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牙医们常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这颗牙才长出来没多久,怎么就烂这么大个洞了?”,又或者是“这个牙怎么才长出来就是黑的?”、“小孩的牙齿是不是要比大人的软一点?”等等。这说明家长们也观察到了乳牙龋的一个重要特点:乳牙容易龋坏,并且龋坏进展速度非常快。事实上,乳牙一旦开始龋坏,从一个小黑点发展成大洞,仅仅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很多家长认为是小孩爱吃糖造成的,那么乳牙容易发生龋坏,且乳牙龋发展如此之快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乳牙本来就比恒牙更脆弱! 牙齿最表面的一层被称作牙釉质,是牙齿最坚硬的部分,就像牙齿的盔甲,抵御着外界各种的刺激。乳牙的牙釉质薄于恒牙,矿化的程度也更低,也就是说乳牙的保护壳厚度硬度都不够,难怪更容易坏了。 另外乳牙的形态也更容易使食物残渣滞留! 乳牙咬合面窝沟点隙多而深,牙齿之间随着颌骨生长又会出现缝隙,食物特别容易残留,稍不注意就刷不干净,成为细菌的温床,并且一旦发生了龋坏,牙齿表面变得粗糙了,就更不容易刷干净了。 再者儿童的饮食多为粘稠性强,含糖量高的软质食品,易发酵产酸 除了糖,各种蛋糕、面包、饼干等等也是容易使牙齿发生龋坏的食物哦。比起一次性吃很多甜食,孩子更喜欢一会吃一点,一会再吃一点,这样无意中延长了口腔细菌产酸破坏牙齿的时间。 最后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少,有利于细菌繁殖 唾液有促进牙釉质矿化的作用,也就是可以让牙齿的盔甲更坚硬,抵抗外界腐蚀,并且有清洁牙齿表面的作用。但是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唾液的分泌量会显著减少,同时细菌大量繁殖产酸,龋坏不知不觉就发生了。 本文系孙琪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何为地包天?正常情况下,上颌牙是把下颌牙略盖住的。少数情况下,下颌牙把上颌牙盖住了,就成了“地包天”。“地包天”也分为真性(即骨性地包天)和假性(功能性或牙性的)地包天,这里主要谈骨性的地包天。真性的骨性“地包天”,患者往往下巴比较长,面型凹,不美观。另外,地包天的咬合也不正常,会影响咀嚼功能。所以“地包天”应该治疗。一地包天的早期治疗 常见错颌畸形分三类,地包天属第三类,也是最难治疗的一类。有的正畸医生,把地包天称为正畸中的急诊,即说明地包天应该早治。一般错颌畸形多在替牙列晚期和恒牙列早期治疗(9到14岁,参见我的另一科普文章:《口腔正畸的基本常识(二):关于正畸患者的年龄问题》),而“地包天”应发现即考虑治疗。首先要去除引起“地包天”不良的习惯,如咬上唇,不良喂奶姿势等。而主动治疗小孩三岁后只要比较听话,就可以进行了。在3岁后,6岁以前,小孩还没开始换牙,是一个比较好的矫治时间。6岁后小孩开始换牙,治疗有时会受到换牙的干扰,会麻烦一点。这种早期的治疗,称为一期治疗,一般6个月到一年可以解除“地包天”,其后应定期复查,了解有无复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多数人在替牙完成后,还应该进行二期治疗,即进一步治疗地包天,排齐上下牙列,并精调咬合,以期取得稳定的效果。有少数患者,或者本身情况比较重,或尽管进行了上述治疗,但还是出现严重的复发,单纯门诊正畸治疗无法控制,则只有成人后手术治疗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有部分医生也认为既然骨性地包天如此难治,关键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不如不管他,任其自然发展,待成人(一般18岁)后再说或正畸手术联合治疗或单纯正畸。这个在学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近期国际国内的研究表明,10岁以前对骨性地包天及时进行一期治疗,会大大减少以后做整形术的可能性。大约有百分之十几的地包天患者,最终只能手术治疗。二成人地包天的治疗。如果地包天小时候没有进行治疗,或疗效不佳。到了成人还是可以进行治疗的。轻度的骨性地包天可以进行非手术的牙代偿治疗。这里略过不讲重度的则要进行正颌手术治疗了。这种手术一般要两个科(正畸科和正颌外科)联合,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两科医生联合会诊,制定治疗计划,并在正畸科完成牙的排列;此步根据病情不同,时间会6到12个月的样子,严重的病例时间可能会更长。第二步住院进行手术,时间大约两周。第三步,回到正畸科继续治疗(大约6个月)。正颌手术的患者,多数人的治疗时间在一年半到两年间。需要说明的是,有不少患者不明白为什么地包天的手术多数一定要正畸治疗。