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患者跟我说:"大夫,我因为有睡眠呼吸暂停,夜里缺氧。有人说坐飞机的时候机舱内的氧浓度比地面低,我有这病坐飞机时缺氧会更严重,不能坐飞机"事实是这样的吗?飞机在巡航高度飞行时机舱内的压力大概相当于海拔1600-2200米左右的大气压,比平原的大气压低。因为机舱内气压低,根据波义尔定律(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几下几种情况是乘坐飞机的相对禁忌:近期胸外科手术、气胸、巨大支气管囊肿(气体膨胀,可能有破裂的风险)。另外由于气压低,吸入的氧分压也就相应的减低,在既往就有低氧血症的患者,会造成低氧血症加重,所以对于一些可能会造成低氧的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是否能乘坐飞机、乘坐飞机是否需要吸氧应当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那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因此就不能坐飞机吗?显然不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在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塌陷、反复呼吸暂停,造成间歇性低氧。而在清醒状态时,如果不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血氧是正常的。所以如果只是3小时的白天短途飞行,不在机舱内睡觉的话,乘坐飞机的风险对于不合并其他疾病的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和其他普通人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无创呼吸机可以办理行李托运,不用随身携带,到达目的地睡觉时再戴。但是如果是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需要在机舱内睡觉的话,由于睡眠时该类疾病患者会发生间歇性低氧,由于机舱内的氧分压比平原低,确实会加重低氧的程度。那应该如果解决呢?很简单,在机舱内睡觉时也要戴无创呼吸机。有的患者担心在机舱内这么多人,戴着呼吸机会觉得尴尬。但是您如果不戴呼吸机睡觉的话,您的鼾声可能会让您更尴尬,而且会影响周围乘客休息。如果觉得尴尬可以试试穿帽子比较大的连帽衫稍微遮挡一下。在飞机上用无创呼吸机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您需要提前联系航空公司,例如有的航空公司需要您至少距离起飞前48小时联系客服,以便航空公司确认您的呼吸机是可允许携带的仪器。另外,机舱内的电源不一定能适配您的呼吸机,您需要准备好充好电的电池。现在比较新、比较高端的无创呼吸机有内置电池,比较旧的机型有些需要外接电池。再就是飞机飞行时机舱的晃动有可能会使无创呼吸机加湿装置水盒里的水外溢到呼吸机主机内造成机器损坏,如果比较担心损坏呼吸机,可以考虑在飞行时不加水。不过这只是飞行时的权宜之计,无创呼吸机在使用中加温加湿是非常重要的,平时的使用中一定要开加温加湿。另外现在有的品牌有无水加湿装置,如果出差或旅行频繁可考虑购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出差或旅行需要携带无创呼吸机,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门需要携带降压药、降糖药,千万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者旅行而忽略了身体健康。参考资料1.陈荣昌等.肺康复成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美国睡眠技师协会网站 https://www.aastweb.org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安静状态下,特别是晚上睡觉前,双腿总是觉得很不舒服,像虫子在腿上爬,或者是麻木感、烧灼感、抓痒感、酸痛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在活动肢体后会减轻,但是回到休息状态后又会再次出现。这种现象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这种情况说明您很可能患有不宁腿综合征。该病可继发于某些生理状态或疾病状态,比如妊娠期女性、低血清铁蛋白状态、尿毒症、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称之为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有些患者没有明确的继发因素,称之为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要注意的是这个疾病名称说的是腿,是因为对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腿部发病,但不排除部分患者上肢有不适症状,特别是随着病情发展,躯干、面部也有可能被累及。不宁腿综合症对有些患者是长期存在,而有些患者则会自发缓解。有研究显示,自发缓解率约为30%-60%。如何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呢?首先,建议所有有不宁腿症状的人都先抽象化验血清铁蛋白等铁储备指标。化验显示血清铁蛋白低于50ng/mL(也有报道称75ng/mL)的,建议补充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有研究显示,补充铁剂治疗对缓解不宁腿症状效果比较显著。怀疑患者有尿毒症的,还需要完善血肌酐等化验。尿毒症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后,不宁腿症状往往也得以缓解。其他的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治疗原发疾病后,也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对原发性不宁腿综合症来说,跟其他绝大多数慢性病一样,首选还是行为治疗,改掉可能加重症状的习惯,包括戒烟、戒酒、戒咖啡因等。另外,拉伸、肢体按摩、局部热敷或冷敷也能一定程度缓解症状。在现在寒冷的冬天,特别推荐患者睡前热水浴或热水泡脚。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都会得到一定缓解,否则就需要到专业的睡眠医学科就诊。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治疗不宁腿综合症的药物中,有的在特定情况下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重症状;有的起初效果显著,但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失效。因此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睡眠医生指导下服药,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参考资料1.UpToDate临床顾问www.uptodate.com2.