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伴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减重手术后月经不规则得到改善,同时雄性激素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增高,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水平升高,排卵功能改善。研究表明,减重手术后PCOS患者有更高的怀孕率和较低的流产率。 肥胖伴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减重手术后妊娠是否安全?其安全性是否优于未接受减重手术者?大量研究表明,减重术后妊娠是安全的。一项288例妊娠前是否行减重手术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减重手术者罹患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及剖腹产的几率降低,分娩时间和新生儿低体重减少。亦有研究表明,母亲接受减重手术后出生的孩子,其成人后发生肥胖概率将减少约50%。 减重手术后多长时间妊娠比较合适?大部分患者手术后减重效果会持续1年左右,个别的会持续2年。由于手术后减重期间造成营养不良的生理状态,理论上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因此,目前指南建议:胃袖状切除术后需要至少12个月后怀孕,胃旁路术后至少24个月后怀孕。另外,多数肥胖伴PCOS在减重手术前月经不规则或缺乏,无采取避孕措施习惯。减重手术后月经和排卵恢复,有时意外(计划外)妊娠,应引起注意。
每当亲朋好友聚众吃喝后,摸着自己可爱的小肚子,不禁思考这样的问题:“真想让小肚腩变成腹肌啊”。运动减肥当然是个好办法,但运动减肥后,脂肪真的就变成肌肉了吗?仔细一想,这个命题好像不太成立,毕竟没听说过猪油会变成精瘦肉的。健身概念里有所谓“减脂期”,那么,脂肪究竟被减到哪里去了呢?其实,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是完全不同的,也不会相互转化。运动能让脂肪细胞变小,肌肉纤维变大变壮,但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不可能使得脂肪转化为肌肉。人体储藏脂肪,是一种“屯粮”的储备手段,好去应对没有食物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其实在现代生活里好像并不常见。所以,多余的热量就被转化成甘油酸酯藏在脂肪细胞,构成您那些软塌塌的肥肉。运动减肥就是调动甘油酸酯参与人体的供能,将它们消耗掉。而这个消耗过程,就是甘油酸酯的氧化代谢过程,代谢公式长这样:重点在右边,这个氧化过程里,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你减掉10斤脂肪,那么有8.4斤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呼出去的,而剩下的1.6斤则变成了水。最后你的小肚腩,变成了呼出的气体、汗水以及尿……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以为运动减肥的过程里,吃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增肌。因为你还是在积累脂肪,只会增加减肥肉的时间,却对长出腹肌一点用都没有。管住嘴、迈开腿,一个值得铭记的真理。
有健康的胖子吗?了解肥胖的危害和健康建议 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但是,是否存在有健康的胖子呢?本文将为您介绍肥胖的危害,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健康建议,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肥胖问题。 1.肥胖的危害肥胖不仅仅是外表问题,更是对身体健康的威胁。长期的肥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此外,肥胖还会导致关节损伤、呼吸系统问题、睡眠障碍等。因此,认识肥胖的危害对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2.相关的医学知识(1)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2)内脏脂肪:肥胖不仅仅是皮下脂肪过多,还包括内脏脂肪的堆积。内脏脂肪是肥胖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会释放出多种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直接损害。 3.健康建议(1)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是控制体重的关键。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2)适当运动:运动是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方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增加肌肉的锻炼对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和消耗更多热量也很重要。(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调节体重和新陈代谢。此外,减少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控制体重也非常重要。(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已经尝试了健康生活方式,但体重仍无法控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他们可以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帮助您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结语: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专业的帮助,我们有能力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记住,健康并不仅仅是外表,更关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迈向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减重与代谢手术的普及,身边的一些胖友、糖友们既充满期待,又难免有一些担忧。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主流的两种减重与代谢手术方式。