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有:阿仑膦酸钠片,商品名福善美,每片70mg,每次一片,每周一次,早晨起床后空腹服用,服用后半小时不能平卧,或坐或站或走,长期服用。 阿仑膦酸钠片(默沙东-福善美),70mg/片,1片/盒,58.46元/片/盒1片/1次/周,1年52周,所以1年的费用是:58.46元52周=3039.92元/年 可替代阿仑膦酸钠片的有唑来膦酸钠注射液(进口的商品名是密固达),瓶装,100ml5mg,静脉注射,一年一次,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的前后各用一瓶250ml的生理盐水冲管用(也就是说,先输一瓶生理盐水,然后再输唑来膦酸注射液,然后再输一瓶生理盐水)。注射前服用塞来昔布,降低副作用,有些病人有副作用,犹如感冒,全身酸痛难受,过几天就会好,也有一些患者这个副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用此药时应该检查肾功能,如肾功能不好慎用。 为了降低唑来膦酸注射液的副作用,可以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2月后再开始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减少输液后的反应。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不建议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 唑来膦酸注射液(诺华-密固达),100ml5mg/瓶,2449.72元/瓶,2449.72元/年。 第二个液体剂型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特立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特立帕肽(进口药,商品名:复泰奥,成分就是重组的人甲状旁腺激素):是首个美国FDA批准促新骨形成的药物(通俗地讲就是长骨头);能够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一般用于重度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3.5,某个部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一个患者一生仅用两年;像胰岛素一样预充式的包装,冷藏储存,一支(2.4ml/支)里面含有28天的量,每天20ug(80ul)皮下注射(腹部或大腿外侧),每天换针头。一个月内疼痛缓解,半年内骨头矿化后,做骨密度检查才能看到提示。 特立帕肽注射液(礼来-复泰奥),20ug/支,5200元/支,62400元/年。 使用特立帕肽药物之前,需要化验检查一些项目: 1.骨密度。2.肝功16项,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的患者,需要排除Paget's等代谢性骨病。3.肾功7项: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不可使用。4.钙、磷等电解质和维生素D。5.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beta胶原特殊序列等四项)。6.甲状旁腺激素PTH。 第三个液体剂型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地舒单抗. 地舒单抗可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及存活,抑制骨吸收。地舒单抗像胰岛素一样预充式的包装,冷藏储存,60mg/支,皮下注射,1次/半年,治疗5年。地舒单抗总体安全性较好,治疗前要注意纠正低钙血症,补充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钙血症、严重感染(膀胱炎、呼吸道感染、皮肤蜂窝织炎等)、皮疹、皮肤瘙痒、肌痛或骨痛等;长期用药者有出现下颌骨坏死及非典型股骨骨折的个例报告。 地舒单抗对于肾脏功能无特殊要求,因此,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使用。 地舒单抗(美国安进),60mg/支,623.53元/支,2次/年,1247.06元/年。 所有的药物,请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确诊诊断,然后根据病情进行开药,此处不提供诊疗服务,不是开医嘱,更不是建议按照这个方法去治疗,而只是给一些专业性的仅供参考的建议(虽然我自认为是专业性的建议,但在有些医生的眼里,可能我的这些也是很业余的,或者不正确的)。别到时候你吃药吃出问题了,来找我的麻烦。好心办成了坏事儿了。 服用任何药物,请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药品使用说明书,不仅仅是给医生看的,更是给服用药物的患者看的。切记、切记、切记。 还有一个配套基础药,就是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成分是1-羟基维生素D3,每粒0.25微克,每次两粒,每日一次。 只要是维生素D3类的药物,实际上都是可以的。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有进口的,叫阿法迪三,有国产的,叫法能。 还有一种可以直接吸收的维生素D3类药物,叫骨化三醇胶丸,进口的商品名叫罗盖全,国产直接叫骨化三醇胶丸。 不管是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还是骨化三醇胶丸,选其一就可以了。无需重叠使用。对于老年人吸收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骨化三醇胶丸理论上要好一些,因为直接吸收使用,无需通过肝肾的加工再造。 理论上讲,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时,每个月要抽血查血钙浓度。或者每间隔3个月复查血钙。但实际上没那么严格。因为每个病人也不愿意那么频繁地抽血。所以,如果觉得有啥不舒服,最佳的选择,就是赶紧去医院找医生看。 下面罗列几个我们医院门诊常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价格。 1.阿仑膦酸钠片(默沙东-福善美),70mg/片,1片/盒,58.46元/片/盒2.唑来膦酸注射液(诺华-密固达),100ml5mg/瓶,2449.72元/瓶3. 地舒单抗(美国安进),60mg/支,623.53元/支4.特立帕肽注射液(礼来-复泰奥),20ug/支,5200元/支5.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云南贝克诺顿-阿法迪三),0.25ug20粒/盒,36.48元/盒6.阿法骨化醇片(国采),0.25ug30粒/盒,36.9元/盒7.骨化三醇胶丸(罗氏制药),0.25ug10粒/盒,49元/盒。8.维生素D2软胶囊,0.125mg20/97元/盒
