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 1临床表现: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程长(3~6个月以上)症状差异明显 首先,疼痛是慢性前列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会阴区是疼痛不适最常见的部位(63%),其次是睾丸(58%)、耻骨区(42%)及阴茎(32%);疼痛还见于尿道、肛周、腹股沟、腰骶部及下背部,疼痛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高于排尿症状,而疼痛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比疼痛的部位和类型影响更大;当疼痛发生于骨盆外时,患者疼痛症状往往广泛,其社会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也较差。射精时或射精后的疼痛不适也是慢性前列腺炎重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约45%患者会出现射精痛。此外,约62%的患者还可伴性功能障碍,40%患者出现早泄,且患者疼痛程度与性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慢性前列腺炎还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排尿中断等储尿和排尿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类人群出现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的可能性也更高。 ? 2体格检查?诊断前列腺炎,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是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患者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阴茎、尿道外口、睾丸、附睾和精索等有无异常,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同时通过前列腺按摩获得EPS(前列腺液)。 ? 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EPS。直汤指检前,建议留取尿液进行常规分析和尿液细菌养。 3.实验室检查 (1)EPS(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通常采用湿涂片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镜检,后者具有更好的精确度. 正常的EPS中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于整个视野,pH6.3~6.5,红细胞和上皮细胞不存在或偶见。当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白细胞的多少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胞质内含有吞噬的卵磷脂小体或细胞碎片等成分的巨噬细胞,也是前列腺炎的特有表现。当前列腺有细菌、真菌及滴虫等病原体感染时,可在EPS中检测出这些病原体。 如前列腺按摩后收集不到EPS,不宜多次重复按摩,可让患者留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进行分析。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其他病原体检查(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可指导使用抗生素。 (4)器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膀胱尿道镜,B超CT,MRI等有助于鉴别泌尿系统其他疾病。 ? 4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进展性不明确,不足以威胁患者的生命和重要器官功能,并非所有患者均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推荐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1.一般治疗(推荐)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辅导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及规律的性生活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并维持疗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一般治疗措施,是治疗个体化的重要组成。 2.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1)抗生素(强烈推荐)∶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Ⅱ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选择抗生素。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取决于其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等。推荐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等)和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鄂唑)等药物。 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4~6周,其间一般建议2周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 ⅢA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 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患者的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4~6周。部分此型患者可能存在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可以口服加用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治疗。 ? (2)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萘哌地尔(nafopidli)、特拉唑嗪(terazosin)和赛洛多辛(silodosin)等。α受体阻滞剂可能对未治疗过或新诊断的前列腺炎患者疗效优于慢性、难治性患者,较长疗程(12~24周)治疗效果可能优于较短疗程治疗。α受体阻滞剂的疗程至少应在12周以上。 受体阻滞剂可与抗生素合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合用疗程应在6周以上【23】。 (3)植物制剂(强烈推荐)∶推荐植物制剂为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药物(LE∶1a)。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推荐使用的植物制剂有∶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普适泰等。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不良反应较小。 (4)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塞来昔布对改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有效。 (5)M受体阻滞剂(推荐)∶对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 受体阻滞剂(如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治疗 (6)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推荐)∶对合并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治疗。这些药物既可以改善患者心境障碍症状,还可缓解排尿异常与疼痛等躯体症状。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处方规定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草类等药物。 (7)中草药(推荐)∶中草药也可归为植物制剂类药物,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类中草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3其他治疗 (1)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Ⅲ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联合其他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 (2)生物反馈治疗∶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使盆底肌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生物反馈治疗要求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主动参与治疗。该疗法无创伤,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法 (3)热疗∶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有经尿道、经直肠及会阴途径,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磁疗等物理手段进行热疗的报道。短期内虽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 (4)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部分患者缓解症状。