这是因为,重度的地包天患者,牙列也会出现异常。最常见的是上前牙的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这是机体对骨性不调的自然代偿行为,在手术前都应通过正畸去掉这些代偿(手术本身无法解决牙代偿),以利显露真正的骨性问题,方便手术的完美解决。另外,地包天的患者同样会存在后牙区宽度不调,牙列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不能通过手术解决,只能通过正畸处理。某种意义讲,正畸是解决牙的问题,手术是解决骨的问题。有人会问,我不解决牙的问题,只解决骨性问题可以吗?答案是,比较难。因为牙不排列到理想的位置,手术就很难形成的良好的咬合关系,骨性问题就难以解决好,而咬合不好的患者,术后畸形复发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且咀嚼功能会有很大影响。在临床上,规范的正颌治疗,不经正畸治疗而能直接手术的病例比例非常小。最后,个人对地包天患者要提示4点。1 发现“地包天”,早治疗。2 “地包天”有强烈的遗传倾向,父母有“地包天”的,请密切关注自已的孩子3 如果是比较重的骨性“地包天”,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轻易不要做拔牙代偿治疗,以免导致不可挽回的问题。4目前国内能开展正颌手术的医院非常少,请患者及家长谨慎。附病例示意
乳牙坏了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也许会说,乳牙反正都要换掉,坏了就坏了呗。还有些家长会想,现在孩子还小,不配合治疗,等孩子大一点再说。殊不知,这些错误的想法,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的遗憾。下面,Wincky医生就给大家讲讲乳牙龋齿的危害吧。1. 影响咀嚼功能。很多孩子两三岁,上门牙就坏没了,无法啃东西。有的孩子四五岁、五六岁,后牙大面积龋坏,导致咬合不佳,无法吃硬东西,连肉都咬不动。有的坏牙一吃东西就疼,孩子就表现为不爱吃东西。牙不好,胃口就不好,大人小孩都一样。2. 影响美观。尤其是上前牙龋坏。现在很多家长不注意孩子的喂养习惯,上前牙龋坏高发。很多孩子三四岁,甚至一两岁,上前牙就黑了坏了没了。曾有家长告诉Wincky医生,宝贝在幼儿园不爱笑,被同学叫做小黑牙。门牙的龋坏,不止影响美观,甚至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3. 导致咬合异常。最常见的是牙列拥挤,因为乳牙邻面龋坏或者因龋早失导致间隙缩窄,恒牙没有足够萌出空间,因此长的里出外进,拥挤不堪。4. 导致恒牙龋坏。龋齿是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乳牙龋坏多的孩子,往往刷牙不认真饮食习惯差口腔卫生差致龋菌含量高,导致恒牙患龋的风险大增,其中的重灾区就是“六龄齿”——即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因萌出时间早易被误认为乳牙而导致严重龋坏却得不到及时治疗。5. 导致口腔黏膜溃疡。乳牙严重龋坏导致的根尖周病变,有时可使患牙牙根暴露于牙龈表面,使邻近的唇颊黏膜溃疡。有的家长还误以为是牙龈上长新牙。6. 影响发音。牙齿也是构音器官的一份子,某些牙齿大面积龋坏或缺失,会影响孩子某些发音的准确性。7. 导致恒牙发育异常或萌出异常。乳牙大范围的根尖周病变,往往会侵及恒牙胚,导致恒牙出现发育异常(牙面有黄斑、畸形牙等)或者萌出异常(不按正常的方向萌出)。此种情况虽然发生概率不高,但一旦出现,不良影响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后期矫治困难,费用也高。8. 成为病灶,导致孩子出现口唇肿胀、面部肿胀、瘘管、发烧,甚至出现颌骨囊肿、间隙感染等严重问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说了这么些,就是为了吓唬各位。Wincky医生希望各位家长在关注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的同时, 也要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定期口腔检查,如果发现龋齿,请及时治疗吧。 本文系温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儿童口腔科的患者,年龄小、依从性较差,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易产生对治疗的抵抗或不自主的动作,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造成软硬组织损伤甚至危及患儿安全。在目前我国儿童龋坏率高,病情严重的大环境下,对其进行口腔治疗任重而道远。