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杜士燮有这样两句话:持鉴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不能神其变通某老说:‘我身患下颌关节痛一疾,已延十载,叠治未瘥,祈求诸老,孰以高诊?’沉默片刻,陈老说:‘在下不才,班门弄斧,愿以一试’。即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与会期间,某老连进三剂,竟痛止病除,诸老称赞不已。以后余用此方治疗下颌关节痛,屡治屡验,本例仍用此方,以期必效。 1976年在湖北省潜江县,治一朱姓患者,男,50岁,因病退休在家,患病已两载,百般治疗无效。其所患之病,为头目冒眩,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且两目懒睁,两手发颤,不能握笔写字,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而软,视其舌肥大异常,苔呈白滑,而根部略腻。辨证:此证为泽泻汤的冒眩证。因心下有支饮,则心阳被遏,不能上喣于头,故见头冒目眩;正虚有饮,阳不充于筋脉,则两手发颤,阳气被遏,饮邪上冒,所以精神不振,懒于睁眼。至于舌大脉弦无非是支饮之象。治法:渗利饮邪,兼崇脾气。方药:泽泻24克、白术12克。患者服药后的情况,说来亦耐人寻味。他服第一煎,因未见任何反应,乃语其家属曰:此方药仅两味,吾早已虑其无效,今果然矣。孰料第二煎服后,覆杯未久,顿觉周身与前胸后背漐漐汗出,以手拭汗而有粘感此时身体变爽,如王某,女,50岁。近半年来感觉周身不适,心中烦乱,遇事情绪易激动,常多愁善感,悲恸欲哭。胸闷心悸气短,呕恶不食,头面烘热而燥,口干喜饮,失眠失梦,颜面潮红,但头汗出。月经周期不定,时有时无。某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服“更年康”及维生素等药物,未见效果。舌苔薄白,脉来滑大,按之则软。刘老辨为妇女50岁乳中虚,阳明之气阴下足,虚热内扰之证,治宜养阴益气,清热除烦,疏竹皮大丸加减:白薇1Og,生石膏3Og,玉竹20g,丹皮1Og,竹茹30g,炙甘草10g,桂枝6g,大枣5枚。服药5剂,自觉周身轻松,烦乱呕逆减轻,又续服7剂,其病已去大半,情绪安宁,睡眠转佳,病有向愈之势。守方化裁,共服20余剂而病瘳患者一手指其腹曰:我无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背痠楚不堪。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刘老曰:仲景谓“太阴之为病,腹满,食不下,自利益甚”。故凡下利腹满不渴者,属太阴也。阴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则发作。脉缓属太阴,而脉弦又属肝胆。胆脉行于两侧,故见胁痛控肩背也。然太阴病之腹满,临床不鲜见之,而如此证之严重,得非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欤?刘老审证严密,瞻前顾后,肝脾并治,选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16克,桂枝1O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O克。
不久前,在外科门诊遇到一位患糖尿病的老病友,见他愁眉不展就询问原因。原来他做了一个外科手术,术后其它情况尚好,血糖也稳定,只是引流口的创面一直不能收敛愈合,在门诊已换药二十余天,同时按照医生交待加强营养,但依然不见明显好转。天气炎热,他正为时间长了创面不敛会感染而担扰。听完叙述,笔者建议他不妨用中医治疗,并找出名中医何绍奇在《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书中记录的中医治疗创口不敛医案给他看。患者见后,决定试一试,查其伤口,色淡红肿不显,审其舌脉,舌淡苔薄,脉弱,考虑其为糖尿病患者,处方:炙、生黄芪各30g 玉米须15 g 苍术10 g 淮山25 g 当归10 g 葛根15 g 陈皮6 g 天花粉15 g 生、炙甘草各6 g。五日后患者欣喜告之,创面已基本愈合,连说想不到中医治疗外科病还有如此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创口不敛,肉芽生长迟缓归于气血不足。名中医何绍奇曾撰文介绍以大量黄芪为主药治愈十余例此类病人。黄芪,味甘性温平,为益卫气扶卫阳之要药。《内经》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药症合拍,验之临床,确有佳效。外科大夫如果遇到创口不敛的病人,可以借助中医。
舌象是中医望诊中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重要依据。临证时,舌证相符,辨证论治准确性就大;但临床上“证”“舌”不一致的情况也不少,多见于久病患者或疑难病例,这时医者必须全面考虑,辨析真伪,排除主观臆断,抓住主要矛盾,原则是“舍舌从证”;因为舌象受干扰的客观因素较多,尤其是长期服用药物的舌象变化更大,以上病例即是一个例证。在“证”“舌”辨证发生矛盾时,应该是因时,因人、因病制宜,不能拘泥于书本,束缚自己的思维和辨证灵活性。这是临床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患者周某,男,66岁,胃痛十余年,进食即胀,不敢多食,曾多次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迭进中西药物不见疗效。刻诊:舌鲜红少苔,脉微弦。脾胃病应重舌象,此例患者舌鲜红少苔,据舌象常理应以滋养胃阴凉药为主,而患者反映前医处方如多用凉药则症加剧,且平时畏生、冷之品,此病例舌象与主证不符,故拟方时抓主证舍舌象,治以温胃健脾、行气止痛,处方:高良姜10g 制香附10g 茯苓10g 党参15g 当归10g苍白术各10g 淮山药30g 丹参10g 炒二芽各15g 陈皮6g 神曲10g 甘草6g同时嘱患者注意养成良好的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五日后复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舌鲜红,较前有薄苔出现,效不更方,按前方略事加减,十五剂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发。另需强调的是“舍舌从证”并非辨证用药时完全不顾舌象,从上例可以看出温胃选用了温而不燥的高良姜、香附;同时重用补脾益阴的山药应都是据舌象而出的。
