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又称狐臭,是一种腋窝大汗腺分泌特殊汗液被寄居在腋窝毛孔内的梭状杆菌发酵产生难闻气味的皮肤代谢性疾病,以夏季活动出汗后腋窝臭味最明显。由于大汗腺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老年时逐渐退化,故腋臭主要见于青状年。 上图为我科手术中实拍图片,本改良技术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晓瑾博士,在此特别感谢恩师倾囊相援!改良的微创小切口手术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一、术前准备 进入手术室,摆放体位,双手上举抱头,护士或者助手术区备皮(刮除腋毛),画线标记手术范围,一般是腋毛边缘1厘米左右的范围,其实医生在直视下也大体可以观察到大汗腺的分布情况。标记完成后准备术区消毒,消毒范围通常要达到切口周围15cm以上,也就是上胸部及上臂近肘关节处。后面要超过腋后线。消毒完成就铺无菌单;二、麻醉及手术 麻醉是局部麻醉,整个过程患者是清醒的,个人习惯是先用微量利多卡因原液局部浸润切口范围,然后再用配制好的麻醉液作皮下浸润,这样只要麻药打得尽量慢一些,患者的痛感就是第一针的时候相对明显,麻药打完后整个手术过程是的很轻的,基本无痛。 手术开始,医生从事先设计好的小切口处切开皮肤,一般切口2cm左右,用剪刀从皮下潜行分离至画线处,然后再修剪掉皮下的顶泌大汗腺,修剪的过程每侧大概二三十分钟,边修剪边检查,直视下确认大汗腺基本祛除完毕后,冲洗掉剪下来的汗腺与毛囊等,检查有无明显的出血点,彻底止血后同样的方法行对侧麻醉及手术。对侧做完后再次检查先做的一侧,确认无出血后缝打包线,缝合小切口,留置引流条,打包加压预防血肿,穿腋臭手术专用弹力衣。手术完毕。腋臭手术的术后有哪些要注意事项?1.术后避免肩关节活动,术后1天、3天、7天各于我科换药复查1次,若无异常,7天去除加压包,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后1周开始外用预防瘢痕药物,坚持至瘢痕变白变软;2.术后伤口愈合前保持术区清洁干燥,双侧肩关节制动,术后4周内避免双上肢剧烈运动;3.有异常情况如发热、剧烈疼痛、血肿等,需及时到医院复诊;4.后期日常生活需注意少吃肥甘厚味食物,保持局部清洁,配合局部酒精消毒,勤换衣物常洗澡,保持清爽每一天 ;5.本手术相对来说是目前祛除汗腺最彻底,而且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术式,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手术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由于只能祛除皮下大汗腺,少量汗腺无法彻底祛除,所以术后只能说有很大程度改善,不能保证100%根除。且如果小孩子接受手术过早,青春期没过,术后汗腺可能再度发育,有复发的风险。 最后,广大患者朋友如果有上述问题,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及诊治,目前很多无良商家违法广告满天飞,医美市场鱼目混珠,很容易混淆视听。在求医或者求美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辨识能力,避免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小成在这里祝您身心愉悦,幸福安康!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伤口敷料覆盖2日后可敞开,切口保持干燥。2.面部术后6到7日后可拆线,拆线后2日可正常清洗。3.术后去疤痕药物在拆线后1周可以使用。4.术后半年内出行可戴帽子避免阳光照射,减少色素沉着。5.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海鲜,以免疤痕增生。6.术后可能出现疤痕增生现象属正常范围,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减张器和疤痕药膏,必要时可进一步激光治疗改善局部色差和平整度。本文系许志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概述下肢慢性溃疡指发生于下1/3胫骨嵴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易因损伤而复发。下肢慢性溃疡多发生在小腿下1/3的部位,特别是在足踝上方5—10厘米处。发生在足跟或下肢上1/3部位者较少见。溃疡一般是单个存在,表浅,呈不规则形状,边缘较整齐,有时也可呈潜行性。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下肢存在静脉回流不畅,造成局部静脉血郁滞和组织缺氧。