结石成分分析 结石成分分析的意义? 结石成分分析是明确结石性质的方法,也是制定结石预防措施和选用溶石疗法的重要依据,此外,它还有助于缩小结石代谢评估的范围。 为何结石成分分析可以缩小代谢评估范围? 一次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先兆,通过将收集到的结石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确定其晶体的组成,不同结石成分可以提示相应的代谢异常。尿酸和胱氨酸结石分别提示痛风体质和胱氨酸尿,磷酸镁铵结石和碳酸磷灰石提示感染性结石。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结石主要提示肾小管性酸中毒或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据此做进一步电解质检查。纯草酸钙结石和草酸钙、羟基磷灰石混合成分结石对代谢异常的诊断帮助并不大,因为其可以发生在多种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包括吸收性和肾源性高尿钙、高尿酸性含钙肾结石、肠源性草酸尿和低枸橼酸性肾结石。 哪些患者需要做结石成分分析? 任何首次患结石的患者均应进行结石成分分析。临床上,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均需重复进行结石成分分析:1、防治结石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结石;2、经有创治疗完全清除结石后早期复发的结石;3、较长时间未长结石后复发的结石。 结石成分分析有哪些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结石成分分析方法分为两种,即物理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方法包扩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红外光谱法等。目前,结石成分分析首选红外光谱分析或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法已很少使用。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双源CT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双源 CT 的特性,可以使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获知体内结石成分成为可能,提前获知患者体内结石成分,无论是对患者治疗还是预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何为红外光谱法? 当用红外光照射结石时,结石中的分子将会吸收一部分部分光能将其变为振动能和转动能,然后相应的光谱会出现于中红外区。它是由多根相隔很近的谱线组成的吸收带,而且因各种物质所具有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分子数不同,其吸收强度也会出现不同。通过仪器来测定结石的红外光谱,便可清晰的显示物质的结构特征。然后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百分吸收率或透过率为纵坐标,记录形成的谱带,即为该物质的红外光谱图。然后与标准图谱进行对照、鉴别特定成分,同时借助对比各组分的吸收峰强度从而进行结石混合成分的定量分析。 为什么说红外光谱法是分析结石成分的“金标准”? 红外光谱法具有所需结石样本较少、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够精准的分析结石各种成分以及临床意义大的优点。因此,红外光谱法目前已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且最理想的结石成分分析法,可以说是结石成分分析的“金标准”。 何为X射线衍射分析法? X射线衍射分析法主要通过对结石进行X射线照射,然后用它独特的衍射来确定结石的成分。X线穿透晶体分子间的间隙会发生衍射和反射,样本受到照射时在多角度是一个连续的转动,那么它的衍射就可以被仪器记录。当平行的单色X线投射到物质的晶体点阵上时,不同物相的晶体将给出不同的X射线衍射图形,当不同物相混合在一起时,其各自的衍射数据同时出现,互不干扰叠加在一起。因此,可根据结石中不同组分的衍射数据判定尿路结石中的不同成分。其具有操作简便,测谱迅速,样品使用量少等优点,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结石成分分析较为可靠的方法。 何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用结石样品与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反应来检测结石中所含有的各种离子,然后通过离子的成分而进一步推断结石的成分。化学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廉价等优点,但可能会遗漏一些罕见甚至未知的结石成分,还有可能会遗漏一些药物性结石。其误诊率较高,因此现在国内外很多机构已经淘汰此种分析方法,而采用更精准的红外光谱法和X 射线衍射法进行结石成分分析。 如何鉴别体内结石成分? 双源CT的双能量成像技术能获得与传统的X线密度图像不同的反映物质化学成分的能量图像。使用双能量成像技术扫描不同成分的结石,其获取能量图像也存在着不同,从而分析出结石的化学成分信息。目前双源CT已能在体内将以尿酸为主要成分的结石从其他类型结石中精确地区分出来,但是对含钙结石的几种亚型及其与磷酸铵镁结石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 尿路结石主要成分有哪些? 尿路结石由晶体和基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晶体成分占绝大部分。用现代物理化方法分析尿路结石,已检测出30余种晶体成分,根据化学成分可概括为五大类:草酸钙类,磷酸钙类,磷酸铵镁类,尿酸类,胱氨酸类。多数结石是混合性结石,含两种以上的成分,以其中的一种为结石主体。含钙类结石(包括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及两者的混合性结石)最多见,约占结石总数的90%。 各类结石理化性质如何? 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常呈桑椹样,棕褐色。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在X光片中可见分层现象,常形成鹿角形结石。尿酸结石质硬,光滑或不规则,常为多发,黄或红棕色,纯尿酸结石在X光片中不被显示。胱氨酸结石光滑,淡黄至黄棕色,蜡样外观。 不同成分结石的X线特性如何? 根据X射线对结石的穿透性,可将结石分为以下三类:1、不透X射线结石,包括一水草酸钙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以及磷酸钙结石。2、低X射线穿透性结石,包括磷酸镁铵结石、磷灰石以及胱氨酸结石。3、透X射线结石,包括尿酸结石、尿酸铵结石、黄嘌呤结石、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以及药物结石。 结石成分对体外碎石效果的有影响吗? 在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结石本身的理化特性是影响碎石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这些理化特性又取决于结石的成分和结构。磷酸镁铵和二水草酸钙结石容易粉碎,而尿酸结石可配合溶石疗法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水草酸钙和胱氨酸结石较难粉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识别各种结石的成分和了解其理化特点对于提高碎石疗效预估至关重要。 哪些结石具有比较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磷酸铵镁结石,这是由于女性泌尿系统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尿酸类结石大多发生于男性患者,而胱氨酸结石则在儿童中的比率较高。 不同位置结石的成分有区别吗? 上下尿路结石在构成上有明显区别,肾和输尿管结石以草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而下尿路结石则以尿酸盐和磷酸盐成分居多。在我国,上尿路结石与国外报告相似,以草酸钙混合结石为主,而下尿路结石则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多为尿酸盐结石,有的多为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 结石成分和尿液pH值的关系? 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液中产生。磷酸盐、碳酸盐结石在碱性尿液中形成。草酸盐结石则在生理尿PH中形成,这可能是草酸钙结石最多见的原因之一。 