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国内50岁以上人口中骨关节病发病率达到60%以上。骨性关节病,亦称退行性关节炎等,是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在我国,骨关节病已经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骨关节病的发展初始阶段症状表现轻微,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当症状明显影响正常活动时,往往已发展到严重阶段。因此,早期认识、积极预防病情发展十分重要。 想要知道自己的有没有出现骨性关节病的小伙伴们,可以跟着教授来做个小测试: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用家里的摇控器或者擀面杖,首先两只脚放松状态下冲前,然后膝盖尝试夹紧。如果夹不住,就说明有膝盖内翻情况了! 正常情况下,双侧膝关节或者双侧踝关节靠拢、脚尖冲前、髌骨冲前,我们两侧是能够靠在一块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够并到一起。 正常的膝关节,压力是平均分布在关节面上的。而有膝关节内翻的人,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到年龄大了,就容易出现关节痛,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 说了这么多危害,我们当然要尽可能的把它扼杀在摇篮中,所以这里科教授就要推荐几个方法了。如何预防?1.八步矫正法。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2. 锻炼腿部内侧肌肉的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3.矫正股骨方向。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干货啦,不过科教授还是想说,除了预防,如果是已经已经有了骨性关节病的伙伴们,除了要及时就医,还要尽量减少上下楼、爬上下蹲等容易磨损膝盖的运动。 当然,无论是什么情况,天气转凉,穿上秋裤真的会更安心哦~健康之路《腿脚变形记》播出时间:12月15日 18:13http://tv.cntv.cn/video/C10606/dcf40eaeecca45dfa7888ab0cf3f9eed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膝关节的肿胀疼痛,特别是晨起、上下楼和负重的时候。如果在尝试了药物、关节镜等治疗方式后,疼痛仍然无法忍受;或者出现了严重的O型腿,导致行走困难,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到了这种“最后关头”,患者可以选择做膝关节置换手术。但是这些老年朋友对这个手术往往有很多顾虑,无法“狠下心来”决定手术。顾虑一:老了腿脚都不好,没必要花冤枉钱很多老年人都认为人老了膝关节都会疼,这个不是病,没必要花钱做手术。在科技不发达、医学不发达的年代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或者说确实是这样。但在医学昌明的今天,老年人不光是要追求活得长,而且要活得有质量。人老了牙掉了,但为了能更好的吃饭,我们会去换假牙;同样的,关节不好了,我们也可以去换一个“假”关节。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除了疼痛难忍外,还往往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比如,生活行动不便的问题,有些患者上厕所蹲下就起不来。这种生活不便往往会导致摔倒甚至头颅外伤、出血、骨折等。此外,因为膝关节严重的疼痛和变形导致活动障碍,可能使原先的需要运动调节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得不到控制或进一步加重。因此,虽然人老了膝关节都会疼,但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让大夫来判断关节坏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真的必须通过关节置换手术来改善疾病和生活质量。那么,我们就可以像选择换假牙一样选择换人工关节。顾虑二:换了人工关节终究是个假腿,不如自己的腿好使现在的膝关节置换技术已经很成熟,患者术后都能恢复正常的活动,比如日常的行走骑车、普通的家务劳动,性生活的需要,甚至很多人能够恢复到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之所以有这个顾虑,因为很多患者以为,膝关节置换手术就是要将整个关节换成假的。其实,膝关节置换全称叫做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跟钉马掌一样,医生只是把关节表面的磨坏的软骨和一部分软骨下骨给去掉,然后盖上一个金属的“面”,再在中间放一个聚乙烯的塑料垫片。关节还是你的关节,不破坏你自己的神经和影响你的感觉,但摩擦的面换成的金属和塑料。按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说,一般情况下,膝关节置换术后2-3天,患者就能够下地,自己基本生活自理。4-6周内使用助行器行走。往往在2-3个月步行到门诊复查时,都看不出来是做过手术的人。所以做完人工膝关节置换,腿还是你的腿,只是变成一个“不疼,活动自如”的腿。 顾虑三:听做过的人说,这个手术要锯骨头,特别疼目前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有一个“无痛病房”的概念,如同“无痛分娩”一样,目的就是让患者在做这个手术的前中后都避免过度的疼痛和不愉快体验。由于止疼药和麻醉药的改进,目前的人工膝关节置换在术中患者是完全感觉不到疼痛的。