这时,当皮肤受到轻微损伤就可能引起破溃,造成不易愈合的溃疡。二、病因1、创伤:包括物理、化学和机械性损伤,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愈合延迟而形成慢性溃疡。2、感染:任何原因引起的皮肤破损,一旦形成创面必然出现继发感染,其病原菌常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化脓性致病菌,这类感染长期不愈则形成慢性溃疡。某些持殊性感染如结核、梅毒、真菌,由于其局部和全身的持殊病理改变则可以直接形成慢性溃疡。3、血管淋巴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的闭塞性动脉硬化化等供血障碍者可出现缺血性溃疡,下肢静脉曲张,回血障碍可致瘀血性溃疡;淋巴液回流障碍可致象皮腿淋巴液积滞性溃疡。4、神经营养障碍:如脊校裂、麻风病、周围神经损伤等均可致神经营养性溃疡。三、临床表现1、多发生于长时间站立的工作者,或继发于小腿静脉曲张,常有局部外伤史。易继发静脉炎、丹毒甚至骨膜炎、象皮肿等。2、好发于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3、一般初起时多先痒后痛,鲜红漫肿,继则破溃,滋水淋漓,形成溃疡。如边缘发生神经瘤时,则感阵发性剧痛。4、损害为少数孤立、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钱币大小的溃疡。边缘整齐或不规则,肉芽生长缓慢、苍白,表面有脂肪样或纤维样苔状覆盖物及浆液性分泌物,有时表面形成坏死,周围皮肤坚硬紧张。5、站立过久,常见下脓肿胀,有凹陷性水肿。6、经过迟缓,常迁延数月或经年不愈。7、溃疡周皮肤成片地呈暗红或紫红,并因毒水浸淫而并发湿疹。8、偶有极少数溃疡,缠绵多年不愈,疮口呈菜花状,而最终形成恶性溃疡——癌变。四、治疗对于下肢慢性溃疡,首要的是加强预防观点。如有静脉曲张或下肢深静脉栓塞存在,应先给予各种积极治疗,以防止产生溃疡。有足癣时也应予治疗以预防感染。注意避免受任何外伤。1、一般治疗:抬高患肢和卧床休息常是必要的。创面清创及换药,局部可应用抗菌素液作湿敷以控制感染。创面较小可通过一般性治疗及换药等处理得到控制;创面较大的,当分泌物减少时,局部炎症得到控制后,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治疗。2、病因治疗: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应严格控制血糖,有下肢静脉曲张的,应针对性行下肢曲张的手术治疗。3、创面修复治疗:表浅的溃疡创面,可行局部清创换药或VSD负压引流控制感染,培养肉芽后植皮治疗。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溃疡创面比较深,往往侵及深筋膜,植皮治疗效果不理想,此时,皮瓣修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我科成功进行了多例下肢溃疡的皮瓣修复,其中以足背皮瓣修复最为常用,因其切取简便,供区修复植皮修复。五、慢性溃疡的日常护理1、患足宜抬高,减少活动,使下肢充分得到休息和血流通畅,以加速疮口愈合。2、有皮肤破损和感染时要及时治疗。3、有静脉曲张的患者,疮口愈合后宜常用绷带缠缚或穿“医用弹力袜”,或弹力护腿保护,以避免外来损害引起复发。4、保护下肢,勿碰伤,勿搔破,勿洗烫,防止染毒破溃。5、饮食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六、我们怎么预防慢性下肢溃疡?1、建议戒烟,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食物、腌制品、烧烤食品等。忌暴饮暴食,忌动物性雌激素含量高之食物。2、忌冷热水交替洗脚。3、双下肢不要久站久立或负重,注意适当休息。凡需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工作的人员,须穿用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自踝部向上缠裹小腿,帮助小腿静脉回流。预防下肢肢静脉曲张及慢性溃疡。4、平时适当注意体育活动,变换工作体位,避免长时间肢不动。5、一旦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站立有小腿肚酸胀、沉重等症状时,宜尽早治疗,避免形成局部慢性溃疡。如果已经发生小腿慢性溃疡,更应尽早治疗。