------上饶市中医院 胡德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璀灿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理论升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疗保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发挥过十分重大的作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有其两面性,中医的发展现状也未能超出这一规律。一方面是国外对中医药的运用、科研、开发的深入和重视;另一方面中医却在她的故乡--我们的国土上被一些人所轻视,且有“逐日没落”之势,以致发出了“拯救中医”的呼声。就我所知,现如今,农村中真正懂中医、行中医的人少之又少;中、小城市中用纯中医药治病的人已为数不多;很多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中医师们治病大多是西医诊断,中药加西药治疗;大多数中、小型中医院的效益是来自西医而不是中医特色的发挥;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的医师们(出于无奈)而纷纷改行;不少人挂着中医的职称而行的是西医之事。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确实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幸好国家近年来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对中医后继人才的培育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想中医的继承、发展和光大,就必须靠在座的各位精英去坚定信念、去勤学苦练、去发扬光大、让中医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人根据从事中医三十余年的经历,通过实践、观察、思考,就从坚定信心,做好中医,造福人类作此讲座,供各位参考,看看能否给各位打打气,更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信心,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勇气,并能否使各位在学中医、行中医过程中有所启迪。 一、树立信心,正确看待中医药学 大家都清楚,要想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事业,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才有坚强的信心一生去为之奋斗。时下,确实有为数不少的圈内人士,面对当今现实的种种困难,已经失去“自信”,不少中医界的莘莘学子,尽管不畏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却在艰难的跋涉中迷失了方向,从产生迷茫到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这是极大的危险,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怎能让人相信?曾经有一位中医院的副院长,于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其妻患头痛病经年,多次找西医治疗未愈,求诊于我时,我说:你官人是中医师,为什么不要中医治疗而去找西医呢。答曰:其夫说西医都没有检查出是什么原因,开中药有什么用?我听后感慨太深。据我所知,不少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学子,有的已彻底改行,投身于他们认为“更科学”的西医队伍;有的在从事西药加中药治病的所谓“中西医结合”行当,还在苦守纯中医药治病的人已为数不多,其中还有在叹谓“中医没有地位,被西医看不起”的动摇中。当然,他们有苦衷,有些是迫于生计,受时势和政策的影响,但其中也不乏对中医没有信心认为中医不科学之人。因此要在中医界内培育出更多的中青年有识之士,去为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医,去坚定地终身为之奋斗,首先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得正确地认识中医,正确地认识中医的科学性,看到中医的确切疗效,正确对待中医的历史伤痕和不和谐的声音。 1、对祖国医学要有深厚的感情,要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医而感到自豪和娇傲。 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通过几千年的实践和思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思想和科学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为现代人的健康、医疗起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又以其坚锵的步伐走出国门,迈向全世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普遍欢迎,被称之为“神奇的东方医学”!目前,由我们祖先创造的遗产,唯一能令炎黄子孙们得以欣慰和娇傲的就是中医药仍然在为世界作贡献!有人说: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不是曾经为中国人引以自豪和娇傲的吗?然而,中国的“四大发明”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施展过巨大的威力和影响,但对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经没有了什么直接影响。中国人发明的黑色炸药早就被TNT和原子弹所代替;现代化的卫星导航系统与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相比,其先进性一目了然;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相比现代化的造纸业和信息传递系统,不知落后了多少倍。显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光辉已经过去。然而经过五千年风雨洗炼的中医药,这一古老的医术不仅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正大步地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天,在美国、在英国、在法国、在瑞士……到处可以看到中医的影子,中医药绚烂的光芒几乎照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在为全人类作贡献。特别是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和“生物医学模式”和“以病为本”的观念的转变,与之相应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与“以人为本”的观念己经逐步产生的当今社会,很多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己经起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医药的工作者,怎能不引以自豪和娇傲呢? 