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氏综合症简介从医学角度说,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如美国女排明星海曼、俄罗斯滑冰选手格林科夫死后尸解显示,他们都患有马凡氏综合征,而格林科夫的父亲,也死于同样的疾病 据英国牛津词典称,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骨骼、眼和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方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总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发病率约0.04‰~0.1‰。马凡氏综合症发病机理是什么? 本病原发缺陷不明。有人认为是弹性蛋白和胶原组织肽链之间的横向联合受损,即赖氨酰氧化酶缺陷。此外与酸性粘多糖沉积、唾液酸增多、透明质酸堆积、硫酸软骨素形成不良或过度破坏有关。马凡氏综合症有哪些临床表现?1、骨骼肌肉系统 主要有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长。长头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胸、腹、臂皮肤皱纹。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有时见漏斗胸、鸡胸、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脊椎裂等。2、眼 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虹膜震颤等。男性多于女性。3、心血管系统 约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而引起的主动脉窦瘤、夹层动脉瘤及破裂。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亦属本征重要表现。可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征、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等。也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房颤、房扑等。诊断标准 现代的诊断标准是在 1986 年第七届人类遗传学国际大会上建立,并在 1988 年第一次国际马凡综合征专题讨论会上明确规定的标准,1996年,de Paepe A 重新修正被视为统 一标准。1. 标准的具体内容 (1)骨骼系统 主要标准:以下表现至少有 4 项——鸡胸;漏斗胸需外科矫治;上部量/下部量的比例减少,或上肢跨长/身高的比值大于 1.05;腕征、指征阳性;脊柱侧弯大于 20 度,或脊柱前移(侧弯计);肘关节外展减小(〈170度); 中踝中部关节脱位形成平足;任何程度的,髋臼前凸(髂关节内陷)(X 片上确定)。次要标准:中等程度的漏斗胸:关节活动异常增强;高腭弓,牙齿拥挤重叠;面部表征:长头——正常头颅指数为 75.9 或以下、颧骨发育不全、眼球内陷、缩颌、睑裂下斜。 骨骼系统受累需符合的条件:至少有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两项次要标准。 (2) 眼睛系统 主要标准:晶状体脱位。 次要标准:异常扁平角膜(角膜曲面计测量);眼球轴长增加(超声测量);虹膜或睫状肌发育不全致瞳孔缩小。眼睛系统受累需符合标准:主要标准或至少两项次要标准。 (3) 心血管系统 主要标准:升主动脉扩张伴或不伴主动脉瓣返流,以及至少 Valsava 氏窦扩张;升主动脉夹层。 次要标准:二尖瓣脱垂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主肺动脉扩张( 在无瓣膜或外周肺动脉狭窄及其它明显原因下,年龄又小于 40 岁);二尖瓣环钙化(年龄小于 40 岁);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扩张或夹层(50 岁以下)。 心血管受累需符合的条件:有一项主要标准或一项次要标准即可。 (4) 肺系统 主要标准:无。 次要标准:自发性气胸;肺尖肺大泡(胸片证实)。 如果一项存在即可认为肺系统受累。 (5) 皮肤和体包膜 主要标准:无。 次要标准:皮纹萎缩(牵拉痕),与明显超重、妊娠或反复受压等无关;复发性疝或切口疝。 一项次要标准存在即可认为皮肤或体包膜受累。 (6) 硬脑(脊)膜 主要标准:CT 或 MRI 发现硬脊膜膨出。 次要标准:无。 (7) 家族或遗传史 主要标准: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之一符合该诊断标准;FBNI 基因中存在已知的导致马凡综合征的突变;存在已知的与其家族中马凡综合征患者相同的 FBNI 基因单倍型。 次要标准:无。 由于家族或遗传史在诊断中意义重大,主要标准中必须有一项存在。2. 马凡综合征的诊断前提 对特定病例:如果无家族或遗传史者,至少需有两个不同系统的不要标准以及三分之一的器官受累;如果检出一个已知马凡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一个系统中有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项系统受累即可诊断。 对特定病例的家属:在家族史中有一项主要标准、一个系统的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个系统受累即可诊断。如何诊断及治疗马凡氏综合症? 马凡氏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特别是合并的主动脉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骨骼、眼、心血管改变三主征和家族史即可诊断。临床上分为两型:三主征俱全者称完全型;仅二项者称不完全型。诊断此病的最简单手段是超声心动图,有怀疑者均可行此检查,进一步确诊则需要通过MRI(磁共振显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有人主张应用男性激素及维生素,对胶原的形成和生长可能有利。对先天性心血管病变宜早期手术修复,对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内科治疗。一旦确诊为合并有主动脉瘤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则应视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由于动脉瘤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也有致心衰死亡的危险,所以尽管手术有一定风险,专家们还是建议手术治疗。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目前手术成功率已在90%以上。若提示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病程与预后 病变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总体看预后险恶。