赵忠新.睡眠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本文为周蓉医生原创,原载于公众号“安心好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也有医生将其称作多导睡眠监测或简称为睡眠监测,是评估睡眠的主要工具,最常应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相关呼吸疾病的诊断,也与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联合用于诊断其他多种睡眠障碍,包括发作性睡病、REM期行为异常、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许多患者做完睡眠监测后面对密密麻麻的监测数据,不知道怎么看结果,本文以鼾症门诊最常见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例,为大家讲讲睡眠监测报告怎么看。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监测中最主要的一个指标是AHI(或RDI)。AHI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apneahypopnea index的英文首字母简称,是监测时呼吸暂停次数和低通气次数的总和除以总睡眠时间(以小时计)。这个指标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以阻塞型为主(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除了阻塞型,还有中枢型和混合型,这个在睡眠监测的报告中也会有体现),AHI≥15次/小时,不论患者是否有症状,都可以确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需要治疗。AHI≥5而小于15次/小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如果患者有困倦、乏力或失眠,曾经有夜间憋醒,同寝者发现患者有习惯性打鼾(即大多数时候打鼾,而不是偶尔打鼾)、睡眠中有呼吸中断现象,已确诊高血压、心境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2型糖尿病,有其中一项,也可确诊。通常把AHI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AHI≥5但≤15为轻度,AHI>15但≤30为中度,AHI>30为重度。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建议以RDI(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来代替AHI。RDI和AHI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计算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之外,还要加上呼吸努力相关的微觉醒(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ERA),有些专家认为呼吸努力相关的微觉醒会影响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是有意义的指标,但也有些专家认为呼吸努力相关的微觉醒其判定不太可靠,不同的睡眠技师间判定的差异比较大,所以有的医院的报告是AHI,有的医院的报告是RDI。另外报告上还会有一些体现低氧程度的指标,最常用的是"最低氧饱和度",是辅助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最低氧饱和度 85%-90%为轻度,80%-<85%为中度,<80%为重度。还有一个"体位"信息对于很多患者有参考意义,这部分内容会报告患者在仰卧位、侧卧位等不同体位分别有多少呼吸事件。大约有一般的患者是仰卧位依赖性睡眠呼吸障碍(仰卧位的AHI是其他体位的2倍以上)。如果看到报告上是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体位治疗”,比如在睡衣后背上缝个口袋,里面放个网球之类的硬物,或者其他强迫睡眠时侧卧的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仰卧位睡眠时间、降低AHI和血压。睡眠监测报告的内容比较多,不同的疾病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也不同,我们会在今后的推送中继续为大家解读。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参考资料1.陈贵海,张立强等.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学科诊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4):1902-1914.2.周颖倩,叶京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个体化治疗策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1):877-880.3.赵忠新.睡眠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4.UpToDate临床顾问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许多人的困扰。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数羊、冥想、甚至尝试各种助眠产品,却往往收效甚微。面对这一难题,人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解决失眠的关键在于夜晚如何努力入睡。然而,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策略,不在于夜晚,而在于白天的“努力”。夜晚的“努力入睡”,可能是场误会晚上,当你躺在柔软的大床上,心里默念着“今晚一定要睡着”,却发现越这么想,越睡不着。就像你越是想抓住把沙子,它反而从指缝间溜走得越快。这是因为,过度关注睡眠,反而会让你的大脑进入一种紧张状态,就像是一台永远无法关闭的计算机,不停地运转着。所以,晚上就别再“努力入睡”啦,不然可能适得其反哦!白天努力:构建良好的睡眠基础多晒太阳:阳光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自然信号。早晨和上午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身体设定正确的昼夜节律,促进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一种关的睡眠激素,它在夜间增多,帮助我们入睡和维持睡眠。因此,尽量在户外活动,特别是早晨,可以有效提升晚间的睡眠质量。适量运动:规律的身体活动对于改善睡眠至关重要。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减少焦虑情绪。