛和功能状态。对没有手术指征的轻中度腰骶神经痛患者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根性症状,但应注意手法治疗有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7.其他热敷、针灸、按摩、中药等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关文献随访时间较短,且实验设计有局限。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通常能更快及更大程度地改善症状。手术治疗方式是安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但手术不能改善患者恢复工作的比例。(一)手术适应证包括:(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6~12周,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2)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或患者处于强迫体位,影响工作或生活;(3)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症状。(二)手术方式可分为四类: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腰椎融合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开放性手术(1)后路腰椎突出椎间盘组织摘除术:该术式应遵循椎板有限切除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手术中短期疗效优良率90%左右,长期随访(>10年)的优良率为60%~80%。(2)腹膜后入路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能够保留脊柱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但间接减压的理念使其不利于处理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同时需联合融合技术。单独针对腹膜后入路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对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腹膜后入路椎间盘切除术也是一种选择。2.微创手术(1)经皮穿刺介入手术:该术式主要包括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椎间盘激光消融术、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及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其工作原理是减少椎间盘内压,间接减轻神经根压迫。对椎间盘内压增高型的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疗效,不适用于游离或明显移位的椎间盘突出,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包括通道辅助下的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同样安全、有效,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有效方式。(3)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该术式是开放手术向微创手术的过渡。尽管其手术操作技术有较陡峭的学习曲线,但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开放手术相当,在住院天数、出血量、早期恢复工作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可作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案。(4)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与开放手术、显微或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效果相同,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更加微创化,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3.腰椎融合术腰椎融合术不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手术方案,但以下情况可选择腰椎融合术:(1)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明显的慢性轴性腰背痛;(2)巨大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3)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合并畸形、腰椎不稳或慢性腰背痛的情况。4.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主要用于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包括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是否适用于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和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仍无定论。大量超过10年的长期随访研究证实该技术具有不低于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针对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证据等级研究较少。同时应注意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技术难度及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参考文献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20(08):477-487.
本病又称膝关节恐怖三联征,1950年,由国外学者O′Donoghue报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由外伤导致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同时损伤。损伤机制为外翻内旋暴力引起。
石小青 好医术 7月4日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甚至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颈椎病的治疗应当从整体考虑,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今天早读从颈椎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等方面为大家带来颈椎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详解,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四大临床特点 病程特点:病程长且为慢性发病过程。 年龄及性别特点:发病年龄大多在中年及其以上,男女患病比例相似。 职业特点:像长期伏案工作、缝纫或者进行电脑操作等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与内科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症状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二、五大病因 头颈部外伤:脊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从而引发颈椎病。 慢性劳损:从事单一劳动或固定一种姿势工作产生的积劳性损伤,另外颈椎活动范围大且颈椎负担头部的重量加大,因此骨关节以及软组织易形成慢性积累性损伤,在慢性损伤过程中会出现肌肉、筋膜、韧带、关节、滑膜等处会垂涎牵拉、局部肌肉痉挛等情况。 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颈部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20-3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颈椎受到慢性损伤或外伤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病变开始加重,在外力作用下慢性的纤维环向四周脱出,颈椎盘厚度变窄,相应的关节韧带松弛,颈椎稳定性破坏,受到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引起关节软骨炎及关节滑膜韧带增厚,逐渐形成骨赘等继发性病理改变。 