据 Mardoch 等调查,有 1/3 的马凡综合征病人死于 32 岁以前,2/3 死于 50 岁左右。1995 年Sileverman JL 报告平均年龄仅 40 岁。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心血管病变造成的。最常见的是主动脉瘤破裂、心包压塞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脱垂而 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检查证明有 95% 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变,Crawford 的研究表明, 当主动脉根部直径大于6cm 时,则有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发生主动脉内膜剥离症的危险。合理运动 预防猝死 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的年轻运动员猝死是十分罕见的,这点很重要。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健康与否是不可能预先知道的。因此希望从事运动生涯的年轻人一定要请资深医生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同时应该由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练习,避免采取极端的训练措施,更不可借助药物来提高运动成绩。 对于频频发生的运动员猝死,许多市民也有疑问:除了在对抗激烈的体育场上,平时进行健身运动是否有这种危险呢?猝死能不能预防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运动医学的专家教授。据介绍,运动猝死是非常少见的。导致运动猝死的几种最常见的原因有心脏、大脑、急性肝坏死以及先天马凡氏综合症,猝死者82%都是因心脏性疾病而引起的。另外,一些外部诱因则会引发心脏出现意外,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和疤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严重者就会导致猝死。专家告诉我们,大运动量后24小时内,如果没有遭到意外创伤而突然死亡,均为猝死。一般看来20岁左右的年轻人猝死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40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成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且,猝死多发生在秋冬季之间,具体原因则不详。猝死这种症状出现,几十秒、几分钟时间人就突然死亡了,很难救治,但猝死并不是不可预防的。运动中可能猝死的高危人群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猝死家族史者、马凡氏综合症患者、肥厚性心肌病人、多次晕厥发生者等。预防运动猝死,全面体检不可少。美国运动员海曼曾在两次例行的年度体检时因有比赛而耽误了,终酿恶果。从健康角度出发,体检合格的人才能做运动员,从事剧烈的对抗运动。另外训练会使心肌变形,心肌血管硬化,最后面临猝死的可能。经常心律不齐者,要在平时做运动试验,看看有无心室性颤动,如果有此现象,就不能参加剧烈对抗运动了。 运动的本质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现在竞技体育越来越追求观赏性,追求票房价值,比赛对抗的程度越来越激烈。如何在让人欣赏到高层次体育比赛的同时,又能保证参与者的安全,做到科学运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竞技体育除了公平公正之外,还应该有安全。通过科学的检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市民一般从事的健身活动对抗性不强,危险性也小,但运动不当也会导致休克,严重者会猝死。由于工作原因,许多人平时疏于锻炼,单位组织活动时,就匆忙上阵,这样对身体很不利。权威人士认为,非运动员参加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应在一个月前开始锻炼,逐步运动量。老年人爱爬山,但运动时心跳每分钟超过170次,就要注意了。如果这一数字再上升10%就有危险了。另外,在天气剧烈变化时,也不要“风雨无阻”地去运动。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疾病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锻炼。总之,健身要讲科学。
李溪(沈阳市中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酗酒,盲目使用激素及交通事故频发所致的髋关节外伤的增高,股骨头坏死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病。对于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其疗效不尽相同。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35例,对其不同的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有效率达到85.71%,致残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股骨头坏死病人35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7例。35例患者中年龄在10~20岁2例,21~30岁17例,40岁以上16例。35例患者中一侧患病的26例,双侧坏死的9例。1.2 发病原因 在此组病例中外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主要原因,共有21例占全部的60%;使用激素也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共8例占23%。有2例患者是由于大量饮酒所致。另有4例患者还无法知道确切原因。1.3分期 根据Ficat分期: Ⅰ期:X线片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弥漫性骨质疏松,患者有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受限症状,骨的功能性检查可能检测出阳性结果,本组患者计13例。 Ⅱ期:X线片示广泛的骨质疏松,有骨硬化或囊性变,股骨头的轮廓正常,髓芯活检有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临床症状明显,本组患者9例Ⅲ期:X线片示股骨头内硬化、囊变,股骨头塌陷,有新月征,关节间隙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加重,本组患者8例。