重要的是,运动时间应选择在白天,避免睡前几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因兴奋而难以入睡。研究发现,定期运动的人群比久坐不动的人更容易入睡,且睡眠质量更高。白天不补觉: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晚上没睡好,白天就想着“补个觉”。但你知道吗?这样做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让你的夜晚更加难以入睡。所以,尽量保持白天的清醒状态,哪怕有点困,也不补觉。这样,到了晚上,你的身体会感激你,给你一个香甜的睡眠作为回报。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会干扰睡眠;而酒精虽然能短暂帮助入睡,但会干扰睡眠周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结语失眠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从日常习惯做起,尤其是要在白天“努力”。通过多晒太阳、适量运动、白天不补觉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逐步调整身体状态,为夜晚的高质量睡眠打下坚实的基础。记住,夜晚的安宁,往往源自白天的智慧选择。让我们一起,在白天努力,迎接每一个宁静的夜晚。
有失眠者向我抱怨:明明我生活方式这么健康,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可为什么还总是失眠呢?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你自以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上。想要清楚明白地理解这个道理,得先了解一个概念:“睡眠驱动力”。睡眠驱动力(sleepdrive),简而言之,是身体部促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的一种生理机制。睡眠驱动力增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自然的入睡。那关键来了,怎样才能增强驱动力呢?答案是:你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保持清醒的程度越高,你的睡眠驱动力越强。明白了睡眠驱动力的原理,您就能解答文章开头那位失眠者的问题了。尽管他坚持早睡早起的原则,看似符合健康生活的标准,但实际上可能无意中破坏了睡眠驱动力的自然平衡。过早地上床休息,意味着在身体尚未充分累积足够的睡眠驱动力时就尝试入睡,很可能入睡困难,或者虽然入睡了,但睡眠质量不佳。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节律都是独一无二的,受到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盲目追求早睡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适当地推迟上床时间,增强了睡眠驱动力,自然而然就能入睡快、睡得深了。很多人通过适当推迟上床时间、增强睡眠驱动力就能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如果您自己不知道怎样具体实施,不妨先记录1-2个星期的睡眠日记,然后拿着睡眠日记,找专业的睡眠医生帮您制定睡眠处方。睡眠日记至少需要记录:上床时间,大概的入睡时间,醒来时间,起床时间。每天早上回忆一下昨晚的睡眠情况,在手机或者本子上记录上述几项内容,有了这些基本信息,医生就能给你制定属于你、个体化的睡眠处方了。祝大家都有健康美好的睡眠。
有的患者说:大夫,我知道睡眠呼吸暂停对身体有损伤,因为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缺氧对全身各个器官都不好。那我吸上氧,不缺氧了不就达到治疗目的了么?其实已经有科学家做了关研究,结果显示,吸氧能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夜间氧饱和度,但并不能改善白天嗜唾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吸氧还可能会延长呼吸暂停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睡眠呼吸暂停是会缺氧,但绝不仅仅是缺氧这么简单。睡眠呼吸暂停会破坏患者的睡眠结构,导致睡眠变浅、睡眠片段化,这就是为什么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白天疲乏困倦、没精神的原因。吸氧能改善缺氧,但不能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所以患者白天的嗜睡症状也不会改善不仅如此,吸氧还会延长患者呼吸暂停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我们的人体是非常聪明的,有一套非常精密的系统来调控呼吸,如果发生呼吸暂停,身体缺氧了或二氧化碳过高了,身体会发出更强的呼吸驱动来恢复呼吸。而如果此时我们自以为是地吸氧了,身体由于没有接收到缺氧的信号,呼定驱动没有相应地增强,于是呼吸暂停的时间反而延长了。睡眠呼吸机是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治疗,但不是唯一治疗。如果不想使用呼吸机,也可能以选择口腔矫治器或手术等正规方式来治疗,而不要掩耳盗铃式地以为吸上氧了就得到了治疗。当然,吸氧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有些患者,吸氧是有获益的。比如公认的是:长期家庭氧疗对一部分慢阻肺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改善。慢阻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虽然都存在缺氧,但缺氧的形式是不同的。慢阻肺患者是持续的缺氧,而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是间歇性缺氧,每晚发生几十上百次缺氧-复氧一缺氧一复氧的循环。慢阻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都是常见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也不少见,对了这部分患者,或许可以考虑呼吸机和制氧机的联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氧疗也是有特定适应症的,氧饱和度/氧分压等指标低到一定的标准才需要吸氧,而且吸氧后的氧饱和度也需要控制在合适的水平(低于正常),否则也会有副作用。总之,吸氧是一种医疗行为,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盲目吸氧。主要参考资料MehtaV,etal.ObstructiveSleepApneaandOxygenTherapy: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andMeta-Analysis.JClinSleepMed.2013Mar15;9(3):271–279.