(1)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手术是缩小胃容积的手术方式(图一)。手术中切除整个胃底和胃大弯侧,最后形成一个约60到80毫升的小胃。这种手术方式不改变胃肠道解剖结构,主要是限制摄入及改变代谢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水平。手术方式安全、对特定患者减重、降糖效果确切,相对较新的术式。手术后第一年能够减去多余体重的60%-70%,适合于单纯性肥胖(体重指数≥32.5gKg/m2)或合并糖尿病(诊断2型糖尿病≤5年内)的胖友、糖友。(2)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是限制摄入和减少吸收的一种手术方式(图二)。这种手术方式改变了胃肠道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术式。主要是限制摄入、吸收及改变代谢相关的胃肠道激素水平。手术方式安全、对特定患者减重、降糖效果确切,目前仍然是金标准术式。手术后第一年能够减去多余体重的70%-80%,更适合于糖尿病病程长(5年<诊断2型糖尿病≤15年,有一定的胰岛功能)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 任何一种术式都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更多的相关问题,请咨询专科医生。
1.内科治疗通常无效,复发率高,现在也很少使用。目前非手术治疗仅限全身麻醉风险很大的患者。体外震波碎石的复发率约20%;溶石治疗的复发率甚至高达50%。2.外科治疗(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是切除含结石的病理胆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仍然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常是首选的手术方式;②传统胆囊切除术逐渐“退居二线”,多用于无法LC或LC困难而中转开腹病例;③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易复发,有争议;④胆囊造瘘术,紧急情况下施行;(2)胆管结石同胆囊结石的治疗手段相似,目前也以手术取出胆结石为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方法有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开腹胆总管探查术。①ERCP:经口在胃镜下切开Oddi括约肌,逆行进入胆管,取出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但使用范围相对较窄(结石较大、肝内胆管结石、多发结石、解剖结构改变或结石嵌顿时失败率高),且切开破坏了Oddi括约肌生理功能,有潜在胆道逆行感染风险,保留胆囊增加了结石复发风险。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微创腹腔镜下切除有结石复发可能的胆囊,并自胆囊管或胆总管作一小切口伸入胆道镜通过取石网篮等工具取出结石。具有微创、取石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最为常用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③开腹胆总管探查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目前多用于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都不易取出的结石。
原创2019-06-05陶美皊/健康界 肿瘤频道 认证作者 “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良药” 说起胰腺癌,很多人都会谈之色变,因为胰腺癌是世界上最为致命的癌症之一。尽管胰腺癌在所有癌症中仅占3%的比例,但五年生存率还不到5%,故有“癌中之王”之称。 据201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胰腺癌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胰腺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9.5万和8.5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0位和第6位,胰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为1:0.89。美国流行病学数据预计,2030年胰腺癌在全球死亡率将位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成为名符其实的癌中之王。 面对如此凶残的胰腺癌,患者该如何及时应对,并争取最大的生存希望?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主任张洪义教授从医20多年,对肝胆胰、胃肠等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带领我们来正视胰腺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年轻患者逐年增加 预防是关键 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得的胰腺癌,现在发病率却逐年上升,并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我见过最年轻的胰腺癌患者只有十几岁。过去胰腺癌患者多发于六七十岁的老人,如今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而且往年轻化发展。”张洪义分析,因为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像CT、核磁、PET-CT、ERCP、MRCP、三维成像等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所以肿瘤能更早的被发现。 另外,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胰腺癌患者越来越年轻化的几个诱因,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熬夜、工作压力大等。 近年来,有调查报告显示,II型糖尿病和胰腺炎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张洪义建议,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的影像学、生化以及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预防进一步演化为胰腺癌的可能性。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也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方式,如忌烟限酒、少吃甜食及高脂食物、规律运动等。 