Ⅳ期:骨关节炎期,X片示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临床症状疼痛明显,髋关节各向活动明显受限,本组患者5例。2,中医分期及治疗方法:2.1气滞血瘀期:常见于股骨头坏死Ⅰ、Ⅱ期病人,患侧髋关节疼痛剧烈,多为胀痛或刺痛,有时表现为休息痛,或久坐、久卧后初动时疼痛加重,稍活动后疼痛减轻,超过髋关节活动范围后疼痛亦加重,痛处固定不移。可见筋脉拘紧,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脉弦涩。治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药:乳香 没药 红花 透骨草 伸筋草 寄生 杜仲 牛膝 独活 当归 党参 川芎 熟地 枸杞子。2.2肝肾亏损期:常见于股骨头坏死Ⅲ、Ⅳ期虽然疼痛没有明显减轻,但出现活动受限。股骨头出现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患者出现鸭步行走。方以:乳香 没药 红花寄生 杜仲 牛膝 独活 当归 熟地枸杞子 肉苁蓉 白术 鳖甲 龙骨 牡蛎 鹿角胶 狗脊为主。3.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根据国内外文献,制定的标准是以疼痛缓解、功能的恢复和改善,X光片变化为依据。具体标准:①优: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X光片或CT、MR显示骨结构特别是塌陷股骨头出现恢复,新骨生长,骨小梁的承载和张力系统形态近于正常,其强度和密度改善视为优。②良: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各项功能明显好转或基本恢复,X光片显示坏死区破坏已停止,囊变区明显缩小,出现骨小梁生长和改建;③可: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范围和步态较前改善,X光片坏死区已稳定,死骨有吸收,骨小梁的结构有重新改建的趋势;④劣:疼痛、髋关节各项功能无改变,X光片显示较治疗前恶化;3.2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气滞血瘀期的患者计22例;肝肾亏虚期的患者13例。采用分期治疗后,气滞血瘀期:优为4例,占18.18%;良:9例,占40.91%;可:7例,占31.82%;劣:2例,占9.09%。有效率为:90.91%。肝肾亏虚期的患者计13例,治疗后,优:1例,占7.69%;良:3例,占23.08%;可:6例,占46.15%;劣:3例,占23.08%。有效率为76.92%。综合两组的治疗结果数据总有效率为85.71%。治 疗 结 果 (例)分期病例数优良可劣总有效率气滞血瘀224(18.18%)9(40.91%)7(31.82%)2(9.09%)20(90.91%)肝肾亏虚131(7.69%)3(23.08%)6(46.15%)3(23.08%)10(76.92%)合计355(14.29%)12(34.29%)13(37.14%)5(14.29%)30(85.71%)讨论在以往的讨论中常见的是把股骨头坏死分成多种分型,如气滞血瘀型多见于外伤后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湿热蕴结型多见肥胖或长期大量饮酒者;瘀毒内蕴型多见大量或较长时间应用激素者。这些分型对于指导用药固然重要,但由于分型过于繁杂在临床中又难以掌握,笔者将股骨头坏死依据临床症状和现代医学病理分期,仅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和肝肾亏虚两型,不仅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也可以为将来制作新剂型分型治疗普及应用打好基础。当然在临床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中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黄昌林等[1]用中药对股骨头坏死病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治疗认为:0、1、2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对3、4期疗效较差。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进行中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股骨头坏死的治愈率,晚期病例虽然不能治愈,但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毛碧峰[2]也曾使用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取得了优良率92%的好成绩。齐振熙 康靖东 李树强[3]等人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鼠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也说明了中药可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加强功能锻炼也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一步,股骨头坏死患者虽不能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行走,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时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如屈髋分合、直腿抬高、双肢内外旋及牵引等。适时进行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三轮车、晒太阳等。因为正确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股骨头坏死的再生和修复,改变髋关节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参考文献:[1] 黄昌林; 高旺; 黄涛; 解放军医学杂2009年05期[2] 毛碧峰 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5月第26卷 增刊。[3] 齐振熙 康靖东 李树强活血化瘀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鼠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中国骨伤 2009年第22卷 第8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1)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 2小时血糖≥11.1mmol/L。(2)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可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患者在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 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所致的糖尿病。