黑痣是很常见的皮肤问题,每个人身上都有黑痣,据统计,每个人 身上约有15至20颗痣,且大部分分布在头颈及躯干。在我国,绝大部分黑色素痣都属良性,恶变的机率很低,如果不影响美观,一般仅需观察,无需治疗。 一、黑色素细胞痣的分类: 根据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组织的层次,将黑色素细胞痣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及混合痣三类型。 1.交界痣:因病灶分布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而得名。大多数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出现,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淡棕色至黑色的斑块或轻度隆起皮丘,直径多在6-8mm之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无毛发生长。 2.皮内痣:黑色素细胞巢分布在直皮内,是成年人痣的常见类型。为半球形隆起肿物,淡褐色或皮色;直径多在1cm以内;表面光滑,有时中央可有毛发生长;多见于中老年人。 3.混合痣:因兼有交界痣及皮内痣的特点而命名。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变的过渡表现,多见于中青年,表现为隆起于皮肤的褐色至黑色丘疹或斑丘疹;界限清晰,常生有毛发。 另外,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面积在144平方厘米或直径大于20厘米者称为巨痣。恶变的机率增高,建议早期进行治疗。 二、黑色素细胞痣与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 1、不对称性 普通痣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两半对称;而恶性黑色素瘤常为不规则形,将其一分为二时,两半看起来不对称。 2、边缘不规则 普通黑痣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或有切迹,呈锯齿状等。 3、颜色改变。普通黑痣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棕色、棕黑、蓝色、粉色甚至白色等,杂色常为恶性病变的信号,尤以蓝色为不祥之兆。 4、直径较大 普通痣一般都<5mm。直 径> 5~6mm,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直径大于1cm的色素痣最好切除作病理学检查。 5、隆起 一些早期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高于皮肤表面) 6、演变 黑色素瘤大小,形状,颜色可在短时间内改变,普通痣则保持不变。 三、黑色素痣的治疗 1.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治疗? 建议经常性做皮肤的自我检查,若一旦发现任何黑痣明显增大、 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隆起、破溃、出现色素 晕或小的卫星灶、溃疡、出血、疼痛等应立即就诊切除并行病理检查。面部黑痣自觉影响美观的也可切除。另外在手掌、脚掌、足趾、手指、甲床及外阴部的黑痣,这些有潜在的恶变机率应早期治疗。 2.我的黑痣适合什么样的治疗方式? 直径1- 2mm黑痣的可激光治疗,愈合后可能产生类似痘坑的凹陷。其他如电灼、化学烧灼、冷冻等,不易控制,不建议采用。直径大于3mm的黑痣,应手术切除。需要切除至皮下组织层,包括部分皮下脂肪,降低复发的机率。面积过大一次切除较难缝合或可能导致眼鼻等面部器官变形的可分次切除(间隔3-6个月),或一 次切除后植皮或应用皮瓣修复,头面部较大面积的黑痣往往需一期埋置扩张器后二期切除。 参考文献:王炜.整形外科学.上册【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常见的皮肤肿瘤,包括恶性的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黑色素瘤和良性的黑毛痣、疣状痣、血管瘤等等。皮肤肿瘤患者在肿瘤科门诊或者皮肤科门诊就诊后,肿瘤科或者是皮肤科的医生经常会让他们到整形美容外科去做手术。这时候有些患者和家属就会产生不解,就会想问医生,“我又不去整形,为什么要到整形科去做手术?”。甚至是有些非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也会有这种疑问。 其实,不管是在哪个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纽约、东京,也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皮肤肿瘤手术都是整形外科的诊疗范围。特别是癌症手术,都要求按照诊疗指南的规定范围尽可能切除彻底,皮肤癌也同样需要扩大切除。而皮肤癌和皮肤良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修复,就是整形美容外科擅长的领域。事实上皮肤癌的切除相对创面修复来说,反而简单很多。