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说他近段时间总是失眠,郁闷,不想跟朋友接触,整天头脑晕晕乎乎,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问我该怎么办。聊天中得知他工作和感情受了双重打击,情绪很是低迷了好久,现在尚且能胜任工作,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但回到家打开电视就呵欠连天,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异常清醒。 了解这些之后我初步判定他是患了神经衰弱而非抑郁症,遂建议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且严格遵守,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尽量多与同事朋友一起聊天、聚会,并教给他一些放松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他打来电话告诉我最近一直坚持步行去上班,睡前举哑铃、做俯卧撑,现在睡眠有所改善,精神状态好了一些,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同事们都说他改变了不少呢。其实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经常会遇到,好多人对自己的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苦恼不堪,不得解脱。笔者认为有必要向大家介绍神经衰弱与抑郁症的区别。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和意志行为降低,习惯称“三低”症状。而神经衰弱是以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为主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症状。神经衰弱患者在阅读书报或收看电视等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爱胡思乱想,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常感到精力不足,易疲劳,大多数患者还常常伴有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容易烦恼,乱发脾气等等。这些通常是由于工作及生活压力过大,长期心理压抑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造成。 发现自己患了神经衰弱不要过于担心紧张,可以按照以下该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 进行体育锻炼及适当的体力劳动,包括气功、太极拳、瑜伽等健身术 2、 起居有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习惯 3、 尽可能多的参与集体活动,聊天、娱乐,大哭大笑,向合适的人诉说你的感受 4、 必要时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及辅助睡眠的药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沉重的压力常使得我们不堪重负,要记着适时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假,调整好自身的状态,顺利渡过心灵迷雾期。
龙门风景区的李女士问:我丈夫已经被消化不良折磨了1年多,长期以来没有食欲,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体重也由70减至54公斤,我们跑了多家医院,做了全身检查都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他心情就是不好,失眠,浑身没劲儿,一想到久治不愈,就想“一死了之”有人建议去看心理科,但他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相信许多专科医生都会遇到这样类似的询问。这位李女士的丈夫长期“消化不良”,而且做了大量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但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悲观想法,考虑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而真正的抑郁症状多藏在繁多的主诉后面,使人难识其庐山真面目。这躯体症状以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疼痛症状为多见,其次是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主诉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腹内有气体游动”,“莫名的心慌,整日惶惶不安,疲乏胸痛”,“游走性的头痛,颈部痛,常间断发作的腿痛”,“尿频尿急”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主诉更常会被误诊为胃炎,肠炎,甲亢,血管性头痛,关节炎,植物神经性紊乱等,给予一般性镇静安眠,消炎镇痛药或养血安神收效甚微,而给予心理治疗配以抗抑郁药后,多能得到良好控制。 据临床观察,近年来,典型的三低型(思维迟缓、情感低落、意志减退)抑郁症已不多见,而以各科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逐日增多,这些病人不会引起“胡言乱语”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行为紊乱,但是它使患者感到心灵和躯体双重痛苦,而且表面上看起来是正常的,常常被亲友和同事们误解为“没有病”“没病装病”,其实抑郁症患者感到的痛苦是真真实实的痛苦,但是看不着,摸不到,又不被人们所理解,因而他们对别人的言语很敏感,对别人的同情则心存感激。所以,医生和周围的亲人朋友应该多给予一些爱心,关心和耐心,使他们早日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前两日西工的张先生来到咨询室向我讲述他的故事:在一次朋友聚会时他与邻桌发生争执,出现武力冲突,并未受伤,当晚回家后出现胸闷、心悸、手脚发麻,急诊120检查后未查出有心脏病,但此后,经常会感到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同时感到紧张害怕,有濒死感,去医院反复做心电图又查不出病因,为此他非常苦恼经人介绍来到心理门诊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其实象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内科急诊室以“心脏病突发”就诊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器质性病变,完全是由于情绪极度紧张造成的假象,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惊恐障碍。资料显示单次出现的惊恐发作非常常见,至少有35%的人有过一次惊恐发作的经历,但此后没有任何不良后果,其中少数人反复发作,出现焦虑、回避有关场景的症状,甚至发展为惊恐障碍。建议出现类似上述情况的朋友:惊恐障碍是可以治疗的疾病,新型的抗抑郁剂可以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强度,配合专业医师的心理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此外,向大家列举在惊恐障碍中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如若有4条同时出现且发作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不超过半小时后自行缓解,则很可能患有惊恐障碍,请及时至心理门诊就医。1.剧烈的心跳感、心慌 2.出汗 3.发抖或哆嗦 4.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5.窒息感 6.胸痛或胸闷 7.恶心或腹部不适 8.眩晕、站立不稳或晕倒 9.感到周围不真实与周围隔离 10.害怕自己失控、发疯或精神错乱 11.害怕会死、有濒死感 12.感到麻木或刺痛感 13.潮红或寒战