草酸钙结石如何形成? 草酸钙结石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1、体内钙平衡的调节器管包括肾脏、肠道、骨骼和甲状旁腺的调节功能发生异常,则会导致钙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尿钙增多。2、草酸产生或吸收过多等原因导致尿中草酸排泄量增高。3、过饱和尿酸在含钠的尿液中解离并形成尿酸钠,尿酸钠析出结晶后,再通过异质成核的作用来直接诱导草酸钙结晶的形成。4、一些常见的重要结晶抑制因子如枸橼酸盐、焦磷酸盐和镁等的含量降低,也是结石形成的重要条件。 磷酸钙结石如何形成? 磷酸钙主要存在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结石中:碳酸磷灰石和透钙结石。碳酸盐磷灰石结晶发生在pH>6.8时,与尿路感染有关。当尿钙浓度和磷酸盐浓度较高时,在6.5-6.8的最佳pH下形成透钙磷石结晶,其发生与尿路感染无关。磷酸钙结石的可能原因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和尿路感染。 尿酸结石如何形成? 各种因素导致的尿液中尿酸溶解度下降和过饱和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前提。导致尿酸溶解度下降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1、尿pH值下降;2、高尿酸尿症;3、尿量减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尿pH值下降,因为在绝大多数尿酸结石的患者中都具有正常的尿酸排泄但却显示持续性低尿pH。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痛风、先天性代谢紊乱、内源性核苷酸分解增加如淋巴瘤白血病、慢性腹泻和回肠造口术患者、某些肾脏病变。 胱氨酸结石如何形成? 胱氨酸结石是临床较少见的泌尿系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1%。属于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缺陷,使肾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重吸收不良,使排到尿液中胱氨酸的含量增加,尿中胱氨酸含量过饱和,因此在肾脏和膀胱里容易形成胱氨酸结石。 感染性结石的成分是什么? 感染性结石主要由六水磷酸镁铵组成,但可能另外含有磷酸钙以碳酸磷灰石的形式存在。 磷酸镁铵结石和尿路感染有何关系? 当产生尿素酶的细菌感染尿路系统,其产生的尿素酶使尿液中尿素分解为氨和CO2,氨立即质子化为铵,而使尿PH持续增高(PH>7)。碱性pH有利于磷酸盐的沉淀,而细菌又为之提供大量的铵,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生理浓度的镁一起组成磷酸镁铵析出所需的组分。另外,钙、磷酸根、碳酸根的浓度允许碳酸磷灰石和羟磷灰石的析出,这样组成了感染性结石的成分,其主要由六水磷酸镁铵组成,所以磷酸镁铵结石又被称为感染性结石。 感染性结石的有哪些常见病原体? 感染性结石与分解尿素的病原体泌尿感染密切相关。最常见的产尿素酶病原体为变形杆菌属、克雷白属、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状球菌属,其中奇异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与感染性结石相关的细菌。 药物相关结石如何形成? 药物结石是由药物治疗引起的,包括两种类型:1、药物成分结晶形成的结石;2、由于药物治疗下尿液成分的不利变化而形成的结石。麻黄碱、氨苯蝶啶、愈创甘油醚、硅酸盐、茚地那韦和环丙沙星等在过度服用药物患者中都与含药物结石有关。药物如髓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乙酰唑胺、托吡酯和唑尼沙胺参与含钙结石的形成。 基质结石如何形成? 基质结石又被称为软结石、纤维素结石,由凝固粘液样物质及少量晶体构成。纯基质结石极为罕见,文献报道很少,在女性中更为普遍。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复发性尿路感染,尤其是由于奇异变形杆菌或大肠杆菌、既往结石手术、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血液透析。由于基质结石的罕见性,目前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案来减少复发,通常建议消除感染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结石预防 含钙结石如何预防? 各类结石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治疗,含钙尿路结石患者的预防措施应该从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开始,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营养平衡和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摄入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措施。只有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无效时,再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如何调节饮食习惯预防含钙结石? 含钙结石预防的饮食调节主要在于维持饮食营养的综合平衡,强调避免其中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具体包括:1、控制钙质的摄入;2、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3、限制钠盐的摄;4、限制蛋白质的过量摄入;5、减轻体重;6、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7、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饮食;8、减少维生素C的摄入;9、限制高嘌呤饮食。 怎样饮水才能预防结石? 增加液体的摄入能增加尿量,从而降低尿路结石成分的过饱和状态,预防结石的复发。推荐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在2.5-3.0L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2.5L以上。建议尿石症患者控制尿的比重低1.010为宜,以达到并维持可靠的尿液稀释度。关于饮水的种类,一般认为以草酸含量少的非奶制品液体为宜。避免过多饮用咖啡因、红茶、葡萄汁、苹果汁和可口可乐。推荐多喝橙汁、酸果蔓汁和柠檬水。 怎样控制钙质摄入来预防结石? 饮食钙的含量低于800mg/d就会引起体内的负钙平衡,低钙饮食虽然能够降低尿钙的排泄,但是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增加尿液草酸的排泄。而摄入正常钙质含量(1000-1200mg/d)的饮食、限制动物蛋白和纳盐的摄入比低钙饮食具有更好的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正常范围或者适当程度的高钙饮食对于预防尿路含钙结石的复发具有临床治疗的价值。但是,除饮食含钙以外的补钙对于结石的预防可能不利,因为不加控制的高钙饮食会增加尿液的过饱和水平。通过药物补钙来预防含钙结石的复发仅适用于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口服枸橼酸钙在抑制尿液草酸排泄的同时,可以增加尿液枸橼酸的排泄。 为什么预防结石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会对尿液成分产生不利影响:1、高钠盐饮食会降低肾近端小管钠和水的重吸收效率,从而阻止钙的再吸收,这种高钙尿状态可能有助于结石的形成。2、由于碳酸氢盐的流失,尿中柠檬酸盐减少。3、尿酸钠晶体形成的风险也会增加。且在女性中,钠摄入量与初次结石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预防结石须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的摄入量应少于2g。 为什么预防结石需要限制动物蛋白摄入? 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被认为能增加结石的形成,因为动物蛋白中富含含硫氨基酸,它使机体发生酸负荷,这使尿PH和枸橼酸含量下降,同时促进肾脏排钙。另外,动物蛋白中富含嘌呤,嘌呤作为酶的底物分解为尿酸。因此,对多数钙结石患者适当的限制动物蛋白的摄入是必要的,尤其需要限制红色的肉类、鱼肉、和家禽肉的摄入,建议动物蛋白的摄入不得超过0.8-1.0 g/kg/d。 为什么预防结石需要减少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经过自然转化后能够生成草酸。服用维生素 后尿草酸的排泄会显著增加,形成草酸钙结晶的危险程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建议复发性草酸钙结石患者避免摄入大剂量的维生素,推荐他们每天维生素的摄入不要超过l.Og。 饮用橙汁能可以预防结石吗? 橙汁中柠檬酸钾含较高,能有效诱导柠檬酸,可以有效增加尿液中柠檬酸含量。而柠檬酸是尿液中重要的结晶抑制因子。因此,饮用橙汁有利于抑制低柠檬酸结石的形成。 镁能预防尿路结石吗? 尿液中的镁通过与草酸盐结合而降低草酸钙的过饱和度,从而抑制含钙尿路结石的形成。补充镁剂在促进尿镁增加的同时,可以增加尿中枸橼酸的含量,并提高尿的pH值。因此,镁剂能有效地降低草酸钙结石的复发,其适用于伴有低镁尿症或不伴有低镁尿症的草酸钙结石患者。 磷酸钙结石如何预防? 磷酸钙结石的预防建议采取液体摄入和饮食方面的一般预防措施。