如果没掌握好皮肤创面的修复技术,而没有扩大足够范围进行皮肤癌的切除,就容易出现术后复发。所以,即使有些科室的肿瘤需要一并切除皮肤,比如有些乳腺癌或者外阴肿瘤,乳腺科或者泌尿外科、妇产科的医生也经常会叫整形科的医生同台手术修复创面。 当然,皮肤癌的治疗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不单纯是手术治疗,需要按照临床诊疗指南按照不同分期进行正规治疗。如果需要肿瘤科进行放化疗或者免疫治疗,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同样会请肿瘤科医生进行会诊。 严格来讲,常见的美容手术,比如双眼皮、鼻整形、抽脂、隆胸,只是大型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工作范围的一部分。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还需要完成很多涉及皮肤软组织和体表器官修复的医疗工作,比如各种创面修复、体表器官再造、各种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畸形的修复。国内外的各种整形外科专著上也无一例外的包括了各种体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老百姓把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经常有病人或者家属问我们,做了手术可以吃牛肉吗?可以吃海鲜吗?或者是可以吃鱼吗? 为什么问这些问题呢?因为大家一般认为牛肉、海鲜属于“发物”,吃了以后可能会导致伤口“发炎”。 其实,这些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正确。为什么有些事物被认为是“发物”,现代认为一般有三种原因, 第一: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蒜、白酒等,食用以后可能出现脸红、出汗,进食较多不利于头面颈部等汗腺丰富部位伤口的恢复。但是,我们湖南人很多都离不开辣椒,经常有病人或者家属在复查的时候问我们,“医生,我们现在做完手术1个月了,能不能吃一点点辣椒了?不吃辣椒实在是没有胃口。”一般术后1个月伤口已经长结实了,如果不是瘢痕面积很大,我们一般会允许患者吃一点不是很辣的辣椒; 第二:有些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有些人对鸡蛋、牛奶或者虾、螃蟹过敏,吃完以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出红疹、瘙痒,那手术后当然还是不能吃; 第三:就是最常见的牛肉、海鲜能不能吃的问题,为什么牛肉海鲜也属于“发物”呢?其实是因为古代没有冰箱等保鲜技术,物流又不发达,人口较少,牛肉不容易及时卖完,经常进食的时候已经不太新鲜了,而牛肉、海鲜等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一旦不新鲜了,就可能产生组胺等容易导致炎症反应的物质,进食以后容易导致伤口红肿。所以古人说受伤以后不宜吃这类食物是有道理的。但是,现代冰箱已经很普及了,物流发达,物质供应也丰富,如果进食新鲜的牛肉、海鲜,是没有组胺这些有害物质的,因此手术后新鲜牛肉、海鲜也是可以进食的,并且牛肉营养丰富,对伤口愈合还有利。不过,如果本身患者有痛风等不宜吃牛肉、海鲜等高尿酸含量食物的疾病,还是不宜进食这些食物。 本文系刘晓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进手术室后平躺在手术床上,双手上举抱头,护士或者助手刮除腋毛,画线标记手术剥离范围(腋毛外缘1厘米); 2.医生消毒术区(以腋窝为中心周围至少15厘米,从肘部到上胸部)后铺手术单; 3.打麻醉,先打一边,麻醉一边一般一分钟左右,麻醉的过程有痛感,但是一般都能耐受,基本没有人痛得哭出来,如果觉得痛得厉害可以让医生慢点打,慢点打疼痛会减轻一些,但是时间长一些; 4.开始手术,局部麻醉完成后局部就已经没有痛感了,先做麻醉好的这边,在腋窝顶部切开1.5到2.5厘米长的口子,用剪刀把皮下分离开,分离到画线处,这个过程很快,大概一两分钟,然后就用剪刀把皮下的顶泌汗腺(分泌产生臭味的大汗腺)剪掉,这个过程比较费时间,一般要二三十分钟,因为把大汗腺基本剪掉了,复发风险非常低,因为腋毛毛囊和汗腺紧挨着,所以腋毛的毛囊也会被剪掉很多,如果是女性我一般还会特意把腋毛毛囊尽可能剪掉,这样术后腋毛也会变得很稀疏; 5.冲洗掉剪下来的汗腺、毛囊和碎屑,止血; 6.另一侧打麻醉做手术,方法一样; 7.再次检查先手术的一边还有没有出血,如果有,再次止血,开小口放置引流条,缝合伤口,一般两三分钟即可; 8.同样检查另一侧,放引流条,缝合; 9.包扎伤口,穿塑身衣,手术结束。一般用时总共一小时左右。 本文系刘晓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朋友摔破皮是很常见的问题。