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2014GIIE)于2014年12月11日-13日在上海市同仁医院顺利举行。本届大会由上海同仁医院、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中国医师学会介入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共同主办,上海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共同参与协办,会议得到了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长宁区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消化内镜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以及介入放射学杂志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张勘处长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分别作了致辞。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治主题,突破原有专业学科界线,就消化病诊治中交叉学科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徐克、副主任委员兼介入学组名誉组长滕皋军等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了学术报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专业学科消化病诊治的最新动态,分别从诊断到治疗,从规范到指南,从内镜、介入、超声、微创外科以及肿癌放化疗等多学科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探讨,在不同层面剖析了国内外消化系疾病及肿瘤介入治疗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 此次会议创新地围绕同一疾病诊治的相关技术将不同专业的医生组织在一起,对学科边缘的交叉技术进行交流探讨,以寻求更科学合理,更安全有效的综合诊治方法,为促进国内外学者在消化病诊治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必将为促进我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我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消化介入会议于2012年12月7日在昆明云安会堂隆重召开。俺在会上演讲经鼻肠管插入治疗低位小肠梗阻。恶性肠梗阻,高压要完蛋。自有鼻肠管,病家立马欢。插管看简单,试试一身汗。方法选得当,操作少麻烦。要想管长流,常把水来灌。
什么是介入治疗?相信许多医生也说不完整,众多患者更不知所然!通常我们所讲的介入治疗就是指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IVR )。介入放射学是指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 自1929年德国外科医师Werner Forssmann在自己身上完成第一例心导管插入术后,无论是介入导向设备、器材、药物和技术都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性、方便性、起效快、效果好的优势广泛地推广、应用于临床。1990 年我国卫生部决定将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1997 年国家科委、卫生部联合将介入放射学项目列为“九五”攻关课题,为 21 世纪介入放射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介入放射学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学科,几乎涵盖全身所有部位和器官。在心血管系统不论是冠状动脉,还是其他部位的血管狭窄或闭塞,都可以利用介入放射学的成型术进行治疗。不论是神经系统血管畸形还是其他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都可以通过栓塞术进行治疗。以肝细胞癌为代表的肿瘤,利用灌注(栓塞)术治疗,虽然不能彻底根除病变,但是从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得到了明显的疗效。对于脓肿、囊肿类病变的治疗更是简便、快捷,并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多种介入放射学方法的组合,即所谓的综合介入放射学,能够独立的对一些复杂病态、内外科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进行卓有成效的治疗,如肝硬化、肝内胆管细胞癌等。目前,介入放射学已成为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三大学科之一。 Werner Forssmann(1904-1974) 德国1929年Werner Forssmann 在德国Eberswalde医院外科 完成第一例心导管插入术 PTCA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栓塞术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 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栓塞术治疗血管性疾病 化疗性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胃小肠、结直肠、胆道梗阻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