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进食过程及手术切口应注意以下几点:早期:1、术后2—4小时根据情况可以适量喝水;2、术后6小时后吃稀饭、藕粉之类的清淡饮食。中期:1、术后24小时仍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24小时后逐步过渡为普通饮食,及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饮食、少食多餐,尽量避免牛奶、豆浆、土豆、红薯,以及进食含糖类等产气食物,引起腹胀不适,可以喝酸奶;2、戒烟酒、戒辛辣刺激性食物,因这些食物含脂肪较多,胆固醇含量较高,易引起腹泻;3、术后应该适当活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恢复。晚期:术后1周后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正常生活。另外手术后(手术当天不算)第二天换药一次,第四天左右再换药一次,基本就可以了,最好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0天后淋浴,以防切口感染!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前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心电图,大小便常规,胸部CT,肝胆胰脾双肾B超。如果没有基础疾病,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的话,和主刀医生预约好后当天早晨住院,第二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情况第三天出院。住院2—3日,创口疼痛轻微,病人痛苦小,恢复快。胆囊切除术后,不会对生活有大太影响。
单孔腹腔镜对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是有优点的:1、微创性:采用一孔腹腔镜系统设备,通过肚脐口单穿刺孔进入,采用普通手术器械,暴露术野,完成手术的过程;2、美观性:因为脐部自然凹陷,皱褶可以掩盖切口,切口藏匿于气孔窝内,完整的恢复脐部外观,从而使微创手术进入无痕时代;3、经济性:单孔腹腔镜术不多增加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及总的住院费用;4、单孔腹腔镜手术更微创及美观,爱美人的追求;但是,单孔腹腔镜是作为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的一个补充,而不是多孔腹腔镜的替代。
随着人们对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技术的提高。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成为可能。但也不能盲目跟风保胆,必须有原则。 那么,什么样的胆囊有保留的价值,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我们遵从以下“一票否决”原则。 一我们首先看患者的年龄 ▌老年胆囊炎 年龄是保胆标准的首要因素。如果您已经65岁了,就不要考虑保留胆囊了。随着年龄增大,手术风险会增大。胆囊的功能却逐渐减退,尤其长了结石,复发的概率增大。 ▌中年胆囊结石 中年胆囊结石可以考虑保胆。 ▌青少年胆囊结石 青少年胆囊结石最适宜。 二结石的数量和形状很重要 ▌成型结石 成型结石适宜,数量不易超过5个,如果是规整的结石,可以考虑保胆。 ▌泥沙样结石不要保胆。 三有无症状 ▌无症状最适宜 查体发现的胆囊结石是保胆取石的最佳适应症。 ▌有症状 ①首次急性化学性胆囊炎发作愈后适宜。 ②慢性胆囊炎患者不适宜,表现为腹胀,腹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四术中胆囊质地的判断 如果胆囊周围没有黏连,无壁增厚、水肿,适宜保胆。 ▌周围黏连 周围黏连是炎症的表现,如果黏连重,不适宜保胆。 ▌胆囊萎缩 这是胆囊慢性炎症的结果,预示着功能很差。不能保胆。 ▌胆囊水肿、壁厚(首次发作除外) 如果不是急性发作缓解期,不宜保胆。 五术中胆囊粘膜情况判断 胆囊粘膜的情况是胆囊功能最有力的评判依据。 ▌粘膜光滑 胆囊功能好,适宜保胆。 ▌粘膜粗糙 首次发作恢复期除外,保胆的复发率高。 ▌粘膜糜烂、溃疡 根据结石形成的原理,但凡有这种情况,决不能保胆。 ▌粘膜花斑 胆囊粘膜有花斑,不能保胆。这预示着胆囊可能有病变。 ▌草莓状增生 粘膜呈草莓样增生,是慢性炎症的表现,不能保胆。 ▌合并息肉 结石合并息肉,必须切除,以免f发生癌变。 科普 理性、客观地选择保胆,严格手术指证,不能跟风保胆。将保胆结石复发率控制在12%以内。
在医生做术前告知同意的时候,很多患者存在顾虑,担心胆囊切除后会对身体健康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胆囊在人体内的作用,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以及胆囊切除后对身体的影响。胆囊,位于人体右季肋部,肝脏后方,是一个梨形的囊状器官。肝脏分泌胆汁,经肝内胆管排出,运送到胆囊内储存。胆囊上皮细胞不断吸收胆汁中的水和无机盐,使胆汁浓缩。当人体未进食时,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收缩,浓缩后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人体摄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后,小肠上皮细胞收到信号,分泌胆囊收缩素,刺激胆囊肌层收缩。胆总管下端括约肌舒张,胆汁从胆囊排出,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肠道,对脂肪进行乳化,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胆囊有着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看起来还是蛮重要的,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选择切除胆囊呢?什么情况需要切除胆囊?1、有症状的胆结石胆结石是否表现出明显症状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以及有没有引起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只有1/3的胆结石患者表现出明显症状,其中大约80%会出现胆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堵塞了胆道引发强直性痉挛。患者突然出现中上腹或右上腹的剧痛,在15分钟内疼痛就会加剧到高峰,并可持续数小时之久,有的会向肩胛部放射。胆结石造成胆囊出口梗阻和感染时,就可能发生急性胆囊炎,如果已经表现出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可能。2、部分严重的急慢性胆囊炎如果胆结石导致胆囊出口发生梗阻,引起感染,胆囊内压力升高,就可能发生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还有可能导致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者胆囊结肠瘘,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呕吐和高热,严重的还会出现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这种危急重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来控制病情。3、胆囊结石导致胆囊反复发炎引起腹痛反复发作的情况,最好及时行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者待炎症消退后2---3月左右再考虑手术治疗。这样手术要顺利很多,患者痛苦也更小一些!如果腹痛控制不住而却还发高热的情况,那就必须急诊切除胆囊手术,控制病情!这样的话,恢复相对慢一些!