2、中医药到底科学不科学,正确对待与之不和谐的噪音 尽管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历史长河中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如今又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跨出国门,正在为全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列强侵略中国和西洋医学传入之前,中医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随着西洋医学的传入、西方文化和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以及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全面否定(当时甚至有人说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样的混帐话—他又何曾想到: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学习汉语)。中医药的道路从此变得艰难曲折,布满坎坷,几经风雨,饱受沧桑。她的伤痕却来自她的故乡—我们的国土上被一些人指以“不科学”、“落后”为由而提出“废止”论调。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感慨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陈独秀认为,中国的“医学不知科学,既不解人体之构造,复不事药性的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所以,胡适断言:“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就是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因此从清末至北洋政府(1914)到南京政府(1929)先后都曾叫嚣要取消中医。更有甚者,余云岫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中医是封建社会产生的封建医”的谬论。谁知他的荒谬论调却被当时的卫生部所采纳,于是乎,全国中医的行医资格被取消,中药店关门停业,各地为对中医进行改造纷纷办起了中医学习西医的进修学校。特别当中医药能为国人治疗西洋医学认为“不可治”的疾病时,当中医药正以铿锵的步伐走出国门,被西方人赞誉为“神奇的东方医学”的今天,在孕育她数千年的大地上,竟有少数人在网上又重弹中医不科学、重提废除中医的旧调,难怪有人说他们无知,是对历史的无和,对现实的闭塞。实在令人可叹!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回答是肯定的。至于那些自谓为“五·四”运动的旗手、那些“大家”们,他们有的是民族虚无主义,祟洋媚外,认为月亮都是外国的园;有的是为标榜自己是新文化的先驱;但多数人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医的无知。要评价一门学科,必须先对这门学科有精深的研究。他们根本不懂中医的实质。不知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社会学意义和医药学价值,她反映的是生活在东方古文明时代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和医药水平。她的理论、思维、说理承载着佛学、理学、道学以及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因此,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按照现代自然科学观点和西医标准就显得深邃、抽象、模糊,语言晦涩难懂,概念多义,认识直觉,很难用现在的语言和用西医的标准说出个所以然。加之中医临床思维又会使初学者似云中望月若明若暗,不是月圆还是月缺;似雾里看花不知是真还是假。中医的语言又多是由“取象比类”而来,以某种物件的名称象征地说明具有相似属性的某种事物,从而增加了与外界的困难性。她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界的大宇宙对应地说理人的生老病死。她没有什么都得小白鼠、小白兔说了才算数。作为一门学科,中医药还是相当成熟的--尽管她还有许多瑕疵。用她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解释自已的所作所为还是能说出个所以然的。就象老子所说的“道非道,非常之道”。所以应该专门地花大力气去学习、研究,才能正确地继承运用。不能只是因为他不能用西医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论来解释中医,因此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人的观点就是抽掉了中医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要用西方医学模式的理论来回答中医为什么要这样来治病,为什么能治好病。殊不知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绝然不同的(一个横观、一个微观)两个理论体系,用并非自身理论体系的理论来解释自身的所作所为,要中医去“削足适履”,这本来就是很荒唐的事。当然就显得不科学了。对于那些因为不了解中医而误解的人,我们采取宽容谅解,让事实说话;对于那些包括网上贬低中医的无知人,特利是个别心怀鬼胎反对中医的“恶心人”,我们理当拍案而起,痛加斥责。卫生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已经代表党和政府加以驳斥。什么是科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存在的就是科学的”。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早就说过:“中医西医都是科学,中医是经验科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家、中医学家满晰搏教授说:“我三十年前就说过,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是真正的生命科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说明党和政府坚定果断的立场。我们作为中医人,自己对自己的事业,应当有个深刻的认识,才有信心,才能自强不息去为之奋斗! 3、事实胜于雄辩,坚信中医药的确切疗效, 曾有一个民族败类愤愤地说:“中医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五四运动怎么就没有把中医给运动掉呢?”他却不知道五四运动的旗手、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大文豪胡适们当时代表着新文化的先驱,他们开始是认为中医落后和不科学,是想把中医“运动”掉的。胡先生于1920年患口渴、多饮、多尿、神疲乏力等症状,经西医多方治疗,被初步诊断为“糖尿病”,但迟迟未见好转。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经友人李石,又经李幼渔介绍清末民初的北京名医陆仲安(1882-1949)先生治疗。