做为一名长期战斗在心理卫生专业的临床医生,主诉“失眠”是心理门诊最常见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在失眠人群中有13%的患者从来没有看过专科医生或用药物治疗。失眠成为困扰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理质量。我国的CCMD-3诊断标准上对睡眠的概念定义得非常简单,即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叫做失眠,只要是睡不着的,睡不醒的,睡不好的统一叫做失眠。目前国际上把失眠的定义更加具体化,标准一,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没有睡着,标准二,半夜老醒,醒来次数超过两三回,标准三,天还没亮就醒了,俗称早醒,标准四,夜夜做噩梦,噩梦连篇噩梦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当遭遇失眠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失眠的痛苦也只有失眠经历者才能体会,安眠药就如同救命稻草一样,成为许多人的睡眠宝典。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有一部分人确确实实睡眠很差,慢性失眠的可以服用安眠药,但80%的失眠是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比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先解决心理上的负担,睡眠才能改善,服用安眠药也不用害怕,只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逐渐撤药,通常不会成瘾。有一部分保健品是有用的,如大家熟悉的中草药柏子仁和酸枣仁,含有这种成分的保健品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辅助睡眠的。但是有一些所谓的保健品经药品化验后,结果让人乍舌,药品里全是西药成分,这些西药成分会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只要一停止服药,病人根本无法入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药物成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比失眠本身还可怕,所以在选择保健品时一定要科学谨慎。在此,笔者诚恳的提醒广大失眠患者及其家属,治疗失眠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之下系统的调整,首先,要放下羞涩心理,大胆面向医生,如实详细汇报病史。其次,放下恐惧心理,不要抱着药品说明书牢牢不放,在那些还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副反应面前驻足,从而延误了治疗。治疗之中要放下侥幸心理,不可认为今晚睡好明晚就不用服药了,不要私自减药或停药,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就是如此造成的。家属的支持同样关乎病人的康复,失眠者往往是脆弱的,对于久治不愈的失望以及对于家人的抱歉心理使得他们对于亲人的语言态度十分敏感,一句无心的埋怨可能使得他们信心全失,而一句温暖的劝慰则会给他们增添力量,使他们不感到孤单,从而树立自信。对于失眠患者家属一定要给予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支持的心。对于失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放下包袱,系统正规的调整,加之亲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努力,我相信您一定可以睡得更好!
问题一,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 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藉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 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 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 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 ——做人,依靠自己! 问题五, 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回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可是,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只听到那个行业好,就马上开起业来了。我看过对穿着没有任何口味、或根本不在乎穿着的人,梦想却是开间服装店;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的人,却想在网上**,结果道听途说,却不反省自己是否专业能力不足,只抱怨时不我与。 ——做人,量力而行。 问题六, 相似但不相同的问题: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七, 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解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拼命打退堂鼓,为了恐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成功。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错。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也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是她毕竟成功了。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一个中国伟人曾说;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问题八, 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 的结局。 ——做人,要活在当下。
木桶的短板理论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就是说一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在于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最短的一块。我们一直强调要修补最短的木板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也就是说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可能让我们一直坚持。为什么我们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呢?为什么一定要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呢?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如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缺陷的,男人缺少女人的生理结构,同样女人也一样没有男人的一些结构,我们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短处,我们会要求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我们也可以不这样呀,为什么我们不换一个木桶来盛水呢?我们又不是只有那一个木桶。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个有缺陷的木桶作为一个装饰品,让它体现它本身的更大的价值。因为无论你如何去修补,它还是一个有缺陷的木桶,但作为一个装饰品,却是另一番的残缺的美。一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总是费尽周折去弥补,到最后还不一定是十分满意。为什么我们不抓住自己的闪光点,让它不断地发扬光大、照耀一切呢?这比总是一味的去强行修补自己的缺陷,到最后仍是心存修补后的别扭更加美好吧!