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小管酸中毒是磷酸钙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 大多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肾小管酸中毒可以通过药物纠正。 如果排除这些,则对磷酸钙结石的药物治疗可使用噻嗪类药物有效降低尿钙水平。 如果尿液的pH值始终保持> 6.2,则用L-蛋氨酸进行尿酸化也可能是有益的,但是需要监测全身性酸中毒的发生。对于感染相关的磷酸钙结石,则参考感染性结石的预防。 预防尿酸结石的关键是什么? 预防尿酸结石的关键在于增加尿量、提高尿液的 pH 值和减少尿酸的形成和排泄3个环节。具体包括:1、大量饮水: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 2000ml以上。2、碱化尿液:使尿的 pH 值维持在 6.5-6.8之间,可以给予枸橼酸钾钠、枸橼酸钾 或者碳酸氢钠。3、减少尿酸的形成:血尿酸或尿尿酸增者,推荐口服别嘌呤醇或者叶酸。 尿酸结石的预防如何控制饮食? 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肥胖患者用低热量膳食。宜用的食品:五谷类应以细粮为主;青菜水果可任意食用;鸡蛋和牛奶可适当摄入。建议碱性饮食,忌用的食品有:猪肉、牛肉、鸭肉、鹅肉、动物内脏、盐渍或油炸食品、青鱼、沙丁、白带鱼、吴郭鱼、肉干各种肉汤、肉汁、蛤、蟹等;蔬菜有菠菜、各种豆类、菜花、龙须菜及蕈类;酒、浓茶、咖啡、可可等;强烈的香料及调味品。不宜饮酒,饮酒可增加尿酸水平,酒后还易引起尿的浓缩。 胱氨酸结石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胱氨酸结石形成者中,通常采用适当水合和尿碱化预防作为一线预防措施。胱氨酸在尿液pH250 mg/dL时会发生结石形成。成人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应至少达到3L/d,以增加胱氨酸的溶解度。在碱化的尿液时,通常使用柠檬酸钾钠使尿的 pH 值达到 7.5 以上。如果结石复发仍然发生,用胱氨酸结合剂进行二线预防,如硫普罗宁或卡托普利。 胱氨酸结石如何控制饮食? 胱氨酸结石患者宜多摄入以蔬菜及谷物为主的低蛋白饮食,避免过多食用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大豆、小麦、鱼、肉、豆类和蘑菇等),低蛋白质饮食可减少胱氨酸的排泄。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推荐纳盐的摄入量限制在2g/d 以下。 怎么预防感染性结石? 预防感染性结石建议采取液体摄入和饮食方面的一般预防措施,尽可能用手术方法清除结石,并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短期或长期抗生素治疗。使用蛋氨酸或氯化铵进行尿酸化,能够提高磷酸盐的溶解度。须限制尿素酶的摄入,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应该使用尿素酶抑制剂,推荐使用乙酰羟肟酸、和羟基脲。 为什么预防鹿角形结石的术后复发须控制尿路感染? 鹿角形结石一般包含有磷酸镁铵结石和(或)磷灰石成分,它们的形成与尿路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把从感染性结石的表面和内部获得结石的碎片进行培养,往往表明细菌来源于结石的内部。另外,肾脏感染性结石的存在也会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地发作。而鹿角形结石外科干预过程又是结石碎裂、细菌释放的过程,因此,控制尿路感染对于鹿角形结石的整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相关结石如何预防? 含钙药物结石的预防: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引起的结石与尿钙的排泄增加有关,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会促进尿液草酸的排泄。因此,含钙药物结石的预防主要是减少尿钙和尿草酸的排泄,降低尿液钙盐和草酸盐的饱和度。 非含钙药物结石的预防:预防茚地那韦结石的最好方法是充分饮水,每日进水量达到3000ml 以上,可以防止药物晶体的析出酸化。尿液使尿 pH 值在 5.5 以下,可能有利于药物晶体的溶解。氨苯蝶啶、乙酰唑胺、磺胺类药物结石的预防方法是大量饮水以稀释尿液,适当应用碱性药物来提高尿液的 pH 值,从而增加药物结晶的溶解度。 尿路结石临床治疗后随访复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尿路结石临床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去除结石、控制尿路感染和保护肾功能。因此,无石率、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是临床随访复查的主要项目。 尿路结石预防性治疗后随访复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尿路结石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不复杂的和相对复杂的两类。第一类包括初发结石而结石已排出的患者以及轻度的复发性结石患者,此类患者不需要随访。第二类包括病情复杂、结石频繁复发、经治疗后肾脏仍有残留结石、或者有明显的诱发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此类患者应该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是进行结石活动的代谢性监测,主要包括结石成分分析,血液中钙、钾、肌酐、尿酸测定,以及尿液中各类成分测定,这些检测将有助于相关代谢异常的诊断及鉴别。 尿路改道者如何预防结石? 尿流改道的患者在肾集合系统和输尿管,或在导管或储尿囊中形成结石的风险很高。代谢因素(高钙尿、高草酸尿和低枸橼酸尿)、尿素酶产生菌感染、异物、粘液分泌和尿瘀也是结石形成的原因,这些导致患者的结石复发风险很高。因此代谢评估和密切随访是必要的,可以为有效的长期预防提供风险评估。具体预防措施包括对代谢异常进行医学处理,对尿路感染进行适当治疗,对利尿处理或定期对储尿囊进行冲洗。 如何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结石?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细菌尿、肾积水、VUR、肾瘢痕形成、下尿路重建和胸椎缺损等其他危险因素而发生尿路结石,最常见的原因是尿淤滞和感染。为了有效地长期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结石,需要纠正代谢紊乱,适当控制感染,恢复膀胱的正常储存/排尿功能,而冲洗法可显著降低感觉障碍患者行膀胱扩大成形术后结石形成的风险。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16 为什么需要进行呼吸管理? 对于手术时间长、腹腔镜手术患者及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麻醉期间避免高浓度吸氧。泌尿外科微创手术麻醉术中呼吸管理以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为目标。对于手术时间长、腹腔镜手术患者及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其主要措施包括低潮气量(6~8ml/kg预测体重)、呼气末正压通气及肺复张手法。术中应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调整通气参数,对于特殊体位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不能如实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必要时根据动脉血气水平指导呼吸参数的调节。全麻期间纯氧通气可增加术中及术后肺不张的风险,因此麻醉期间应避免高浓度氧气吸入。对于拟行区域阻滞麻醉、MAC的患者术中也应予以吸氧,必要时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17 手术过程中会不会很冷? 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低体温风险,监测并记录体温,保持患者温暖直至安全转运至手术间。对于全麻手术麻醉时间>30min的患者,术中进行体温监测并予主动保温至患者体温≥36°C。术中保温的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内容:①提高手术室室温;②患者非手术郎位的物理性保暖;③应用压力暖风毯;④输入液体、腔内冲洗液甚至麻醉吸人气体的加温。手术中维持患者体温>36℃,有利于患者麻醉复苏,减少刀口感染,减少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出血的发生率。围手术期常规监测体温,及时处理出现的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可增加切口感染风险、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影响机体药物代谢、导致麻醉苏醒延迟等。避免术中低体温可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对于泌尿外科腔内手术,术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冲洗液,如使用低温液体,会使患者核心体温迅速下降。因此需特别重视冲洗液的加温。术后监测、记录并维持患者体温≥36°C。 18?如何做好术中的液体治疗? 