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戒烟、戒酒,这样能够使胃酸分泌降低,减少胃和食管黏膜损伤;2.避免食用可能诱导反流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烟酒、豆浆、薄荷;3.避免就餐后就躺卧,会使反流更容易发生,建议餐后适度运动,2—3小时后再躺下;如果患者夜间反流症状明显,建议患者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在患者睡眠时可将床头垫高15~20cm,使头与肩膀高于胃的水平,缓解症状;4.减轻体重,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引起的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有助于减少反流;避免穿紧身衣,紧身裤;5.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熬夜,避免过于疲劳;6.遵医嘱服用药物。
北京东方医院消化内科胡立明:年龄多大,有无肠道肿瘤家族史,有无腹痛,大便化验没有,有无其他病史,有无服药史这些均是诊断腹泻重要信息,另外肠镜检查有时是必要的。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感觉最近一段时间饭后老是往卫生间跑,而且一天去2-3次以前在朝阳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都看过.效果不佳请问如何治疗消化不良呢?
注意情绪和饮食调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最主要的生活注意事项。1、饮食调节:建议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在餐中频繁食用零食或加餐。避免高脂饮食、刺激、辛辣、碳酸饮料、浓茶及粗粮等。2、心理健康调节:建议尽量放松心情、减轻焦虑情绪,加强身体锻炼及社交活动。3、自我调节:建议加强腹式呼吸和腹肌锻炼,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老年患者每天可以适当散步、太极拳,中青年患者可适当慢跑。活动量以不感到劳累为宜。腹胀、长时间便秘者,可晨起空腹饮1杯温水后,双手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以打圈的方式按摩腹部。复诊须知:依据《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推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追踪观察及复诊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评估,病因筛查与器质性病变的筛查防治。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病因,因此进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有助于病因诊断。2、另外,还需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定期筛查鉴别器质性消化不良:年龄>55岁新发的消化不良、消瘦、黑便、贫血、进行性吞咽困难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上述情况属于报警症状,应注意进一步通过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排查鉴别器质性病变。
急性腹泻一般饮食不洁引起多见,控制饮食的量和质,以稀软低纤维素低蛋白低脂肪为主,不宜吃寒凉及瓜果类食物。 慢性腹泻平时应随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居处冷暖适宜,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饮生水,宜食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忌烈性酒和过量饮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注意观察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的现象。筛选适合自己的食谱。
中医从生活出发,经过上千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导致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及邪气。 2、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 3、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等。 4、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 可以看出基本涵盖了现代医学关于感染、精神、饮食、合并症等与腹泻相关学说,脾胃受损,运化失调,肠道传导异常,发作腹泻,严重者,寒热错杂,湿热淤血相搏,甚至挟毒不去,消耗气血,发为痢疾或肠癌。 我们祖国医学有许多治疗腹泻疾病的宝贵经验,至今为我们所用。但我们的医学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必须接受现代检查的成果,毕竟有太多的疾病是我们过去没有认识清楚的,避免盲目自信,贻误病情,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太为常见。
大量饮酒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大量饮酒直接刺激可造成胃黏膜发红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并可能造成胃肠出血和痔疮出血;饮烈酒尤其是在空腹时饮酒,可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水肿阻塞导致胰腺炎;酒精入血后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间接造成胃酸大量分泌、胆汁的倒流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大量饮酒后的呕吐会造成贲门黏膜撕裂伤的出血。 因此,不建议大量饮烈酒、空腹时饮酒,特别是有上腹空腹痛、夜间痛、反酸、嘈杂症状的人;对有明确有糜烂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病史的人尽可能不要饮酒;胃肠息肉、黏膜病变等内镜EMR,ESD治疗后术后一个月内应控酒;对一个从来不饮酒的人的来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主动性饮酒或被动性劝饮酒,因为缺少前列腺素的强有力的保护作用。适量饮酒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每天适量饮酒刺激产生胃肠黏膜不断地产生前列腺素,能够提高胃肠道对外界刺激的抗打击能力和适应能力,朋友聚会偶然多一点酒也不会有多大事;适量饮酒能够促进胃液、肠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开胃助消化。因此,对中上腹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早饱、厌食等症状的人、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等消化不良的朋友来说,每天适量饮酒、边吃饭边饮少量的酒是有好处的。
门诊时常有患者不愿意回答我的问诊,希望大夫能够通过脉诊和望诊就能解决问题,方显本领高强!否则这个医生靠不住!这是存在很多患者心中对好中医大夫的标准。我想说的是:非也!!! 一个好的门诊中医大夫可以通过多年的经验通过望诊和脉诊了解到一些疾病信息,但四诊合参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至今仍为医学界奉为规范,有哪个医生卖弄自己的学问以为可以光靠望诊和脉诊博得患者的信任并为自己博得虚名,最终是为中医抹黑,耽误中医发展的千古罪人,并且极有可能害了病人和自己。 获得信息是医生诊病的基础,通过我们的感官获取的信息一定要互相参考验证方能决定取舍,搞神秘主义居心何在?难道是置患者的健康于不顾! 患者朋友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放在心上?通过自己的隐藏来考验医生,并可能耽误自己的诊治?患者拒绝回答问题让医生摸脉治病,很快癌症晚期去世!这样的例子不少吧? 语言作为我们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交流手段,有着重要的大量的信息传递能力,离开了它,让我们中医医生当上儿科医生或是兽医该是多么的可笑!也是多么的可悲!
患者来诊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1、准备好以前相关的各项检查和就诊经过非常的重要!可以使医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使患者自己节省精力和金钱,从而达到较好的诊断治疗效果。2、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尤其是初诊患者,如果从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出发,就可能导致医患合作欠佳,不能遵从医嘱而影响诊断和治疗。而是应该充分准备好各项资料,请自己信任的医生做好检查和治疗。3、病情不清时,尤其是消化科患者,尽可能不进食、不排便,以迎接可能的检查。如肝功、腹部B超,大便常规等。4、正确看待胃肠镜检查。这些检查对消化科医生帮助极大,对病情的认识和全面有效治疗帮助极大,但由于患者恐惧和经济因素,需医生做工作才能勉强答应,这里劝告各位患者,对胃肠镜的恐惧心理应予以努力消除,对中老年患者以及有黑便消瘦便血, 不明原因腹痛腹部包块者应认真考虑检查,早期最好。5、应先检查后吃药或边检查边吃药,避免要求医生先开药,这样医生很为难,很有可能影响检查和病情的判断,延误病情以及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