很多家长和急诊科的医生都会让摔伤的小朋友打破伤风。 其实,大部分小朋友摔伤了是不需要打破伤风的,因为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打了百白破疫苗,这种疫苗一般半岁以内打三次,一岁半左右打一次,属于主动免疫,有效率达到95%以上,而且有效期有10年以上。所以大部分小朋友在保护期内,并不需要打破伤风。 那么,那些摔伤的小朋友要打破伤风呢?主要是下面两种情况。第一,没有打疫苗的小朋友,自然也就没有在保护期内;第二,伤口污染严重,口小且深。这种情况可以打破伤风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并且加打一次破伤风疫苗。 家长还需要注意的事,除了打破伤风,污染重的伤口更重要的处理是清创,就是尽快进行消毒冲洗。这样才能尽可能预防破伤风发生和其他细菌感染伤口。 本文系刘晓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现在皮肤外伤特别是面部外伤后到整形科要求缝“美容针”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以前医院其他科的同事都认为整形外科值班轻松得很,但是事实上现在整形外科值班医生的工作量已经不比急诊科医生工作量小了,经常整晚上忙不停,一个接一个缝“美容针”。 应该说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面部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面部外伤要求缝“美容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民群众对所谓的美容针也有很多不准确的认识,我们整形外科的值班医生和门诊医护人员需要反复回答相关问题,因此,进行相关医学科普是有必要的。 常见有哪些问题如下。 1.我这个伤口需要缝针吗? 又浅又小的伤口其实不需要缝针,缝了也不见得愈合更快或者瘢痕更小。但是,有时候患者本人或者家属难以判断是否需要缝针,还是可以到医院看一下。 有些口子小但是很深的伤口,需要切开探查有没有异物存留或者是深部重要组织器官损伤。 面部口子大,缝合愈合会快一些,瘢痕也细一些,这种情况缝合有必要。 有些患者要求有点“过分”,比如脚后跟、臀部等隐蔽部位的小口子也非纠缠医生要求缝“美容针”,其实是浪费自己的钱和医疗资源。如果医生给你在脚后跟小伤口上绣花一样缝“美容针”,让别的真正需要缝“美容针”的面部外伤的病人排队等着,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2.缝“美容针”有疤吗? 这个问题可以很明确的回答,从医学角度严格讲,只要伤口深度到了表皮以下,就是达到了真皮层,或者皮肤全层都破了,不管缝不缝,也不管谁缝,不管用什么技术缝,用多好的线、多高级的胶水粘或者胶布贴,都必然会有瘢痕。 整形外科学最有名的专业书籍之一《格斯整形外科学》就写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翻译如下,“不管多有水平的患者都经常问这个荒唐的问题——我的伤口会有疤吗?答案是,只要伤口到了真皮层,就一定会有疤。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我的伤口疤痕明显吗?” 整形外科缝针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瘢痕,而不会没有瘢痕。就是让瘢痕尽量细、白、平。怎么做到这些,可以参照我以前的科普文章。 2.“美容针”要拆线吗? 皮肤表面缝了线就要拆,没有缝就不用拆。有时候皮肤表面缝了可吸收线也可以不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缝线脱落比较慢,需要反复清洗才容易掉一些。 缝“美容针”不一定意味着只做皮内缝合,不在皮肤表面缝线。比如双眼皮和鼻整形手术都是面部美容手术,但是都要拆线。所以拆线不一定不好,不拆线也不一定好。整形外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怎么缝合更好。 3.“美容院”缝得好还是公立医院缝得好?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应该说简单的伤口只要按照整形外科缝合伤口的基本原则,即无菌、无创、无张力、无死腔的原则缝合,并且医生比较负责任、有耐心,这个医生是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是美容院还是公立医院,是老医生还是年轻医生,都不影响效果。毕竟美容院也有好医生,大型公立医院也有混日子的医生。 大家如果需要缝“美容针”,可以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近就医。如果病情复杂,美容院一般不会处理,会推荐到大医院就医的。 4.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后期有什么注意事项? 特殊情况比如有糖尿病,口内有损伤,医生一般会交待饮食注意事项。没有特殊情况饮食清淡些就可以了。后期主要是伤口愈合后尽早开始抗瘢痕增生治疗,并且要坚持到瘢痕增生期过去为止。 5.缝合后需不需要用抗生素,打破伤风? 不一定要用抗生素,如果伤口比较清洁,受伤时间短就清创缝合了,可以不用抗生素。到底用不用医生会有交代的,按医嘱就行了。破伤风需不需要打可以参考我以前的科普文章。