为何五年生存率较低 虽然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是五年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张洪义认为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胰腺的位置比较特殊,肠细胞上静脉、肠细胞上动脉、门静脉、脾静脉、肝动脉以及下腔静脉正好包围着它,使得早期的常规体检不容易发现胰腺病变。另外,胰腺癌细胞容易侵犯到周围的动脉、淋巴和神经,如果侵犯到血管,癌细胞就比较容易转移。一旦发生转移,治愈率就会较低。 2.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体现在血管性治疗上,通过外科、介入、化疗、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等方法才能总体提高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虽然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提高了,但是针对胰腺癌敏感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较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比较局限,这也是导致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什么治疗方式更有效 “在胰腺癌早期,如果没有出现血管损害,没有发生周围转移,比较好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周围发生转移,出现黄疸或者梗阻,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张洪义说,天坛医院普外科提倡肝胆胰等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不但要进行手术切除,还要进行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引流、降期、靶向治疗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精准外科的理念和范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推崇和响应,并已渗透至多个专科,胰腺癌的治疗也不例外。 所谓精准外科理念,张洪义指出,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仪器更加精准的进行诊断,进而精准的完成手术,其中,与手术相关的影像、麻醉、护理及术后处理方式都包含在精准外科理念之中。“像我今天做的胆囊癌的手术,癌细胞已侵犯到横结肠、十二指肠。如果用传统治疗方式不一定能解决它,但是通过精准外科技术就能使一些不能切除的切除掉,一些残留的癌细胞尽量少量残留,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 如今,MDT已发展成为中晚期胰腺癌最适宜的诊疗模式。MDT不仅强调多学科团队的协作,而且还强调个性化治疗。“如果胰腺癌患者还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心脏病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会诊,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术前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术后的精准医学治疗和辅助治疗都贯穿在胰腺癌治疗当中。所以MDT团队对胰腺癌的诊治非常重要。”张洪义如是说。 如何与患者沟通病情 很多名人因胰腺癌而去世,香港演员沈殿霞、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苹果之父乔布斯等人都难逃此癌魔爪。面对号称“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患者的反应往往过于极端,认为只有“死路一条”,不治也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据国内媒体报道,有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都已生活了20年。 “与患者沟通时,我们会告诉他胰腺癌是可控的,也是可治的,如果是在早期也是可以治愈的。”张洪义表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我们会鼓励他要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积极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我们也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觉得,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无畏的战胜肿瘤的信心非常重要。好多晚期癌症患者都不去过度治疗,而是用心理疗法改善自己的状态,这种方式也是可以提倡的。”张洪义如是说。 后记 翻看张教授的微信朋友圈,笔者发现他是一个既热爱工作,又热爱生活,还懂得感恩的一个人。 张教授曾在朋友圈里转发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90岁的老人,被确诊癌症后拒绝了治疗,而是选择去看看世界。他的转发语是“和我想的一样”。 估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设想:如果将来不幸得了不治之症,我会怎么办?笔者也不例外。 或许是常年跟患者接触的原因,张教授对癌症也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医生对患者‘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但是医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随遇而安也不失为一种态度,至于能不能治愈,那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吧。” 【专家简介】 张洪义,男,博士,博士导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目前为中国科技部973国家重点课题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肿瘤联盟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十届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常务委员、北京介入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先后开展了原位肝脏、胰腺癌的各种疑难手术、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肝脏中叶切除。