对于低、中风险手术的患者,采用非限制性补液;对于老年、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ASA?III级患者,推荐使用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优化的循环及液体管理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液体管理目标是避免使患者处于脱水状态。术中液体治疗的目标是维持体液内环境稳态,避免因液体负荷或灌注不足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对于低、中风险手术患者,非限制性补液可降低术后PONV的发生率,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对于老年、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ASA?III级患者,推荐使用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可适当使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术后应鼓励患者尽早进食。晶体和胶体均可用于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补液,晶体推荐使用平衡盐溶液。 19?术后到底要不要放置引流管?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创伤,为患者减少和避免留置引流管提高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减少腹腔或腹膜后等各种引流管及导尿管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动作用,但ERAS理念仍支持在手术相对顺利、创面小、出血少、术后感染率低的情况下可减少或避免各种引流管的留置。 20?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 恶心、呕吐是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患者满意度降低和住院天数延长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预防性镇吐也是减少患者应激表现的重要环节,应当减少发生PONV的基线风险因素;中危患者采用1~2种干预措施;高危患者采用联合止吐和多模式止吐策略。术后PONV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高风险人群PONV发生率高达80%。推荐使用Apfel简易风险评分预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发生PONV的风险。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0~1个危险因素)、中危(2或3个危险因素)及高危(>3个危险因素)人群。目前预防PONV最为简单可靠的方式为多模式预防,其中包括非药物预防与药物预防。非药物预防主要通过降低基线风险来减少PONV发生率,具体措施包括:可区域麻醉患者尽量避免全麻、避免使用挥发性麻醉药(优先使用丙泊酚)、避免使用笑气、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最小化。五羟色胺拮抗剂仍然被认为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首选药物。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给予小剂量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效果更好。ERAS理念通过术前禁饮时间尽可能缩短、术中充分补液等,术后患者早期进食可以早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达到一定程度缓解术后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21 术后剧烈疼痛怎么办? 疼痛是患者术后最主要的应激因素之一,术后疼痛阻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阻碍患者咳嗽咳痰,从而容易诱发患者术后肺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延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阻碍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出院时间。因此,疼痛治疗是ERAS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术后镇痛首选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建议患者术后2h即开始口服镇痛药物预防镇痛。术后充分镇痛是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保障。 22 如何能促进术后通气? 术后肠麻痹是延缓手术患者出院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术后肠麻痹也是ERAS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早期下床活动外,咀嚼口香糖有益于腹部和胃肠手术患者恢复,荟萃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咀嚼口香糖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提前。这是由于咀嚼口香糖的患者术后肠麻痹症状减轻,尽管如此,咀嚼口香糖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无显著差异。 23?术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食? 加速康复外科特别重视早期饮水进食,建议术后尽快恢复正常饮食摄入。在禁食后的24h内,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效应。但早期进食可减缓此效应有利于恢复肌肉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及减少败血症的发生。术后观察2h,患者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即可以饮用温开水或碳水化合物饮品50~10ml,饮用后无不适可继续给子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等。术后6h开始鼓励半流质饮食。进食内容顺序选择为清流质(以清水为主)→半流质饮食(以粥类和糊类为主)→固体饮食(以米饭、面条、馒头等为主)。建议少食多餐,循序渐进。不建议早期选择牛奶、富油饮食及辛辣食物。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进食后的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 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选择相应的饮食指导,减少结石复发。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可适当地摄入含钙质的饮食,避免食用菠菜、甘蓝、杏仁、花生、浓茶、土豆及豆制品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不宜多吃巧克力、红茶、酸梅、可乐、啤酒及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如柑橘、柠檬、西红柿及草莓;限制动物蛋白和钠盐的摄人等。尿酸结石患者可进食碱性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适当地摄人鸡蛋和牛奶;避免饮酒,少吃海鲜,不宜食用高嘌呤、高蛋白食物,如虾、凤尾鱼、沙丁鱼、鸡鸭皮、动物内脏等。磷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结石患者应多吃低钙、低磷食物,禁食豆类、奶类及蛋类,避免食用柑橘类水果、咖啡及乙醇饮料。胱氨酸结石患者可多摄人蔬菜、谷物为主的低蛋白饮食,避免过多食用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如大豆、小麦、鱼、肉、豆类及蘑菇等限制钠盐摄人。 24?术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下床活动? 传统泌尿外科围术期观念建议患者长期卧床,不仅增加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术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还会引起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延迟、胰岛素抵抗、肌蛋白丢失、肺功能损害及组织氧合不全等。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早期下床活动,因其可增加肠蠕动,提高肺活量,降低胸部感染和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加速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及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研究显示术后是否早期下床活动与加速康复外科能否成功并取得满意结果显著相关, 泌尿系结石手术大多数为经自然腔道(输尿管镜、膀胱镜等),手术当天可加强床上翻身及四肢活动,无特殊禁忌术后4h可指导患者床上坐起5~10min,无不适时可将双腿放置床边再坐5~10min,患者无头晕、乏力不适时,护士可陪同床边站立5~10min。