先天畸形、发育因素:先天发育因素导致颈椎生物力学改变,解剖关系紊乱,从而使颈椎退变提前。 外界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等情况,均可引起颈椎病。 三、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颈部症状:最常见的是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感、颈部强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颈部活动困难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捆绑感、颈部胀筋感、落枕感觉,偶尔还会出现头部偏向一侧、抬头及低头困难的情况。 上肢症状:上肢常出现肩部、手臂、背部麻木及疼痛感觉,较严重时会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痛觉过敏、手指麻木、手部无力、持物不稳、震颤麻痹等症状,随着症状变化还会出现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等情况。 下肢症状:对于下肢常出现的是放射性痛、冷、麻与凉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以及不能下蹲,这些情况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常常表现为遇冷加重、遇热减轻或者不明显,但也会出现肌萎缩、跛行等严重情况。 头痛:常呈现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局部痛、前额痛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现象。 眼部症状:眼睛主要表现在睁眼无力、眼胀、视物不清、视力减弱、视野缺损等情况,如果颈部过度活动时还会出现眼痛、眼肌痉挛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一过性失明、结膜充血的情况。 头晕目眩:症状轻微时会出现头痛、眩晕甚至是恶心、呕吐的症状,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甚至是突然晕倒的情况。 记忆力障碍:记忆力会出现明显下降。 心脏症状:常出现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通常检查心电图时显示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变。 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从而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甚至是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脏区疼痛等症状。 半身不遂:单次肢体会出现偏瘫、麻木、窜胀甚至出现口角歪斜、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无汗现象:常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单次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少汗,严重时还会出现全身干燥不适、情绪不稳的情况。 胸闷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次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常会发现胸大肌疼痛。 六种形式的颈椎病表现的不同症状 临床上将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六种,且不同形式存在的主要症状不同。 四、药物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取决于颈椎病的分型,但也应根据症状对症治疗。 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主要选用吲哚美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消除颈椎病引起的炎症与疼痛。 吲哚美辛用于镇痛治疗的使用剂量为首剂一次25-50mg,随后改为一次2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直到疼痛缓解后停药; 布洛芬用于抗风湿、抗炎治疗时剂量为一次0.4-0.6g,一日3-4次口服使用,而用于止痛治疗时则一次0.2-0.4g,每4-6小时给药一次; 阿司匹林用于止痛治疗时使用剂量为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给药一次,而用于抗炎抗风湿治疗时使用剂量为一日3-5g,这类药物消炎止痛作用,且对于缓解颈项疼痛均有良好的作用。 缓解颈肩背部肌肉痉挛的症状 可选用苯海索、苯妥英钠、氯唑沙宗等药物。 苯海索主要作用于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通路,而对外周作用较小,从而有利于恢复脑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因此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震颤与肌肉痉挛具有一定治疗效果,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日1-2mg,以后每3-5日增加2mg,直至症状缓解为止。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此药物易引起口干、尿潴留、便秘等症状,对于口干及便秘症状在减量使用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苯妥英钠具有稳定细胞膜作用及降低突触传递的作用,具有抗神经痛以及骨骼肌松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颈部不适引起的肌肉痉挛,使用剂量通常为每日250-300mg,起始剂量为一次100mg,一日2次口服,由于该药物的个体化较明显,因此使用剂量的调整应根据症状情况酌情选用。 氯唑沙宗为骨骼肌松弛药物,可通过作用于脊髓和大脑平层下中枢,抑制致肌肉痉挛有关的多突触反射而产生肌松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使用剂量一般为一次2片,一日3-4次口服使用。 营养神经类药物 对于颈椎病患者还可以使用维生素B12、谷维素、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一些不良神经症状。 维生素B12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B12产生活性,不仅影响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还可以维持有鞘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有效缓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一般使用剂量为一日1-4片或者隔日2-8片,分次服用。 谷维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内分泌平衡障碍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次1-3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 甲钴胺具有促进卵磷脂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的作用,能通过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从而缓解神经损伤症状,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次1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之后根据症状酌情调整使用剂量。 缓解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时可以选用烟酸、地巴唑等扩张血管的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从而缓解头晕、头痛及视力模糊的情况。 烟酸使用剂量通常为每次50-100mg,每日最大剂量为500mg,并同时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更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地巴唑通过降低外周阻力从而缓解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次5-10mg,一日3次口服使用,在使用时不宜大剂量使用,以免加剧头痛、头晕症状。 