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胃切除、低位直肠癌手术等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手术,提出并建立了原发性肝癌精准序贯治疗理论体系。拥有军队“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研究专项”等课题8项;省部级奖8项,其中高等级二等奖4项。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肝脏和胆囊是密不可分的器官,常常一个脏器发生疾病就会导致临近的脏器收到影响。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自身与体内肝胆之间的“爱恨情仇”古人用“肝胆相照”,来形容两人气味相投,互相扶持。从医学角度讲,肝与胆的确是一对“患难之交”。胆汁之所以能正常发挥作用,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到肝。另外,在情绪方面也反映了肝胆的密切关系,比如怒伤肝,对胆也不好,只有肝胆之间彼此协调,我们的“胆色”才会“壮”。01什么是胆结石?胆结石是胆道系统(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按照胆结石所在部位分类: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多为多发,多为胆固醇类结石单发或多发,多为胆色素混合结石多为多发,可有蛔虫残体为核心,均为胆色素混合结石02“石头”从何而来?1.胆固醇结石与胆汁内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的成核过程异常、胆囊功能异常有关。胆固醇结石在女性中多见,由于雌激素可促进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妊娠、绝经影响胆囊排空,怀孕次数、口服避孕药等,与胆固醇结石有关;高饱和脂肪、胆固醇膳食,是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之一,老年人胆囊功能紊乱、胆汁过度浓缩,沉淀,易患胆囊结石。2.胆色素结石大多属胆色素混合结石,主要成分为胆红素钙。主要发生在肝内、外胆管内。胆道感染和胆汁瘀滞,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胆道蛔虫病,是胆道感染的重要原因,蛔虫残体又可作为胆结石核心,在胆色素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03怎样预防胆结石?1.坚持运动,控制体重胆结石与肥胖、运动量少有关,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者,患胆结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预防胆结石可以从维持正常体重开始,超重、肥胖人群可进行运动减重。体重指数计算公式:2.规律进食,吃早餐有好处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进食促使胆囊收缩、并刺激胆汁分泌,胆汁排入肠道后可帮助消化。胆囊内胆汁在晚饭后,重新开始储存,若隔天不吃早餐,经过大约12小时的贮存、浓缩,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析出,日久便形成结石。因此,盲目节食、不食早餐不可取。3.减少高脂肪、高热量、过甜食物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等食物,使机体代谢紊乱,剩余营养聚积在体内导致肥胖,血和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偏高,导致胆囊内胆汁比例失调,形成胆结石。4.多食含纤维素、维C丰富的食物高纤维素(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疏水性胆汁酸含量,改善胆固醇代谢,可预防结石的形成;增加维生素C、含钙饮食(比如:豆制品)的摄入也可降低胆结石发生率。5.素食者应适当补充卵磷脂正常人胆囊内的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以一定比例混合呈微胶粒状,悬浮在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容易形成胆结石。一些素食者摄入卵磷脂(蛋黄素)不足,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肠道对胆汁酸的重吸收,使胆汁中胆盐、卵磷脂比例减少,易形成胆结石。素食者适当补充卵磷脂,可预防胆结石。含卵磷脂丰富的素食,有:核桃、牛奶、大豆、谷类、海带、黑木耳、红花籽油、玉米油等等。其它含卵磷脂丰富的食物有:蛋黄、鱼头、鳗鱼、小鱼、动物肝脏等等。6.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感染饮食不洁,吞入蛔虫卵,蛔虫可逆流进入胆道,在胆道产卵、死亡、引起胆道感染,均可成为结石的核心体,形成胆结石。04怎样治疗胆结石?内科治疗通常无效,复发率高,现在也很少使用。目前非手术治疗仅限全身麻醉风险很大的患者。体外震波碎石的复发率约20%溶石治疗的复发率甚至高达50%外科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是切除含结石的病理胆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仍然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包括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常是首选的手术方式)传统胆囊切除术(逐渐“退居二线”,多用于无法LC或LC困难而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易复发,有争议)胆囊造瘘术(紧急情况下施行) 胆管结石:同胆囊结石的治疗手段相似目前也以手术取出胆结石为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方法有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开腹胆总管探查术。ERCP:经口在胃镜下切开Oddi括约肌,逆行进入胆管,取出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但使用范围相对较窄(结石较大、肝内胆管结石、多发结石、解剖结构改变或结石嵌顿时失败率高)且切开破坏了Oddi括约肌生理功能有潜在胆道逆行感染风险、保留胆囊增加了结石复发风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微创腹腔镜下切除有结石复发可能的胆囊并自胆囊管或胆总管作一小切口伸入胆道镜通过取石网篮等工具取出结石。