李以擅用黄芪名著医林。用东垣老人治阴火的思路,经过一番诊治,竟霍然而愈。一时间相传众口,惊动西医。(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的俞风宾抄下处方,初诊是1920年11月18日。生黄芪四两,云苓三钱,木瓜三钱,泽泻三钱,西党三两,酒芩三钱,法夏三钱,杭芍三钱,炒于术六钱,山萸六钱,三七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二片)。胡适之病,西医治不了,却被中医治愈,这在当时以“中医不科学”为由,“落后”、“废止”的论调甚嚣尘上,无疑是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给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服一副“清醒剂”。胡搏士也摘下了有色墨镜,并题文赞颂国医。遗憾的是:胡君已经确信了中医药的疗效,再也不说中医药不科学,但对中医药学的本质却知之甚少,在他的颂文中还是希望“许多医学者在化验室里,穿着漆布的围裙,拿着玻璃的管子,在那里做化学的分析,锅子里煮的中国药,桌子上翻开着《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一类的古医书”,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它的成份究竟是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历来全盘否定中医治疗思想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却都共同承认中医能治好病这个基本事实,对中医防治疾病的实际效果都无法否定。因此又提出了“研究国药、试用成方,足以发扬国产药物而有余”的废医存药论。正是中医能治愈疾病的这一不可否认的实事,因此,她几经风雨,几度沧桑,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五四运动当然就不可能把中医“运动”掉。中医神奇而确切的疗效,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在文学作品中,在民间神话和故事中到处可见。她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正因为中医药疗效好、见效快、治疗范围广、毒副作用小,而且经济实惠、操作简便,因此早在唐宋时期就已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17世纪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东和欧洲。正因为她的确切疗效,在文明、科学发达的今天,更风靡于西洋各国。且看中医药学三次轰动美利坚的三个事例:【事例一】柏杨先生的《投奔中医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是美国前副总统洛克非勒之父,第一任石油大王洛克非勒之子--老洛克非勒是也。当年害了眼疾,他的银子非常多,但再多的银子也治不好他的眼疾,走遍了英、法、德、奥,最后垂头丧气地来到中国,中国朋友就用一种不值几文钱的草药灌之,意灌得他重见天日,使他对这个古老国度的中医药着实吓了一大跳。于是把1906年英美五教会团体伦敦医学会在北平合办的协和医学校,1915年由美国洛克非勒基金团驻华医学部接收,改名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事例二】1971年,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纽约时报》副社长赖斯顿也应邀访华。他从广州赶到北京,突然腹部剧痛,体温升致39度,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住进协和医院作兰尾切除手术。术后第二天,赖斯顿腹部胀痛,十分难受。一位年轻的中国针灸医生,在他的右肘和双膝下方一共扎了三针,并用一种“象廉价雪茄一样的艾灸灼烤腹部”,腹部胀痛很快就明显减轻,继之全愈。赖斯顿有感于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便在病床上连夜写下了在北京治病的亲身感受,立即电传到美国。第二天,《纽约时报》在头版登出,反响热烈,引起轰动。于是,每天都有大巴士将患者从各城市接到纽约找针灸医师看病。【事例三】: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家乡得克萨斯州拉维亚医院的副院长,中年妇女乔姬亚·马丁内蒂,是位职业名医,患颈椎病已25年,这些年她几乎看遍了美国的医院,还到过欧洲等地著名医院求医问药,但始终不见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岁的增长,她的病痛也越来越严重。2005年5月初,乔姬亚·马丁内蒂女士来华在桂林旅游时,一位桂林的医生听了她的诉症后,推荐她到柳州市中医院找王力平教授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王力平教授为这远道而来的美国同行制定了一套周密的针灸、推拿、内服中药的治疗方法。第一次治疗时,王教授先是轻轻地搬动病人的颈椎,病人颈部发出轻微的“咔嚓、咔嚓”响声,病人就感觉到手麻的疼痛明显减轻,第一次口服中药汤剂时,乔姬亚·马丁内蒂看着眼前这碗黑糊糊的咖啡不象咖啡,可乐不是可乐且有股难闻气味的药汤,面露难色,皱着眉头喝了下去。一个星期后,她25年的病痛完全消失了,作为美国职业医生的马丁内蒂女士,带着对中医和王教授崇拜的心情返回了美国。回国后,她把亲身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得克萨斯州的报纸上,后来有很多媒体的新闻记者采访她,报纸和广播把她当成新闻人物,中国医药又一次轰动了美利坚。我相信中医在外国呈现神奇疗效的例子很多,是举不胜举的,上面三个例子无非是由于某种原因震动较大。诸如美国加州中西医科大学的萧嗣全教授创办了洛杉矶华美医学中西医科中心,治愈了许多诸如多发性脑血栓梗塞的疑难病症,许多经西医治疗罔效而后经该中心治愈的病人都深有感触地说:“中医虽然没有任何检测仪器,而治疗效果却很令人吃惊!” 从自身的感受来谈中医的确切疗效: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正是在神奇的疗效中坚定了信心,得到了安慰,尝到了甜头,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从中得到了心灵的享受。因此,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我的专家门诊时间,由每周三个上午增至六个上午,还是患者盈门,求疗者遍及江南数省。常有褒扬之声,我总是对那些褒扬我的病人或家属说:这都是我们祖先的功劳,应该褒奖我们的祖先,我无非是把祖先的遗产,灵活地再现在病员身上,作为炎黄子孙,也有你的一份自豪。我在治病时从来不中药加西药,绝大部分都有较好疗效。是真真切切的中医药发挥的疗效。有人对我说:没有办法呀,单用中药经济效益不好,中药加西药,疗效又好,又有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呢?我问他,你治愈的这些病人,到底是中医药起的作用还是西医药起的作用?