来访者兰女士诉说:我早上醒得太早了!我希望我能睡到七点,可是我常常五六点钟就醒了。我会躺到七八点钟,盼着能睡会儿回笼觉,如果能睡着,我会觉得好幸福、好满足;但如果睡不着,我就会觉得特别难过。翻看兰女士的睡眠日记,我得知她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是6小时40分钟,早上醒来的平均时间是六点二十。通过询问,得知她白天的精力体力状态不错,应对日常的工作、生活、体育锻炼都没有问题。我告诉她:严格说来,您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属于失眠,除了入睡困难、早醒这些症状,我们其实还要看白天的功能状态,您白天的状态很好,其实是您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睡眠目标。一些失眠者可能会存在“全或无”的思维误区,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或者毫无必要的睡眠标准:比如有人会认为必须得睡足8小时,少一分钟都不行;或者像兰女士,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七点醒,五点醒、六点醒都不行。这种过高的睡眠期望可能会导致对睡眠的焦虑和压力,反而加重失眠。再就是,为了达到自己定下的睡眠目标,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比如兰女士采取了醒了之后在床上多躺一两个小时来应对“早醒”,但这样其实会降低下一次的入睡驱动力,影响下次的睡眠质量。实际上,睡眠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不一定要睡够8小时,也不一定要睡到七点钟。睡眠跟大多数事情一样存在中间状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睡8小时很好,睡六七个小时也不错;能睡到七点很好,睡到五六点钟也挺好。
齐先生是一位40多岁的失眠者,来就诊时讲述了失眠带给他的巨大痛苦,说自己失眠20年了,服用了很多种安眠药,也尝试过很多偏方,但都没见到明显疗效,因为严重失眠特地从外地来到北京就诊。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长期严重失眠,治疗效果不佳“,于是医生建议他进行睡眠监测。当他拿着睡眠监测报告来复诊时,我发现他在监测当晚的总睡眠时间有六个半小时,深睡眠比例等睡眠结构数据也接近正常。我告诉他:从睡眠报告看,您不论是睡眠时长还是睡眠质量,其实都还不错,比您自己描述的情况要好得多。他回答:我确实每个星期里有几天像监测那天一样,睡得还可以,但也会有睡得很糟糕的时候。兰女士是一名50多岁的优雅知性的来访者。她对睡眠最不满意的方面是“早醒”。之前在精神科就诊除外了抑郁症,医生建议她进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记录睡眠日记。记录了一个星期睡眠日记之后,我跟兰女士一起分析她的睡眠数据,我们看到她平均睡眠时长是六小时四十多分钟,每天早上醒来的平均时间是六点二十。兰女士略显惊讶:六点二十?我经常早上五点来钟就醒了!六点二十这个时间是根据您自己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我解释道。从您的睡眠日记看,您是有时候五点多就醒了,也有六点多醒的情况,还有七点多才醒的时候。总结一下,这两个位来访者都高估了自己失眠的严重程度。睡眠是一种理现象,跟其他的生理指标一样,睡眠情况也会存在波动,就像血压、血糖这些指标你不同时间测量不会完全一致。一部分失眠者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睡得不好的那几天,而忽略了自己睡得好的时候,这种思维误区在心理学上叫作“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误区会导致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失眠,从而陷入负面情绪-失眠的恶性循环。尝试去关注自己睡得好的时候,以及那些有助于改善睡眠的积极因素。比如,是否有一个合适的作息习惯?是否进行了适当的锻炼?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曾经有失眠者向我倾诉:为什么我一切都以睡眠为中心,为睡了能睡个好觉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是睡不好呢?我问她,您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她说:我每天都十点半前准时上床,雷打不动。举个具体的晚上例子,昨天我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正看到最精彩的部分,但一看到时间到了十点整,我马上离开沙发去洗漱,为睡觉做准备。我说:或许您太过看重睡眠了。的确是,她回答道,我经常早上五六点钟就醒了,我会躺到七点起床,盼着能每个回笼觉。如果能睡着一小会儿,我就会觉得我好幸福、好开心,如果睡不着回笼觉,我会感到很失落。看来睡眠决定了您的喜怒哀乐。我告诉她说:睡眠这件事情跟别的事不一样的一点是,你越“努力”,越在意它,就越不好,放松是睡好觉的前提。她问:那具体的该怎么做呢?道理我懂,但不知道怎么如果您也有跟这点类似的苦恼,不妨一起来看看该怎么办。其实像昨天晚上这种情况,不妨看完那集电视剧。毕竟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睡觉。看了那集电视剧,如果情节精彩,可能使人乐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推迟了上床时间,增加了睡眠驱动力,可以使您更快入睡。而“睡回笼觉”的努力,是失眠者应该避免的。五、六点钟醒了,睡着回笼觉的概率并不高,大概率是醒着躺在床上,而这可能会诱发沮丧等负面情绪。其实不妨早起,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比如给自己或家人准备一顿营养早餐、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或者早起运动,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如果是夏天,五六点钟天已经大亮,即便不运动,只是起床,接受自然光照,也有助于晚上早点入睡。上述建议其实是基于睡眠限制疗法的原理。