多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在针对低年龄段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并努力降低患儿的恐惧感。特别是,儿科的医护人员还亲手制作了束缚板,努力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1.什么是束缚下牙齿治疗束缚治疗又称医学制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借助辅助设备对患儿身体进行固定,以防止患儿,医生或其他人员在治疗中受伤。2.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进行束缚下牙齿治疗?4周岁以下,身高低于2750px,体重不超过25kg的不能配合治疗的儿童可进行束缚下治疗。对于肢体残障、脑瘫或智力残障儿童,在身高不超过2750px和体重不超过25kg的前提下,年龄可适当放宽。对自闭症儿童不建议使用束缚下治疗的方法。3.满足上述条件,就都适宜束缚下治疗吗?不是的。比如呼吸道感染期患儿就不太适宜束缚下治疗。对慢性扁桃体肿大Ⅱ度及以上,或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2/3及以上,应首先治疗上呼吸道疾病,以免因气道狭窄而危及患儿安全。所以在治疗前,请家长如实告知孩子有无慢性疾病,如哮喘、癫痫、腹部疝气、食道裂孔疝、胃食道反流、血液系统疾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先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有上述疾病的患儿不适合束缚下治疗。另外,由于束缚下治疗会引起患儿不快感,因此对牙科治疗反应剧烈的患儿也不适宜做束缚下操作,请家长充分考虑患儿可能的心理反应后再做决定,甚至暂缓治疗。对不能配合治疗的孩子还可选择全身麻醉下牙病治疗的。而全麻下牙病治疗已经在北大口腔医院开展了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4.接受束缚下牙齿治疗孩子可能出现的反应?束缚下牙齿治疗可能出现的反应与常规门诊相同。束缚下治疗中,会因患儿的突然动作而导致牙龈、粘膜等软组织划伤,误吞误吸口内残渣,甚至误吞误吸小器械等情况。这时,医生对此有权进行应急处理。牙病治疗过程中因患儿要保持张口状态,需使用塑料开口器,这时如患儿大力咬牙,也可能损伤局部软组织。另外,修复体在进行咬合调整和抛光时的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5.可以在束缚下完成儿科的所有常规操作吗?为安全起见,有些治疗不能在束缚下完成,如:金属预成冠、间隙保持器和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等。6.束缚治疗时,家长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治疗前:(1)准备接受束缚下治疗的患儿应在治疗前禁食、禁水(包括清水、奶、固体食物)4小时以上。否则,胃没有排空的患儿很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呕吐或误吸,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2)治疗当日请给患儿穿着易于穿脱的宽松衣裤,预备干毛巾和更换的内衣裤。告知孩子治疗的必要性。治疗中:束缚下治疗,家长难免会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因哭闹影响治疗而产生焦虑情绪。家长应该配合医生的治疗,不但要控制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而且还要努力安抚鼓励孩子配合治疗。治疗后:询问孩子在治疗中的感受,并告知孩子通过治疗的获益,对可能存在的不快给予积极的情感关注和疏导。如约复诊,做好口腔清洁保健工作。
“地包天”,是一种口腔错颌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随着患者的生长症状逐渐加重。 正常咬合关系是上前牙覆盖在下前牙的前面。如果下前牙位于上前牙的前面,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包天”,医学上称之为前牙反颌。 引起“地包天”的原因有很多,患儿常常有家族背景;某些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唇腭裂也可引起“地包天”。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乳恒牙替换异常,口腔不良习惯比如伸舌、吮指、咬上唇、下颌前伸以及不正确的人工喂养(如仰卧喂奶,迫使婴儿用力前伸吮吸)等。 “地包天”会造成患者口腔功能异常,包括咀嚼效率下降,咬合创伤等,对患者美观影响较大,继而可导致相应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生活。 发现“地包天”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地包天”,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一般乳前牙反颌可在4岁左右(3--5岁)进行治疗,如若儿童能够配合,应该尽早进行治疗,防止反颌继续发展加重。 替牙期以及恒牙早期(8-10岁)是“地包天”的适宜治疗期,对于已经发育完成的成人患者,骨骼原因较轻的可通过固定矫治进行掩饰性治疗;若骨骼因素较重,则需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纠正错误的骨骼关系。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而在专家看来,许多父母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年纪太小,不敢让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自己洗澡,却敢让他们自己刷牙。 其实,由于孩子手部精细运动还有待发展,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是很难自己刷干净牙齿的。 许多孩子成天乱吃零食、乱喝饮料,这些坏习惯会造成严重的牙齿龋坏。你知道吗?预防蛀牙和其它口腔问题,越早越好。 专家给父母们的建议如下: 每次给宝宝喂完食物,都要记得用柔软的纱布清洁宝宝的牙龈;不要在奶瓶里灌上奶或果汁,然后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一定不要因为孩子喜欢,就把奶嘴蘸上蜂蜜或者别的糖浆给孩子含着。 致龋菌感染性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勺子或奶嘴传给孩子,所以,不要让老人或保姆共用宝宝的餐具,或者亲吻宝宝的嘴唇。 不要让孩子整天乱吃零食——即使是最健康的零食,也会在嘴里留下足以喂饱致龋菌的食物残渣。如果要给孩子吃零食,也应该选择水果或是其它未经加工的食物,而不是袋装垃圾食品,以及橡皮糖、果丹皮和果干之类粘牙的东西。 果汁(即使是有机果汁),因为含糖量非常高,对于牙齿来说也和碳酸饮料一样是一种危险的饮料。尽量用水代替。 3岁前,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给孩子刷牙,一天两次。3岁后可以改为豌豆大小的牙膏。 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自己完全独立刷牙,因人而异。2岁可以开始训练,等到孩子会自己系鞋带或者梳马尾辫了再说吧(一般7岁以后)。 同时,需要使用菌斑检知方法确认孩子其实可以独立刷干净了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即使自己开始操作,也需要家长每天确认是不是刷干净了,不能放羊。 7岁前的刷牙应该是孩子自己刷一遍,然后家长再给孩子认认真真刷一遍。 在孩子长出两颗相邻的牙齿以后,就应该开始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了。 本文系李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龋齿是怎样形成的牙齿长出后,口腔内的细菌黏附到牙面上,与唾液中的粘蛋白一起在牙面上形成牙菌斑。细菌在菌斑内代谢发酵生成各种有机酸,堆积在菌斑内。牙菌斑内酸对牙齿的作用是使牙面钙溶解脱落,时间一长,脱钙处的牙面形成凹陷。凹凸不平的牙面更易形成菌斑,凹坑就这样越来越深了,龋齿就是这样形成的。儿童容易患龋病原因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发生龋齿,但儿童更易患龋齿。1984年卫生部和全国牙防组进行了第二次龋齿的流行病学普查,调查表明5岁儿童乳牙的龋发病率最高达76.6%,龋均为4.48。显示儿童具有较高的龋齿发病率。 为什么儿童特别容易患龋齿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儿童爱吃细软的食物,比如各类糕点、饼干、糖果及其它零食等,这类食品含糖量高,粘性大,粘到牙面上不易清洁,容易形成牙菌斑,因而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有的孩子喜欢喝果汁、可乐类饮料,他们含糖多而且酸度高,给龋齿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儿童食入的纤维素类食物少,不能通过咀嚼食物时的摩擦作用对牙齿表面进行自动清洁。 