他无奈地说:反正病人治愈的目的达到了。从愈病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就中医药的学术来说是可悲的,不但没有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难怪有我当年带教实习的中医师对我说,中医师没有地位。也有人说,中医在综合性医院里被西医看不起。这话不对,如果确有其事,只能说明你没有把中医学好,或者是没有把中医做好,没有让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现,让他们对中医确切的疗效感到神奇,让看不起你的西医们感到自己看不好的病而被你看好了而心服诚悦,并感到自己祖先的聪明才智。我三十余岁开始“小有名气”,不只是治疗慢性疑难杂病有显著的疗效,也常参加一些经西医治疗而效果不佳的危重急证的会诊,绝大多数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说明了中医也能治疗危重症,纠正了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疾病的偏见,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让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被世人所认可。我身边就有不少信奉中医的病号群,外省、外地的病人也不少。其中也有不少年轻的少妇,她们的“宝贝”小孩得了诸如发热、咳嗽、泄泻、急腹症等急性病首选的是中医而不是西医,因为她们尝到了中医确切的疗效和简、便、廉等优势的甜头。我从来没有感到中医地位的低下。我从医院“领导”的岗位上退居二线后,曾应邀到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当中医顾问,主要任务是参与一些经西医治疗感到棘手和疗效不佳的病症会诊,作为中西医互为弥补。那所医院有很多聘任来的上海、武汉、南昌等国家级的西医专家。刚去时他(她)们可能是不屑一顾,当我诊疗了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诸如术后菌群失调的大便失控、急腹症、高热不退、插气管后失音、放疗后灼伤性大面积疮疡、重症肝炎等疾病,绝大部份的疗效是立竿见影的。因此他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不存在中医在综合性医院被西医看不起的问题。当然,我在此讲这些话并不是在同志们面前夸夸其谈,吹嘘自己,而是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意欲坚定中青年中医师的从业信念,唤起大家学习中医的热情,解除他们对中医发展现状的困惑。使后来者有更多的“名医”辈出。使我们中医药事业更好地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也不是过多的强调中医的独特优势而诋毁西医,应当充分承认西医学较之中医也确实有他的长处,比如外科、妇产科及肿瘤早期的手术;危急重症中药难以下咽;病程笃重已等不到中药在体内发挥作用(因为中医药治病不是象西医药采用拮抗,补充治疗,而是通过调动人体自身抗病和协调机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必须承认,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的学科,都是科学,各有所长,各有优势。 二、应该怎样去学好中医、做好中医。(方法多种多样,此乃本人感受,仅供参考) 如何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名符其事的好中医,本人总结的四句话是:信心坚定,基础扎实,理论指导,应用灵活。在我们对中医这门科学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树立了坚定的信心之后,又应该怎样去学习它、怎样去运用它呢?我青年时代曾写下“日里床边勤临证,夜下窗前苦读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刻苦读书,勤劳临证。也就是打好基础,做活临床的问题。先谈打好基础。 (一)、打好中医的基本功 1、熟读熟记中医的五大基本课程.熟读熟记中医的五大基本课程,要做到烂熟于胸。它们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而《中医基础理论》又是这五大基本课程基础的基础,非得弄懂弄透它不可,因为后面所有中医的东西都是用它来说理的。我们曾说:中医的理论用现代的语言表达,部分地是显得有些深邃、抽象、模糊,语言晦涩难懂,概念多义,认识直觉,很难用现在的语言和用西医的标准说出个所以然。并不是说中医的不可知,不要有唯难情绪。她毕竟是一门科学,有她的规律性,有她的方法论。只要你认真学习,潜心体会,反复思考。用古文明时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去学习她,去理解她,去接受她,就能够把中医的理论知识,中医的理法方药,中医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好一个坚实的中医“思想”阵地。也许有人或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你还要我们用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文化观,用古人的思维方法去学习中医,你还科学吗?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医药学是我们祖先用创造性的科学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比的丰富的原创性工作思路。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最原始的东西往往也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并不否认: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另一构筑特点是其哲理的深奥性和其常识的无知性相伴随(如不知日常生活中有细菌、病毒等--而是用自然界现象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来说理--但它却能指导临床且行之有效)。其实,现代人也有矛盾现象,如现在的医学可以克隆动物,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却不能有效地治疗像感冒、腰腿痛一类的小疾小病;现在的人类可以驾驶着飞船、坐着火箭去外大空,认识和了解那儿所发生的事情,却无法到达自己心灵的“内太空”,对那儿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用古文明时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对那些西医意欲学习中医的人就更显得尤为重要。