近日一位来自我州边疆县的老年男性患者因“左上腹部疼痛5天”至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急诊行腹部CT检查发现肝脏左叶肿物。随后患者至肝胆外科住院治疗。该科主任徐耀端听闻患者路途遥远、病情紧急,深感患者长途跋涉至我院就诊的艰辛,故徐耀端主任在患者入科后的第一时间就亲自诊查患者,并为其安排相关检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查。该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60000.00ng/ml(正常值≤8.78ng/ml)、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3284.23(正常值≤40mAu/ml),上中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如上图所示;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肝左叶原发性肝癌,门静脉左支癌栓。在徐耀端科主任的领导下,经过全科讨论为患者制定了“腹腔镜下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尽管该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在州内较少开展,但在徐耀端科主任的带领下、孙春权主治医师的严密配合下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迅速且良好,没有了病痛的折磨,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患者的脸上。据悉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在我州较早开展了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该团队现已完全具备了成熟、完善、规范的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技术。在原先较为简单的手术模式基础上,该科腹腔镜肝切除术现已进步至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手术操作更为精准的腹腔镜解剖性肝肿瘤切除术阶段。据孙春权主治医师介绍,腹腔镜肝肿瘤切除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模式相比,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方面的优点。随着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已成为肝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相信我科在承接先前累积的腹腔镜肝切除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未来可使更多的肝肿瘤患者通过最小的损伤获得巨大的疗效。
近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在徐耀端科主任带领下为一例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手术。患者18岁,女性,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2月余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腹部MRI提示脾脏肿瘤,肿瘤大小约为4cm×4cm。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淋巴器官,参与造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功能。脾脏全部切除后有可能会出现血栓形成、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等严重并发症,而保留部分脾脏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风险。所以保留部分脾脏的手术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科主任徐耀端介绍,脾部分切除术难度高,并且存在术中及术后大出血、需要多次手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是以微创的方式进行部分脾切除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是手术的技术难度也更高。在经过科室细致的讨论之后,最终决定为患者行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术前反复仔细观察患者腹部MRI,仔细清楚分辨肿瘤与脾脏动脉、静脉和肾脏的关系,并通过脾脏动脉流域分析,确定脾脏切除的界面及需要保留的动脉血管支。术中充分游离脾周血管后离段近肿瘤区域的脾蒂,严格按照脾脏动脉血液供应范围,精准地切除肿瘤及靠近肿瘤的部分病变脾脏,保留正常部分脾脏及其供血的主要血管支,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后在杨阳护士长团队精心指导及护理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在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3天顺利出院,体现了肝胆外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据孙春权主治医师介绍,经查阅文献,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目前在省内尚未见报道。该例手术成功地实施填补了省内空白,标志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微创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每一场手术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由肝胆外科、影像科、病理科、麻醉、护理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我们将始终不忘医者初心,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