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登楼等不受限制,仅在较强、较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2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步行200米以上或登一层楼以上的活动受限。快步走、饱食后、寒冷或精神应激时出现心绞痛。 3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平地行走200米或登一层楼即可引发心绞痛。 4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也可发生心绞痛。 建议1-2级心绞痛患者,坚持药物治疗,3-4级心绞痛患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考虑冠脉CT或者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合的诊断治疗方案。 注意: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比较复杂,要综合各项指标,才能对患者做相对准确的评判。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已经诊断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二级预防)作用已为学术界公认。但对仅有部分危险因素,而没有确诊患者的预防(一级预防)争议较大。最近的欧洲指南直接否定了其一级预防作用。而美国的指南也是大范围限制了患者比例。 所以,近期有一些患者就问我说这阿司匹林到底要不要用?今天就我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已经明确诊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如脑梗,心肌梗死,脑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后等患者肯定要用,而且是终身使用。 其次血脂异常,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很高,达到或超过4.9mmol/L的患者,建议使用。 第三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以上,伴LDL-C达到或超过1.8mmol/L时,建议使用。 第四高血压患者伴3个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伴总胆固醇达到或超过3.1mmol/L或者LDL-C达到或超过1.8mmol/L时,建议使用。 第五高血压患者伴2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伴总胆固醇达到或超过4.1mmol/L或者LDL-C达到或超过2.6mmol/L时,建议使用。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问:常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哪些呀? 我这里告诉大家,公认的、可以控制的有这么五个,即1、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和或者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2、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或超过5.2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少于1.0mmol/L;3、糖尿病病前期,即空腹血糖6.1~6.9mmol/L;4、体重指数(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达到或超过28kg/m2;5、吸烟(主动或被动)等。 注意 上述患者如果有明显出血危险或者存在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等,或曾有阿司匹林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不要使用。
近几天,门诊经常有患者问我:夏天到了,人体血压会降低,降压药要不要减量或者干脆停用?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很多非心血管专业的临床医护想要了解的问题。其实,我们人体对自然界大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像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等生理指标,都有一个完整的自适应调整系统,使其保持在一定范围 。因此,季节变化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可能很有限。 不过临床上确实存在部分高血压患者,到了夏天,血压变得很好控制,甚至有些偏低。但真正需要减少降压药用量或甚至停药的还是很少。 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很小一部分人,到了夏天真的会需要减少降压药用量或甚至必须要停药。 那么关键就是: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决定停药!同时增加测血压的频次。
近期又有患者问:服着降压药的人能接种新冠疫苗吗? 今天告诉大家正确答案:能!!! 除外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其他的都可以接种。 抓紧时间去预约!!!
经常有患者会问: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究竟哪个更好些? 我查了一下资料,有这么几种说法,摘编下来,供大家参考。 1先说说电子血压计 1.1电子血压计的好处 1.1.1按操作说明书或请会使用的人指导1-2次即可学会使用,简单方便易学。 1.1.2血压值客观准确,个位数可以精确到所有数值,不存在人为主观干扰。 1.1.3可同时记录心率。 1.1.4测量的血压、心率等数据可以存储在血压计内,便于今后调阅。部分更先进的产品可以将数据直接传到网上,与心仪的医生交流。 1.1.5不易损坏,便于携带与保管。 1.2不足 1.2.1需要用电(充电或电池)。 1.2.2需要至少每年校正一次。 2水银柱血压计 2.1.1准确,目前为止我们所用的血压的计量单位多数是毫米汞(水银)柱(mmHg)。电子血压计校准主要也是以水银柱血压计为准。 2.1.2患者信任度高。这主要与过去不十分正确的科普有关。另水银柱血压计多数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操作,这也让患者感到结果应该是准确的。 2.2缺点 2.2.1水银易挥发,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水银柱血压计的水银柱包装为玻璃制品,易损坏,造成水银外漏。使用不当,如充气过猛,水银容易自水银柱顶端的小孔溢出。使用结束忘记关闭水银槽,也容易造成水银外溢。 2.2.2难学习,需要掌握听诊技术。 2.2.3水银柱的顶端为曲面,影响医生读数的准确程度。部分医生存在个位数趋“0”的习惯,主观干扰较大。 2.2.4只能精确到个位“双数”。 相信大家可以作出自已的判断了吧!