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接受知识有一种先入为主倾向,对人来说,第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张白纸才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西医师们脑海内已经有了第一(西医)知识,那么后进入头脑的中医知识就要接受西医的检验,中医所说的某某他们就会联想到是西医的什么?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对他们来说是个最为重要的“关卡”。(举在西中班的例子)五大基本课程的烂熟要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随便一点,你脑海中就有清楚的、明确的概念,就得很正确、完善地表达。《中医诊断学》中说出个症状,你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常见的病因和病理。《中药学》你得把性味归经、功效牢牢地记住。谈到《方剂学》你就必须明了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疗大法、组方原则,并对每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组方解释、运用及用法、用量等心中都应该明了,常用的方剂应该背诵记牢。问到《中医内科学》的内容,随便说到什么病,你就要如数家珍般说出常见的症型、主治、选方用药等。学好《中医内科学》又非常重要,《中医内科学》既属基础理程,又是临床课程,它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课,内科学好了,对其它各科的学习和临证大有裨益。我的资格证书上写的是中医内科,而在临床上不少小儿科时令病,妇科经带病的患者找我诊治,绝大多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早些年中医为寻求出路,提出一人专攻一病,我就不大赞成。在大城市、大医院可行。可在我们小城市,或在乡下,行不通。你总不能对患者说,我只会看胃病、或肾病、或肝病,别的病我看不来。纵观历史上的名医,有流派,有门户之见,有治某类或某病有特长,可没有只会治某病的名医。君不见以内科为主的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而变”。当然,我不是说,作为名医,要什么病都会看,要你去包打天下,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有长处也有短处,只是说《中医内科学》是其它临床各科的基础,弄懂弄透它,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内科医师,与内科近似的疾病也能看。 2、研读多思中医的经典著作,苦背其中的重要条文。 有人说:中医的五大基本课程我是滚瓜烂熟了,掌握了,坐坐中医门诊己得心应手了。当内科医生,《中医内科学》把历朝历代的、各个流派的都收集、综合整理在一起,成为教科书,较全面的了,不一定要下力气去钻研经典著作,去背诵它的原文,我们又不是搞研究的。然而,只掌握了五大基本课程,只能说你对杂病的治疗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复杂的病症、外感病、温热病怎么治疗?你当中医师不只是应付门诊,你出名了,人家在西医治疗罔效时请你会诊怎么办?请会诊的大多是急症重症,不但要求你确有疗效,而且疗效要迅速,要立竿见影。我一生中被邀会诊的危急重证中,很大一部分是高热经西医治疗不退的,靠的绝大部份是《伤寒论》、《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的理论作为指导。当然,也不是说急重症的会诊《金匮要略》就不重要,如用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风引汤治疗脑溢血,都是《金匮要略》的方与法。因此,除了熟练地掌握五大基本课程后,还应当反复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内经知要》等经典著作,要带有研究性的、思考性的反复去读,反复琢磨。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要上下贯通,前后对照。对其中关键性的、提纲性的条文最好是苦背,要做到烂熟于胸中,清晰于脑海。死记苦背,对于学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但当你死记了、苦背了,就在你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信息了,到了用的时候,说不定一个灵感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3、多读前人的医案、医话。 医案一般是记录了某病治疗遣方用药的全过程,并对该病为什么要这样治疗,为什么要这样用药的认识作出分拆和阐述;而医话有时是谈论某一个观点,或某个收获,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虽然较之医案看起来容易多了,但它对治疗的认识、疾病的转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关于疾病的治疗要点、用药关键有时也都会点出。也最能启迪人的思维。多读医案医话至少有二个好处:一是对中医病号不是很多的中青年医师,通过大量地阅读古今医案进行临床补缺,它既学习了前辈们对治病的思维方法和经验,又可以启迪你对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是如何融会贯通的。二是大量地阅读古今医案医话,是向别人学习和请教的好方法。一般来说,医案上记载的都是成功的治疗经验,有些是别人一生的心血。虚心学习别人的东西,让它变为自己的东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花钱的拜师进修,何乐而不为。有人说,我看过很多医案,可临床水平就是提不高,这就要看你怎么去看的了。读医案,不能只是象看小说一样,只是看看它的故事情节,其实有些小说也不是看一遍就能有收获的,就象看《红楼梦》,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看医案要仔细认真地带着思考去看,把自己放进去看,根据医案提供的信息,自己思索一番,也开出个处方来,再和作者的对比一下,看看是否一致,不管一致与否,都应该思考为什么?包括作者为什么作此诊断、分型,为什么选此方,为什么加这几味药而又为什么要减那几味药。弄不明白的你得查资料,有些医案中有点评的内容也不可忽略。(举《丁甘仁医案》中风寒外感用赤芍和《谢映庐医案》中冷积阻格的例子)。 4、多读些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学科的书。 我曾经说过,要学好中医,成为名医,必须具备三个自身条件:一是坚定的中医信念;二是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三是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及触类旁通的历史、哲学、等社会学科的知识。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文是基础医是楼”,都在说明文学功底深的人、文、史、哲基础好的人学中医、成名医较容易。