手术后膝关节局部会逐渐恢复知觉,但由于PCA镇痛(由患者自己控制的止疼泵)、神经阻滞麻醉(只是让做手术的腿没有痛觉,而不影响它的活动)和各种止疼药的应用,患者不会觉得过度的疼痛。关节置换手术后确实会有一定的疼痛,这个疼痛主要是发生在手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而且这个疼痛是患者能够接受也是有必要和有利于术后身体恢复的。但现在的关节外科病房已远远不是大家想像中需要患者忍受如同关公刮骨疗毒一样的景象了。在“无痛病房”、“多模式镇痛”理念以及更先进的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做到轻轻松松度过手术过程和完成术后训练。且随着康复治疗的进程,最终患者会获得完全无痛,活动自如的膝关节。顾虑四:我岁数大,内科病多,手术风险太高做关节置换的大夫经常会开玩笑说自己是半个老年科大夫,因为做关节置换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而且多半合并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疾病。关节置换总的来说不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有经验的大夫往往一个钟头就结束战斗了,所以对患者干扰不会太大。有内科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带着自己的各种检查结果和化验单到门诊向大夫咨询,如果评估手术风险可以接受也是可以进行手术的。如果评估手术风险过高,则可以选择其他风险更低的治疗方式,或者是在内科大夫的治疗下,等待内科疾病进一步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顾虑五:换完人工关节不能做核磁,不能坐飞机;人工关节用不了几年就磨坏了主流的人工膝关节主要是钴铬钼合金做成的金属面和高分子聚乙烯做成的垫片。虽然也是金属,但是属于非磁性金属。也就是说换了人工关节完全可以放心去做核磁,也可以放心坐飞机,过安检它也不会报警。关于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手术技术得当,患者正常使用,能够使用至少20年以上。但具体能够使用多少年没有人能够确切告诉您,因为它与很多因素相关。但是,绝对没有证据支持在做完人工关节之后“省”着用能够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顾虑六:人工关节有使用寿命,越晚做越好我们要知道由于假体设计的进步和材料学的进步,现代人工膝关节的使用寿命多半都能满足老年人(>60岁)的需要。所以尽管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但这个手术却不是越晚做越好。首先,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会持续进展的,一味的追求“晚”做手术,有可能让膝关节骨关节炎进一步加重,骨赘更多,畸形更严重,软组织挛缩更厉害。那么,这个时候手术的难度也更大,术后康复的时间和难度也更长更大。甚至有的时候由于骨关节炎过重导致有韧带功能丧失或大的骨头缺损,医生必须要用到非常贵的人工关节来做手术,这个时候无论是手术效果,还是患者自我满意度,都不如在疾病没那么重的时候做手术,手术时间、风险、花费也大大高于常规手术。其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方面机能和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也是越来越差的。因此,一味追求“晚”做手术,有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或白白让一个风险并不高的手术,由于拖的时间过长,产生的一些老年性的内科合并症而变得风险增高。因此,手术时机应该由患者的病变程度和身体状况综合考量,而不是一味的越晚越好。膝关节置换的价格,主要取决于置换部位的多少及置换假体的材料。全膝关节置换相对贵一些;如果选择国产假体,费用一万块钱左右,手术全部费用在一万三四千块钱左右;进口的假体则要三万块钱。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假体中间的塑料垫的耐磨程度,进口的假体采用高分子材料,耐磨性好,目前国产的假体也在改进,一般情况下国产的假体也能够使用20年以上。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理疗锻炼、打针吃药等保守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疼痛的原因。如果试过这些保守治疗后,仍无法缓解症状,可能就要选择有创的治疗方式——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镜手术不需要在皮肤上切大刀口,只在膝盖上打两个6~7毫米的小孔,将关节镜放进去;关节镜的顶端有摄像头,并与一个电子屏幕连接,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关节软骨、半月板的具体情况。利用关节镜能够将粗糙的软骨面修整光滑;清除导致疼痛或关节撞击的骨赘,及关节摩擦后掉落的颗粒;如果软骨磨损较重,还可以将损伤的那层软骨打磨平整。甚至可以对部分软骨面做去神经化处理减轻疼痛或骨髓刺激部分修复软骨。关节镜手术只需要半麻或者关节腔局部麻醉,患者只是下肢失去知觉或者做手术的关节局部不疼,但意识是清醒的。如果手术单纯修补半月板,则麻药劲过后就能行走;但如果是修补软骨,则6-8周内下肢最好部分负重,以免加重软骨面的磨损。单纯的半月板修复手术费用大概在一万块钱左右,住院1~3天。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提到打针,大家都不陌生,很多患者常不把打针当回事,认为不就是往膝关节里面打针,听起来没什么复杂的,随便找个诊所就打了,但这样做真的对吗?给膝关节“打针”,到底有哪些讲究,打完针都要注意什么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曹永平教授介绍,对于注射玻璃酸钠,一个疗程需要注射3~5针,一般一周注射一次。