一只矫健的老鹰,正在蓝天下自由的翱翔,他清楚地知道,他的寿命是70岁。正值青壮年的30岁的老鹰,双爪已经不再是那么的敏捷,而他那无力的喙,不能让他象20年前那样敏锐的叼到一切。他默默地想:难道自己真的不行了吗?不可能呀?他迅速的冲向云霄,一头向下,将自己的喙撞向坚硬的岩石,鲜血直流下来,让他痛苦万分。他再次冲上蓝天,曾经那么有力的双爪在无情的岩石面前是那么的弱不禁风。他忍受着万分的剧痛,他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慢慢地,新生的喙象20年前那样的坚硬,重生的双爪变得是那么的敏捷有力,他再次冲上云霄,翱翔在蓝天上,他是那么的自由,他是那么的愉悦……为什么我们总是披着那一点点所谓的鲜亮的外衣在心中默默地说,我努力了,我已经成功了,我功成名就了,我应该歇歇了……为什么我们要在自认得中年的生命线上自我陶醉?为什么我们总是害怕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一直所谓独善其身,不愿抛弃一点而活得重生呢?生命无限,失去一点,你将获得更多。忍受一点,你将会更加灿烂!
闲时审视自己的手指,发现手指也是一个小社会,且高低贵贱界限分明,各有各的品格,各有各的性情。 大拇指是王者,虽模样笨拙,站的位置又最低,但因其随和中庸,和任何一个手指都合得来,所以自然受到拥戴。王者毕竟有王者的威严,虽和每个手指都保持亲密关系,却从不和别的手指站在一列,独处一隅,保持几分神秘。当然王者的身价也尊贵,同样是手指,倘若受了伤害,伤害大拇指的伤残级别就要高一级,如同王侯的葬礼要隆重于士大夫一样。 食指是谋士良臣,在四个手指中和大拇指交往最多,关系最近,大凡是精细活计,都由食指同大拇指搞定,只有粗活重活才动用其他手指。食指聪明智慧,有重大决策,皆由食指开动脑筋指明方向,等大功告成,方由大拇指郑重按下指印;若遇违法乱纪之事,往往由食指出面指手画脚,等风平浪静再由大拇指出面表示嘉奖。 中指是文人高士,长身玉立,孤高自傲,除了与笔墨丝竹打交道时显得风流倜傥,平日郁郁寡欢,像个失意的诗人。但中指代表了一双手的美感和精神,惟有完美的中指才能成就一双纤纤玉手。中指最长,因此碰壁时就受伤最重,如同历代的文人一样。 无名指是世俗者,她不像中指那样要求名分,却非常注重实惠。无名指是爱和财富的象征,由她来戴上戒指见证一个人的婚姻和荣誉。连名字都没有的无名指,像一个披金戴银的贵夫人,慵懒地享受着一生。 小拇指是女人,娇小,矫情,虚荣,喧闹,时不时跷成兰花状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小拇指虽派不上大用场,但却能干一些诸如挖鼻孔掏耳朵的体贴活儿,因而备受宠爱;倘若男人只能留一个长指甲或女人只能留一个红指甲,便必定是小拇指。但是,如同女人在男权社会里没有地位一样,遇到生死关头,首先作为牺牲的便是女人。古语云:宁可断其一指,不可伤其十指,这一指,是小拇指无疑。 五个手指中,除大拇指外,四个手指互不合作,颇像中国人善于搞内讧。但遇到外敌入侵时,五个指头便会紧紧握成拳头,毕竟,五个手指还是长在一个手上。
第一,人靠衣装。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虽说是一句老话,不过到今天也不算过时。昨天晚上看《血色玫瑰》,“老三”程效娇总是一身男孩子的打扮,然而当她喜欢上大侦探罗蒙的时候,她是那么不自信,跟几个姐妹发起了无明火。正当她对着镜子生气的时候,一眼看到了化妆盒,往脸上涂上脂粉,立即娇艳了几分。于是,她到街上买了一身旗袍穿在身上,登上高跟鞋。回到住处,姐妹们无一不夸她漂亮,她自己也是自信心大增。当我们充满自信地打扮好了以后,我们会觉得很有自信。你可以试一个星期,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按照什么人的样子来打扮;如果你觉得你是谁,就按照谁的模样来穿戴,那一定是糟糕透顶。请记住,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增强信心的方法。第二,切勿求全。增强自信心不应该成为一件受罪的事情,别为有自信而使劲让自己有自信。还有,万万不可什么事情都理想化。要允许自己成为一个有时候会犯错误的人。觉得自己不行的人通常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树立了高远目标的人。我有的时候也有这种一闪念,总觉得这儿也不行,那儿也有问题。这么想的原因无非是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结果怎么样呢?自信心少了一大半。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不要求全责备,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注意外界。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的时候,常常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一旦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很容易想着每一个细节,很容易怕出问题。