历史上的中医名家大都精通文学,三四十岁才学医而一举成名的不乏其人,很多名医都出身于秀才,有的多次考试未能中举(也有自身体弱多病,有的家族中病死众多),遂对官场心灰意冷,中年改道学医,于是便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语。很多经典著作和医案医话大多出身文学功底较深之人,反过来文学功底深的人,有阅读、欣赏、领会医学经典和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能力。另外,文人一般想象力较丰富,能在学习中医和临床实践中提高“悟”性。所谓“医者、意也”是也,中医学中不能言传而靠意会去探微索隐达到“妙识玄通”之处亦常有之。它为临床启迪思维、扩大思路是必不可少的。古人说的“学医先奠基”、“基坚医能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鉴于文、史、哲基础好的人,学中医比较容易这一事实,我在早几年曾斗胆地提出: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的招生应属文科而不是理科。 (二)、做好中医的临床 你是不是一个被老百姓认可的好中医,归根到底就是看你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的好坏,很大程度又是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理论根底,但是,有了坚实的基础理论根底,不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于临床,那就成了死读书,读死书,无益于临床疗效。做好中医临床的方法、窍门很多,但应当把握几个基本原则:1、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中医的基础理论体系来指导临床。我们曾经一再强调,中医有她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我们现在是在行中医之事,用中药来治病,就必须用中医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全过程。不要碰到一个病,就用西医的理论去思维:它的病原是什么?病理是怎么认为的?再去选择一些中药来治疗。处方时也不要过多的考虑西医的理化检查结果,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要西医的理化检查,我认为西医理化检查结果的前后对比是用来检验你中医的疗效的。在辨证治疗、处方用药时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诊为何病,属于哪型,确立何法,选什么方,用什么药,不要被西说所囿。什么五味子降转氨酶,苦参能调节心律。君不见很多胃炎在中医辨证时大多属于中医的“虚寒”;很多睾丸炎,精索炎等,很大一部分是用荔枝核、大、小茴香之类的温散药治愈的;用桂技茯苓丸治疗附件炎也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在治疗胃溃疡时首先考虑是幽门螺杆菌,加些抗菌药,疗效却不一定都好。我曾多次用麻黄汤、桂技汤之类治高烧的病例,却能退西医抗菌素未能退之热。(举一典型病例:用桂枝汤合五苓散化裁治验一曾姓离休老干部—耒说明“发热”并非皆“热证”,辨证有时属于“寒”)。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治疗胸腔积液,西医说来可笑,当它取得确切疗效后,他们不得不肃然起敬。当然,看化验单开药也不是没有,那是在什么情况下?那是在西医明确诊断而又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往往拿着化验单抱着很大的希望来找中医,诸如肾炎经过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后,只剩下蛋白尿;乙肝大三阳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高脂肪、高胆固醇及糖尿病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等患者。这是新时期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但我们治疗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中医理论体系来思考治疗用药的。走出突出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2、必须坚持“辨证论治”。 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是通过“辨证施治”来体现的。它是中医疗效的根本,中医思维的灵魂,失去根本必枯萎,丢掉灵魂命难存。当今的中青年中医,大多掌握一定的西医药知识和技能。学中而知西,多了一种本领原本是好事,然而,有些中医临床治病,却反客为主,西医思维成了主导,首先考虑西医怎么诊断,西药怎么治疗。然后考虑中医的某个方剂(或某名医的经验方)对本病有疗效,而去套用某一处方或进行加减,那不是真正的中医师所干的事,而是那些对中医理论体系似懂非懂的西医“大师”所干的勾当。难怪当今有些中医病房,早已名不符实,西医西药成了绝对主角,中医中药只是陪衬而已。还有一些中医师,没有原原本本按中医的思维指导临床,没有认真、细致地去辨证论治,四诊不到位,辨证不准,造成理法方药不到堂,因此临床疗效难以保证。需知辨证论治是一个复杂而又需细致的过程,有时关键的所在就在你认为某个不起眼的“症”中。辨证的“证”,是证侯、证型,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出来的是一大堆“症”侯群,因此你必须认真,做到仔细入微,就象《大医精诚》中所说的“祥察形候,纤毫勿失”。更有甚者,个别自称是中西融会贯通的西医“大师”,他们不是“辨证施治”,而是对“症”下药(注意不是“对证下药”而是“对症下药”),如头痛用菊花,腹痛用木香,高血压统统用钩藤、天麻、夏枯草之类。妄言中医不过如此罢了。当没有疗效时却断言:中医药也治不了这个病。在病员中给中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然,我不是反对西医开中药,而是欢迎他们与我们一道来正确地继承中医,研究和运用中医,共同分享我们祖辈的聪明才智。当今对中医有建树的“名家”中,出身于西医的大有人在。而对个别对中医的精髓似懂非懂,只是“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对病人却自诩为是中西医结合的“大师”,却要提醒他们:别扭曲了中医的形象。我们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临床时采用哪种辨证方法适当,就要看你的基本功及你的“悟性”。但你必须牢记:它们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很多场合是需要几种辨证综合运用。就象古时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武器,决斗之时,根据敌人的特点来选用武器,对于武林高手来说,可以将这十八般武器运用得出神入化。 