简介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BE-TLIF、ULIF)Endo-TLIFwithUBE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是指椎管减压+镜下椎体融合内固定术,采用了UBE专用...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BE-TLIF、ULIF)Endo-TLIFwithUBE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是指椎管减压+镜下椎体融合内固定术,采用了UBE专用综合器械包和专用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及融合耗材,在UBE内镜辅助下可完成中央椎管、双侧神经根及侧隐窝狭窄的减压,并可在镜下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的一项技术。UBE凭借它的视野全面和操作灵活的特点,弥补了单通道孔镜的手术效率低下的缺陷。在治疗严重的腰椎管狭窄和镜下融合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其镜下视野开阔,操作灵活,活动度大;在水介质下操作,保证了视野清晰。UBE-TLIF手术与传统TLIF(开放融合内固定)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基本相仿,但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等多项优点,不仅以精准、微创的治疗方式减少患者手术风险,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我科从2020年初步开展UBE术式,历经半年的探索与积累,实现了UBE镜下减压向镜下融合的跨越,脊柱微创技术迈上新的台阶。ULIF适应症:1.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2.椎管狭窄症;3.轻度的腰椎滑脱;4.腰椎不稳伴或不伴上述疾病。5.盘源性腰痛、部分腰椎翻修病例、局限性退变侧凸等。手术操作展示UBE-TLIF手术术中透视定位镜下处理椎管及椎间隙内镜直视下螺钉及融合器植入术中C臂机透视置管缝合 EndoLIF开启了全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的时代,但Ⅱ°以上腰椎滑脱、严重的腰椎管狭窄、高髂嵴L5/S1病变等应列为内镜下融合禁忌症。各种脊柱微创内镜手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一味的追求微创而忽视了患者本身的情况,只有在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等之后,由医师与患者共同选择一款适合的手术方式,才能真正体会到脊柱微创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与医疗进步所带来的便利。
简介UBE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Techniqu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脊柱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性腰椎减压手术相比,该技术对软组织的损伤很小,手术效率更高,安全...UBE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Techniqu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脊柱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性腰椎减压手术相比,该技术对软组织的损伤很小,手术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高,主要用于腰椎减压及融合术,同时也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颈椎病等颈椎、胸椎、腰椎的退变性疾病。与单通道不同,该技术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一个为器械操作通道。观察通道一般会用到0°或30°UBE内镜,操作通道使用UBE专器械,如UBE刮匙、磨钻(UBE内镜磨头)、UBE内镜刨刀、UBE内镜消融电极、UBE椎板咬骨钳、UBE髓核钳、UBE神经拉钩等。UBE技术于2019年被引入国内,我科最早于2020年开展此类手术,是全国最早开展UBE技术的医院之一,至2022年8月底已完成j近200例。该技术操作灵活、范围更广、减压更彻底,有效保护了脊柱稳定结构和腰椎的功能。UBE的技术特点:1.兼有内镜放大的视野和开放手术灵活的操作;2.应用常规椎间孔镜器械和脊柱开放手术器械;3.对肌肉损伤较小、透视少(可能为零);4.可以进行镜下融合;5.对椎管狭窄具有独特的优势;6.有内镜操作经验者学习曲线较短;7.条件成熟同样可以用于颈胸段UBE技术较常规单通道内镜技术区别:1.使用关节镜器械及传统脊柱开放性器械进行操作;2.双通道设计,关节镜的独特放大功能,手术视野宽阔清晰;3.使用常规开放器械进行操作,效率更高;4.透视次数极少(1次即可),减少医患X线暴露的风险;5.对椎管狭窄的同侧减压及对侧减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可行镜下融合;6.同样适用于一些高龄、需要减压融合或者翻修等特殊病例的微创处理。UBE适应征:1.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2.各种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3.轻度的腰椎滑脱症; 4.神经根型颈椎病;5.椎间盘突出复发我科病例展示UBE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MR术后MRUBE处理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前MR术中减压: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MR复查UBE减压手术两个小切口均不足1cmUBE处理黄韧带骨化症术前CT术前MR术后CT复查术后MR复查各种脊柱微创内镜手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一味的追求微创而忽视了患者本身的情况,只有在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等之后,由医师与患者共同选择一款适合的手术方式,才能真正体会到脊柱微创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与医疗进步所带来的便利。
