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它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到梨状肌压迫而引起的一种神经压迫症。梨状肌位于臀部的深层,是一个扁平的小肌肉,控制着我们的髋关节旋转。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下方,向下延伸至腿部,是身体中最重要的神经之一。当梨状肌出现紧张或痉挛,导致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引发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包括臀部疼痛、腿部麻木刺痛,甚至可能延伸到大腿和小腿,严重时影响正常走路和坐立。1.梨状肌综合征的常见诱因有哪些呢?①久坐不动:长时间坐姿不良或者缺乏活动容易导致梨状肌紧张。②过度使用:如长时间步行、跑步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梨状肌疲劳。③肌肉不平衡:臀部或腿部的其他肌肉不均衡,可能增加梨状肌的负担。④创伤:外伤或直接撞击可引起梨状肌的损伤和炎症。2.如何精准缓解梨状肌综合征带来的困扰呢?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目前有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即超声引导下的肌肉松解和药物注射,这种技术结合了精确诊断与治疗。超声成像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超声引导,医生能够进行以下操作:①实时可视化:超声技术能够提供梨状肌及其周围区域的清晰图像。医生可以准确定位梨状肌及坐骨神经,精确识别压迫部位。②精准松解:在超声指导下,医生可以通过小针刀或其他微创工具,对梨状肌进行松解操作,这可以有效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压迫。③目标药物注射:医生可以借助超声图像,将抗炎药物直接注射到受压的梨状肌附近区域,从而迅速减轻局部炎症和神经压痛。许多患者在接受这种超声引导下的治疗后,症状如臀部及腿部的疼痛和麻木感显著改善,走路和坐立的能力也得以恢复。这种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能够让患者更加舒适地回归日常生活。如果您正为梨状肌综合征所引起的不适而苦恼,不妨尝试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治疗,帮助您“解锁”梨状肌的束缚,恢复坐骨神经的健康。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疑问,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详细咨询和评估。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影响着全球约5%-10%的育龄女性。这种疾病不仅仅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和不孕不育等。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多囊卵巢综合症,使大家对此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1.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以卵巢功能障碍、高雄激素水平和多囊卵巢形态为特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复杂的病因和多样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月经不调、不孕、多毛、痘痘和肥胖等。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PCOS还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长期健康问题。2.超声诊断在多囊卵巢综合症中的重要性。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精确的影像学手段,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超声检查在此疾病中所具有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无创检查:超声检查对子宫和卵巢进行详细的影像扫描,无需手术或辐射,安全性高。2清晰影像:能够准确显示卵巢的大小、形态以及卵泡数量,为医生提供详尽的诊断信息。3实时监测:可以动态观察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和卵泡发育情况,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3.多囊卵巢综合症有哪些超声表现呢?①双侧卵巢呈均匀性增大;②一侧或双侧卵巢周围或内部形成多组小囊泡(通常超过12个),直径约2-9毫米,卵巢内无优势卵泡;4卵巢基质增厚,回声增强。温馨提示您,如果您需要进行此项检查,请在进行检查前应停用性激素药物至少1个月,月经结束后的3-5天进行检查。4.超声提示为多囊卵巢就一定确诊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超声检查只是一种影像检查方法,是对卵巢形态的一种描述,只是提示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而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临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重视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就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倡导女性朋友们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一、超声检查选择的时机与内容:1、妊娠11-14周检查主要测NT值同时可以检查胎儿较为严重的生长结构畸形。2、妊娠20-24周胎儿畸形的筛查与诊断。3、妊娠28-32周第二次筛查,以补充第一次筛杳中所遗漏的问题,同时进行胎儿心脏的专项检查。4、妊娠36-40周检查,主要观察胎儿胎位、胎儿大小、胎盘成熟度、羊水量、脐带血流、估计胎儿体重等情况。为选择分娩方式及能否顺利分娩提供相应的信息。