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其特点 可以说,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且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另外还有中药。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药: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药: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其降糖作用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由于它对胃肠道的反应大,应于进餐中或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其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以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亦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也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其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因胰岛素缺乏引起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素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时无需调整剂量。贫血、浮肿、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适用。 (5)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其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余(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2、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河引起变态反应、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性,不宜长期使用。 基因土程胰岛素: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中而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学特性与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它不易引起变态反应和营养不良。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系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制剂。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患者:用于治疗重度糖尿病患者时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以便使作用出现快而维持时间长。 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又.称中性人短效胰岛素,其结构与天然的人胰岛索相同,可减少变态反应、避免脂肪萎缩、避免产生抗胰岛素作用。血液中胰岛素半衰期仅几分钟,因此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作用曲线完全由其吸收特性决定。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30R):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索混悬液,以诺和灵30R为例,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为一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其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阻断了胰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六聚体和二聚体能迅速地解离为单体而有效地吸收,迅速发挥降糖作用,不需在餐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 3、中药: 中药降糖作用不如西药,但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血糖作用明确,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地黄、桑白皮、人参、知母、黄连等;中成药有玉泉丸、消渴丸(其中含格列本脲)、参芪降糖片等。 二、用药注意事项 1、注意用药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性脑病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从小剂量开始。轻度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胃酸分泌增加、恶心、腹痛、腹泻,偶见粒细胞减少及胆汁淤积性黄疽,相对其它类口服降糖药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乳酸酸中毒。。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和肠鸣。而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毒性。 3、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选用口服药治疗,但下列情况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处于急性应急状态(如严重感染、大型创伤及手术等);妊娠期。 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注意:老年人往往有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应尽量选用对肝肾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双胍等在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老年人不宜选用长效、强效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免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应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早期宜联合用药。 