此时此刻,越是怕出问题,越是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我们经常在球场上看到这种情形。总想着赢球,总想着一旦踢不好如何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国家。谁都想,就是不想眼前的球怎么踢,到头来,脚也不听使唤,不仅踢不进球,反而还输球。请记住,自信的人往往将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外,不自信的人才总是想着自己。第四,拒绝失血。我们都知道有一种人一来到众人面前,就啦哇啦地发泄不良情绪,甚至把周围的人贬低一顿,直弄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有的人本来就很自卑,加上这一番奚落,仅有的那一丁点自信荡然无存。有人将这种人称为“吸血鬼”,专门吸走你内心不多供你氧气的“鲜血”。没了携带氧气的“鲜血”你还怎么活?没有了自信,人还怎么前进?对你来说,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可能远离这种人。不要憎恨,也不要对他们评头品足,只要知道这种人对你生活质量的改进毫无益处就行了。一句话,少跟这种人打交道。第五,抓住机会。以前担心的事情,你可以换个新思路试一试,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可以这么说,缺少自信的多半人都是很执拗的人。甭说让人说服,就是撞了南墙都不一定会头呢。如果你还不那么固执,就报个班学习学习,或者参加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变,哪怕稍加改变都行。有一句广告词说得经典,改变总是好的。随着你的改变,你的自信心会有所增强。第六,讲究付出。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有付出才有索取。记住这句话,要想在生活中得到点什么,先要付出。比如交朋友,要想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朋友们的帮助或者指点,就要在平时多帮助别人。跟别人交往,要尽可能地让人家感觉你是一个很有自信、很有价值的人。帮助别人建立自信,你肯定会得到相同的东西。说它是因果报应也好,说它是等价交换也吧,总而言之,这是很灵验的,不信你就试试!第七,学会宽恕。很多人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他们不知道宽恕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如果你对自己过去的失败或者过失念念不忘,那你的自信心也就剩下不了多少。正确的做法是承认自己的过错或者过失,然后统统忘掉。同样,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人需要你宽恕,那就宽恕他吧。宽恕他人可不是为了他人,恰恰相反是为了你自己。第八,回答肯定。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然后你的回答就是“我很有自信”。时间一长,对你增强自信心是很有好处的。这叫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不信,你可以找讲解心理暗示的书籍看看,照着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看看有没有效果。不过,你要是问“我为什么那么自信”这类问题,说不定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你知道这又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吗?潜意识。要知道,潜意识虽然简单,却很能发挥作用。当你如此这般问到自己的时候,潜意识会立即开始工作,寻找答案,它会以一种你颇为自信的方式向你报告。第九,树立楷模。增强自信心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一个超级自信的人当自己的楷模。如果你能跟一个十分自信的人交朋友,那就更好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跟快乐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比较快乐,经常跟自信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心。别忘了,心理情绪也是传染的。如果交不到这样的朋友,就找一个充满自信的演员或者一个名人的事迹来阅读,然后以他们为典范,向他们学习。研究他们的行为。