误区一:产前检查没用目前,很多孕妇忽视常规产前检查,对孕期出现的非正常症状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拖延了病情。有些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通过认真的产前检查和自我监护是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所以产前检查很重要。误区二:怀孕不能吃药有的孕妇发生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时,坚持认为怀孕期间不能服药,强忍愣扛。事实上,有病就得吃药,但吃药前要咨询医生,医生可以根据用药的种类(性质)、胚胎发育的状况、药物用量多少以及疗程的长短等来综合分析,供孕妇及家属参考。误区三:口味得清淡有些孕妇在孕期不吃蔬菜只吃小米粥和鸡蛋,饮食口味过于清淡,影响消化功能。其实,孕妇每天应保证足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铁、铜、锌、碘、锰、钙、镁等微量元素都应摄取。误区四:剖腹产好不少孕妇心理上过分依赖剖宫产。其实,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创伤小、较安全,而且产后能很快恢复健康,对体形恢复有益;婴儿方面,由于大脑受到挤压,今后的智力发育会更好。误区五:初乳不能喝有的产妇认为初乳是“灰奶”,不让婴儿吮吸。事实上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抗体,因此不应浪费。误区六:产妇要避风不少人以为风是“产后风”(指产褥热)的祸首。其实,产褥热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在作怪,多源于消毒不严格的产前检查,或产妇不注意产褥卫生等。另外,夏日里门窗紧闭,裹头扎腿还会引起产妇中暑,实不可取。误区七:越晚下床越好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须静养,就让其长期卧床。一般情况下,产后24小时就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误区八:产妇应忌口许多孕产妇都有忌口的习惯。其实,产后需要充足而丰富的营养素,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两样食物不仅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也不利于乳腺分泌乳汁。误区九:汤比肉有营养产褥期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但同时也要吃些肉类。肉比汤的营养要丰富得多,那种“汤比肉更有营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误区十:鸡蛋吃得越多越好鸡蛋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孕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产妇每天吃两三个鸡蛋足矣。
在门诊,经常有孕妇问我:“医生,请问我晚上脚抽筋是什么原因?”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讲讲有关“脚抽筋”的问题 脚抽筋的原因? 脚抽筋的原因有多种: 1.可能是因为路走太多了没有好好放松放松肌肉,导致肌肉紧张; 2.或者是大热天里面走动太多,汗出过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分及微量元素导致电解质紊乱; 3.可能是因为受了寒凉刺激,特别是夏天经常出入空调间; 4.也可能是血管的问题; 5.在孕妇,最常见的的原因是--缺钙。 为什么缺钙会出现脚抽筋? 妊娠因胎儿生长需要,将造成体内钙向胎儿转移,血清钙水平下降,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刺激强度即能使神经肌肉兴奋,因而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所谓的“脚抽筋”。 缺钙会对母胎有什么不利影响? 1.缺钙时,机体会动员母亲骨骼中的钙来保证胎儿的需要。从远期来看,会导致母亲骨质疏松、牙齿松动的年龄提前,并增加骨折的发生机率; 2.在分娩时,缺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会增高; 3.孕期缺钙会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4.母亲钙缺乏易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骨骼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窒息、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发生率上升。 多喝骨头汤和牛奶,是不是就不用另外补钙了? 国内膳食调查表明,我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并吸收的钙基本保持在300 -400mg/d。 饮食补钙涉及到吸收率的问题,喝骨头汤并非补钙的最佳途径,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骨油大量溶入汤中,其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不利于消化吸收,这是中国现在最大的补钙误区之一。 