5、根据体重选药:理想体重(千克)数=身高 (cm)-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时,则认为体型偏胖,应首选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时,则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6、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的患者,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药物,如“磺酰脲类药+双胍类药”或者“磺酰脲类药+胰岛素增敏剂”。另外,对于初始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 16.7mmol/L的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待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停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往往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而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饮食控制原则如下: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关于吃水果的问题。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如果后吃水果就等于加餐了,血糖会马上高起来。另外,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5.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6.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风湿分类目前对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属此类)、内分泌—代谢性风湿病(如痛风)、感染性风湿病(如结核性关节炎)、退行性风湿病(如骨质增生性关节灸)、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以及其他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症状体征1.关节表现的特点:(1) 关节疼痛。(2)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3)关节肿胀和压痛 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则多见於骨性关节炎。(4)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这些改变都与软骨和骨遭破坏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常见。2.系统症状的特点:要抓住关节外其他系统受孙的表现以肋诊断。如颊部蝶形皮疹、蛋白尿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皮疹提示银屑病性关节炎,大量龋齿提示干燥综合症。患者发病年龄、性别亦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妇女,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常用检查1.血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查看是否出现异常指标,帮助确诊疾病及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2.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血沉高,说明疾病还在活动期,越高越严重。血沉下降,表示药物发挥了作用,疾病得到控制。在风湿疾病中,血沉高于25 才有意义。 3.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10mg/L。CRP高,表示体内存在感染、创伤、炎症,疾病还处于活动期。 4.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值小于1:500,阳性则显示可能患有风湿热。 5.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常见于多种风湿疾病和急慢性炎症。因此,不能单凭类风湿因子就认为自己是类风湿关节炎。但如果类风湿因子滴度高、多次测定阳性、多种方法测定阳性,那么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较高。 6.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RA-33/66、抗Sa抗体: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7.抗CCP抗体:对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大意义。 8.抗核抗体:阳性常见于许多疾病。同时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体征的,要高度怀疑是狼疮。阴性几乎可以肯定排除狼疮的诊断。 9.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滴度越高,显示疾病活动度越高。 10.抗Sm抗体: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但并非所有狼疮患者都显示阳性。 11.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对诊断干燥综合症有较大意义。 12.HLA-B27: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大意义。 1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诊断系统性血管炎有积极意义饮食注意可能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食物 1.高脂肪类: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帮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2.