一个星期做几次,他们的自信方式就会影响到你,久而久之你就也会成为一个颇有自信的人物。第十,学会感谢。会感谢他人或者自我的人心境平和,平和的心境会产生自信。学着把要感谢的地方列出来,特别是那些在你来说一些十分突出的长项或者素质。也许你是一个很棒的游泳运动员,或者很擅长数学,身体很。要么你是一个优秀的舞蹈家,或者有非同一般的幽默感,或者精于设计,或者是歌唱家,或者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或者有一些其他积极的素质。找出你身上那些美好的东西,然后对那些优秀的素质逐一进行感谢。感谢你的优秀品质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会帮助你发展良好的形象,这对你在生活方面取得成功是很关键的。
“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活动,如果在梦中梦到“吃”或者说“与吃相关的行为”究竟象征什么?它和现实中的“吃”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 “吃”最基本的象征含义就是获得满足,而获得满足的内容是因人而异、因梦而异的。 有这样一个关于“三角关系”的梦例,梦者是一位中年未婚的女士,在她出生后不久被父母遗弃。在现实生活中她追求一位已婚中年男士,这个梦是在其遭到男士的妻子羞辱之后做的。“我在一家医院当护士。我的病人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告诉我,他另外还有一位特别护士。我和那个特别护士一道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她忽然把我的一盘甜点抢走。我气急败坏地把没吃完的食物往她脸上摔过去。那女人张牙舞爪地逼向我,我怕被她吃掉,于是赶紧逃离餐厅,躲到院子里一间像我童年去过的驴槽一样的房间。我蜷缩在一头老瘦的驴子身后,地上到处都是驴子的粪便,但这些粪便看起来却像是加了糖的蛋糕。我听到有人在叫我,我知道是教堂里一位好心的牧师在叫我,可是我躲得更紧了,生怕被他发现……” 这个梦境是对她现实生活的一种“改版”,她在梦里对男士的妻子(用特别护士来象征)进行反击。不过最终还是受到良知(用好心的牧师来象征)的拷问。但为什么她会用“吃甜点”来象征对已婚中年男士的爱呢? 我们知道,“吃”是人获得和补充能量的最基本的方式,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吃”是获得满足、成长的唯一方式,比如吃母乳。而恰恰梦者曾经是一个弃婴,“吃”对她来讲是相对缺乏的,因而也就成为她最渴望得到的满足方式,她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吃”才是获得满足的最佳方式。在梦境或潜意识里,她就会把对异性的情感或欲望的满足,用“吃”来比喻。并且,也会将自己所面对的危险,用“我怕被她吃掉”来形容。从心理成长的角度讲,这样的形容和比喻,意味着心理年龄仍在童年期。因为在童年期的孩子,吃常常是他们最关注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成年人也爱吃零食、吃小吃、在吃上挑剔,这都是童年期心理的反映,只要不是对此形成依赖,也无可厚非,毕竟人的心灵中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都需要得到满足。综上所述,“吃”最基本的象征含义就是获得满足,而获得满足的内容是因人而异、因梦而异的。 梦中“吃”的内容决定着梦者的心理需求或者缺失。 比如,上面的梦例中,“粪便看起来却像是加了糖的蛋糕”,给人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从“一头老瘦的驴子”(象征着她的自卑与情感缺失)可以看出梦者对情感和爱极度缺乏。而在一位大学生的梦境中,她梦到“自己在老师家里,与老师、师母一起吃饭,而且是西餐,吃面包,喝葡萄酒,非常开心”。这里所吃(喝)的“面包、葡萄酒”,象征含义是“精神食粮”,这与基督教中的圣餐非常相似,还有我们常见的,比如空腹睡觉,梦中会出现吃东西,这既可以看做是对生理上饥饿的一种心理补偿,也可以理解为对在饥饿状态下继续睡眠的一种心理保护。 梦境中出现“拒绝吃”,它的象征含义是“不合作、不理睬、不接受”等。 与吃相反的是在梦境中出现“拒绝吃”。它的象征含义是“不合作、不理睬、不接受”等,其背后的情绪是怨恨、愤怒。如果出现这类梦境,往往意味着梦者长期得不到关爱,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就像歌词里说的“迟来的爱”一样,也许需要更加倍的爱和耐心才能将“逆反”化开。 与吃相关的还有梦境中的“呕吐”。在现实中,因为消化不良而呕吐。而在心理上最常见的象征含义是“积攒的焦虑等消极性情绪过多,无法有效的化解”,吐出的东西往往很怪,而这些怪异的东西所代表的就是某种具体的消极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