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程序阶段训练一(术后0-6周)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提高髌骨活动度,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往往难以完全伸直,早期锻炼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尤其要注意术后早期小腿垫高,膝关节悬空,依靠重力把腿压直;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要达到0-90°。1.术后抬高患肢,持续冷敷2.踝泵运动鼓励患者做足跖屈与背伸活动,一屈一伸为一下,每次20~30下,每天3-4次,主动伸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轻柔的髌骨松动术,左右滑动为主,上下滑动要小心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此练习在患者能耐受的条件下逐渐进行 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主动收缩维持6秒,并注意检查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收缩有力,这是一个关键点。30-50次/小时,每天锻炼2-3次。5.支具锁定在0°,练习直腿抬高,如恢复可,不带支具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直腿抬高至30°,并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来,可以先主动辅助练习6.术后第3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被动练习A.被动伸膝练习:仰卧位,小腿垫枕,完全依靠重力被动伸膝B.床边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肢完全在重力下被动屈膝,术后4周争取屈膝到70°,7.术后第5周,膝关节主动辅助屈曲练习A.坐位主动屈膝练习: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膝练习,有牵拉感后借助健肢的重力作用助动屈膝,争取6周后屈膝达到90°B.足跟滑动练习:仰卧下滑动足跟,主动辅助屈膝运动,如吃力可将健踝交叉放在患侧踝关节前方,辅助患膝关节屈曲。阶段训练二(术后7-12周)本阶段康复目标是逐步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开始负重,逐渐实现步态正常化1.膝支具锁定在完全伸直位,可使用拐杖,患肢负重50%-70%;或不用拐杖,在患者耐受下负重行走,当步行无痛后可去掉拐杖2.步态练习,面对镜子行走练习,纠正不良行走姿势;如条件可,负重行走或增加行走距离3.继续屈膝锻炼,争术后3个月时屈膝角度达到120°A.仰卧终末屈膝练习:仰卧位,主动屈膝,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髋抱膝B.俯卧终末屈膝练习:俯卧位,主动屈膝,脚后跟尽力靠近臀部,在屈膝范围末点吃力者,可用弹力带辅助屈膝4.抗阻力直腿抬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进行,耐受为宜)A.直腿仰位抬高B.直腿侧位抬高C.直腿俯位抬高5.达到4后,主动伸膝:60°~0°开链渐进性抗阻练习。(避免主动开链抗阻屈膝练习)。6.单腿站立练习单腿站立,抬起的腿练习90°向后屈膝,并维持平衡,两腿交替,每次持续6秒以上,每天各进行8-10次7.开始上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8.如合适,本阶段可尝试迈下阶梯训练,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阶段训练三(术后13-18周)本阶段康复目标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增强下肢肌力、灵活性和稳定性1.继续膝关节活动度练习2.靠墙静蹲练习,双腿分开,背墙站立,缓慢蹲下,达到耐受的最大位置。达到80°后开始逐渐过渡到不靠墙的自由静蹲,无论靠墙还是不考墙均不宜屈膝超过80°3.开始下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4.无痛上下台阶后,开始上下楼梯训练,早、中、晚各训练半小时5.弹力带终末伸膝练习6.弹力带终末屈膝练习7.站立位各个方向抗阻练习弹力带两端固定在小腿水平,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各个方向抗阻练习阶段训练四(术后19-22周)本阶段继续下肢肌力、灵活性和稳定性练习,为重返运动做准备1.无痛上下台阶后,开始上下楼梯训练,早、中、晚各训练半小时2.匀速慢跑练习,地面要平稳,最好选择在公园和操场跑道上,跑步的距离不限,开始先控制在50-100米内,一般以身体微出汗和发热为宜,避免疼痛条件下练习。3.双腿往复跳台阶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在地面放置一坚固的箱子,双腿同时跳上,落地时患肢轻轻落地,然后再跳下,同样注意保护患肢。上午,下午各锻炼半小时,练习中间可适当休息2分钟;如无箱子可横置一跳绳,调整适当高度后双腿齐跳,连续跳来跳去。4.跳跃投篮练习,为进一步练习平衡感,可在松软的床上练习该动作5.模拟剪切步练习 弹力带齐腰水平固定两端,人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呈剪切步态抗阻力静蹲6.术后6个月在医生同意下可适当进行低强度体育运动,如游泳,自行车或羽毛球注意:以上训练方案可满足普通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低强度活动,对于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如需重返高强度运动和参加比赛,22周以后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项锻炼。原文见于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wangzimin_158327197.htm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寻求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适当、正确的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若运动不适当,那就要可能付出代价:运动损伤(Sports injury)。 