简介一、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一、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49%,骨质疏松症主要的并发症是骨折,可导致患者残疾、独立生活能力的丧失甚致死亡,且发生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高达50%。据估测,2035年和2050年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的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1320亿元和1630亿元,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错误观念:人老了骨质疏松不是很正常吗,干嘛大惊小怪的?大错特错!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如果把人的骨头比作木头,那么骨质疏松的骨骼就像是被掏空木头,非常容易骨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二、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对个人伴随骨质疏松症风险的仔细评估包括代谢性骨病家族史、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负重锻炼的数量和频率、日晒程度、既往骨折、生育史(特别对有性腺机能减退迹象的)、内分泌紊乱、饮食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目前钙、维生素D、钠和咖啡因的摄入)、抽烟、喝酒、锻炼、肾衰竭或肝衰竭、过去和现在用药史和其他。此外,增加摔倒的风险,如神经肌肉疾病、步态不稳和不安全的生活条件,也应该考虑到。骨痛史可能有用,但在发生骨折前,骨质疏松症一般不痛。例如,约2/3的椎骨骨折发生时并没诊断出来。 三、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常在发生脆性骨折后或者检测骨密度时才发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骨质疏松性骨折l 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l 脊柱胸腰椎是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多个椎体骨折后,可以出现后凸畸形(驼背)。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以保守吗?保守治疗常用于轻微不伴有神经损伤的稳定性骨折,或患者一般状态差、高龄、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非稳定性骨折。但可能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而且椎体高度恢复并不理想,严重骨松的患者有可能会因为椎体塌陷,加重脊柱畸形甚至发生瘫痪。形成“骨质疏松-骨折-卧床-加重骨质疏松”恶性循环。 部分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可以手术治疗对于椎体压缩程度明显(高度丢失大于1/3)、椎体后壁没有破坏,或为多节段骨折、疼痛明显、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椎体成形术和(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并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大大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带来的骨量丢失及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如何操作的?手术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操作,仅需在皮肤上切两个几毫米的切口。 手术模拟图 术中透视示意图 哪些病人需要内固定手术?脊椎椎体爆裂骨折若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可常规微创内固定手术。 我院自2005以来,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近数千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该项手术,安全有效,其中不少高龄、甚或合并肾功能不全晚期、长期血透、心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内科疾病的骨松骨折患者仍可耐受该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当然,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四、骨质疏松检查手段1.骨密度测定 2.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骨代谢反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基质和骨矿化的变化。发生骨质疏松时,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先于骨密度变化。这两个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紧密藕连并发生于一个再建单位中,骨量的多少取决于同一再建单位中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骨质疏松正是平衡破坏或解藕连,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IOF和国际临床生化联合会推荐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指标: 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之一者) 七、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治疗机制也不一样。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用药,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需要多种药物长期、序贯联用。 1、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每日元素钙的总摄入量应达1000mg,100ml牛奶=120mg钙,除饮食钙摄入外,尚可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对于饮食结构合理、摄入充分的人群,药物补钙的意义不大。补钙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800IU/d。骨化三醇为活性维生素D类药物,常用量0.25ug/d,适用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2、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类是目前主要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之一,通过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减少骨丢失,增加骨密度。口服推荐阿仑膦酸钠,每周口服1次,每次70mg,注意需要每周定时定点站立服用。