两三针后能起作用,效果能维持两三个月,但有些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或病情太轻微,打针后作用不明显。由于注射玻璃酸钠要连续打3~5针,加之大医院患者多,很多患者就不愿意总去医院注射,在医院打了一针后就回到家附近的小诊所注射,这是不推荐的。曹永平教授讲到,虽然膝关节腔很大,看似很容易将药物注射到里面,但其实不然。膝关节由很多结构组成,不仅要准确地将药物打进关节腔,还要避开其他组织。常见注射部位是从髌上囊外侧注射(如图)。一般的诊所甚至社区医院都不能保证将药物打到关节腔内,常造成以下后果:一是药物浪费还白受罪;二是容易打到软组织内,玻璃酸钠分子量很大,会造成软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很难吸收;三是如果消毒不合格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尽量在大医院注射,并有始有终。对于注射玻璃酸钠有效的患者,一年内注射一疗程就足够,如果注射次数太多容易增加关节感染的风险。对于注射后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就不用再注射了。要注意每次打针后,当天避免洗澡,因为毕竟有针孔,可能感染。曹永平教授提醒患者:注射玻璃酸钠后如果出现轻微红肿,可能是药物刺激滑膜分泌关节液所致。疼痛不严重的可以适当冷敷,避免关节活动;如果出现严重的肿痛,则要尽快就医,以免药物注射到其他部位。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果通过保暖、锻炼和理疗等方式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是改善症状的消炎止痛药和补充软骨成分的药物,消炎止痛药能够消除滑膜分泌的刺激炎性因子,缓解关节疼痛。说到消炎止痛药还有一个误区,老百姓常认为止疼药吃了会上瘾。事实上,消炎止痛药类的药物是不会上瘾的,只有阿片类的止痛药,比如吗啡、杜冷丁等吃多了会上瘾。消炎止痛药一般要在膝关节出现炎症的早期就开始吃,持续吃两至三个星期,关节内的炎性因子才会变少,关节肿痛才会减轻。有的患者用药后,觉得胃不舒服,可以换用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一些的药,或者改用药膏、喷剂或贴剂,通过皮肤吸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除了消炎止疼药外,还可以吃氨基葡萄糖,但是有的患者用后有效果,有的则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从总体上看,服用氨基葡萄糖是有效的,因为关节软骨不是一生不变的,组成关节软骨的细胞始终在进行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而氨基葡萄糖是合成软骨细胞的营养素,通过口服氨基葡萄糖能够使全身的软骨有所改善,但不能根本治愈。对于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关节积液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打针,关节腔药物注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膝关节腔注射激素,这种方法对急性滑膜炎有用,但只能短期缓解症状。要注意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不可重复使用,一年内最多使用三到四次,激素注射过多反而会加速关节软骨退变。另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还可以选择注射玻璃酸钠。正常的关节软骨中没有神经、血管和淋巴,主要靠关节液提供营养和保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滑膜产生滑液的能力下降,滑液减少,导致软骨出现磨损和缺失,此时补充滑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后能够增加滑液量,提高滑液的粘稠度和润滑功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玻璃酸钠还可以稀释并抑制滑膜分泌炎症因子,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为骨性关节炎,很多病人一听到这个诊断,立即想到了祖国的传统医学,针灸、按摩、拔火罐全都尝试个遍,到底这些方法有没有作用呢?来听听专家怎么说。首先,贴膏药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治标不治本,仅起到消炎、活血和止疼的作用,不能使已经粗糙不平的软骨变得光滑平整。另外,很多人认为贴膏药省事又便宜,一天贴好几贴,这也是不对的。膏药最好选择透气、不过敏的,并尽量间断使用。如果频繁使用,甚至每天不间断地贴,皮肤会不透气,很多人会出现过敏或皮肤破损的现象。膏药只是辅助治疗,用来改善症状,所以贴多久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来决定。一般症状有所改善,或干脆起不到作用就不用贴了。慢性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尝试拔罐和针灸,刺激局部穴位。但是急性期关节红肿疼痛明显时,尽量避免拔罐和针灸。并且,针灸拔罐都要注意避免皮肤感染,针灸消毒不好甚至会导致深部软组织或关节腔感染,并演变为化脓性关节炎。目前,很多不良机构打着中医的幌子欺骗患者,所以,如果想尝试针灸和拔罐,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找真正的针灸大夫,以免没有效果白受罪。还有很多膝关节疼痛的患者选择了按摩,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分什么阶段,按摩什么部位。