海产类:病人不宜多吃无鳞鱼及海产品,如鲶鱼、泥鳅、黄鳝、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过酸、过咸类: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消化道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病程中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节律性疼痛。有并发症时节律性和周期性消失。1、疼痛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钝痛、烧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感不适。典型者呈轻或中度持续性疼痛,范围局限,胃溃疡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出现于餐后0.5-2h;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在餐后3-4h出现,服用制酸剂和进食可缓解。其规律疼痛→进食→缓解,一般可有上腹部轻度压痛。2、其他 上腹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症状。 3、全身症状:患者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疼痛较剧而影响进食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4.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体征。活动期胃溃疡压痛点常在中上腹或偏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常在偏右;后壁穿透性溃疡在背部第11、12胸椎两旁。 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并发症。1、药物治疗(1)、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 ①制酸剂 能降低胃、十二指肠内的酸度,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现已很少单独应用。②抗胆碱能药物 能抵御迷走神经而减少胃酸分泌,可解除血管痉挛而改善粘膜血运,能松弛平滑肌以延缓胃排空,有利于延长制酸药和食物中和胃酸的作用,现已少用。③H2受体拮抗剂 能阻断组胺与壁细胞膜上H2受体的结合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等。④质子泵抑制剂 强烈的抑制阳离子泵(H+/K+-ATP酶)的活力,阻断H+被排泌至壁细胞体外,如奥美拉唑、达克普隆等。(2)加强保护因素的药物 与溃疡面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保护膜覆盖在溃疡面,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的有:硫糖铝,三钾二枸橼络合铋,生胃酮。 (3)抗菌治疗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可能有关,抗菌治疗变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加服抗菌剂如痢特灵等。 2、手术治疗指征(1)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2)急性穿孔。(3)器质性幽门梗阻。(4)胃溃疡疑有癌变。(5)胃溃疡经内科治疗而毫无疗效者。消化道溃疡·饮食消化道溃疡发生部位和症状有所不同,但饮食治疗原则相同,最终目的是促进溃疡愈合,并防止复发。 1、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每天5~7餐,每餐量不宜多。2、避免刺激性食物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过强食物应避免,机械性刺激增加对粘膜损伤,破坏粘膜屏障,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莱、竹笋及干果类等。化学性刺激会增加胃酸分泌,对溃疡愈合不利,如咖啡、浓茶、烈酒、浓肉汤等。禁忌易产酸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易产气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生冷食物,如大量冷饮、冷拌菜等;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强烈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3、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经加工烹调使其变得细软易消化、对胃肠无刺激。5、供给丰富维生素 选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品;主食以面食为主,出血时应禁食,血止吃流质饮食。6、烹调方法溃疡病所吃食物必须切碎煮烂;可选用蒸、煮、汆、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7、其他 进食时应心情舒畅、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照顾患者的饮食习惯,配制可口饭菜。供给细软、粗纤维少食物,应注意预防便秘。睡前加餐,对十二指肠溃疡尤为适宜,可减少饥饿性疼痛,有利于睡眠。复查时间及指征(1)规则治疗一月后复查胃镜。(2)停药者有条件须每年复查一次胃镜,胃溃疡患者年龄大于40岁须每半年复查一次胃镜。(3)停药或服药期间出现呕血、便血、突发性上腹疼痛须及时回院就诊。【要注意的几个特殊点】1、过度紧张、焦虑、沮丧等精神压力,反而使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加重病情,要尽量避免。2、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如水杨酸盐、保泰松等。3、坚持药物维持治疗,用药时注意:(1)制酸剂宜在饭后半小时至多小时之间服用,十二指肠溃疡晚间泌酸多,午夜达高峰,宜在睡前加服一次。氢氧化铝凝胶可引起便秘,故应与镁乳合用。(2)抗胆碱能药物有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汗闭、尿潴留等反应,应向患者解释,并可适当减量。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3)应餐前或进餐时服用H2受体拮抗剂,需要时按医嘱在睡前加服一次,并注意有无头晕、嗜睡、皮疹等副作用。
沈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李东书:一部分妇女,在生产后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出现关节痛,一般经过几个月可以自然康复。也有一部分人怀孕前患有风湿免疫类疾病,怀孕后能够减轻,生产后又会加重。鉴于你的情况,不知你是否有晨僵症状,晨僵就是早晨起来感觉手发皱,不能握紧,需要活动一会才能感到灵活。如果有晨僵,建议你早一点到医院就诊。