口服治疗5年后如果骨折风险不高(T>-2.5或无骨折)可以考虑药物假期。如果骨折风险依然较高,继续另外5年治疗。静脉推荐唑来膦酸钠针,患者依从性相对于口服阿仑膦酸钠高,老人家不容易“忘记吃药”,需要每年注射1次,注射药物前需评估肾功能情况,部分患者注射后会出现发热等情况,一般注射3年后再次评估骨折风险,如骨折风险不高,可以考虑药物假期。3、降钙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丢失并增加骨量。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降钙素,一般疗程在3个月以内。4、地舒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RANKL,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从而减少破骨,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可以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及高骨折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每6个月皮下注射1次,理论上没有平台期,但停药后抑制骨转换作用具有可逆性,因此没有药物假期。对于骨折低风险的患者可考虑序贯应用其他抗骨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等,来维持骨密度水平。5、特立帕肽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注射液,为全球首个上市的促骨形成药物。如无禁忌,适用多次脆性骨折的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症伴至少一次骨折或骨量<-3.5SD的重度骨疏松患者,对双膦酸盐不耐受或已使用了双膦酸盐,骨密度不提升,并持续下降或仍旧发生骨折者。推荐治疗时间不应超过18~24个月。一旦停止用药,就会加快骨丢失,因此,停药后,通常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来维持或进一步增加骨密度。禁止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6、其他 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锶盐(Strontium)、维生素K2、中草药等。 这么多药物,到底该选用哪一种呢?临床上通常首先使用具有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如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等)。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首选口服药物治疗。(1)对于高骨折风险者,可选用阿仑膦酸钠、地舒单抗、利噻膦酸钠、及唑来膦酸。 (2)极高骨折风险或不能口服上述药物或依从性差者,可考虑使用注射制剂(如唑来膦酸、特立帕肽或地舒单抗等)。 (3)如仅椎体骨折高风险,而髋部和非椎体骨折风险不高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伊班膦酸钠、或降钙素。此外,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如何判断骨折风险呢? 高骨折风险: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者。 极高骨折风险:(1)12月内新发骨折;(2)有效抗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的骨折;(3)多发骨折;(4)糖皮质激素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5)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T值<-3.0;(6)有跌倒史或跌倒风险极高;(7)如FRAX评估风险极高(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30%,髋部大于4.5%)。 药物联用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联合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等骨形成促进剂和骨吸收抑制剂,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转换水平,但缺少对骨折疗效的证据,考虑到治疗的成本和获益,通常不推荐,仅用于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失败,或多次骨折需积极给予强有效治疗时。 个别情况为防止快速骨丢失,可考虑两种骨吸收抑制剂短期联合使用,如绝经后妇女短期使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与雷洛昔芬,降钙素与双膦酸盐短期联合使用。序贯治疗 推荐在使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骨形成促进剂后序贯使用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雷洛昔芬等),以维持骨形成促进剂所取得的疗效。停止地舒单抗治疗,骨折风险会快速且显著增加,提高地舒单抗治疗的长期性和依从性至关重要,一旦停用该药,必须使用唑来膦酸或特立帕肽进行序贯治疗,且序贯治疗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够防止地舒单抗停药所致的骨密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 八、预防骨质疏松 温医一院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就医指南一.门诊安排新院(南白象院区):门诊2号楼1楼B10、B16诊室老院(公园路院区):门诊楼2号楼3层A02,A03号诊室 二.门诊预约网上预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网上预约”—“选择专科”—“外科里选脊柱外科或骨科”—“查看医生名字”--按照页面提示进行预约;(或者“选择医生”--输入医生名字预约) 电话预约:拨打114按6,或12580按3,找“脊柱外科”医生 现场预约:服务中心、各楼层服务站或自助服务机(可现场求助导医进行操作) 诊室预约:医生工作站直接预约下一次复诊时间 手机APP预约:下载“温医一院(大众版)”APP,点击手机预约—外科—脊柱外科—查找医生名字(标有红色专病字样)—预约时间—输入患者名字及联系电话—收到预约成功短信提示—按照提示的时间地点就诊 三.住院部地址南白象院区3号住院楼9楼391病区“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公园路院区急诊楼3楼23病区“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属于增龄相关疾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类型。