牛奶及奶制品是高钙食物,基本1ml牛奶有约1mg的钙;但牛奶每日饮用量不能超过500ml,否则脂肪及蛋白质会摄入过量。 孕期钙的推荐摄入量 孕早期800 mg/d,孕中期1000 mg/d,孕晚期1200 mg/d。 我国孕妇实际钙摄入与理论需求量相去甚远,孕妇钙的摄入远远不能满足胎儿的发育需要,孕妇单纯选择通过饮食增加钙的摄入,在钙摄入量增多的同时常伴随热量摄入超标,导致胎儿过度发育及母亲体重的过度增加,从而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什么时候开始补钙比较适合? 孕早期(0-12周末)胎儿对母体的钙需求量不大,平均仅为25 mg/d,且孕妇早期妊娠普遍有妊娠反应如孕吐等,所以这个时期无需补充钙剂。 但是进入孕中期(13-27周末)和孕晚期(28-40周末),母体每天要给胎儿提供150-350 mg钙(整个孕期母体为胎儿输钙高达50 g),所以孕13周后就应该开始补钙,而不是已经出现“腰酸背痛、脚抽筋”时才开始补钙,那时候其实已经是缺钙很严重的时候了。 补钙后会造成便秘、胎盘钙化、肾结石,甚至会使胎儿的头骨变硬引起难产吗? 不会。 1.孕妇因升高的雌孕激素的影响,肠蠕动减慢,容易导致便秘,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适当活动可减轻便秘。 2.胎盘钙化是胎盘功能不良的一种表现,这种钙化与我们平素说的“补钙”的“钙”完全是两码事。 3.肾结石与补钙没有必然联系,肾结石患者一般都有基础疾病,代谢紊乱使草酸钙沉积才导致了肾结石。 4.每天补600mg/d钙,仅能满足胎儿发育需要,不存在钙超量导致胎儿骨骼提前钙化的问题,不会引起胎儿的头骨变硬引起难产,一般我们平素说的胎儿的头骨太硬导致难产,主要是胎儿超过预产期所致。 分娩后还需要补钙吗? 需要的。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基本上来源于乳母,随着婴儿的长大,需要的钙量比孕期还大,哺乳期钙的推荐摄入量1200 mg/d,故哺乳期更需要补钙。 总结: 1.“脚抽筋”在孕妇,最常见的的原因是--缺钙 2.缺钙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并可使母亲骨质疏松、牙齿松动的年龄提前,并增加骨折的发生几率,增加分娩时的风险 3.多喝骨头汤和牛奶,并不能替代补钙 4.孕13周后就应该开始补钙,而不是已经出现“腰酸背痛、脚抽筋”时才开始补钙 5.补钙不会造成便秘、胎盘钙化、肾结石,不会使胎儿的头骨变硬引起难产 6.分娩后还需要补钙。
一直以来乳腺钼靶X线检查,被看作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手段,但中国女性乳房大多是致密型,用此手段大约30%左右的乳腺癌会被漏诊,而手动超声筛查对操作、诊断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同样存在漏诊风险。 日前由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一健康管理专业乳腺筛查中心、恒大健康产业集团和GE医疗联合举办的“金质关爱 粉红行动”2016乳腺癌筛查大型公益活动广州站启动活动上,超声专家指出,相比欧美,我们国内的乳腺癌筛查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从超声操作、诊断等多个层面进行标准化。 受限仪器、操作者资质,筛查质量低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广东省平均每10万名女性中就有35.21位罹患乳腺癌。乳腺癌成为广东省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早筛查”是乳腺癌防治的第一步,正确有效的筛查更是乳腺癌防治过程中的核心。 目前国际上常规推荐的乳腺癌筛查手段是乳腺钼靶X线检查,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李安华教授介绍说,我们发现,钼靶在西方白种女性中运用效果很好,而亚洲女性多为小乳房、致密型乳房为主(腺体占整个乳腺照片的面积超过50%为致密型,少于50%的为脂肪型),X光对致密型腺体穿透性差,单独用X线筛查会导致30%左右的乳腺癌漏诊。因而,中国女性的致密型乳房更适合用超声检查。 但同时,李安华谈到,超声检查便捷快速且费用较CT、MR、PET-CT低廉,在部分疾病的诊断中成为医生与患者的首选,也成为国家层面推行乳腺癌筛查的首要手段。但问题是,超声医生层次差别很大,培训周期长,基层医院很难培养高水平超声医生。现在所有乳腺超声筛查以手动超声为主,受限于使用仪器水平、超声操作者的资质等等,乳腺癌筛查漏诊率较高,整体筛查质量不高。 国内乳腺癌1期筛查检出率不到20% 在过去10年中,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增长,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而根据今年发布的《2012 全球癌症统计》,乳腺癌筛查的普及是乳腺癌在欧美国家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中国国内乳腺癌1期筛查检出率不到20%,在欧美此数据为50%左右。 随着现如今治疗手段发展,恶性肿瘤中,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据统计,一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3%,二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1%。 因此,专家认为,我国需要更多的手段和渠道呼吁大众,关注乳腺健康,实现早诊早治,同时尽快建立、完善标准化的乳腺疾病筛查、诊治体系,构建有序、有效的医疗服务基础设备。 “我们正在针对乳腺癌筛查制定一个规范标准”,李安华强调说,乳腺癌筛查需要从超声操作、图像、诊断等多个层面进行标准化。尤其是超声操作者资质,现有的手段超声筛查质量十分依赖于操作者的资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