活动时均需要做好伤口保护并有家属陪伴,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活动范围按照床上活动、床旁活动、病房活动、病房走廊活动等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时间以患者的主观疲劳度为标准。护士应随时评估患者术后早期下床存在的各种风险,给子预见性护理并实施针对性防范。老年特别是伴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更推荐早期下床活动。但是,对于行特殊手术方式的患者(如经皮肾镜取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等),过早的活动有可能会增加术后继发性出血的风险,应根据术中情况及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25 术后在病房休息不好怎么办? 通过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完善术后镇痛、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等手段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是术后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术后睡眠障碍与谵妄、疼痛及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术后疼痛、环境因素如护理人员的干扰、光线、噪音等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完善的术后镇痛、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强光、噪音)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术后睡眠,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6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可以预防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最常见,同时又是可以预防的严重手术并发症之一。由于体位摆放、手术时间、术后需要卧床制动等因素,泌尿外科腔道内镜手术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其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更是高达30%。根据血栓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及药物治疗。术后能饮水患者嘱其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防止因体液减少造成血液黏稠,诱发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观看视频、发放踝泵锻炼图解及护士床边指导等方法让患者掌握术后床上运动方法及应用抗栓弹力袜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皮下注射抗凝药物的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首选腹部,推荐选用皮下注射腹部部位定位卡,用药后需观察用药反应,包括有无牙龈、大小便出血,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瘀斑、疼痛,局部及全身有无过敏反应等。首次注射时间为术前12h,并持续用药至出院。 27?术后留置管道该如何进行护理? 术后管道的放置不但使患者的舒适度下降,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ERAS的观点是术后患者不常规留置导管,只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性使用,并根据机体康复情况和引流情况及早拔除。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术后可能会留置伤口引流管、肾造瘘管、尿管、双J管。保留尿管期间,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意外滑脱或拔管,引流袋应低于穿刺点水平。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及时查看腹部体征及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情况。协助医师做好拔管后切口的护理,保持敷料完好无渗液,观察患者拔管后病情变化,如是否有发热、腹痛等发生。留置双“J”管期间,拍摄腹部平片,确定双“J”管位置,做好相应的留置目的、注意事项等健康指导。 28 术后恢复到什么程度可以出院? 目前认为只要患者恢复固体饮食和胃肠道功能口服镇痛药即可有效止痛,自由活动无其他临床问题,即可出院。完善随访应诊系统,包括电话、微信等,便于对术后30d内回家康复的患者提供最及时的指导。针对加速康复外科患者应加强出院后的随访和监测,通过电话、微信或门诊指导患者对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对可能的并发症应有所预警,建立“绿色通道”,随时满足患者因并发症而再次入院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出院指导,在出院之前为患者讲解是降低非计划返院的重要措施。 29?结石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饮食方面??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选择相应的饮食指导,减少结石复发。嘱惠者多饮水,每日大于2000ml(包括菜汤果汁等)或建议饮水量30ml/(kg·d),达到机械性“内冲洗”的目的。禁止饮浓茶咖啡、酒、饮料等,以免加重泌尿系统的负担;忌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及新鲜的果蔬,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内压增高引起术后创面出血。 (2)?按时服药??根据出院记录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3)?出院携带肾造瘘管的注意事项:对于肾结石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出院后短期内须留置肾造瘘管,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①妥善固定肾造瘘管,在变化体位时,避免患侧肾造瘘管受压、扭曲或脱出。肾造瘘管留出足够长度,保证患者翻身时处于正常位置,活动或下床时将引流袋用别针或胶布固定于衣服上,位置低于肾脏,活动前排空引流袋,以免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避免弯腰、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运动;②保持肾造瘘引流通畅,防止导管受压、反折、堵塞。可自上而下的挤压造痿管,促进结石或血块的排出;③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防止污染;一旦发生接头(连接)处断开或尿液漏出,应立即更换引流装置;④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增加尿量起到稀释尿液、冲洗尿路的作用,可促进结石的排出;⑤正确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正常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清亮,尿液若发生异常时,应尽早到医院诊治;⑥肾造瘘口周围每天碘伏棉球消毒1次,淋浴后增加消毒1次。 (4)?双“J”管的注意事项:上尿路结石术后患者出院时需要留置双“J”管,患者在家中应做好自我护理。主要包括:①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达到“内冲洗”的目的,防止形成结石,阻塞双“J”管;②不要做四肢及腰部同时剧烈伸展动作,不要做突然的下蹲动作及重体力劳动,以防止双“J”管移位或者滑脱;③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排尿,定时排空膀胱,避免腹压增加;④注意观察尿色、尿量的变化,如果出现腰疼痛严重及大量血尿时,要及时就诊;⑤出院患者早期可能会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患者应多饮水,口服抗生素和解痉药,可减轻或消除症状;⑥双J管多在出院后2~4周拔出。遵医嘱按期返院复查拔除双“J”管。