具有微创、取石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最为常用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开腹胆总管探查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目前多用在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都不易取出的结石。05总结胆结石是胆道系统(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与年龄、性别、胆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特别是饮食有着密切关系。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规律运动规律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多食含纤维素、维C丰富的食物,少食高脂肪、高糖食物预防。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当前外科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胆结石的治疗逐渐朝着减轻患者痛苦的微创、精准方面发展。建议广大患者朋友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治疗。天坛医院普外科愿普天下有“胆”无“石”!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建于1956年,是外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科室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归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目前科室拥有多名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及高级职称医师,每年培养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同时,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市科委科研课题。科室下设肝胆、胃肠、甲状腺疝外科三个专业组组成。随着医院搬迁到花乡新址,医院普外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学科带头人张洪义教授的领导下,天坛医院普外将继续扩大与国内知名医疗中心及专家的合作,建立实体MDT大学科联合引领国内普外科多种复杂疾病制定诊疗规范。
导言减重手术历经了从质疑、坚持到认可的历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选择采取减重手术的途径来达到减重的目的。那么,在现实中,减重手术术前,您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和信息呢?请详细阅读我们的减重专栏为您推出的《减重手术之术前实用手册》。《减重专栏》之五减重手术之术前实用手册(下)我决定进行减重手术了,我应该去哪里咨询?建议前往有资质开展减重手术的正规医院。在北京,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均已成熟开展减重手术,并设有专门的门诊。术前需要做什么检查?1.肥胖形态学参数测定: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等,了解患者脂肪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对并发症的预测与预防。2.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凝血时间/INR、D-二聚体、血型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等。常规的检查可反应肝肾功能、血液学疾病筛查及炎症状态,避免手术造成不必要的风险。3.糖脂代谢的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OGTT、C肽释放试验。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有利于术后恢复及护理。2型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细胞功能几乎丧失属于手术禁忌症。4.内分泌系统的检测:甲状腺功能测定(包括甲状腺病因相关自身抗体)、甲状旁腺功能测定、性激素、生长激素、醛固酮等。怀疑多囊卵巢综合征者需测定定雄激素、总/生物活性睾酮、脱氢表雄酮、4-雄烯二酮等。临床怀疑Cushing综合征,需监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测定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5.心肺功能的检查:术后肺部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居第二位。有肺病史者术前应对肺功能进行检查以及确定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胸片检查可鉴别肺实质病变或胸膜腔异常。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提示低氧血症。常规心电图后若怀疑心脏疾病或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建议行心脏超声检查。如临床上提示深静脉血栓可能,行双下肢静脉彩超进行评估。6.上消化道的检查: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高危致恶变因子,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因此接受减重及代谢手术的患者术前建议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及胃镜检查。7.血管检查:有血脂异常升高或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血管内中膜厚度测定;怀疑及确诊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患者还应进行视网膜检查及眼底照相。8.所有患者在术前应进行适当的营养评估,包括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单纯限制性手术相比,营养吸收不良手术术前更应进行广泛的营养状况评估。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尽可能予以纠正。