睡眠限制疗法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是国内外睡眠专家公认的失眠首选治疗方法。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科普号;如果失眠严重,请及时求助相关专业医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睡眠时习惯性打鼾、白天犯困。这种疾病会使患者夜间缺氧、睡眠结构被破坏,如果不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包括日间过度思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死亡风险增加等。治疗的金标准是气道正压(positive airwaypressure,PAP),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无创呼吸机或者睡眠呼吸机。这种治疗效果确切,且几乎没有创伤,但有研究显示,大概只有一半的患者能长期坚持使用。那患者不能坚持使用呼吸机的原因有哪些呢?一部分患者不能坚持使用呼吸机,可能是对疾病不了解,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忙碌或者其他原因,未能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疾病宣教。再就是不同领域的医生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医学分很多专科、亚专科,如果您遇到的医生不是睡眠呼吸领域的,有可能他对睡眠呼吸暂停、对呼吸机治疗也并不是太了解,所以无法给予专业的指导。使用睡眠呼吸机可能会导致鼻罩压迫局部皮肤、鼻塞等不适症状,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会使一部分患者不喜欢使用呼吸机。一些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已经出现了痴呆、偏瘫等并发症,这类患者很难操作呼吸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其实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也就是说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特点。嗜睡型的患者,由于使用了呼吸机之后白天犯困的症状能很快得到缓解,使用呼吸机后精力充沛、元气满满,所以更容易坚持使用;而失眠型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可能没有快速可见的症状改善,所以不容易坚持使用。除此之外,我想强调一个以前大家忽视了的因素,那就是患者的心理学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是否能坚持使用呼吸机,比如悲观、抑郁的人比较难坚持使用呼吸机,他们可能会有一些负性的自动化思维,例如全或无、灾难化、选择性注意等,这些负性的自动化思维导致了他们拒绝继续使用呼吸机。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全或无:“既然不能根治,那我就不治了。”解析: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被控制,但并不能“根治”、“去根儿”。实际上,现代社会的疾病谱大部分疾病都是慢性病,如果抱着这种“全或无”的想法,确诊了慢性病就摆烂、不治疗,显然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而慢性病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好,我们完全可以健康、高质量地生活。灾难化:“得依赖仪器生活,那我这辈子都完蛋了。”解析:其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并不是“依赖”呼吸机,不用呼吸机也能生存,但不用呼吸机的患者夜间会反反复复发生呼吸暂停、缺氧、睡眠质量差,导致身体健康的损害;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暂停的次数会大大减少,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改善。就好比有的人近视,平时得戴眼镜,或者有的人听力不好,使用人工耳蜗,并不是他们得“依赖”眼镜或人工耳蜗才能活着,而是眼镜、人工耳蜗能使他们能看得更清楚或者听得更清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是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福利。选择性注意:“鼻罩压着我鼻梁不舒服,我不想用呼吸机了。”解析:任何一种治疗都有好处也有坏处。有些人只注意不好的方面,而忽视了好的方面,陷入了“选择性注意”的思维误区。实际上是否选择这种治疗需要权衡。理性地思考一下:这种治疗给您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好处已经被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可以减少睡眠时呼吸暂停等呼吸事件、改善白天的精力状态、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改善血压、血糖、胃食管反流症状、生活质量、改善男性性功能。而鼻罩压着鼻梁不舒服是可以解决的,鼻罩有不同的样式和大小;呼吸机和患者连接的方式也不是只有鼻罩这一种,您可以试试鼻枕、口鼻面罩等其他不同的人机接口。如果您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机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本科普号。如果阅读了相关科普文章仍无法解决,建议正规医院就诊。主要参考资料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assessing-and-managing-nonadherence-with-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for-adults-with-obstructive-sleep-ap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