中成药 在中成药的选用上要注意根据不同分型辩证选用。 颈舒颗粒:该药物由三七、当归、川芎等成份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窍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肩部僵硬、疼痛、患侧上肢窜痛等症状,通常一次1袋,一日3次口服使用,疗程一般为1个月。 颈痛颗粒:该药物由三七、川芎、延胡索等成份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可以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次1袋,一日3次口服使用,两周为一疗程。 颈复康颗粒:该药物由羌活、川芎、葛根等成份组成,具有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颈椎病,症状主要为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等,使用剂量通常为一次1-2袋,一日2次口服使用。 天麻丸:该药物主要由天麻、羌活、独活等成份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的功效,用于风湿瘀阻引起的腰腿痠痛、手足麻木症状,使用剂量一般为一次6g,一日2-3次口服使用。 正天丸:该药物由钩藤、白芍、川芎、当归等成份组成,具有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症状,使用剂量一般为一次6g,一日2-3次口服使用。 疏风定痛丸:该药物由马钱子、麻黄、没药等成份组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改善颈椎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刺痛、四肢麻木等症状,通常使用剂量为一次1丸、一日2次口服使用。 注意:选用中成药时应根据不同分型的不同症状辩证用药,不可自行盲目使用,另外在连续使用7日后如果症状无明显改善时不宜继续使用,应及时就医并根据症状变化对用药及时作出调整。 五、小结 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除了平时服用药物对症治疗外,还应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平时做好保暖工作、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药物治疗与平时预防工作相结合对颈椎病治疗更有益。
病因: 甲沟炎多因甲沟及其附近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后造成。甲下脓肿常由甲沟炎蔓延发生或甲下刺伤引起感染或指端挤压伤而致甲下血肿继发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 初起时一侧甲沟发生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可扩散至指甲根部和对侧甲沟,形成指甲周围炎,也可扩散至甲下形成甲下脓肿。此时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在指甲下方可见到黄白色脓液将指甲漂起,如不及时处置可发展成脓性指头炎甚至引起指骨骨髓炎,也可变为慢性甲沟炎、经久不愈甲沟炎或甲下脓肿,因感染较表浅,故全身症状往往不明显。治疗:个人感觉热敷、理疗、局部涂抹鱼石脂软膏作用不大。我们医院比较常见的病因是嵌甲,较轻的甲沟炎可以使用酒精或碘伏局部消毒,如果甲沟炎随着指甲的生长反复发作,可在局部麻醉后切除宽约2毫米的甲板(大部分即可治愈)。如果局部脓液形成,可在甲沟处作纵形切开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围时,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
关节镜下去神经疗法治疗髌股关节炎(髌骨软化):髌股关节炎疼痛是由于软骨磨损,在髌骨周缘、股骨髁软骨周缘、髁间窝、髌前脂肪垫等部位用高频电刀烧灼去神经化,达到止疼效果。除了髌股关节炎外,对不适宜关节置换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其他所有合并大面积软骨损伤的中老年患者,如化脓性关节炎、痛风、类风湿等都可以应用此项技术达到止痛效果。在我院我已经开展20余例手术,效果十分满意,可应用广大患者,此技术属国内前沿技术。术中可见髌骨和股骨滑车软骨大部分磨损、缺失。达用高频电刀将髌骨和股骨滑车周缘烧灼,到去神经化目的。术后患者疼痛迅速缓解,而且能够达到长期无痛效果。半月板损伤合并骨性关节炎,修整半月板后再做去神经化关节游离体合并软骨损伤,取出游离体后再做去神经化化脓性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关节清理、滑膜切除后再做去神经化,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科学家越来越重视牙病与心脏病之间的联系。口腔疾病最主要的是发生在牙齿的龋病、牙周病,这些牙齿疾病有可能诱发心脏病。 清洁的牙齿会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迈克尔.科沃里克博士的带领下,对牙菌斑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牙菌斑会导致牙龈炎,从而使机体免疫机制做出反应,表现在白血球增多。而心脏病学家早就知道,心脏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就是白血球增多。 动脉硬化与牙病细菌有直接的关系。已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排除其他诱因之后,牙病患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性要比普通人高出一倍。研究还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壁上发现了与牙病细菌相关的脂肪多糖及毒素,这些物质对血管内壁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通过DNA探测法,在动脉血管内壁的粥样硬化斑块上找到了三四种牙菌的DNA踪迹,从而确认了动脉硬化与牙病细菌有直接的关系。 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脱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英国学者对76名患有牙周病的慢性心肌炎病人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3人的心肌炎源于牙周感染。控制牙周感染后,心肌炎发作的几率减少了83%。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脱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改掉坏习惯才能保护牙齿 对牙齿损坏最大的坏习惯包括经常咬过硬的食物、刷牙用力过大、只用一侧咀嚼、把牙齿当工具、紧咬牙齿、剔牙等等。 常咬过硬的食物、紧咬牙齿和把牙齿当工具会使牙齿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磨耗、牙隐裂。 牙齿本身有一些发育沟、融合线,经常咬过硬的食物牙齿会从这些薄弱的地方裂开,导致牙齿折裂。 有的人使牙刷很用力,牙刷在两到三个月就会出现刷毛弯曲的现象,这种坏习惯容易使牙齿出现过敏、牙龈退缩、牙髓暴露。而剔牙形成习惯后,柔软的牙龈只能退缩,使牙颈和牙根暴露,牙齿感觉敏感,让龋齿和牙周炎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肱骨大结节骨折微创技术:通常肩部手术采用前方切口,切口长(约8-15cm),剥离多,创伤大。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时我采用肩部外侧切口或前外侧切口,长约3-5cm,直达骨折处,而且同时可以探查和修复肩袖及关肩锁节。这符合当今是微创技术理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术前X线:可见肱骨大结节向上突起》5mm切口1:虚线为前外侧切口,是喙突至肩峰前角,长约5cm用锚钉和空心钉将骨折块复位固定透视见位置良好术后复查X光片:向上抬起的骨块已经复位,碎骨快位置良好切口2:外侧切口,自肩峰向外侧5cm术前X光片:可见肱骨大结节向上向外侧移位术中可见骨折粉碎性,骨块连接冈上肌腱向上、向后外侧移位。术中用1个骨锚线将多个碎骨快网状固定。伤口长约5cm
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胸大肌止点固定术:通常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采用结节间沟固定或与肱二头肌短头固定在一起的方法,术后仍会疼痛,采用将断端固定在胸大肌止点下缘的方法,可以避免术后疼痛,又不影响肌肉力量,手术简单、美观。大力水手征寻找肱二头肌腱长头断端将肱二头肌腱长头断端固定在胸大肌止点下缘术后大力水手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