9.建议患者减重术前行社会-心理行为评估,包括环境、家庭和行为因素。已知的或怀疑有精神病或滥用药物或药物依赖的患者在拟减重与代谢手术前均应进行正规的精神状况评估。接受胃旁路手术的患者,术后身体对酒精的新陈代谢能力会受到影响,在喝同样多酒的情况下,术后与术前相比,血液中酒精浓度峰值会更高,并且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延长。10.应评估患者接受术前、术后营养及行为改变能力。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糖尿病或病态肥胖的手术方式,理解并愿意承担手术的潜在并发症风险,理解术后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的重要性并愿意接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术后随访也是手术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微创手术是什么概念?目前,国内开展的减肥手术主要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是通过限制摄入达到减重的目的,而胃旁路手术是通过限制摄入及减少吸收达到减重的目的。国内已经可以成熟开展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及胃旁路手术。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给病人做腹腔镜手术的时候,会用穿刺鞘在病人肚子上打三到四个孔,然后把手术器械插到里面去做手术,这样病人无需开大刀,做完手术以后腹壁上留下几个0.5到1公分的小切口,从外表看腹壁保持了基本的完整。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在于:1、多角度“视察”,效果直观:腔镜可在不牵动付强脏器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检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位置,达到直观检查的效果,无漏诊,无误诊。2、恢复快:腔镜手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内环境干扰小。患者受到的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术后很快恢复健康。3、住院时间短:手术由专业医师操作,短时间即可完成治疗,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术后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4、腹部美容效果好:传统手术疤痕呈长线状,腔镜手术不留疤痕,适合女性美容需要。术后多久能下地活动?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对各脏器的功能恢复是积极有益的,故而病人手术后若无禁忌,应及早下地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活动量。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具有以下的优点:(1)离床活动能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良好的血运能有效地将氧、营养物质、激素、电解质等带给组织细胞,并携走细胞的代谢产物,保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2)早期离床活动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病人卧床过久,活动减少,造成血流缓慢,静脉回流不畅,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因此,术后早日离床,多作下肢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4)手术后腹胀是由于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故而,早期离床活动能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促进排便通畅。(5)尿潴留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排尿,防止尿潴留的发生。(6)可避免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当然,早期离床活动要根据病人的耐受力适当进行,以不过累为度。而不是随意或无限制的活动,也不能以年龄为依据,硬性规定术后几天下床及活动量。有的病人年龄虽高,但生理功能良好,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强,即可安排早离床。一般主张,术后次日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让病人在床边坐几分钟,随后扶着病人在床沿走几步,须注意的是,初次活动要注意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由于身体虚弱,要防止摔倒。若带有引流管,医护人员要为其固定以免管子滑脱。术后的病人,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病情和体质而异,适当安排离床活动,才能尽快获得器官功能的恢复,从而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术后多久才能恢复饮食?术后的不同时期,饮食恢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临床上将其饮食大致分为3个阶段:流质饮食阶段、半流质饮食阶段、软食和普食阶段。1.流质饮食阶段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排除吻合口出血或漏,病人在1-3天内肠功能可逐渐恢复,当肠道通气后,已有排气者会有饥饿感,应按流食原则先给少量饮水,每次以30-50ml为宜。如无不良反应,就可进食少量清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蜂蜜水、面汤、青菜汤、蛋花汤、水果汁等,每次饮用100ml左右,每日餐次为7~8次,饮食应保证新鲜,温度适宜。2.半流质饮食阶段 病人进食后如无无明显恶心呕吐,1-2天后可进食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稀饭、蛋羹等,一般一天进食5-6次左右。恢复半流质饮食后患者即可以出院休养。3.软食及普食阶段 病人进半流质饮食2-3周后,如无不良反应,可改为软食,再经2周左右后,可进食普通饮食,但不宜进食刺激性和油炸食品、忌烟酒。在胃切除术后的恢复期,要注意慢慢地增加饮食量,逐渐减少进餐次数,最终恢复到正常人的饮食。想了解减重术后具体的饮食指导及术后随访等信息,请您继续关注减重专栏后续科普文章!