1 什么是快速康复外科(ERAS)?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有助于减少手术应激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舒适性。ERAS相关优化临床措施需外科、麻醉科、护理、营养等多学科通力协作。 2 什么是泌尿外科快速康复理念? 泌尿外科ERAS理念是泌尿外科医学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崭新的实践。其理念是指为促进患者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3 为什么尿路结石手术的患者需要实施快速康复? 近20年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已经为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供了优势基础。微创外科具有手术创伤小,全身反应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ERAS理念相吻合。目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主要分为腔镜手术及内镜手术两个大方面,适用于绝大部分上尿路及下尿路结石的患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床位周转率得到了极大提高。ERAS理念下的有效管理为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安全、舒适和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尿路结石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的前提是什么? 患者入院后由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疼痛、跌倒、生活自理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有不能耐受手术或耐受能力差、手术风险高的情况进行初始筛查。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表面术前筛查对泌尿外科加速康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有研究表明充分的术前筛查与评估对手术患者改善预后、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作用。 5 泌尿外科快速康复的首要环节是什么? ERAS理念的入院宣教是ERAS开始的关键环节,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在进行ERAS宣教对术后康复影响的相关性研究,但在其他外科领域的研究证明,对患者进行充分详细的ERAS理念讲解可以使患者充分了解ERAS理念,大大减少患者的顾虑及焦虑,提高患者ERAS执行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围术期的配合能力,有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宣教的对象应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家属及其陪护人员。宣教形式多样,包括展开个人咨询、宣传彩页或多媒体方式等。宣教内容应包括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病情及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指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热情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将手术碎石原理、方法、疗效、预后等知识,以及手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解决方法予以详细告知,并用照片形式告知患者术中将摆放的体位,满足患者对未知知识的需求,缓解其焦虑不安的负性情绪,减轻生理应激反应。解释术前准备工作的意义以及术后康复的目标有哪些,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配合镇痛及呼吸功能锻炼等,使其能在围术期中发挥主动参与的作用,加速术后恢复。 6 患者术前如何调理? 术前预康复是指在术前针对有可能影响术后康复的状态进行调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速度。 (1) 戒烟戒酒 Azhar等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泌尿外科手术病人,术前1个月以上避免过多的酒精摄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戒烟亦是如此,但术前立即戒烟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患者术前应至少戒烟8周,以减少长期吸烟者突然戒烟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 治疗基础疾病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按时按量使用降压药和降糖药,责任护士需关注术前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遵医嘱做好血压和血糖监测控制工作,并了解患者用药史,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在手术允许范围内。有研究表明高血糖和高血压是引发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控制感染 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待复查尿培养结果转阴性后再行手术治疗。 (4) 营养评估 营养不良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外科患者营养筛查最有价值的工具是由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包括三个部分的总和,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低减评分+年龄评分。术前应用NRS 2002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可进一步应用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工具,对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和主观全面评定(SGA)等进行营养评定,了解患者营养状况。NRS 200210d;体重指数3h)的患者延长至72h。由于不同细菌的耐药性不同,具体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并不明确,但肯定的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使患者受益。如果患者没有危险因素,美国泌尿协会指南建议术前24h使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欧洲加速康复外科指南建议术前使用氯已定-酒精擦洗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32、 果糖和尿结石的关系? 果糖在我们饮食中很为常见,主要日常饮食来源是含糖饮料、果汁和水果等。从1967年高果糖谷物糖浆被广泛使用后,果糖摄入量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增加,果糖不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医药行业需求也很大,果糖注射液作为新一代不依赖胰岛素的高能量营养输液在临床大量应用。然而,过往有不少临床和动物研究报道,高果糖饮食可能会增加尿钙和草酸盐的排泄,患尿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也有研究提出与医用葡萄糖注射液相比,静脉输注果糖可使尿草酸排泄增加。 近年,在针对三个不同人群的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果糖摄入量与尿结石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而非果糖碳水化合物与风险增加无关。虽说不少研究提出果糖会影响尿结石形成,但摄入果糖与结石风险之间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有趣的是,关于其机制的探究,有研究发现果糖摄入对尿钙和草酸排泄的影响可能取决于镁和维生素B6的摄入量,果糖相关的结石风险在低镁和维生素B6摄入量的人群中可能更大。果糖摄入还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与低pH值有关,而低pH值是尿酸性尿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果糖是已知的唯一能增加尿酸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果糖会增加尿尿酸,这也可能是尿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果糖可影响草酸生成,过多果糖摄入会增加尿中草酸的排泄,增加了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然而,关于果糖影响尿结石的具体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研究证据还不足,需更多研究证实。我们日常饮食中果糖主要来源于水果和含糖饮料,那我们应该建议尿结石患者不要食用水果吗?显然,这是不正确的,许多有力证据和指南建议适当食用水果和蔬菜,甚至作为枸橼酸钾的合理替代品,而枸橼酸钾是对抗尿结石形成的有效药物之一。而对于含糖饮料而言,尿结石患者可以因此,尿结石患者日常饮食须注意,应该确保减少钠盐、动物蛋白质或脂肪摄入量的同时,不能通过增加其他结石的危险成分(如富含果糖的食物)的摄入来满足机体能量需求,营养摄入须均衡,不然就会失去其裨益。 33、 高尿钙症的尿结石患者的饮食预防? 高钙尿症是钙性尿结石病人最常见的代谢异常,约占含钙石病人的30%~60%。正常饮食时24小时尿钙排泄大于4mg/Kg,或24小时尿钙排泄男性大于300mg,女性大于250mg,称高钙尿症。根据高钙尿的发生机制,其分为再吸收性、吸收性和肾性高钙尿3种类型。 建议高钙尿结石患者的饮食需注意:(1)根据研究调查,低钙饮食会促进草酸排泄,增加尿结石形成风险,所以建议大多高尿钙性尿结石患者适当增加饮食钙的摄入,钙含量>1g/d,而对于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摄入低钙饮食。