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增加。骨形成和吸收的不平衡会对小梁骨(连接性...【摘要】骨质疏松症属于增龄相关疾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类型。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增加。骨形成和吸收的不平衡会对小梁骨(连接性丧失)和皮质骨(皮质变薄和孔隙度)产生影响。目前多数指南推荐I型胶原蛋白的N端前肽(PINP)和I型胶原蛋白的C端肽(CTX-I)分别作为骨形成和吸收的标志物。而合理的将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结合,有助于更精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转换标志物(oneturnovermarkers,BTMs),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分解与合成)产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目前临床上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ceanalysis,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ECLIA)、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assay,IRMA)、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及比色法等[1]。这些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判断骨转换类型、预测骨丢失速率、评估骨折风险、了解病情进展、选择干预措施,监测药物疗效及依从性等。 一、I型胶原蛋白的N端前肽(P1NP) 骨组织主要由有机质、无机矿物质、骨细胞和水组成。有机质中90%~98%为Ⅰ型胶原。I型胶原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胶原类型,也是矿化骨中唯一的胶原类型,其合成与分解的代谢产物可间接反映骨转换的状况。P1NP在血清中的含量反映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能力,可用于监测成骨细胞活力和骨形成的基础实验室指标[2]。 Chen等[3]对患有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使用特立帕肽治疗后发现,在所研究的骨代谢指标BALP、P1CP、P1NP、D-Pyr、NTX中,P1CP和P1NP是治疗后BMD增加最佳的预测指标。张萌萌等[4]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患者无论男性、女性血P1N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且与股骨颈BMD正相关,说明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功能衰退,合成胶原减少,骨形成减少。综合多项研究,P1NP在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抗骨质疏松疗效等都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不受激素影响[5],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推荐空腹血清P1NP作为反映骨形成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6]。 血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检测的参考范围:女性31.7~70.7ng/mL,平均21~78μg/L(酶联免疫分析法)[1]。 二、β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Icollagencarboxy-terminalpeptide,CTX)在骨的有机质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胶原降解标志物。CTX的水平反映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CTX是代谢性骨病的有效标志物[4,7]。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反映了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其升高程度与破骨细胞活性增高的程度相一致,是骨吸收的重要生化标志物[8]。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性骨髓瘤和肿瘤骨转移等患者血清CTX水平升高[4,8-9]。CTX与骨重吸收程度相关,对抗骨吸收治疗反应迅速而灵敏,检测血清CTX水平可以预测骨转换异常的严重程度,并作为临床评估骨转换相关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10]。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反映骨吸收的作用进行了一些临床研究。50~79岁女性CTX-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女性,与BMD呈负相关[9]。一些研究发现,在骨密度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血清CTX水平达到或超过正常值上限,高于对照组,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风险的增加[11-12]。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是反映骨吸收的重要骨代谢指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胶原降解标志物,与骨吸收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TX水平可以预测骨转换的活跃程度,并作为临床评估骨转换相关骨代谢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推荐空腹血清CTX作为反映骨吸收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6]。 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检测的参考范围,女性绝经前:均值0.299ng/mL,女性绝经后:均值0.556ng/mL,男性30~50岁:均值0.3ng/mL,男性50~70岁:均值0.304ng/mL,男性>70岁:均值0.394ng/mL(电化学发光法Cobase)[1]。 三、P1NP、β-CTX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预测绝经后女性骨量丢失的情况:绝经后女性中,骨转换标志物的浓度与骨质流失速度呈正相关关系[13]。