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正前方的位置,在喉结下方,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甲状腺结节(TNS)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团块。美国甲状腺学会将甲状腺结节定义为甲状腺上一种离散型的病变,影像学上可观察到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结构不同,存在相对的边界。结节可以单发,亦可以是多个,质地是实性或者囊性,超声,核磁共振和PT_CT可以判断结节大小和类型。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可见到,在成人群体中,以体检方式统计的发病率为5%~7%,以超声检查的方式统计的发病率为20%~76%,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3.83.。根据甲状腺结节的严重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根据结节的质地状态,可分为实性和囊性两类,实性结节内部为组织增生,是腺瘤和癌变的主要类型,囊性结节内部为液体,有些会发生囊内出血,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结节,但也有5%~15%的结节是恶性的,通过超声来观察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低回声)、血流(内部血流丰富)、钙化(沙粒样)、纵横比(大于1)、周围淋巴结等情况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必要的时候需要甲状腺穿刺进行细胞学、基因检测来确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电离辐射、大气污染,饮食不当,碘摄入异常,情志刺激,以及甲状腺本身的疾病引起。甲状腺结节中医对它有特殊认识,因为甲状腺位于颈前,是肝的经络循行的地方,所以中医多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加之思虑过度,痰湿内生,阻于经络,以及气滞血瘀所形成。目前西医对于良性结节大多采取定期观察,对于彩超分级较高比如4a~4b的结节,密切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情况行穿刺确诊,或者手术的方法消除结节,以防恶变,或者有的结节在观察期已经恶变。有的患者恐惧穿刺,有的患者术后甲状腺结节再复发,或者甲状腺功能受损,或者出现手术伤及喉返神经声音嘶哑等情况,尽管出现的比例很小,还是造成大多数患者面对高危结节顾虑很多,即不想穿刺,又不想手术,在观察期心理压力很大,担心恶变。因为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器官,结节的生长变化某种程度上会受到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继而会使结节向更不好的方向发展。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对甲状腺结节定期观察,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做了手术,甚至终生需要服用药物。从中医角度来说,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痰凝、气滞、血瘀为病。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是痰、瘀、虚、毒,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通过辩证论治,采用中药疏肝、健脾、燥湿化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在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减少、消失或者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级别的降低,免于手术都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以下是一例我临床接诊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女性,56岁,2019年7月发现甲状腺结节,彩超提示:左叶甲状腺低回声结节,0.58cm×0.52cm边缘不规则伴不典型微钙化(TI-RADS4b级)来诊,患者平素焦虑,易怒,倦怠乏力,口苦,心烦,睡眠欠佳,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脉弦。辩证为肝郁化火,痰火夹瘀互结于颈部所致。治以清肝降火,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给予汤剂水煎服日两次,平消胶囊6粒日三次口服。2019年11月再次复诊,甲状腺左叶结节为(TI-RADS4a级 低回声,周边欠规整,血流较丰富)0.75×0.57。医大建议患者行细针穿刺,患者拒绝。患者自诉工作繁忙,不能坚持服用汤药,故嘱患者单独服用平肖胶囊8粒日三次,定期复查甲状腺,2021年6月患者再次来诊,甲状腺彩超:左叶甲状腺结节未见血流 TI-RADS 3级)医大建议每年复查一次,不必三个月密集复查。体会:这是一例应用平消胶囊很成功的案例,患者甲状腺结节从4b降到3级。从要求穿刺活检到每年常规复查,尽管结节的大小没有太多变化,但结节的危险分级降了很多,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平消胶囊主要由郁金、马钱子分、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枳壳等组成,其中郁金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白矾除痛热、化顽痰;硝石破积攻坚;五灵脂祛瘀消积,枳壳化痰除痞、理气宽中;再入马钱子入络祛毒,仙鹤草收敛止血,滋补强心。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之功,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补虚、软坚散结、消炎止痛,行气通络等功效。对于临床上甲状腺的良恶性结节都起到很好疗效。从临床效果看,平消胶囊按最大使用计量疗效更好,而且长期服用,临床用药安全,未见肝肾损害。