正常按摩是指按摩肌肉,而不是按摩关节。按摩能够放松肌肉的松紧度,有助于血液循环,但急性期应避免按摩,会使关节液增多,关节肿胀更明显。慢性期可以适当地按摩肌肉,比如股四头肌。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早期膝关节疼一般都是上下楼疼,或者久坐后站起来的时候疼,都是在膝关节承受重量时明显疼痛,因为负重会加重膝关节的摩擦。所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要在不负重或者少负重的情况下进行。直抬腿:坐位时双腿伸直,脚趾向上勾,脚跟不离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坐着时可以将双腿伸直,脚跟着地,让双腿不承受重量,然后双脚向上勾,要感觉到大腿上方的股四头肌紧绷。这种锻炼方式主要是强化股四头肌的力量,减轻运动过程中对膝关节的压迫和磨损。早期的病人大多数髌骨外侧病变较重,因为一般人的髌骨外侧韧带都要比内侧的紧,在活动过程中会将髌骨向外侧拽,外侧磨损得就更严重。通过直抬腿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能够抵抗髌骨外侧韧带的力量,使髌骨处于正常的位置,减轻上下楼时关节疼痛。静蹲练习:背靠墙,少负重,双腿弯曲不超过45度静蹲练习主要是针对早期髌骨软骨损伤的患者,能够让髌骨适应弯曲时的压力,还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维持髌骨在正常的轨迹滑动。具体的做法是,后背靠着墙下蹲,使重心向后减轻膝关节的负重;不要蹲太深,屈膝30度左右是最好的,最大不要超过45度,下蹲角度过大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两脚并拢或分开都没关系。不要蹲太久,一次蹲15分钟~20分钟,一天上下午各练一次就行。老年人在进行静蹲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靠墙慢慢适应。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膝关节一出现毛病,很多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人认为运动好,有人认为要静养。大家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其实,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运动,人们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一:运动会加速膝关节老化膝关节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完成行走和运动的,合理运动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有效降低老年人膝关节炎的发病几率,减少疼痛。有膝关节问题的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活动,而选择对膝关节损害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慢跑。老年人坚持慢跑可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关节运动的协调性。但老年人跑步不能太快、不能强度过大。跑步时最好让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这样可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此外,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下蹲,尤其是负重的深蹲。如果必须下蹲,则速度要慢,并尽量用手来支撑。误区二:大量运动能“磨”掉骨刺为了保持脊柱、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减少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的干扰,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非常必要。而且,运动还可以使骨刺周围的软组织尽快适应骨刺的局部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不适和疼痛。但是,想“磨”掉骨刺根本不可能;相反,过量的运动还会加重膝关节的损伤。误区三:爬山锻炼膝关节许多老年人有爬山的习惯。爬山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炼心肺功能,减少脂肪的运动方式,但是却不利于保护膝关节。上山的时候,膝关节承担着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建议老年人爬山的时候上山可以步行,戴护膝并使用登山杖,下山的时候最好坐缆车。误区四:打太极能修身养性锻炼关节太极拳在国民保健中的作用确实很大,让一些老年人每天有事做,还能锻炼身体。但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人不适合,因为膝关节已经退变,打太极拳时如果蹲得太低,会加重膝关节的负重和磨损,严重的还会在下蹲的过程中出现损伤。所以,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人打太极拳,不要蹲太低,有难度的动作不要追求必须做到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如果在运动过程中,与旁人对话有困难,则提示运动量过大了。每次运动在30分钟左右即可,中间可以休息,每周不少于3~4次,并且运动前必须做热身,运动后要做放松。