导言减重手术历经了从质疑、坚持到认可的历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选择采取减重手术的途径来达到减重的目的。那么,在现实中,减重手术术前,您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和信息呢?请详细阅读我们的减重专栏为您推出的《减重手术之术前实用手册》。《减重专栏》之四 减重手术之术前实用手册(上)减重手术有哪些术式?如何发挥作用?治疗肥胖症的手术方式主要为胃袖部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术式一、袖状胃切除手术方法和原理: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容积在60-80ml左右。手术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来达到减重的木器。袖状胃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减重手术方式。它的好处是不需要在体内置入外来物,而且手术的减肥成效显著。因为手术会把切掉8成的胃体积,除了会降低食量外,还会减少刺激食欲的荷尔蒙 Ghrelin 分泌量,因此食欲也会降低。术后两年内约可减去 10-15个 BMI 或七成多余的体重。对于那些 BMI 较高 (超过40) 而又难以减低食量的人来说,袖状胃切除手术能达致理想的减重效果。袖状胃切除手术的效果介乎于胃旁路与胃束带之间,安全性也介乎于两者之间,因此是一个相当 “中庸” 的手术。如果与胃旁路比较,袖状胃切除手术并不进行肠道重建,因此长期不会有维生素缺乏而产生的贫血、骨质疏松等后遗症。此外,亚洲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接受袖状胃切除手术后,仍可定期接受胃镜检查胃部。与胃束带手术比较起来,两者同为限制型的手术,但袖状胃切除手术不需在人体内放置任何外物,因此不用担心腹内外物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但是此手术涉及切除部份胃部,切除后是不可还原的。因此,病人必须考虑清楚才接受手术。另外缩胃手术亦有代谢的效用。手术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大大减少食量,但手术后体重并非必然会自然下降,手术后如果不加以节制饮食,食量也可回升,患者也有机会复胖。因此无论进行了哪一种减肥手术,患者仍要注意饮食及保持运动,才能有理想的肥胖治疗效果。袖状胃切除手术因有胃部的切割,因此饮食亦须以渐进方式进行。基本原则与胃绕道术后饮食相同。至于高热量饮料亦需完全避免。以免体重下降不理想。三餐以定时定量均衡营养为主。术式二、胃旁路手术方法和原理:一方面通过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远端空场合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从而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手术通过改变肠道结构、关闭大部分胃功能,减少胃的空间和小肠的长度等达到减重的目的。胃旁路术的优点在于减重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望长期保持。在减重和糖尿病手术中,胃旁路术研究较早且较多,对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最好。手术首先将胃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较小的上部,和较大的下部,然后截断小肠,重新排列小肠的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减重手术的预期效果如何?中期跟踪研究(3-8年)、长期跟踪研究(10年)显示,各种减肥手术的长期疗效趋向类似,所有患者的长期体重趋向于BMI23-25范围内。但是胃旁路手术的过度减肥(BMI低于20)大于其它手术。同时,几个最新研究都显示减肥手术降低了患者长期死亡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瑞典的国立卫生研究院针对BMI34至38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术后11年的跟踪研究显示:患者死亡率降低23.7%。(减肥手术术后死亡率5%;对照组死亡率6.3%)犹他大学的研究也显示,减肥手术术后患者7年死亡率为:0.4%;对照组为:0.6%。其结论类似于瑞典研究。以上研究针对正常死亡死因,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如果结合研究对照组的意外死亡死因,例如:事故、自杀等,接受减肥手术术后患者总体死亡率降低58%。我是不是减重手术的适宜人群?依据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2007),具有以下(1)~(3)之一者,同时具备(4)~(7)情况的,可考虑行减肥手术治疗:(1)确认出现与单纯脂肪过剩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且预测减重可以有效治疗。(2)腰围:男≥90cm,女≥80cm;血脂紊乱: TG(甘油三酯) ≥1.70 mmol/L;和(或)空腹血HDL-ch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 0.9mmol/L,女性< 1.0mmol/L。(3)连续5年以上稳定或稳定增加的体重, BMI≥32 (应指病人正常情况下有确认记录的体重及当时的身高所计算的系数,而如怀孕后2年内等特殊情况不应作为挑选依据) 。(4)年龄16~65岁。65岁以上者,由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顽固且复杂,应根据术前各项检查权衡手术利弊,再决定手术与否。16岁以下青少年病人要综合考虑肥胖程度、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性肥胖病史、本人意愿。(5)经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者。(6)无酒精或药物依赖性,无严重的精神障碍、智力障碍。(7)病人了解减肥手术术式,理解和接受手术潜在的并发症风险;理解术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并有承受能力,能积极配合术后随访。我还关心减重手术的风险?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减重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更多信息,请您继续关注减重专栏后续科普文章!
2009年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在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中率先开展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近年来又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手术安全、有效。2011年10月21日---23日北京天坛医院成功举办了以“交流、协作、规范、发展”为主题的“2011天坛手术治疗糖尿病学术会议”,在国内首次由外科、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学术会议。2013年3月22日---24日举办了“第二届天坛手术治疗糖尿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