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增加反映了小梁骨与皮质骨的骨丢失情况,这与CT扫描结果一致[14]。通过一段时间内观察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可以进一步判断骨丢失的情况[13]。 2.预测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大多数研究指出,骨转换标志物水平越高,骨折风险越高[15]。此外,在调整了绝经后女性的BMD后,这种趋势依然很明显[15,16]。在绝经后女性中,高骨转换标志物浓度与骨折风险增加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椎体骨折与和髋部骨折,而与其他部位骨折风险的一致性较低[15,16]。此外,骨转换标志物预测短期骨折风险的价值高于长期骨折风险(5-7年)[17,18]。 3.评估对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反应:(1)双膦酸盐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8周后,骨吸收标记物被抑制,而26周后,骨形成标记物被最大程度地抑制。研究指出,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后,β-CTX下降程度越多,椎体骨折风险下降的程度就越多[19,20]。血清CTX-1水平下降超过30%,骨折风险明显下降[21]。在绝经后骨量低的女性中,静脉注射双膦酸盐可使骨转换标志物的下降速度最快[22]。在HORIZON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的研究中,当每年给予5mg唑来膦酸,连续治疗6年,血清CTX-I和PINP持续被抑制[23]。此外,PINP的降低越大,也预示着椎体骨折风险的降低就越大[24]。一些国家已将骨转换标志物纳入其监测双膦酸盐治疗反应的指南[25,26]。IOF和欧洲钙化组织协会(ECTS)已经提出,骨转换标志物可用于鉴别是否坚持口服双膦酸盐治疗[27]。(2)地舒单抗:抗吸收药物地舒单抗是一种针对RANKL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在使用地舒单抗的一天内,骨吸收标志物(如CTX-I)就可以下降到几乎不可检测的水平。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经地舒单抗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CTX-I值与安慰剂治疗的患者血清CTX-I值没有重叠,而骨形成(PINP)对地舒单抗的反应较慢,在3~6个月后达到最低点[28]。绝经后患有骨质疏松的妇女使用地舒单抗治疗,血清CTX-I和PINP的水平下降[29]。但是一旦停用地舒单抗治疗,骨转化标志物β-CTX就会升高[30]。而且许多研究也显示,与未经治疗或是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绝经后女性相比,应用地舒单抗的患者骨转换指标下降幅度更大[31,32]。(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许多发达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类药物也可以使得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下降,但是雷洛昔芬下降骨转换标志物的程度弱于双膦酸盐[33],因此,可以应用P1NP、β-CTX监测治疗反应性。在低骨量的绝经后女性中,雷洛昔芬可以使CTX-1和P1NP至少分别下降60%与65%[34]。(4)特立帕肽:作为目前临床上唯一的促骨形成药物特立帕肽,P1NP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反应监测指标。有一小部分患者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后,血清P1NP变化程度<10ug/l,因而对于骨转换标志物P1NP的监测可以发现对特立帕肽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基线时较低的P1NP、β-CTX水平与特立帕肽治疗后治疗应答差相关[35]。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早于骨密度的变化[36],因而可以更好的监测治疗反应性。 对于联合使用特立帕肽和地诺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与单独使用地诺单抗治疗的患者改变非常相似[37]。而如果先使用地舒单抗3个月后再使用特立帕肽,则患者的P1NP水平与基线相比会有增加[38]。 四、指导抗骨质疏药物选择 骨质疏松症治疗开始前骨转换标志物的浓度可以指导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抗骨吸收)或刺激骨形成(合成代谢)。理论上高骨转换标志物浓度的患者对抗吸收治疗的反应最好,而低骨转换标志物浓度的患者对合成代谢治疗的反应最好。然而,临床数据并不支持这种假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时,PINP浓度较基线水平增加,并且与非椎体骨折风险的下降明显相关,而在其他骨转换标志物或其他骨折中没有发现这种联系。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较低的PINP与治疗前较慢的骨丢失有关,并且也与治疗后对唑来膦酸治疗欠佳相关[39]。未来,关于骨转换指标与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选择以及疗效监测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五、预测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性 例如,在使用地舒单抗治疗的初期可能,会导致低血钙,而在绝经后女性中,治疗前骨转换标志物浓度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低钙血症[40]。而在使用双磷酸盐或地舒单抗进行连续抗骨吸收治疗期间,长期抑制骨转换,P1NP、β-CTX明显下降(主要用于骨转移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发生率较低)与颌骨骨坏死风险增加相关。骨转换的长期抑制也可能与转子下骨折风险的增加有关-股骨干骨折,也就是所谓的非典型股骨骨折[41],临床用药需要对骨转换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不典型骨折的发生。 综上所述,骨转换标志物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它可以指导临床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确定对骨质疏松治疗的反应。