病案:患者李某某 女性,56岁,2018年6月7日来诊主诉:肺恶性肿瘤(肺腺癌)微创术后伴肺微小结节发现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2018年3月12日因肺恶性肿瘤在盛京医院行右肺上叶微创手术,术后病理肺腺癌一期,肺CT提示右肺上叶微小结节影。建议临床观察,未予特殊治疗。患者术后未服药,平时乏力倦怠,气短,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担心结节恶变,来诊,来诊时症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偶有咳嗽,咳白痰,口黏,食后胃胀,睡眠欠佳,纳呆,大便粘腻,舌质淡暗,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影像学检查:胸廓对称,气管居中,纵膈淋巴结无肿大,肺CT:左肺上叶术后改变,右肺中上叶(IM25 34层)可见0.7×0.6cm 大小非实性结节,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楚。 肝肾功检查:肝功:ALT:24 U/L AST:23 U/L 肾功: BUN:5.5mmol/L CRE:43.3mmol/L 既往史:2型糖尿病 ,平素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尚理想。 中医诊断:肺积(痰毒阻肺)西医诊断:1肺恶性肿瘤术后 2肺小结节治疗经过:四诊合参 辨证论治,证属正气不足,脾虚生痰,痰气互结,痰毒阻肺所致,治以清肺祛痰,破结化瘀解毒 ,扶正补虚之法。 治疗方案:1.平消胶囊8粒日三次口服。 2.汤剂: 黄芩12克 芦根30克 连翘9克 白花蛇舌 草 15克 陈皮10克 厚朴15克 桑白皮15克 栀子12克 瓜蒌20克 醋莪术15克 土鳖虫15克 茯苓15克 赤芍12克 丹参15克 苍术15克 枳实15克 蜜枇杷叶15克。 每半个月来诊,汤剂随证加减,平消胶囊用法不变。一个月复查肝功肾功一次,均未见异常。 2018年9月20日肺CT提示:左肺上叶术后改变,右肺上叶未见明确结节生长。患者临床表现:面色红润有光泽,不咳,无乏力倦怠,食欲明显好转,无食后腹胀,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情绪平稳,睡眠可 ,大便偶有粘腻。 肝肾功检查:肝功: ALT:29 U/L AST:28 U/L 肾功: BUN:5.6mmol/L CRE:46.7mmol/L 2018年9月20日肺CT提示:左肺上叶术后改变,右肺上叶未见明确结节生长。 患者临床表现:面色红润有光泽,不咳,无乏力倦怠,食欲明显好转,无食后腹胀,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情绪平稳,睡眠可 ,大便偶有粘腻。 肝肾功检查:肝功: ALT:29 U/L AST:28 U/L 肾功: BUN:5.6mmol/L CRE:46.7mmol/L 2018年9月20日肺CT提示:左肺上叶术后改变,右肺上叶未见明确结节生长。 患者临床表现:面色红润有光泽,不咳,无乏力倦怠,食欲明显好转,无食后腹胀,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情绪平稳,睡眠可 ,大便偶有粘腻。 肝肾功检查:肝功: ALT:29 U/L AST:28 U/L 肾功: BUN:5.6mmol/L CRE:46.7mmol/L 治疗心得:肺结节无确切中医病名,现代医学将超过3cm的结节称之为肿块。中医均属“痰”的范畴。朱丹溪提出了“痰”与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也”,结节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也属痰的范畴,肝郁脾虚痰湿,痰瘀互结所致。对于结节目前西医无有效药物治疗。平消胶囊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止痛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中的白矾酸寒,能除痛热、化顽痰,火硝破积消坚,除五脏积热;平消胶囊与汤剂合用,共同达到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补虚的作用。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腺结构不良的早期病变。乳腺是性激素靶器官,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内分泌周期性调节变化。西医认为本病病因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为特征,周期性由隐渐重,经前明显,经后减轻或消失,部分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房周期性肿块2cm左右,较坚实界限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或乳腺肿胀,局部增厚、颗粒状硬结、散在分布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本病症状不稳定,时轻时重,遇劳累,生气等情志波动而加重。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肿块,其形态、大小及硬度受月经周期、情绪、劳累等因素影响。西医可行乳腺钼钯、彩超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彩超表现为(1)双侧、多发性:可单侧,但多为双侧。(2)病灶位置,乳腺增大程度不定:可在乳腺任何部位。(3)回声多样、形态不一,可呈导管增生,实质性腺叶型,但多为混合多样回声。 乳腺增生在中医属“乳癖”,“乳中结核”范畴。中医认为“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故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与肝胃功能失调有关。肝者,将军之官,性喜条达,如情志受刺激,气机郁滞,横逆犯胃,则肝郁胃阻。气滞日久必致血瘀,不通则痛,形成乳腺结块和疼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消瘀散结。中医通过辨证,精准施治可以有效治疗乳腺增生。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所以治疗疗程相对较长。临床中除口服中药汤剂外,可联合或单独使用平消胶囊治疗。病例:患者路某,32岁。1年多来双乳房胀痛,时轻时重,逢经前一周加重,触之痛剧。触诊双乳房压痛明显,有肿块大如粟粒大3-4个,质韧,推之可移动。彩超示为乳腺增生,结节较大者1.2*0.9cm。舌苔白,脉弦略滑。采用疏肝、化痰、散结之法。药用柴胡、香附、木香、陈皮、川芎、赤芍、王不留、青皮、路路通、漏芦、半夏、夏枯草、贝母等。联合平消胶囊8粒日三次口服。共服两个月,症状消除,复查彩超示乳腺结节0.8*0.5cm。嘱停中药,继服平消胶囊两个月,期间观察乳腺结节进一步缩小。平消胶囊的基础方来源于中医经典名著《金匮要略》中硝石矾石散,经名老中医贾堃先生加减变化而成。方中硝石、白矾消肿散结,马钱子粉止痛,枳壳、郁金行气活血,五灵脂散瘀,干漆破瘀血,仙鹤草解毒,全方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经临床检验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增生,缩小包块,缓解疼痛。且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可成为中药汤剂的有效补充或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