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提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大夫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能理疗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手术。确实,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早期,可以通过功能锻炼和理疗来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受限的情况,虽然不能彻底治愈疾病,但可以帮患者推迟或者避免手术。病变早期靠养还是靠练?要养练兼修很多患者膝关节疼痛,去医院后被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就错误地认为只要活动就会加重关节退变,索性就每天躺着不动。其实,虽然得病早期需要养,但养并不是一动不动。养是指对关节的养护,比如给关节保暖,减少上下楼和蹲起等活动,运动时带护膝等。要是长期一动不动地养,只会造成肌肉萎缩,肌肉的力量不足,会加重行走时膝关节的摩损。而且,关节软骨的一部分营养是靠运动挤压关节滑液来供给软骨的,一动不动也会造成关节软骨的“营养不良”。同时,保护膝关节光靠养还不够,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在正常行走之余,做一些不负重的动作,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常见的比如游泳,也可以在坐着时将双腿伸直,脚跟着地向上勾脚趾等。理疗、热敷要用对时机早期关节疼痛,除了养和练结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理疗,常用的有产热的紫外线、红外线照射,和不产热的频谱仪、激光等。也可以进行关节局部的热敷或者冷敷,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进行。像刚爬完山,关节肿痛处于急性期,就不能用产热的理疗仪器,也不能进行热敷,否则遇热后血管和滑膜会进一步扩张,分泌更多的关节液,加重关节肿胀。此时需要冷敷或者用不会产热的理疗仪,促进炎症的吸收。对于非急性期,比如老寒腿很多年了,没有明显的红肿、关节积液的情况下可以热敷或用产热理疗仪促进炎症吸收。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量的主要关节,长久或过度的使用,或者受到外伤,都会造成膝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流失,使骨头之间的摩擦加剧,出现肿痛。但有些人很注重保护关节为什么还会得病?到底哪些人更容易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半数以上的老年人的膝关节会中招导致膝关节退变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年龄增长。就像脸上会长皱纹一样,年龄不断地增长,身体的关节、器官等都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在众多关节当中,承重关节最易出现老化,比如膝关节和髋关节。随年龄的增大,膝关节腔内的营养物质不断地流失,加上多年磨损的积累,以及关节炎症的侵害,患病率迅速上升。大多数65岁以上的老年人会受影响,而75岁以上人群则有80%受影响。过量活动和外伤会加快膝关节磨损活动过量是导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另一个因素,因为膝关节内的各软骨面以及半月板,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数是有限的。正常人一天行走一万步,膝关节就经历一万次摩擦。如果过量运动,或者膝关节弯曲程度过大,那么膝关节的磨损就会严重。所以,体育活动过量的人会更早出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比如运动员、登山爱好者。这类人群还容易出现外伤,比如半月板和韧带损伤,如果韧带不稳定、半月板不平整,走路时腿就会晃荡,加快磨损;或者受到炎症刺激,出现反复的滑膜炎,关节腔大量积液,阻碍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导致软骨退变。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雌激素减退,是加快膝关节退变的因素之一,所以,围绝经期的女性更容易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围绝经期的女性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雌激素减退激活了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任务是“吃”骨头,所以导致了骨量降低,出现骨质疏松;二是关节软骨细胞的表面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能够提高骨骼肌的肌力、给关节软骨提供营养,雌激素减退后关节软骨营养丢失,逐渐出现糜烂,软骨表面不再光滑,导致膝关节活动时摩擦力增大,退变加重。除此之外,肥胖也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增加关节面的磨损,所以肥胖的人也容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且,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还跟自身的基因改变有关系,大约有4%—6%的骨性关节病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很注重保护关节,但还是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