骨转换标志物虽然不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但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骨转换标志物P1NP、β-CTX对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选择,治疗反应的评估,治疗依从性的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核心肌群狭义上指的是狭义上是指脊柱伸展,弯曲,侧屈及旋转需要的肌肉,主要成员有:腰多裂肌、竖脊肌、腰方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腰大肌、盆底肌和膈肌等;广义上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肩膀、骨盆之间的所有肌肉。核心肌群 训练核心肌群的优点减少腰背疼痛久坐或缺乏运动的人,颈椎、腰椎都会发生适应性的曲度变化,使相应的颈曲和腰曲的曲度变直,这种形态非常不适宜运动锻炼,腰椎的缓震功能无法实现,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腹背部的肌群力量不足,无法维持腰椎的稳定,就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问题。通过对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训练,可以改善腰椎前屈以及腰部相应韧带的劳损情况,从而有效缓解腰部疼痛。保障正常活动日常中的常见的站立、扭转、弯腰等基本日常活动,其实都离不开核心肌群的支撑。如果腰椎肌肉缺乏核心力量,那么在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时就会感到吃力,再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造成打电话、打字等简单的日常工作都无法正常完成,腰酸背痛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保持良好体态如果核心力量不稳定,极容易出现走路时的骨盆倾斜和旋转。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驼背、骨盆歪斜、腰椎过曲等各种体态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核心肌群位于身体的中心,一旦出现问题,它对机体的影响往往是向上、向下的双向影响,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而后极有可能从局部的体态问题迁延至引发全身性的问题。提供运动动力只有拥有高效的核心肌群,才能让机体的动作更加舒展和连贯,良好的核心功能还能让运动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从而减少运动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例如:深蹲、跨越、后仰等。预防意外跌倒强大的核心肌群可以更加容易的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让你即使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也能活动自如,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 对于脊柱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1月内在腰围保护下进行日常活动,不进行核心肌肉锻炼;1月以后可逐渐脱离腰围,逐渐恢复核心肌力训练,仍然需要量力而行;对于处于急性期腰痛患者,可先采取卧床休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待疼痛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核心肌力训练,切勿操之过急。 核心肌力入门训练动作1.猫式伸展 2.抱膝触胸 3.腹部拉伸4.背部拉伸5.胸椎稳定动作 6.触地交替抬腿7.卷腹8.仰卧摸膝9.仰卧交替摸踝10.屈膝卷腹 11.抬腿卷腹 12.俄罗斯转体13.坐姿收腿14.站姿肘膝转体15.俯卧背伸 16.跪姿动态支撑17.臀桥 18.交替膝击 19.卷腹转体20.空中自行车21.仰卧屈膝转体22.方向卷腹23.侧卷腹抬腿24.平板支撑25.侧向平板支撑26.死虫动作27.俯卧爬山 以上核心肌群入门训练的动作难度有递增趋势,后面稍微会难一些,仅存在慢性腰痛的病人每次可以选择适合的4-5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12次,每次训练完成4-5组,再配合上热身以及拉伸动作进行训练组合成一次完整的训练,以此来增强核心肌力。 再次强调对于脊柱术后的病人,在术后1月内先在腰围保护下进行日常活动,不进行核心肌肉锻炼;1月以后可逐渐脱离腰围,逐渐恢复核心肌力训练,每次训练的动作个数、每个动作完成次数、每训练完成的组数都需要缓慢递增,例如可以从每次训练1-2组,每组1-2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4-5次开始;对于处于急性期腰痛患者,可先采取卧床休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待疼痛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核心肌力训练,切勿操之过急;如果没有锻炼基础,更应该了解好动作要点之后,缓慢增强训练强度,例如适应训练强度一个月以后,再适当增加每个动作次数、每次训练组数等。训练核心肌力是一个缓慢逐步增强的过程,如果操之过急反而会引起腰肌劳损,得不偿失,希望大家在训练核心肌力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摆脱腰痛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如果腰痛是由器质性病变所导致,建议及时就医。 我们以上动作训练图片参照自Hi运动健身动作库以及Bodybuilding健身动作库。温医一院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就医指南一.门诊安排新院(南白象院区):门诊2号楼1楼B10、B16诊室老院(公园路院区):门诊楼2号楼3楼A02,A03号诊室二.门诊预约网上预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网上预约”—“选择专科”—“外科里选脊柱外科或骨科”—“查看医生名字”--按照页面提示进行预约;(或者“选择医生”--输入医生名字预约) 电话预约:拨打114按6,或12580按3,找“脊柱外科”医生 现场预约:服务中心、各楼层服务站或自助服务机(可现场求助导医进行操作) 诊室预约:医生工作站直接预约下一次复诊时间 手机APP预约:下载“温医一院(大众版)”APP,点击手机预约—外科—脊柱外科—查找医生名字(标有红色专病字样)—预约时间—输入患者名字及联系电话—收到预约成功短信提示—按照提示的时间地点就诊 三.住院部地址南白象院区3号住院楼9楼391“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公园路院区急诊楼3楼23病区“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