3、辨证论治要有“知常达变”的灵活性。 一个思维敏捷的中医师,在临证时都具有两个方面要素:一是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这就是“常”;一是灵活变通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变”。掌握了前者才能对常见病证应付自如、掌握了后者才不至于面对疑难病症束手无策。前人曾说“临证贵在知常达变”。 不少在学校学习基础扎实的实习生,在跟我初期临证时,对有些病所处的处方,有“似曾相识”而又感到茫然,我对他们说,在病人身上出现的疾病,很多是复杂而又多变的,不象教科书上写的那样眉目清澈、线条分明。比如虚中有实、寒热错杂、旧病又感新邪、复证多因等。象哮病多兼喘证,实证中又有虚象;又如小儿因“阳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在感冒风寒发热时,鼻塞流清涕这些风寒表证未尽的同时又出现了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痰黄等热象,你说他是风寒还是风热?出现这一类病症,你就很难从教科书中去套那一证型,你就得去“达变”。而“达变”又不是凭空想象,又得从教科书中这些“眉目清澈”的辨证分型的一般规律去灵活运用。所以说临床的证侯是复杂多变的。不然古人怎么说,学医三年感到天下无病可治,行医三年又感到天下无方可用呢!但不管病症怎样复杂,但其中必然有它的规律。所以说要“知常达变”,也只有“知常”才能“达变”。(举参与高烧不退的二个病例:一是白虎加人参汤再加黄芪治愈垂体功能低下合并严重感染;一是柴葛解汤加防风、羌独活、再加石膏、知母治验一疑为伤寒的高烧病人) 4、在失败中积累经经,吸取教训 医生的技艺有高低,所以《儒门事亲》中提出了良工、粗工、谬工、庸工之分。即使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治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治愈。所以说:上工治病,愈之八九;中工治病,愈之五六;下工治病,愈之一二。但当你治疗疾病无效时,你不要轻易地怀疑中医的理论,不要轻易地认为中医药治不好这个病。要去找原因,是不是你的辨证或者施治不正确?多研究,去看看书,找找资料,向书本请教,向老师请教,向同行请教。(举一产妇发热不退病例)即使个别病例,由于用药不妥,治成“坏症”,除积极多方补救外,也不要气馁,“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提高临床技艺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大胆心细地、有分寸地多临证、多实践,积累经验。因此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三、让中医走遍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中医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17世纪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东和欧洲。解放之初,毛泽东主席充分肯定“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周恩来总理进一步说:“要把它介绍到国外去,让西方懂得,中医是人类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技艺,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的”。如今,周总理的愿望正在实现。中医药凭着它独特的疗效,正在风靡全世界。就象俄罗斯议员索尼说的,“中医药,全人类都需要!”德国埃森大学的古斯塔夫教授进一步强调:“中医中药在全球独一无二,在西方社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西方社会迫切需要传统医学,让病人可以接受因人施治和副作用小的疗法”。 全英中医药联合会马伯英主席说得明白:抗生素和激素是西医治疗的法宝。然而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已严重困扰西医。对于病毒引起的疾病至今也未找到有效的办法,但中医却有办法。他还强调指出:“中医在西方世界是以其独特疗效才站住脚跟的。在英国,不少西医专家也来学习针灸和中医药了!”目前,美国有7000多个中医诊所和16种替代疗法,一些大学也先后成立了中医研究院,专门研究中医中药。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接受了1000万次的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FDA在重新制定的有关中草药法规中也明确地表示,不再要求中草药是已知化学结构的单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的混合物。 在英国,现有中药店350余家,年进口中药材金额达8千多万美元,仅伦敦就有中医诊所600余家。每年有250余万人接受针灸按摩及中草药治疗。 法国有2800个中医诊所; 德国目前有4万名医师拥有被医疗保险公司认可的中医针灸师证书;荷兰也有中医针灸诊所1500多家,接受治疗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 意大利于1983年早就成立了中医研究院; 澳大利亚早在2000年就对中医进行了立法,在正规大学中设立了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目前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有2000余人。有中医师达2000余人,针灸师近3000人; 新西兰人口只有400多万,从业中医针灸的人员大约有1500~1800人,全国有几百家中医针灸诊所,仅在奥克兰市就超过了百家。 中医药在非洲大陆亦普遍受到欢迎和重视,有些国家的总统和总理的病都是中医药和针灸按摩治好的。2006年,非洲11个国家的医院院长在结束对四川中医药研究院的参观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医药搏大精深,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宝贵的财富,也特别适合非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国情和需要。” 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已经传播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澳洲、亚洲、非洲已建立起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5万多家,全球范围的“中医药热”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应当奋发图强,让中医中药更好地走遍全世界,造福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