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有人用红豆、薏米煮水喝来祛湿,实际上它们是凉性的,对于人体阳气不虚,体内有湿热的,适量服用可从中获益;如果人体阳气不足,体内的湿气属于寒湿性质的,持续食用不但不祛湿,反而还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以助湿。也经常有人用其它成分的祛湿茶来祛湿,殊不知有时候不但不祛湿反而会增加体内的湿气,那什么是湿?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如何来祛湿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大家非常关心的养生话题。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属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一种。空气中存在着的湿气为外湿,而人体内部形成的湿气为内湿。当气候过于潮湿或人体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涉水淋雨,或汗出湿衣等情形下,人体容易感受外界的湿气而产生相关疾病;也可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思虑过度等各种原因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水湿内停而致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体感受外湿的情况越来越少,相反水湿内生的情形不断增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自己体内湿气重。湿性类水,其性属阴,阴胜则阳病,故湿气重的人多阳气不足,首先表现为脾阳不足。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功能下降和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作用减弱,从而会出现胸闷,四肢乏力,容易犯困,夜寐多梦,不思饮食,腹胀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便后有不尽感,尿少,水肿,皮肤湿疹,或关节疼痛有沉重感,四肢麻木,舌体胖大有齿印,舌苔多白腻或黄腻或水滑,女性白带增多,或带下黄白黏稠有秽臭。当下生活压力大,生活条件较前明显改善,平素思虑多,运动少,多食多饮,甚至贪凉饮冷,喝酒熬夜,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尤其是脾胃功能损伤。脾胃内伤是湿气内生的根源,保护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祛湿根本有效的方法。中医经典著作《难经》提出:“损其脾胃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下面从根源防治来介绍祛湿方法如下:1、食饮有节如果把脾胃比喻成一个加工厂,这个加工厂具备两个强大功能,一方面能加工生产养料(运化各种饮食物,将其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精、气、血、津液),另一方面能处理排泄废料(运化水湿)。这个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排泄能力是有限的,每天只能处理一定范围内的饮食量,这就需要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消化功能,根据自身身体需求合理调节饮食和饮水,务必不要盲从多饮水有益健康的养生观,更不要过量摄入食物。如果饮食长期超出脾胃的承载量,就可能导致它们的功能受损,水湿内停,长此以往就必定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减少摄入量,给脾胃减负,给它们休养生息的时间。2、适其寒温贪凉饮冷,过量摄入肉食和甜食,都会损伤脾胃加重湿气。要想体内湿气减少,就要保护脾胃阳气,调节饮食的温度,尽量少食生冷,不饮冰冷饮料及酒水,并避免过量饮水损伤脾胃阳气增加湿气,平常饮食宜清淡为主。3、适量运动动则生阳,湿盛则伤阳。适当运动有助于阳气恢复,并能促进胃肠蠕动,激发消化机能使其旺盛,运动后适量出汗也有助于体内寒湿的排出,但汗出一定要适度,要注意适时更换衣服,并注意既要让汗出透,又要注意防止受凉。4、注意保暖、防入外邪如果平素不注意保暖,寒冷气候下仍然要风度不要温度,衣着单薄,敞胸开怀,一些爱美女士则气候稍热就早早穿上凉鞋、短裙、露脐装,甚至冷空调不停,这些行为都可以使外寒进入体内损伤人体阳气,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湿就自然会产生。生活中衣服湿了,放在太阳下面晾晒容易干,阴冷天则不易晾干,人体其实也是一样,阳气充足则有助于湿气外散,阳气不足,则湿气很难外排。5、调畅情志肝主疏泄,有助于调节脾胃的运化。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脾运化失常,湿气易生;思虑过多则脾气结,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湿自然内生,因此调节情志,既要心情舒畅,又要减少思虑,有助于防止湿气产生。6、药物排湿脾胃受损,阳气不足,运化失常是水湿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补脾气、祛湿气、不伤阳气才能从根源上来处理好湿气。那什么中药适合于大多数湿气重的人群呢?这里给大家推荐的是白术这一味中药,它既可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麸炒后的白术燥湿效果更佳,对于寒湿、湿热都可应用。如果嫌单味白术祛湿力量不足,可以配上其他药物来加强祛湿,如配上擅长燥湿健脾的苍术,或擅长燥湿健脾的药方如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当然这些使用起来还是有些不方便,市面上有些中成药可供我们来祛湿健脾的,推荐如下:1、藿香正气散: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可见呕吐、腹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多白腻。2、参苓白术散:功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虚夹湿证。临床可见大便不成形,肠鸣,胸脘胀闷,饮食不化,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舌苔多白腻。3、香砂六君丸:功能补气健脾化痰,行气温中祛湿。适用于脾虚气滞证。临床可见胃脘胀满,不思饮食,乏力,口中时有口水或白色稀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黄帝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说各种湿气重导致的水肿、胀满,都与脾有关,然而湿气致病不限于此,其范围广泛多样,它能引起人体上下内外出现相关不适,同时湿气致病缠绵难愈。因此防治湿气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有了湿气再去想办法来治疗,而是要从源头上来预防湿气的产生。