另一方面儿童从6个月到2岁半是乳牙萌出的阶段,从6岁到12岁是恒牙萌出替代乳牙的阶段,刚萌出的牙齿发育还不完善,钙化程度低,耐酸能力差,因而更容易被腐蚀。而乳磨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牙,还具有牙面窝沟点隙多、相邻牙齿间接触面积大容易积存食物的特点,这些都是儿童易患龋齿的有利条件。尤其是乳牙的硬组织厚度只有2mm,龋齿很容易进入牙齿深层,因而乳牙一旦发生龋齿,进展很快。 此外,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也对龋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不会自己刷牙,有不少家长却习惯在睡前给孩子喝瓶奶或吃些点心,而没有想到此后应帮助幼儿清洁牙齿。再有儿童的睡眠较多,睡眠时唾液的分泌减少,口腔又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牙齿的清洁,这些都增加了患龋齿的机会。 因此,从乳牙萌出开始父母就应该耐心地每天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孩子3岁后家长要教会他们自己刷牙,养成天天认真刷牙的好习惯,对预防龋齿的发生非常重要。乳牙龋齿的危害乳牙龋病可造成多个牙齿的丧失,使上、下牙的咬合关系改变,功能紊乱,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乳牙长期慢性根周病变,会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出现发育障碍,有的会引起恒牙胚囊肿,恒牙不能正常萌出。乳牙冠被破坏,或是龋齿造成乳牙脱落,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残破的牙冠和牙根,可刺激口腔软组织形成溃疡。龋坏乳牙和相邻恒牙之间,很容易积存食物,好发龋病。助长口腔不良习惯。患儿常因疼痛而不愿使用患侧牙齿咀嚼食物,患侧颌骨缺少生理性刺激,时间长了,两侧颌骨发育会不对称。多个乳牙受累时,则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影响全身生长发育。龋齿所致的慢性根尖周炎,可称为病灶,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转移到全身其他部位致病,如关节炎、肾炎。前牙的龋齿看上去很不美观,也影响发音。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由此可见,保护乳牙很重要。儿童龋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入手,结合儿童发育特点及饮食、卫生习惯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方法归结如下:1、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宜采用顺刷法。在第一个乳牙萌出后,母亲就应该用消毒好的湿纱布为婴儿清洁牙齿。一到两岁时,家长可以用指套式牙刷或幼儿牙刷帮助刷牙。从两岁半开始可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要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到六岁时,孩子就能自己刷牙,但家长要进行监督。2、氟化物防龋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医院使用含氟药物涂布。由于幼儿常常不能很好地吐出残留牙膏,体内氟化物如累积过多会导致氟中毒,如氟斑牙、氟骨症等。所以8岁之前应使用含氟浓度低的儿童牙膏。3、窝沟封闭:对窄而深的窝沟,使用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乳磨牙的封闭时机,以3~4岁为宜。第一恒磨牙封闭时机,以6~9岁为宜。4、限制糖的摄入:少吃甜食,避免两餐之间吃甜食(餐间吃糖至龋率更高),睡前不吃甜食,吃糖或甜食后应嗽口。5、饮食防龋:多食纤维性食物,适量地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D及钙、磷等,能提高牙齿的抗龋预防龋病的发生。6、积极地治疗已发生的龋病。7、定期检查:定期地带孩子到医院的口腔科检查。儿童龋病的治疗已经形成龋洞(硬组织缺损)的治疗包括充填治疗和根管治疗。未深及牙髓而且没有牙髓感染症状的可单纯进行充填治疗。损害深及牙髓的必须进行根管治疗。因此儿童龋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减少儿童患龋的痛苦和龋病的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