门诊经常遇到患者抱怨:家里的电子血压计不准确,测几遍血压的数值都不同,有时候相差还挺大。 真的是电子血压计不准确吗?其实,是因为大家对血压形成的原理不清楚造成的误会。人的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在密闭的血管腔内循环流动。心脏搏动时将血液推向动脉系统,迫使血液沿主动脉向小动脉-微循环-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心脏,循环往复。血液在进入主动脉时带着心脏(左心室)收缩的能量,沿动脉向前流动时也对血管的侧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压。由于心脏每次搏动泵出的血液量不恒定,且动脉血管的张力也会有些许变化,故血压会有一定的变化,但一般不应超过5mmHg。 问题来了,既然血压不稳定,我们怎么记录血压值。 因为上述因素的影响,测量血压时,我们要特别注意首先要学习一些血压测量方面的知识(今后细说)。让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同侧上臂血压3遍,两遍间隔1分钟左右。取后2次血压值的平均值作为此次测量的数据记录。 不知道大家清楚没有。
1、部位:胸骨中上段后方,或心前区; 2、范围:手掌大小,可放射至左肩、颈及左上臂内侧; 3、性质:压迫样、堵塞样、紧缩感,伴胸闷,喘不动气; 4、诱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吸烟等; 5、持续时间:3~5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6、缓解方式:停止活动、休息、平复心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2~3分钟后即可缓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张师傅今年54岁,稍胖。平时好抽个烟,喝个小酒。生活过的是幸福小康。 前两天酒后感觉心前区不是太舒服,自述为“心口腌人”。由于发现时间短,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律。 医生问: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或休息时感觉怎么样? 答:还好。 问:这个“心口腌人”的感觉是空腹时严重还是吃饭后严重? 答:没数。 患者的表现缺乏特异性,让人一头雾水。临床上像这样的病人多的是。问诊问不出所以然,就只能依赖现代检查手段了。 在谈到做检查时,患者及其家属坚持要做胃镜看看。但我还是建议先查一下心电图看。患者听说心电图就30来块钱。同意先做一下心电图。 不一会儿,心电图做好了,报告说ST-T改变。患者和家属还是坚持,所以让其再做一下胃镜。结果:慢性胃炎。 开了些胃药,吃了几天,仍未见好。可能是前面问诊时提醒了患者。这次来了主动反映说:在家跑步机上跑步的时候,会出现感觉,休息下来后好转。 医生当然希望听到你这样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啦! 患者惊讶:难道我这是心绞痛? 可不是要考虑为心绞痛吗。 立即让患者楼上楼下跑几圈,再做心电图,果然ST-T改变呈现为前壁缺血性改变。赶紧收心内科。第二天,DSA检查证实为左前降支病变。做了相应处理放了一个支架,“心口腌人”的感觉果然未再发作。
这几天家里有点事儿,把国际睡眠日3.21给忘了,今天补上。 临床工作中,尤其是病房工作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患者明明药物坚持服了,平时血压也控制的不错。但到了医院,住上一两个晚上,血压反而高上去了。有经验的医生会问昨天晚上睡好了没有。而一般的医生则会给患者加用降血压药物,等过了几天,患者休息好了,或者出院回家后不紧张了,加药的患者又回来说:血压降太低了。 怎么回事? 睡眠不好影响的。 睡眠不好对血压的影响比较复杂。因睡眠好坏常依赖于患者本人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的评价工具与标准。所以,给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近年多导睡眠监测仪的出现,解决大部分难题。其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已经被公认为继发性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 但睡眠不足、睡眠过长、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资料仍然很少。初步的共识是睡眠障碍的患者易出现血压波动。具体有下面二点认识: 1、短时睡眠障碍,一般短时睡眠障碍可能合并过度兴奋,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其血压升高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激素分泌旺盛有关。因此可能系机体的适应性反应。这类患者经解除上述不良情绪后,血压多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像前面提到的住院患者出现的血压波动。 2、长期的睡眠障碍,因患者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的长期持续激活,则易于诱发慢性高血压。此时,除了要帮助患者调整睡眠,解除可能存在的紧张焦虑情绪外,多半还要加用些交感阻滞药。 总之,睡眠障碍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人体血压波动,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心脏、血管等器官组织,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重视睡眠质量,保护身心健康。
1、意识丧失:患者突然失去知觉,呼之不应,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2、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患者鼻息消失,胸部无规律的起伏(呼吸动作,注意平视观察)。 3、可有四肢抽搐或四肢无力:影视剧中人物临终时的表现,突然停止讲话,头、手、脚跌拉下来。或先有四肢抽动,后渐渐停止。 4、心音消失、大血管搏动消失:没有听诊器时可直接用耳朵紧贴患者左前胸壁听诊,听不到心脏搏动的“咚嗒”声音;大动脉搏动消失,可在颈部,喉结向则边滑动3-4cm处深按,触摸不到颈动脉有节律的搏动。 5、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跳停止后,瞳孔可在1分钟左右开始散大,失去光泽,眼球固定,光反射消失(正常人,用手电等光源照射眼睛,会有瞳孔缩小,此为瞳孔对光反射)。 6、口唇青紫:心跳停止后,很快出现口唇青紫,面色苍白等皮肤粘膜色泽改变。 遇见上述表现的患者,请及时拔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