广义上讲,运动损伤指各种易于发生在运动中的损伤。这些损伤,有一些是运动中发生意外所致,例如摔落、撞击等;而更多的是因为平常训练不够,难以胜任运动强度时出现的损伤,例如长久坐办公室的不运动的人突然参加单位组织的篮球赛时出现跟腱断裂;再者是运动装备差,比如穿一般的布鞋参加篮球比赛,则容易扭伤足踝;还有就是运动条件不足、运动前热身不够时导致肌肉、肌腱或者韧带的拉伤。 狭义上讲,运动损伤指肌骨运动系统的损伤,包括肌肉、骨骼、软骨、韧带等。尽管身体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因为运动带来损伤,例如创伤性的脑损伤、脊髓损伤,但这些相对少见的伤,一般不归为运动损伤范畴。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肌肉拉伤;韧带撕裂;肌腱撕裂(肌腱是肌肉连接骨的止点);关节脱位;骨折;软骨损伤(包括半月板)。 最容易导致损伤的运动:据国外报道,最容易导致下肢损伤的运动是足球,每千小时有15~20例损伤发生,一般累及膝、踝关节;最容易导致上肢损伤的运动是橄榄球,每千小时有20~40例损伤发生,一般是肩关节伤。而在国内,篮球所致的运动损伤多于足球与橄榄球。另外,长期跑步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达70%,但相对来说,较少发生韧带断裂等严重损伤,多为软骨损伤。 虽然运动损伤给爱好运动者带来了痛苦,但随着医学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大多数运动损伤已能够有效治疗,遭受伤病的人,经过系统的治疗与康复,大部分仍有希望恢复到理想的运动水平。而且,只要小心预防,很多损伤可以避免发生。 运动损伤是骨科的一个分支,因为其对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已经形成了一个亚专业。近年,国内一些大医院已经率先成立了独立的运动损伤中心或运动损伤科,并且逐渐普及,很多地级市也逐渐开展了该专科,运动损伤逐渐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运动损伤不是小事一桩,受伤之后若出现明显的肿痛及活动受限时,往往提示伤情较重,可能影响功能恢复,建议及时到医院骨科门诊就诊,明确诊断及规范治疗,以防后患。
朋友你知道吗?长时间久坐会对腰部的椎间盘不好的。延长时间久坐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门诊真的很常见的,而这些患者的职业背景一般是农民工,司机,白领等等。如果你属于长时间就做的工作类型,我建议您定期起来活动一下,腰椎一般是每两小时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之后下班了要建议您去跑步,或者去健身房健身,或者去游泳,如果可以您可以跳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现在有好多初中生因为手机的普及,他们经常低头玩手机,所以经常出现颈部的不适,一做照片检查提示颈椎反弓,这样是不好的,这种疾病之前很少见,不过现在也很常见了,而且都是初中生占的多。这个就需要做颈椎保健操啦……
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随年龄的增长伴有生理性衰退过程对药效学和药动力学产生影响。老年人体液相对减少,脂肪增多,蛋白质合成减少。如丙戊酸钠,在老年人血液中游离药浓度明显高于青年人。其原因与白蛋白含量减少,白蛋白对药物的亲和力明显降低及器官清除能力降低有关。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药物代谢和排泄速率相应减慢,老年人除了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外,多数还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痴呆症,骨代谢疾病,前列腺肥大,胃肠疾病等,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等比较敏感。如伴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在拔牙时禁用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1999年发生在美国,中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丙苯丙醇胺事件,也说明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肾病者不宜使用含有这种药物的复方制剂,否则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等。研究老年人用药规律的药理学分支学科为老年药理学。 所以在大家家庭用药的时候,不要随意使用来历不明的中草药,或者没有正规渠道进口的外国药或者其他药物要听医生的处方或者药师的意见。
患者提问:疾病:腰间盘突出,水平管狭窄病情描述:腰间盘突出,水平管狭窄,拉不直腰也坐不久希望提供的帮助:水平管狭窄能需要手术吗所就诊医院科室:梧州市中医医院 推拿北海市人民医院骨科黄桂雄回复:要这个管狭窄,伴有腰椎间盘突出,都是有手术指征的,但是治疗方案和你的症状有关。如果疼痛明显的话,建议口服止疼药,如果经过两周的保守治疗情况不好转的话,建议还是手术治疗了。因为腰椎管狭窄,还有腰椎间盘突出,早期保守治疗是可以好转的,但是之后就无效了。建议早手术越早越好,之后会症状会很疼痛,会影响生活和睡眠的。
宝宝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问题。关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好多家长都忽视其安全性,或者常会疏忽大意。特别是3-5岁的患儿。我经常看到,一个因外伤入院或者门诊就诊的患儿家属,说是洗一个早出来,都已经发生了(抱抱床上,椅子,沙发上摔下来)。重则骨折,轻者局部皮肤出血,或者手指有出血性创口。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一个大人有时候是无法看的住一个小孩的,小孩子的活动范围必需要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特别是带孩子往游乐园游玩的。经常有急诊会诊,说是小孩从滑梯、蹦床上摔下导致的肱骨髁上骨折或者尺桡骨青枝骨折。如果患儿哭闹不止,怀疑有骨折或者肘关节或者腕关节明显畸形,建议立即医院急诊就诊。到医院后,一般处理原则是这样,首先急诊拍个照片,如果确定有骨折,根据骨折的类型需要骨折手法复位,必要时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石膏固定四周,期间注意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情况,如果出现青紫,苍白,麻木或者疼痛加剧,马上医院急诊就诊。