(2)同时还需注意限制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如甘蓝、杏仁、花生、菠菜、红茶和可可粉等,可减少草酸钙结石形成。(3)适度的膳食盐限制有助于减少尿钙的排泄,可有助于高钙尿症患者尿结石的预防。(4)适当低蛋白饮食,也可减少尿钙排泄,有助于尿结石的预防。(5)适当增加饮食中ω-3脂肪酸的摄入如鱼油中就含大量的ω-3脂肪酸,可降低高钙尿结石患者尿钙排泄,配合其他的合理饮食对尿结石预防有一定效果。(6)适当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饮食:米麸可以减少尿钙的排泄,降低尿路结石的形成风险,但要避免诸如麦麸等富含草酸的纤维素食物。 34、 高草酸尿症的尿结石患者的饮食预防? 高草酸尿症主要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肠源性高草酸尿症、膳食性高草酸尿症和特发性或轻度高草酸尿症。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缺乏丙氨酸转氨酶而致内源性草酸生成过多。肠源性高草酸尿症是因肠道疾病致外源性草酸吸收过多,膳食性高草酸尿症是因饮食中草酸或其前体物质摄入过多,两者都是都属于继发性高草酸尿症。 因此,对于高草酸尿尿结石患者,特别是膳食性高草酸尿症和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合理的饮食结构相当重要。(1)减少草酸及其前体物质的摄入:人体实验表明,高草酸饮食比低草酸饮食者肠道吸收草酸盐多。而且不少研究证明,富含草酸的饮食会导致尿草酸水平的显著增加;而低草酸盐饮食能有效的减少尿草酸的排泄和草酸钙结晶的沉淀。抗坏血酸(维生素C)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增加肠道吸收和内源性合成从而提高血清和尿中草酸的水平,所以对于高草酸尿尿结石患者须注意减少富含草酸食物(甘蓝、杏仁、花生、菠菜、红茶和可可粉等)的食用,还须根据个人情况,适当限制维生素C的摄入。(2)适当增加饮食钙摄入:研究表明,低钙饮食会促进肠道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加尿液草酸盐的排泄,适当的补充钙,对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和高钙尿症的尿结石患者都有利。(3)适当的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轻酸负荷,提高尿PH值和枸橼酸水平,降低尿草酸钙饱和度,减少草酸钙结晶的沉淀。(4)研究表明完全的素食主义者比均衡饮食者,尿草酸排泄更多,更易形成草酸钙结石。总之,高草酸尿尿结石的患者除了针对性减少草酸、动物蛋白、脂肪等的摄入,增加饮食钙、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外,更应当注意饮食的均衡性,避免单一饮食,包括水果、蔬菜和含钙饮食。 35、 低枸橼酸尿症的尿结石患者的饮食预防? 低枸橼酸尿症定义为测定24h尿枸橼酸排泄量小于320mg,是尿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枸橼酸盐是尿液中一种重要的钙结合物,可以降低离子钙的浓度,抑制草酸钙和磷酸钙晶体自发和异相成核形成。此外尿枸橼酸的排泄可以提高尿pH值,可防止尿酸结晶和尿酸结石形成。尿pH值的提高可以预防尿酸结石的形成。 酸碱的状态对枸橼酸的排泄影响很大,过高酸负荷可降低其排泄,枸橼酸盐自身的抑制活性也随尿pH升高而增大。因此,严格控制饮食以维持酸碱平衡对低枸橼酸尿症的尿结石患者很为重要。(1)可适当多吃蔬菜:研究表明多食蔬菜能增加尿枸橼酸的排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富含草酸的蔬菜的摄入。(2)适当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或果汁的食用,如桔类水果和果汁,而部分非桔类水果及其果汁如瓜类也被证明能增加尿枸橼酸的排泄。(3)乳制品的蛋白质,如肉类、家禽、鱼类、鸡蛋中含有含硫的氨基酸,是膳食酸的主要摄入,因此,也应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 36、 儿童尿结石患者该如何合理饮食? 近些年,儿童尿结石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逐渐受到重视,幼儿期到青春期都存在患病风险,以3-5岁儿童患尿结石最常见,与尿路感染、先天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胱氨酸尿等诸多因素有关,近些年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尿结石患者中代谢异常很常见,如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低枸橼酸尿症等,都是儿童尿结石形成常见危险因素。改变他们的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儿童患肾结石的风险。 因此,建议儿童尿结石患者须摄入足够的液体;适当的膳食盐限制和增加钾的摄入有助于减少尿钙排泄,比如治疗儿童高钙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是3个月的低盐高钾饮食;而饮食钙限制不推荐用于儿童肾结石。虽然还没有研究评估儿童结石患者补充水果和蔬菜对尿液枸橼酸盐的影响及巧克力和可乐对其影响,但根据国际营养指南,建议均衡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比如限制巧克力和可乐的摄入,这对高草酸尿症和低枸橼酸尿症的尿结石患儿可能是有所帮助的。 37、 老年尿结石患者该如何合理饮食? 在老年患者中,对于尿结石的饮食预防必须考虑老年人的某些特定方面,比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下降,代谢异常等。当然,和中青年尿结石患者一样,老年患者增加液体摄入也相当重要,但须注意的是,须根据其的肾功能及心功能等,合理的补充液体。根据研究调查建议老年患者饮食中减少钠的摄入量,同时增加钾,镁和枸橼酸盐的摄入,可以减少尿结石的形成危险因素,同时也可以防止骨质流失和高血压的发生。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饮食(1200毫克/天)可用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尿结石,但须避免过量摄入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老年人日常饮食,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供给情况下,限制动物蛋白摄入并适量增加饮食中水果蔬菜的摄入会降低机体酸负荷,减少尿钙和尿酸的排泄,增加尿枸橼酸浓度,从而降低尿结石形成的风险。 38、 治疗高血压的饮食模式(DASH-Style Diet)对尿结石的影响? 治疗高血压的饮食方式(DASH饮食)包括多水果和蔬菜,适量的低脂肪乳制品,低动物蛋白的饮食。(DASH饮食)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推荐DASH饮食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2005年作为一种健康饮食模式列入美国饮食指南。近年来,(DASH饮食)被提出是一种新潜在的尿结石预防方法。有研究对三个大规模群体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发现DASH式饮食能显著降低尿结石的风险。众所周知,尿结石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DASH饮食可降低血压和心血管风险,这可能是其预防尿结石的独特优势。 至于其优势因素,目前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方面:(1)DASH饮食富含钙,适当的高钙饮食能降低尿结石形成的风险。(2)水果和蔬菜中有不少能降低尿结石风险的因素,如镁、钾和枸橼酸等,而且能提高尿液的pH值,降低尿酸结晶形成的风险。虽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但也提高了尿枸橼酸水平,尿枸橼酸是含钙结石的重要抑制剂。有数据表明,食用水果蔬菜反而能降低30%草酸钙的相对过饱和度。而且饮食中较高的钙含量能能与摄入的草酸在肠道结合,从而减少草酸的吸收和尿排泄。因此,DASH饮食中较高的草酸可能不会对尿结石形成有实质性的影响。而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对尿结石的不良影响可能被镁的抑制作用所抵消。(3)DASH式饮食中的豆类和谷类还含有大量的植酸,这与尿结石形成减少密切相关。(4)低脂和低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尿钙排泄,降低草酸钙结石形成风险,而且减少动物肉类的食用可以降低尿酸结石的风险。当然,DASH饮食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尿结石风险的未知因素。 此外,在DASH饮食的基础上,建议适当的低钠饮食、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可能会更有益于尿结石的预防。因此,预防尿结石饮食模式还需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为尿结石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均衡、有效的饮食方式。
20、 富含镁的食物有益于尿结石预防? 低镁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