黑痣是否需要治疗?黑色素细胞痣,即黑痣,俗称痦子,是整形科和皮肤科等最常见的皮肤肿物。每人约有20颗左右,大多数黑痣稳定,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概率极低,在白种人中约25~100万分之一,国人概率更低,因此无需过分担心,如果不是出于美观目的,绝大多数的黑痣可以观察而不治疗。黑痣的类型根据黑痣的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的不同层次,可将其分为1.交界痣:分布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表现为边缘清晰、淡棕色至黑色的斑块或轻度隆起的丘疹,直径多在1cm以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毛发。2.皮内痣:黑色素细胞巢分布在真皮内,表现为隆起皮肤的球形肿物,淡褐色或皮肤颜色,直径多在1cm以内,表面光滑,偶见毛发,皮内痣不会恶变。3.混合痣:是交界痣向皮内痣过渡的表现,为隆起的、褐色至黑色的丘疹,界限清晰,常有毛发。四周颜色常较中央淡,即所谓的痣晕,指黑痣周围的环形色素减退。此外,先天性的黑色素细胞痣,面积在144cm2以上,或直径超过20cm,或在面部、眼睑、耳廓、手等重要部位的,则称为巨痣。巨痣的恶变率较高,约为10%~25%,需尽早切除。图1常见的黑痣图2巨痣治疗方法直径1-2mm黑痣的可激光治疗,愈合后可能产生类似痘坑的凹陷。其他如电灼、化学烧灼、冷冻等,不易控制,不建议采用。直径大于2mm的黑痣,应手术切除。需要切除至皮下组织层,包括部分皮下脂肪,降低复发的机率。面积大的可分次切除(间隔3-6个月),或一次切除后植皮或应用皮瓣修复,或一期埋置扩张器后二期切除。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是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以手掌、脚掌、足趾、手指、甲下和会阴部最为好发。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80%的恶黑是黑痣恶变而来,其他还包括紫外线照射、遗传、外伤及机械刺激、内分泌因素、病毒感染等。恶黑与黑痣的鉴别诊断二者的鉴别遵循ABCD原则,即Asymmetry(病灶外观不对称)、Border(边缘不规则,参差不齐,界限不清,呈锯齿状)、Color(颜色不均匀、杂乱无章,原本单一的色彩上,增加了红色、白色、蓝色等新颜色或色素加深)、Diameter(直径大于6mm)。即使是恶黑,早期发现,手术彻底切除配合其他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恶黑的治疗较为复杂,此处不详细介绍。图3黑痣与恶黑的鉴别诊断ABCD原则我的黑痣是否需要切除?经常做皮肤的自我检查,发现在手掌、脚掌、足趾、手指、甲床及外阴部的黑痣,这些有潜在的恶变机率,应早期切除。面部黑痣如果自觉影响美观,也可切除。一旦任何黑痣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隆起、破溃、出现色素晕或小的卫星灶、溃疡、出血、疼痛等,应立即就诊切除,并行病理检查。黑痣手术后是否会留疤?任何手术后都会有瘢痕。我们佩戴头戴式放大镜,在放大1~4倍的情况下精细观察黑痣的边缘。采用极为精细的器械,在彻底切除黑痣的基础上,尽量多的保护正常组织。切除后利用Vicryl可吸收缝线进行皮下减张缝合,并利用比头发还细的Nylon或Prolene缝线进行皮肤美容缝合,目前证实效果较好,术后疤痕不明显。手术预约及价格一般的黑痣门诊手术即可,请访问我的个人网页http://chenyoubai.haodf.com/,了解就诊流程,进行网络或电话咨询。至少在术前1天进行常规的抽血检查(血常规+术前血清,接受所有医院的3个月内的检查结果),按照预约的时间来手术。根据黑痣的大小及术中所用器械,价格略有不同,对于自费患者一般较小的约600元/颗,居中的1500元/颗,较大的2500元/颗。巨痣则根据面积和手术方式不同,价格差别较大,一般需入院治疗。 参考文献:1. 王炜. 整形外科学.上册[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本文系陈犹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