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局部软组织水肿明显,压迫血管或者神经,需要松开石膏;石膏固定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患肢负重,避免石膏湿水,这样石膏会断的;还要在伤后第三,七,十四天门诊复查,需要动态观察患者的骨折是否有移位。一般骨折是没有忌口的,可以适当加强营养,促进骨愈合,13 岁内的孩子可以不使用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因为骨折固定好后,就不疼了,不需要服用止痛药。总之,宝宝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所期待;希望在宝宝的生长过程,和孩子一起长大。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术后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保护下,可撑双拐根据耐受情况行部分至完全负重。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脚尖向上勾,绷紧患侧大腿前部肌肉,然后自然放松后再次绷紧,注意练习时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等长收缩:将患肢伸直,用力使脚后跟压向床面使大腿后侧肌肉收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拇指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练习。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术后3-4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保护下,可撑双拐完全负重。 (2).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抗阻收缩:俯卧位,膝关节伸直,将沙袋绑在踝关节上方,屈曲膝关节。 (4).提踵训练:站立位,膝关节伸直,将脚后跟提起,脚尖着地。 (5).膝关节被动伸屈活动度训练:每日增加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达到至少90°,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术后5-8周 (1). 支具制动及负重:在休息时必须锁定于屈膝10°位,用支具在屈膝10°位保护下,行完全负重。 (2).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支具固定,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半蹲训练:戴支具在10°-45°半蹲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 膝关节被动伸屈活动度训练:每日增加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达到至少135°,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术后9-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行走:去除支具,但是行走时避免膝关节过伸。 (2). 半蹲训练:戴支具在10°-45°半蹲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 膝关节被动伸屈活动度训练:每日膝关节屈曲活动,达到至少135°,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灵活度训练:侧向踏台阶,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术后13周-6个月 (1). 半蹲训练:戴支具在10°-45°半蹲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2).灵活度训练:向前匀速慢跑,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术后7个月-12个月 灵活度训练:侧向跑,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后退跑,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向前变速跑,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2012-2013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排名医院 1 波士顿麻省总医院 2 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3 明尼苏达梅奥诊所 4 克利夫兰诊所 5 洛杉矶罗纳德里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 6 圣路易斯巴恩斯犹太/华盛顿大学医院 7 纽约长老会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医院 8 达勒姆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9 波士顿布列根和妇女医院10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11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12 芝加哥西北纪念医院13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14 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15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16 波利斯印第安纳大学医院17 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医院和健康中心
尊敬的各位关心支持我的领导、同仁,各位患者朋友,今日我的好大夫个人网站开通了。作为又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欢迎各位到这里进行专业方面的讨论,我也会尽全力对各位的问题进行答复、解决! 欢迎光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